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2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评估肝脏体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益铭 张小燕 +2 位作者 乔苗苗 王苗苗 郭顺林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200,227,共7页
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测量在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脏体积测量方法经历了从传统手动测量到现代自动化分割的显著演变。然而,现有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手动测量耗... 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测量在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脏体积测量方法经历了从传统手动测量到现代自动化分割的显著演变。然而,现有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手动测量耗时并存在主观差异,半自动或早期自动化方法测量误差高等。研究发现,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能够提高肝脏体积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尤其在异质性病变和边界模糊区域中表现突出。近年来,尚未有系统性的文章对其进行综述。本文深入回顾了肝脏体积测量技术的演进历程,对比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劣,重点探讨了AI在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但其仍存在对某些复杂病例的泛化能力不足、依赖高质量标注数据等局限性。因此,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影像技术优化、高效自动化算法开发、多模态融合及鲁棒性AI模型构建等方向,推动肝脏体积测量的精准化和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技术创新提供系统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肝切除术 肝脏体积测量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倩 彭晖 +4 位作者 章礼玉 杨宗澄 王雨琪 潘宇 周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7-513,共7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制定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时,正确评估颈部淋巴结的分期至关重要。准确的临床分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颈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术后并发症。利用传统的影像学技术评估淋巴结性质时,主要依靠淋...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制定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时,正确评估颈部淋巴结的分期至关重要。准确的临床分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颈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术后并发症。利用传统的影像学技术评估淋巴结性质时,主要依靠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进行评估,存在主观偏向性。为了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数据,影像组学将图像转换为可由软件处理的定量变量。通过应用影像组学技术,医生能够利用定量的数据来评估淋巴结的性质,并根据这些结果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影像组学在OSCC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体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双向Transformer的伪CT图像生成方法
3
作者 肖宁 赵俊 +3 位作者 贾保平 强彦 赵涓涓 吕亚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4-1005,共12页
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可以根据肿瘤和对器官的威胁情况实时调整治疗计划,依靠使用磁共振成像生成伪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放射治疗.目前,伪层析成像的生成技术基于对抗性网络的生成方法,但它在训练过程中使用像素级损失更新网络参数,... 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可以根据肿瘤和对器官的威胁情况实时调整治疗计划,依靠使用磁共振成像生成伪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放射治疗.目前,伪层析成像的生成技术基于对抗性网络的生成方法,但它在训练过程中使用像素级损失更新网络参数,很容易导致模式崩溃,生成不稳定的伪计算机断层扫描.为了精准地实现基于磁共振图像的伪计算机断层扫描生成,利用视觉Transformer的上下文敏感性以及卷积算子的归纳偏置,提出一种循环双向Transformer医学图像合成方法.在编码预测阶段,循环双向Transformer利用U-Net编码得到的码本表示图像,并使用非自回归编码与向量量化方式缩短生成码本的长度,生成局部真实并且全局一致的图像;使用归一化互信息作为损失函数,并加入了循环一致性损失解决数据不匹配的问题.在颅脑磁共振成像数据集TCGA-GBM与CPTAC-GBM上进行一系列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图像生成任务上的有效性;该方法的MAE, PSNR和SSIM分别达到86.3, 25.96 dB和0.897;与对比方法相比,该方法也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Transformer 伪计算机断层扫描 循环一致性 颅脑磁共振成像 U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孙鹤 胡天翔 +1 位作者 彭姊鑫 杨奕婧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2-476,共5页
目的观察肥胖症(Ob)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Ob合并T2DM(A组)及47例单纯Ob(B组),比较组间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所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目的观察肥胖症(Ob)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Ob合并T2DM(A组)及47例单纯Ob(B组),比较组间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所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基于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法、CT或MRI所测脂肪定量参数,分析其相关性,以及Ob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FBG、HbA1c及HOMA-IR高于B组(P均<0.05)。A组全身总脂肪质量百分比(TFM%)及下肢脂肪质量百分比(LFM%)均低于B组,而肝脏及腰椎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均高于B组(P均<0.05)。全部67例Ob患者TFM%及LFM%均与FBG或HbA1c,TFM%及Android区脂肪质量百分比(Android FM%)均与HOMA-IR呈负相关(r=-0.447~-0.263,P均<0.05),内脏脂肪组织(VAT)面积与HOMA-IR呈正相关(r=0.339,P=0.006),肝脏PDFF与FBG、HbA1c及HOMA-IR,腰椎PDFF与FBG均呈正相关(r=0.323~0.599,P均<0.05)。LFM%升高为Ob合并T2DM的保护因素,而肝脏及胰腺PDFF升高均为其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LFM%及肝脏PDFF均为Ob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糖尿病 2型 吸收测定法 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稳定性的影像学评估新指标
5
作者 张静 黄钟轶琛 +3 位作者 文冬琳 章瑶 王怡 李小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3-640,共8页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滑脱节段稳定性的影像评估指标及其诊断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L4/5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动态X线、CT和MRI图像,根据雅加达失稳评分分为稳定组、潜在失稳组和失稳组。研究影像指标包括椎间盘、椎小关节、韧带及...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滑脱节段稳定性的影像评估指标及其诊断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L4/5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动态X线、CT和MRI图像,根据雅加达失稳评分分为稳定组、潜在失稳组和失稳组。研究影像指标包括椎间盘、椎小关节、韧带及椎旁肌等亚结构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指标的多重共线性,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指标与节段稳定性的关系,计算优势比和95%置信区间,并通过约登指数确定临界值。结果:椎小关节间隙、黄韧带厚度及棘间韧带水肿发生率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小关节间隙增大、黄韧带增厚及邻近节段椎小关节积液增多为潜在失稳和失稳的危险因素。区分节段稳定与否的最佳临界值为椎间关节间隙<0.99 mm和黄韧带厚度<3.54 mm。结论:椎小关节间隙、黄韧带厚度和棘间韧带水肿与节段稳定性显著相关,有助于识别适合单纯减压手术的稳定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 节段稳定性 椎小关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4D Flow MRI的血流分析方法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任蕾 刘继华 +2 位作者 丁静 郭瑜 夏爽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8,共7页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分析在临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都可以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可视化和量化。CF...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分析在临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都可以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可视化和量化。CFD是基于医学影像通过求解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来计算血流,具有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但依赖模型设定及管壁边界条件假设。4D Flow MRI能够直接测量体内的真实血流,但采集时间较长,分辨率和精度有限。本文旨在综述CFD和4D Flow MRI各自优势与局限性,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及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计算流体力学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精准诊疗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璐豪 周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1,227,共7页
影像组学(radiomics)技术能够从多模态医学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人眼难以识别的图像特征,通过复杂的统计学分析,建立疾病的诊断、预后预测模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全球和我国的发病率和... 影像组学(radiomics)技术能够从多模态医学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人眼难以识别的图像特征,通过复杂的统计学分析,建立疾病的诊断、预后预测模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全球和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探索,影像组学研究焕发出新的活力,研究者从不同模态、不同维度信息中深度解析HCC的时间与空间异质性,优异的模型性能为临床的精准医疗提供了决策支持。尽管如此,影像组学的研究成果仍需要大量前瞻性高质量数据的验证与优化,并在实践中建立流程规范,逐渐形成整合影像组学的多组学研究模式。本文聚焦影像组学在HCC的早期诊断与鉴别、组织病理学信息的预测、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对每一部分的研究现状及局限性深入分析总结,旨在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的循证医学支持,并为研究者提出可参考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精准诊疗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评估神经纤维瘤病1型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瘤进展
8
作者 有慧 王晓明 +5 位作者 彭芸 黄飚 吴飞云 隋滨滨 陶晓峰 冯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0-834,共5页
丛状神经纤维瘤(pNF)为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最常见表型,早期无症状而可多部位受累,存在恶化风险;影像学为重要评估及管理方法。本文围绕影像学评估NF1相关pNF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1型 神经纤维瘤 丛状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特殊影像学表现的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高子龙 刘飙 +2 位作者 祁乐 郎靖宇 刘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7,共6页
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GCRO)是骨肉瘤中一种特殊的亚型,极为罕见。本文作者报道1例具有特殊影像学表现的GCRO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为GCRO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患者,女性,69岁,因发现右小腿肿物1个月入院。X线影像表现为胫骨及腓骨... 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GCRO)是骨肉瘤中一种特殊的亚型,极为罕见。本文作者报道1例具有特殊影像学表现的GCRO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为GCRO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患者,女性,69岁,因发现右小腿肿物1个月入院。X线影像表现为胫骨及腓骨相对缘皮质骨呈轻度虫蚀样改变。CT平扫影像表现为肌肉内肿物,胫骨和腓骨相对缘骨皮质破坏,肿瘤仅累及表面皮质骨,未侵及深部皮质骨及髓腔。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为肿瘤邻近的胫骨和腓骨骨质局部破坏,髓腔未受侵及。行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GCRO。患者术后化疗,术后15个月右小腿肿物复发,术后21个月,患者去世。GCRO常因临床表现不特异导致误诊或漏诊,本文作者探讨该例GCRO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以提高临床医生对GCRO的临床认识水平和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巨细胞 X线计算机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MRI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患者颈动脉狭窄评估中价值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房景超 郑园园 +1 位作者 王琳 陶立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4年1~9月122例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首次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前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 目的探讨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4年1~9月122例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首次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前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非增强高分辨MRI的资料,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标准,由2名影像学医师分别对244支颈动脉的CTA、MRI图像进行狭窄程度测量,以CTA作为对照,以颈动脉狭窄率≥50%、≥70%和100%为界计算MR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以颈动脉狭窄率≥50%为界,MRI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是99.4%(161/162)、100.0%(82/82)、99.6%(243/244)、0.6%(1/162)、0.0%(0/82);以颈动脉狭窄率≥70%为界分别是100.0%(129/129)、100.0%(115/115)、100.0%(244/244)、0.0%(0/129)、0.0%(0/115);以颈动脉狭窄率100%为界,分别是100.0%(30/30)、99.5%(213/214)、99.6%(243/244)、0.0%(0/30)、0.5%(1/214)。不同影像学医师间CTA、MRI所测数值Kappa分析一致性极强(CTA:κ=0.967,P=0.000;MRI:κ=0.956,P=0.000)。结论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MRI能准确评估颈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Dixon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头颅CT图像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赵洪飞 董海鹏 +5 位作者 黄琼 曲源 刘克明 毋晓萌 尚雨蓉 陈锡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8-432,438,共6页
目的基于颅脑磁共振Dixon多对比度图像,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CT图像,并与原始CT图像比较评估重建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7名健康志愿者头颅CT和MRI图像,使用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 目的基于颅脑磁共振Dixon多对比度图像,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CT图像,并与原始CT图像比较评估重建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7名健康志愿者头颅CT和MRI图像,使用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集62名,测试集15名,基于Dixon的4种对比图像及其不同组合共7种模型进行CT图像重建。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Pearson相关系数、颅骨区域戴斯相似性系数评估图像重建效果。结果7种Dixon图像组合模型训练重建CT图像与原始CT图像均呈较强相关性(R>0.75,P<0.05),采用4通道模型重建CT图像与真实CT值最相近[平均绝对误差为147.516±30.802,均方误差为(8.648±3.403)×104],相关系数最大(R为0.796±0.055),颅骨区域相似性系数最高(戴斯相似性系数为0.800±0.036)。结论通过Dixon图像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可实现头颅CT图像重建,且Dixon 4种对比图像组合可提高CT图像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头部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像学评估
12
作者 秦雨欣 冯友珍 +2 位作者 程仲元 余鑫 蔡香然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6,共13页
目前肥胖和超重人群比率不断升高,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是多种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及器官,包括呼吸系统。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肺部的机械性压迫和对支气管的低度炎性作用。机械性压迫主要表现为呼... 目前肥胖和超重人群比率不断升高,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是多种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及器官,包括呼吸系统。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肺部的机械性压迫和对支气管的低度炎性作用。机械性压迫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肺容积改变、气道阻力增加、区域性肺通气及通气/血流(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V/Q)改变、呼吸肌过载等。低度炎性状态可引起支气管壁炎性改变,诱发气道重塑。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一种对肥胖程度进行分类的简便方法,但其无法体现区域性脂肪的分布模式。不同脂肪分布模式对肺功能的影响不同。肺功能检查可无创、间接地显示肥胖人群肺功能的变化,但其仅可反映呼吸系统的整体改变,无法直接、动态地显示肺功能变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准确计算脂肪含量、分布及定量分析肺部结构的改变,还可在自由呼吸下观察胸廓、肺、呼吸肌的动态改变,从而尽早发现肺功能的变化,便于及时进行减重干预。本文综述了肥胖引起肺部改变的病理生理机制、肥胖相关的胸部影像学进展及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肺功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相关眼病评估中的应用
13
作者 高晓薇 刘延东 刘立民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但也可能存在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不一,因此准确评估其活动性和病变程度...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但也可能存在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不一,因此准确评估其活动性和病变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本文就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在甲状腺相关眼病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疾病进行准确的分期,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影像学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反转与MRI在直肠癌直肠系膜筋膜中的应用比较研究
14
作者 李雪萍 孙楠 +3 位作者 卢巧媛 吴佳奇 李晓婷 张晓燕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标为利用后处理工作站中的Invert-CT反转技术将常规CT扫描图像密度进行反转,可获得与MRI-T2WI相仿的图像,经过对比,评价经反转之后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图像在直肠系膜筋膜(mesore...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标为利用后处理工作站中的Invert-CT反转技术将常规CT扫描图像密度进行反转,可获得与MRI-T2WI相仿的图像,经过对比,评价经反转之后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图像在直肠系膜筋膜(mesorectal fascia,MRF)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因MRI扫描禁忌证,仅有术前CT检查的87例直肠腺癌患者影像,主观评价并比较常规CT图像和“常规CT+反转图像”对于腹膜反折及MRF显示情况、显示范围的差异,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常规CT图像和“常规CT+反转图像”对MRF侵犯的诊断准确率。回顾性收集同期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前MRI资料完整的123例直肠腺癌患者图像,主观评价MRI-T2WI图像中腹膜反折、MRF显示情况、显示范围,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MRI诊断MRF侵犯的准确率。比较“常规CT+反转图像”与MRI-T2WI在腹膜反折、MRF显示情况、显示范围及MRF侵犯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常规CT图像腹膜反折显示率为24.1%,“常规CT+反转图像”腹膜反折显示率为52.9%,“常规CT+反转图像”的腹膜反折显示率高于常规CT图像(P<0.001)。在MRF显示范围上,“常规CT+反转图像”的显示范围大于常规CT图像,在前、后、左、右四个位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以病理学评价的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状态为金标准,常规CT图像诊断MRF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3.3%、93.1%和81.6%;“常规CT+反转图像”诊断MRF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0%、95.8%和96.6%。“常规CT+反转图像”诊断MRF侵犯的准确率高于CT常规图像(P=0.035)。矢状位MRI-T2WI图上腹膜反折显示率为80.5%,在腹膜反折显示方面MRI-T2WI优于反转CT(P<0.001)。在MRF显示范围上,“常规CT+反转图像”的显示范围与轴位MRI-T2WI图像相比,在后侧MRF显示范围方面有差异,MRI-T2WI能够显示的范围更大。以病理学评价的CRM状态为金标准,MRI图像诊断MRF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0%、93.1%和93.5%。MRI图像和“常规CT+反转图像”诊断MRF侵犯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8)。结论常规CT图像经反转之后能够较好地显示并评价MRF状态,针对有MRI扫描禁忌证的患者,“常规CT+反转图像”可作为较好的替代影像学评价手段,为个体化诊断方案的制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直肠系膜筋膜 计算机体层成像 灰度反转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CT及MRI表现
15
作者 李杰 袁梦媛 +3 位作者 庞炳昕 王军梅 李卓 孙胜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8-582,共5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PLNTY)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病理证实的PLNTY,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21例PLNTY均为幕上单发,包括13例脑实质孤立型、6例脑实质弥漫型及2例脑实质外型;弥散加权成像(DWI)中病灶... 目的观察青少年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PLNTY)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病理证实的PLNTY,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21例PLNTY均为幕上单发,包括13例脑实质孤立型、6例脑实质弥漫型及2例脑实质外型;弥散加权成像(DWI)中病灶均无弥散受限,少数伴轻度瘤周水肿。13例脑实质孤立型PLNTY中,7例表现为钙化结节、5例为囊性病变、1例为实性结节;增强后11例病灶无强化、2例局部轻度强化。6例脑实质弥漫型PLNTY均表现为病变区皮层弥漫性增厚,其中4例合并皮层下白质异常信号;增强后4例病灶无强化、2例局部轻度强化。2例脑实质外型PLNTY均表现为实性肿块伴钙化,CT呈等密度,增强MRI显示局部轻度强化。结论PLNTY的CT及MRI表现均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神经上皮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慢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
16
作者 高丽香 袁慧书 张立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7-460,共4页
目的观察脊柱慢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脊柱慢性骨髓炎,其中18例合并、38例不合并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髓炎(SAPHO)综合征,观察其CT及MRI表现。结果56例中,25例(25/56,44.64%)累及颈椎;累及脊柱单节段、2节段、... 目的观察脊柱慢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脊柱慢性骨髓炎,其中18例合并、38例不合并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髓炎(SAPHO)综合征,观察其CT及MRI表现。结果56例中,25例(25/56,44.64%)累及颈椎;累及脊柱单节段、2节段、3节段及以上者占比分别为30.36%(17/56)、32.14%(18/56)及37.50%(21/56)。18例合并综合征患者中,11例(11/18,61.11%)3节段及以上脊柱节段受累,而38例未合并SAPHO患者中10例(10/38,26.32%)3节段及以上脊柱节段受累,前者高于后者(P<0.05)。全部56例中,16例(16/56,28.57%)合并压缩骨折,30例(30/56,53.57%)合并骨质增生,22例(22/56,39.29%)合并椎旁软组织肿胀,15例(15/56,26.79%)伴脊柱外受累;合并与未合并SAPHO综合征患者脊柱外受累者占比分别为72.22%(13/18)与5.26%(2/38),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脊柱慢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合并SAPHO综合征者多累及脊柱3个节段及以上,且多伴脊柱外累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髓炎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17
作者 陈观俊 许乙凯 林炳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5-738,744,共5页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同期行CT平扫。结果 ...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同期行CT平扫。结果 7例患者均出现幕上脑室积水。肿瘤边界清晰,最大直径1.8~5.9 cm,平均(2.8±1.5)cm。4例呈类圆形,3例呈不规则形,T1WI多呈高、等混杂信号,其中4例病灶局部出现小斑片状T1WI高信号影,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4例行扩散加权成像,其中3例实性部分扩散受限,6例伴囊变,3例伴出血;增强扫描7例均呈不均匀中度-明显强化。5例病灶实性部分CT均呈稍高密度,出现钙化3例。结论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占位,肿瘤易囊变,T1WI出现高信号是本病的特征性影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 松果体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扩散加权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在预测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伯琪 曹云太 +2 位作者 杨瑷如 侯昱胤 曹明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且死亡率高。近年来,基于分子标志物的CRC精准治疗模式已崭露头角,成为该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大鼠肉瘤(rat sarcoma,RAS)和RAS同源物B1(v-raf murine s...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且死亡率高。近年来,基于分子标志物的CRC精准治疗模式已崭露头角,成为该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大鼠肉瘤(rat sarcoma,RAS)和RAS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作为CRC分子分型的关键指标,对于治疗方案的制订、肿瘤预后的评估以及复发风险的预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病理活检作为诊断CRC患者基因突变状态的金标准,虽具有确诊价值,但侵入性操作和可重复性差限制了其在临床诊治方案选择中的应用。鉴于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无创且精准检测CRC患者基因突变状态的方法,以便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本文旨在对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在预测CRC相关基因突变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结直肠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基因突变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及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锐彤 赵海峰 +4 位作者 王晓东 陈甜甜 王晓欢 张璇 张皓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5,共5页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inoma,PDAC)恶性程度极高且预后极差,淋巴结转移是其晚期和不良预后极为重要的指标。术前预测PDAC的淋巴结转移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最佳手术方法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传统影...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inoma,PDAC)恶性程度极高且预后极差,淋巴结转移是其晚期和不良预后极为重要的指标。术前预测PDAC的淋巴结转移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最佳手术方法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传统影像学检查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预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及影像组学因能够发现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影像学特征及提取图像中的定量信息而逐渐被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AI在术前评估PDAC淋巴结转移中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AI及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PDAC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以辅助临床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胰腺导管腺癌 淋巴结转移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学用于定量脂肪组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增坤 许晓蝶 +1 位作者 王锡明 宋培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59,共4页
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及肿瘤等的关键因素。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包括双能X线吸收法、超声、CT、MRI及PET显像等,可无创定量脂肪组织。本文就多模态影像学用于定量脂肪组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脂肪组织 X线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