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用^(15)N研究小麦花生两熟制氮肥分配方式对小麦、花生产量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 |
王才斌
成波
孙秀山
郑亚萍
陈殿绪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2
|
肥水管理方式对蔬菜田N2O释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
黄丽华
沈根祥
顾海蓉
钱晓雍
施兴荣
Maria L.Gullino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9
|
|
3
|
连作对土壤质量及硝态氮含量、菜心产量和品质的级联影响 |
穆晓国
王翰霖
李海俊
徐垒
王继涛
张达林
毕雪婷
徐佳鑫
高富成
叶林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滴灌施肥对农田土壤氮素利用和流失的影响 |
黄丽华
沈根祥
钱晓雍
顾海蓉
仇忠启
Massimo Pugliese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9
|
|
5
|
长期秸秆还田对华北潮土肥力、氮库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赵士诚
曹彩云
李科江
仇少君
周卫
何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40
|
|
6
|
秸秆还田施氮调节碳氮比对土壤无机氮、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李涛
何春娥
葛晓颖
欧阳竹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9
|
|
7
|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
宇万太
姜子绍
周桦
马强
沈善敏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7 |
45
|
|
8
|
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研究 Ⅰ.有机物料与尿素复混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杜伟
赵秉强
林治安
袁亮
李燕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2
|
|
9
|
长期施肥对不同类型土壤中作物产量及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
孙克刚
张学斌
吴政卿
龚惠英
汪立刚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9
|
|
10
|
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陈鸿飞
杨东
梁义元
张志兴
梁康迳
林文雄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2
|
|
11
|
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张哲
孙占祥
张燕卿
郑家明
杨宁
冯良山
李开宇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12
|
不同水氮处理对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侯翠翠
冯伟
李世莹
王晨阳
郭天财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13
|
施肥对水旱轮作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
赵营
王世荣
郭鑫年
梁锦秀
吴霞
周涛
任福聪
|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14
|
施氮对高羊茅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影响 |
陈志宏
韩建国
陈会敏
白春霞
秦歌菊
毛培胜
|
《草地学报》
CAS
CSCD
|
2005 |
13
|
|
15
|
1998—2013年中国主要农作物化肥消费的脱钩分析 |
栾江
马瑞
李浩
马凯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
2015 |
17
|
|
16
|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郑凤霞
董树亭
刘鹏
张吉旺
赵斌
王磊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17
|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氮素迁移的影响 |
井永苹
李彦
薄录吉
张英鹏
王艳芹
付龙云
仲子文
|
《山东农业科学》
|
2019 |
19
|
|
18
|
基于紫云英利用的化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
周兴
谢坚
廖育林
杨曾平
鲁艳红
徐文仕
涂赛军
聂军
曹卫东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9
|
河缓/控释氮肥对主要粮食作物及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杜学初
谭德水
江丽华
刘兆辉
|
《农学学报》
|
2014 |
12
|
|
20
|
“早籼晚粳”双季机插周年氮肥高效运筹研究 |
李阳
杨晓龙
汪本福
张枝盛
李进兰
程建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