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肾S100A8/9及介导的NLRP3/Caspase-1/IL-1β通路的变化
1
作者 冯丹丹 周荧 +4 位作者 庞子瑶 蔡月琴 陈楚 张建友 王德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3-835,共13页
目的探讨S100A8/9及介导的NLRP3/Caspase-1/IL-1β通路在由D-gal诱导的大鼠肾衰老模型和H2O2诱导的HK-2细胞衰老模型中的作用。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gal组,经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150 mg/kg)建立大鼠肾衰老模型,8周后麻醉... 目的探讨S100A8/9及介导的NLRP3/Caspase-1/IL-1β通路在由D-gal诱导的大鼠肾衰老模型和H2O2诱导的HK-2细胞衰老模型中的作用。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gal组,经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150 mg/kg)建立大鼠肾衰老模型,8周后麻醉状态下收集肾标本,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21,p16和p53 mRNA表达水平;SA-β-Gal染色观察肾组织衰老情况,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BUN和CREA含量,检测肾组织中SOD、CAT、GSH-PX和MDA活性,DHE染色观察肾组织ROS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100A8/9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标志物CollagenⅢ、α-SMA和TGF-β1以及NLRP3/Caspase-1/IL-1β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外利用H2O2构建HK-2细胞肾衰老模型,检测衰老蛋白p21、p16表达水平和炎症因子IL-18、TNF-αmRNA表达水平,SA-β-Gal染色观察细胞衰老情况;并使用S100A8/9抑制剂帕奎莫德(paquinimod,PAQ)干预,检测S100A8/9及NLRP3/Caspase-1/IL-1β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D-gal组大鼠肾组织衰老基因p21,p16和p5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显示衰老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1);血清中BUN和CREA含量上升(P<0.05);组织内CAT、GSH-PX和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MDA活性显著增加(P<0.01);纤维化标志物CollagenⅢ、α-SMA和TGF-β1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组织内ROS含量增多(P<0.05);D-gal组大鼠肾小球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及缺失,肾小囊囊腔和肾小管管腔增大,细胞核深染、固缩,出现大量胶原纤维沉积;S100A8和S100A9蛋白表达增加(P<0.01);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上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增加(P<0.05)。H2O2诱导HK-2细胞衰老后,使用S100A8/9抑制剂PAQ减轻了HK-2细胞衰老情况,衰老蛋白p21、p16表达水平和炎症因子IL-18、TNF-α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SA-β-Gal染色显示衰老细胞数量减少(P<0.01),并抑制S100A8和S100A9蛋白表达(P<0.01)以及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的过表达(P<0.05或P<0.01)。结论S100A8/9通过激活NLRP3/Caspase-1/IL-1β通路参与慢性炎症反应,从而促进D-gal诱导的肾衰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老 S100钙结合蛋白A8/9 NLRP3/Caspase-1/il-1β通路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李格铬 王景龙 崔晓萍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93例盆腔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1例。对照1组予以甲硝唑治疗,对照2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治疗,研究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连续治疗7 d。治疗后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HMGB1、IL-2、MCP-1、SIgA水平及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统计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7%(30/31)、83.87%(26/31)、90.32%(2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盆腔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盆腔疼痛程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3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对照1组出现7例复发,复发率为22.58%,对照2组及研究组均出现1例复发,复发率为3.23%,对照2组及研究组复发率高于对照1组(χ^(2)=8.857,P=0.012)。结论加减大血藤煎剂能够有效调节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大血藤煎剂 盆腔炎 HMGB1 il-2 MCP-1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胃汤含药血清调控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轴促进MC细胞焦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韦维 陈丽 +4 位作者 谭程匀 蒋婳影 卜磊 甘秀凤 刘熙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4,I0007,共7页
目的探究安胃汤含药血清对MC(MNNG诱导GES-1恶性转化)细胞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揭示安胃汤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作用机制。方法将MC细胞分为空白组、安胃汤组、安胃汤+... 目的探究安胃汤含药血清对MC(MNNG诱导GES-1恶性转化)细胞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揭示安胃汤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作用机制。方法将MC细胞分为空白组、安胃汤组、安胃汤+Z-YVVD-FMK(阻断剂)组、Z-YVVD-FMK(阻断剂)组4组;CCK8分别检测12 h、24 h、48 h时间点细胞增殖情况,确定最佳检测时间点及含药血清比例;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及胞核形态;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Real-time PCR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NACHT-LRR-PYD-containing proteins 3 inflammasome,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requiring aspartate prote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IL-18、IL-1β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结果选用48 h时间点、10%含药血清比例加入后续实验;与其余3组比较,安胃汤组LDH活性增高(P<0.01);给药组AO-EB染色均可见胞膜肿胀变形以及细胞核形态改变;ELISA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安胃汤组IL-18、IL-1β均见升高(P<0.01),Z-YVVD-FMK组IL-18、IL-1β均见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al-time PCR检测提示:与空白组比较,安胃汤组NLRP3 mRNA、Caspase-1 mRNA、GSDMD mRNA、IL-18 mRNA、IL-1βmRNA表达水平均见升高(P<0.01,P<0.05),Z-YVVD-FMK组GSDMD mRNA、IL-18 mRNA、IL-1βmRNA表达水平均见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blot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安胃汤组NLRP3/Actin、GSDMD/Actin表达上升(P<0.01),Z-YVVD-FMK组Caspase-1/Actin表达量减少(P<0.01)。结论安胃汤抗CAG可能与其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胃黏膜细胞焦亡逆转CAG病理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胃汤 MC细胞 NLRP3-Caspase-1-il-1β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对创面渗出液中TGF-β1、IL-1β、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文霞 姚彬 +6 位作者 姜文慧 苏秀海 高娟娟 王猛 刘爱茹 何青敏 李秀贞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复方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9、基质金属蛋白...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复方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炎症坏死期DFU患者,采取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笔者自拟中药复方(由大黄、土茯苓、毛冬青、金银花、黄芪、败酱草、连翘、苦参等十六味中药组成)熏蒸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评估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创面面积、创面中医证候积分及创面渗出液中TGF-β1、IL-1β、MMP-9和TIMP-1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和创面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1.7%(44/48)、85.4%(41/48),均较对照组[75.0%(36/48)、66.7%(32/48)]显著提高(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面积均逐渐缩小(P<0.05),创面中医证候积分均逐渐降低(P<0.05);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7、14 d后创面面积均显著更小(P<0.05),创面中医证候积分则均显著更低(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渗出液中TGF-β1、TIMP-1浓度均逐渐升高(P<0.05),IL-1β、MMP-9含量则均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7、14 d后创面渗出液中TGF-β1、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IL-1β、MMP-9水平则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轻微。结论 自拟中药复方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DFU的整体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创面局部症状,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进一步上调创面渗出液中TGF-β1、TIMP-1表达水平及下调IL-1β、MMP-9表达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中药熏蒸 创面渗出液 TGF-Β1 il- MMP-9 TIM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通络除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1、IL-6、TNF-α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程华威 戴基浩 +1 位作者 董和平 张皖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除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5月经甲氨...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除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5月经甲氨蝶呤治疗无效的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托法替布,观察组采用清热通络除痹法联合托法替布,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IL-1、IL-6以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RF、CRP、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观察组在降低炎症指标方面的优势。治疗前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观察组在调节炎症因子方面的优势。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5/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络除痹法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疾病活动指标,抑制IL-1、IL-6、TNF-α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通络除痹法 类风湿关节炎 il-1 il-6 TNF-Α 疾病活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色素抑制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邹曲 欧阳瑶 +1 位作者 邹林林 符丹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52-2057,共6页
目的:探讨桑色素(MH)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烟熏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模型组(C... 目的:探讨桑色素(MH)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烟熏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模型组(COPD组)、MH低、中、高剂量组(MH-L、MH-M、MH-H组)(50、100、200 mg/kg)、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DXMS,0.09 mg/kg),另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大鼠肺功能指标[潮气量(TV)、肺活量(FVC)和呼气峰流速(PEF)];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双染观察肺泡上皮细胞焦亡情况;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RT-qPCR检测NLRP3、Caspase-1、消皮素D(GSDMD)、IL-1β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SP-C、NLRP3、C-Caspase-1、GSDMD、GSDMD-N、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COPD组比较,DXMS组、MH各组肺组织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坏死等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TV、FVC、PEF)显著上升(P<0.05),且MH-L、MH-M、MH-H组依次上升(P<0.05);TNF-α、IL-6、IL-8水平、NLRP3及C-Caspase-1免疫荧光表达、NLRP3、Caspase-1、GSDMD、IL-1βmRNA水平、NLRP3、C-Caspase-1、GSDMD、GSDMD-N、IL-1β蛋白水平显著下降,SP-C蛋白表达逐渐上升(P<0.05)。结论:MH可抑制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释放和细胞焦亡,减轻COPD大鼠的肺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胞焦亡 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经NF-κB信号通路上调人胎盘MSC SPP1表达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潘琳 蔡睿志 +4 位作者 陶金 李莉 马淑琴 叶鹏 朱永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967,共7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6(IL-6)调控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型磷酸蛋白1(SPP1)表达,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及成分明确的无血清培养基制备出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fPMSC),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MSC...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6(IL-6)调控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型磷酸蛋白1(SPP1)表达,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及成分明确的无血清培养基制备出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fPMSC),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标志分子CD14、CD34、CD45、CD73、CD90、CD10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利用终剂量100 ng/mL的IL-6处理hfPMSC 24 h,ELISA、Western blot法和实时定量PCR在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检测SPP1的表达;将IL-6处理感染SPP1干扰慢病毒的hfPMSC与80 ng/mL佛波酯(PMA)联合100 ng/mL脂多糖(LPS)诱导活化的THP-1巨噬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细胞CD11c和CD206的阳性细胞比例;利用IL-6和/或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特异性抑制剂SC75741处理hfPMSC,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与SPP1的表达。结果IL-6显著上调hfPMSC SP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干扰SPP1显著下调hfPMSC SPP1的表达,显著降低共培养巨噬细胞CD206阳性的细胞比率;IL-6显著上调hfPMSC p-p65的表达,激活NF-κB信号通路;SC75741显著下调经IL-6处理hfPMSC中p-p65和SP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IL-6经NF-κB信号通路上调hfPMSC SPP1的表达,增强其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fPMSC) il-6 SPP1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构建及其在肝癌中的溶瘤机制
8
作者 曹蕊 曾桂能 +5 位作者 田昱莹 李聪 肖瑞雪 徐永茹 杨鹏辉 康毅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36-2744,共9页
目的拯救嵌合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评价其对肝细胞癌的抑制效果及安全性,并探索其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protein 1,PD-1)抗体增强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IL-21基因片段插入... 目的拯救嵌合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评价其对肝细胞癌的抑制效果及安全性,并探索其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protein 1,PD-1)抗体增强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IL-21基因片段插入流感病毒PR8的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序列,利用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RG)技术,拯救重组溶瘤流感病毒rOV-IL-21-NS;采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和血凝实验测定病毒滴度和毒力;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凝胶电泳和测序分析验证外源基因是否成功插入NS序列;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形态特征及大小,采用CCK-8检测其对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建立C57BL/6小鼠肝细胞癌皮下荷瘤模型,将45只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6~20 g)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每组9只):PBS组、PR8组、PD-1抗体组、rOV-IL-21-NS组和rOV-IL-21-NS联合PD-1抗体治疗组,以评价单药和联合疗法抗肿瘤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单药和联合疗法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结果利用RG技术成功拯救重组溶瘤流感病毒rOV-IL-21-NS,经测序验证了IL-21成功插入目的序列,其可稳定传代,第6代病毒血凝效价达211,病毒滴度达106 TCID50/mL。rOV-IL-21-NS选择性降低肝癌细胞活力而对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影响。相对于PBS组,rOV-IL-21-NS联合PD-1抗体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P<0.001),增加脾脏组织中CD4+CD69+T及CD8+CD69+T细胞的比例(P<0.05)。结论嵌合IL-21的重组溶瘤流感病毒rOV-IL-21-NS可有效、安全地靶向杀伤肝癌细胞,协同PD-1抗体进一步增强T细胞活化,改善免疫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反向遗传学技术 联合治疗 白细胞介素-21 PD-1抗体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和TNF-α拮抗剂治疗骨关节炎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海军 于长隆 +5 位作者 岸裕幸 村口笃 毛泽斌 傅欣 张继英 张智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sTNF-RI)基因转移对兔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IL-1和TNF-α在骨关节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构建Ad-IL-1Ra和Ad-sTNF-RI腺病毒载体,注射到兔...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sTNF-RI)基因转移对兔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IL-1和TNF-α在骨关节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构建Ad-IL-1Ra和Ad-sTNF-RI腺病毒载体,注射到兔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腔内。关节内注射腺病毒后第3天和第7天,分别用1ml生理盐水灌洗膝关节,抽取关节腔灌注液采用ELISA分析外源基因的表达。第7天处死动物,取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软骨和滑膜常规石蜡切片,软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滑膜组织HE染色检查病理改变,并进行软骨组织学评分。结果:膝关节内注射IL-1Ra能明显抑制关节软骨的破坏,但对滑膜炎无明显治疗作用;单独sTNF-RI基因治疗对关节软骨的破坏和滑膜炎均无明显的作用。结论:IL-1Ra对骨关节炎关节软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sTNF-RI对骨关节炎无明显的治疗作用,这提示在骨关节炎的发生中IL-1可能起主要的作用,因而抑制IL-1的作用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骨性关节炎 il-1RA sTNF—RI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方法获取DNA用于检测IL-1基因多态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段海燕 章锦才 +1 位作者 黄萍 张蕴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寻求一种能方便、简捷、有效地获取患者DNA的方法 ,以用于检测患者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用 4种方法获取患者DNA ,即静脉血中用酚 -氯仿法抽提 ,指尖血血痕中用Chelex 10 0法抽提 ,颊粘膜拭子中用Chelex 10 0法抽提及直接用干燥血... 目的 :寻求一种能方便、简捷、有效地获取患者DNA的方法 ,以用于检测患者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用 4种方法获取患者DNA ,即静脉血中用酚 -氯仿法抽提 ,指尖血血痕中用Chelex 10 0法抽提 ,颊粘膜拭子中用Chelex 10 0法抽提及直接用干燥血痕作为PCR扩增的DNA模板。对同一个体分别用 4种来源的DNA检测其IL 1基因多态性 ,比较结果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颊粘膜拭子抽提DNA作基因多态性分析特异性高、敏感性强 ,优于静脉血酚 -氯仿法抽提DNA ,且取颊粘膜拭子无创、方便。Chelex 10 0法抽提DNA比酚 -氯仿法更简单、快速。结论 :颊粘膜拭子结合Chelex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 il-1基因 牙周病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患者血清TNF-α、IL-1、IL-10和HMGB-1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1
作者 周安 徐巧玲 +1 位作者 李明强 刘清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IL-10及HMGB-1的动态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性结核59例,按标化治疗并评估疗效。采集不同治疗时间患者和对照外周血,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结果:初治、复治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外周... 目的:探讨结核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IL-10及HMGB-1的动态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性结核59例,按标化治疗并评估疗效。采集不同治疗时间患者和对照外周血,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结果:初治、复治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TNF-α、IL-1和HMGB-1水平随化疗进行及病情好转而明显下降(P<0.01),IL-10水平显著回升(P<0.01)。治疗前,临床治愈与治疗失败患者4种炎症因子无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失败患者TNF-α、IL-1和HMGB-1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而IL-10却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P<0.01)。结论:动态检测活动性结核患者外周血TNF-α、IL-1、IL-10和HMGB-1水平有助于活动性结核患者病情评估和疗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TNF-α il-1 il-10 HMGB-1 动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IL-1、IL-6、TNF、TM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建茹 冯忠军 +1 位作者 李娜 曹志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1-432,共2页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IL 1、IL 6、TNF、TM水平 ,探讨细胞因子及TM在脑梗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对 5 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IL 1、IL 6、TNF、TM水平进行测定 ,并对部分病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IL 1、IL 6、TNF、TM水平 ,探讨细胞因子及TM在脑梗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对 5 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IL 1、IL 6、TNF、TM水平进行测定 ,并对部分病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IL 1、IL 6、TNF、TM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 ,IL 1于发病第 1天即达高峰 ,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 ,而IL 6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结论 :多种细胞因子相互诱生、相互作用、相互调节制约 ,形成动态的免疫调节网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il-1 il-6 TNF 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和汤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血清IL-1α、IL-6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楼丽华 罗艳 +2 位作者 沃立科 沃兴德 王萍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1-742,共2页
目的:观察阳和汤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血清IL-1α、IL-6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正常育龄妇女,阳和汤组为阳和汤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分别检测对照组及阳和汤组治疗前、治疗7天后血清IL-1α、IL-6含量。结果:阳和汤组治疗前血清IL-1α、IL-6含... 目的:观察阳和汤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血清IL-1α、IL-6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正常育龄妇女,阳和汤组为阳和汤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分别检测对照组及阳和汤组治疗前、治疗7天后血清IL-1α、IL-6含量。结果:阳和汤组治疗前血清IL-1α、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阳和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血清IL-1α、IL-6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阳和汤可以显著降低急性乳腺炎患者血清IL-1α、IL-6含量。说明阳和汤治疗急性乳腺炎可能与调节体内IL-1α、IL-6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和汤 急性乳腺炎 il-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IL-1、IL-6、IL-8的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青山 付文永 +2 位作者 鲁继荣 李红子 王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31,共3页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20例缓解期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设20例健康儿童作正常对照。结果:发作期IL-1(11.90pg/ml±2.84pg/ml)、IL-...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20例缓解期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设20例健康儿童作正常对照。结果:发作期IL-1(11.90pg/ml±2.84pg/ml)、IL-6(0.75ng/ml±0.30ng/ml)、IL-8(0.08ng/ml±0.05ng/ml)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8.41pg/ml±0.05pg/ml、0.49ng/ml±0.08ng/ml、0.02ng/ml±0.01ng/ml)及对照组(8.40pg/ml±0.32pg/ml、0.40ng/ml±0.09ng/ml、0.02ng/ml±0.02ng/ml),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且血清IL-1水平与IL-6、IL-8比较呈正相关(γ=0.753,γ=0.795,P<0.01)。提示IL-1与IL-6、IL-8一样参与了哮喘的病理过程,哮喘缓解期仍存在气道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是哮喘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可将血清IL-1、IL-6、IL-8水平升高作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饼灸对兔膝关节退变模型血清中IL-1、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魏文元 武永利 +3 位作者 李春 闻兵 刘娣 马晓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5-617,共3页
目的:观察四逆汤饼灸治疗兔膝关节退变模型治疗前后血清IL-1、IL-6和TNF-α及软骨形态的变化,探讨四逆汤饼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6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四逆汤饼灸组、安慰剂饼灸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采用右后... 目的:观察四逆汤饼灸治疗兔膝关节退变模型治疗前后血清IL-1、IL-6和TNF-α及软骨形态的变化,探讨四逆汤饼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6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四逆汤饼灸组、安慰剂饼灸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采用右后肢伸直位固定法建立兔膝关节退变模型,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造模前、治疗前和治疗后四逆汤饼灸组、安慰剂饼灸组和模型组兔血清中IL-1、IL-6和TNF-α的水平,参考彭太平法观察膝关节软骨形态学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较模型兔血清中IL-1、IL-6和TNF-α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2周后,大体观察模型组膝关节软骨变薄,出现明显的关节软骨损伤,四逆汤饼灸组膝关节软骨结明显改善(P<0.05);较模型组,四逆汤饼灸组、安慰剂饼灸组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较安慰剂饼灸组,四逆汤饼灸组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饼灸能修复KOA的软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1、IL-6和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四逆汤饼灸 il-1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肺肠合病”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含量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被引量:21
16
作者 惠毅 杨宇 +4 位作者 张显明 郑旭锐 冯贤荣 朱素有 周新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53-154,共2页
目的:建立肺病、肠病、肺肠合病大鼠病理模型,通过观察其血清TNF-αI、L-1含量情况,探索"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病理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肠病组(便秘)和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共4组。结果... 目的:建立肺病、肠病、肺肠合病大鼠病理模型,通过观察其血清TNF-αI、L-1含量情况,探索"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病理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肠病组(便秘)和肺肠合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共4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病组、肠病组、肺肠合病组大鼠血清TNF-αI、L-1含量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与肺病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血清TNF-αI、L-1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1);与肠病组比较,肺肠合病组大鼠血清TNF-αI、L-1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肠合病组大鼠血清TNF-αI、L-1含量均明显高于肺病组及肠病组,证实TNF-αI、L-1可能是肺与大肠相关的共同物质基础,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一定的现代医学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TNF-Α il-1 哮喘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人巨噬细胞分泌IL-1、IL-6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丁培杰 段长恩 +1 位作者 张世杰 赵国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4-686,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人巨噬细胞分泌IL-1、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体外诱导从人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诱导获得细胞分为6组,分别用1mg/L脂多糖...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人巨噬细胞分泌IL-1、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体外诱导从人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诱导获得细胞分为6组,分别用1mg/L脂多糖和0、1、4、20及50μg/L的rhGH培养4、8和12h,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IL-1、IL-6和TNF-α的分泌情况。结果:诱导的细胞经鉴定为巨噬细胞。不同质量浓度的rh-GH均可促进所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IL-1、IL-6和TNF-α;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巨噬细胞以上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增加。结论:rhGH对人单核巨噬细胞分泌IL-1、IL-6和TNF-α有促进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il-1 il-6 TNF-Α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MMP-1、MMP-3 mRNA及血清中TNF-α、IL-1含量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宇 曹南开 +2 位作者 张小卿 马贤德 吴景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921,I0008,共4页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对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制备光老化模型,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生理盐水,高、中、低剂量组给相应剂量药液,阳性对照组(VE组)给予维生素E滴剂,于造模前30 min灌胃。造模完成后,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含量和皮肤组织中MMP-1、MMP-3 mRNA含量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1和皮肤组织中MMP-1、MMP-3 mRNA含量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TNF-α、IL-1和皮肤组织中MMP-1、MMP-3 mRNA含量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在皮肤光老化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光老化 MMP-1 MMP-3 TNF-Α i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医药补肾固筋方对膝骨关节炎中IL-1、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冲 季亚成 +1 位作者 张英泽 张庆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8-571,556,共5页
目的研究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兔IL-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8月龄左右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成4组: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西药组)、D组(中药组);每组9只,适应性饲养1 w后用Hulth法造模,观察2 w无感染... 目的研究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兔IL-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8月龄左右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成4组: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西药组)、D组(中药组);每组9只,适应性饲养1 w后用Hulth法造模,观察2 w无感染情况根据动物与人之间药物剂量的换算灌药,连续给药8 w后,取右后肢膝关节软骨面及滑液制作标本。肉眼观察形态、色泽、硬度、关节液量等变化;David T关节X线分度法;用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组织细胞的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研究补肾固筋方对骨关节炎模型动物的关节液中IL-1、TNF-α的影响。结果 (1)肉眼观察:C组和D组兔膝关节软骨外观呈蓝白色,滑膜炎性表现明显轻于B组。(2)X线表现及HE染色光镜观察:B组与A组比较,B组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窄,关节面粗糙变形,明显有骨赘形成;光镜下B组存在软骨细胞成簇现象。C组与B组比较,D组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关节面粗糙,关节边缘有轻微骨赘形成;光镜下软骨细胞增生显著,但成簇现象少。D组与B组比较,C组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介于B组和D组之间;软骨表面不甚光滑。(3)IL-1、TNF-α的含量测定:与A组比较,B组动物关节液IL-1、TNF-a的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药8 w后,C组和D组动物滑膜液中IL-1、TNF-a的含量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组和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1)补肾固筋方增进软骨基质的合成,抑制软骨基质的降解,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2)补肾固筋方抑制关节液中IL-1、TNF-α的分泌,促进软骨的修复,延缓软骨的退变,抑制了滑膜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自拟补肾固筋方 美洛昔康 软骨细胞 il-1、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后肢皮肤撕脱伤后TNFα和IL-1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向东 鲁开化 +1 位作者 郭树忠 高政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 探讨TNFα和IL 1在皮肤撕脱伤后早期继发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在猪后肢形成 12cm× 4cm撕脱皮瓣 ,不同时间取皮肤并抽取静脉血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和3[H] TdR掺入法 ,检测血浆和皮肤中TNFα的含量和血清IL 1活性。结... 目的 探讨TNFα和IL 1在皮肤撕脱伤后早期继发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在猪后肢形成 12cm× 4cm撕脱皮瓣 ,不同时间取皮肤并抽取静脉血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和3[H] TdR掺入法 ,检测血浆和皮肤中TNFα的含量和血清IL 1活性。结果 血浆和皮肤中TNFα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3d分别为 (415± 2 4)、(2 98± 18.5 )ng·L-1;血清中IL 1的活性 3d时也增高明显 (P<0 .0 5 ) ,为 (2 .5 9± 0 .85 )。结论 血浆、皮肤内TNFα和血清IL 1含量和活性变化在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皮肤撕脱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