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盐度胁迫对斜带石斑鱼Na^+/K^+-ATP酶及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宇晴 余德光 +5 位作者 谢骏 郁二蒙 李望东 王广军 王海英 龚望宝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0-164,共5页
研究了急性盐度胁迫对斜带石斑鱼幼鱼Epinephelus coioides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将养殖于自然海水(盐度34‰)中,体重为(19.59±0.25)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直接转移至盐度24‰、14‰、4‰和0‰的水体中,于转移后1... 研究了急性盐度胁迫对斜带石斑鱼幼鱼Epinephelus coioides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将养殖于自然海水(盐度34‰)中,体重为(19.59±0.25)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直接转移至盐度24‰、14‰、4‰和0‰的水体中,于转移后1、3、6、12和24h分别检测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血清中血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溶菌酶的变化。试验表明:试验组Na+/K+-ATP酶活性变化基本一致,均在1h时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至6h达到稳定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在24‰和14‰盐度组呈下降趋势,在4‰和0‰盐度组3h时出现最低值,在6h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AST水平在24‰和14‰盐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4‰和0‰盐度组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6和12h时达到各自峰值;溶菌酶含量在试验24h时,在24‰、14‰和4‰盐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0‰盐度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至6h时达到峰值。试验显示,斜带石斑鱼幼鱼由盐度34‰的水体转移至盐度24‰和14‰的水体后,其应激强度较弱;由盐度34‰的水体转移至盐度4‰和0‰的水体后,其应激反应较大,适应盐度变化需时也较长。根据本试验结果,在对斜带石斑鱼进行应激性淡化转运时,可将其直接从34‰高盐度自然海水中转移至14‰盐度的水体后,再缓慢降至预定盐度,从而减少淡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盐度胁迫 Na+/k+-atp 血糖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盐度胁迫对卵形鲳鲹幼鱼Na^+-K^+-ATP酶活性和渗透压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范春燕 区又君 +3 位作者 李加儿 于娜 苏慧 王刚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18-224,共7页
研究了水环境急性盐度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鳃Na+-K+-ATP(NKA)酶活力,血清、鳃丝和肾脏渗透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幼鱼从盐度30(对照)中直接转移至盐度5、10、15、20、25、35水体中,96 h后无死亡.各盐度处理组的鳃NKA... 研究了水环境急性盐度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鳃Na+-K+-ATP(NKA)酶活力,血清、鳃丝和肾脏渗透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幼鱼从盐度30(对照)中直接转移至盐度5、10、15、20、25、35水体中,96 h后无死亡.各盐度处理组的鳃NKA酶活性和血清渗透压在最初72 h内出现一定波动,随后变化平稳.试验结束时(96 h),NKA活性随盐度梯度呈"U"型分布,盐度35处理的酶活高于其他处理,盐度20处理活性最低.各处理的血清渗透压大小在96 h时,随着盐度的变化,以盐度15、20为中心,呈对称变化,在盐度20后随盐度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同盐度的鳃渗透压随时间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逐渐稳定的趋势.肾渗透压除盐度5、10处理外,其他盐度组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维持一定的稳定性.说明卵形鲳鲹幼鱼在生理上具有广盐性鱼类的"高渗环境高NKA活性"特征,有较强的渗透压调节与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卵形鲳鲹幼鱼 急性盐度胁迫 渗透压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cAMP/cGMP、Na^+-K^+-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侯平 刘宁 +2 位作者 张明雪 马贤德 杨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60-361,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Na+-K+-ATP酶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用普萘洛尔制备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cAMP/cGMP、Na+-K+-ATP酶的影响。结果:参... 目的:通过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Na+-K+-ATP酶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用普萘洛尔制备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cAMP/cGMP、Na+-K+-ATP酶的影响。结果:参仙升脉口服液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明显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cAMP/cGMP、Na+-K+-ATP酶的活性,这可能是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仙升脉口服液 缓慢性心律失常 CAMP/CGMP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ATP)通道介导的油茶皂甙对在体大鼠心肌产生的缺血预适应样保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黄起壬 曹守仪 +2 位作者 何明 李萍 彭维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 :研究油茶皂甙 (SQS)对大鼠心肌产生的缺血预适应样保护作用及与KATP通道的关系。方法 :以ISO诱发大鼠心肌缺血损伤为模型 ,使用KATP通道特异性阻断剂gliberclamide (GLI 5mg·kg-1)。实验分为四组 ,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NS... 目的 :研究油茶皂甙 (SQS)对大鼠心肌产生的缺血预适应样保护作用及与KATP通道的关系。方法 :以ISO诱发大鼠心肌缺血损伤为模型 ,使用KATP通道特异性阻断剂gliberclamide (GLI 5mg·kg-1)。实验分为四组 ,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NS组 )、ISO诱发损伤组 (I R组 )、SQS组 (I R +SQS 0 .2mg·kg-1)和GLI组 (I R +GLI +SQS)。在注射ISO前 ,从阴茎静脉预适应注射各被试药物或NS ,每天 1次 ,连续 3d。末次给药后立即皮下多点注射ISO。NS组皮下注射等量NS。分别测定大鼠ECG及末次给药后血清CPK活性 ,FFA和腺苷含量。结果 :预适应ivSQS能有效地保护ISO所致大鼠心肌损伤 ;先ivGLI后再给予SQS ,则SQS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SQS对ISO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可产生药理性预适应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油茶皂甙 katp通道 心肌缺血预适应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颗粒对家兔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周亚滨 赵艳茹 +2 位作者 徐倩 孙静 张占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89-99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治疗组、养心颗粒防治组、胺碘酮治疗组,并另取7只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家兔心肌Na+-K+-ATP酶活性。结果:养心颗粒可以有效延长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改善心肌Na+-K+-ATP酶活性。结论:用高脂饮食喂养家兔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以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与人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相近似;以益气养心安神为立法组成的养心颗粒具有提高心律失常家兔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 益气养心安神法 养心颗粒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低盐度胁迫下鲻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及其β亚基mRNA表达与显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磊 蒋玫 +3 位作者 王云龙 吴庆元 牛俊翔 沈新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30,共8页
探讨在低盐度胁迫下鲻(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量变化以及对鳃丝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别为20(对照组),15,10,5和0实验条件下,20d后各低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高... 探讨在低盐度胁迫下鲻(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量变化以及对鳃丝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别为20(对照组),15,10,5和0实验条件下,20d后各低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0和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在实验过程中表现为持续上升的趋势,前期升高幅度大,后期升高幅度减小;10和1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在15d后达到峰值,至20d呈现小幅下降趋势.鳃丝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与Na+-K+-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同步,显示出了其对Na+-K+-ATP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对鳃丝显微结构观察的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降低,鲻幼鱼鳃小片逐渐变宽,伴随间距缩小,同时泌氯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体积缩小,扁平细胞体积增大,黏液细胞数量增多.这表明在低盐度胁迫下鲻幼鱼鳃的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具有随外界水体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幼鱼 盐度 鳃丝 NA^+-k^+-atp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HIF-1α双突变体对大鼠缺血心肌及Na^+-K^+ 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明琰 何文凯 +2 位作者 崔永生 王玉婷 邓秀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6-480,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双突变体基因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损伤程度及Na^+-K^+ATP酶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Saline组,n=12)、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组,n=12)、A...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双突变体基因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损伤程度及Na^+-K^+ATP酶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Saline组,n=12)、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组,n=12)、Ad-HIF-1α-564/402组(n=12).在术后即刻分别肌注生理盐水、AdNull、Ad-HIF-1α-564/402 0.1 m L,病毒滴度1.0×108PFU.术后7 d,记录大鼠24 h饮食量、饮水量及体质量,观察大鼠的精神及运动状况.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B型利钠肽浓度.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测量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最大上升/下降速率.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心肌梗死大鼠心肌Na^+-K^+ATP酶水平.结果:基因转染后7 d,3组大鼠饮食量、饮水量、体质量无统计学差异.Ad-HIF-1α-564/402组大鼠较Saline组、AdNull组反应更为灵敏,活动耐量增加.CK-Mb、c Tn I、BNP血清浓度在Ad-HIF-1α564/402组均较其他两组为低,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d-HIF-1α-564/402组大鼠LVSP、±LVdp/dtmax明显高于Saline组、Ad-Null组(P<0.05).Ad-HIF-1α-564/402组大鼠LVEDP明显高于Saline组、Ad-Null组(P<0.05),上述指标Saline组、Ad-Null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光光度计结果显示:Na^+-K^+ATP酶水平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HIF-1α-564/402能减轻心肌细胞梗死程度,保护心脏功能,对Na^+-K^+ATP酶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心肌梗死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辐射对小鼠肾组织中乳酸脱氢酶、Na^+-K^+ATP酶活性及Caspase-3蛋白、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敏 俞诗源 +1 位作者 刘佳昕 杜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7,共7页
为了探究X射线辐射对小鼠肾组织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活性及Caspase-3蛋白、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对96只成体小鼠用不同剂量的X射线(0、1、3、5Gy)进行全身辐射,分别于辐射后5、10、15d和20d,用比色法测量小鼠肾组织结构中乳酸脱... 为了探究X射线辐射对小鼠肾组织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活性及Caspase-3蛋白、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对96只成体小鼠用不同剂量的X射线(0、1、3、5Gy)进行全身辐射,分别于辐射后5、10、15d和20d,用比色法测量小鼠肾组织结构中乳酸脱氢酶、Na+-K+ATP酶的活性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量小鼠肾组织结构中Caspase-3蛋白、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经X射线辐射后小鼠肾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有不同程度增加,Na+-K+ATP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aspase-3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增强.据此认为,X射线辐射剂对小鼠肾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小鼠 乳酸脱氢酶 NA^+-k^+ atp酶Caspase-3蛋白 BA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上一种Ca^(2+)依赖性K_(ATP)通道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英杰 佟振清 高天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2,共5页
KATP通道在细胞的新陈代谢与膜兴奋性的耦联中起重要作用 .采用膜片钳的内面向外式记录方法 ,在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上记录到一种被胞浆侧ATP和甲糖宁 (tolbutamide,一种KATP通道阻断剂 )抑制的Ca2 + 依赖性钾离子通道 .在细胞膜... KATP通道在细胞的新陈代谢与膜兴奋性的耦联中起重要作用 .采用膜片钳的内面向外式记录方法 ,在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上记录到一种被胞浆侧ATP和甲糖宁 (tolbutamide,一种KATP通道阻断剂 )抑制的Ca2 + 依赖性钾离子通道 .在细胞膜内外的K+ 浓度均为 140mmol/L时 ,通道的电导为 (2 0 4± 2 1) pS ,翻转电位为 (3 5 7± 1 13)mV ,通道无整流性 .通道开放概率及ATP对通道的抑制作用均呈现电压依赖性 .该KATP通道与以往报道的“经典”KATP通道有显著不同 ,其活动受膜电位、胞内Ca2 + 和ATP三重调节 ,表明这是一种新型的KATP通道 .上述结果表明在海马神经元上至少有两种性质不同的KATP通道 ,提示神经元可能通过不同性质的KATP通道感受细胞内的代谢状态 ,进而调节细胞膜的兴奋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敏感钾通道 CA^2+ 海马 CA1区 膜片钳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及主要离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立田 戴习林 +3 位作者 臧维玲 邓平平 邹卫丽 丁福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120,共5页
采取L16(215)正交设计试验,开展5周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分析养殖水体中K+及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增加及体内ATP酶活性均具有显著... 采取L16(215)正交设计试验,开展5周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分析养殖水体中K+及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增加及体内ATP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K+浓度为150 mg/L时成活率最高,而K+浓度为50 mg/L时生长速度最快,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也最高;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也具有显著影响。本试验因素水平组合中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150 mg/L、Ca2+100 mg/L、Mg2+300 mg/L,生长速度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凡纳滨对虾体内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的最佳组合为盐度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k+ 交互作用 存活 生长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贮藏期间肌肉ATP关联物及K值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欧阳芳芳 王建辉 +4 位作者 陈奇 王发祥 李向红 俞健 刘永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0,159,共5页
为了明晰冷藏(4℃)过程中草鱼宰杀后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含量变化与鲜度变化的关联,研究了贮藏期间草鱼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及K值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藏期间草鱼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相对含量有明显区别... 为了明晰冷藏(4℃)过程中草鱼宰杀后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含量变化与鲜度变化的关联,研究了贮藏期间草鱼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及K值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藏期间草鱼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相对含量有明显区别,背部和腹部肌肉肌苷酸(IMP)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草鱼背部IMP含量远大于腹部;次黄嘌呤(Hx)和次黄嘌呤核苷(HxR)含量均随贮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新鲜草鱼背、腹部肌肉K值分别为7.72%,7.78%,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K值不断增大,6d时,两者均接近60%。故4℃贮藏条件下草鱼的货架期为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背腹部肌肉 鲜度 atp关联物 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K^+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光 张沈丽 +2 位作者 胡永校 肖德绵 李金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 从离子通道水平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ATP敏感K+ (KATP)通道的作用。方法 膜片钳制技术全细胞记录模式。结果 PGE1可诱导KATP通道开放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保持电位 - 40mV ,指令电位 +2 0mV ,持续时间 1s条件下 ,10 μmol... 目的 从离子通道水平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ATP敏感K+ (KATP)通道的作用。方法 膜片钳制技术全细胞记录模式。结果 PGE1可诱导KATP通道开放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保持电位 - 40mV ,指令电位 +2 0mV ,持续时间 1s条件下 ,10 μmol·L-1PGE1使外向K+ 电流由给药前的 (2 2 7± 0 34 )nA增加到 (5 46± 0 34 )nA(n =6 ,P <0 0 1) ,增加了 (3 18± 0 2 3)nA。并且增加的钾电流可被KATP通道特异阻断剂Glibenclamide(10 μmol·L-1)抑制 ,抑制率是 6 3%± 7% (n =5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atp敏感性k^+通道 心室肌细胞 膜片钳制技术 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分离大鼠新皮层神经元K_(ATP)通道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中举 苏平 +1 位作者 高天明 佟振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17-420,共4页
为研究急性分离大鼠皮层神经元上ATP敏感钾通道的特性,本实验采用了膜片钳技术之膜内面向外记录方法。ATP敏感钾通道电导为200pS左右,翻转电位为0mV,有外向整流现象;通道开放常呈簇状猝发样开放,平均开放时间和开放... 为研究急性分离大鼠皮层神经元上ATP敏感钾通道的特性,本实验采用了膜片钳技术之膜内面向外记录方法。ATP敏感钾通道电导为200pS左右,翻转电位为0mV,有外向整流现象;通道开放常呈簇状猝发样开放,平均开放时间和开放概率随去极化程度增大而增加,随超极化程度增大而减少;低浓度ATP有促进通道开放作用,并可激活二级电流;高浓度ATP抑制通道开放概率并随浓度增大而增强;ATP浓度增高到1或2mmol/L时,通道电流被阻断。0.1mmol/L优降糖可立即抑制通道活动。急性分离的皮层神经元上ATP敏感钾通道特性与培养神经元有差别;低浓度ATP可激活ATP敏感钾通道,防止神经细胞过度兴奋,从而起到保护脑缺血缺氧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敏感钾通道 皮层神经元 脑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cromakalim诱导大鼠心肌ATP敏感性钾电流的影响
14
作者 招明高 张延凤 +2 位作者 赵德化 姚秀娟 崔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温度 CROMAkALIM 敏感性钾电流 心肌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游泳对大鼠肠组织MDA、Free-SH、ATP含量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思淼 麻新远 衣雪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3,共3页
为探讨力竭性运动引起的运动性肠功能紊乱及其氧化应激损伤,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运动后即刻组(EX);运动后30min组(EX30);运动后60min组(EX60),测定力竭性游泳后不同时相,肠组织匀浆MDA、游离巯基(Free-SH)和ATP含... 为探讨力竭性运动引起的运动性肠功能紊乱及其氧化应激损伤,将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运动后即刻组(EX);运动后30min组(EX30);运动后60min组(EX60),测定力竭性游泳后不同时相,肠组织匀浆MDA、游离巯基(Free-SH)和ATP含量。结果显示,运动后肠组织MDA含量在运动后30min,60min显著性增加(P<0.01);运动后Free-SH含量在运动后30min(P<0.05)和运动后60min后(P<0.01)显著下降;运动后30min组ATP含量显著下降(P<0.01);运动后60min,Na+-K+-ATPase活性下降。结果提示,力竭运动使肠组织自由基产生增加,自由基使得肠组织中游离巯基氧化,致使ATP含量下降,Na+-K+-ATPase活性下降可能是造成运动性肠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性游泳 丙二醛 游离巯基 atp 肠组织 钠-钾-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变化对暗纹东方鲀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美姣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27-30,共4页
研究盐度变化对暗纹东方鲀幼鱼鳃和肝组织中Na^+/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处理组暗纹东方鲀幼鱼成活率均为100%;在对照与盐度8、18处理中,幼鱼鳃组织的Na^+/K^+-ATP酶活力维持在较低水平,且具有显著差异;盐度改变对鳃和... 研究盐度变化对暗纹东方鲀幼鱼鳃和肝组织中Na^+/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处理组暗纹东方鲀幼鱼成活率均为100%;在对照与盐度8、18处理中,幼鱼鳃组织的Na^+/K^+-ATP酶活力维持在较低水平,且具有显著差异;盐度改变对鳃和肝脏两种组织Na^+/K^+-ATP酶活力的影响有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对盐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较好地适应盐度18以下的养殖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Na+/k+-atp酶活力 盐度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分离大鼠新皮层神经元K_(ATP)通道的多电导状态
17
作者 肖中举 苏平 +1 位作者 高天明 佟振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24-425,428,共3页
在193例急性分离大鼠皮层神经元内面向外式记录膜片上,记录到2例能为ATP和优降糖所阻断的含有亚电导的通道电流。其电流幅度分布直方图符合高斯分布,并能很好地进行二级拟合;主电导水平分别为191.8pS和194.5pS... 在193例急性分离大鼠皮层神经元内面向外式记录膜片上,记录到2例能为ATP和优降糖所阻断的含有亚电导的通道电流。其电流幅度分布直方图符合高斯分布,并能很好地进行二级拟合;主电导水平分别为191.8pS和194.5pS,亚电导水平分别为153.2pS和116.1pS;亚电导成份分别占单位事件总数的35.05%和29.84%;通道活动呈高电流水平与低电流水平交替开放状态,没有高低电流叠合现象。这些结果表明这种K_ATP通道的多电导开放电流不是两个或多个独立通道的开放所致,而是同一通道的不同亚型状态交互活动(即高电导和低电导状态相互转换)的表现。从而提示神经细胞膜上的K_ATP通道可能受某种或某些膜内外环境的变化影响导致其构象改变,从而引发多种亚型交替活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电导 atp敏感钾通道 皮层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抗氧化酶、Na^+/-K^+-ATP酶及Hsp70 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罗胜玉 徐冬冬 +3 位作者 楼宝 陈睿毅 詹炜 毛国民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为探讨低温处理对黄姑鱼幼鱼生理机能的影响,以18℃为对照组,设置8℃、10℃和14℃3个低温胁迫组,测定不同温度急性胁迫对黄姑鱼幼鱼(Nibea albiflor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Na^+/-K^+-ATP酶活力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 为探讨低温处理对黄姑鱼幼鱼生理机能的影响,以18℃为对照组,设置8℃、10℃和14℃3个低温胁迫组,测定不同温度急性胁迫对黄姑鱼幼鱼(Nibea albiflor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Na^+/-K^+-ATP酶活力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组(8℃、10℃和14℃)的SOD和CAT酶活力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及其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72 h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肌肉中的Na^+/-K^+-ATP酶活力则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0℃和14℃组能够在72 h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8℃组则在72 h仍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温胁迫下黄姑鱼肌肉的Hsp70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10℃和14℃组能够在72 h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8℃组则在72 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SOD、CAT、Na^+/-K^+-ATP以及Hsp70蛋白参与了黄姑鱼低温胁迫应答过程,可以作为其低温胁迫应答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低温胁迫 黄姑鱼 SOD酶 CAT酶 Na^+/-k^+-atp HSP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ZnO、SiO_2对剑尾鱼肝组织中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小晶 孔华庭 +1 位作者 颜进 赵群芬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13,共5页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氧化纳米颗粒TiO2、ZnO、SiO2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肝中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处理组,高浓度(5 mg/L、10 mg/L)组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5 mg/L处理组Na+/K+-ATP酶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氧化纳米颗粒TiO2、ZnO、SiO2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肝中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处理组,高浓度(5 mg/L、10 mg/L)组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5 mg/L处理组Na+/K+-ATP酶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 mg/L处理组中Na+/K+-ATP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中酶的活性(p<0.05)。低浓度组(0.1 mg/L、1 mg/L)则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除0.1 mg/L组在暴露1 d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纳米ZnO、SiO2处理组(0.1 mg/L、10 mg/L)在暴露1 d后,肝中Na+/K+-ATP酶的活性均比对照组高,随着暴露时间增加至20 d,Na+/K+-ATP酶活性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种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1 mg/L时,对暴露后1 d剑尾鱼肝中的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均为诱导作用,诱导大小顺序为ZnO>TiO2>SiO2;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至10 d,纳米TiO2、ZnO、SiO2处理组对Na+/K+-ATP酶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ZnO、SiO2 剑尾鱼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中分子物质浓度变化及其对Na,K-ATP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眉 储结根 +5 位作者 张建达 袁直 杨洪涛 刘宏富 赵菁丽 杨淑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66-2068,共3页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ourses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healthy persons were separat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middle molecular fraction B were calculated.The concentra...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ourses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healthy persons were separat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middle molecular fraction B were calculated.The concentration of fractions B was increasing with the aggravating of renal failure degree,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fraction B was related to patients′ renal failure.Fractions B from uremic urine,uremic sera or normal urine were resolved into 10 to 17 sub-fractions by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Sub-fractions from normal urine and from uremic sera were assayed for their inhibition for the activity of Na,K-ATPas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K-ATPase activities of the samples with B-8 and B-9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blank.It is indicated that B-8 and B-9 contained some compounds which could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Na,K-AT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中分子 Na 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