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AFT理论关联醇与DMF体系的^1H NMR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波 李浩然 +1 位作者 王从敏 韩世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59-1063,共5页
混合物核磁共振化学位移可以用不同的化学缔合理论研究,但当形成的缔合体种类很多时,需要很多优化参数。作者从统计缔合流体理论(SAFT)出发,提出了一个能关联混合物核磁共振化学位移,但又不需要假设缔合平衡常数的模型。对于醇与N,N-二... 混合物核磁共振化学位移可以用不同的化学缔合理论研究,但当形成的缔合体种类很多时,需要很多优化参数。作者从统计缔合流体理论(SAFT)出发,提出了一个能关联混合物核磁共振化学位移,但又不需要假设缔合平衡常数的模型。对于醇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关联的均方根偏差小于1.01%。讨论了醇与DMF体系和醇与正己烷体系核磁共振化学位移随醇的浓度变化趋势的差异,认为醇与DMF形成比醇的自缔更强的交叉缔合是造成这种变化趋势不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缔合流体理论 缔合模型 核磁共振 化学位移 n' n-二甲基甲酰胺 分子结构 分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F5005N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电路分析
2
作者 李振亭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1年第9期14-16,共3页
DMF5005N是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点阵式图形液晶显示模块。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低功耗等特点。文中介绍了它的整体结构 ,并对控制器T6963C。
关键词 液晶显示 点阵图形式 dmf5005n T6963C T6A40 T6A39 模块 电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DMF5001N的应用
3
作者 张文普 吴言荪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8-70,共3页
介绍了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DMF5001N的特点及其与MCS-96单片机的接口,并给出了LCD正常工作所必须的一些基本程序以及汉字显示的情况。
关键词 液晶显示模块 接口 dmf5001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配合物[Cu(AFO)_2(N_3)_2](DMF)(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AFO=4,5-二氮芴-9-酮)
4
作者 朱霞 朱利明 +1 位作者 李宝龙 张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2-834,共3页
A new compound [Cu(AFO)2(N3)2](DMF)(H2O)(AFO=4,5-diazafluorene-9-one)was synthesized.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C2/c.The cry... A new compound [Cu(AFO)2(N3)2](DMF)(H2O)(AFO=4,5-diazafluorene-9-one)was synthesized.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C2/c.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were determined a=1.2609(2)nm,b=0.8000(1)nm,c=2.6220(4)nm,β=109.964(6)°,V=2.4859(6)nm3,Z=4,F(000)=1236,Mr=603.07,Dc=1.611 Mg/m3,μ=0.937 nm-1,R1=0.0561,and wR2=0.1290.In the crystal Cu(II) atom is coordinated with four nitrogen from two AFO ligands and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azide ions to form an elonged-octahedron geo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Cu(AFO)2(n3)2](dmf)(H2O) 合成 晶体结构 4 5-二氮芴-9-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4-硝基苯)脲合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美华 张小林 +1 位作者 刘敏 陈新志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9-351,共3页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由对硝基苯胺与尿素在回流温度反应得到N,N’二(4硝基苯)脲,纯度经液相色谱检测大于98.00%,收率达80.30%。反应原料配比经过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原料配比∶n(对硝基苯胺)∶n(尿素)∶n(浓盐酸)=1.00∶1.00∶1.25...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由对硝基苯胺与尿素在回流温度反应得到N,N’二(4硝基苯)脲,纯度经液相色谱检测大于98.00%,收率达80.30%。反应原料配比经过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原料配比∶n(对硝基苯胺)∶n(尿素)∶n(浓盐酸)=1.00∶1.00∶1.25(摩尔比),最佳反应时间为每41.4g(0.3mol)对硝基苯胺原料回流温度反应5.0h(分批加入尿素需要1.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4-硝基苯)脲 对硝基苯胺 d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酯端基PAMAM树形分子为模板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制备金纳米粒子 被引量:2
6
作者 潘碧峰 高峰 +1 位作者 贺蓉 古宏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用UV -vis、FT- IR光谱研究了HAuCl4 和酯端基聚酰胺胺 (PAMAM)树形分子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 (DMF)溶剂中的相互作用 ,提出HAuCl4 与树形分子之间的络合机理 :[AuCl4 ]- 离子与质子化叔胺基团形成离子对 ,Au3+ 离子与PAMAM树形分子上... 用UV -vis、FT- IR光谱研究了HAuCl4 和酯端基聚酰胺胺 (PAMAM)树形分子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 (DMF)溶剂中的相互作用 ,提出HAuCl4 与树形分子之间的络合机理 :[AuCl4 ]- 离子与质子化叔胺基团形成离子对 ,Au3+ 离子与PAMAM树形分子上的酯基和酰胺基团形成配位作用。在DMF溶剂中酯端基PAMAM树形分子与HAuCl4 配位后用柠檬酸钠还原形成金纳米粒子 ,UV- vis光谱和TEM图像分析表明了随树形分子代数的增加 ,金纳米粒子的直径减小 ,并提出了树形分子 金纳米复合物的结构模型 :(1)较低代数的树形分子环绕在金粒子的外围 ;(2 )在较高代数的树形分子空腔内部封装金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 n n-二甲基甲酰胺(dmf) 金纳米粒子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中N,N-二甲基甲酰胺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徐丽萍 吴嵘 翁志斌 《抗感染药学》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建立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药中残留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DB-624型毛细管柱,柱温80℃,以5℃/min升至140℃,再以40℃/min升至225℃,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300℃进... 目的:建立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药中残留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DB-624型毛细管柱,柱温80℃,以5℃/min升至140℃,再以40℃/min升至225℃,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300℃进行检测。结果:N,N-二甲基甲酰胺浓度在18~105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63%(n=9);3批次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中均未检出DMF。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药中DMF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霉素磷酸酯 气相色谱法 氮磷检测器 n n-二甲基甲酰胺 残留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荧光增白剂CBS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残留量 被引量:17
8
作者 甘宏宇 张天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荧光增白剂CBS(即CF-351)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残留量的方法。使用Accurasil C18(150 mm×4.6 mm,5μm)反相液相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0...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荧光增白剂CBS(即CF-351)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残留量的方法。使用Accurasil C18(150 mm×4.6 mm,5μm)反相液相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在上述条件下,在DMF质量浓度为0.19~141 mg/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在加标水平(用质量分数表示)为0.234 4%和0.467 8%时,回收率为98.4%~107.3%。本方法最低检出限(LOD)为0.019%(质量分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3%。此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出荧光增白剂CBS中DMF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n n-二甲基甲酰胺 荧光增白剂CBS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勇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1年第10期45-46,共2页
介绍了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生产技术及其国内外市场状况,重点分析了DMF的国内市场前景,指出DMF发展前景广阔,建议采用一步法生产DMF,规模以20 kt/a为宜。
关键词 n n-二甲基甲酰胺 dmf 生产技术 市场分析 一步法 酯化法 三氯乙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分离低浓度DMF含盐废水的液-液平衡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静 李春利 +1 位作者 王洪海 刘继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利用液-液平衡釜测定了在常压下,温度为293.15 K,Na2SO4质量分数分别为0、1%、3%、5%、7%条件下,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水-氯仿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DMF的选择性系数增大。采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 利用液-液平衡釜测定了在常压下,温度为293.15 K,Na2SO4质量分数分别为0、1%、3%、5%、7%条件下,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水-氯仿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DMF的选择性系数增大。采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关联,回归得到该体系的二元交互性参数,并得到了模型参数随盐浓度变化的规律。运用回归得到的模型参数对该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预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在7.15%以内,绝对平均误差在1.46%以内,说明NRTL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该体系的液-液平衡关系,可为萃取分离低浓度DMF含盐废水提供工艺设计和模拟优化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甲酰胺(dmf) 氯仿 萃取 液-液平衡 nRT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F保护的荧光银纳米簇的制备及其对Hg^(2+)浓度的检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小莉 唐艳 +2 位作者 薛康 尤超 郑保战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在140℃下回流反应,简便合成了荧光银纳米簇(DMF-Ag NCs)。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DMF-Ag NCs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Hg^(2+)会使DMF-Ag NCs聚集而猝灭荧... 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在140℃下回流反应,简便合成了荧光银纳米簇(DMF-Ag NCs)。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DMF-Ag NCs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Hg^(2+)会使DMF-Ag NCs聚集而猝灭荧光。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Hg^(2+)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Hg^(2+)溶液浓度与DMF-Ag NCs荧光强度在5.0×10-9~1.5×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0×10-9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 8。该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Hg^(2+)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甲酰胺 荧光 银纳米簇 H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柴油-正丁醇和柴油-DMF燃烧及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全长 尧命发 +1 位作者 郑尊清 徐佳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0,共6页
通过对纯柴油、40%正丁醇(B40)和40%2,5二甲基呋喃(DMF,D40)三种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对比,研究了燃料特性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40滞燃期最长,燃烧速率最快,最大压力升高率最高,三种燃料在较低EGR率下指示热效率差别... 通过对纯柴油、40%正丁醇(B40)和40%2,5二甲基呋喃(DMF,D40)三种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对比,研究了燃料特性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40滞燃期最长,燃烧速率最快,最大压力升高率最高,三种燃料在较低EGR率下指示热效率差别较小;随EGR率变大,NO所占比例先降低后升高,NO_2所占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含氧燃料的加入会增加NO_2比例;滞燃期是影响碳烟排放的最主要因素,在整个EGR率区间,D40几乎可实现碳烟的零排放;三种燃料的THC排放差别较小,但B40和D40可降低CH_4和HCHO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正丁醇 2 5-二甲基呋喃 废气再循环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钴卟啉/DMF体系的吸氧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晓海 张绍辉 +1 位作者 黄素秋 屈松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91-395,共5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thermodynamics of reversible oxygen binding to a dicobalt di(meso-tetraphenylporphyrin) linked by a diamido- aliphatic chain in N, Ndimethylformamide solution. Thermodynamic values(standard stat... This paper reports the thermodynamics of reversible oxygen binding to a dicobalt di(meso-tetraphenylporphyrin) linked by a diamido- aliphatic chain in N, Ndimethylformamide solution. Thermodynamic values(standard state 101325 Pa O2): △G (298K)=-3.1kJ mol-1, △H (298K)=-37.1kJ·mol-1, △S (298K)=-114 J.mol-1K-1,Co:O2=1:1. The ESR parameters of the dioxygen complex in DMF at 133K are as follows: g=2.000, g=2.046, A= 15G, A =22G, The pressure of dioxygen necessary for half-oxygenation of the system (P1/2 =42.7kPa at 288K)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for cobalt substituted human hemoglobin at T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 钴卟啉 络合物 吸氧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革行业DMF废液精馏回收的萃取法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干雅平 徐明仙 +1 位作者 王美华 林春绵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5-218,共4页
目的:采用萃取法对合成革DMF(二甲基甲酰胺)废液精馏回收前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种类萃取剂、萃取溶剂比、萃取级数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在确定好萃取剂、萃取溶剂比、萃取级数的实验基础上用自制装置进行连续萃取实验... 目的:采用萃取法对合成革DMF(二甲基甲酰胺)废液精馏回收前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种类萃取剂、萃取溶剂比、萃取级数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在确定好萃取剂、萃取溶剂比、萃取级数的实验基础上用自制装置进行连续萃取实验,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测萃余相和萃取相中DMF含量。结果:实验表明,在各种萃取剂中,氯仿的萃取性能最好,分配系数达到1.03。萃取溶剂比R=2较适宜,萃取级数=5时,萃取率能达到97.5%。用氯仿连续逆流萃取DMF废液,DMF萃取效率达到了99.1%。结论:氯仿萃取+精馏工艺处理DMF废液在节能减排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dmf 合成革废液 氯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膜条件对聚氨酯微孔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磊 于伟东 权衡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3-616,共4页
采用单因素的分析方法研究质量分数、预干燥时间、涂层厚度、凝固浴温度等成膜参数与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的溶剂型聚氨酯(PU)的成膜性能,包括薄膜的孔隙率、厚度、透湿性能(WVP)的关系·结果表明,随PU质量分数的增大,膜厚... 采用单因素的分析方法研究质量分数、预干燥时间、涂层厚度、凝固浴温度等成膜参数与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的溶剂型聚氨酯(PU)的成膜性能,包括薄膜的孔隙率、厚度、透湿性能(WVP)的关系·结果表明,随PU质量分数的增大,膜厚度与平方米质量都在增加且趋势相似,而膜的孔隙率和透湿量呈下降趋势;薄膜厚度随涂层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凝固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透湿量波动明显;随预干燥时间的延长,透湿量缓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凝固浴 n n二甲基甲酰胺(dmf) 透湿性 丁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含银纳米微粒的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 被引量:1
16
作者 柳乐仙 金星华 +2 位作者 赵立臣 洪成海 张南哲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30,共3页
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聚氧化乙烯的溶剂,同时也作为银离子的还原剂,将聚氧化乙烯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银纳米微粒,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地制备出了含银纳米微粒的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并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了含银纳米微粒... 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聚氧化乙烯的溶剂,同时也作为银离子的还原剂,将聚氧化乙烯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银纳米微粒,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地制备出了含银纳米微粒的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并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了含银纳米微粒的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n n-二甲基甲酰胺 银纳米微粒 聚氧化乙烯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馏分油中有机氯的萃取脱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军歌 杨德凤 吴梅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32-35,共4页
某高氯原油馏分油中有机氯化物主要以氯代甲基苯胺形式存在于柴油馏分段。针对有机氯化物的存在形态及分布特点,选取两种合适的萃取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进行馏分油中有机氯化物的脱除方法探究。实验样品为高氯原油... 某高氯原油馏分油中有机氯化物主要以氯代甲基苯胺形式存在于柴油馏分段。针对有机氯化物的存在形态及分布特点,选取两种合适的萃取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进行馏分油中有机氯化物的脱除方法探究。实验样品为高氯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切割得到的各种馏分油,主要包括:初馏点~180,180~204,204~260,260~360℃馏分油。通过优化萃取操作条件,考查了液液萃取方法脱除馏分油中有机氯化物的效果。研究表明:利用液液萃取方法脱除馏分油中有机氯化物的效果较好,脱氯率可达90%以上。脱氯率随剂油质量比、萃取次数和萃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 馏分油 有机氯 萃取 氯代苯胺 n n+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及纺丝工艺对静电纺聚砜纤维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露 潘芳良 +1 位作者 刘雷艮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0,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纳米级到微米级的聚砜(PSU)纤维,通过扫描电镜图分析溶剂、溶液质量分数、纺丝距离、电压和流量等对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DMF溶剂中添加丙酮后,纤维上的珠状物消失,纤维直径略有下降,但随着溶剂中...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纳米级到微米级的聚砜(PSU)纤维,通过扫描电镜图分析溶剂、溶液质量分数、纺丝距离、电压和流量等对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DMF溶剂中添加丙酮后,纤维上的珠状物消失,纤维直径略有下降,但随着溶剂中丙酮比例的增加,纤维直径又略有增加;当PSU/D9A1溶液的质量分数从13%增至20%时,纤维中的珠状物逐渐消失,平均直径逐渐增加;由质量分数为15%的PSU/D9A1溶液纺得的纤维,随着纺丝距离和电压的增加,纤维上的珠状物数量减少,纤维直径先增加后减小;同样条件下,质量分数增加为20%时,纤维上没有珠状物,纤维直径在1.1~1.7μm之间;当溶液流量从1.5 mL/h增至4.0 mL/h,纤维直径先增加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静电纺丝 二甲基甲酰胺 丙酮 纤维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促渗剂噻酮的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爽 胡望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8-471,共4页
通过实验,分别对相转移催化剂法和DMF(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法合成新型促渗剂1,2-苯并异噻唑-3(2H)-2-丁基-1,1-二氧化物(噻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改进了原始DMF溶剂法的生产工艺,当温度为100℃,糖精钠、溴代正丁烷和DMF的物质的量的比... 通过实验,分别对相转移催化剂法和DMF(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法合成新型促渗剂1,2-苯并异噻唑-3(2H)-2-丁基-1,1-二氧化物(噻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改进了原始DMF溶剂法的生产工艺,当温度为100℃,糖精钠、溴代正丁烷和DMF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10时,产率超过88%.经减压精馏,溶剂DMF可回收循环使用,回收率达99%以上.实验中使用醇析法分离提纯产品,纯度(质量分数)达99%以上.改进的DMF溶剂法是一种更加经济、更适合工业化的合成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渗剂 1 2-苯并异噻唑-3(2H)-2-丁基-1 1-二氧化物(噻酮) 相转移催化剂 dmf 醇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