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5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目山不同海拔大蛾类种群多样性及时间动态
1
作者
胡瑞祺
方卫军
王义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541,共7页
【目的】阐明浙江天目山大蛾类种群在不同海拔上的关系以及时间动态变化,为天目山昆虫调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于2022年5—8月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大蛾类昆虫进行采集,并对大蛾类种群及时间...
【目的】阐明浙江天目山大蛾类种群在不同海拔上的关系以及时间动态变化,为天目山昆虫调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于2022年5—8月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大蛾类昆虫进行采集,并对大蛾类种群及时间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采集大蛾类昆虫3367只,隶属25科269种。优势类群为尺蛾科Geometridae、草螟科Crambidae、天蛾科Sphingidae和夜蛾科Noctuidae。在海拔600~1200 m内,大蛾类种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高,总体呈正相关。在海拔600~1200 m梯度上,大蛾类的种-多度曲线趋向对数正态分布,其余海拔梯度符合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7月的大蛾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稳定性较强。【结论】天目山的大蛾类种群对时间敏感,5—8月大蛾类物种和个体数先增加后减少;大蛾类种群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中低海拔梯度间的相似性系数呈中等相似和极相似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大蛾类种群
多样性分析
时间动态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因子对林木更新的影响
2
作者
叶子霖
窦啸文
汤孟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7,共11页
【目的】研究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因子对林木更新的影响,为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目山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将林木更新因子与土壤因子、地形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再利用单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不同...
【目的】研究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因子对林木更新的影响,为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目山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将林木更新因子与土壤因子、地形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再利用单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不同土壤、地形因子间林木更新的差异性,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来定量描述林木更新与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天目山针阔混交林更新树种为79种,其中优势树种为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润楠Machilus pingii、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榧树Torreya grandis、山胡椒Lindera glauca、柃木Eurya japonica、豹皮樟Litsea coreana。②速效钾与更新树种总株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海拔与更新树种总株数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机质与更新树种种数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速效钾与更新树种种数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不同等级坡向和速效钾的更新树种总株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等级坡度和有机质的更新树种种数有显著差异(P<0.05)。④在以更新树种总株数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中,速效钾、海拔的回归系数显著(P<0.05)。【结论】在天目山针阔混交林中,海拔、坡度、坡向、有机质和速效钾对林木的更新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更新
地形因子
土壤因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49
3
作者
章志攀
俞益武
+3 位作者
张明如
杜晴洲
陈建新
毛凤成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1-485,共5页
为研究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天目山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离子测量仪、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和温湿度记录仪,对空气负离子、可吸入颗粒物、相对湿度和气温等环境因子进行了测量,并对空气负离...
为研究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天目山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离子测量仪、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和温湿度记录仪,对空气负离子、可吸入颗粒物、相对湿度和气温等环境因子进行了测量,并对空气负离子与可吸入颗粒物、相对湿度和气温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天目山空气负离子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8:00-17:00)和年变化特征;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大小依次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1 331个.cm-3)>紫楠Phoebe sheareri(1 223个.cm-3)>银杏Ginkgo biloba(960个.cm-3)>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701个.cm-3);空气负离子与可吸入颗粒物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812,P<0.01),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0,P<0.01),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r=-0.676,P<0.05),瀑布、溪流等动态水体能明显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空气负离子
环境因子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
被引量:
35
4
作者
楼涛
赵明水
+3 位作者
杨淑贞
庞春梅
王祖良
刘亮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古树名木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为了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掌握它们的动态发展趋势,2002~2003年作者对该保护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古树名木共计5511株,隶属43科73...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古树名木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为了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掌握它们的动态发展趋势,2002~2003年作者对该保护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古树名木共计5511株,隶属43科73属100种;优势种群突出,特有珍稀资源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经济文化价值;但有些古树名木生长势衰弱,亟须采取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组成特点
资源评价
保护措施
天目山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遥感监测
被引量:
60
5
作者
丁丽霞
王祖良
+1 位作者
周国模
杜晴洲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均4.47 hm.a-1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张,并有继续快速蔓延的趋势,严重蚕食了周围原始植被(特别是阔叶林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认为毛竹林迅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极少,毛竹林盖度大(>79%),林下其他植被更新难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毛竹林
生物多样性
遥感监测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评估
被引量:
14
6
作者
尤建林
韦新良
+2 位作者
李东
黄俊臻
赵明水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580,共6页
使用旅行费用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进行评估。针对旅行费用法存在的2个缺点:①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②只能评价森林游憩的使用价值,分别引入发展阶段系数之比以及条件价值法中对森林游憩非使用价值的评估,加...
使用旅行费用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进行评估。针对旅行费用法存在的2个缺点:①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②只能评价森林游憩的使用价值,分别引入发展阶段系数之比以及条件价值法中对森林游憩非使用价值的评估,加以调整。评估结果表明,旅行费用是影响游客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玩的最重要因子。2007年,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游憩价值为39727.4万元,人均1805.80元,消费者剩余8599.6万元,人均390.90元,评估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所做同类研究相近,过程相对较为合理和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游憩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游憩价值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天目山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15
7
作者
徐华潮
吴鸿
+2 位作者
杨淑贞
赵明水
应志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0-355,共6页
根据1998年至2000年昆虫考察的数据和资料,对天目山昆虫物种多样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目山昆虫的优势目是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其属种多度结构反映了昆虫群落结构比较稳定。昆虫丰富度指数变幅较大,多样性指数Simpso...
根据1998年至2000年昆虫考察的数据和资料,对天目山昆虫物种多样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目山昆虫的优势目是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其属种多度结构反映了昆虫群落结构比较稳定。昆虫丰富度指数变幅较大,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mon Weaner指数基本一致。特有昆虫和珍稀昆虫及其他昆虫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天目山
昆虫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景区客流季节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8
8
作者
蔡碧凡
陶卓民
+2 位作者
张明如
李涛
陆森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7-957,共11页
季节性是经营森林型旅游景区面临的挑战之一。为准确把握景区客流季节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指导景区有效监控客流动态、保障游客体验质量,制定缩减淡旺季差异措施,基于浙江省天目山景区1997-2013年年度及2005-2013年月度游客接待数据,...
季节性是经营森林型旅游景区面临的挑战之一。为准确把握景区客流季节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指导景区有效监控客流动态、保障游客体验质量,制定缩减淡旺季差异措施,基于浙江省天目山景区1997-2013年年度及2005-2013年月度游客接待数据,利用基尼指数、季节指数、TRAMO/SEATS方法、HP滤波法等方法,探讨天目山景区客流季节性波动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天目山景区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事件的影响,客流年度的演变基本上呈现2个阶段,其中2004年之前属于起步发展阶段,2005年进入企业特许经营之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中1998年、2003年受突发事件影响,呈现2个低谷。2年内客流变化呈现"三峰三谷"形态,季节性不均匀,淡旺季差异明显,呈现"冬冷夏热"特征;3气候条件、公共假期制度、游客出行习惯等因素是天目山景区季节性波动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注意到,旅游地发展阶段和门票价格会影响景区客流的年际变化。最后,针对气候因素是影响森林型旅游地客流波动的主导因素及由季节性引起的淡旺季差异将继续存在的趋势,建议天目山景区对外通过联合其他景区形成大区域的旅游产业集聚,降低季节性风险;对内不断强化自然资源特色,培育景区发展的多维动力,形成多元驱动的旅游地成长机制,促进森林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地
季节性
客流量
波动
影响因素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社区参与的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发展研究
被引量:
9
9
作者
王祖良
常艳新
+2 位作者
陆森宏
童娇娇
刘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景区依托型农家乐是依托于景区而发展的一种农家乐类型,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其经营状况与景区发展密切相关。农家乐经营者对景区的参与,不仅有助...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景区依托型农家乐是依托于景区而发展的一种农家乐类型,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其经营状况与景区发展密切相关。农家乐经营者对景区的参与,不仅有助于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收益,还有助于实现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基于社区参与视角,从农家乐经营者的角度出发,以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乡天目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景区依托型农家乐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实地访谈法分析了农家乐经营者对社区参与的感知度,提出景区依托型农家乐的社区参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社区参与
景区依托
农家乐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栖息地的生态适宜性
被引量:
12
10
作者
徐文辉
岳晓雷
+1 位作者
高鹏
夏淑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6-903,共8页
选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目标物种,对它们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期对黑麂生境保护提供指导意义。在总结黑麂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分析对黑麂栖息地生态适宜性有重要影响的4种因素:植被因...
选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目标物种,对它们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期对黑麂生境保护提供指导意义。在总结黑麂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分析对黑麂栖息地生态适宜性有重要影响的4种因素:植被因子、地形因素、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对不同因素在一年四季的影响权重综合赋值,结合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黑麂潜在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准则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毛竹Phyllosta~hysedulis林和针叶林的不合理分布和800~1000m海拔处较为强烈的人为干扰,研究区域内黑麂潜在适宜栖息地、次适宜栖息地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3.2122,3.0222,和2.9922km。,占地比例分别为34.8%,32.7%和32.5%。天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生境的保护,需要加强对上坡位人为干扰的控制,同时通过建立生态绿道,强化潜在适宜栖息地之间的联系,促进次适宜栖息地向适宜栖息地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麂
栖息地利用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对柳杉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
7
11
作者
李国会
温国胜
+3 位作者
田海涛
张利阳
李佳
黄浩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3-488,共6页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是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的景观树种。目前,瘿瘤病成为引起柳杉衰退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在调查了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害的基础上,测定了对照柳杉和有瘤柳杉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显示,...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是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的景观树种。目前,瘿瘤病成为引起柳杉衰退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在调查了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害的基础上,测定了对照柳杉和有瘤柳杉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海拔的升高,天目山柳杉的树龄逐渐增大,瘿瘤病对柳杉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片相对含水率的影响度逐渐增大,对光合参数以及蒸腾速率的影响则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对照柳杉的各项生理参数逐渐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柳杉自身的老龄化也是影响天目山柳杉健康进而导致种群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柳杉
瘿瘤病
海拔
生理生态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柳杉群落结构及其更新类型
被引量:
26
12
作者
夏爱梅
达良俊
+1 位作者
朱虹霞
赵明水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50,共7页
运用系统的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天目山分布于海拔1100m处的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柳杉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柳杉群落种类组成丰富,柳杉优势明显,为单优势种群...
运用系统的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天目山分布于海拔1100m处的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柳杉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柳杉群落种类组成丰富,柳杉优势明显,为单优势种群落类型。柳杉种群呈典型的集群分布,并随个体的增大,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为间歇型(sporadictype)的种群结构。通过对天目山柳杉的起源及其更新类型的探讨表明:天目山柳杉林属天然林与人工林共存状态,并可通过幼苗库进行天然更新,但具有机会性和波动性,需林窗和林内倒木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柳杉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
垂直结构
更新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
9
13
作者
邓英英
汤孟平
+3 位作者
徐文兵
陈永刚
娄明华
赵明水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9,共7页
近自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纯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特殊的植被保护类型。研究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可正确认识近自然毛竹纯林地上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近自...
近自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纯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特殊的植被保护类型。研究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可正确认识近自然毛竹纯林地上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近自然毛竹纯林设置样地(样地大小为100m×100m),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毛竹坐标(x,y,z),采用8邻域边缘校正方法,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秆龄混交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分析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近自然状态的毛竹纯林活立竹、枯死竹和整个毛竹林的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554,0.556和0.553,均为聚集分布;活立竹的平均大小比数为0.511,表明参照竹和相邻竹在胸径因子上优势不明显,竞争能力相当;整个毛竹林的秆龄混交度均值为0.713,接近于强度混交,表明毛竹林具有秆龄多样性和较高的秆龄相互隔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近自然毛竹纯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秆龄混交度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
10
14
作者
吴兆艳
汤孟平
+2 位作者
洪海峰
邓英英
赵明水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2-66,71,共6页
以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森林景观格局特征所需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资料。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为5种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竹林,并将森林景观分...
以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森林景观格局特征所需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资料。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为5种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竹林,并将森林景观分为2种类型:自然景观和半自然景观;选取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对森林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森林景观斑块中,斑块密度和分离度最大的均为经济林,最小的为阔叶林;竹林斑块具有最复杂的形状特征,经济林具有最规则的形状特征;景观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整个景观>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优势度指数排序为:半自然景观>整个景观>自然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
森林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柳杉古树的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
被引量:
5
15
作者
蒋文伟
郭运雪
+1 位作者
杨淑贞
赵明水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9-866,共8页
应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计,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蒸腾耗水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柳杉水分生理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柳杉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春季于6:20左右启动,12:30左右达...
应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计,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蒸腾耗水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柳杉水分生理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柳杉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春季于6:20左右启动,12:30左右达到峰值,18:5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夏季于7:00左右启动,13:20左右达到峰值,19:4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春季液流启动比夏季早,达到高峰和迅速下降时间均比夏季提前。春季液流峰值、日均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均显著大于夏季,且胸径越大的柳杉液流速率越大;在柳杉不同方位上,春季柳杉南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187.3%,西向最小仅为平均值的15.4%。夏季东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226.2%,北向最小为平均值的33.1%。同一季节不同测点的液流速率日变化有明显差异,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季节液流变化节律表现不同;在柳杉垂直高度上,柳杉春季日均液流速率大小排序为中位(61.71 g.min-1)>上位(48.36 g.min-1)>下位(35.10 g.min-1),夏季则为上位(20.65 g.min-1)>下位(14.81 g.min-1)>中位(10.43 g.min-1),不同高度的树干液流速率差异明显,且上位液流的波动节律明显早于中位和下位,上位液流峰值出现的时间比下位要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柳杉
热扩散
液流速率
时空变化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
被引量:
7
16
作者
肖胜和
孙治
包亚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8-201,共4页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景观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将旅游区小的特色加以扩展与强化,以突显易被认知的特征;将某些旅游设施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增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地景观化平常为独特等。这些手段可改善和促成旅游资源非优区向旅游开发优区转变,从而使这类区域变得较有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非优区
山地
旅游规划
规划手段
景观生态学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混交度研究
被引量:
6
17
作者
方国景
汤孟平
章雪莲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100 m×100 m样地,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选择胸径在5 cm以上的乔木,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种,八邻域边缘校正法校正,并采用树种多样性混交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天目...
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100 m×100 m样地,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选择胸径在5 cm以上的乔木,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种,八邻域边缘校正法校正,并采用树种多样性混交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以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样地平均混交度为0.505 1,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的混交度为0.483 6,非常绿树种的混交度为0.582 3。研究认为,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保持了较高的树种多样性;细叶青冈、青冈和短尾柯等优势种群因兼有实生和萌生2种聚集繁殖方式所致,降低了常绿阔叶林的混交度;树种混交度是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大的;常绿阔叶林总体呈中度混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常绿阔叶林
优势种群
混交度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和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
被引量:
8
18
作者
徐荣林
张志坚
卢春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8-918,共11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选择浙江天目山和陕西佛坪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存在...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选择浙江天目山和陕西佛坪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与处于发展阶段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相比,处于参与阶段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更加强烈。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效益的感知显著高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但是环境冲击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方面的感知则正好相反。这反映了两地居民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有着不同的忍耐度。最后,还探讨了影响保护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机制,发现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感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旅游支持度,环境冲击感知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的感知则是显著负向的;而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社会效益感知和环境冲击感知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天目山
佛坪
自然保护区
感知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输营养液对天目山柳杉的影响
被引量:
4
19
作者
杨淑贞
李国会
+1 位作者
杜晴洲
温国胜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0-814,共5页
为了防止柳杉瘿瘤病的蔓延对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健康的影响,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输营养液。通过对柳杉新梢生长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以及对柳杉瘿瘤分布格局的调查,研究了输营养液对天目...
为了防止柳杉瘿瘤病的蔓延对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健康的影响,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输营养液。通过对柳杉新梢生长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以及对柳杉瘿瘤分布格局的调查,研究了输营养液对天目山柳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月到10月期间,输营养液柳杉的新梢相对生长量比对照的大5.7%;在8月输营养液柳杉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值比对照的大3.7%,10月两者均迅速降低;8月输过营养液柳杉的光系统Ⅱ光量子效率(Fv/Fm)值是对照柳杉的1.29倍;目前试验柳杉枝的瘿瘤以直径1~3cm的中瘿瘤最多,直径<1cm和直径>6cm的瘿瘤分布很少。输营养液在一定程度能改善天目山柳杉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营养液
柳杉瘿瘤
柳杉
新梢生长量
叶绿素荧光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胸径的空间连续性分析
被引量:
8
20
作者
方国景
汤孟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3-667,共5页
研究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胸径的空间连续性以揭示常绿阔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100 m×100 m样地,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选择胸径在5 cm以上的乔木,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种...
研究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胸径的空间连续性以揭示常绿阔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100 m×100 m样地,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选择胸径在5 cm以上的乔木,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种群,并用GS+软件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样地整体结构比为0.7,平均空间连续性范围为5.7 m,表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林分胸径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但林分整体的空间连续性范围较小,这也体现了常绿阔叶林的结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常绿阔叶林
优势种群
地统计学
空间连续性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不同海拔大蛾类种群多样性及时间动态
1
作者
胡瑞祺
方卫军
王义平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泰顺县百丈镇人民政府
淳安县林业局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541,共7页
文摘
【目的】阐明浙江天目山大蛾类种群在不同海拔上的关系以及时间动态变化,为天目山昆虫调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于2022年5—8月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大蛾类昆虫进行采集,并对大蛾类种群及时间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采集大蛾类昆虫3367只,隶属25科269种。优势类群为尺蛾科Geometridae、草螟科Crambidae、天蛾科Sphingidae和夜蛾科Noctuidae。在海拔600~1200 m内,大蛾类种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高,总体呈正相关。在海拔600~1200 m梯度上,大蛾类的种-多度曲线趋向对数正态分布,其余海拔梯度符合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7月的大蛾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稳定性较强。【结论】天目山的大蛾类种群对时间敏感,5—8月大蛾类物种和个体数先增加后减少;大蛾类种群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中低海拔梯度间的相似性系数呈中等相似和极相似水平。
关键词
海拔
大蛾类种群
多样性分析
时间动态
天目山
Keywords
altitude
large moth population
diversity analysis
temporal dynamics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63.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因子对林木更新的影响
2
作者
叶子霖
窦啸文
汤孟平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0617)。
文摘
【目的】研究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因子对林木更新的影响,为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目山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将林木更新因子与土壤因子、地形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再利用单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不同土壤、地形因子间林木更新的差异性,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来定量描述林木更新与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天目山针阔混交林更新树种为79种,其中优势树种为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润楠Machilus pingii、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榧树Torreya grandis、山胡椒Lindera glauca、柃木Eurya japonica、豹皮樟Litsea coreana。②速效钾与更新树种总株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海拔与更新树种总株数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机质与更新树种种数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速效钾与更新树种种数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不同等级坡向和速效钾的更新树种总株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等级坡度和有机质的更新树种种数有显著差异(P<0.05)。④在以更新树种总株数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中,速效钾、海拔的回归系数显著(P<0.05)。【结论】在天目山针阔混交林中,海拔、坡度、坡向、有机质和速效钾对林木的更新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林木更新
地形因子
土壤因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天目山
Keywords
forest regeneration
terrain factor
soil factor
one-way variance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49
3
作者
章志攀
俞益武
张明如
杜晴洲
陈建新
毛凤成
机构
浙江林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林场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攻关项目(2003C33057)
浙江林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5FK12)
文摘
为研究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天目山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离子测量仪、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和温湿度记录仪,对空气负离子、可吸入颗粒物、相对湿度和气温等环境因子进行了测量,并对空气负离子与可吸入颗粒物、相对湿度和气温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天目山空气负离子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8:00-17:00)和年变化特征;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大小依次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1 331个.cm-3)>紫楠Phoebe sheareri(1 223个.cm-3)>银杏Ginkgo biloba(960个.cm-3)>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701个.cm-3);空气负离子与可吸入颗粒物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812,P<0.01),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0,P<0.01),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r=-0.676,P<0.05),瀑布、溪流等动态水体能明显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
关键词
环境学
空气负离子
环境因子
天目山
Keywords
environics
negative air ions
environmental factors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18.56 [农业科学—林学]
X82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
被引量:
35
4
作者
楼涛
赵明水
杨淑贞
庞春梅
王祖良
刘亮
机构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文摘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古树名木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为了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掌握它们的动态发展趋势,2002~2003年作者对该保护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古树名木共计5511株,隶属43科73属100种;优势种群突出,特有珍稀资源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经济文化价值;但有些古树名木生长势衰弱,亟须采取保护措施。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组成特点
资源评价
保护措施
天目山
中国
Keywords
precious and ancient trees
composing feature
resource evaluation
protective measures
mount tianmu
China
分类号
S718.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遥感监测
被引量:
60
5
作者
丁丽霞
王祖良
周国模
杜晴洲
机构
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390)
浙江省科学技术攻关项目(2003C32029)
文摘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均4.47 hm.a-1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张,并有继续快速蔓延的趋势,严重蚕食了周围原始植被(特别是阔叶林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认为毛竹林迅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极少,毛竹林盖度大(>79%),林下其他植被更新难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毛竹林
生物多样性
遥感监测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forest management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stands
biodiversity
remote sens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mount tianmu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评估
被引量:
14
6
作者
尤建林
韦新良
李东
黄俊臻
赵明水
机构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580,共6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4369)
文摘
使用旅行费用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进行评估。针对旅行费用法存在的2个缺点:①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②只能评价森林游憩的使用价值,分别引入发展阶段系数之比以及条件价值法中对森林游憩非使用价值的评估,加以调整。评估结果表明,旅行费用是影响游客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玩的最重要因子。2007年,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游憩价值为39727.4万元,人均1805.80元,消费者剩余8599.6万元,人均390.90元,评估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所做同类研究相近,过程相对较为合理和客观。
关键词
森林游憩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游憩价值
价值评估
Keywords
forest recreatio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mount tianmu
recreational value
value assessment
分类号
S7-0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天目山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15
7
作者
徐华潮
吴鸿
杨淑贞
赵明水
应志辉
机构
浙江林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林业局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0-355,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及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项目(GEFSRG9820)
文摘
根据1998年至2000年昆虫考察的数据和资料,对天目山昆虫物种多样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目山昆虫的优势目是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其属种多度结构反映了昆虫群落结构比较稳定。昆虫丰富度指数变幅较大,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mon Weaner指数基本一致。特有昆虫和珍稀昆虫及其他昆虫资源丰富。
关键词
浙江
天目山
昆虫
物种多样性
Keywords
mount
tianmu
insect species diversity
insect resource
China
分类号
S718.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景区客流季节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8
8
作者
蔡碧凡
陶卓民
张明如
李涛
陆森宏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7-95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113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15D010003)
+1 种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1YD46YB)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164320H116)
文摘
季节性是经营森林型旅游景区面临的挑战之一。为准确把握景区客流季节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指导景区有效监控客流动态、保障游客体验质量,制定缩减淡旺季差异措施,基于浙江省天目山景区1997-2013年年度及2005-2013年月度游客接待数据,利用基尼指数、季节指数、TRAMO/SEATS方法、HP滤波法等方法,探讨天目山景区客流季节性波动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天目山景区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事件的影响,客流年度的演变基本上呈现2个阶段,其中2004年之前属于起步发展阶段,2005年进入企业特许经营之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中1998年、2003年受突发事件影响,呈现2个低谷。2年内客流变化呈现"三峰三谷"形态,季节性不均匀,淡旺季差异明显,呈现"冬冷夏热"特征;3气候条件、公共假期制度、游客出行习惯等因素是天目山景区季节性波动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注意到,旅游地发展阶段和门票价格会影响景区客流的年际变化。最后,针对气候因素是影响森林型旅游地客流波动的主导因素及由季节性引起的淡旺季差异将继续存在的趋势,建议天目山景区对外通过联合其他景区形成大区域的旅游产业集聚,降低季节性风险;对内不断强化自然资源特色,培育景区发展的多维动力,形成多元驱动的旅游地成长机制,促进森林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旅游地
季节性
客流量
波动
影响因素
天目山
Keywords
forest tourism area
seasonality
tourist flows
fluctuation
influence factor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0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社区参与的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发展研究
被引量:
9
9
作者
王祖良
常艳新
陆森宏
童娇娇
刘亮
机构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乡天目村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6090002)
文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景区依托型农家乐是依托于景区而发展的一种农家乐类型,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其经营状况与景区发展密切相关。农家乐经营者对景区的参与,不仅有助于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收益,还有助于实现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基于社区参与视角,从农家乐经营者的角度出发,以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乡天目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景区依托型农家乐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实地访谈法分析了农家乐经营者对社区参与的感知度,提出景区依托型农家乐的社区参与策略。
关键词
旅游业
社区参与
景区依托
农家乐
天目山
Keywords
tourism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cenic-spot-based
agritainment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0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栖息地的生态适宜性
被引量:
12
10
作者
徐文辉
岳晓雷
高鹏
夏淑娟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6-903,共8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Y201120541)
文摘
选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目标物种,对它们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期对黑麂生境保护提供指导意义。在总结黑麂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分析对黑麂栖息地生态适宜性有重要影响的4种因素:植被因子、地形因素、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对不同因素在一年四季的影响权重综合赋值,结合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黑麂潜在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准则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毛竹Phyllosta~hysedulis林和针叶林的不合理分布和800~1000m海拔处较为强烈的人为干扰,研究区域内黑麂潜在适宜栖息地、次适宜栖息地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3.2122,3.0222,和2.9922km。,占地比例分别为34.8%,32.7%和32.5%。天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生境的保护,需要加强对上坡位人为干扰的控制,同时通过建立生态绿道,强化潜在适宜栖息地之间的联系,促进次适宜栖息地向适宜栖息地转化。
关键词
动物学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麂
栖息地利用
适宜性评价
Keywords
zoology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mount tianmu
black muntjac (Muntiacus crinifrons )
habitat utiliza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S718.65 [农业科学—林学]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对柳杉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
7
11
作者
李国会
温国胜
田海涛
张利阳
李佳
黄浩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3-488,共6页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点项目(2006C22062)
浙江林学院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112008003)
文摘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是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的景观树种。目前,瘿瘤病成为引起柳杉衰退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在调查了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害的基础上,测定了对照柳杉和有瘤柳杉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海拔的升高,天目山柳杉的树龄逐渐增大,瘿瘤病对柳杉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片相对含水率的影响度逐渐增大,对光合参数以及蒸腾速率的影响则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对照柳杉的各项生理参数逐渐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柳杉自身的老龄化也是影响天目山柳杉健康进而导致种群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柳杉
瘿瘤病
海拔
生理生态
天目山
Keywords
forest protection
Cryptomeria fortunei
gall disease
altitudes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63.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柳杉群落结构及其更新类型
被引量:
26
12
作者
夏爱梅
达良俊
朱虹霞
赵明水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5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G2000046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130060)
+1 种基金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国际研究合作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运用系统的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天目山分布于海拔1100m处的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柳杉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柳杉群落种类组成丰富,柳杉优势明显,为单优势种群落类型。柳杉种群呈典型的集群分布,并随个体的增大,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为间歇型(sporadictype)的种群结构。通过对天目山柳杉的起源及其更新类型的探讨表明:天目山柳杉林属天然林与人工林共存状态,并可通过幼苗库进行天然更新,但具有机会性和波动性,需林窗和林内倒木等条件。
关键词
植物学
柳杉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
垂直结构
更新
天目山
Keywords
.botany
Cryptomeria fortunei
population structure
spatial distribution
vertical structure
regeneration
mount
tianmu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
9
13
作者
邓英英
汤孟平
徐文兵
陈永刚
娄明华
赵明水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技学院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196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80261)
+1 种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C32063)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101561)
文摘
近自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纯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特殊的植被保护类型。研究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可正确认识近自然毛竹纯林地上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近自然毛竹纯林设置样地(样地大小为100m×100m),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毛竹坐标(x,y,z),采用8邻域边缘校正方法,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秆龄混交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分析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近自然状态的毛竹纯林活立竹、枯死竹和整个毛竹林的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554,0.556和0.553,均为聚集分布;活立竹的平均大小比数为0.511,表明参照竹和相邻竹在胸径因子上优势不明显,竞争能力相当;整个毛竹林的秆龄混交度均值为0.713,接近于强度混交,表明毛竹林具有秆龄多样性和较高的秆龄相互隔离程度。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近自然毛竹纯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大小比数
秆龄混交度
天目山
Keywords
forest management
almost natural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pure forest
spatial structure
uniform angle index
neighborhood comparison
mingling of culm age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57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
10
14
作者
吴兆艳
汤孟平
洪海峰
邓英英
赵明水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技学院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2-66,7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963)资助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9C32063)资助
文摘
以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森林景观格局特征所需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资料。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为5种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竹林,并将森林景观分为2种类型:自然景观和半自然景观;选取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对森林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森林景观斑块中,斑块密度和分离度最大的均为经济林,最小的为阔叶林;竹林斑块具有最复杂的形状特征,经济林具有最规则的形状特征;景观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整个景观>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优势度指数排序为:半自然景观>整个景观>自然景观。
关键词
天目山
森林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GIS
Keywords
mount tianmu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indic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柳杉古树的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
被引量:
5
15
作者
蒋文伟
郭运雪
杨淑贞
赵明水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9-86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2342)
文摘
应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计,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蒸腾耗水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柳杉水分生理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柳杉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春季于6:20左右启动,12:30左右达到峰值,18:5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夏季于7:00左右启动,13:20左右达到峰值,19:4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春季液流启动比夏季早,达到高峰和迅速下降时间均比夏季提前。春季液流峰值、日均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均显著大于夏季,且胸径越大的柳杉液流速率越大;在柳杉不同方位上,春季柳杉南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187.3%,西向最小仅为平均值的15.4%。夏季东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226.2%,北向最小为平均值的33.1%。同一季节不同测点的液流速率日变化有明显差异,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季节液流变化节律表现不同;在柳杉垂直高度上,柳杉春季日均液流速率大小排序为中位(61.71 g.min-1)>上位(48.36 g.min-1)>下位(35.10 g.min-1),夏季则为上位(20.65 g.min-1)>下位(14.81 g.min-1)>中位(10.43 g.min-1),不同高度的树干液流速率差异明显,且上位液流的波动节律明显早于中位和下位,上位液流峰值出现的时间比下位要早。
关键词
植物学
柳杉
热扩散
液流速率
时空变化
天目山
Keywords
botany
Cryptomeriafortunei
thermal dissipation
sap flow velocity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1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
被引量:
7
16
作者
肖胜和
孙治
包亚芳
机构
浙江林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8-201,共4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40698)
文摘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景观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将旅游区小的特色加以扩展与强化,以突显易被认知的特征;将某些旅游设施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增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地景观化平常为独特等。这些手段可改善和促成旅游资源非优区向旅游开发优区转变,从而使这类区域变得较有开发价值。
关键词
旅游资源非优区
山地
旅游规划
规划手段
景观生态学
天目山
Keywords
non-optimal tourism district
mount
ainous
tourism planning
planning measures
landscape ecology
mount tianmu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混交度研究
被引量:
6
17
作者
方国景
汤孟平
章雪莲
机构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39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5261)
浙江林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6FR20)
文摘
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100 m×100 m样地,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选择胸径在5 cm以上的乔木,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种,八邻域边缘校正法校正,并采用树种多样性混交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以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样地平均混交度为0.505 1,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的混交度为0.483 6,非常绿树种的混交度为0.582 3。研究认为,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保持了较高的树种多样性;细叶青冈、青冈和短尾柯等优势种群因兼有实生和萌生2种聚集繁殖方式所致,降低了常绿阔叶林的混交度;树种混交度是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大的;常绿阔叶林总体呈中度混交状况。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常绿阔叶林
优势种群
混交度
天目山
Keywords
forest management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
dominant species
mingling ind showed that these ex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57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和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
被引量:
8
18
作者
徐荣林
张志坚
卢春天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8-91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70518)
文摘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选择浙江天目山和陕西佛坪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与处于发展阶段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相比,处于参与阶段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更加强烈。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效益的感知显著高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但是环境冲击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方面的感知则正好相反。这反映了两地居民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有着不同的忍耐度。最后,还探讨了影响保护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机制,发现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感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旅游支持度,环境冲击感知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的感知则是显著负向的;而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社会效益感知和环境冲击感知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天目山
佛坪
自然保护区
感知
态度
Keywords
forest tourism
tourist area life cycle theory
mount tianmu
Foping
nature reserve
perception
attitude
分类号
S7-05 [农业科学—林学]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输营养液对天目山柳杉的影响
被引量:
4
19
作者
杨淑贞
李国会
杜晴洲
温国胜
机构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0-814,共5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5235)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点项目(2006C22062)
浙江省林业厅资助项目(05A03)
文摘
为了防止柳杉瘿瘤病的蔓延对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健康的影响,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输营养液。通过对柳杉新梢生长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以及对柳杉瘿瘤分布格局的调查,研究了输营养液对天目山柳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月到10月期间,输营养液柳杉的新梢相对生长量比对照的大5.7%;在8月输营养液柳杉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值比对照的大3.7%,10月两者均迅速降低;8月输过营养液柳杉的光系统Ⅱ光量子效率(Fv/Fm)值是对照柳杉的1.29倍;目前试验柳杉枝的瘿瘤以直径1~3cm的中瘿瘤最多,直径<1cm和直径>6cm的瘿瘤分布很少。输营养液在一定程度能改善天目山柳杉健康状况。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营养液
柳杉瘿瘤
柳杉
新梢生长量
叶绿素荧光
天目山
Keywords
forest protection
nutrient solutio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tumor
Cryptomeriafortunei
fresh treetop growth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胸径的空间连续性分析
被引量:
8
20
作者
方国景
汤孟平
机构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3-667,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503)
文摘
研究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胸径的空间连续性以揭示常绿阔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100 m×100 m样地,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选择胸径在5 cm以上的乔木,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种群,并用GS+软件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样地整体结构比为0.7,平均空间连续性范围为5.7 m,表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林分胸径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但林分整体的空间连续性范围较小,这也体现了常绿阔叶林的结构复杂性。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常绿阔叶林
优势种群
地统计学
空间连续性
天目山
Keywords
forest ecology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dominant species, geostatisties
spatial continuity
mount tianmu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目山不同海拔大蛾类种群多样性及时间动态
胡瑞祺
方卫军
王义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因子对林木更新的影响
叶子霖
窦啸文
汤孟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天目山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章志攀
俞益武
张明如
杜晴洲
陈建新
毛凤成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
楼涛
赵明水
杨淑贞
庞春梅
王祖良
刘亮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遥感监测
丁丽霞
王祖良
周国模
杜晴洲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评估
尤建林
韦新良
李东
黄俊臻
赵明水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浙江天目山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徐华潮
吴鸿
杨淑贞
赵明水
应志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天目山景区客流季节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蔡碧凡
陶卓民
张明如
李涛
陆森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社区参与的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发展研究
王祖良
常艳新
陆森宏
童娇娇
刘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栖息地的生态适宜性
徐文辉
岳晓雷
高鹏
夏淑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对柳杉健康的影响
李国会
温国胜
田海涛
张利阳
李佳
黄浩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天目山柳杉群落结构及其更新类型
夏爱梅
达良俊
朱虹霞
赵明水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天目山近自然毛竹纯林的竹秆空间结构特征
邓英英
汤孟平
徐文兵
陈永刚
娄明华
赵明水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吴兆艳
汤孟平
洪海峰
邓英英
赵明水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天目山柳杉古树的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
蒋文伟
郭运雪
杨淑贞
赵明水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
肖胜和
孙治
包亚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混交度研究
方国景
汤孟平
章雪莲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天目山和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
徐荣林
张志坚
卢春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输营养液对天目山柳杉的影响
杨淑贞
李国会
杜晴洲
温国胜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胸径的空间连续性分析
方国景
汤孟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