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证据理论在车辆几何参数动态测量中的应用
1
作者 孙红雨 向阳 郭银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31-1734,1737,共5页
利用多个超声波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阵列对行驶车辆的几何参数进行动态扫描,采用D-S证据理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对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将在DSP上融合的结果上传至上位机,由上位机分析行驶车辆的车长、车宽、车高、车速,为交... 利用多个超声波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阵列对行驶车辆的几何参数进行动态扫描,采用D-S证据理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对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将在DSP上融合的结果上传至上位机,由上位机分析行驶车辆的车长、车宽、车高、车速,为交通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和原始数据支撑。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准确的测量车辆几何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车辆几何参数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针形状对搅拌摩擦焊焊缝S曲线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谢腾飞 邢丽 +2 位作者 柯黎明 栾国红 董春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66,82,共4页
采用四种不同形状搅拌针的搅拌头进行搅拌摩擦焊试验,研究了搅拌针形状对LF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S曲线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搅拌针形状可以改变焊缝塑化金属的流动行为及结合面材料的破碎程度,从而影响S曲线的形成。当焊接参... 采用四种不同形状搅拌针的搅拌头进行搅拌摩擦焊试验,研究了搅拌针形状对LF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S曲线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搅拌针形状可以改变焊缝塑化金属的流动行为及结合面材料的破碎程度,从而影响S曲线的形成。当焊接参数一定时,在光面搅拌针中,圆锥光面搅拌针较圆柱光面搅拌针更易形成S曲线;表面带螺纹搅拌针中,圆柱右旋螺纹搅拌针较圆柱左旋螺纹搅拌针更易形成S曲线。搅拌针形状不变,降低焊接速度,可以改善焊缝塑化金属流动性,使结合面材料的分布不连续,S曲线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s曲线 搅拌针形状 塑性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余震重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研究青海玛多M_(S)7.4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和断裂形态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建勇 王新 +1 位作者 陈凌 刘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2-562,共11页
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北京时间),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M_(S)7.4地震,震后余震不断.地质调查和卫星观测对地表断裂痕迹有较好的约束.然而,对于理解区域应力场、地震的产生、传播和终止具有重要意义的地下断层几何结构的约束精度略显不... 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北京时间),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M_(S)7.4地震,震后余震不断.地质调查和卫星观测对地表断裂痕迹有较好的约束.然而,对于理解区域应力场、地震的产生、传播和终止具有重要意义的地下断层几何结构的约束精度略显不足.利用国家地震台网的连续波形记录,本研究首先基于双差定位法对玛多地震震后25天的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序列大致沿NWW向的江错断裂呈线性分布,位于主震震中两侧,延伸总长~170 km.主震东南侧存在一余震稀疏区,在断裂带东西两端余震分布转向且出现分叉现象,反映出发震断层的复杂几何形态,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采用波形反演方法和P波初动极性反演方法,获得了玛多震源区132个中小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与震源矩心深度,并基于此对该主余型地震的发震构造与断裂形态进行了初步分析.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玛多M_(S)7.4主震的发震断裂主要为左旋走滑性质,余震与主震性质整体相同,在断裂带东段存在部分逆冲型余震.震源机制解约束的区域主应力方向约N60°E,与区内整体走滑断裂作用相一致.余震震源深度略微起伏,主要集中在10~12 km,且浅部余震较少,表明浅部应力可能主要通过主震释放,余震深度分布可能限定了主震同震破裂的下边界.玛多主震破裂起始于断裂带走向和倾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表明断裂带的复杂几何结构可能是此次玛多M_(S)7.4地震初始破裂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主震破裂结束的两端都有"马尾状"构造(或次级断层),表明这种分叉断层复杂的几何形态可能控制着主震破裂的最终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M_(s)7.4地震 双差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构造 破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几何学知识获取及知识表示 被引量:54
4
作者 钟秀琴 符红光 +1 位作者 佘莉 黄斌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7-174,共8页
文中研究了基于本体的几何学知识获取,并运用此方法获取几何学领域中的类、属性、关系及公理等;同时,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并将几何学知识转化为该领域本体,用RDF/OWL的形式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共享、可重用、可扩展... 文中研究了基于本体的几何学知识获取,并运用此方法获取几何学领域中的类、属性、关系及公理等;同时,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并将几何学知识转化为该领域本体,用RDF/OWL的形式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共享、可重用、可扩展的几何学本体,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几何学知识获取和知识表示体系,将其应用于建立几何学知识库,可大大提高知识搜索和知识推理的效率,并为几何学专家系统、几何学信息检索、几何学教育系统、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提供智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学 本体 知识获取 知识表示 RD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复杂山地宽线采集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依谋 梁向豪 +2 位作者 黄有晖 张新东 罗卫东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4期418-424,共7页
库车坳陷山地地震勘探受复杂地表和地下条件影响,激发和接收条件差,原始资料信噪比低,构造成像困难,影响地下构造形态认识和油气资源评价。在西秋里塔格构造带进行了宽线采集技术攻关,针对工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 库车坳陷山地地震勘探受复杂地表和地下条件影响,激发和接收条件差,原始资料信噪比低,构造成像困难,影响地下构造形态认识和油气资源评价。在西秋里塔格构造带进行了宽线采集技术攻关,针对工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首先对宽线主要采集参数如道距、覆盖次数、最大炮检距、接收线距和激发接收参数等进行了详细论证,然后根据论证结果选择2炮3线、单线480道接收的宽线观测系统进行了资料采集。与常规二维采集相比,宽线采集能较好地解决复杂山体区资料信噪比低,浅层反射弱和中、深层成像难的问题,所获得的剖面品质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复杂山地 宽线采集 信噪比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海生 杨新岐 +1 位作者 耿立艳 霍立兴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2-447,共6页
通过焊接接头疲劳试验,对铝合金3A21和5083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和相应S—N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对接和不同角接头疲劳强度和曲线参数,分析不同接头几何形状和焊趾半径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并且对不同几何型式的接头以及铝合金与钢焊接接头疲劳试... 通过焊接接头疲劳试验,对铝合金3A21和5083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和相应S—N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对接和不同角接头疲劳强度和曲线参数,分析不同接头几何形状和焊趾半径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并且对不同几何型式的接头以及铝合金与钢焊接接头疲劳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不同的承载方式和接头几何型式导致应力集中;焊趾半径大小决定应力集中程度,最终影响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疲劳强度 接头型式 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盘圆周率佯谬与非欧几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双九 邵娜 +2 位作者 王娜 郑云龙 杜建波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3-588,共6页
分析了非欧几何中的转盘圆周率佯谬,指出运动时间与运动长度的相对论胀缩根源于它们的参考系判据:本体参考系的同时间判据将导致反常运动长度膨胀,而实验室参考系的同位置判据将导致反常运动时间收缩.分别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计算了转盘... 分析了非欧几何中的转盘圆周率佯谬,指出运动时间与运动长度的相对论胀缩根源于它们的参考系判据:本体参考系的同时间判据将导致反常运动长度膨胀,而实验室参考系的同位置判据将导致反常运动时间收缩.分别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计算了转盘的非欧几何,并用本体局部瞬时惯性参考系对二者进行了衔接.得出的结果是,转盘圆周长与直径之比与参考系有关,这个比值在本体非惯性系大于π,正好是转盘的圆周率,对应于罗巴切夫斯基几何.进一步分析了弯曲时空的非欧几何特性,给出了在施瓦希外解与罗伯森-沃克(R-W)度规中的空间圆周率.最后通过普朗克黑体辐射谱的协变性,讨论了"长度变换"对"温度变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周率佯谬 罗巴切夫斯基几何 匀角速转盘 施瓦希外解 R—W宇宙度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厂油田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碗学俭 吴树奎 +1 位作者 杨素玉 邓会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6期598-603,608,共7页
马厂油田的地下地质构造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无法满足当前勘探开发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高密度三维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研究。基于马厂构造的地质构造特点,对观测系统的各类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道距、小炮点... 马厂油田的地下地质构造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无法满足当前勘探开发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高密度三维采集观测系统设计研究。基于马厂构造的地质构造特点,对观测系统的各类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道距、小炮点距、小接收线距和小激发线距的观测系统,并根据目标区实际地质构造特点,采用可变面元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高密度观测系统的特点是物理点密度较大,覆盖次数高,炮检距分布均匀。正演模拟和实际应用表明,采用高密度三维采集观测系统采集的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老资料有显著提高,特别是中、深层资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设计 高密度 采集参数 信噪比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与Prolog的平面几何定理证明 被引量:4
9
作者 钟秀琴 符红光 丁盘苹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9-434,共6页
基于本体理论、本体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以一个平面几何定理证明问题为例,详细地描述了平面几何本体的构建过程、基于本体和Prolog规则的推理,及其在平面几何问题求解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将本体应用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 基于本体理论、本体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以一个平面几何定理证明问题为例,详细地描述了平面几何本体的构建过程、基于本体和Prolog规则的推理,及其在平面几何问题求解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将本体应用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避开了以往的代数方法中多次反复判断的问题,更接近自然语言的描述,能明确地表达领域知识和实现概念分层,从而能快速地构建几何模型,还可以进行复杂关系间的推理,最终实现基于本体和Prolog规则的平面几何定理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几何 本体 PROLOG RDF(s) 定理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地高密度宽线地震采集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10
作者 梁向豪 周旭 +2 位作者 蔡明 刘新文 刘依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4,共6页
通过多年持续攻关,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采集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有许多勘探难题需进一步解决。阐述了针对高大山体区地震资料的低信噪比问题和高陡复杂构造成像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攻关采集方法。该方法以宽线采集技术为基础,在增强压... 通过多年持续攻关,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采集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有许多勘探难题需进一步解决。阐述了针对高大山体区地震资料的低信噪比问题和高陡复杂构造成像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攻关采集方法。该方法以宽线采集技术为基础,在增强压噪能力、提高静校正精度、改善陡倾角地层成像效果等方面采取了针对性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的的应用大幅度改善了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地 低信噪比 高陡构造 地震采集 观测系统 高密度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与观测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管路平 冯波 王华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偏移速度是决定叠前地震数据成像质量的最关键参数。叠前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地震观测系统(主要是观测孔径)及成像方法的影响,很难进行定量的估计。针对此,在常速介质情况下建立了速度估计结果的相对误差与... 偏移速度是决定叠前地震数据成像质量的最关键参数。叠前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地震观测系统(主要是观测孔径)及成像方法的影响,很难进行定量的估计。针对此,在常速介质情况下建立了速度估计结果的相对误差与地震数据分辨率、观测孔径及地下反射界面倾角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在进行观测系统设计时,可以根据目标反射层的速度估计精度设计观测系统的参数(主要是最大偏移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速度分析 地震观测系统 速度分析精度 信噪比与分辨率 观测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中山区宽线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优选 被引量:19
12
作者 于世焕 赵殿栋 秦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8-405,25-26,共8页
广西中部喀斯特地貌区地表非均质性强,每一条单线的共炮点记录和共接收点记录品质在不同岩性段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单线叠加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此,进行了3线3炮宽线地震采集试验,分别对3条单线和单线相加的共炮点记录、共接收... 广西中部喀斯特地貌区地表非均质性强,每一条单线的共炮点记录和共接收点记录品质在不同岩性段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单线叠加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此,进行了3线3炮宽线地震采集试验,分别对3条单线和单线相加的共炮点记录、共接收点记录,以及单线和宽线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频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3条单线的信噪比曲线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时,单线相加或宽线的信噪比提高幅度不大,采用宽线方式的优势不明显;当3条单线的信噪比曲线变化趋势不一致或剧烈变化时,单线相加或宽线的信噪比提高幅度较大,这种情况下采用宽线方式的优势明显。但宽线方式多线接收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资料的频率成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单线信噪比最低值和主频最高值计算剖面信噪比提高率和主频降低率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宽线方式的剖面信噪比和主频之间存在的近似反比关系,给出了近似拟合公式,据此选取桂中山区合理的宽线观测系统为3线2炮观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共炮点记录 共接收点记录 宽线观测系统 信噪比提高率 主频降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导弹装备战斗损伤概率的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欢 陈永革 陈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2,共5页
武器装备的战斗损伤概率是非常不易得到的,而实物实验的组织复杂,成本高昂,因此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来计算预计值就显得尤为必要了。用几何法建立了装备的战斗损伤概率模型,提出了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装备战斗损伤概率的方法,并通过计... 武器装备的战斗损伤概率是非常不易得到的,而实物实验的组织复杂,成本高昂,因此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来计算预计值就显得尤为必要了。用几何法建立了装备的战斗损伤概率模型,提出了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装备战斗损伤概率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对装备战损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导弹装备 战斗损伤概率 几何法 蒙特卡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柔性重量重心测量系统POGO柱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文辉 孙超健 +1 位作者 郑鹏 李文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6-50,共5页
POGO柱是飞机柔性重量重心测量系统中的承重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刚度和动态性能。文章基于3维力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对测量飞机重心的力矩平衡方程做出改进,对测量系统中的POGO柱进行结构设计,运用有限元对POGO柱进行结构强度分析,... POGO柱是飞机柔性重量重心测量系统中的承重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刚度和动态性能。文章基于3维力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对测量飞机重心的力矩平衡方程做出改进,对测量系统中的POGO柱进行结构设计,运用有限元对POGO柱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并运用几何优化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测量Z方向的力的值近似代替实际值改为测量实际的力的大小与实际的力臂,提高了测量精度。对模型进行分析,模型在结构强度,形变量等方面符合任务设计书要求。对模型进行几何优化,分析主体模型各个设计变量对于形变量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重量重心 POGO柱 几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克斯韦方程时域无网格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煜堃 陈红全 蒲赛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3-1020,共8页
发展了用于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的时域无网格算法.该法计算区域直接快速布点构成点云离散;基于点云结构,引入二次极小曲面逼近确定空间导数,构造近似黎曼解处理算法涉及的通量运算;空间离散后的半离散方程则按照四步RungeKutta格式推进求解... 发展了用于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的时域无网格算法.该法计算区域直接快速布点构成点云离散;基于点云结构,引入二次极小曲面逼近确定空间导数,构造近似黎曼解处理算法涉及的通量运算;空间离散后的半离散方程则按照四步RungeKutta格式推进求解.基于发展的算法,数值模拟了二维典型目标的电磁散射场,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或理论解一致.还给出了主体带外挂和飞机模型算例,表明该发展的算法适合处理多体及多部件干扰等复杂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无网格算法 麦克斯韦方程 点云 通量运算 复杂外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一本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玉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8-91,共4页
一本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语言简洁明了;逻辑严密,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体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适当体现“数”与“量”、“动”与“静”的结合。从这些特点出发,引发我们进行以下思... 一本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语言简洁明了;逻辑严密,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体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适当体现“数”与“量”、“动”与“静”的结合。从这些特点出发,引发我们进行以下思考:1.教学方法的选择影响到教材的实施;2.教材的变化要结合时代背景,考虑实施对象;3.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年代 初中平面几何 教材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线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参数对信噪比的影响作用分析探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吕公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5-501,442,共7页
宽线地震勘探在低信噪比地区的前期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西部山前带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围绕提高信噪比这一主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资料对比,逐一探讨了宽线观测系统的激发点数、接收线数、接收线距、覆盖次数等主要参数对资... 宽线地震勘探在低信噪比地区的前期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西部山前带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围绕提高信噪比这一主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资料对比,逐一探讨了宽线观测系统的激发点数、接收线数、接收线距、覆盖次数等主要参数对资料信噪比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覆盖次数相同时,增加接收线数比增加激发点数提高信噪比的效果更明显;随着接收线距的增加信噪比有所提高,相对较为合理的宽线接收线距是40~80 m;增加覆盖次数在提高信噪比的同时也会增强近地表次生干扰,因此,综合考虑资料品质和采集成本,常规宽线勘探的覆盖次数选为单线二维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的3~6倍较为合适.最后提出了两类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宽线观测系统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线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信噪比 炮道互换原理 接收线距 覆盖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本矩阵的相机畸变差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松林 韦华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3期7-10,共4页
在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中,为了提高图像量测和三维重建的精度,必须对相机的畸变误差进行修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矩阵的相机径向畸变的自动校正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预先获得场景的结构信息和相机的内部参数,仅利用两张影像同名点集... 在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中,为了提高图像量测和三维重建的精度,必须对相机的畸变误差进行修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矩阵的相机径向畸变的自动校正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预先获得场景的结构信息和相机的内部参数,仅利用两张影像同名点集之间的内在几何关系,即可求取相机的径向畸变系数,进而可对这两幅图像的畸变误差进行自动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畸变图像校正算法,能够获得到满意的校正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头畸变 对极几何 基本矩阵 畸变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运用条件下的轮轨匹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澎湃 黄成荣 +3 位作者 付秀琴 张弘 丛韬 张关震 《铁道机车车辆》 2013年第A02期34-43,共10页
廓面形状、材料硬度是影响轮轨运行性能的主要因素,现对轮轨硬度匹配进行了初步分析,介绍了两种新型的钢轨廓形,对既有钢轨廓形、新钢轨廓形与JM3踏面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应用有限元法对轮轨接触应力、接触疲劳寿命... 廓面形状、材料硬度是影响轮轨运行性能的主要因素,现对轮轨硬度匹配进行了初步分析,介绍了两种新型的钢轨廓形,对既有钢轨廓形、新钢轨廓形与JM3踏面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应用有限元法对轮轨接触应力、接触疲劳寿命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给出的新型钢轨廓形可以显著降低轮轨接触应力并提高轮轨接触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廓形 硬度匹配 轮轨接触几何 接触应力 接触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新地区空间采样密度与资料品质分析
20
作者 张志林 尚应军 +3 位作者 邸志欣 田根海 朱勇 任宏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5-58,73+177+7,共7页
减小面元尺度,增加空间采样率,是提高分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永新地区高精度地震采集为例,分析了当前地震采集密度指数的计算方式,在介绍该区采集资料品质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资料,分析面元大小、覆盖次数与资料品质之... 减小面元尺度,增加空间采样率,是提高分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永新地区高精度地震采集为例,分析了当前地震采集密度指数的计算方式,在介绍该区采集资料品质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资料,分析面元大小、覆盖次数与资料品质之间的关系,对各种面元组合方式所得资料品质进行对比,认为该区高精度采集以10m×10m面元为宜,室内处理时浅、中、深层分别宜选用10m×10m、15m×15m及25m×25m面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采样密度 面元尺度 分辨率 信噪比 覆盖次数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