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变磁场对激光-电弧复合焊316L接头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温志刚 田雷 +2 位作者 沈楠楠 宋付成 檀财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162,共6页
以6 mm厚度316L不锈钢板为对象,开展了磁场辅助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研究。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对比分析了焊后成形、截面形貌、焊缝组织和焊缝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交变磁场的引入增大了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熔透能力,熔透状态由局部未熔透转... 以6 mm厚度316L不锈钢板为对象,开展了磁场辅助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研究。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对比分析了焊后成形、截面形貌、焊缝组织和焊缝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交变磁场的引入增大了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熔透能力,熔透状态由局部未熔透转变为熔透良好。此外,焊缝组织明显均匀化,一方面焊缝电弧区和激光区内奥氏体的Cr元素差异降低,另一方面电弧区和激光区的晶粒尺寸差显著降低。交变磁场提高了接头焊缝的抗腐蚀性能,提高了自腐蚀电位,降低了自腐蚀电流密度,焊缝腐蚀速率减慢,点蚀坑密度显著减小。研究表明,对于激光-电弧复合焊,磁场的引入有利于提高熔透能力和焊缝均匀化,改善焊缝的成形和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磁场辅助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弧复合沉积316L不锈钢的组织及性能
2
作者 赵宇辉 贺晨 +1 位作者 赵吉宾 张宏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为了验证激光-等离子弧/复合沉积成形工艺的可行性,首先采用等离子弧增材制造后,在其基础上采用激光沉积工艺复合成形了316L块体试样。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不同沉积层位置的宏观形貌、微观... 为了验证激光-等离子弧/复合沉积成形工艺的可行性,首先采用等离子弧增材制造后,在其基础上采用激光沉积工艺复合成形了316L块体试样。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不同沉积层位置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特征、力学性能、断口形貌等。结果表明:等离子弧沉积成形试验的沉积层厚度是激光沉积层的3倍以上。等离子弧沉积层内组织显著粗化,二次枝晶发达,而激光沉积层的硬度高于等离子弧沉积层;两种工艺沉积层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界面热影响区厚度小于100μm。虽然,激光-等离子弧复合工艺可以实现316L复合沉积成形,与等离子弧沉积工艺相比,沉积效率有一定优势,但是,复合工艺成形试样的强度和伸长率等性能参数低于等离子弧沉积成形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弧复合成形 316l不锈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6-5p、Skp2、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灿峰 刘嘉欣 杨文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术治疗,对比不同病理特征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术后1年是否生化复发分为复发组(n=21)与未复发组(n=97),比较2组临床资料、miR-296-5p、Skp2、RPL6mRNA表达水平,分析miR-296-5p、Skp2、RPL6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不同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7、22.416、10.088、34.239、20.180、12.208,t=4.649、-5.770、-5.713、4.716、-5.647、-6.884,均P=0.000);miR-296-5p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578、-0.539、-0.517、-0.556,均P<0.001),Skp2、RPL6 mRNA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31、0.507、0.476、0.493、0.494、0.473、0.420、0.505,均P<0.001);复发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切缘阳性率、Gleason评分、高于未复发组,术后辅助治疗率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miR-296-5p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组,Skp2、RPL6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校正前,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术后辅助治疗、miR-296-5p、Skp2、RPL6 mRNA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后,miR-296-5p、Skp2、RPL6mRNA仍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miR-296-5p、Skp2、RPL6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的AUC为0.902(95%CI=0.833~0.949),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miR-296-5p、Skp2、RPL6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6-5p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核糖体蛋白l6 前列腺癌 病理特征 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度为3的毛毛虫树的L(3,2,1)-标号
4
作者 张小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0,366,共6页
[目的]对最大度为3的毛毛虫树的L(3,2,1)-标号问题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对毛毛虫树的最大度为3的点间距离进行分类,得到其可能的标号类型.利用这些可能的标号类型,通过拼接技术对最大度为3的毛毛虫树的L(3,2,1)标号数进行完全刻画.[结果... [目的]对最大度为3的毛毛虫树的L(3,2,1)-标号问题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对毛毛虫树的最大度为3的点间距离进行分类,得到其可能的标号类型.利用这些可能的标号类型,通过拼接技术对最大度为3的毛毛虫树的L(3,2,1)标号数进行完全刻画.[结果]完全确定了最大度为3的毛毛虫树的L(3,2,1)标号数.[结论]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先前文章《毛毛虫树的L(3,2,1)-标号问题》的一个延续.前文纠正了Clipperton在2008年发表的关于毛毛虫树的一个错误结果,并完全确定了最大度不小于4的毛毛虫树的L(3,2,1)标号数.本文则完全确定了最大度为3的毛毛虫树的L(3,2,1)标号数.这样对于毛毛虫树的L(3,2,1)-标号就得到了完全的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分配 l(3 2 1)-标号 毛毛虫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MGF360-13L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5
作者 陈世钰 蒋亚君 +5 位作者 鑫婷 崔帅 王洋 郭晓宇 贾红 朱鸿飞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1,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非洲猪瘟病毒(ASFV)MGF360-13L基因原核表达系统表达13L蛋白,并制备其鼠源多克隆抗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SFV MGF360-13L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其同源性、构建遗传进化树;将非洲猪瘟病毒MGF360-13L基因密码子优...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非洲猪瘟病毒(ASFV)MGF360-13L基因原核表达系统表达13L蛋白,并制备其鼠源多克隆抗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SFV MGF360-13L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其同源性、构建遗传进化树;将非洲猪瘟病毒MGF360-13L基因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合成,连接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13L,转化至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目的蛋白,采用镍柱纯化法进行蛋白纯化。将纯化后的蛋白乳化后免疫8周龄BALB/c雌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为58.2 kDa,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猪阳性血清可特异性识别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表明该重组蛋白获得正确表达。利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能与MGF360-13L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高达1∶256000。本研究成功制备非洲猪瘟病毒MGF360-13L重组蛋白,以其为免疫原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备较高的特异性和反应性,为进一步阐述MGF360-13L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研制非洲猪瘟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MGF360-13l基因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成株抗白粉病小麦-簇毛麦T2DS·2V#6L易位系的选育
6
作者 侯富 金银禹 +3 位作者 张婷 王洋 孔令娜 张瑞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7-834,共8页
白粉病是威胁全球小麦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从小麦野生近缘种发掘成株抗白粉病基因资源对培育持久抗性品种十分重要。本研究从硬粒小麦-簇毛麦01I139(V#6)双二倍体AABBVV-3与普通小麦NAU0686杂交、回交的后代中鉴定到一个小麦-簇毛麦2V#6... 白粉病是威胁全球小麦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从小麦野生近缘种发掘成株抗白粉病基因资源对培育持久抗性品种十分重要。本研究从硬粒小麦-簇毛麦01I139(V#6)双二倍体AABBVV-3与普通小麦NAU0686杂交、回交的后代中鉴定到一个小麦-簇毛麦2V#6(2D)异代换系11-2V-1,利用11-2V-1在染色体2V和2D之间产生重组,将11-2V-1与高感白粉病普通小麦NAU0686杂交,F_(1)自交。利用GISH/FISH和分子标记对F_(2)世代131个单株进行分子细胞学鉴定,获得了小麦-簇毛麦T2DS·2V#6L易位系11-2V-2、2V#6S端体系11-2V-3和2V#6L端体系11-2V-4新种质。白粉病抗性鉴定发现,所有F_(2)单株苗期均高感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E09,但成株期含有2V#6和2V#6L染色体臂的所有单株均表现高抗(IT=1~2),而仅含有2V#6S染色体臂或无外源染色体的单株均高感白粉病(IT=7~9),表明簇毛麦01I139的2V#6L染色体臂上携带成株抗白粉病基因,该基因可能与小麦-簇毛麦T2BS·2V#5L易位系携带的Pm62是等位基因。遗传效应分析表明,T2DS·2V#6L易位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传递正常,对主要农艺性状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穗长、每穗粒数和单株粒重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效应。因此,本研究创制的成株抗白粉病T2DS·2V#6L易位系11-2V-2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新抗源,也为后续簇毛麦2VL上优异基因遗传定位和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麦-簇毛麦T2DS·2V#6l易位系 白粉病 簇毛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出相及夹杂物对L80-9Cr钢耐蚀性的影响
7
作者 卢道胜 陈宇凡 +4 位作者 魏安超 董社霞 刘勇 杜宇峰 孙冲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8,共8页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FeCl_(3)点蚀试验,研究了Cr_(23)C_(6)析出相及Al_(2)O_(3)夹杂物对L80-9Cr钢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_(23)C_(6)在原马氏体板条束内的析出聚集增大了小角度晶界处的晶格畸变程度,使其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导致材料...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FeCl_(3)点蚀试验,研究了Cr_(23)C_(6)析出相及Al_(2)O_(3)夹杂物对L80-9Cr钢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_(23)C_(6)在原马氏体板条束内的析出聚集增大了小角度晶界处的晶格畸变程度,使其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导致材料耐腐蚀性能降低;另一方面,Cr_(23)C_(6)析出导致周围贫Cr区的形成,增大材料的点蚀倾向;此外,Al_(2)O_(3)夹杂物的存在也为点蚀萌生与发展提供有利位置,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L80-9Cr钢的严重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80-9Cr钢 Al_(2)O_(3)夹杂 富Cr碳化物 FeCl_(3)点蚀 晶格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renstein(L,A)-投射模的稳定性
8
作者 罗宏蓉 陈文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6-1300,共5页
设R是有单位元的交换环,(L,A)是完备的对偶对.先引入一种相对于完备对偶对(L,A)的Gore nstein同调模类GP(2)L,再研究GP(2)/L的一些性质.最后,借助一些特殊的模类证明GP(2)L与Gorenstein(L,A)-投射模类一致.
关键词 Gorenstein(l A)-投射模 稳定性 GORENSTEIN平坦模 正合序列 对偶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形的Gorenstein(L,A)-内射维数
9
作者 刘妍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1-528,共8页
设(L,A)是一给定的完备对偶对.首先,引入复形的Gorenstein(L,A)-内射维数,给出其刻画,并证明复形的Gorenstein(L,A)-内射维数不超过内射维数;其次,讨论复形的相对上同调和Tate上同调,得到联系绝对、相对、Tate上同调的长正合序列.
关键词 对偶对 Gorenstein(l A)-内射维数 Tate上同调 长正合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黄酮3′-羟化酶及其在大麦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炜 景兴怀 +7 位作者 杨涛 陈佳 普晓英 杨晓梦 李娥贤 李霞 杨丽娥 曾亚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9-35,共7页
类黄酮3′-羟化酶(F3′H)是植物黄酮类化合物中的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代谢中的关键酶,在植物的花色和果色修饰、抗逆、抗病虫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大麦(Hordeum vulgare L.)富含黄酮物质,具有保健功效,对大麦F3′H基因进行相关研究对培... 类黄酮3′-羟化酶(F3′H)是植物黄酮类化合物中的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代谢中的关键酶,在植物的花色和果色修饰、抗逆、抗病虫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大麦(Hordeum vulgare L.)富含黄酮物质,具有保健功效,对大麦F3′H基因进行相关研究对培育富含黄酮物质的药食两用大麦品种有重要意义。介绍了F3′H的发现历程以及在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在基因层面的相关研究中,已有多种植物的F3′H基因被克隆出来,部分研究对该基因的形成以及进化历程进行了分析,部分研究揭示了与F3′H基因相关的转录因子以及其在不同部位、不同外界环境条件胁迫下的表达情况;在部分植物中F3′H基因的表达可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以及部分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大麦中黄酮合成途径中的相关结构基因基本都已被克隆出来,F3′H基因是其中较晚被克隆出来的,该基因已有多个变体从一些大麦品种中被克隆出来并进行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对培育富含黄酮的大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3′-羟化酶(F3′H) 黄酮 代谢 大麦(Hordeum vulgare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胞消化方式对靶向CD3L1的抗体结合肿瘤细胞的影响
11
作者 张远 邓守言 许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6,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细胞消化方式对靶向CD3L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代号:5H)结合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胰蛋白酶溶液或胶原酶与中性蛋白酶混合液,在室温和37℃两种消化温度下对不同贴壁肿瘤细胞系进行离解、传代和收集。随后,通过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不同的细胞消化方式对靶向CD3L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代号:5H)结合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胰蛋白酶溶液或胶原酶与中性蛋白酶混合液,在室温和37℃两种消化温度下对不同贴壁肿瘤细胞系进行离解、传代和收集。随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比较不同消化条件下肿瘤细胞与5H抗体的结合差异。结果使用胰蛋白酶溶液在室温离解和传代的细胞仅表现出与5H抗体的微弱结合,而相同的细胞系用胶原酶与中性蛋白酶混合液在室温消化后,则显示出与5H抗体的明显结合,两组之间抗体结合信号及抗体染色阳性细胞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原酶与中性蛋白酶混合液处理的细胞与抗体的结合信号呈现出抗体浓度依赖性,可用于受体占位分析。相比室温,37℃的条件下消化后略微削弱了靶细胞与5H抗体的结合,但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蛋白酶溶液消化方式显著削弱了抗CD3L1抗体与肿瘤细胞的结合,而胶原酶与中性蛋白酶混合液的消化方式能有效保护该结合。在选择适宜的消化酶处理细胞的前提下,消化温度的影响相对次要。在研究抗体药物与细胞表面抗原相互作用时,应采用合理且经过优化的细胞消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l1 胞膜蛋白 细胞消化 抗体-抗原结合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14L1P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12
作者 郑文甜 公慧 +3 位作者 张馨月 郝嘉仪 王亚杰 蒋英英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9,共11页
背景与目的:SEC14L1P1是SEC14家族的一种假基因,已被发现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SEC14L1P1在OSCC细胞内的表达特征和亚细胞定位... 背景与目的:SEC14L1P1是SEC14家族的一种假基因,已被发现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SEC14L1P1在OSCC细胞内的表达特征和亚细胞定位,以及其对OSC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ENCORI数据库对SEC14L1P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利用GDC和UCSC Xena数据库进一步分析SEC14L1P1在HN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SEC14L1P1在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RNA核质分离实验确定SEC14L1P1在OSCC细胞中的定位。对CAL-27细胞建立SEC14L1P1敲减(SS-SEC14L1P1)组和敲减对照(SS-NC)组,对HN30细胞建立SEC14L1P1过表达(SEC14L1P1)组和过表达对照(Vector)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估SEC14L1P1表达变化对各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EC14L1P1表达改变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EC14L1P1在体内对OSCC细胞增殖的影响,将12只4周龄BALB/c裸鼠随机分为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NC组和ASO-SEC14L1P1组,每组6只,每只裸鼠均做标记。进一步的机制研究通过RNAInter数据库分析与SEC14L1P1交互的分子,通过ENCORI数据库查询SEC14L1P1与DHX9的表达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EC14L1P1表达改变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的影响。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SEC14L1P1在HNS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RTFQ-PCR结果表明,SEC14L1P1在6种OSCC细胞系中均高表达;RNA核质分离实验结果显示,在CAL-27和HN30细胞中SEC14L1P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与SS-NC组相比,SS-SEC14L1P1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与Vector组相比,SEC14L1P1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也明显升高。SEC14L1P1的下调伴随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升高,N-钙粘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降低,SEC14L1P1过表达后的结果则相反。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显示,与ASO-NC组比较,ASO-SEC14L1P1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减小。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SEC14L1P1与DHX9表达呈正相关性,且已有研究表明DHX9能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敲减SEC14L1P1导致磷酸化PI3K(phosphorylated-PI3K,p-PI3K)和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AKT,p-AKT)的蛋白表达减少,过表达SEC14L1P1则显示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增加。结论:SEC14L1P1在OSCC细胞和组织中呈现出较高的表达水平,并且能促进OSCC细胞增殖及迁移,这一现象可能与SEC14L1P1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促进E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14l1P1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3
作者 白冬梅 赵学明 +1 位作者 李鑫钢 徐世民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3,共5页
米根霉是生产绿色平台生物化学品L(+) 乳酸的理想菌种 ,目前集中在发酵工艺的优化、新型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以及细胞固定化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控制米根霉菌体形态使之自聚集成为一定大小的球体进行乳酸发酵 ,操作简便、费用低。建议今后... 米根霉是生产绿色平台生物化学品L(+) 乳酸的理想菌种 ,目前集中在发酵工艺的优化、新型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以及细胞固定化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控制米根霉菌体形态使之自聚集成为一定大小的球体进行乳酸发酵 ,操作简便、费用低。建议今后从应用代谢工程技术定向选育米根霉L(+) 乳酸高产菌 ,改进发酵设备、改良提取工艺 ,合理控制乳酸产品的构型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进一步研究 ,从而降低乳酸生产原料的成本 ,扩大L(+) 乳酸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l(%PlUS%)-乳酸 发酵 2-羧基丙酸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的L(3,2,1)-标号 被引量:8
14
作者 翟明清 董琳 吕长虹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0-246,共7页
无向图G的L(3,2,1)-标号是指从顶点集V(G)到非负整数集Z*的一个映射,满足:对i=1,2,3,只要dG(x,y)=i,则f(x)-f(y)|≥4-i.若一个L(3,2,1)-标号中的所有像元素都不超过整数k,则称之为k-L(3,2,1)-标号.图G的L(3,2,1)-标号数,记作3λ(G),是... 无向图G的L(3,2,1)-标号是指从顶点集V(G)到非负整数集Z*的一个映射,满足:对i=1,2,3,只要dG(x,y)=i,则f(x)-f(y)|≥4-i.若一个L(3,2,1)-标号中的所有像元素都不超过整数k,则称之为k-L(3,2,1)-标号.图G的L(3,2,1)-标号数,记作3λ(G),是使得图G存在k-L(3,2,1)-标号的最小整数k.文中给出了路、圈、树等特殊图的L(3,2,1)-标号数,并给出了一般图的L(3,2,1)-标号数的一个上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 1)-标号 l(3 2 1)-标号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蓉 王远亮 +1 位作者 陈国平 罗彥凤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5-97,110,共4页
综述了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进展。米根霉是生产L(+)-乳酸的理想菌种,目前主要集中在菌株的选育、发酵工艺的优化和提取分离操作以及新型反应器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控制米根霉菌体的形态可提高菌株产酸的能力,操作简便。... 综述了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进展。米根霉是生产L(+)-乳酸的理想菌种,目前主要集中在菌株的选育、发酵工艺的优化和提取分离操作以及新型反应器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控制米根霉菌体的形态可提高菌株产酸的能力,操作简便。提出今后应从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定向选育出高产L(+)-乳酸的基因工程菌株,优化发酵工艺,改进发酵设备和选择合适的固定化载体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从而降低生产L(+)-乳酸的成本,加大乳酸衍生物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扩大L(+)-乳酸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l(%PlUS%)-乳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L-天冬氨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0
16
作者 史卫良 陈德余 吴清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1-765,共5页
合成了新的水杨醛天冬氨酸席夫碱配体及其铜、锌、钴、镍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及顺磁共振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K[ML]·nH2O,式中L= C11H7NO, M=... 合成了新的水杨醛天冬氨酸席夫碱配体及其铜、锌、钴、镍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及顺磁共振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K[ML]·nH2O,式中L= C11H7NO, M= Cu2+ 、Zn2+ 、Co2+ 、Ni2+ ,相应地n= 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配合物 水杨醛缩 天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多黏类芽孢杆菌L_1-9菌株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菌作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马桂珍 王淑芳 +3 位作者 暴增海 吴少杰 夏振强 李世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35-339,共5页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以小麦蠕孢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活性追踪和SDS-PAGE跟踪检测,从分离自连云港海域、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菌作用的多黏类芽孢杆菌L1-9菌株...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以小麦蠕孢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活性追踪和SDS-PAGE跟踪检测,从分离自连云港海域、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菌作用的多黏类芽孢杆菌L1-9菌株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小麦蠕孢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蛋白,分子质量约31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多黏类芽孢杆菌l1-9菌株 抗菌蛋白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永健 李慧 +2 位作者 张宁 刘君平 孙晓博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对开孔钢板连接件(PBL)加劲型钢管混凝土构件界面粘结性能进行研究,以PBL加劲肋的开孔间距、开孔孔径、混凝土粗骨料粒径为参数,进行了该类试件抗剪性能的推出试验,并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进行了界面粘结强度、抗剪刚度等参数的对比分析... 对开孔钢板连接件(PBL)加劲型钢管混凝土构件界面粘结性能进行研究,以PBL加劲肋的开孔间距、开孔孔径、混凝土粗骨料粒径为参数,进行了该类试件抗剪性能的推出试验,并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进行了界面粘结强度、抗剪刚度等参数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内PBL加劲肋承载力受混凝土粗骨料含量影响的修正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通过设置PBL加劲肋可以明显提高钢管混凝土的界面抗剪承载力和刚度,其粘结强度受加劲肋开孔参数的影响;引入的PBL抗剪承载力公式修正系数与开孔板内混凝土榫的粗骨料面积比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l加劲肋 矩形钢管混凝土 推出试验 界面粘结-滑移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银-石墨涂层316L不锈钢双极板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及表征 被引量:16
19
作者 梁鹏 徐洪峰 +2 位作者 刘明 卢璐 傅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5-600,共6页
316L不锈钢以其质轻,价廉,易加工成型以及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而成为极具潜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但其在电池运行环境中仍有一定缺陷.在阴极条件下不锈钢板易钝化,增加了与碳纸扩散层间的界面接触电阻;而在阳极条件下,则由... 316L不锈钢以其质轻,价廉,易加工成型以及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而成为极具潜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但其在电池运行环境中仍有一定缺陷.在阴极条件下不锈钢板易钝化,增加了与碳纸扩散层间的界面接触电阻;而在阳极条件下,则由于金属离子的溶解,污染了膜电极,引起催化剂中毒,从而降低电池输出功率,影响电池性能.本文采用喷涂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导电石墨涂层,测得其与Toray060碳纸的接触电阻为80.6mΩ·cm2.如果在制备石墨涂层前预镀薄层银,则可使其接触电阻降至19.8mΩ·cm2.因此,本文利用Tafel曲线、恒电位氧化等电化学方法,对该镀银-石墨涂层316L不锈钢与原316L不锈钢和镀银316L不锈钢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阳极工作环境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银不锈钢和镀银-石墨涂层不锈钢较原不锈钢的腐蚀电位分别提高了0.49和0.35V,腐蚀电流密度下降1-2个数量级,维持在10-6-10-7A·cm-2.而镀薄银钢板则因为银层较薄存在微孔,使得部分不锈钢基体外露,形成腐蚀电池而更易于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双极板 316l不锈钢 石墨涂层 镀银-石墨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通量分析优化米根霉R1021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 被引量:15
20
作者 白冬梅 付卫明 +3 位作者 赵学明 代海霞 李鑫钢 徐世民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4-558,共5页
建立了米根霉R1021的代谢网络,分析了米根霉R1021在分批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氮源浓度、不同供氧量条件下的代谢通量分布,确定PYR是米根霉代谢网络上的关键节点,此节点的通量分配比影响着乳酸的最终产率.在米根霉发酵中,当NH4NO3质... 建立了米根霉R1021的代谢网络,分析了米根霉R1021在分批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氮源浓度、不同供氧量条件下的代谢通量分布,确定PYR是米根霉代谢网络上的关键节点,此节点的通量分配比影响着乳酸的最终产率.在米根霉发酵中,当NH4NO3质量浓度为2.0g/L,空气体积流量为2L/min时,流向乳酸的代谢流最大.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得到L(+) 乳酸的最大理论得率YP/S为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通量分析 米根霉R1021 发酵生产 l(%PlUS%)-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