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9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 time remaining useful life prediction based on nonlinear Wiener based degradation processes with measurement errors 被引量:24
1
作者 唐圣金 郭晓松 +3 位作者 于传强 周志杰 周召发 张邦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509-4517,共9页
Real time remaining useful life(RUL) prediction based on condition monitoring is an essential part in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 In the current methods about the real time RUL prediction of the nonlinear degrad... Real time remaining useful life(RUL) prediction based on condition monitoring is an essential part in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 In the current methods about the real time RUL prediction of the nonlinear degradation process, the measurement error is not considered and forecasting uncertainty is large. Therefore, an approximate analytical RUL distribution in a closed-form of a nonlinear Wiener based degradation process with measurement errors was proposed.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pproach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unknown fixed parameters in the proposed model. When the newly observed data are available, the random parameter is updated by the Bayesian method to make the estimation adapt to the item'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and reduc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estim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nsidering measurement errors in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real time RUL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aining useful life Wiener based degradation process measurement error nonlinear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Bayesia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IMC-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stable and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processes 被引量:2
2
作者 Munna KUMAR Durga PRASAD Ram Sharan SING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8-100,共13页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eter λ, which provides a trade-off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Six different forms of process models were selected from literature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esent method. Performance of controller was calculated by ITAE and total variation TV and compared with recently published tuning rules. Undesirable overshoot was removed by using a set-point weighting parameter. Robustness was tested by introducing a perturbation into the various model parameters and closed-loop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is robust in the case of model uncertainty.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n overall better closed-loop response as compared to other recently report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imum sensitivity internal model control unstable process set-point weighting integral of time-weighted absolute err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ray-error estimation method for multi-channel SAR systems in azimuth 被引量:1
3
作者 Lun Ma Guisheng Liao +2 位作者 Aifei Liu Yanling Jiang Ling Ch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815-821,共7页
For multi-channe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ystems, since the minimum antenna area constraint is eliminated,wide swath and high resolution SAR image can be achieved.However, the unavoidable array errors, consis... For multi-channe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ystems, since the minimum antenna area constraint is eliminated,wide swath and high resolution SAR image can be achieved.However, the unavoidable array errors, consisting of channel gainphase mismatch and position uncertainty, significantly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such systems. An iteration-free method is proposed to simultaneously estimate position and gain-phase errors.In our research, the steering vectors corresponding to a pair of Doppler bins within the same range bin are studied in terms of their rotational relationship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rotational matrix only depends on the position errors and the frequency spacing between the paired Doppler bins but is independent of gain-phase error. Upon combining the projection matri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aired Doppler bins, the position errors are directly obtained in terms of extracting the rotational matrix in a least squares framework. The proposed method,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elf-calibration algorithm, performs stably as well as has less computational loa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behave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even when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NR) i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ror estimation multi-channe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ystem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api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Output Error of Electromagnetic Tracker
4
作者 杨华民 蒋振刚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302-305,共4页
Some methods which use an optical tracker(OT) as a standard reference of electromagnetic tracker(EMT)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compensate the output error of electromagnetic tracker. Usually,they use a magneto-optic ... Some methods which use an optical tracker(OT) as a standard reference of electromagnetic tracker(EMT)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compensate the output error of electromagnetic tracker. Usually,they use a magneto-optic tool to collect the outputs of OT and EMT simultaneously,and then compare the output of OT with that of EMT to compensate the error of EMT. Although the outputs of EMT and OT can be matched each other by using a time stamp which denotes when the acquirement command is sent,but the accuracy will decrease if the tool moves faster for the errors of the time stamp itself. A rapi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EMT output error is proposed. A particular scan mode of the magneto-optic tool is designed for collecting EMT and OT outputs,and a data registr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match the outputs of EMT and OT.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 error of EMT can be decreased efficiently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compensation can be improved by about 15%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lectromagnetic tracker error compensation data regist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器人加工位姿精度的误差补偿策略研究
5
作者 沈涛 朱维兵 +1 位作者 王强 廖璘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5-83,共9页
针对机器人串联配置导致的加工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视觉导引的误差补偿控制策略。分析视觉传感器跟踪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对姿态测量误差的影响,并对建立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模糊PID控制器,通过机器人传感器接口与控制器集成,实时引导... 针对机器人串联配置导致的加工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视觉导引的误差补偿控制策略。分析视觉传感器跟踪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对姿态测量误差的影响,并对建立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模糊PID控制器,通过机器人传感器接口与控制器集成,实时引导机器人到达期望姿态。最后,分别在空载运动、钻孔和铣削场景进行了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对提高机器人位姿精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空载点对点运动中,补偿后位置误差最大值由1.11 mm降至0.04 mm(降幅96.4%),均方根误差(RMS)从0.78 mm降至0.03 mm(降幅96.2%);x、y、z轴角度误差最大值分别降低66.7%、99.5%、66.7%。线性轨迹实验中,位置误差最大值由0.48 mm降至0.05 mm(降幅89.6%),y轴角度误差RMS值降低92.9%。钻孔实验中,位置与轴向误差最大值分别降至0.08 mm(降幅88.7%)和0.03°(降幅72.7%)。铣削实验中,补偿后轨迹平均位置误差由1.35 mm降至0.04 mm,最大误差仅0.12 mm,最小误差达0.003 mm。综合来看,该方法在空载、钻孔及铣削场景下,位置误差降幅均超88%,角度误差降幅达50%~99.5%,显著提升机器人位姿精度,验证了视觉闭环反馈与模糊PID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加工 姿态精度 视觉引导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机器人抓取过程的视觉定位策略研究
6
作者 段悦 陈强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3-70,共8页
为了提高移动机器人远距离抓取物体的视觉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单目机器视觉和高斯过程回归的高精度定位策略。将标记的目标物放置在视场内的固定位置,采用校准板上的定位标记目标代替目标对象识别的方法,解决了目标物尺寸受限的问题... 为了提高移动机器人远距离抓取物体的视觉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单目机器视觉和高斯过程回归的高精度定位策略。将标记的目标物放置在视场内的固定位置,采用校准板上的定位标记目标代替目标对象识别的方法,解决了目标物尺寸受限的问题。利用单目视觉解决了大目校准位误差放大的不对中问题,构建了机器人相对坐标系的位移与图像坐标系的对应关系。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曲面拟合方法,建立视觉定位误差的补偿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机器人的定位误差进行了有效的补偿和修正。最后通过移动机器人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定位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误差补偿模型,定位误差从-0.90~0.80 mm减小到-0.10~0.20 mm,角度误差从-0.060°~0.060°减小到-0.015°~0.015°,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机器人的视觉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定位 单目视觉 高斯过程回归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与超越:一种基于非神经中心主义的预测认知观
7
作者 王姝彦 芦仁达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1,199,共12页
随着预测加工理论在认知科学中的迅速崛起,预测认知框架与以4E认知为核心的主流认知科学研究进路之间的关系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论争。在此语境下,作为预测心灵思想主要倡导者之一的安迪·克拉克,在其认知观由“延展”逻辑... 随着预测加工理论在认知科学中的迅速崛起,预测认知框架与以4E认知为核心的主流认知科学研究进路之间的关系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论争。在此语境下,作为预测心灵思想主要倡导者之一的安迪·克拉克,在其认知观由“延展”逻辑转向“预测”内核的同时,进一步在上述两种范式具有相容性的视域下,创设了一套自洽的且更具整合性意义的“大一统”模型,即基于非神经中心主义的预测认知架构。这一统构性尝试虽然面临种种诘问与挑战,但在发凡起例意义上,无疑可为认知科学的范型设定以及更宏阔的认知整合哲学愿景提供重要的致思向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加工 安迪·克拉克 认知整合 非神经中心主义 预测误差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译码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
8
作者 刘辉 张智 陈宇鹏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503,共13页
针对现有关系三元组提取方法存在的误差传播、嵌套三元组难提取和主客体难对齐等问题,从实体抽取、主客体对齐和关系判断3个子任务的全新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联合实体关系抽取框架的双向译码解码模型。其中,双向抽取框架极大地... 针对现有关系三元组提取方法存在的误差传播、嵌套三元组难提取和主客体难对齐等问题,从实体抽取、主客体对齐和关系判断3个子任务的全新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联合实体关系抽取框架的双向译码解码模型。其中,双向抽取框架极大地减少了级联误差传播;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译码解码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常规方法嵌套三元组难提取的问题,并有效对齐了主体和客体;关系判断模块的二部图方法充分挖掘了实体对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准确高效的关系判断。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信息提取 实体抽取 关系抽取 误差传播 三元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生产工艺实验——以汽车装配拧紧质量为例
9
作者 冯桑 魏佳鸣 +2 位作者 阮俊叠 李佳楷 陈兴彬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基于校企合作,由本科生在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际,面向汽车装配开展了拧紧设备的工艺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生产车间中常见的拧紧异常,通过实验确定了二步拧紧策略的关键参数;在拧紧过程中增加了角度监控,以及时发现重... 基于校企合作,由本科生在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际,面向汽车装配开展了拧紧设备的工艺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生产车间中常见的拧紧异常,通过实验确定了二步拧紧策略的关键参数;在拧紧过程中增加了角度监控,以及时发现重复拧紧、滑牙等异常状况。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防错能力,对拧紧设备进行了定期检定,针对异常状况制定维护或送检计划。本文的工作为促进产教融合、切实提升人才联合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拧紧质量 过程防错 角度监控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的企业动态联盟CSCPP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兆亮 李兆前 +2 位作者 高琦 郑波 杨超英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0-62,82,共4页
对企业动态合作进行了研究,依据动态企业联盟组织模式,设计了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分布式协同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方案(CSCPP),建立了相应模型,分析了CSCPP中的冲突内容,以工艺资源为例分析了多代理工作原理与冲突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企业动态联盟 组织模式 合作 动态企业联盟 多代理技术 管理系统 maS 分布式 工艺资源 协同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系数MA(q)序列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傅惠民 马小兵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提出相关系数MA(q)序列分析方法。相关系数MA(q)序列是从非平稳随机序列中分离出的工程上常见且便于研究的一类时间序列 ,其均值和方差都可随时间变化 ,与传统的均值和方差为常数的相关函数MA(q)序列相比 ,它能够更好地描述工程中的时... 提出相关系数MA(q)序列分析方法。相关系数MA(q)序列是从非平稳随机序列中分离出的工程上常见且便于研究的一类时间序列 ,其均值和方差都可随时间变化 ,与传统的均值和方差为常数的相关函数MA(q)序列相比 ,它能够更好地描述工程中的时间序列。文中建立相关系数MA(q)序列的条件极大似然估计和精确极大似然估计 ,前者在样本较大时简单且便于工程应用 ,后者则在样本较小时仍具有较高的精度。它们通过时域的全程分析 ,能够充分利用样本信息确定相关系数MA(q)序列的均值函数、方差函数和相关系数函数。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高精度的频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ma(q)序列 相关系数ma(q)序列 非平稳随机过程 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L Schema XML文档验证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家菊 纪斌 +1 位作者 刘振吉 陈泉根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5,共5页
文中研究XML文档的验证机制,提出一种基于XML Schema验证XML文档的算法。该算法将数据语法规则、约束要求及类型要求等采用XML Schema进行描述,既能够基于XML Schema验证XML文档语法的正确性,又提供语法错误的处理机制并支持错误位置追... 文中研究XML文档的验证机制,提出一种基于XML Schema验证XML文档的算法。该算法将数据语法规则、约束要求及类型要求等采用XML Schema进行描述,既能够基于XML Schema验证XML文档语法的正确性,又提供语法错误的处理机制并支持错误位置追踪。当XML文档存在语法错误时,该算法将错误信息按照错误发生顺序依次输出。通过对错误信息的处理,该算法可以通过鼠标点击错误信息追踪语法错误发生位置。因而数据编辑人员可以高效地对XML文档做出修改,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将该算法集成到某XML编辑器中,并通过实验验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验证,该算法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SCHEma XML 文档验证算法 语法错误 错误信息处理 错误位置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过程“三环节”能量结构优化MAS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鼎华 李继庚 +2 位作者 刘焕彬 陶劲松 吴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共5页
设计了基于多Agent系统(MAS,Muti-Agent system)的造纸过程"三环节"能量结构优化模型。阐述了系统的多Agent需求、Agent的分类、能量Agent的典型模型,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造纸过程用能单元与用能环节的关系,提出一种支... 设计了基于多Agent系统(MAS,Muti-Agent system)的造纸过程"三环节"能量结构优化模型。阐述了系统的多Agent需求、Agent的分类、能量Agent的典型模型,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造纸过程用能单元与用能环节的关系,提出一种支持动态造纸过程能量流管理的"三环节"MAS结构。该结构将单元用能模型层和三环节用能结构层进行分离并建立对应的MAS,在结构内实现了环节中心控制Agent(LCA)和环节内用能单元Agent模型(EUA)的优化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过程系统 “三环节模型” 多AGENT系统 环节中心控制Agent 环节内能单元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复杂工业过程控制MAS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东 廖小文 +1 位作者 李海亮 张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2-204,共3页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的特点,建立了由控制Agent和决策支持Agent组成的分层递阶MAS(Multi Agent System);研究了基于Ice中间件的MAS开发方法,采用COM技术构建了具有二进制重用性的Agent组件,可实现对原有系统的重用;实现了MAS与专家系...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的特点,建立了由控制Agent和决策支持Agent组成的分层递阶MAS(Multi Agent System);研究了基于Ice中间件的MAS开发方法,采用COM技术构建了具有二进制重用性的Agent组件,可实现对原有系统的重用;实现了MA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技术的融合;开发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控制MAS,实现了水泥熟料煅烧过程的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理系统 代理 中间件 组件对象模型 复杂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设计现代信息处理系统:思路与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刁力力 胡可云 +1 位作者 陆玉昌 石纯一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5-90,共6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as for designing moder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in which we emphasize the observation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hile designing large-scale open system using MAS theory.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as for designing moder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in which we emphasize the observation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hile designing large-scale open system using MAS theory. After brief review and analysis about the study situations or limitations of pres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DAI/MAS,this paper discusses many problems in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MA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inally,a brand new MAS organization structural model and new ideas for devis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are put forwar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limitations of MA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the strong requirements of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系统 maS INTERNET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直线度误差数据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志熙 周景亮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87,共4页
对直线度评定的三种常用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软件MATLAB来实现直线度误差的自动处理,直接显示直线度误差值,并通过图示直观形象地看出直线度误差图形。
关键词 直线度误差 maTLAB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轴承外圈沟道磨削圆度误差分析与仿真
17
作者 桑银垒 余永健 +2 位作者 尹延经 曾献智 薛玉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120,共5页
为了对球轴承外圈沟道动态成圆过程进行真实有效的数值仿真以及对沟道的最终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建立了一种考虑工件和砂轮中心位置变化的外圈沟道动态成圆模型。首先,分析了沟道磨削过程中由于轴承外圆几何误差引起的中心位移以及... 为了对球轴承外圈沟道动态成圆过程进行真实有效的数值仿真以及对沟道的最终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建立了一种考虑工件和砂轮中心位置变化的外圈沟道动态成圆模型。首先,分析了沟道磨削过程中由于轴承外圆几何误差引起的中心位移以及砂轮径向跳动误差,基于砂轮不平衡和磨削力变化建立了磨削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然后,综合考虑沟道磨削过程中砂轮与沟道的相互耦合作用、砂轮磨损和几何变形关系建立了沟道磨削动态成圆模型;最后,对沟道成圆进行了数值仿真,为有效预测外圈沟道磨削圆度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通过同步仿真与试验参数,进行了多工况角接触球轴承外圈沟道磨削试验,试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外圈沟道磨削圆度预测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轴承 外圈沟道 圆度误差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ELID磨削与MAF工艺对复杂曲面的加工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逢军 尹韶辉 王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657-2661,共5页
在线电解修锐(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ELID)磨削可以高效率地光整加工,而磁力研磨(magnetic abrasive finishing,MAF)具有柔性加工的特点。以三轴立式加工中心为平台,研发了一种结合ELID磨削与MAF的新型组合工艺。设计了ELI... 在线电解修锐(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ELID)磨削可以高效率地光整加工,而磁力研磨(magnetic abrasive finishing,MAF)具有柔性加工的特点。以三轴立式加工中心为平台,研发了一种结合ELID磨削与MAF的新型组合工艺。设计了ELID磨削工具和MAF工具头,提出了利用该组合工艺对复杂曲面进行加工的控制方法。分析了由于刀具磨损产生的工件形状误差,提出了误差补偿的措施,同时也讨论了避免加工干涉的方法。最后,开发出能同时适用于ELID磨削与MAF的复杂曲面光整加工控制与补偿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研磨 在线电解修锐磨削 复杂曲面 误差补偿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误差下部分线性模型的经验似然统计推断
19
作者 于卓熙 王德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5-624,共10页
应用经验似然方法,针对误差为不可观测无穷阶滑动平均过程的部分线性模型,构造了回归参数的对数经验似然比检验统计量,并证明了统计量在参数取真值时渐近地服从χ2分布,构造了参数的置信区间.模拟计算表明,经验似然方法优于最小二乘方法.
关键词 部分线性模型 ma(∞)误差过程 经验似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积分的激光远场能量密度建模与求解方法
20
作者 石教炜 孙世岩 石章松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0,105,共6页
针对目前激光远场能量密度估计模型比较简单,不具有评估任意环围面积远场能量密度功能的问题,从激光的大气传输原理出发,建立了更加精确的多重积分模型。首先,基于功率谱反演法构建了瞬时远场功率密度分布函数;其次,结合高斯过程构建了... 针对目前激光远场能量密度估计模型比较简单,不具有评估任意环围面积远场能量密度功能的问题,从激光的大气传输原理出发,建立了更加精确的多重积分模型。首先,基于功率谱反演法构建了瞬时远场功率密度分布函数;其次,结合高斯过程构建了瞬时远场光斑位置轨迹模型;再次,将瞬时远场光斑沿着轨迹模型进行线积分,构建了远场能量密度模型,并提出了简化模型以及求解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该简化模型与传统简化模型的环围面积相等时,远场能量密度保持一致;该模型可以求解任意面积的平均能量密度,计算耗时仅为0.2s,具备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能量密度 随机误差 高斯过程 多重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