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ing moisture content of dead fine fuels based on the fusion of spectrum meteorological data
1
作者 Bo Peng Jiawei Zhang +2 位作者 Jian Xing Jiuqing Liu Mingbao L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333-1346,共14页
Dead fine fuel moisture content(DFFMC)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spread of forest fires,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valuation of forest fire risk.In order to achieve high-precision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DF... Dead fine fuel moisture content(DFFMC)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spread of forest fires,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valuation of forest fire risk.In order to achieve high-precision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DFFMC,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network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algorithm as a measurement model.A multi-point surface monitoring scheme combining near-infrare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 method is proposed.The near-infrared spectral information of dead fine fuels and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region are processed by data fusion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a spectral-meteorological data set.The surface fine dead fuel of Mongolian oak(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white birch(Betula platyphylla Suk.),larch(Larix gmelinii(Rupr.)Kuzen.),and Manchurian walnut(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in the maoershan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 of th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We used the PSO-LSTM model for moisture content to compare th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meteorological,and spectral meteorological fusion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absolute error of the DFFMC of the four stands by spectral meteorological fusion method were 1.1%for Mongolian oak,1.3%for white birch,1.4%for larch,and 1.8%for Manchurian walnut,and these valu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ear-infrared method and the meteorological method.The spectral meteorological fusion method provides a new way for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moisture content of fine dead fu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data fusion Long-term and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快速检测稻米蛋白含量的研究
2
作者 孙慧婷 汪志强 +6 位作者 武金铭 冷辉鹏 潘金鑫 刘木 钟明宇 由嘉芮 刘金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蛋白质含量是衡量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索利用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实现稻米蛋白质含量快速检测的潜力,试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BPSO),该算法专门用于拉曼光谱与... 蛋白质含量是衡量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索利用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实现稻米蛋白质含量快速检测的潜力,试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BPSO),该算法专门用于拉曼光谱与近红外光谱(R aman-NIR)融合数据的特征波长选择,能有效提升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的回归校正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采用IBPSO构建的大米蛋白质含量检测模型,其预测决定系数(R_(p)^(2))达到了0.903,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0.235%,预测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 of prediction,MREP)则为2.768%,这些性能指标均优于采用其他4种经典算法进行特征波长选择后所建立的模型。结果表明:IBPSO通过粒子值为“1”二进制位的指导性寻优,能够实现高相关性建模波长变量的高效获取;IBPSO与光谱数据融合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大米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检测,为相关在线检测装备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层融合 拉曼光谱 近红外光谱 粒子群算法 稻米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生产质控与品质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建华 郭嘉明 乔小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54-261,共8页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在国内外均有庞大的市场。市场的发展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而快速、可靠的茶叶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技术是辅助茶叶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传统的茶叶质量与品质检测方法费力、...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在国内外均有庞大的市场。市场的发展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而快速、可靠的茶叶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技术是辅助茶叶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传统的茶叶质量与品质检测方法费力、耗时或极具主观性。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简单、无损、快速的特点,在茶叶生产质控与品质评价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检测技术是一种间接的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容易在数据传递过程中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本文总结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生产质控与品质评价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生产质控与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状况,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于茶叶生产质控与品质评价中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茶叶 质量控制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信息与数据融合的木质化鸡胸肉的判别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娜 李震 +5 位作者 兰维杰 屠康 武杰 王兆山 赵干 潘磊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6-293,共8页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000和1000~2000 nm内的HSI信息,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算法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建立基于全波段、特征波段和HSI数据融合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结果显示,SVM模型比PLSDA模型更适于判别鸡胸肉木质化程度,基于1000~2000 nm内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均高于400~1000 nm内的模型,基于两波段HSI数据融合的木质化判别模型优于基于单一波段(包括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模型,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为96.7%,能较好地区分出4个木质化等级,且对4个等级的判别准确率均可达90%以上。研究结果为HSI实现木质化鸡胸肉的准确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化鸡胸肉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 短波红外高光谱 光谱数据融合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光谱和矿质元素数据融合鉴别冰糖橙产地
5
作者 吴衷宇 汪禄祥 +3 位作者 刘兴勇 欧全宏 时有明 刘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3期133-139,共7页
该文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和矿质元素信息结合多种特征变量选取方法,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实现冰糖橙的产地鉴别,并通过低级和中级两种数据融合策略进一步提高鉴别能力... 该文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和矿质元素信息结合多种特征变量选取方法,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实现冰糖橙的产地鉴别,并通过低级和中级两种数据融合策略进一步提高鉴别能力。结果显示,冰糖橙的中红外吸收峰主要与糖类和蛋白质有关,不同产地冰糖橙的中红外光谱在糖类相关的吸收峰上存在差异。不同产地冰糖橙的矿质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其中Fe、K、Mg、P、Se 5种矿质元素在4个产地的冰糖橙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采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和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等特征变量选取方法可以提高产地鉴别模型的正确率。与使用单一技术获得数据建立的PLS-DA模型相比,使用中级数据融合策略建立的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分别取得98%和100%的正确率。研究表明中红外光谱和矿质元素信息都能反映不同产地冰糖橙间的差异,基于中级数据融合策略融合两种信息建立的PLS-DA模型能够实现冰糖橙产地的准确鉴别,可以作为冰糖橙溯源研究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橙 产地鉴别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矿质元素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星探测数据融合的弹道估计算法
6
作者 储雪峰 吴楠 +1 位作者 王锋 皇甫列锋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针对天基红外系统(Space Based Infrared System,SBIRS)三星探测弹道估计问题,提出GEO卫星与HEO卫星探测数据融合的估计算法。根据星座构成和探测体制,利用STK分析SBIRS对某一区域的覆盖能力,约43%的时间可以实现三星以上完全覆盖;建立... 针对天基红外系统(Space Based Infrared System,SBIRS)三星探测弹道估计问题,提出GEO卫星与HEO卫星探测数据融合的估计算法。根据星座构成和探测体制,利用STK分析SBIRS对某一区域的覆盖能力,约43%的时间可以实现三星以上完全覆盖;建立三星探测数据融合算法模型,对导弹目标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估计,导弹运动建模采用当前统计模型,数据融合采用集中式结构,滤波算法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试验表明,与双星探测弹道估计误差相比,三星探测弹道估计误差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估计 三星探测 数据融合 天基红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R和GC-MS融合技术的浓香型白酒原酒等级鉴别
7
作者 张维 张贵宇 +4 位作者 庹先国 付妮 李晓平 庞婷婷 刘科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8-296,共9页
以蒸馏过程中不同等级的浓香型白酒原酒为研究对象,分别获取原酒的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数据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数据。采用5点2次卷积平滑对NIR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利用... 以蒸馏过程中不同等级的浓香型白酒原酒为研究对象,分别获取原酒的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数据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数据。采用5点2次卷积平滑对NIR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筛选光谱特征波数;结合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最大信息系数和随机森林变量重要性筛选GC-MS中影响原酒等级划分的关键风味成分(key flavor components,KC)。然后利用极端梯度提升树分别建立基于NIR和GC-MS以及融合数据的原酒等级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基于CARS选择的光谱特征变量建立的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9.66%,基于特征选择后的KC建立的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4.83%,基于CARS+KC融合数据建立的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8.28%。研究表明,将GC-MS数据和NIR数据的有效特征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可以改善单一检测技术对不同等级原酒特征信息表征不全面的缺点,在单一数据源的基础上提高原酒等级鉴别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实验结果为原酒的等级鉴别以及白酒其他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原酒 近红外光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数据融合 极端梯度提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与红外数据融合评述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国宏 毛士艺 何友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共4页
雷达和红外数据融合由于能够实现信息互补 ,改善对目标的跟踪、识别以及提高系统的生存能力 ,因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对基于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数据融合算法进行了综述 ,并介绍了一些关键课题。
关键词 雷达 数据融合 红外传感器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红外图像序列检测性能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光明 盛卫东 +1 位作者 樊士伟 张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针对红外图像目标检测性能问题,从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的典型流程出发,推导单帧检测性能、多帧检测性能和多传感器融合性能的关系,并从理论上对单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传感器融合的性能比单帧检测性能和多帧检测性能... 针对红外图像目标检测性能问题,从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的典型流程出发,推导单帧检测性能、多帧检测性能和多传感器融合性能的关系,并从理论上对单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传感器融合的性能比单帧检测性能和多帧检测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检测性能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对绒柄牛肝菌产地的鉴别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姚森 李涛 +2 位作者 刘鸿高 李杰庆 王元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2-217,共6页
采集5个产地96份绒柄牛肝菌样品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多光谱信息融合策略,建立快速、有效鉴别绒柄牛肝菌产地的方法。运用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二阶导数等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减少噪音干扰。选取具有指... 采集5个产地96份绒柄牛肝菌样品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多光谱信息融合策略,建立快速、有效鉴别绒柄牛肝菌产地的方法。运用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二阶导数等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减少噪音干扰。选取具有指纹特性的光谱信息进行初级数据融合;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光谱数据中变量在投影方向重要程度大于1的波段,进行中级数据融合。利用优化处理后的单一光谱数据及多光谱融合数据建立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判别模型,比较两种判别模型对绒柄牛肝菌产地的鉴别效果。结果显示,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初级融合和中级融合数据分别建立PLS-DA模型,对绒柄牛肝菌产地的预测正确率为56.25%、56.25%、62.50%和81.25%;建立SVM判别模型,产地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0.63%、65.63%、87.50%和96.88%,表明中级融合技术对绒柄牛肝菌产地鉴别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技术;并且SVM判别模型对牛肝菌产地区分效果优于PLS-DA模型。采用中级融合技术建立SVM判别模型,能够快速、有效鉴别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同时为食品质量监控提供有效方法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绒柄牛肝菌 产地鉴别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红外与雷达信息融合跟踪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倪龙强 高社生 +2 位作者 孟祥欣 边月奎 舒立鹏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8,共5页
为了提高目标跟踪系统的性能,在吸收雷达和红外跟踪传感器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雷达/红外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该方法综合了雷达测量信息全面以及红外测角精度高的特性,对雷达与红外量测进行融合形成融合量测,基于融合量测设计了状... 为了提高目标跟踪系统的性能,在吸收雷达和红外跟踪传感器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雷达/红外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该方法综合了雷达测量信息全面以及红外测角精度高的特性,对雷达与红外量测进行融合形成融合量测,基于融合量测设计了状态估计滤波器。在不同假设条件下,分别对融合系统与单传感器跟踪精度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融合系统的跟踪精度高于单个传感器的目标跟踪精度,可有效提高目标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联合跟踪 雷达跟踪 红外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阵列故障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维翰 王培珍 周雷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在分析比较几种检测方案的优缺点后,针对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下太阳能电池板间存在明显温差这一特性,提出了基于红外图像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案。首先对处于故障与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池板的温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以每块电池板的平均温度与整... 在分析比较几种检测方案的优缺点后,针对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下太阳能电池板间存在明显温差这一特性,提出了基于红外图像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案。首先对处于故障与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池板的温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以每块电池板的平均温度与整个光伏阵列的平均温度的差值作为判断故障的重要依据;同时给出了该红外图像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框图,并对采集的红外图像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红外图像处理和数据融合的技术对太阳能光伏阵列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图像处理 自适应数据融合 LABVIEW 太阳能电池板 温差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毕靖 王青 石晓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2-694,共3页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解决雷达 /红外双模制导中的数据融合问题 .红外数据经过异步数据融合处理与经过卡尔曼滤波处理后的雷达数据同步 ,共同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 ,神经网络作为同步融合中心 ,输出为目标的最优融合估计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解决雷达 /红外双模制导中的数据融合问题 .红外数据经过异步数据融合处理与经过卡尔曼滤波处理后的雷达数据同步 ,共同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 ,神经网络作为同步融合中心 ,输出为目标的最优融合估计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在融合中心不知道协方差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数据融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神经网络 雷达制导 红外制导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数据融合对牛肝菌种类的鉴别 被引量:6
14
作者 姚森 刘鸿高 +2 位作者 李涛 李杰庆 王元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02-307,共6页
采集5种共272份牛肝菌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多光谱信息融合策略,建立牛肝菌种类快速鉴别的方法。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及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D)等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 采集5种共272份牛肝菌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多光谱信息融合策略,建立牛肝菌种类快速鉴别的方法。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及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D)等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优化,比较优化处理对区分不同种类牛肝菌影响;利用优化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及融合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判别模型。结果显示:1)经过2D和MSC预处理后,不同种类牛肝菌的PLS-DA鉴别效果优于未优化模型,表明2D+MSC预处理优化了光谱信息并提高了分类准确度;2)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低级融合和中级融合数据分别建立PLS-DA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6.87%、66.67%、78.89%和95.56%;建立SVM判别模型,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8.89%、74.44%、91.11%和100.00%,表明中级融合技术对不同种类牛肝菌鉴别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技术;3)中级融合技术在PLS-DA模型和SVM判别模型中对样品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5.56%和100.00%,表明SVM判别模型对牛肝菌种类区分效果优于PLS-DA模型。采用中级融合技术建立SVM判别模型,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为牛肝菌种类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稳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牛肝菌 种类鉴别 紫外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预处理和关联度融合检测红外目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晓春 郭艳艳 +2 位作者 王艳 李存志 张颖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21,24,共5页
基于对红外检测系统及识别方法的详细分析,研究了用于红外目标检测的算法多模型数据融合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灰色关联度数据融合模型。该方法将多种目标检测算法结合起来,利用有限的预处理目标信息,依托 n 维空间中目标函数曲线之... 基于对红外检测系统及识别方法的详细分析,研究了用于红外目标检测的算法多模型数据融合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灰色关联度数据融合模型。该方法将多种目标检测算法结合起来,利用有限的预处理目标信息,依托 n 维空间中目标函数曲线之间的灰色空间距离关系来判断目标之间发展过程的相近性和相似性;从关联度分析出发,实现数据融合及红外目标的检测。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红外目标的检测概率、降低虚警率和漏警率。它是以增加检测系统硬件复杂程度为代价,换取红外图像实时检测的可靠性和可信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目标 检测概率 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 测算法 数据融合 多模型 虚警率 色空间 硬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绿茶杀青叶水分含量智能感知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春旺 刘中原 +3 位作者 杨明 王梅 张人天 林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2-251,共10页
为了实现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有效检测,利用机器视觉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的定量预测模型。首先采集杀青过程中在制品的光谱和图像信息,然后采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 为了实现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有效检测,利用机器视觉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的定量预测模型。首先采集杀青过程中在制品的光谱和图像信息,然后采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法、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ariables combination population analysis,VCPA)法、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法结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ariable combination population analysis and iteratively retains informative variables,VCPA-IRIV)法和随机蛙跳法(random frog,RF)4种变量筛选方法提取光谱中的特征波长,并融合图像中的15个色泽和纹理特征建立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非线性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单一数据相比,基于融合数据所建立的模型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其中基于CARS算法提取光谱特征波长融合图像的15个颜色特征,并结合归一化预处理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建立的SVR模型效果最佳,其中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74 2,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71 9,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ercent deviation,RPD)为4.154 6,表明模型具有极好的预测性能。综上,本研究证明融合光谱和图像技术对绿茶杀青过程中水分含量预测的可行性,克服了单一传感器预测精度低的问题,为实现绿茶杀青叶水分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和精准把控杀青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近红外光谱 水分含量 绿茶杀青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光谱特征融合技术的花生油掺伪检测 被引量:13
17
作者 涂斌 陈志 +5 位作者 彭博 郑晓 宋志强 尹成 曾路路 何东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9-173,共5页
以拉曼、近红外2种光谱特征融合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花生油掺伪进行了定量分析。分别用激光拉曼、激光近红外光谱仪采集134个掺伪油样本的光谱数据,采用SPXY算法对样本集进行划分。拉曼光谱(Ram)和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 以拉曼、近红外2种光谱特征融合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花生油掺伪进行了定量分析。分别用激光拉曼、激光近红外光谱仪采集134个掺伪油样本的光谱数据,采用SPXY算法对样本集进行划分。拉曼光谱(Ram)和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采用后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PLS)和联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Si PLS)分别提取2种光谱的特征波长;将提取的特征波长融合,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建立数学模型,采用网格搜索算法(CV)对SVR模型的参数组合(C,g)值寻优,建立最优参数模型。研究表明:建立的Ram-NIR-SVR模型能够实现花生油中掺杂油脂含量的快速准确预测,预测集和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98和0.99,均方根误差(MSE)低于2.38E-3;对比不同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并与单光谱分析技术比较,可以看出,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增强模型预测能力,减小模型参数,有利于模型的实际应用,体现了2种光谱很好的互补性。表明光谱分析结合数据融合技术对食用油真实性综合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拉曼光谱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数据融合 支持向量机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模式的人脸识别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江 郁文贤 +1 位作者 匡刚要 宋海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48,69,共5页
通过综合考察红外 可见光图像人脸识别的优缺点,利用红外温谱图进行人脸检测与识别的优势,在研究可见光和红外人脸温谱图识别技术以及两者融合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和设计了一种新的红外 可见光复合模式的人脸识别系统。初步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综合考察红外 可见光图像人脸识别的优缺点,利用红外温谱图进行人脸检测与识别的优势,在研究可见光和红外人脸温谱图识别技术以及两者融合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和设计了一种新的红外 可见光复合模式的人脸识别系统。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识别方法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验上都是可行的,系统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人脸检测 主元分析 神经网络 红外图像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方法的高可靠性的图像信号处理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晓春 李存志 +2 位作者 郭艳艳 王艳 周蕾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21,共5页
介绍了基于数据融合方法的高可靠性红外图像信号处理系统,分析了检测算法、阈值因子、检测概率和虚警率之间的关系,对比讨论了提高图像检测可靠性的两种方法,设计了基于算法多模型数据融合(Arithmetic -Multi-Model-Data-Fusion-Method,... 介绍了基于数据融合方法的高可靠性红外图像信号处理系统,分析了检测算法、阈值因子、检测概率和虚警率之间的关系,对比讨论了提高图像检测可靠性的两种方法,设计了基于算法多模型数据融合(Arithmetic -Multi-Model-Data-Fusion-Method,AMMDFM)的新方案。依据该方案所设计的系统,原理上保证了具有实时多目标处理能力,并且检测概率和虚警率指标大大优于以往常规硬件系统。可以在离线和在线两种方式下工作,方便了系统的调试,系统性能稳定,功耗低,体积小,集成度高,适用于安装在导弹等武器平台上作末制导寻的导引头。该方法是以增加系统硬件复杂程度为代价换取对红外图像目标检测可靠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虚警率 高可靠性 多模型 实时 红外图像 检测算法 图像信号处理 检测概率 信号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粉品质快速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嘉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3-250,共8页
为探索信息融合技术对小麦粉品质快速检测的可行性,试验采集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及中红外光谱,建立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粉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快速检测模型,并采用前向区间变量筛选及... 为探索信息融合技术对小麦粉品质快速检测的可行性,试验采集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及中红外光谱,建立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粉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快速检测模型,并采用前向区间变量筛选及遗传算法对信息融合模型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使用前向区间算法进行变量筛选后,信息融合模型的预测能力大幅度提升;再继续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光谱变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信息融合模型的预测能力,并简化模型所用的变量数量。试验构建的最优信息融合模型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的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了0. 98、0. 98、0. 97、0. 94、0. 95和0. 95,预测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 181、0. 590、0. 455、0. 502、0. 557和13. 047。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小麦粉品质进行快速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品质 近红外 中红外 信息融合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