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L-10/22型丙烷气体压缩机刮油系统的改进
1
作者 阎海宪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3年第3期37-37,62,共2页
炼油厂丙烷气体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入口介质携带的冷凝液进入曲轴箱污染润滑油,常常造成润滑油的极大浪费。本文从刮油 腔体的结构入手,分析污染润滑油的原因,改进了刮油腔体的结构,解决了润滑油污染问题。
关键词 4l—10/22 丙烷 气体压缩机 刮油系统 刮油环 冷凝液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校近期发表IF≥4.0的SCI论文摘要(英文)——Aquaporin 4 knockout resists negative regulation of neural cell proliferation by cocaine in mouse hippocampus 被引量:1
2
作者 Xie Lu-Lu Sun Xiu-Lan Fan Yi Kong Hui Ding Jian-Hua Hu Gang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28-1228,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细胞 增殖 可卡因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rpl15cDNA序列在真骨鱼类系统进化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向筑 张竞男 +2 位作者 宋平 胡珈瑞 钟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应用RTPCR,从真骨总目(Teleostei)5目15种鱼类中首次克隆了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15(rpl15,ribosomalproteinL15)的完整cDNA序列。以海鲢形亚组(Elopomorpha)的鳗鲡作为外类群,对这些真骨鱼类的核糖体蛋白L15cDNA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 应用RTPCR,从真骨总目(Teleostei)5目15种鱼类中首次克隆了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15(rpl15,ribosomalproteinL15)的完整cDNA序列。以海鲢形亚组(Elopomorpha)的鳗鲡作为外类群,对这些真骨鱼类的核糖体蛋白L15cDNA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rpl15基因在真骨鱼类等许多真核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2)系统树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与形态分类一致。rpl15编码区适合于真骨鱼类目以上分类阶元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l15(rpl15) 分子系统学 真骨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核糖体蛋白L8的树突状细胞对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燕 尹令丝 +2 位作者 岳欢 黄俊琼 胡永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9-283,共5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核糖体蛋白L8(ribosomal protein L8,RPL8)在黑色素瘤中表达能激活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并产生白细胞介素2,提示RPL8可能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通过RPL8蛋白负载树突状细... 背景与目的:研究发现核糖体蛋白L8(ribosomal protein L8,RPL8)在黑色素瘤中表达能激活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并产生白细胞介素2,提示RPL8可能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通过RPL8蛋白负载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探讨负载RPL8蛋白的DC对黑色素瘤的免疫效应。方法:原核表达RPL8蛋白,纯化后致敏小鼠骨髓来源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负载RPL8蛋白DC免疫治疗小鼠后,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及小鼠生存时间。结果:纯化蛋白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见约28×103大小的特异性条带;DC经RPL8及细菌脂多糖(Lipoplysaccharide,LPS)诱导成熟后细胞表面CD11c、CD80、MHC-Ⅰ类、MHC-Ⅱ类分子表达增高,能激活T淋巴细胞,对B16细胞有抑制作用,RPL8-DC组的抑制率在效靶比为30∶1时高达70%,较PBS组和DC组明显增高;负载RPL8蛋白DC免疫治疗小鼠后,肿瘤体积缩小,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负载RPL8的DC对黑色素瘤有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l8 树突状细胞 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ribosomal protein 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核糖体蛋白L21的基因克隆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5
作者 佟金凤 汪仁 +3 位作者 李晓丹 江玉梅 彭峰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3-16,共4页
根据已知核糖体蛋白L21(RPL2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技术从石蒜〔Lycoris radiata(L'Hér.)Herb.〕叶片全长cDNA文库中筛选出阳性克隆。通过测序和分析,获得1条石蒜RPL21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LrRPL21,GenBank... 根据已知核糖体蛋白L21(RPL2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技术从石蒜〔Lycoris radiata(L'Hér.)Herb.〕叶片全长cDNA文库中筛选出阳性克隆。通过测序和分析,获得1条石蒜RPL21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LrRPL21,GenBank登录号为FJ972626;序列全长709 bp,编码1条具有16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采用多种分析程序对石蒜RPL21的理化性质以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石蒜RPL21的预测分子量为18 628,理论等电点为10.36,分子式为C833H1348N254S4,总平均疏水性指数为-0.668,为亲水性蛋白;石蒜RPL21与其他8种植物RPL2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百分率均较高,达到85%~95%;根据系统树可推测其与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RPL21的进化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 核糖体蛋白 基因 序列分析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麻疯树毒蛋白基因(Curcin-L2)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6
作者 张晟 吴平治 +3 位作者 陈雅平 李美茹 姜华武 吴国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共5页
麻疯树毒蛋白为I型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目前已从麻疯树中克隆了3个毒蛋白基因。通过搜索麻疯树全基因组序列,找到了12个RIPs的编码基因,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其中1个基因是叶特异表达基因。通过设计全长引物克隆得到了这个新的RIP编... 麻疯树毒蛋白为I型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目前已从麻疯树中克隆了3个毒蛋白基因。通过搜索麻疯树全基因组序列,找到了12个RIPs的编码基因,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其中1个基因是叶特异表达基因。通过设计全长引物克隆得到了这个新的RIP编码基因,命名为Curcin-L2。序列分析表明,基因无内含子,ORF长945 bp,编码一个长31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Curcin-L2具有一个保守的RIP结构域。进一步分析了Curcin-L2的启动子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含有激素、热胁迫、光、蔗糖等调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核糖体失活蛋白 启动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核糖体蛋白基因OsRPL2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载体构建
7
作者 宋丹妮 王春台 +3 位作者 刘学群 谭艳平 刘新琼 程钢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2773-2777,共5页
依据鉴定得到的水稻(Oryza sativa L.)核糖体蛋白质Os RPL2的序列设计了引物,从水稻叶片的c D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对目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鉴定和序列分析,同时在大肠杆菌中构建水稻核糖体蛋白质基因Os RPL2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4... 依据鉴定得到的水稻(Oryza sativa L.)核糖体蛋白质Os RPL2的序列设计了引物,从水稻叶片的c D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对目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鉴定和序列分析,同时在大肠杆菌中构建水稻核糖体蛋白质基因Os RPL2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RPL2,转化入BL21(DE3)后利用IPTG诱导外源蛋白质表达并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了水稻核糖体蛋白质基因Os RPL2的c DNA序列,大小为1 570 bp,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502个氨基酸。根据序列分析的结果,水稻Os RPL2基因与多个植物核糖体蛋白质L2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并且其编码的Os RPL2蛋白质具有2个与核糖体蛋白质功能相关的功能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p GEX-4T1-RPL2重组子,诱导表达后,纯化得到了带有GST标签的可溶性Os RPL2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核糖体蛋白质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施氮肥对中筋小麦小偃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睿 任富平 +2 位作者 王哲笃 陈久芳 刘党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追施氮肥对中筋小麦小偃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关中主栽小麦品种小偃22高产调优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2006年以小麦品种小偃22为材料,于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不同量的氮肥,检测其产量、籽粒品质指标... 【目的】探讨追施氮肥对中筋小麦小偃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关中主栽小麦品种小偃22高产调优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2006年以小麦品种小偃22为材料,于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不同量的氮肥,检测其产量、籽粒品质指标和面粉粉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后小偃22平均单产较对照提高13.6%,其中以拔节期施纯氮37.5kg/hm^2+孕穗期施纯氮75kg/hm^2处理增产效果最为显著,较对照净增1350.5kg/hm^2,增幅达20.8%。追施氮肥处理平均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干面筋含量及出粉率和吸水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依次较对照提高6.6%,9.2%,9.9%,2.3%和2.3%;追氮对沉淀值和稳定时间影响不大,但平均硬度和弱化度较对照分别提高1.8%和22.4%;形成时间、评价值和粉质质量依次较对照降低8.3%,10.5%和16.8%。【结论】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小偃22的产量,显著改善其籽粒品质,但不利于粉质品质的改善。拔节期37.5kg/hm^2+孕穗期75kg/hm^2追氮组合对产量和籽粒的蛋白质品质及粉质品质效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追施氮肥 产量 品质 蛋白质含量 小偃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白介素-22及C反应蛋白在银屑病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段继惠 穆红 +2 位作者 唐志琴 张国珺 魏文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2-524,共3页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的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RP的水平。结果:①银屑病组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活化后,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活化后,银屑病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④银屑病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刺激分子PD-1对银屑病组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白介素22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P4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滋养细胞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毛彩艳 张辉 +7 位作者 李旭生 杨松昊 邓梅 丁宁 吴凯 杨晓玲 张慧萍 姜怡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26-1131,共6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滋养细胞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胎盘滋养细胞株(HTR-8),分别加入0、10、100、500、1 000μmol·L^(-1)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滋养细胞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胎盘滋养细胞株(HTR-8),分别加入0、10、100、500、1 000μmol·L^(-1)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孵育48 h后,采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改变;qRT-PCR、Western blot检测FABP4 mRNA和蛋白表达;构建FABP4腺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采用100μmol·L^(-1)L-NAME干预,ELISA分析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NAME干预组IL-6、TNF-α及FABP4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过表达FABP4组与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IL-6、TNF-α明显增加(P<0.01)。结论 FABP4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滋养细胞免疫炎症反应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滋养细胞 Il-6 TNF-α N-硝基-l-精氨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生物活性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谷良 李士明 王书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6-231,共6页
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RIPs)是一类能够脱去真核细胞28S r RNA内SRL区域的A4342,从而破坏延伸因子与核糖体的结合,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在延伸阶段的蛋白质家族。RIPs有Ⅰ、Ⅱ、Ⅲ型,苦瓜中已发现的α-苦瓜... 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RIPs)是一类能够脱去真核细胞28S r RNA内SRL区域的A4342,从而破坏延伸因子与核糖体的结合,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在延伸阶段的蛋白质家族。RIPs有Ⅰ、Ⅱ、Ⅲ型,苦瓜中已发现的α-苦瓜素、β-苦瓜素、γ-苦瓜素、δ-苦瓜素、ε-苦瓜素、MAP30等,均属于Ⅰ型RIPs。这些RIPs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虫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生物学活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RIPs的分类、生物学活性、功能与应用等方面,对苦瓜中的RIPs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核糖体失活蛋白 分类 生物活性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期实验兔日粮消化能、蛋白质、粗纤维适宜水平和氨基酸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瑞国 金岭梅 +3 位作者 王玉莲 熊统安 罗兴芹 孔丽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3-61,共9页
以日本大耳白断奶仔兔为试验动物 ,试验分两期。第一期 ,以 5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来源一致的 90只大耳白仔兔随机分为 9组。试验日粮采用L9( 34)正交试验设计与 9组试验动物相对应的 9个日粮配方及其营养水平组合 ,进行 45d的饲养试... 以日本大耳白断奶仔兔为试验动物 ,试验分两期。第一期 ,以 5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来源一致的 90只大耳白仔兔随机分为 9组。试验日粮采用L9( 34)正交试验设计与 9组试验动物相对应的 9个日粮配方及其营养水平组合 ,进行 45d的饲养试验 ,研究试验日粮能量 (DE)、蛋白质 (CP)、粗纤维 (CF)适宜水平和必需氨基酸 (EAA)模式。以生长速度和血液生理指标为试验观察指标。试验结果 ,45d平均日增重以第 2组 34.5g为最高 ,比最低的第 9组2 7.5g提高 2 5.45%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表明第 2组日粮配方及其营养水平组合为优。第二期 ,对一期第 2组日粮进行重复试验 ,以验证一期饲养试验效果的重现性。选用一期同源的 40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 60只大耳白断奶仔兔进行 60d饲养试验。试验结果 ,60d平均日增重 34.0g,与一期结果相似 ,全部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两期试验结果表明 ,第 2组日粮DE1 2 .0MJ.kg- 1 、CP1 5.0 %、CF1 4.0 %的水平组合和必需氨基酸模式适宜于生长阶段大耳白兔的营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试验 日粮 仔兔 适宜水平 酸模 血液生理指标 平均日增重 健康 大耳白兔 正常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静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艳艳 罗磊 +4 位作者 牛庆霖 刘峰 翁曼丽 刘静 冯殿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8,494,共9页
本研究应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宁阳大枣基因转化的各项因子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探索了Ca2+浓度对侵染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侵染效率最高的组合为1/2 侵染液浓度,20 min 侵染时间和0 mg/L Ca2+浓度.... 本研究应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宁阳大枣基因转化的各项因子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探索了Ca2+浓度对侵染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侵染效率最高的组合为1/2 侵染液浓度,20 min 侵染时间和0 mg/L Ca2+浓度.Ca2+浓度在提高宁阳大枣基因转化效率方面没有明显促进效果.Ca2+浓度仅对平均分化芽数影响较大,浓度为0 mg/L 时,平均分化芽数最多.本试验共获得27 株转化苗,试验转化效率为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法 香樟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 枣疯病 Ca2%PlUS%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建明 王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探索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对已知药敏结果的解脲脲原体进行编码核糖体蛋白L4/L22的基因以及23S rRNA的II区和V区的扩增并测序,比对分析其碱基和氨基酸的改变。结果在耐药株X01核糖体蛋白L4上... 目的探索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对已知药敏结果的解脲脲原体进行编码核糖体蛋白L4/L22的基因以及23S rRNA的II区和V区的扩增并测序,比对分析其碱基和氨基酸的改变。结果在耐药株X01核糖体蛋白L4上,出现第67位谷氨酰胺→赖氨酸和71位甘氨酸→丝氨酸的改变;敏感株Y292经阿奇霉素诱导耐药后,L22核糖体蛋白上出现9个氨基酸的改变;耐药株Y187 23S rRNAV区出现第2566位碱基T→C、第2569位缺失碱基G和第2621位碱基A→T的变化。结论核糖体蛋白L4、L22以及23S rRNA上相应区域碱基、氨基酸的改变,可能是导致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出现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核糖体蛋白l4/l22 23S RRNA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RPS13蛋白的体外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作者 王晨凯 廖怡 +2 位作者 刘苗苗 储俊 吴家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共5页
核糖体蛋白S13(Ribosomal protein S13,RPS13)属于核糖体蛋白家族,在核糖体中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维持核糖体大小亚基之间的动态连接。从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的根、茎、叶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蛇床子核糖体蛋白s... 核糖体蛋白S13(Ribosomal protein S13,RPS13)属于核糖体蛋白家族,在核糖体中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维持核糖体大小亚基之间的动态连接。从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的根、茎、叶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蛇床子核糖体蛋白s13(rps13)的开放阅读框(ORF),成功获得了一段453 bp的基因,该基因片段编码151个氨基酸的蛋白;将获得的目的基因rps13 ORF连接到表达载体p ET22b(+)中,并进一步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中诱导目的基因体外表达;通过对蛋白结构进行分析表明蛇床子RPS13含有6个α螺旋;对蛇床子RPS13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在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与植物类胡萝卜的RPS13亲缘关系最近。蛇床子RPS13蛋白在体外的成功表达以及对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rps13 蛋白质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