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苯乙烯苷预防性干预大鼠动脉硬化对其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伟 王玉琴 +2 位作者 李锋 沈燕 王春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30-1635,共6页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预防性给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TSG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高脂饲料造模,同时预防性给予不同剂量TSG(30、60、120mg.kg-1.d-1)及辛伐他汀(2mg...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预防性给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TSG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高脂饲料造模,同时预防性给予不同剂量TSG(30、60、120mg.kg-1.d-1)及辛伐他汀(2mg.kg-1.d-1),12wk后,测定血清总SOD活力和MDA含量,Westernblot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ICAM-1、VCAM-1及VEGF的蛋白表达,RT-PCR分析ICAM-1和VCAM-1的基因表达,免疫组化观察VEGF表达。结果TSG能够明显提高大鼠血清总SOD活力,降低MDA水平,对动脉ICAM-1、VCAM-1及VEGF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TSG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动脉粥样硬化 icam-1 VCAM-1 VEGF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及ICAM-1、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献珊 韩坤元 +2 位作者 陈锋夏 吴从明 黄伟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7-57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青蒿琥酯对体外A549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影响;构建A54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移植瘤ICAM-1和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实验表明1.25μg/L-5μg/L的低浓度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表明,与对照组(96.33±6.41)比较,1.25μg/L青蒿琥酯即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转移(75.43±4.37,P<0.05)。移植瘤实验表明10 mg/kg青蒿琥酯不能抑制裸鼠A549细胞移植瘤的生长(P>0.05),但是可降低ICAM-1和MMP-9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潜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CAM-1和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肺肿瘤 侵袭 icam-1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出血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炎症介质ICAM-1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戴新文 张海宇 +2 位作者 王登科 秦毅 张焱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nsionmolecular-1,ICAM-1)的影响。方法:将2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术后6 h治疗组。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干/湿重法测...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nsionmolecular-1,ICAM-1)的影响。方法:将2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术后6 h治疗组。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中ICAM-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脑出血后24 h脑含水量开始升高,72 h达到高峰,治疗组脑含水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ICAM-1表达6 h开始增加,72 h达高峰,持续至14 d后仍有大量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CAM-1表达显著降低(P<0.05)。电镜下可观察到模型组细胞膜溶解断裂,胞质空化,细胞器数量明显减少;治疗组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抑制炎症介质ICAM-1的表达,减轻脑水肿,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灯盏花素 icam-1 脑水肿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心方 氧化苦参碱治疗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对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贾钰华 张云仙 +1 位作者 周玉平 孙学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定心方(DXR)及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双抗体夹心A... 目的:研究定心方(DXR)及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ICAM-1的表达。结果:定心方及氧化苦参碱干预后,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减轻(P<0.01),血清中ICAM-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定心方及氧化苦参碱降低再灌注大鼠血清ICAM-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心方 氧化苦参碱 血清 再灌注心律失常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炎湿热证血清sICAM-1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盛梅笑 孙伟 +4 位作者 贾宁人 朱长乐 周恩超 江燕 何伟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891-892,共2页
观察肾炎湿热证血清sICAM - 1的变化 ,结合肾组织病理探讨ICAM - 1与肾炎湿热证的关系。将肾炎患者 4 8例分为湿热证组 (A组 ,n =30 )与非湿热证组 (B组 ,n =18) ,观察两组血清sICAM - 1的变化和光镜下肾小球内固有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 观察肾炎湿热证血清sICAM - 1的变化 ,结合肾组织病理探讨ICAM - 1与肾炎湿热证的关系。将肾炎患者 4 8例分为湿热证组 (A组 ,n =30 )与非湿热证组 (B组 ,n =18) ,观察两组血清sICAM - 1的变化和光镜下肾小球内固有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的程度。结果 :A组血清sICAM - 1高于B组 ,A组固有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的程度较B组明显 ,P <0 0 5。结论 :肾炎湿热证的存在常常预示着免疫炎症反应和病情的活动 ,sICAM - 1有可能作为肾炎湿热证辨证的一个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肾小球肾炎 湿热证 中医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谷灵芝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红梅 田辉凯 +2 位作者 姚小皓 林志彬 李学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研究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ELISA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表面VCA...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研究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胞ELISA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表面VCAM 1和ICAM 1表达的变化。结果 细胞ELISA结果显示 0 2 4 g·kg-1、0 72 g·kg-1绿谷灵芝连续灌胃给药 10d后取血分离得到的血清可降低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VCAM 1和ICAM 1表达 (P <0 0 5 ) ,降低ox LDL诱导的ICAM 1表达 (P <0 0 5 )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 0 72 g·kg-1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可降低ox LDL和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ICAM 1表达(P <0 0 5 ) ,0 12 g·kg-1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和无药血清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绿谷灵芝含药血清可降低糖化白蛋白和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研究 绿谷灵芝 人脐静脉 内皮细胞 icam-1 V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ox-LDL诱导的U937细胞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伟 王玉琴 +2 位作者 李锋 沈燕 王春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7-672,共6页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ox-LDL诱导的U937细胞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TS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经PMA处理过的U937细胞,在给予ox-LDL刺激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TSG干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ox-LDL诱导的U937细胞ICAM-1、VCAM-1及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TS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经PMA处理过的U937细胞,在给予ox-LDL刺激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TSG干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SOD活力,TBA法测定培养液中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观察各组细胞ICAM-1、VCAM-1及VEGF的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观察各组细胞ICAM-1和VCAM-1的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细胞液总SOD活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SG高剂量及阳性对照组总SOD活力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细胞液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SG高中剂量及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模型组ICAM-1、VCAM-1及VEGF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SG高剂量和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ICAM-1、VCAM-1及VEGF表达(P<0.05)。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显示,模型组细胞ICAM-1、VCAM-1 mRN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TSG高剂量和辛伐他汀较模型组能明显降低ICAM-1、VCAM-1mRNA水平(P<0.01)。结论TSG具有抗氧化、抑制单核巨噬细胞黏附分子分泌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OX-LDL U937细胞 icam-1 VCAM-1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抑制单肺通气兔肺组织炎性细胞TLR4、NF-κB和ICAM-1mRNA的表达 被引量:14
8
作者 卞清明 顾连兵 +3 位作者 许仄平 李彭依 钱燕宁 朱东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兔单肺通气期间肺组织损伤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双肺通气组(T组)、单肺通气组(O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单肺通...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兔单肺通气期间肺组织损伤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双肺通气组(T组)、单肺通气组(O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单肺通气组(D-O组),每组10只。T组行双肺通气3.5 h,O组、D-O组于双肺通气30 min后行右单肺通气3 h。D-O组于气管切开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泵注完毕),随后以1μ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T组、O组则持续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下左侧肺组织,进行肺组织湿/干(W/D)质量比测量;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双侧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左侧肺组织TLR4、NF-κB p65、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T组比较,O组和D-O组左肺W/D比均显著增加;与O组比较,D-O组左肺W/D比显著降低。与T组比较,O组、D-O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均明显加重,但D-O组肺损伤程度明显较O组减轻。与T组比较,O组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ICAM-1 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而D-O组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ICAM-1 mRNA表达则显著低于O组。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TLR4、NF-κB p65 mRNA的水平,减轻炎症和兔单肺通气所致的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Toll样受体4(TLR4) 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绪清 顾长海 张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用ELISA检测正常人、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和CHB患者血清sICAM1。结果:CHB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用ELISA检测正常人、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和CHB患者血清sICAM1。结果:CHB患者血清sICAM1明显高于正常人和AsC;CHB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其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均呈明显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活动度呈明显负相关;重度CHB患者血清sICAM1明显高于中、轻度CHB。结论:CHB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清sICAM1水平可作为反映CHB患者肝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Sicam-1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人成纤维细胞ICAM-1、CD_(126)表达及合成ECM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要军 孙自勤 +4 位作者 权启镇 齐凤 江学良 张修礼 王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对人成纤维细胞ICAM_1、CD126 表达及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 ,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 ,于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 ,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经分子探针标记的ICAM_1、CD126 阳性细胞数变化 ,... 目的观察黄芪对人成纤维细胞ICAM_1、CD126 表达及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 ,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 ,于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 ,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经分子探针标记的ICAM_1、CD126 阳性细胞数变化 ,用放免法测定培养上清HA、LA含量。结果人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_1、CD126 阳性率分别为(82 63±5.94) %和(77.95±4.68) %,加入黄芪组二者阳性率明显下降。但黄芪对成纤维细胞合成HA无影响 ,对LN影响较小。结论黄芪能抑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_1和CD126,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机理之一 ,它对合成ECM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 白介素6受体(CD1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化前期肺组织中ICAM-1、TGF-β、CTGF的表达及其镜下形态改变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瑞琴 孙洁 +4 位作者 李伟 王坦 刘湘花 张俊霞 张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6-791,共6页
目的动态观察博莱霉素诱发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从肺损伤到肺纤维化前期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目的动态观察博莱霉素诱发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从肺损伤到肺纤维化前期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水平的变化,探讨肺纤维化前期的发病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肺纤维化模型组、内毒素组、空白对照组(每组36只),并于干预后第3、7、14天取各组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结果造模后各组TGF-β、ICAM-1、CTGF的表达依次为空白对照组<内毒素组<肺纤维化模型组。肺纤维化模型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内毒素组(P<0.05)。光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中肺组织结构正常;肺纤维化模型组第7天未见明显肺纤维化改变,第14天VG染色可见少量胶原纤维形成;内毒素组第7天有轻度肺泡炎,第14天肺泡炎消失。结论肺纤维化前期纤维化的发生与TGF-β、ICAM-1、CTGF三种细胞因子均有密切关系,三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icam-1 TGF-Β CT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kappaB对ICAM-1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雪萍 刘新波 +4 位作者 任永功 石碧明 李亚丽 姚尚龙 曾邦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NF-kappaB对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UVECs,用LPS(100 ng.ml-1)刺激不同时间(1、4、8、24 h)后,其中于4 h处预先用NF-κB抑制剂PDTC(1 mmol.L-1)处理15 min,再分别提取核蛋白进行凝胶电泳迁移改变分析(El... 目的:研究NF-kappaB对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UVECs,用LPS(100 ng.ml-1)刺激不同时间(1、4、8、24 h)后,其中于4 h处预先用NF-κB抑制剂PDTC(1 mmol.L-1)处理15 min,再分别提取核蛋白进行凝胶电泳迁移改变分析(Electrophoretical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法测定NF-kappaB活性及提取总RNA进行RT-PCR检测ICAM-1mRNA表达。结果:NF-kappaB的活性变化与ICAM-1的表达有着明显的一致性。用PDTC(NF-kappaB抑制剂)处理内皮细胞,发现ICAM-1的表达随着NF-kappaB活性的降低而下调(2.40±0.11vs0.76±0.09,P<0.01)。结论:NF-kappaB对ICAM-1基因表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icam-1 NF-KAPPAB PD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泡巨噬细胞STAT_1的活化及其依赖性免疫应答基因ICAM-1的表达 被引量:15
13
作者 范贤明 王曾礼 李振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中STAT1(signal transducers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的活化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博莱霉素(BLM)组和生理盐水(NS)组各25只,气管内分别灌注BLM和NS。用...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中STAT1(signal transducers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的活化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博莱霉素(BLM)组和生理盐水(NS)组各25只,气管内分别灌注BLM和NS。用Western-blot法测定AM中STAT1活化的动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AM的ICAM-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的表达。结果:NS组中的AM内只有少许STAT1活化,气管内灌注BLM后1d,AM中STAT1的活化即开始显著增高,于第7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但28 d后仍高于NS组(P<0.05)。NS与BLM组的AM中表达ICAM-1的细胞数增高的模式,与AM中STAT1活化的模式相同。AM中STAT1活化的程度与AM中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913,P<0.01),而后者又与肺组织炎症的积分呈正相关(r=0.947,P<0.01)。结论:实验性肺间质纤维化大鼠AM中存在STAT1的异常活化,并参与了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大鼠 肺泡巨噬细胞 STAT1 依赖性免疫应答基因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夏康 李家兵 +1 位作者 吴建伟 吴小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近交系雄性SD大鼠同基因原位肾移植模型。共设4个实验组,假手术组,移植缺血再灌注组,丹红注射液预防组,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检测术后24 h...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近交系雄性SD大鼠同基因原位肾移植模型。共设4个实验组,假手术组,移植缺血再灌注组,丹红注射液预防组,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检测术后24 h各组大鼠的移植肾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Cr)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表达,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并进行Paller氏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细胞ICAM-1阳性表达增强(P<0.01),Paller氏评分增加(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程度严重,ICAM-1表达量与肾小管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移植缺血再灌注组及治疗组比较,丹红预处理组肾小管细胞ICAM-1阳性表达下降(P<0.01),Paller氏评分降低(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程度较轻。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ICAM-1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对移植肾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 丹红注射液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s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兆川 王旭开 +1 位作者 杨立 杨成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36-93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 lerosis,AS)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胰岛素血症组、高糖高胆固醇组、... 目的通过观察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 lerosis,AS)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胰岛素血症组、高糖高胆固醇组、联合组。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建立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通过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1水平,免疫组化法测血管内皮细胞sICAM-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胰岛素血症组、高糖高胆固醇组、联合组3组血清s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显著高于高胰岛素血症组和高糖高胆固醇组;高胰岛素血症组和高糖高胆固醇组sICAM-1表达水平相似,但低于联合组。结论胰岛素可增强血管内皮细胞sICAM-1表达,且与高糖高胆固醇饮食有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黏附分子 可溶性细胞问黏附分子-1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CyclinD1、ICAM-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与危险度分级 被引量:12
16
作者 务森 张谢夫 +1 位作者 赵春临 刘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胃肠道间质瘤存档蜡块标本中各...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胃肠道间质瘤存档蜡块标本中各蛋白的表达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危险度分组中,Ki-67、CyclinD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clinD1和MMP-9对Fletcher分级影响显著,是Fletcher分级的独立影响因子,CyclinD1和MMP-9的优势比分别为3.51和3.29。结论:CyclinD1、MMP-9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Fletcher分级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作为判定恶性程度的参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KI-67 细胞周期素D1 细胞间黏附分子 凋亡抑制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p65、ICAM-1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国翠 李静 +6 位作者 李卫平 尹艳艳 李维祖 朱芬芳 公惠玲 明亮 吴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EA)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四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6h后脑皮层组织NFκBp65和IκBα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EA)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四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6h后脑皮层组织NFκBp65和IκBα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24h后脑皮层组织ICAM-1、TNF-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组织核蛋白NFκBp65(107.1±24.18vs313.09±23.35,P<0.05)表达明显增多,而胞浆蛋白NFκBp65(221.72±19.44vs125.82±25.07,P<0.05)、IκBα(382.98±55.21vs184.37±20.40,P<0.05)表达明显减少;EA可升高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组织胞浆蛋白NFκBp65、IκBα表达、降低核蛋白NFκBp65表达;同时可降低脑皮层组织ICAM-1、TNF-α的表达。结论EA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p65活化及降低脑皮质中ICAM-1、TNF-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药理学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加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CAM-1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华 孙国杰 +2 位作者 王书勤 柯红 崔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加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与脑组织中ICAM-1的阳性变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30min后电针"百会"、"水沟"穴,艾灸"足三里",测定治... 目的:研究电针加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与脑组织中ICAM-1的阳性变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30min后电针"百会"、"水沟"穴,艾灸"足三里",测定治疗前后6、12、24、48h后大鼠脑组织中ICAIW-1的阳性含量。观察治疗前后各时相大鼠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电针加灸组中ICAM-1的阳性数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2)HPIAS-1000计算机高清晰彩色图像分析仪显示电针加灸组中ICAM-1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电针加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电针加灸能降低大鼠脑组织中ICAM-1的阳性含量,从而减少血脑屏障形态结构的破坏,维持其生理功能的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加灸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ICAW-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血脉宁对家兔易损斑块模型血脂NF-κB和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希娟 杜云 +2 位作者 苏金玲 卢斌 范英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脑血脉宁对家兔易损斑块NF-κBmRNA、ICAM-1mRNA的表达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通过球囊拉伤主动脉内皮配合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家兔易损斑块模型。术后1周始,给予心脑血脉宁口服12周,于处死前24h和48h,分别予以药物触发斑块破裂,... 目的:探讨心脑血脉宁对家兔易损斑块NF-κBmRNA、ICAM-1mRNA的表达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通过球囊拉伤主动脉内皮配合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家兔易损斑块模型。术后1周始,给予心脑血脉宁口服12周,于处死前24h和48h,分别予以药物触发斑块破裂,触发前收集血液,测定血脂水平。处死后切取斑块,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NF-κBmRNA、ICAM-1mRNA的表达。结果:心脑血脉宁可以有效降低血清TG、TC、LDL水平,提高HDL水平;抑制NF-κB和ICAM-1mRNA的表达。结论:调节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是心脑血脉宁稳定斑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斑块 血脂 核因子-KB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心脑血脉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脾益气中药对ICAM-1的表达和PLA_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庆宇 李刚 +5 位作者 柳春 杨春山 王成武 张萍 叶晶 李德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和磷脂酶 A2 (PL A2 )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卵蛋白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 ,观察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 ICAM- 1的表达情况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PL A2 和血浆中 PL A2 活性变...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和磷脂酶 A2 (PL A2 )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卵蛋白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 ,观察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 ICAM- 1的表达情况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PL A2 和血浆中 PL A2 活性变化 ,以及 BAL F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情况 ,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哮喘组支气管上皮细胞 ICAM- 1表达显著增强 ,BAL F中 PL A2 活性显著性增高 ,血浆中 PL A2 活性也增高 ,但未达显著水平 ;哮喘组 BAL F中细胞计数显著升高 ,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更为显著。将哮喘组中 ICAM- 1的阳性面积、BAL F中 PL A2 活性和 BAL F中细胞计数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三者显著相关。结论 :ICAM- 1和 PL A2 在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细胞浸润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者之间又有很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PLA2 哮喘 动物模型 补脾益气药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