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掺杂TiO_(2)-Fe_(2)O_(3)/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研究
1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吕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介孔结构。同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证实,在空气条件下煅烧后,衍生物仍保留了N和C成分。此外,将制备的N掺杂树枝状双金属结构多孔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于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结果表明:N掺杂TiO_(2)-Fe_(2)O_(3)/C比N掺杂非Fe参与的TiO_(2)/C和非N非Fe掺杂TiO_(2)/C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且N掺杂TiO_(2)-Fe_(2)O_(3)/C对MB染料的有效降解率达到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基-MOFs Fe基-MOFs TiO_(2)-Fe_(2)O_(3)/C n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渗滞后效应的水驱裂缝性气藏注N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机理
2
作者 王军磊 位云生 +2 位作者 曹正林 陈东 唐海发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11,共16页
裂缝与基质的渗透率级差导致水驱裂缝性气藏非均匀水侵严重,水淹区内以水封气和水锁气等形式存在的剩余天然气难以动用,严重影响了气藏天然气采收率的提高。为此,基于Killough、Carlson和Larsen经典相渗滞后理论,建立了先渗吸后驱替的... 裂缝与基质的渗透率级差导致水驱裂缝性气藏非均匀水侵严重,水淹区内以水封气和水锁气等形式存在的剩余天然气难以动用,严重影响了气藏天然气采收率的提高。为此,基于Killough、Carlson和Larsen经典相渗滞后理论,建立了先渗吸后驱替的气水相渗滞后模型,然后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典型数据建立了一维长岩心模型和二维岩板模型,模拟了水锁气和水封气形成及解封过程并分析滞后作用对水侵和注气开发效果的影响,最后结合嵌入式离散裂缝技术建立了水驱裂缝性气藏注采概念模型,系统论证了注N2气提高天然气采收率的多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气藏水侵后水淹区内的剩余天然气主要以2种形式存在,即气水两相中的水锁气以及被连续水相封隔的水封气;(2)在相渗滞后作用下,水锁气饱和度为渗吸残余气饱和度,高于驱替实验中的相渗端点饱和度值,导致水淹区内形成更多的水锁气;(3)裂缝与基质渗透率级差越高、缝网越发育、压力差越小的区域越易形成水封气,水锁气是形成水封气的直接原因;(4)注气以补能、挡水、驱替和置换4种方式重构了气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通过重新动用未水淹区内剩余天然气提高了压力衰竭效率,通过重新驱替水淹区内水锁气和水封气提高了波及系数,进而提高了天然气采收率。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认识水侵过程中水封气和水锁气的形成机理、确定注气解封锁的最优技术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含水裂缝性气藏的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气藏 水侵 水封 水锁 相渗滞后 n2 天然气采收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打造“1+4+N”新模式创建“三全育人”新机制研究
3
作者 杨锐 但耀卿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围绕教育发展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核心、学校深厚文化积淀为基础,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之需有机结合,与人才培养定位有效融...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围绕教育发展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核心、学校深厚文化积淀为基础,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之需有机结合,与人才培养定位有效融合,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凸显时代意蕴与自身特质的育人育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1+4+n “三全育人” 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三倍体品种的2n雌配子形成途径再鉴定
4
作者 张源源 吴桂海 +3 位作者 龙青姨 黄肖 高新生 李维国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橡胶树云研77-2和云研77-4是世界上仅2个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三倍体品种。前期研究认为,形成这2个三倍体品种的2n配子起源于第一次减数分裂核复原途径,而近期多项研究暗示该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为明确形成橡胶树三倍体品种云研77-2和云研77-... 橡胶树云研77-2和云研77-4是世界上仅2个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三倍体品种。前期研究认为,形成这2个三倍体品种的2n配子起源于第一次减数分裂核复原途径,而近期多项研究暗示该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为明确形成橡胶树三倍体品种云研77-2和云研77-4的2n配子形成的遗传学途径,为利用橡胶树自然2n雌配子培育多倍体新品种提供参考,使用低重组频率SSR分子标记对橡胶树三倍体品种云研77-2、云研77-4及其亲本进行基因型分析,得出形成三倍体的2n配子的基因型,并采用亲本杂合性分析法进一步分析了2n配子传递亲本的杂合性。从10对低重组频率位点中筛选出8对在亲本间基因型为“ab×cd”“ab×cc”或“ab×ac”的位点,8个位点的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三倍体的2n配子的基因型均为纯合型“aa”或“bb”,2n配子在8个位点的亲本杂合性均为0,表明形成云研77-2和云研77-4的2n配子均来自母本GT1,且2n雌配子发生的遗传学途径为第二次减数分裂核复原(SDR),非之前认为的第一次减数分裂核复原(F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2n雌配子 第二次减数分裂核复原(SDR) 三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spase11-GSDMD-GSDMD-N通路探讨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作用机制
5
作者 赵裕沛 白宇 +3 位作者 贺彬婵 庞薇 刘梦云 朱益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0,共8页
目的探究清瘟败毒饮治疗脓毒症诱导的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0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瘟败毒饮低剂量组、清瘟败毒饮中剂量组、清瘟败毒饮高剂量组,每组20只。用HE染色检查肺组织的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 目的探究清瘟败毒饮治疗脓毒症诱导的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0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瘟败毒饮低剂量组、清瘟败毒饮中剂量组、清瘟败毒饮高剂量组,每组20只。用HE染色检查肺组织的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血浆凝血因子Ⅲ(F3)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肺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环氧化酶-2(COX-2)、干扰素-γ(IFN-γ)mRNA表达水平,血常规分析仪分析血浆中血小板(PLT)数量,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肺泡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内皮黏附物连接标记物闭合蛋白5(CLDN5)以及周细胞标记物神经元胶原抗原2(NG2),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1(Caspase 11)、GSDMD、GSDMD-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呈现明显病理损伤变化,血清IL-1β、TNF-α、CXCL10水平和肺组织MCP-1、COX-2、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浆中PLT数量和F3含量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中VE-cadherin、CLDN5、NG2蛋白荧光表达明显增强(P<0.01),Caspase 11、GSDMD-N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清瘟败毒饮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均减轻,血清中IL-1β、TNF-α、CXCL10水平和肺组织中MCP-1、COX-2、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血浆中PLT数量和F3含量均增高(P<0.05,P<0.01);肺组织中VE-cadherin、CLDN5、NG2蛋白荧光表达均减弱(P<0.05,P<0.01),Caspase11、GSDMD-N/GSDMD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清瘟败毒饮通过抑制GSDMD-N和Caspase 11的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失血和血管屏障功能的损伤,从而对脓毒症引起的肺损伤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F3 Caspase11 GSDMD GSDMD-n 清瘟败毒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枸橼酸西地那非中N-甲基哌嗪残留
6
作者 冯顺卿 梁淑琦 刘洪涛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68,共5页
建立了枸橼酸西地那非原料药中N-甲基哌嗪残留的离子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样品中N-甲基哌嗪采用流动相超声提取,样品溶液经Cleanert IC-RP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进行离子色谱-质谱分析。N-甲基哌嗪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和选择... 建立了枸橼酸西地那非原料药中N-甲基哌嗪残留的离子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样品中N-甲基哌嗪采用流动相超声提取,样品溶液经Cleanert IC-RP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进行离子色谱-质谱分析。N-甲基哌嗪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和选择离子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N-甲基哌嗪在1.0~1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4。方法检出限为0.30μg/g,定量下限为1.0μg/g。4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8.6%~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62%~4.9%。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准确,适用于枸橼酸西地那非原料药中N-甲基哌嗪残留的测定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质谱联用(IC-MS) 枸橼酸西地那非 n-甲基哌嗪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质联用法测定腌制鱼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一测多评研究
7
作者 雷军 胡悦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5,215,共6页
目的:建立气质联用法结合QuEChERS法和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检测腌制鱼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并对采用的一测多评法进行研究。方法:样品经优化后的QuEChERS法提取和净化后,采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进行二次净化。试验对QuEChERS方法... 目的:建立气质联用法结合QuEChERS法和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检测腌制鱼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并对采用的一测多评法进行研究。方法:样品经优化后的QuEChERS法提取和净化后,采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进行二次净化。试验对QuEChERS方法进行了优化,对基质效应、样品溶液的稳定性和方法耐受性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试验以NDMA为参照对象,建立了其余6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一测多评校正方法。结果:经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净化后,可有效除去大部分杂质,降低基质效应,提高灵敏度。校正因子分别为f_(NMEA/NDMA)=6.7369、f_(NDEA/NDMA)=0.6679、f_(NDPA/NDMA)=0.2399、f_(NDBA/NDMA)=1.1532、f_(NPIP/NDMA)=0.7289、f_(NPYR/NDMA)=0.7103,且稳定性较好。方法学验证表明,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2~0.29μg/kg;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NDMA 101.0%~107.5%,2.5%~3.9%;NMEA 102.0%~108.4%,2.8%~4.0%;NDEA 101.6%~109.0%,2.6%~3.9%;NDPA 103.1%~107.4%,1.9%~4.0%;NDBA 103.7%~107.7%,1.7%~3.8%;NPIP 104.7%~107.5%,2.3%~3.7%;NPYR 101.4%~106.4%,2.2%~3.8%。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方法稳定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腌制鱼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n-亚硝胺类化合物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密集行人场景的YOLOv8n改进算法
8
作者 王丽黎 樊盼盼 张诗雨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算法在密集行人场景中识别精度不足和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的改进型密集行人检测模型。首先,引入SPPELAN模块替换骨干网络中的SPPF模块,以提升模型对多尺度目标的特征感知能力。其次,设计一种残差注意力机... 为了解决传统算法在密集行人场景中识别精度不足和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的改进型密集行人检测模型。首先,引入SPPELAN模块替换骨干网络中的SPPF模块,以提升模型对多尺度目标的特征感知能力。其次,设计一种残差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对细微特征的提取能力,进而提高检测精度。最后通过添加DySample算子、改进的小目标检测层提高模型对小尺度目标的定位识别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的模型相较于YOLOv8n在CrowdHuman数据集上的召回率、mAP_(50)和mAP_(50-95)分别提升了2.5%、2.9%和2.4%,并且该模型在WiderPerson和CityPersons数据集上表现优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更好适用于密集行人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n 密集行人检测 SPPELAn模块 残差注意力机制 DySample 小目标检测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N基因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9
作者 刘文锴 曹兴旺 +9 位作者 汪萍 金映红 薛晶 李月 梁纤纤 李晓卓 韩翔舒 郑启铭 蒋松 夏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制备牛冠状病毒N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简单快捷的牛冠状病毒检测方法。根据牛冠状病毒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将N基因重组至PET-30a载体上,经PCR及测序鉴定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将构建的PET-30a-N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氏菌DH5-α和Rosetta(DE3... 为制备牛冠状病毒N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简单快捷的牛冠状病毒检测方法。根据牛冠状病毒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将N基因重组至PET-30a载体上,经PCR及测序鉴定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将构建的PET-30a-N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氏菌DH5-α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进行扩增和诱导表达,后经超声破碎后获取N蛋白并进行蛋白纯化;最后将纯化后的N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共制得35 mL抗N蛋白多克隆抗体血清,经Western blot和IFA鉴定,抗N蛋白多克隆抗体有良好的特异性,试验制备的抗N蛋白牛冠状病毒多克隆抗体可用于牛冠状病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n蛋白 多克隆抗体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所N+V”式复合词事物指称义的认知探因——由“堂食”说起
10
作者 陈晶晶 《外文研究》 2025年第1期19-28,62,106,107,共13页
汉语“处所N+V”式复合词属状中式偏正复合词,具有多义性,其中的“馆藏”“盆栽”等可以指称事物,而“空投”“车载”等只能表示事件。本文研究发现,“处所N+V”式复合词之所以能够指称事物,本质上是整体转喻部分的认知机制在起作用。... 汉语“处所N+V”式复合词属状中式偏正复合词,具有多义性,其中的“馆藏”“盆栽”等可以指称事物,而“空投”“车载”等只能表示事件。本文研究发现,“处所N+V”式复合词之所以能够指称事物,本质上是整体转喻部分的认知机制在起作用。具体来讲,在“处所N+V”中的动词性语素V激活的认知框架中,凸显元素处所与动作融合形成一个复合参照点(源概念),在联结邻近性和指向唯一性的驱动下通达受事等过程参与者(靶概念)。这一类复合词亦反映了汉语本族语者在事物命名方式上表象主义和原子主义的思维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所n+V”式复合词 事物指称义 转喻 联结邻近性 指向唯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rN的N端编码序列改造促进纳豆激酶的高效表达
11
作者 黄茜琳 黄俊宝 +7 位作者 高旭丽 罗雅妮 陶伟 郭明雨 刘永圆 吴超 吴晶 刘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为提高纳豆激酶的表达量,在不改变编码纳豆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前提下,将aprN基因的N端编码序列(N-terminal coding sequences,NCSs)进行同义突变,构建包含突变序列的pHY-P43质粒,经转化和测序分别构建4株突变菌株NK1、NK2、NK3和NK4,纤维... 为提高纳豆激酶的表达量,在不改变编码纳豆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前提下,将aprN基因的N端编码序列(N-terminal coding sequences,NCSs)进行同义突变,构建包含突变序列的pHY-P43质粒,经转化和测序分别构建4株突变菌株NK1、NK2、NK3和NK4,纤维蛋白板检测纳豆激酶活力,利用SDS-PAGE验证,通过响应面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NK1、NK2、NK3、NK4菌株纳豆激酶活力分别为94.8、101.9、124.2、69.4 IU/mL。其中NK3菌株的酶活力最高,较原始菌株提高了50%;NK4菌株酶活力最低仅为原始菌株酶活力的83%。SDS-PAGE显示重组酶生产纳豆激酶的分子质量约为28 kDa,与理论的分子质量27 kDa相符。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后重组菌株NK3产纳豆激酶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 7.56、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8 h。纳豆激酶酶活力138.1 IU/mL,较未优化前提高11.2%。该研究为提高纳豆激酶活力提供一种新的策略,且不改变纳豆激酶本身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aprn基因 n端编码 枯草芽孢杆菌 同义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N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12
作者 曾苗苗 杨小曼 +9 位作者 张鑫 刘大凯 时洪艳 张记宇 张燎原 陈建飞 冯廷帅 李修文 石达 冯力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9-326,共8页
为建立一种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血清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首先经PCR扩增SADS-CoV N基因,纯化鉴定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N。重组N蛋白诱导表达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采用... 为建立一种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血清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首先经PCR扩增SADS-CoV N基因,纯化鉴定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N。重组N蛋白诱导表达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采用纯化的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以兔抗猪HRP-IgG作为二抗,利用方阵滴定法优化各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以SADS-CoV N蛋白为靶标的检测SADS-Co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此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鉴定。SDS-PAGE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表达的N蛋白约为70 ku,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采用该方法检测SADS-CoV阳性血清抗体效价可达1∶3 200,并且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猪轮状病毒(PoRV)和猪圆环病毒(PCV)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利用该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分别对50份猪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二者的总符合率为98%。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SADS-CoV N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SADS-CoV血清抗体检测以及流行病学的监测,对防控SADS-CoV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 n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ack任务的管制员的脑力疲劳评价方法研究
13
作者 罗渝川 周思雨 +1 位作者 刘玉婷 闫佳乐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该研究旨在结合精神疲劳量表(Rating Scale Mental Effort,RSME)量表评估n-back任务检测管制员疲劳的性能。招募32名空中交通管制员参与该研究。研究人员利用RSME量表进行主观评估,同时采用1-back和2-back任务进行客观测试。通过相关性... 该研究旨在结合精神疲劳量表(Rating Scale Mental Effort,RSME)量表评估n-back任务检测管制员疲劳的性能。招募32名空中交通管制员参与该研究。研究人员利用RSME量表进行主观评估,同时采用1-back和2-back任务进行客观测试。通过相关性分析比较n-back任务的反应时间与RSME量表的得分,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n-back任务与RSME量表得分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尤其是2-back任务。这表明n-back任务能够有效地衡量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疲劳状态。n-back任务反应时可以精确、客观地评价、预测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可为管制员提供一种新的疲劳监测方式,通过识别并管理疲劳,可以提高管制员的工作效率,减少错误,提升航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制员 n-BACK 疲劳检测 RSME量表 反应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K和SNA的高层住宅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分析及控制
14
作者 武乾 杨建宏 徐树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6,178,共10页
高层住宅火灾安全防控是一个复杂系统问题,从系统层面确定其风险耦合形式及关键风险因素对提升我国高层住宅消防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高层住宅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并提出防控策略,通过收集2015~2023年我国发生的162起高层住宅火灾... 高层住宅火灾安全防控是一个复杂系统问题,从系统层面确定其风险耦合形式及关键风险因素对提升我国高层住宅消防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高层住宅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并提出防控策略,通过收集2015~2023年我国发生的162起高层住宅火灾较大事故案例,结合专家访谈和已有的事故致因分类模型,将高层住宅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分为5类一级风险因素和26个二级风险因素;基于N-K模型求解出风险因素耦合值,将风险耦合形式量化并进行耦合致险性评价;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可视化风险因素间的作用关系,分析其中心度和可达性,挖掘出风险因素的发展态势和诱发其他风险因素出现的可能性;结合N-K和SNA对各风险节点的出度进行修正,确定高层住宅火灾事故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多风险因素耦合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大;火灾事故的起因在较大程度上是居民方的原因,开发商、物业、社区、监管单位四方的风险易使灾情扩大、程度升级;防控开发商-监管单位两风险因素耦合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开发商、社区、监管单位风险因素的出现易连通各风险节点,引发耦合效应;从开发商、物业、社区及监管单位角度出发进行防控是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层住宅 火灾事故 n-K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风险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型Q460C方钢管间隙N型节点承载力研究
15
作者 叶岳松 赵东平 +1 位作者 王万祯 肖林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为考察加强构造对N型节点失效机理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对加强节点和基本节点进行了主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节点的破坏模式为主管上翼缘受拉鼓曲开裂,加强节点破坏模式为加劲板屈曲和覆板焊缝受拉开裂;加强节点的承载力... 为考察加强构造对N型节点失效机理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对加强节点和基本节点进行了主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节点的破坏模式为主管上翼缘受拉鼓曲开裂,加强节点破坏模式为加劲板屈曲和覆板焊缝受拉开裂;加强节点的承载力较基本节点提高了9.4%~36.5%;增加覆板厚度,可明显提高节点承载力。采用ABAQUS软件对覆板和加劲板加强的Q460C方钢管间隙N型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参数研究,考察了主管宽厚比γ、主支管厚度比η、主支管宽度比β、受拉支管与主管夹角θ、支管间距与主管宽度比ξ对节点破坏模式、应力分布、主管荷载-位移曲线和覆板焊缝断裂指数I f的影响规律。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覆板和加劲板加强的Q460C方钢管间隙N型节点承载力计算式和构造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60C方钢管 n型节点 有限元模拟 承载力计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和改进YOLOv8n的火灾检测及测距方法
16
作者 刘振 董绍江 +2 位作者 罗家元 孙世政 潘学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共9页
针对火灾检测出现的漏检误检、模型参数量大及定位困难的问题,基于双目视觉和改进YOLOv8n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火灾检测及测距方法.通过双目相机拍摄图片,使用改进的检测算法YOLOv8n-AEM和现有的测距算法SGBM进行检测和测距.首先,在主干网... 针对火灾检测出现的漏检误检、模型参数量大及定位困难的问题,基于双目视觉和改进YOLOv8n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火灾检测及测距方法.通过双目相机拍摄图片,使用改进的检测算法YOLOv8n-AEM和现有的测距算法SGBM进行检测和测距.首先,在主干网络中引入可变核卷积AKConv和EMA注意力机制,通过构建不规则卷积核有效提取火灾的特征;然后,在颈部网络中构建C2f-SCConv模块,通过特征重组降低模型参数,提高检测速度;其次,基于最小点距离改进损失函数,解决火源与光源重叠导致的漏检与误检问题;最后,增加小目标检测头,提高对小火苗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检测算法P、R、mAP分别为83.6%、76.4%、83.6%,分别提高了2.5%、3.6%、4.8%;参数量和模型大小分别为2.54 M和5.1 MB,分别降低了15.3%和15%;测距精度误差不超过2.5%,证明改进的方法能准确完成火灾的检测及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检测 双目视觉 测距 YOLOv8n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算法的浆果园内果蝇识别研究
17
作者 王威 杨健晟 +3 位作者 张梅 陈哲 张群英 刘聂天和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0,共9页
为了提高浆果园内果蝇的识别效率,以有效指导果蝇防治,本研究以YOLOv8n模型为基准框架,通过结构改进构建了轻量级的果蝇识别算法。具体而言,使用GhostNetV2 bottleneck替代YOLOv8n主干部分所有C2f模块的残差块,构建了全新的C2fGhostV2模... 为了提高浆果园内果蝇的识别效率,以有效指导果蝇防治,本研究以YOLOv8n模型为基准框架,通过结构改进构建了轻量级的果蝇识别算法。具体而言,使用GhostNetV2 bottleneck替代YOLOv8n主干部分所有C2f模块的残差块,构建了全新的C2fGhostV2模块,以降低计算代价并提升识别性能;通过添加卷积层和增加跳跃连接对BiFPN重构,设计了更高效的L-BiFPN结构,替代YOLOv8n颈部的FPN+PAN结构,以提高特征融合效率和表达能力;采用MBConv替代YOLOv8n颈部所有C2f模块的残差块,构建了全新的C2fMBC模块,以提高计算效率并增强对特征的复用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改进YOLOv8n算法的参数、权重和浮点运算次数(FLOPs)比原始YOLOv8n降低48.50%、43.98%和32.10%,精准率、召回率以及平均精确率均值(mAP)分别为97.40%、96.60%和98.32%,明显优于原算法。总体来说,本研究的改进YOLOv8n在显著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识别精度,具有轻量化和易部署的特性,可以满足浆果园内移动端果蝇识别任务的需求,从而为果农精准防治果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识别 YOLOv8n GhostnetV2 BiFPn C2fM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n的轻量化鱼类检测算法
18
作者 王明慧 陈燕 +1 位作者 寇立伟 窦银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5,共7页
目前极区是通过声呐探测结合人工捕捞统计的方法对鱼类进行监测考察,该方法受经济成本和作业区域、时间的限制。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可在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同时对鱼类进行识别检测,然而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往往参数量、计算量较大... 目前极区是通过声呐探测结合人工捕捞统计的方法对鱼类进行监测考察,该方法受经济成本和作业区域、时间的限制。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可在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同时对鱼类进行识别检测,然而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往往参数量、计算量较大,无法适应极区能耗、存储受限的严苛条件。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鱼类检测算法,在骨干和颈部网络中使用GhostC2f代替C2f,用GhostConv代替网络中部分Conv;在骨干网络中引入EMA注意力机制,以提高特征提取能力;最后,使用计算过程更简单的MPDIoU损失函数代替CIoU,提高检测速度。在自制的鱼类数据集上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变为1.49×10^(6)和4.7×10^(9),仅用了原YOLOv8n算法49.67%的参数实现了略优于YOLOv8n的检测精度;部署到嵌入式设备Jetson Xavier NX中检测速度能达到47 f/s,可以为硬件条件受限情况下的鱼类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检测 YOLOv8n 轻量化 极区 声呐探测 EMA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N,N-二乙氨基-3-羟基苯并黄酮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机制的溶剂极性效应——实验和理论研究
19
作者 姜羊林 陈明卿 +4 位作者 梁民 尧奕歌 张燕 王鹏 张建平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光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发色团中。3-羟基黄酮类衍生物(3-HFs)由于其广泛的天然来源和对环境极度敏感的荧光发光特性而备受关注。与3-HFs相比,4′-N,N-二乙氨基-3-羟基...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光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发色团中。3-羟基黄酮类衍生物(3-HFs)由于其广泛的天然来源和对环境极度敏感的荧光发光特性而备受关注。与3-HFs相比,4′-N,N-二乙氨基-3-羟基黄酮(D-HBF)具有扩展的共轭体系和大幅红移的吸收特性,而最新研究表明,由于具有ESIPT特性,它可以用作环境极性敏感的生物荧光探针。本研究通过采用多种光谱和理论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D-HBF在极性不同的三种非质子型溶剂(环己烷、乙醚和四氢呋喃)中的ESIPT反应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三种溶剂中均能观测到D-HBF的ESIPT典型双发射峰,而这些峰的相对比率受溶剂极性的调控。荧光动力学分析揭示,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激发态中正向和反向的质子转移反应速率都降低,同时反向质子转移变得更占优势。该研究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比较了三种溶剂中D-HBF的基态和激发态分子内氢键的键长和键角参数,确定了ESIPT反应是激发态分子内氢键增强机制。计算结果表明,增加溶剂极性会导致处于S1态的D-HBF分子的3-羟基伸缩振动红外吸收频率向高波数移动,这证明了相应的N^(*)态的分子内氢键减弱。此外,电子密度分析显示,引入在4′-位的强给电子官能团(4′-N,N-二乙氨基)使得D-HBF在激发态下具有典型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最后,势能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激发态下质子转移更容易发生,而溶剂极性增加会导致更高的质子转移势垒,从而阻碍了相应的ESIPT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分析进一步表明,溶剂极性增加使激发态快速质子转移更倾向于向N^(*)态移动。这项研究为D-HBF类衍生物作为环境极性敏感的生物探针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n n-二乙氨基-3-羟基苯并黄酮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溶剂极性效应 荧光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NFC/NDF比例对奶牛瘤胃中微生物尿素氮代谢流的影响
20
作者 张仕琦 郑楠 +1 位作者 王加启 赵圣国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2-1312,共11页
旨在探究改变饲粮NFC/NDF比例模拟不同能量供应速度,阐明能量供应对瘤胃微生物尿素氮利用效率和尿素氮代谢流向的调控作用,为尿素高效利用提供参考。通过体外发酵技术,将40个发酵瓶随机分为4组(n=10),为扣除15 N本底值,每组添加常规尿素... 旨在探究改变饲粮NFC/NDF比例模拟不同能量供应速度,阐明能量供应对瘤胃微生物尿素氮利用效率和尿素氮代谢流向的调控作用,为尿素高效利用提供参考。通过体外发酵技术,将40个发酵瓶随机分为4组(n=10),为扣除15 N本底值,每组添加常规尿素(n=5)和15 N-尿素(n=5,15 N 15 N-尿素丰度:99.08 atom%),每组NFC/NDF比例分别为0.89、1.10、1.33和1.66。进行24 h体外发酵,并采集发酵液分析发酵参数、微生物15 N丰度以及15 N代谢流。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中NFC/NDF比例的增加,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和尿素氮利用率呈线性增加(P<0.05)。代谢组分析表明,饲粮中NFC/NDF比例改变了瘤胃微生物的嘌呤代谢、氨循环、谷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15 N标记代谢流分析表明,尿素氮流向34种含氮化合物,涉及氨基酸、核苷酸和能量代谢。随着饲粮NFC/NDF比例上升,尿素氮更多流向脱氧胸苷酸、UDP-葡萄糖和氨基酸等代谢物,从而活化了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途径。在本试验的体外条件下,饲粮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比例的增加能促进尿素氮向微生物氨基酸和核苷酸转化,进而提高尿素氮利用率和微生物蛋白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瘤胃微生物 尿素氮 同位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