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R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1例报告
1
作者 陈昕雨 吴慧潇 +1 位作者 徐潮 孔磊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4,共7页
报告1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5,LR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osteoporosis-pseudoglioma syndrome,OPPG)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一名先天性双目失明... 报告1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5,LR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osteoporosis-pseudoglioma syndrome,OPPG)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一名先天性双目失明的男性,8岁时因跌倒发生胸椎骨折,28岁时无明显诱导发生双上肢骨折。查体见双目失明,鼻梁宽而短,颈短,双上肢活动受限伴肩关节疼痛,脊柱后凸畸形。颈胸椎CT平扫示骨质疏松,T5、T6、T7椎体压缩性改变。双肩CT平扫示双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基因检测发现患者携带LRP5基因c.1349G>A(p.Arg450His)和c.884-1G>A(p.?)的复合杂合突变,且分别遗传自其父母。患者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随访期间未再发生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 LRP5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P5基因突变导致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安琪 王晨秀 +4 位作者 邓颖 黄水金 何文静 霍亚南 林安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报告一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的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先证者女性,23岁,父母非近亲结婚,出生后发现双目失明,婴儿期因发现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行右眼球摘除术,9岁开始反复发生轻微外力骨折,诊断为成骨不全。查体发现脊柱侧凸畸... 报告一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的骨质疏松症-假性胶质瘤综合征。先证者女性,23岁,父母非近亲结婚,出生后发现双目失明,婴儿期因发现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行右眼球摘除术,9岁开始反复发生轻微外力骨折,诊断为成骨不全。查体发现脊柱侧凸畸形、胸廓畸形、双上肢肘外翻、四肢关节韧带松弛。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骨密度明显低于同龄人,腰椎1-4骨密度Z值-5,左髋骨密度Z值-1.8。X线摄片示全身骨小梁稀疏。Sanger测序显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5,LRP5)基因的6号外显子和23号外显子发生复合杂合突变,导致p.Pro382Leu+p.Cys1611LeufsX33。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特点进行讨论及总结,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骨质疏松症-假性神经胶质瘤综合征 复合杂合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LRP5基因多态性与骨量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黎娅 李军 +3 位作者 李思源 王曦龄 卢韵秋 李子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目的分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5,LRP5)rs556442、rs312778位点基因多态性及突变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骨量异常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 目的分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5,LRP5)rs556442、rs312778位点基因多态性及突变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骨量异常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新疆石河子地区的142例绝经后女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29)、T2DM组(B组,n=30)、骨量降低组(C组,n=28)、骨量降低+T2DM组(D组,n=55)。收集记录相关基线资料,运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受试者血糖、血脂及骨代谢指标。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LRP5基因位点多态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测定,采用SNPscan技术对上述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①四组基线资料比较,绝经年限、年龄及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A组相比,B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P<0.05);D组的FPG、HbA1c的血清学水平升高,甘油三酯(TG)血清学水平降低(P<0.05);③rs556442位点:与A组相比,D组基因型分布(AA/AG/GG基因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rs312778位点组间基因型(CC/CT/T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rs556442位点:与AA基因型相比,B、C组AG/GG基因型的股骨颈BMD水平降低;D组AG/GG型的HDL血清学水平降低(P<0.05)。rs312778位点:与CC基因型相比,A组HbA1C、FPG血清学水平较CT/TT基因型低(P<0.05);D组CT/TT基因型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学水平升高(P<0.05);⑤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s556442位点,TG增加是腰L_(1~4)BMD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rs312778位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降低是腰L_(1~4)及股骨颈BMD降低的危险因素,TG增加是腰L_(1~4)BMD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⑥在rs556442、rs312778位点骨量异常与基因型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LRP5基因rs556442、rs312778基因位点的突变可能与骨量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绝经女性 基因突变 骨量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霉素抑制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曾葭 刘成成 +3 位作者 祝爱珍 陈小宇 谭广销 刘革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盐霉素对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盐霉素对A549/DD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盐霉素对A549/DDP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影响;比色法检测caspase-3、8和9活... 目的:探讨盐霉素对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盐霉素对A549/DD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盐霉素对A549/DDP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影响;比色法检测caspase-3、8和9活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色素C、Bcl-2、Bax、β-catenin和磷酸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p-LRP6)蛋白水平。结果:盐霉素对A549/DDP细胞生长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0.2μmol/L盐霉素作用于A549/DDP细胞,ΔΨm显著下降,而细胞内活性氧和Ca2+浓度在短期显著升高,胞浆细胞色素C蛋白水平、caspase-3、8和9酶活性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48 h时增殖抑制率为(34.61±1.97)%,细胞凋亡率为(18.74±2.08)%。盐霉素也减少A549/DDP细胞内β-catenin和p-LRP6蛋白水平。结论:盐霉素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抑制A549/DDP细胞增殖,通过Bcl-2/Bax途径和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霉素 肺肿瘤 顺铂 细胞凋亡 β-catenin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人群LRP5基因A1330V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邢丹 马信龙 +6 位作者 马剑雄 王杰 陈阳 杨阳 朱少文 马宝意 冯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9-1145,1151,共8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LRP5基因A1330V位点多态性与东亚人群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数据库等,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有关东亚人群LRP5基因A1330V位点多态...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LRP5基因A1330V位点多态性与东亚人群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数据库等,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有关东亚人群LRP5基因A1330V位点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与BMD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12年11月。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1项研究符合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合计5906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AA基因型较AV/VV基因型腰椎BMD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107,95%CI(0.044,0.171)]。在股骨颈BMD方面,AA基因型高于AV/VV基因型[SMD=0.190,95%CI(0.034,0.346)]。AA基因型的桡骨、全身BMD也高于AV/VV基因型。但是,AA基因型群体的转子间BMD与AV/VV基因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90,95%CI(-0.029,1.143)]。除腰椎、转子间BMD以外,AA基因型群体的股骨颈、桡骨以及全身BMD高于VV基因型,但此基因型间比较的纳入研究数量过少,证据尚不充分。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东亚人群中LRP5基因A1330V位点的突变可能与骨密度的变化具有相关性,尤其AA基因型人群在股骨颈、腰椎部位有比AV/VV或VV基因型人群更高的骨密度值。但目前的结论尚需进一步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去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LRP5基因 基因多态性 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效果及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基因N740N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傅文贞 柯耀华 +1 位作者 汪纯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46-264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变化及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N740N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明确该多态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共入选6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 目的通过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变化及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N740N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明确该多态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共入选6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平均年龄(64.2±7.7)岁,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钙尔奇D 600 mg/次,1次/d,治疗1年。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第2~4腰椎以及左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利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LRP5基因N740N多态性。结果共63例患者完成阿仑膦酸钠1年治疗,第2~4腰椎骨密度上升(4.05±3.39)%、股骨颈骨密度上升(1.05±2.63)%、大转子区骨密度上升(2.00±2.89)%、转子间骨密度上升(2.17±2.62)%、总髋部骨密度上升(1.79±2.29)%;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部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人群中LRP5基因N740N位点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5.1%和34.9%。TT基因型未检出,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治疗前后大转子区骨密度变化百分比,CC基因型上升(2.53±3.77)%,CT基因型上升(6.35±6.43)%;总髋部骨密度变化百分比,CC基因型上升(1.93±2.33)%,而CT基因型上升(3.79±4.15)%。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提高有显著疗效,腰椎骨密度升高超过髋部,而对于LRP5基因N740N多态性为位点各基因型之间骨密度的分析,发现CT基因型治疗前后大转子和总髋部骨密度变化百分比高于CC基因型,故此基因型疗效较好,提示该基因型与阿仑膦酸钠疗效相关。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对该基因型多个多态性位点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密度 阿仑膦酸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D、hs-CRP及LDL水平变化与TOAST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岳媛媛 郭忠伟 +1 位作者 苏学会 于常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73-77,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变化与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变化与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病例组,并进行TOAST分型,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25(OH)D、hs-CRP、LDL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hs-CRP、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心源性脑梗死组和其他原因脑梗死组患者25(OH)D水平均显著高于动脉脑梗死组(P_均<0.05),LDL水平显著低于动脉脑梗死组(P <0.05),其他原因脑梗死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动脉脑梗死组和心源性脑梗死组(P_均<0.05);心源性脑梗死组和其他原因脑梗死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动脉脑梗死组(P_均<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76,P <0.05),其hs-CRP、LDL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1、0.301,P_均<0.05)。结论不同TOAST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D、hs-CRP、LDL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且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hs-CRP、LDL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25-羟维生素D 高敏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TOAST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在骨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严颖彬 梁素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635-639,共5页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一种在体内两个不同部位采用两种不同基因合成的单胺类化合物,其骨量调节作用依赖于其合成部位。外周合成的5-HT可充当激素抑制骨形成,而中枢合成的5-HT则充当神经递质通过促进骨形成及抑制骨吸收...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一种在体内两个不同部位采用两种不同基因合成的单胺类化合物,其骨量调节作用依赖于其合成部位。外周合成的5-HT可充当激素抑制骨形成,而中枢合成的5-HT则充当神经递质通过促进骨形成及抑制骨吸收来正向调控骨量。抑制外周5-HT的合成可能成为一种通过增强骨的合成代谢治疗骨质疏松的新型方法。本文就5-HT在骨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色氨酸羟化酶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miR-34a在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感染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9
作者 战盈瑾 周杰 +3 位作者 臧辰禧 马嘉霖 闫秀英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
【目的】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34a(cid-miR-34a)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揭示cid-miR-34a在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 【目的】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34a(cid-miR-34a)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揭示cid-miR-34a在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LCDV-cn致病机制解析和淋巴囊肿病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茎环RT-PCR获得cid-miR-34a,并测序鉴定;采用定量PCR(qRT-PCR)测定cid-miR-34a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的时序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cid-miR-34a的调控因子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靶基因;转染cid-miR-34a mimic过表达cid-miR-34a,转染cid-miR-34a inhibitor抑制cid-miR-34a表达,并用qRT-PCR检测cid-miR-34a、lncRNA、靶基因和LCDV-cn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的表达。【结果】cid-miR-34a长度为22 bp,保守性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cid-miR-34a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在感染72 h达峰值后下降。lncRNA LRP1靶向结合cid-miR-34a,并调控cid-miR-34a的释放,且cid-miR-34a靶向调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lrp1的表达,lncRNA LRP1、cid-miR-34a和靶基因lrp1形成lncRNA LRP1/cid-miR-34a/lrp1轴。LCDV-cn感染GCO后,lncRNA LRP1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与LCDV-cn的感染呈正相关。过表达cid-miR-34a后,lrp1表达量降低,LCDV-cn mcp表达和病毒滴度也降低;抑制cid-miR-34a表达后,lrp1表达量升高,LCDV-cn mcp表达和病毒滴度也升高。【结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lncRNA LRP1/cid-miR-34a/lrp1轴调控着病毒感染和复制。lncRNA LRP1竞争性结合cid-miR-34a,cid-miR-34a靶向抑制lrp1的表达,LRP1又发挥着促进LCDV-cn复制和疾病发展的作用。cid-miR-34a、lncRNA LRP1和lrp1均是抑制LCDV-cn感染和治疗淋巴囊肿病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 草鱼卵巢细胞 cid-miR-34a 长非编码RNA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利湿益肾解毒汤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及对GDF-15、Wnt-11、LRP-6水平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苑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益肾解毒汤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疗效及对GDF-15、Wnt-11、LRP-6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108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登记,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益肾解毒汤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疗效及对GDF-15、Wnt-11、LRP-6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108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登记,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保妇康栓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清热利湿益肾解毒汤药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0个疗程。结果①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2.22%(39/54)、90.74%(49/5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数据均降低,治疗组患者GDF-15水平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显著(P<0.05);③治疗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Wnt-11水平与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F-15、Wnt-11及LRP-6指标水平的变化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恶化程度具有相关性,采用清热利湿益肾解毒汤剂治疗后,3个指标的水平均有降低趋势,表明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清热利湿 益肾解毒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颈动脉超声参数诊断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价值
11
作者 钱程昱 王琳升 +1 位作者 熊兴江 钱卫东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01-140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颈动脉超声参数在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武进附属医院心内科疑似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共26...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颈动脉超声参数在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武进附属医院心内科疑似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共260例。结合CAG,把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n=110)和冠心病组(n=1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血清LDL-C、hs-CRP及颈动脉超声参数[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采用Spearman相关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LDL-C、hs-CRP及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DL-C、hs-CRP和颈动脉超声参数单独及联合评估疑似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1)冠心病组在年龄、吸烟、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方面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占比、饮酒、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LDL-C、hs-CRP及颈动脉超声参数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相关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DL-C、hs-CRP及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心病呈正相关(P<0.05)。(4)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DL-C、hs-CRP及颈动脉超声参数联合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与单独评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DL-C、hs-CRP和颈动脉超声参数单独或联合评估是否冠心病均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评估的预测价值更高,对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诊治策略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纤维内源特异性TGF-β信号通过LRP1减轻小鼠急性骨骼肌炎
12
作者 蔡祺晖 蓝海强 +7 位作者 冼柏俊 王楠 黄晓蕾 牛晓璐 胡欣雨 李辰 谢俊毅 廖钊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5-1374,共10页
目的:探究骨骼肌纤维内源特异性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对心脏毒素(cardiotoxin,CTX)诱导的小鼠急性骨骼肌炎后肌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86只野生C57BL/6小鼠和138只肌纤维TGF-β受体2(TGF-βrec... 目的:探究骨骼肌纤维内源特异性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对心脏毒素(cardiotoxin,CTX)诱导的小鼠急性骨骼肌炎后肌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86只野生C57BL/6小鼠和138只肌纤维TGF-β受体2(TGF-βreceptor 2,TGF-βr2)条件性敲除(SM TGF-βr2^(-/-))小鼠。胫骨前肌注射CTX诱导小鼠急性骨骼肌损伤,对部分SM TGF-βr2^(-/-)小鼠给予Smad信号激动剂SRI-011381(SRI)肌注,主要分为对照(control)组、SM TGF-βr2^(-/-)组和SM TGF-βr2^(-/-)+SRI组,每组24只。采用RT-q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损伤肌内炎症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的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损伤肌内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3(myosin heavy chain 3,MHY3)和胚胎肌球蛋白重链(embryonic myosin heavy chain,eMHC)蛋白的表达。提取乳鼠四肢肌肉组织,体外分化培养肌源性前体细胞(myogenic precursor cells,MPCs),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培养,且给予SRI和重组小鼠细胞外基质蛋白1(recombinant mous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rmECM1)等试剂单独或联用处理,主要分为以下7组(每组6只):control-MPCs组、control-MPCs+LPS组、TGF-βr2^(-/-)-MPCs组、TGF-βr2^(-/-)-MPCs+LPS组、TGF-βr2^(-/-)-MPCs+LPS+SRI组、TGF-βr2^(-/-)-MPCs+LPS+rmECM1组及TGF-βr2^(-/-)-MPCs+LPS+SRI+rmECM1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肌管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molecules,MHC-I/H-2Kb)、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I molecules,MHC-II/H2-Eα)、Το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和LR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肌管内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ing factor,MoyD)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在体内,较之于control组,SM TGF-βr2^(-/-)组损伤肌内促炎因子显著上调(P<0.05)、抗炎因子与LRP1、MHY3和eMHC等显著下调(P<0.05),肌纤维再生修复延迟。体外炎症环境中,较之于control-MPCs+LPS组,TGF-βr2^(-/-)-MPCs+LPS组中LRP1、MoyD和myogenin等显著下调(P<0.05),给予SRI处理后,下调趋势得以逆转(P<0.05)。此外,与TGF-βr2^(-/-)-MPCs+LPS组比较,联用rmECM1与SRI能显著上调MyoD和myogenin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在小鼠急性骨骼肌炎中,肌纤维内源特异性TGF-β信号通过Smad2/3信号调控损伤肌局部免疫特性,促进LRP1分子的表达,后者能与ECM1充分结合后促进肌再生修复,从而改善急性骨骼肌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急性骨骼肌炎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再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LRP5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玉庆 朱雄 +4 位作者 李姝锦 杨业明 杨牧 赵培泉 朱献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1-249,共9页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是一种遗传性眼科疾病,主要特征为视网膜周边血管发育异常和病变。由于病变程度不同,临床表型可从无明显症状到眼睛完全失明。本文通过研究3个中国FEVR家系和...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是一种遗传性眼科疾病,主要特征为视网膜周边血管发育异常和病变。由于病变程度不同,临床表型可从无明显症状到眼睛完全失明。本文通过研究3个中国FEVR家系和1个散发型患者,探索其致病突变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收集家系中患者及亲属的外周血制备基因组DNA,设计引物以扩增FEVR致病基因FZD4、LRP5、NDP和TSPAN12的外显子区域并通过Sanger法进行测序。结果发现,在LRP5基因上存在3个未在db SNP数据库及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报道过的杂合突变p.M181R、p.R399S和p.G503R,以及2个已发现但未在FEVR中报道过的杂合突变p.R494Q和p.G876S。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5个突变位点均高度保守,为有害突变。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了这5个突变均不能激活Norrin/β-catenin信号通路,进一步证明了这5个突变的致病性。该研究扩充了我国FEVR疾病的遗传数据库,可为该疾病的分子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LRP5与LRP6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交互作用与骨量的异常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邵晗 李思源 +1 位作者 高群 李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LRP5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骨密度降低有关。文中探讨绝经后女性L.RP5与LRP6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交互作用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72例绝经后... 目的LRP5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骨密度降低有关。文中探讨绝经后女性L.RP5与LRP6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交互作用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72例绝经后女性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骨密度测量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对照组)、骨量异常组(ABM组),收集分析各组患者基线资料,测定骨代谢指标。采用DEXA测定腰椎1-4(L.4)和股骨颈(FN)的BMID。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法)测定LRP5基因rs2306862、rs41494349位点和LRP6基因rs10743980、rs2302685位点多态性及基因频率分布。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RP5基因rs2306862位点CT、CT/TT基因型患ABM的风险高于CC基因型(OR=2.353,95%C1=1.039~6.186;0R=2.434,95%CI=1.071,5.531;P<0.05);LRP6基因rs2302685位点TC基因型患ABM的风险高于TT基因型(OR=2.951,95%Cl=1.030~8.457,P<0.05)。余各SNP位点未见明显异常(P>0.05)。rs2306862&rs 10743980、rs414943498rs2302685&rs10743980位点的多态性与ABM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为ABM发生的危险性因素(P<0.05);rs2306862、rs2302685、rs41494349&rs2302685&rs10743980位点的多态性&年龄与ABM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为ABM发生的危险性因素(P<0.05);各位点基因多态性&绝经年限与ABM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新疆绝经后女性LRP5-s2306862和LRP6-rs2302685多态性.基因-基因、基因-年龄的交互作用与ABM的风险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基因多态性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copper and protein thiols in hyperlipidemic patients
15
作者 Jeevan K Shetty Suresh Babu +1 位作者 Sudeshna Tripathy Mungli Prakash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66-1268,共3页
Objective:To measure serum copper and protein thiols along with lipid profile in hyperlipidemic patients an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copper,protein thiols and lipid profile parameters.Methods: The ... Objective:To measure serum copper and protein thiols along with lipid profile in hyperlipidemic patients an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copper,protein thiols and lipid profile parameters.Methods: The study group consisted of 26 newly diagnosed hyperlipidemic patients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other systemic diseases and 26 age and sex matched healthy controls.Fasting lipid profile was done by enzymatic method using automated analyzer.Serum copper and protein thiols were measur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Results: Serum copper and protein-SH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ases(P<0.01,P<0.01) compared to controls.Serum copper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protein thiols(r=0.800,P<0.01) and negatively with LDL cholesterol(r=-0.351 P<0.05).Conclusion: Serum copper and protein thiols were decreased in hyperlipidemia and they correlated positively indicating protective role of copper in preventing homocysteinylation of protein and hence in preventing athero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脂 高血糖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通过PCSK9/LRP1信号途径促神经细胞凋亡的双向调节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乃琪 赵雪珊 +5 位作者 徐倩 张华玉 任重 唐志晗 向琼 刘录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4-958,共15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神经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病理基础之一。高脂血症是AD发生的高危因素,可导致脑组织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神经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病理基础之一。高脂血症是AD发生的高危因素,可导致脑组织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增高。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type 9,PCSK9)是一个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的蛋白酶,但有研究显示其与AD发生可能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索PCSK9在介导ox-LDL促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一步阐述高脂血症导致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方法首先用不同浓度ox-LDL(0、25、50、75、100 mg/L)处理PC12细胞24 h,油红O染色检测PC12细胞脂质蓄积,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凋亡,ELISA检测PC12分泌的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含量,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REBP2、PCSK9和LRP1的表达。然后用75 mg/L ox-LDL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0、6、12、24、48 h),Western blot检测SREBP2、PCSK9和LRP1的表达情况。最后,100 nmol/L PCSK9 siRNA转染PC12细胞48 h后,用75 mg/L ox-LDL处理PC12细胞24 h,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CSK9、LRP1、PI3K、AKT、P-PI3K、P-AKT、NF-κB、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ELISA检测PC12细胞的Aβ分泌量。结果ox-LDL可以增加PC12细胞脂质蓄积,促进PC12细胞凋亡和Aβ分泌,同时增加PC12细胞中SREBP2和PCSK9的表达,减少LRP1的表达。敲低PCSK9的表达可以通过PI3K/AKT通路和NF-κB-Bcl-2/Bax-Caspase-9/3通路减弱ox-LDL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同时增加PC12细胞中Aβ的分泌。结论ox-LDL通过诱导PC12细胞中PCSK9表达增加,降低LRP1的表达,进而影响下游的不同信号途径,从而在ox-LDL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神经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1调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ApoE^(-/-)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
17
作者 付萌萌 钟耕瑞 +2 位作者 徐梦琪 王小波 王汉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4-1863,共10页
目的:探讨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整合位点1(PIM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ApoE^(-/-)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ApoE^(-/-)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9只。16周... 目的:探讨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整合位点1(PIM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ApoE^(-/-)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ApoE^(-/-)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9只。16周后取主动脉,HE染色观察内膜变化,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IM1、VSMC表型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蛋白22α(SM22α)、骨桥蛋白(OPN)和CD68表达。体外用oxLDL(50 mg/L)诱导原代培养的ApoE^(-/-)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分别用PIM1特异性抑制剂SMI-4a、PIM1小干扰RNA(siPIM1)、糖酵解小分子抑制剂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酮(3PO)进行干预。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IM1和平滑肌表型相关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糖酵解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和己糖激酶2(HK2)表达,用乳酸测试盒检测VSMC上清乳酸分泌变化。结果:高脂饮食ApoE^(-/-)小鼠主动脉HE染色可见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免疫荧光可见PIM1蛋白和合成表型蛋白OPN高表达在内膜下斑块组织内,收缩表型蛋白α-SMA主要分布在血管壁中膜层。主动脉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PIM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收缩表型蛋白(α-SMA和SM22a)表达显著减少,合成表型蛋白(OPN和CD68)表达显著增加(P<0.01)。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oxLDL显著减少VSMC中α-SMA和SM22a表达,增加OPN和CD68表达(P<0.05或P<0.01),同时显著上调PIM1蛋白表达(P<0.01),增加糖酵解酶PFKFB3和HK2表达(P<0.05),伴随VSMC乳酸分泌水平升高(P<0.01)。SMI-4a处理和siPIM1转染VSMC,显著减弱了oxLDL以上诱导效果(P<0.05或P<0.01)。3PO显著抑制了oxLDL上调的糖酵解水平,同时抑制VSMC向合成表型的转化(P<0.05或P<0.01)。结论:PIM1高表达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VSMC表型转化与PIM1表达水平有关。oxLDL增加PIM1表达诱导VSMC由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化。糖酵解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1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甙抗LDL氧化及对MCP-1 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娄桂予 江渝 +1 位作者 彭家和 钱民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17-719,共3页
目的 研究橙皮甙体内外抗脂质氧化作用及其对兔食饵性动脉斑块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制备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 ,Cu2 + 诱导其氧化 ,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体系中丙二醛含量... 目的 研究橙皮甙体内外抗脂质氧化作用及其对兔食饵性动脉斑块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制备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 ,Cu2 + 诱导其氧化 ,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体系中丙二醛含量。②采用高脂饮食加免疫损伤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将 18只家兔随机化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橙皮甙组。每组 6只 ,分别给予普通饲料 (正常对照组 )和高脂饲料 (模型组 )喂养 ,橙皮甙组在喂高脂饲料的同时 ,加橙皮甙 ( 2g d)一同喂养。建模 10周末耳缘静脉采血 ,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含量。而后处死动物 ,取胸主动脉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动脉壁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中 ,橙皮甙显著抑制丙二醛的生成 ,并呈一定浓度依赖关系 (P <0 .0 5 ,P <0 .0 1,P <0 .0 0 1)。体内实验中 ,橙皮甙明显降低血浆丙二醛的含量 (P <0 .0 1)和一氧化氮的水平 (P <0 .0 0 1) ;并对胸主动脉壁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的转录有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5 )。结论 橙皮甙在体内外均有抗氧化作用 ,其下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甙 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丁酚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远程 叶志斌 +2 位作者 周钦 张宗梁 吴兆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4,188,共5页
目的 观察丙丁酚对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和TGF -β1 表达的作用 ,探讨抗氧化剂治疗脂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大鼠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组、ox- LDL处理组和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运用凝胶迁移率实验检测AP-1活性变化... 目的 观察丙丁酚对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和TGF -β1 表达的作用 ,探讨抗氧化剂治疗脂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大鼠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组、ox- LDL处理组和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运用凝胶迁移率实验检测AP-1活性变化 ,Western杂交检测c- Jun、JNK/SAPK磷酸化及TGF- β1 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运用Northern杂交检测TGF- β1- mRNA表达。结果 丙丁酚 5 0 μmol/L预处理系膜细胞 2 0h ,显著降低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丙丁酚浓度为 5 0、1 0 0、2 0 0 μmol/L时 ,均显著抑制ox- LDL诱导JNK ,/SAPK磷酸化 ;且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的c Jun蛋白表达分别为ox- LDL处理组的 6 0 %、5 1 %和 4 6 %。Northern杂交显示 :ox LDL为 1 0 μg/mL时并不激活TGF- β1 mRNA表达 (P >0 .0 5 ) ;而当ox-LDL浓度增至 5 0、1 0 0 μg/mL时 ,TGF -β1 mRNA表达分别增加 1 .8和 1 .9倍。Western杂交显示ox -LDL呈剂量依赖方式增加TGF β1 蛋白质表达。加入丙丁酚后显著降低ox LDL诱导系膜细胞的TGF -β1- mRNA和蛋白质表达 (P <0 .0 5 )。结论 丙丁酚可能通过抑制JNK1 /SAPK磷酸化和AP 活性下调ox- LDL诱导系膜细胞TGF- β1 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丙丁酚 蛋白诱导 氧化型低 抑制 TGF-β1表达 NORTHERN杂交 mRNA表达 Western杂交 JNK/SAPK AP-1活性 mol/L 蛋白质表达 密度 抗氧化剂治疗 蛋白表达水平 LDL 杂交检测 凝胶迁移率 磷酸化 分子机制 活性变化 实验检测 剂量依赖 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293细胞固醇调控报告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钱颖 范春雷 +2 位作者 窦晓兵 胡林峰 沃兴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8-830,共3页
目的在人胚肾细胞系HEK-293中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固醇调控报告系统,通过姜黄素的干预培养,从基因调控水平上阐明姜黄素降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构建在调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固醇调控元件的下游... 目的在人胚肾细胞系HEK-293中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固醇调控报告系统,通过姜黄素的干预培养,从基因调控水平上阐明姜黄素降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构建在调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固醇调控元件的下游,经磷酸钙沉降法导入HEK-293细胞,在用含姜黄素的培养液中培养2 d后,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对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姜黄素诱导了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影响固醇调控元件的作用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肾细胞 固醇调控元件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绿色荧光蛋白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