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5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analysis and modal test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based on ambient excit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常松 颜东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1期135-139,共5页
To study the stiffness distribution of girder and the method to identify modal parameters of cable-stayed bridge, a simplified dynamic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 named three beams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gird... To study the stiffness distribution of girder and the method to identify modal parameters of cable-stayed bridge, a simplified dynamic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 named three beams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girder with double ribs. Based on the simplified model four stiffness formulae were deduced according to Hamilton principle. These formulae reflect well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flexural, shearing, free torsion and restricted torsion deformation, respectively. 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bout modal parameters was put forward by combining method of peak value and power spectral density according to modal test under ambient excitation. The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alysis and modal test were carried out in a long-span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s of frequencies betwee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est results are less than 10% mostl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modal parameters for cable-stayed bridge are determined to be the longitudinal floating mode, the first vertical flexural mode and the first torsional mode, which demonstrate that the method of stiffness distribution for three beams model is accurate and method to identify modal parameters is effective under ambient excitation modal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engineering cable-stayed bridge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ambient excitation modal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分段船模低频模态试验方法研究
2
作者 周庆云 司海龙 +3 位作者 陆晔 王君翔 朱世革 陆天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2,共5页
针对某大尺度分段船舶模型,进行低频模态试验方法研究。在船模干模态试验中,通过试验分析悬挂刚度、悬挂位置等对模态试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船模垂向弯曲干模态的测试和计算比较。试验研究表明,大尺度船模悬挂点的位置与低频干模态测量... 针对某大尺度分段船舶模型,进行低频模态试验方法研究。在船模干模态试验中,通过试验分析悬挂刚度、悬挂位置等对模态试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船模垂向弯曲干模态的测试和计算比较。试验研究表明,大尺度船模悬挂点的位置与低频干模态测量的准确性有关,为减少悬挂对低频模态结果的影响,应将弹性绳悬挂在振动模态节点位置。该试验模态与有限元计算模态结果比较后确认真实有效,该试验方法能大大提高低频模态的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模型 模态试验 低频模态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燃油管路焊缝分区域建模及其对管路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3
作者 郭长虹 狄梦然 +2 位作者 宫瀚文 权凌霄 李斌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16-1924,共9页
飞机燃油管路包含弯管、分支管和焊缝等多种结构,在外部载荷及内部流体耦合作用下表现出复杂的流固耦合力学行为。通过金相检测和微拉伸试验获取了焊接区域的微观结构参数,构建出具有不同局部结构的高精度燃油焊接管路有限元模型。模态... 飞机燃油管路包含弯管、分支管和焊缝等多种结构,在外部载荷及内部流体耦合作用下表现出复杂的流固耦合力学行为。通过金相检测和微拉伸试验获取了焊接区域的微观结构参数,构建出具有不同局部结构的高精度燃油焊接管路有限元模型。模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误差小于10%,验证了建模和仿真的准确性。针对不同分支管弯曲半径及不同管径比开展其对管路力学特性影响研究,发现增大弯曲半径和管径比有助于使管路内流速场和压力场分布更加均匀,固有频率会随弯曲半径的增大而降低;当弯曲半径减小但管径比增大时,随机振动应力峰值下降。采用对焊缝精确建模的燃油管路模型,剖析局部结构对管路力学特性的影响,可为管路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贯焊接燃油管路 精细化建模 局部结构 流固耦合振动 力学特性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损检测的隐框玻璃幕墙服役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超 张渡 +1 位作者 候世伟 吕寻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为了探索玻璃破碎、结构胶老化对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无损检测评价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方法.首先,通过加速度计分别对完好与破损的幕墙玻璃进行摆锤激励加速度时程检测,得到各测点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然后,通过傅立叶变换(... 为了探索玻璃破碎、结构胶老化对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无损检测评价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方法.首先,通过加速度计分别对完好与破损的幕墙玻璃进行摆锤激励加速度时程检测,得到各测点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然后,通过傅立叶变换(FFT)得到幕墙玻璃频域特征.最后,通过ABAQUS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服役状态下幕墙玻璃加速度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幕墙玻璃破损会导致其固有频率下降;结构胶损伤老化也会导致其固有频率降低;频谱曲线中波峰相对高度可作为识别结构胶老化程度的依据.因此,通过加速度无损检测得出幕墙玻璃频率及振型,评价其服役性能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墙玻璃 无损检测 模态分析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振动弛张筛的小阻尼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
5
作者 赵啦啦 李赛 +4 位作者 何德艺 范国帅 刘初升 杨亚东 刘泽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3,共9页
双层振动弛张筛(double-deck vibration flip-flow screen,DDVFFS)是一种新型筛分设备,解决了传统单层振动弛张筛无法同时获得多个粒度产品的难题。现有的DDVFFS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振动不稳定和实际振幅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基于此,建立... 双层振动弛张筛(double-deck vibration flip-flow screen,DDVFFS)是一种新型筛分设备,解决了传统单层振动弛张筛无法同时获得多个粒度产品的难题。现有的DDVFFS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振动不稳定和实际振幅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基于此,建立了DDVFFS的小阻尼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复数法获得了动力学模型的解析解。研制了DDVFFS试验台,根据动力响应中参与度较高的两阶模态获得了构建瑞利阻尼矩阵的比例系数α和β,并将阻尼矩阵代入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了试验台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振幅的理论值。试验台的振幅测试值与理论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3.13%,固有频率的测试值与理论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9.33%,验证了所建立的小阻尼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振动弛张筛(DDVFFS) 动力学建模 瑞利阻尼计算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试验的螺旋锥齿轮预紧面接触刚度的修正
6
作者 曹雪梅 李伟东 +1 位作者 韩文超 魏麒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0-66,共7页
接触刚度对结构固有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准确建立螺旋锥齿轮与连接件之间接触面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态试验提取了齿轮与连接件装配体的模态频率及模态振型。建立了齿轮与连接件装配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预紧力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 接触刚度对结构固有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准确建立螺旋锥齿轮与连接件之间接触面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态试验提取了齿轮与连接件装配体的模态频率及模态振型。建立了齿轮与连接件装配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预紧力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划分了接触主区域与接触副区域,并分别建立3向等效刚度弹簧单元。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接触主区域与接触副区域的刚度,对结构整体的模态频率均有很大的影响。分别对弹簧刚度进行模态频率灵敏度分析,找出了影响结构模态频率的主要弹簧刚度。以试验模态频率为目标对主要弹簧刚度进行修正,修正后模态频率的最大相对误差由4.25%降低到1.83%,显著提升了模型精度。研究方法为准确的螺旋锥齿轮动态特性分析及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和减振避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试验 等效弹簧单元 模型修正 螺旋锥齿轮 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五号”卫星高光谱相机结构设计与验证
7
作者 刘书锋 刘银年 +2 位作者 曹开钦 柯有龙 贾晓伟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0,共11页
“高分五号”卫星搭载的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AHSI是我国高分专项的核心载荷之一。现有离轴三反相机结构设计多应用于可见光相机及多光谱相机,而高光谱相机则由望远镜、光谱仪及探测器组成特殊架构,AHSI光路长达3 m,包含3套离轴系统... “高分五号”卫星搭载的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AHSI是我国高分专项的核心载荷之一。现有离轴三反相机结构设计多应用于可见光相机及多光谱相机,而高光谱相机则由望远镜、光谱仪及探测器组成特殊架构,AHSI光路长达3 m,包含3套离轴系统及22个离轴光学元件,导致系统在有限空间内复杂度及敏感性高,结构设计需解决复杂光路布局与空间环境稳定性挑战。研究基于新材料的相机一体化结构构型,是AHSI结构设计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首次系统性揭示了AHSI材料选型、结构设计、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全流程。高光谱相机采用55%高体分SiCp/Al复合材料作为光机系统主支撑结构材料,结构设计采用将离轴三反望远镜、奥夫纳光谱仪及探测器等一体集成于复合材料光机框架上,实现了复杂紧凑系统布局、高刚性、高稳定性与轻量化的协同优化,采用超声波辅助梯度钎焊工艺完成光机框架组合焊接,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力学试验验证了相机结构设计强度和刚度特性。高光谱相机在轨成像质量及辐射特性测试结果与地面保持一致,充分证明了高光谱相机结构设计有效性和稳定性。AHSI是国际上首台同时兼顾宽覆盖和宽谱段的高光谱相机,为我国国土资源调查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五号”卫星 高光谱相机 结构设计 高体分SiCp/Al复合材料 模态分析 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试验(Pre-test)的车身动态性能模态试验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猛 杨志永 +2 位作者 翟乃斌 何伟举 张理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7-190,213,共5页
介绍一种基于预试验(Pre-test)的车身动态性能试验方法。首先介绍了Pre-test的理论及激励点与响应点选取原则和流程,通过Lms.Virtual.Lab的预试验功能实际确定车身试验模态中响应点的数目,位置及激励点位置和方向,并通过与Lms.Test.Lab... 介绍一种基于预试验(Pre-test)的车身动态性能试验方法。首先介绍了Pre-test的理论及激励点与响应点选取原则和流程,通过Lms.Virtual.Lab的预试验功能实际确定车身试验模态中响应点的数目,位置及激励点位置和方向,并通过与Lms.Test.Lab的接口功能,导入到Test.Lab进行模态试验,通过合适的试验模态方法与参数的选取,得到准确清晰的模态辨识结果,验证了基于Pre-test的车身动态性能试验模态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试验 激励点 车身 试验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大型桁架结构模型试验与动力相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清歌 骆海涛 +2 位作者 何凤霞 李玉新 李延斌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静力学和模态测试是空间桁架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空间桁架结构尺寸较大,进行全尺寸原型试验受到试验场地和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因此,空间大型桁架结构缩比模型试验不仅可以降低试验成本和风险,而且可以对空间桁架结构的静力... 静力学和模态测试是空间桁架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空间桁架结构尺寸较大,进行全尺寸原型试验受到试验场地和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因此,空间大型桁架结构缩比模型试验不仅可以降低试验成本和风险,而且可以对空间桁架结构的静力学和振动特性分析提供新的手段。以空间大型桁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相似理论,运用方程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推导了空间桁架原型和1/3缩比模型之间的静力学相似关系和模态响应的相似关系。最后,对原型桁架和1/3缩比模型桁架进行静力学和模态仿真分析,并进行了模态试验,验证模态相似关系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通过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预测大型结构体原型的静力学和振动特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桁架 缩比模型试验 模态 相似关系 量纲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大口径望远镜跟踪架的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李英杰 杨立保 +1 位作者 陈涛 李洪文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118,共9页
为深入了解船载大口径望远镜跟踪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典型的地平式望远镜跟踪架为基础,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根据设备在船载、舰载情况下所承受的外部载荷,将外部载荷参数化并输入有限元软件。利用前处理软件联合有限元软件对其在静态风... 为深入了解船载大口径望远镜跟踪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典型的地平式望远镜跟踪架为基础,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根据设备在船载、舰载情况下所承受的外部载荷,将外部载荷参数化并输入有限元软件。利用前处理软件联合有限元软件对其在静态风载下的结构变形进行分析。然后对结构固有频率进行求解,提出一种计算简单的响应谱分析,计算代替冗杂的随机响应分析,进而对动态风载和海浪激励下的设备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的应力和形变值,确保船载望远镜跟踪架在理论上满足船载条件下的强度要求和设计精度要求。在静态风载作用下,求解得到跟踪架结构的最大应力值约为14.07 MPa,小于钢的屈服强度355 MPa;最大形变量约为0.02 mm,小于设计精度误差同轴度ϕ0.1 mm;求解1~6阶固有频率模态值为40.15、49.65、66.86、82.93、91.38、115.89 Hz;在动态风载作用下,求解得到结构应力峰值为3.92 MPa,最大形变量为0.01 mm;在海浪激励作用下,结构应力峰值为5.88 MPa,最大形变量为0.02 mm;均小于钢的屈服强度和设计精度误差同轴度。模态测试试验得到的模态值与计算模态值误差均在10%内,结合理论仿真和实际试验,该跟踪架结构可在船载条件下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望远镜 跟踪架 有限元分析 模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接地长度的轮胎圆环建模及其振动参数研究
11
作者 余旭东 黄海波 +2 位作者 桑琳 李刚 侯文彬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2,共10页
基于曲梁理论和不可伸长假设,借助提出的振动位移方程以及轮胎胎侧简化模型,建立考虑接地特性和胎压影响的改进轮胎柔性圆环模型,分析路面接触边界条件下的轮胎径向振动特性。借助自由悬置状态下的轮胎模态试验结果,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参... 基于曲梁理论和不可伸长假设,借助提出的振动位移方程以及轮胎胎侧简化模型,建立考虑接地特性和胎压影响的改进轮胎柔性圆环模型,分析路面接触边界条件下的轮胎径向振动特性。借助自由悬置状态下的轮胎模态试验结果,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辨识,获得建模所需结构参数。轮胎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模型在180、225和270 kPa充气压力下,预测不同接地长度轮胎固有频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经典圆环模型,改进的圆环模型丰富了轮胎结构模型的使用场景,具有更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振动 充气压力 模态试验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est.Lab进行高速车体线路模态试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邱飞力 张立民 王学亮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2期67-70,共4页
针对高速列车的振动问题,通过线路模态试验进行车体结构模态参数研究,采用LMS test.lab振动噪声测试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后处理。基于环境激励模态试验方法及模态参数识别理论,运用PolyMax模态提取法,获取了车体的前三阶弹性模态参... 针对高速列车的振动问题,通过线路模态试验进行车体结构模态参数研究,采用LMS test.lab振动噪声测试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后处理。基于环境激励模态试验方法及模态参数识别理论,运用PolyMax模态提取法,获取了车体的前三阶弹性模态参数和对应的模态振型,为车体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列车 模态试验 模态参数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变焦红外系统随机振动光轴稳定性建模与分析
13
作者 胡红斌 徐瑞瑞 +3 位作者 方茜茜 李雅楠 刘先胜 万敏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7,共6页
机载随机振动环境下,光轴稳定性是决定红外系统探测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设计阶段,以某连续变焦红外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识别出运动的透镜是光轴敏感元件;其次,对透镜的直线运动机构建立了较精确的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光机集成分析方法... 机载随机振动环境下,光轴稳定性是决定红外系统探测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设计阶段,以某连续变焦红外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识别出运动的透镜是光轴敏感元件;其次,对透镜的直线运动机构建立了较精确的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光机集成分析方法,完成了该连续变焦红外系统光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所提透镜直线运动机构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和优化设计光轴稳定性的过程对后续机载光电成像系统随机振动光轴稳定性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轴稳定性 光机集成分析 可动结合面 模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科尔莫哥罗夫-阿诺德网络的端面齿盘拉杆转子预紧参数识别
14
作者 冯建欣 余沛坰 +3 位作者 魏佳明 文思果 李浦 袁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77,共10页
为解决端面齿盘拉杆转子在预紧状态下的拉杆振动参数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加速度计附加质量的拉杆频率解谐方法。开展了拉杆弯曲固有频率对加速度计附加质量位置的灵敏度分析,进行顺序、十字交叉和正反序2轮预紧3种不同方式下的残余预紧... 为解决端面齿盘拉杆转子在预紧状态下的拉杆振动参数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加速度计附加质量的拉杆频率解谐方法。开展了拉杆弯曲固有频率对加速度计附加质量位置的灵敏度分析,进行顺序、十字交叉和正反序2轮预紧3种不同方式下的残余预紧力识别和拉杆模态实验。构建了附加质量的拉杆梁单元模型并采用科尔莫哥罗夫-阿诺德神经网络(KAN)实现了不同预紧力下的拉杆频响函数预测和参数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拉杆共振频率随预紧力增大而增大,同时传感器附加质量会降低共振频率,最大降幅达8%;正反序2轮预紧可显著降低拉杆预紧力分散度约10%,优于顺序加载和交叉加载;KAN网络能够有效预测不同预紧状态下拉杆的频响函数,谐振频率预测误差小于4.2%,同时识别刚度能够准确反映预紧失谐下的拉杆振动模态特性,为实际工程中拉杆预紧参数识别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和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杆转子 模态实验 端面齿 科尔莫哥罗夫-阿诺德神经网络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STest.Lab的小型农业作业机振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立彬 蒋帆 +1 位作者 王扬渝 张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为分析小型农业作业机的模态振型及可靠性,应用LMS Test.Lab测试系统,对JSX5D小型农业作业机进行模态试验与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相应的振型等模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基频较高,而阻尼比较低,分别为196.72 Hz和不大于4.4... 为分析小型农业作业机的模态振型及可靠性,应用LMS Test.Lab测试系统,对JSX5D小型农业作业机进行模态试验与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相应的振型等模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基频较高,而阻尼比较低,分别为196.72 Hz和不大于4.41%,说明该机具有很好的刚度。但扶手部分阻尼比仅为0.57%,为降低工作时的振动强度,应加入合适的阻尼材料;发动机和齿轮箱机械接口的振动方向与该类接口的法线方向一致,说明该类接口的连接刚度较弱,应加强接口的连接刚度,保证作业机的动力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模态分析 小型衣业作业机 模态参数 LMS tes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角铣头抑振的两自由度动力吸振器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马文硕 张瑾丰 +3 位作者 张志超 杨毅青 邢普 危震坤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8-74,81,共8页
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机床加工范围和适应性的特殊刀柄,角铣头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复杂结构件的加工。然而,其大长径比造成的弱刚度极易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引发切削颤振,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和精度。为此,设计了一种外装于角铣头的两自由度动力... 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机床加工范围和适应性的特殊刀柄,角铣头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复杂结构件的加工。然而,其大长径比造成的弱刚度极易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引发切削颤振,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和精度。为此,设计了一种外装于角铣头的两自由度动力吸振器,旨在以最小化结构改动实现角铣头两正交方向的振动与切削颤振的高效抑制。基于实测角铣头动力学特性,建立了角铣头–吸振器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数值优化对吸振器的最优动力学参数进行求解。针对角铣头振型特征,采用图谱法对动力吸振器进行构型设计,并对样机开展有限元仿真。最后分别开展模态试验与切削试验,对动力吸振器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装动力吸振器后,角铣头末端频响函数峰值降低了73.5%,稳定切深增加了300%(主轴转速为1000 r/min时,由加装前的0.4 mm增至加装后的1.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铣头 动力吸振器 两自由度 构型设计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机变速器壳体优化设计及模态识别
17
作者 莫剑云 陈勇 +2 位作者 徐峥匀 余晓波 章勇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811,共13页
随着工程机械发展和国际环保标准引入,对工程机械装载机变速器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变速器壳体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可有效减小变速器的振动和噪声以提高装载机变速器的NVH性能。以某装载机变速器为研究对... 随着工程机械发展和国际环保标准引入,对工程机械装载机变速器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变速器壳体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可有效减小变速器的振动和噪声以提高装载机变速器的NVH性能。以某装载机变速器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其壳体NVH性能研究,运用块兰索斯(block Lanczos)模态法提取得到共振关键部位振型振幅,采用变密度法拓扑优化方法,以刚度最大化及基频提升为目标进行优化后得到优化壳体。对比优化前后壳体的模态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壳体的一阶固有频率提升10.88%,可有效避开与齿轮啮合频率的共振区间,前三阶模态关键部位振动幅值相应下降2.67%~26.45%。同时通过模态试验构建模态置信准则矩阵验证仿真与实测模态参数的相关性,有效保证数值模型的置信度。对优化壳体与齿廓修形齿轮进行装机测试,结果表明噪声声压级降低了6~7 dBA,为变速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聚焦于装载机变速器壳体结构优化设计,对装载机变速器NVH性能改善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变速器壳体 有限元 优化设计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柄单钩吊钩的模态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陈洋 周井玲 葛双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38,45,共4页
起重吊钩需要适应各类工作环境,为提高作业安全性,需评估其振动特性。首先,建立了起重吊钩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工况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态仿真分析,获取了起重吊钩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第七阶至十二阶频率分别为:28.16、... 起重吊钩需要适应各类工作环境,为提高作业安全性,需评估其振动特性。首先,建立了起重吊钩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工况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态仿真分析,获取了起重吊钩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第七阶至十二阶频率分别为:28.16、80.89、124.35、163.55、253.21、294.13Hz。然后,通过力锤法进行模态试验,得到了起重吊钩的第七到十二阶的固有频率分别为:30.81、86.93、135.36、172.72、263.91、302.27Hz,最后将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值和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正确性,为起重吊钩的后续研究和安全作业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吊钩 振动特性 仿真分析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榫头加工夹具设计
19
作者 张申 梁嘉炜 +4 位作者 吴动波 王辉 赵兵 许立君 周奋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4,共12页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是典型的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对叶片榫头进行铣削加工时,不仅定位困难而且极易产生变形和振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精锻叶片多点夹紧的夹具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种低应力硬装夹工装夹具。利用静力学分析对装夹位置进行...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是典型的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对叶片榫头进行铣削加工时,不仅定位困难而且极易产生变形和振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精锻叶片多点夹紧的夹具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种低应力硬装夹工装夹具。利用静力学分析对装夹位置进行优化,对仿形元件材料进行选取,对装夹方式进行优化。通过模态测试试验和振动测试试验测试夹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仿形元件后,系统的低频段幅值减小了50%,高频段幅值减小了75%,一阶共振频率由210 Hz提高至402 Hz,峰值下阻尼比由17.4%提高至25.9%,振动位移信号有效值减小了35%,加工误差范围减小了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夹具 有限元分析 装夹方案 模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载箱体碳纤维复合材料检修门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及验证
20
作者 张颖川 马明阳 +3 位作者 江曙 阳光武 李鹏航 徐未凤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针对某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精确仿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确定性参数修正方法。对某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载箱体检修门开展自由边界条件下模态试验,获得前三阶模态频率及振型。依据测得的模态试验结果,首先对该... 针对某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精确仿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确定性参数修正方法。对某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载箱体检修门开展自由边界条件下模态试验,获得前三阶模态频率及振型。依据测得的模态试验结果,首先对该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修正,并将有限元模型结合修正后的材料参数进行仿真计算。最后对该车载箱体检修门进行约束条件下模态试验,获得前三阶模态频率及振型,将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进行修正之后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变小,说明此方法对于存在不确定性参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减小给定参数与实际参数之间的误差,建立更精确的有限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遗传算法 参数修正 检修门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