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dvanced segmentation using area and boundary tracing technique in extraction of lungs region
1
作者 Kiran THAPALIYA Sang-Woong LEE +2 位作者 Jae-Young PYU Heon JEONG Goo-Rak KWO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811-3820,共10页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segmentation of pulmonary parenchyma.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the area calculation of different objects in the image.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the segment...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segmentation of pulmonary parenchyma.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the area calculation of different objects in the image.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the segment of the lungs images from the computer tomography(CT) images. The original image is binarized using the bit-plane slicing technique and among the different images the best binarized image is chosen. After binarization, the labeling is done and the area of each label is calculated from which the next level of binarized image is obtained. Then, the boundary tracing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get another level of binarized image.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ble to extract lung region from the original imag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plane slicing technique connected component labeling area tracing boundary trac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锚碇刚性接头地下连续墙三槽合一工艺试验研究
2
作者 夏欢 戴俊平 +2 位作者 钟永新 徐杰 朱俊涛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4,共8页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300 m的双塔双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南锚碇基础采用支护转结构复合地下连续墙基础,槽段间采用多道钢筋网片排插连接方式,形成非接触搭接刚性接头。为减少地下连续墙接头数量,提高地下连续墙整体抗渗性能,针...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为主跨2300 m的双塔双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南锚碇基础采用支护转结构复合地下连续墙基础,槽段间采用多道钢筋网片排插连接方式,形成非接触搭接刚性接头。为减少地下连续墙接头数量,提高地下连续墙整体抗渗性能,针对南锚碇地下连续墙内部大隔舱槽段提出三槽合一工艺,即将1个一期钢箱槽段与2个二期钢筋笼槽段一次成槽(形成超长槽段),下放钢筋笼,同步浇筑混凝土。为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开展超长槽段槽壁稳定性分析、高性能护壁泥浆试验及刚性接头承载力足尺抗弯试验等研究,并应用于实体工程。结果表明:三槽合一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总体可行,采用高性能护壁泥浆能够保证超长槽段施工期间的槽壁稳定;在护壁泥浆中加入适量BaSO 4,并将其比重控制在1.15以上,槽壁变形控制及稳定性较好;刚性接头处钢筋笼与钢筋笼排插钢筋搭接长度由67 cm增至100 cm,显著提高了接头承载力,刚性接头承载力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该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三槽合一槽段已施工完成,槽壁变形实测最大值33 mm,与计算值较为吻合,验证了三槽合一工艺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锚碇 地下连续墙 刚性接头 三槽合一 工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Z3号桥塔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潘博 李维 刘爱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112+392+2×1120+392+112)m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3号桥塔为超高多肢钢-混组合塔,高308 m。上塔柱钢结构高87.5 m,分13个吊装节段,最重505 t;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高217.5 m,分38个节段液压...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112+392+2×1120+392+112)m三塔钢桁梁斜拉桥,Z3号桥塔为超高多肢钢-混组合塔,高308 m。上塔柱钢结构高87.5 m,分13个吊装节段,最重505 t;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高217.5 m,分38个节段液压爬模施工;钢-混结合段高3 m,内部采用PBL键+剪力钉+高强度钢锚杆+高强度混凝土结构形式。在中塔柱设置钢管临时横撑控制塔柱线形及应力;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法分层施工,与对应塔柱同步浇筑;钢-混结合段混凝土采用C60细石补偿收缩混凝土+高强度灌浆料,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工厂“2+1”立体匹配制造、“提升站+运输栈桥”钢塔节段转运等技术,并研制15000 t•m超大型塔吊,实现了钢塔柱大节段的制造、整体滩地运输和吊装;钢塔节段间采用栓焊组合连接形式,通过设置工艺隔板、双面坡口等措施控制了钢塔焊接变形;利用定位桁架临时锁定钢塔合龙段实现了钢塔的精确合龙,定位桁架受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桥塔 超高多肢 钢-混结合段 整体吊装 钢塔合龙 栓焊组合连接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技术修复牙龈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例
4
作者 任雪峰 张明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0,共3页
较大的牙龈瘤直接切除极易导致牙龈组织缺损面积增大、根面暴露等问题。利用膜龈美学手术有利于恢复牙龈瘤切除后软组织的缺损及外形。本文报道利用双层技术修复牙龈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1例。
关键词 牙龈瘤 结缔组织移植 侧向转位结合冠向复位瓣 双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与金属连接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新阳 李炎 +1 位作者 魏世忠 马向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45-148,共4页
实现陶瓷与金属的可靠连接既可充分发挥陶瓷与金属的性能互补,同时又能扩大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满足现代工程应用的需要。文中介绍了各种连接方法的机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钎焊、扩散焊以及瞬间液相连接工艺。
关键词 陶瓷/金属 连接工艺 机械连接 粘结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移相式孤岛检测的一种改进的算法 被引量:55
6
作者 刘芙蓉 康勇 +2 位作者 王辉 段善旭 唐爱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176,共5页
孤岛检测是光伏系统并网必备的功能,要求既能快速检测出孤岛状态,同时又尽量减少对电网的不良影响。本文针对传统孤岛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改进方案。文章对新方案的工作机理和电网失压后频率偏移轨迹进行了分析,推导出... 孤岛检测是光伏系统并网必备的功能,要求既能快速检测出孤岛状态,同时又尽量减少对电网的不良影响。本文针对传统孤岛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改进方案。文章对新方案的工作机理和电网失压后频率偏移轨迹进行了分析,推导出特定负载下孤岛检测无盲区应满足的约束条件,使新算法的检测性能满足标准的要求。文章同时对主动移相式孤岛检测算法引起的电流畸变进行讨论,提供的参数选取方法能有效控制对电网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移相 孤岛检测 并网光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矩阵法网络拓扑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玉斌 叶爽利 +1 位作者 吴志良 王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5,10,共6页
矩阵法是网络拓扑的基本方法,此方法易于编程,但速度很慢。通过分析可知邻接矩阵自乘的矩阵法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时,两个相乘矩阵中邻接矩阵是稀疏矩阵且保持不变,对其可以应用稀疏矩阵技术,为此提出了基于稀疏矩阵技术的矩阵法。该方法... 矩阵法是网络拓扑的基本方法,此方法易于编程,但速度很慢。通过分析可知邻接矩阵自乘的矩阵法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时,两个相乘矩阵中邻接矩阵是稀疏矩阵且保持不变,对其可以应用稀疏矩阵技术,为此提出了基于稀疏矩阵技术的矩阵法。该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提高计算速度,首先,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其次,每计算出一个连通矩阵元素后马上更新当前连通矩阵,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第三,利用连通矩阵的对称性,只需计算一半的矩阵元素;最后,采用节点优化编号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拓扑分析的速度。对一个实际大型电网进行了拓扑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拓扑 邻接矩阵 连通性 全连通矩阵 稀疏矩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示踪技术评价低渗透油藏油水井间连通关系 被引量:53
8
作者 张钊 陈明强 高永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48-51,共4页
提出了应用示踪剂检测技术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低渗透微裂缝发育油藏油水井间的连通关系.通过大量现场实践证明,应用这种方法能较为准确地评价水驱前缘及其推进速度、流动主次通道、裂缝渗透率、储层渗流及储层生产动态... 提出了应用示踪剂检测技术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低渗透微裂缝发育油藏油水井间的连通关系.通过大量现场实践证明,应用这种方法能较为准确地评价水驱前缘及其推进速度、流动主次通道、裂缝渗透率、储层渗流及储层生产动态特征等油田生产中关心的参数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技术 油藏数值模拟 低渗透油藏 井间连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INPEFA技术开展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53
9
作者 路顺行 张红贞 +1 位作者 孟恩 孙效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3-708,共6页
在最大熵频谱分析法基础上形成的预测误差滤波分析法,经进一步改进而发展成INPEFA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处理可获得INPEFA曲线。基于层序地层学,利用此曲线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INPEFA曲线的拐点反映了不同级次层序... 在最大熵频谱分析法基础上形成的预测误差滤波分析法,经进一步改进而发展成INPEFA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处理可获得INPEFA曲线。基于层序地层学,利用此曲线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INPEFA曲线的拐点反映了不同级次层序的界面,而INPEFA曲线的趋势反映了不同级次沉积旋回的气候、水体以及韵律变化。通过整体INPEFA分析划分1~3级层序,应用分段INPEFA分析可识别4~5级层序,应用局部INPEFA分析可判断6级层序(砂体)的连通性。本文应用CycloLog软件展示了INPEFA技术在苏北盆地及济阳拗陷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INPEFA技术 边界识别 地层对比 砂体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杆锻件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晓春 姚建华 +1 位作者 陈琍 郑晓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综述了国内连杆的选材、加热、锻造设备及其工艺 ;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介绍了先进的生产流水线。
关键词 柴油机 汽油机 连杆 锻造 工艺 锻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3Al-2.5V钛合金管材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旺峰 李艳 +1 位作者 王玉会 曹春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33-137,共5页
简要介绍了航空用Ti-3Al-2.5V钛合金管材从研制到应用的全过程,确立了管材制备过程中挤压、轧制、热处理等关键工艺过程及其参数,建立了管材的组织与性能各向异性评价新参数CSR,为管材的科学评价提供了保证,提出了钛合金管路连接技术的... 简要介绍了航空用Ti-3Al-2.5V钛合金管材从研制到应用的全过程,确立了管材制备过程中挤压、轧制、热处理等关键工艺过程及其参数,建立了管材的组织与性能各向异性评价新参数CSR,为管材的科学评价提供了保证,提出了钛合金管路连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这些工作为我国研制和应用Ti-3Al-2.5V管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管材 工艺性能 评价 连接技术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隆算法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新算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光玉 龚光珍 朱维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2-707,共6页
在图像边缘检测中,如何使得到的边缘图像有更好的边缘连续性和更少的过检测点,是图像边缘检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初步分析了克隆技术,建议了一种克隆算法,将它用于彩色图像边缘检测,并联合使用边缘连接算法,给出一种彩色图像边缘提... 在图像边缘检测中,如何使得到的边缘图像有更好的边缘连续性和更少的过检测点,是图像边缘检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初步分析了克隆技术,建议了一种克隆算法,将它用于彩色图像边缘检测,并联合使用边缘连接算法,给出一种彩色图像边缘提取的新方法.仿真结果同Canny算子检测的边缘图像进行比较,证明本文算法检测出的边缘图像具有更好的边缘连续性和少的过检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技术 克隆算法 边缘检测 边缘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Java来设计组件重用的Query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瀛龙 徐翀 +1 位作者 郑宁 胡昔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03-106,共4页
文章所探讨的组件重用的Query方法是利用Java反射技术和Java数据库连接技术来完成叶数据库的查询操作。它将查询数据库的公共操作封装于一个组件中,使编程工作者在具体编程工作中能方便地重复使用它们,以求简化编程工作。
关键词 JAVA语言 设计 组件重用 Query方法 EJB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的智能型几何建模系统FEATMD的研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平宇 赵汝嘉 褚启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3-42,66,共11页
本文从零件建模和零件信息变换这两方面介绍了作者们所研制的基于特征的几何建模系统FEATMD,并提出了表达零件信息(几何、工艺等)的框架网络模型。通过对框架网络的推理,从而实现零件信息至CAM环境的传递。
关键词 特征 几何建模系统 零件 CAD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技术在OPC服务器中的应用及实现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蕾 戴瑜兴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3期238-240,280,共4页
OPC(OLEforProcessControl)规范是为了解决不同厂商提供的过程控制设备和商业应用软件之间不能自由通信的问题。介绍了以OLE COM DCOM技术为基础的OPC技术,给出了OPC服务器的整体结构及数据采集方法,论述了OPC服务器中COM(ComponentObje... OPC(OLEforProcessControl)规范是为了解决不同厂商提供的过程控制设备和商业应用软件之间不能自由通信的问题。介绍了以OLE COM DCOM技术为基础的OPC技术,给出了OPC服务器的整体结构及数据采集方法,论述了OPC服务器中COM(ComponentObjectMod el)技术:通报连接机制、连接点对象机制,以及COM中的几个关键概念:COM组件、COM对象、COM接口。指出OPC与COM是密不可分的,OPC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服务器 COM/DCOM技术 Process OPC技术 数据采集方法 Object COM组件 COM对象 COM接口 应用软件 控制设备 整体结构 连接机制 应用领域 for OLE 连接点 不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正反馈式孤岛检测方法的边界条件及改进算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芙蓉 康勇 +1 位作者 段善旭 唐爱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7-251,259,共6页
孤岛检测是光伏并网逆变器必须具备的功能。好的孤岛检测算法不仅能及时检测出孤岛状态,而且能将孤岛检测对电网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电压正反馈式孤岛检测方法具有实现容易、效果好的特点,但如果算法参数选择不当也会导致检测失败或对... 孤岛检测是光伏并网逆变器必须具备的功能。好的孤岛检测算法不仅能及时检测出孤岛状态,而且能将孤岛检测对电网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电压正反馈式孤岛检测方法具有实现容易、效果好的特点,但如果算法参数选择不当也会导致检测失败或对电网扰动过大。本文通过建立控制算法的大周期模型探讨了电压正反馈式孤岛检测成功的充分条件,阐明了孤岛检测成功与负载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数学解析表达式,为工程应用及实现符合国标要求的并网光伏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正反馈 孤岛检测 并网光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遥感图象中道路的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睿 杨少军 何明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4期218-221,共4页
基于航空遥感图象的道路自动检测与识别是数字城市、道路监控等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其检测方法经改进可用于跑道识别,为飞机自动降落提供必要的跑道信息。该文以传统道路提取方法为基础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道路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 基于航空遥感图象的道路自动检测与识别是数字城市、道路监控等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其检测方法经改进可用于跑道识别,为飞机自动降落提供必要的跑道信息。该文以传统道路提取方法为基础进行改进,提出一种道路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步:首先,利用微分几何方法对图象进行线特征强化处理;接着,进行线段提取,将传统方法中需要分步实现的线特征抽取和线段连接同步完成,同时对连接判定阈值的设置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自动设置阈值的方法;最后,根据道路的拓扑性质进行线段的聚合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地提取出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提取 特征强化 线段提取 线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孔隙连通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枝 李伯涛 +3 位作者 尹江苹 陈倩 付跃进 吕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7-186,共10页
木材孔隙之间形成的互通网络结构是木材中水分迁移、药剂渗透的主要途径,对木材干燥、浸渍和改性等工艺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影响木质产品吸音、保温和调湿等功能特性的重要因素。当前,木材孔隙结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孔隙度、孔径与... 木材孔隙之间形成的互通网络结构是木材中水分迁移、药剂渗透的主要途径,对木材干燥、浸渍和改性等工艺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影响木质产品吸音、保温和调湿等功能特性的重要因素。当前,木材孔隙结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孔隙度、孔径与孔径分布、孔体积、密度、比表面积、孔隙形貌和分形维数等,针对孔隙连通性评价尚未开展全面、系统探索。本文围绕吸附分析法、核磁共振法和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成像法3类孔隙表征技术在木材孔隙及连通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并提出科学问题与展望,旨在进一步促进木材原料孔隙特征信息深度挖掘,为木材高效利用及其制品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今后,应在以下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实践:1)木材孔隙连通性评价体系构建,首先,形成木材孔隙连通性评价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即对现有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和验证,结合木材孔隙特征进一步修正理论模型并优化相应评价方法;其次,通过多种表征技术联合互补,完善评价范围及评价指标量化等研究内容,提高木材孔隙连通性评价体系的完整性与全面性。2)木材孔隙空间拓扑结构解译,木材孔隙分布与连通在纵、径、弦向各不相同,孔径大小差异大,形貌多样且交联互通程度不一,具有十分复杂的空间拓扑结构。木材孔隙连通性评价研究可为木材孔隙空间拓扑结构解译开拓新的空间,在充分提炼特征指标参数的基础上,结合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特征指标数据间潜在关系及规则的深度解析实现木材孔隙空间拓扑结构的全面解译,促进传统表征技术及评价体系的升级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孔隙结构 孔隙连通性 孔隙表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阵传感技术的圆柱度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鹏 张琳娜 +1 位作者 陈明仪 郭红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1-776,共6页
针对现行圆柱度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面阵传感技术的圆柱度测量新方法———多孔径重叠扫描拼接测量。该方法以数字光栅条纹投射技术为单视角测量手段,利用多孔径重叠扫描拼接技术实现各个单视角面形数据的精确融... 针对现行圆柱度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面阵传感技术的圆柱度测量新方法———多孔径重叠扫描拼接测量。该方法以数字光栅条纹投射技术为单视角测量手段,利用多孔径重叠扫描拼接技术实现各个单视角面形数据的精确融合拼接,从而获得零件的整个圆柱表面的面阵数据。文中给出圆柱度扫描拼接测量原理、拼接模型及算法,并通过对样品轴实测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该方法具有非接触、高效、全场的特点,且能够满足新一代GPS(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的采样要求,从而为圆柱度的精确评定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度 数字光栅投射技术 多孔径拼接技术 GPS(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标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中4种连接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闫维明 慕婷婷 +1 位作者 谢志强 宋林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99-1108,共10页
为了解决自攻螺钉、拉铆钉、无铆、锁铆连接技术在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中应用可行性的问题,对不同板厚组合下4种连接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了4种连接的破坏模式及荷载-变形曲线;考察了板厚比对不同连接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的... 为了解决自攻螺钉、拉铆钉、无铆、锁铆连接技术在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中应用可行性的问题,对不同板厚组合下4种连接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了4种连接的破坏模式及荷载-变形曲线;考察了板厚比对不同连接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与施工可行性的对比分析,综合评估了4种连接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冷弯型钢结构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板厚比对无铆连接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小,而对自攻螺钉、拉铆钉、锁铆连接的影响较大;自攻螺钉和拉铆钉连接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且施工灵活性较高,但自动化程度很低,主要适用于现场建造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无铆连接的承载力、变形能力低,且施工灵活性差,不宜用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中的受力构件;锁铆连接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且工序简单,自动化程度、连接效率高,成形质量好,主要适用于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基于前述研究,提出了与规范相统一的锁铆连接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精度高、离散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技术 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力学性能可行性 施工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