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琥珀酰化修饰对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晓旭 王猛 +3 位作者 李晶晶 马小霞 梁文裕 王玲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725,共8页
通过定点突变和生物学分析,研究了赖氨酸琥珀酰化对GAP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菜GAPDH基因全长为1014 bp,由338个氨基酸组成,其中K264位点在藻类中高度保守。将K264位点的氨基酸K(AAA)突变为R(AGA),野生型和突变型GAPDH在大肠杆菌中... 通过定点突变和生物学分析,研究了赖氨酸琥珀酰化对GAP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菜GAPDH基因全长为1014 bp,由338个氨基酸组成,其中K264位点在藻类中高度保守。将K264位点的氨基酸K(AAA)突变为R(AGA),野生型和突变型GAPDH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一个36.61 ku的外源蛋白。纯化后蛋白活性测定发现,发生琥珀酰化修饰比未发生琥珀酰化修饰的GAPDH(K264)活性显著降低,表明琥珀酰化修饰参与发菜GAPDH活性的调节。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发菜GAPDH的分子信息和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菜 干旱胁迫 GAPDH 琥珀酰化修饰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阳-渭南活动断裂带场地形变与地层应力特征数值分析
2
作者 陈绰裕 黄强兵 +1 位作者 解庆禹 李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9,共14页
西安地铁十号线穿越的泾阳—渭南断裂,该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黏滑发震与同震位错对地铁线路构成潜在安全威胁。为揭示泾阳—渭南断裂带黏滑发震和同震位错作用引起的场地形变与地层应力特征,以西安地铁十号线穿越泾阳—渭南断裂带为... 西安地铁十号线穿越的泾阳—渭南断裂,该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黏滑发震与同震位错对地铁线路构成潜在安全威胁。为揭示泾阳—渭南断裂带黏滑发震和同震位错作用引起的场地形变与地层应力特征,以西安地铁十号线穿越泾阳—渭南断裂带为工程背景,建立断裂带场地同震位错与黏滑发震地质力学模型,考虑不同位错量及发震强度,开展断裂带场地形变及应力场特征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同震位错下场地在断裂带附近上、下盘分别出现应力降低区和增强区,场地呈反“S”形差异沉降破坏,差异位移在断裂带处达到峰值且塑性区集中,上盘变形范围与塑性区分别为下盘的1.67倍和2.50倍;黏滑发震作用下场地在断裂带附近位移量及差异形变均达到峰值,大震时场地位移影响范围约为中震的6.50倍,且具有典型的上盘放大效应,远离断裂带时位移呈线性递减;大震时地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受影响范围为中震时1.14倍,场地呈“V”形剪切破坏,上盘塑性区范围约为中震时1.40倍,而下盘则为1.00倍。研究结果可为西安地铁线路穿越泾阳—渭南断裂带场地的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阳—渭南活动断裂 同震位错作用 黏滑发震 场地形变 地层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古土壤地层深竖井受力变形特征研究
3
作者 罗章波 亢佳伟 +1 位作者 李仑 邓国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6,共7页
研究目的:为准确认识黄土-古土壤地层条件下的深竖井受力变形特征,以53.5 m深圆形竖井工程为依托,开展竖井侧向土压力、变形、结构内力及周边地层的竖直和水平向变形的系统监测。研究结论:(1)黄土-古土壤地层深竖井开挖过程中,井壁结构... 研究目的:为准确认识黄土-古土壤地层条件下的深竖井受力变形特征,以53.5 m深圆形竖井工程为依托,开展竖井侧向土压力、变形、结构内力及周边地层的竖直和水平向变形的系统监测。研究结论:(1)黄土-古土壤地层深竖井开挖过程中,井壁结构整体变形较小,水平变形“先挤出后收敛”,竖向变形“先下沉后隆起”,竖井开挖至设计深度后,15~30 d进入结构受力变形稳定阶段;(2)竖井井壁收敛变形、侧向土压力和结构内力在深度方向上存在拐点,出现在0.5~0.7倍竖井设计深度处,其受力变形指标和土层性质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在古土壤范围内,井壁变形量和土压力明显减小,约为邻近深度处黄土层的40%~50%,古土壤的存在,限制了竖井变形和土压力的发展;(3)黄土-古土壤地层深竖井井壁结构侧向土压力与静止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有显著差异,在0~12 m深度范围内,侧向土压力接近静止土压力;12~28 m范围内,侧向土压力接近主动土压力;28~48 m范围内,侧向土压力均小于主动土压力,为其35%~65%;(4)本研究成果可为相近地层条件下深竖井的土压力计算和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竖井 黄土-古土壤结构剖面 现场原位监测 受力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遗址锚固土体-浆体(CGN+C)界面力学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景科 单婷婷 +3 位作者 王玉超 王南 樊孟 赵林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3-912,共10页
为揭示土遗址锚固系统中第二交界面黏结破坏机制,采用自主研制的依托压力试验机的第二交界面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试样制作装置,以孔壁粗糙度及注浆体配合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两组共30个土体-浆体(CGN+C)界面试样进行室内推出试验。结果表... 为揭示土遗址锚固系统中第二交界面黏结破坏机制,采用自主研制的依托压力试验机的第二交界面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试样制作装置,以孔壁粗糙度及注浆体配合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两组共30个土体-浆体(CGN+C)界面试样进行室内推出试验。结果表明:锚固系统土体-浆体的荷载-滑移关系曲线具有明显的峰值强度;研究用各类浆体30 cm锚固长度可提供0.08~0.26 MPa(光滑孔壁)与0.26~0.46 MPa(螺纹孔壁)的抗剪强度,螺纹界面使抗剪强度最大提高了4.21倍;随烧料礓石掺和比的增大,两组试样抗剪强度值呈现的规律基本相同;光滑界面的剪滑曲线特征主要呈应变强化型,螺纹界面曲线特征主要呈应变软化型;界面剪应力-位移关系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度较好。研究结论为土遗址锚固系统内部力学过程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锚固系统 土体-浆体界面 推出试验 抗剪强度 剪应力-位移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臂掘进机施工的高铁隧道结构受力变形特征研究
5
作者 杨可德 丁祖德 +3 位作者 缪庆杰 杨进京 丁文云 郭永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93-299,共7页
目前针对隧道悬臂掘进机法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较少。为了确保施工顺利实施及安全,有必要对隧道悬臂掘进机引起结构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本工作依托渝昆高铁长水机场隧道工程开展了基于悬臂掘进机台阶法开挖条件下隧... 目前针对隧道悬臂掘进机法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较少。为了确保施工顺利实施及安全,有必要对隧道悬臂掘进机引起结构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本工作依托渝昆高铁长水机场隧道工程开展了基于悬臂掘进机台阶法开挖条件下隧道典型断面结构变形及受力的现场监测,分析了隧道结构受力变形随时间的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隧道拱顶沉降和周边位移时程曲线总体表现为四个发展阶段,变形主要发生在上台阶开挖阶段,该阶段隧道平均的拱顶沉降及周边位移量分别约占总变形量的58%和55%,主要影响范围分别为13 m和30 m。围岩压力和钢架应力随时间的发展总体表现为急剧增大、增速放缓和趋于稳定的三阶段变化规律,在空间上呈“上大下小”的分布特征,围岩压力最大值为0.203 MPa,钢架应力最大值为130.7 MPa,均出现在左拱肩位置。层间接触压力和二衬应变随时间大体经历了迅速增长、减小和逐渐平稳三个变化过程,层间接触压力在空间上呈“下大上小,左大右小”的分布形态,最大值为0.32 MPa,出现在左墙脚;二衬内外侧各测点混凝土均处于受压状态,最大压应变为325.16με,位于二衬外侧右边墙位置。本工作的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后续施工和支护方案优化提供依据,也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工程施工、监测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隧道 悬臂掘进机法 现场监测 围岩变形 支护受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筑土遗址中基于PS-(F+C)浆液的木锚杆锚固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景科 王南 +3 位作者 谌文武 李最雄 郭青林 陈鹏飞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0,共9页
基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原位锚固试验,对基于高模数硅酸钾溶液-(粉煤灰+粉土)(PS-(F+C))浆液的木锚杆锚固系统在夯土介质中进行了拉拔测试与杆体-浆体界面应变监测,研究了该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与破坏模式、杆体-浆体界面剪应力... 基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原位锚固试验,对基于高模数硅酸钾溶液-(粉煤灰+粉土)(PS-(F+C))浆液的木锚杆锚固系统在夯土介质中进行了拉拔测试与杆体-浆体界面应变监测,研究了该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与破坏模式、杆体-浆体界面剪应力分布与传递特征。结果表明:该锚固系统室内试验极限锚固力(24~38 k N)远大于现场试验值(2.5~8 k N);锚固系统具有低弹性强塑性特征,表现出极强的延性;在荷载进程中杆体-浆体界面的应力分布与传递特征具有多峰值分布、高值往往出现在锚固末端、压应力出现等特征,表明该锚固系统兼有拉力型和压力型全长黏结性锚固系统的特点;该系统适合于夯筑土遗址锚固,与遗址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筑土遗址 木锚杆 高模数硅酸钾溶液-(粉煤灰+粉土)(PS-(F+C))浆液 极限锚固力 界面剪应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节理扩展煤层破碎分级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立松 闫相祯 +1 位作者 杨秀娟 杨恒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64-169,共6页
考虑地应力作用下煤层节理扩展特性对煤层破碎的影响,给出了煤层节理扩展的判别方法。应用小波神经网络方法和逐级加载算法,联合反演分析节理扩展煤层应力场,获取煤岩单点最大、最小主应力,并结合霍克-布朗准则提出煤层破碎分级定量研... 考虑地应力作用下煤层节理扩展特性对煤层破碎的影响,给出了煤层节理扩展的判别方法。应用小波神经网络方法和逐级加载算法,联合反演分析节理扩展煤层应力场,获取煤岩单点最大、最小主应力,并结合霍克-布朗准则提出煤层破碎分级定量研究方法。依据煤层破碎系数大小和能量法判据将煤层破碎程度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确定煤岩破碎分级标准。应用本文提出的煤岩破碎分级方法和标准,对沁水盆地晋城区块煤层破碎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晋城区块南部的阳城、町店、樊庄、潘庄等地区煤层破碎严重(A级),而区块的西北部煤层破碎程度最轻(D级)。理论结果与现场实测的煤层地质资料一致,验证了本方法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K-BROWN准则 节理扩展 煤层破碎分级方法 联合反演分析 应力场 能量法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弱耦合有效应力分析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凯 夏高旭 +3 位作者 王彦臻 赵丁凤 庄海洋 陈国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1-869,I0005,I0006,共11页
地震波传播至土-结构接触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与透射现象,结构周围土体处于往复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的三维循环剪切状态。采用三维等效剪应变算法和加卸载判据将一维Davidenkov非线性滞回模型与剪切-体积应变耦合的孔压增量模型拓展至三... 地震波传播至土-结构接触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与透射现象,结构周围土体处于往复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的三维循环剪切状态。采用三维等效剪应变算法和加卸载判据将一维Davidenkov非线性滞回模型与剪切-体积应变耦合的孔压增量模型拓展至三维应力空间。考虑循环加载过程中土骨架循环刚度退化与超静孔隙水压力增长的耦合关系,建立了三维应力空间中的弱耦合有效应力分析法。基于ABAQUS显式求解器,实现了该有效应力算法,可应用于大型三维可液化场地中的土-地下结构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针对已完成可液化场地三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试验开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累积导致土的性状变化显著影响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得到的土-结构接触界面能量聚焦时刻以及该时刻对应的瞬时卓越频率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提出的三维弱耦合有效应力法能较为理想地反映振动台试验中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土骨架有效应力水平显著影响超孔压比的发展规律,振动台不完备的密度相似比设计会造成模型结构周围地基土与原型的超孔压比分布规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弱耦合有效应力分析法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9年黄河流域煤炭矿区对重要生态保护空间胁迫的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玉韩 周璞 赵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3-422,共10页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安全支撑区,也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对于统筹流域能源安全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识别黄河流域重要生态保护空间的基础上,提出空间胁迫指数概念,以矿区和50 ...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安全支撑区,也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对于统筹流域能源安全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识别黄河流域重要生态保护空间的基础上,提出空间胁迫指数概念,以矿区和50 m×50 m栅格为基础分析单元,解析黄河流域煤炭矿区对重要生态保护空间的胁迫现状及2012—2019年胁迫指数变化的时空格局,以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煤炭矿区对黄河流域重要生态保护空间的胁迫程度总体较低,2019年空间胁迫指数仅为1.01%,但2012—2019年呈小幅上升趋势,面临胁迫的生态环境因子以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功能区和土壤侵蚀、沙漠化敏感区为主。(2)煤炭矿区对重要生态保护空间的胁迫指数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2019年胁迫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鲁西地区,河南、秦岭一带、青海、宁夏南部以及内蒙古(除鄂尔多斯和乌海)胁迫程度总体较轻。(3)流域整体空间胁迫指数的上升主要是由局部地区煤炭矿区与重要生态保护空间重叠面积的较快增加造成的,大部分地市胁迫程度下降,其中8个地市煤炭矿区全部退出了重要生态保护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矿区 空间胁迫指数 重要生态保护空间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ulation of AtbZIP1 Gene Expression by T-DNA Inser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10
作者 SUN Xiaoli SHAO Wanchen CAI Hua ZHU Yanm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3期19-23,共5页
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is one of the largest groups of the plant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i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growth and adaption to the abiotic stresses. In this study, two AtbZIP1 mut... 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is one of the largest groups of the plant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i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growth and adaption to the abiotic stresses. In this study, two AtbZIP1 mutant Arabidopsis (bzipl) were used with T-DNA inserted into two different sites, designated as SALK-556773 and SALK-660942, in order to identify different effects on AtbZIP1 gene expression by different T-DNA insertion sites. PCR and RT-PC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DNA insertion in CDS region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AtbZIP1 gene expression, while T-DNA insertion in 3'-UTR couldn't. The phenotype analysis further confirmed the differences and showed that T-DNA insertion in CDS region decreased plants' drought resistance, while in 3'-UTR couldn't. The phenotype assays also suggested that AtbZIP1 held pivotal roles in plant response to drought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NA insertion AtbZIP1 different sites drought stress Arabidopsis thalia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连伟 王自强 +2 位作者 邹友峰 顿志林 杨文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目的高速铁路穿越采空区场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探讨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响应规律,方法利用3DEC离散元软件建立17组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内部的沉降变形和动应力分布规律,对比分析无砟... 目的高速铁路穿越采空区场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探讨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响应规律,方法利用3DEC离散元软件建立17组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内部的沉降变形和动应力分布规律,对比分析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路基内部动力响应的分布差异,分析采空区开采宽度、厚度对动力响应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与无砟轨道相比,有砟轨道路基内部的动应力幅值明显更高,但其动应力的衰减速率也更高;动应力、动位移的时程曲线沿着路基深度方向出现不断增大的相位差;路基内部动位移幅值随着荷载作用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增大的速度不断降低,动应力幅值基本保持不变;动应力、动位移幅值与列车轴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着轴重增加而线性增大;采空区开采宽度、厚度越大,列车荷载造成的动位移幅值也越大,但当开采宽度大于一定数值后,动位移幅值反而出现减小趋势。结论列车荷载、路基轨道类型和采空区场地的差异都会对路基内部的动力响应分布情况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场地 高速铁路路基 动应力 动位移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局部可液化场地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密 曲恕宁 +1 位作者 申轶尧 钟紫蓝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121,共11页
为研究速度脉冲效应对可液化场地的影响,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与无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下局部可液化场地的竖向位移、加速度时程、土体剪应力-应变、超孔隙水压力比、循环应力比等土体的响应差异进... 为研究速度脉冲效应对可液化场地的影响,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与无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下局部可液化场地的竖向位移、加速度时程、土体剪应力-应变、超孔隙水压力比、循环应力比等土体的响应差异进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相同输入地震动幅值前提下,无脉冲地震动作用下可液化土体的竖向永久位移与位移发展持时平均值比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分别大13%、19%;而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土体最大剪应变是无速度脉冲地震动的约5.4倍,最大剪应力约1.7倍;速度脉冲效应使土体的剪应力-剪应变滞回圈所围面积更大但滞回圈数量较少,且不同深度土体具有更大的循环应力比,从而促进土体发生液化;非液化密砂层放大地震动加速度幅值;液化松砂层对地震加速度时程进行了高频滤波,使地表加速度时程更为平滑且稀疏;速度脉冲效应作用下液化土层超孔隙水压力比整体较小,表明土体剪胀效应更加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脉冲 液化场地 近断层地震 超孔隙水压力比 循环应力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季节性冻土场地地震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安琪 张熙胤 +3 位作者 管嘉达 张益舶 孙斌洁 丁明波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4,共9页
我国西北地区被季节冻土全覆盖,且近年来该区域地震频发。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季节性冻土场地的地震反应特性,开展了季节性冻土场地振动台试验,并建立了不同冻结深度的三维实体有限差分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季节性冻土场... 我国西北地区被季节冻土全覆盖,且近年来该区域地震频发。为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季节性冻土场地的地震反应特性,开展了季节性冻土场地振动台试验,并建立了不同冻结深度的三维实体有限差分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季节性冻土场地的地震反应特征和土体的动剪应力—动剪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地震激励下,冻土层的存在虽然有效抑制了地震动能量,但冻结期场地的水平位移与非冻结期相比明显较大,且竖向位移呈显著的层状震陷特征;冻土场地的峰值放大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的规律,并且冻土层深度越大其峰值放大系数越小。此外,通过土体的动剪应力—动剪应变关系可以发现,冻土场地地震反应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冻土层的存在对地震能量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场地 地震反应特征 有限差分模型 动剪应力—动剪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0 MW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应力测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胤 刘绪军 +3 位作者 张海库 曹登峰 李贵吉 谭晓霞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1-500,共10页
频繁启停、低负荷运行等不利工况给混流式水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直接的威胁,由此长期积累的疲劳损害和裂纹影响了转轮寿命。本文介绍了应力测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应力现场测试在测点和设备布置方面的关键点,并在一台650 MW混流式... 频繁启停、低负荷运行等不利工况给混流式水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直接的威胁,由此长期积累的疲劳损害和裂纹影响了转轮寿命。本文介绍了应力测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应力现场测试在测点和设备布置方面的关键点,并在一台650 MW混流式水轮机上开展了转轮叶片的应力测试及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叶片在开机过程中承受了很大的动应力,极易导致裂纹的产生。在不同负荷范围内,水轮机的水力稳定性与叶片应力水平及特征密切相关,是制约混流式水轮机安全运行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水轮机的安全运行和长期服役,需优化现有的开机过程,并尽量使水轮机在当前水头对应的最优负荷区运行,降低转轮应力以保证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转轮应力 转轮裂纹 疲劳损害 宽域运行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富水断层时红层泥岩隧道的受力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兆宁 常洲 +1 位作者 鲁志方 晏长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26,共13页
为了解红层泥岩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时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对甘肃某在建隧道邻近富水断层带的红层泥岩断面开展了围岩、初支钢拱架和二次衬砌(二衬)混凝土应力的长期原位监测,分析了富水断层突水突泥治理期间红层泥岩隧道结构的受力... 为了解红层泥岩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时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对甘肃某在建隧道邻近富水断层带的红层泥岩断面开展了围岩、初支钢拱架和二次衬砌(二衬)混凝土应力的长期原位监测,分析了富水断层突水突泥治理期间红层泥岩隧道结构的受力规律。结果表明:受富水断层的水分渗流影响,施工期隧道拱顶的围岩压力最大,为498.28 kPa,在二衬施作后,拱顶围岩压力逐渐降低,而仰拱承受围岩压力持续增加,仰拱最大围岩压力达352.75 kPa。初支钢拱架具有明显的非对称分布,拱架外侧受力呈“上大下小”分布特征,最大压应力位于拱顶与右拱腰,右拱腰受断层活动产生的压应力影响而弯曲破坏;拱架内侧受力呈“上小下大”特征,最大压应力位于仰拱左侧。二衬混凝土总体满足隧道安全系数要求,受富水断层直接影响的拱顶与右拱腰混凝土承受最大压应力;由于施工结束后断层破碎带向隧道基底围岩的持续水分渗透,仰拱混凝土应力稳定时间较长,在长期运营中具有底鼓风险,在隧道运营中应重点关注隧道基底变形。研究结果为后续类似隧道工程的加固方案优化和排水方案确定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红层泥岩 现场监测 受力响应 公路 富水断层 治理措施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固定强震台址场地效应反演研究
16
作者 陈科霖 陈学良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3,共7页
区域地震灾害分析是基于对控制地震地面运动的三个关键因素:震源、传播路径和场地条件的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借助广义反演技术(Generalized Inversion Technique,GIT),通过强震动记录的频谱分解来单独分析。该文使用完全参数化GIT,对... 区域地震灾害分析是基于对控制地震地面运动的三个关键因素:震源、传播路径和场地条件的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借助广义反演技术(Generalized Inversion Technique,GIT),通过强震动记录的频谱分解来单独分析。该文使用完全参数化GIT,对2007—2020年四川地区发生的397次地震(3~6.5级)的3338组强震数据进行反演。针对区域场地效应,考虑基岩裂隙或风化作用的影响,确定了四川地区129个固定强震台址的场地放大系数。在介质衰减效应方面,区域几何衰减平均水平被确定为R^(-0.6),S波平均品质因子为150.33f^(0.78)。对于震源参数,区域应力降均值水平为9.25 MPa。该文结果可以为地震动建模或随机S波模拟提供合理的输入参数及数据,从而改进确定性地震危险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反演技术 场地效应 应力降 品质因子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战斗部侵彻引信分布式探测过载响应
17
作者 胡越 孙航 李长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针对复合战斗部高速侵彻多层目标时,传统弹底引信过载信号出现振荡信号混叠,难以精确计层的问题,提出通过研究不同部位过载响应以提高计层精度。建立了复合战斗部分布式引信系统模型以及复合战斗部侵彻5层钢筋混凝土靶有限元模型,分析... 针对复合战斗部高速侵彻多层目标时,传统弹底引信过载信号出现振荡信号混叠,难以精确计层的问题,提出通过研究不同部位过载响应以提高计层精度。建立了复合战斗部分布式引信系统模型以及复合战斗部侵彻5层钢筋混凝土靶有限元模型,分析数值仿真获得的弹体过载信号,得到应力波在弹体中的传播规律:弹速越大,靶间距越小,弹长越长;层间飞行过程中应力波在弹体内部循环次数越少,侵彻过程更加明显;从频域角度分析了不同部位三轴过载信号的相关性,发现径向振荡对轴向过载有很大影响;对比900,1300,1700 m/s速度下不同部位过载信号,发现复合战斗部高速侵彻目标时弹体前段过载响应优于弹尾。获得了复合战斗部应力波传播规律,总结了不同部位过载响应特征异同,为基于分布式探测、数据融合的侵彻过程识别提供仿真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战斗部 侵彻引信 分布式探测 多部位过载响应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椭圆孔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解析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晋芳 赵群 周松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4-1480,共7页
老龄飞机机身蒙皮含多孔边裂纹结构,蒙皮孔会在载荷作用下由圆孔变为椭圆孔,多椭圆孔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是断裂力学分析中的重要问题。采用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近似迭加法的解析计算方法,求解多椭圆孔边裂纹在远场应力作用下的应... 老龄飞机机身蒙皮含多孔边裂纹结构,蒙皮孔会在载荷作用下由圆孔变为椭圆孔,多椭圆孔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是断裂力学分析中的重要问题。采用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近似迭加法的解析计算方法,求解多椭圆孔边裂纹在远场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分析了双椭圆孔边对称裂纹、双椭圆孔边内侧单裂纹、外侧单裂纹及同侧单裂纹几种模式下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多椭圆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受裂纹长度、椭圆孔口半轴比及孔间距的影响,随着邻近裂尖的逐渐接近,裂纹之间的干涉现象趋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置损伤 多椭圆孔边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复变函数法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主要地震活动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119
19
作者 赵翠萍 陈章立 +3 位作者 华卫 王勤彩 李志雄 郑斯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8-1489,共12页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几个主要地震活动区近几年积累的大量M_L≥2.5数字地震观测记录,在分别反演得到13个不同构造研究区域的介质衰减模型、348个台站的场地效应的基础上,自0.1~20 Hz的SH观测波形数据中逐步消除了仪器、噪声、儿何扩散、...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几个主要地震活动区近几年积累的大量M_L≥2.5数字地震观测记录,在分别反演得到13个不同构造研究区域的介质衰减模型、348个台站的场地效应的基础上,自0.1~20 Hz的SH观测波形数据中逐步消除了仪器、噪声、儿何扩散、传播路径的介质衰减、台站场地效应等影响后,恢复了2573次3.0≤M_L≤6.0地震的震源谱,采用ω平方震源模型拟合震源谱后,利用Brune的圆盘模型计算了它们的震源参数,并讨论了中国大陆中小地震的震源特征,比较了中国大陆不同地区的应力降释放水平,综合讨论了地震应力降与震源深度、机制解类型、地震大小等各种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大陆中小地震释放的应力降在0.1~20 MPa之间,绝大多数在10 MPa以下.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青藏块体东北缘及龙门山断裂带东北缘是高应力降地震集中的区域,表明这里的断层受到相对较强的构造剪应力作用.中小地震释放的应力降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应力降△σ∝M_0^(3.14),不遵循常数应力降模型.在深度20 km以内,中小地震释放的应力降对深度的依赖不显著,但在20 km以上深度显示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的现象.中小地震释放的应力降没有表现出与震源机制类型的相关性.本研究实现了震源参数的准实时计算,丰富了大陆块体内部地震震源定标率关系研究的样本.可以预见,随着中小地震数据的大量产出和积累,这些震源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将会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提供有实际物理意义的依据,得到的介质衰减模型及场地效应等也将对台网日常震级M_L测定所需的量规函数、台站校正值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谱 震源参数 应力降 介质衰减 场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地震反应分析的简化有效应力法 被引量:25
20
作者 陈国兴 谢君斐 +1 位作者 韩炜 张克绪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2-61,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计算二维土体地震反应的简化有效应力法。该方法将整个地震持时分成若干时段,对每个时段用等效线性迭代进行多次线性分析,等效剪应变幅值取为该时段剪应变均方根值的2^(1/2)倍。本法不仅考虑了动模量与动剪应变之间的非... 本文提出了一个计算二维土体地震反应的简化有效应力法。该方法将整个地震持时分成若干时段,对每个时段用等效线性迭代进行多次线性分析,等效剪应变幅值取为该时段剪应变均方根值的2^(1/2)倍。本法不仅考虑了动模量与动剪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且还考虑了振动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对土的模量和强度的衰退作用。最后,以饱和砂土水平场地为例,用本文建议的方法分析了场地的地震反应特性,并与常规的等效线性总应力法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场地反应 有效应力 地震反应 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