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KKβ/NF-κB通路探讨温胆汤对睡眠障碍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莉 刘茹 +4 位作者 何晶 陈云 郭娟 纪可 刘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3-809,共7页
目的 探讨温胆汤对睡眠障碍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采用改良版水平转盘睡眠剥夺法构建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艾司唑仑片组(0.15 mg/kg)和温胆汤低、高剂量组(12.5、50 g/kg),每组6只,另取6只作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温胆汤对睡眠障碍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采用改良版水平转盘睡眠剥夺法构建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艾司唑仑片组(0.15 mg/kg)和温胆汤低、高剂量组(12.5、50 g/kg),每组6只,另取6只作为对照组。给药干预7 d后,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组织、海马CA1区组织、下丘脑组织变化;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神经丝轻链(NEFL)、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GFAP、磷酸化IκB激酶β(p-IKKβ)、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高剂量组小鼠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加,结构完整,排列整齐,神经元细胞核皱缩变形数量减少,尼氏小体增多,血清和脑组织NEFL、NSE、S100B、TNF-α、IL-6、IL-1β水平降低(P<0.01),脑组织GFAP表达降低(P<0.01),脑组织p-IKKβ和p-NF-κB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 温胆汤能够减少睡眠障碍小鼠的神经损伤,减少促炎介质释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KKβ/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睡眠障碍 炎症 ikkβ/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SREBP-1信号通路参与的自噬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2
作者 邓里 蔡小丽 +3 位作者 李灵 岳江 刘政群 银娟萍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9-616,共8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蛋白激酶B/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kt/SREBP-1)信号通路参与自噬的作用。方法 大鼠腹膜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R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与DM-DR组(DR大鼠),比较大鼠视网膜中自噬相关...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蛋白激酶B/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kt/SREBP-1)信号通路参与自噬的作用。方法 大鼠腹膜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R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与DM-DR组(DR大鼠),比较大鼠视网膜中自噬相关蛋白(自噬标志物LC3-II与LC3-I、自噬特异性底物p62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情况。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B组(正常大鼠,注射1μL生理盐水)、DR组(DR大鼠,注射1μL生理盐水)、DR+si-NC组(DR大鼠,注射1μL阴性对照siRNA)以及DR+si-SREBP-1组(DR大鼠,注射1μL的SREBP-1 siRNA),分别在建模开始前1 d和建模成功后(8周时)进行上述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中Akt/SREBP-1表达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生长情况。将R28大鼠视网膜前体细胞分为对照C组(正常环境生长24 h)、HG组(高糖环境干预24 h)、HG+si-NC组(si-NC转染细胞后高糖环境干预24 h)及HG+si-SREBP-1组(si-SREBP-1转染细胞后高糖环境干预24 h),比较各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以及自噬体和溶酶体之间的融合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分析Akt、SREBP-1以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DR组大鼠在建模1周和建模8周时视网膜中Beclin1和p6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以及LC3Ⅱ/Ⅰ比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对照B组相比,DR组大鼠在建模1周和建模8周时大鼠视网膜中SREBP-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Akt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1)。与对照B组相比,DR组和DR+si-NC组大鼠RGCs数目均显著降低,与DR+si-NC组相比,DR+si-SREBP-1组大鼠RGCs数目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对照C组相比,HG组和HG+si-NC组R28细胞中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LC3Ⅱ/Ⅰ比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HG+si-NC组相比,HG+si-SREBP-1组R28细胞中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LC3Ⅱ/Ⅰ比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C组相比,HG组和HG+si-NC组R28细胞中LC3B和LAMP1双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HG+si-NC组相比,HG+si-SREBP-1组R28细胞中LC3B和LAMP1双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DR早期通过敲低SREBP-1表达加速自噬流量有助于减轻RGCs流失,表明Akt/SREBP-1可能是治疗DR的有效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蛋白激酶b 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自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特征的深度学习预测直肠癌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状态
3
作者 胡鸿博 赵升 +2 位作者 姜昊 张莹 姜慧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B-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 kinase,BRAF)突变状态与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20年6月...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B-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 kinase,BRAF)突变状态与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外显子测序鉴定BRAF基因突变状态。通过生存分析评估BRAF基因突变与直肠癌预后的关系。从260名接受多参数MRI的直肠癌患者中提取7388个特征模块,包括术前T1加权图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图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对比增强T1加权图像(contrast-enhanced T1-weighted imaging,CE-T1WI)。随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构建了放射组学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评估模型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9例BRAF突变患者和171例BRAF野生型患者。两组在肿瘤恶性分期、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5年生存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BRAF突变组生存期低于BRAF野生型组(P<0.001)。所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29,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析的Kappa统计量为0.87,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基于CNN的放射组学特征模型在区分直肠癌患者BRAF突变状态方面表现优异,为未来无创筛查BRAF突变状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特征 深度学习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 卷积神经网络 影像组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K抑制剂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4
作者 李洪杰 兰茂卓 +4 位作者 王潇 冯冉冉 陶燕燕 刘佳庆 孙海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9-609,共11页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Btz)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 U266、PS-R、RPMI8226、KMS28-PE、KMS28-BM和H9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细胞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Btz)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 U266、PS-R、RPMI8226、KMS28-PE、KMS28-BM和H9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细胞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0、10、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处理的RPMI8226、U266及KMS28-BM细胞存活率。取对数生长期RPMI8226、U266和KMS28-BM细胞,分为对照组、 BGB-3111组、 Btz组和BGB-3111+Btz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 (MCL-1)、B细胞淋巴瘤2 (Bcl-2)、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质蛋白(Bim)、磷酸化Bim (p-Bim)、P65、磷酸化P65 (p-P6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 2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诱导蛋白3 (A20)蛋白表达水平。U266细胞分为A20过表达组(A20-OE组)和空载对照组(EV组),2组细胞各分为对照组、BGB-311组、BTZ组和BGB-311+BTZ组,转染相应质粒,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A20后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KMS28-BM细胞比较,U266、RPMI8226和H929细胞中BT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CK-8法检测,与0μmol·L^(-1)BGB-3111组比较,10、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组KMS28-BM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RPMI8226和U266细胞比较,20、30和40μmol·L^(-1)BGB-3111组KMS28-BM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选取10μmol·L^(-1)BGB-3111用于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BGB-3111组、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KMS28-BM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BGB-3111组比较,BGB-3111+Btz组KMS28-BM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EV组细胞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中A20-OE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BGB-3111组、 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中Bim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中MCL-1、 p-Bim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和U266细胞中Bim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MCL-1、p-Bim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RAF2和A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和U266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RAF2和A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EV组比较,A20-OE组细胞中A2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BGB-3111通过抑制BTK活性诱导MM细胞发生凋亡,并增强Btz的促凋亡作用,过表达A20增加MM细胞对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硼替佐米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抑制剂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京哲 张素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发病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多种癌症中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可以影响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该通路在OSCC中经常被激活,因此,该通路是OSCC治疗干预的候选通路...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发病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多种癌症中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可以影响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该通路在OSCC中经常被激活,因此,该通路是OSCC治疗干预的候选通路,针对该通路的抑制剂正在开发中。本文重点介绍该通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讨论靶向该通路的药物研究近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抑制剂 口腔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6
作者 王妍 赵邹宇 +1 位作者 于盼盼 杨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1,共11页
目的:探讨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IKBIP)在宫颈癌组织肿瘤细胞(TCCCT)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CC) HeLa和SiH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ENT2数据库和Kaplan-Meier (K-M) plot... 目的:探讨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IKBIP)在宫颈癌组织肿瘤细胞(TCCCT)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CC) HeLa和SiH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ENT2数据库和Kaplan-Meier (K-M) plotter数据库分析CC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IKBIP mRNA表达水平差异以及其表达水平与CC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软件中选取参考基因集为Hallmark,进行相关通路富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KBIP蛋白在TCCCT和正常宫颈组织上皮细胞(ECNCT)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IKBIP敲低的CC细胞(HeLa和SiHa细胞),实验分为sh-NC组和sh-IKBIP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评估各组细胞中IKBIP蛋白表达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及EdU阳性细胞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ENT2数据库分析,CC组织中IKBIP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1)。GSEA富集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位于IKBIP高表达组的第1位。免疫组织化学法,TCCCT中IKBIP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ECNCT (50.5%vs 8.0%),且其过表达与FIGO分期(2018)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联(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LNM)和IKBIP高表达是影响CC患者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细胞IKBI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CK-8和EdU法,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细胞增殖活性和EdU阳性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IKBIP蛋白在CC细胞中高表达,且与CC患者不良预后有密切关联。下调IKBIP蛋白表达可抑制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 宫颈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CBL调控逆境胁迫响应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王从欢 伍国强 魏明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共16页
钙调磷酸酶B蛋白(calcineurin B like protein,CBL)是一类植物特有的Ca^(2+)传感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CBL由4个典型的用于Ca^(2+)结合的手性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 hands,EF-hands)结构域构成,并且每个... 钙调磷酸酶B蛋白(calcineurin B like protein,CBL)是一类植物特有的Ca^(2+)传感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CBL由4个典型的用于Ca^(2+)结合的手性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 hands,EF-hands)结构域构成,并且每个EF-hand含有12个相对保守氨基酸组成的α-螺旋-环-α-螺旋结构。CBL启动子区域的顺式调控作用元件(如W-box、MBS和G-BOX等)可与上游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结合,通过激活或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进行转录调控。CBL通过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呼吸爆发氧化酶同源物(respiratory burst oxidases homolog,RBOH)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信号通路调控植物气孔运动,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各种逆境胁迫。大量研究表明,当植物受到盐、干旱、极端温度、营养胁迫和病原菌等逆境胁迫时,CBL能够迅速感知细胞内瞬时Ca^(2+)信号变化,不仅与CBL互作蛋白激酶(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IPK)互作磷酸化下游靶标蛋白实现Ca^(2+)信号传导,还与其他蛋白质(如高亲和力K^(+)转运蛋白5、蛋白S-酰化转移酶10和2C类蛋白磷酸酶等)互作,从而正向或负向调控植物的抗逆性。此外,CBL介导植物器官和组织生长发育,通过调节糖信号促进果实成熟。CBL也与开花时间基因(gigantea,GI)结合以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论文综述了植物CBL的发现、结构、分类、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逆境胁迫响应的作用机制,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作物抗逆性遗传改良和生物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磷酸酶b样蛋白 调控机制 蛋白互作 生长发育 抗逆性 顺式调控元件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袁新叶 杜蕾 李雪娇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160.0μmol·L^(-1))与30.0 mmol·L^(-1)葡萄糖共同处理RGC-5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香芹酚浓度。随后将RGC-5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30.0 mmol·L^(-1)葡萄糖处理组(高糖组),香芹酚低、中、高浓度组(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香芹酚高浓度+Nrf2通路抑制剂(ML385)组(香芹酚-H+ML385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GC-5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RGC-5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RGC-5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浓度在20.0μmol·L^(-1)以上时,RGC-5细胞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故选择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的香芹酚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ROS、LDH、MDA水平均显著降低,GSH-PX、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GSH-PX、SOD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香芹酚可能通过激活Akt/Nrf2信号通路降低RGC中炎症反应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蛋白激酶b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高糖诱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通过Akt1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链脲佐菌素引起IN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9
作者 陈程 李警耀 +2 位作者 胡万祥 刘东慧 陈志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598,共9页
目的:探讨丝胶对链脲佐菌素(STZ)致损伤INS-1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0、0.1、0.3、1.0、3.0和10.0μmol·L^(-1)Akt1抑制剂A-674563... 目的:探讨丝胶对链脲佐菌素(STZ)致损伤INS-1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0、0.1、0.3、1.0、3.0和10.0μmol·L^(-1)Akt1抑制剂A-674563及10 mmol·L^(-1)STZ及600 mg·L^(-1)丝胶的完全培养基培养INS-1细胞,分为0、0.1、0.3、1.0、3.0和10.0μmol·L^(-1)A-674563组,另设置对照组(不含药物的完全培养基),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INS-1细胞存活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筛选A-674563最佳抑制浓度,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将INS-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完全培养基)、模型组(10 mmol·L^(-1)STZ+完全培养基)、低、中和高剂量丝胶组(10 mmol·L^(-1)STZ+150 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10 mmol·L^(-1)STZ+300 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和10mmol·L^(-1)STZ+600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INS-1细胞存活率,筛选丝胶最佳作用浓度。另将INS-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完全培养基)、模型组(10 mmol·L^(-1)STZ+完全培养基)、丝胶组(10 mmol·L^(-1)STZ+600 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和A-674563组(10 mmol·L^(-1)STZ+600 mg·L^(-1)丝胶+0.3μmol·L^(-1)A-674563+完全培养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INS-1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INS-1细胞中Akt1、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INS-1细胞磷酸化Akt1 (p-Akt1)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INS-1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对照组INS-1细胞存活率为100.00%±0.00%,0、0.1、0.3、1.0、3.0和10.0μmol·L^(-1)A-674563+10 mmol·L^(-1)STZ+600 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共同作用后INS-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50%±2.28%、69.47%±1.94%、51.51%±1.74%、38.94%±1.57%、24.79%±1.14%和19.85%±1.03%。A-674563对INS-1细胞的IC50值为0.3μmol·L^(-1),选择0.3μmol·L^(-1)A-674563作用INS-1细胞。与0μmol·L^(-1)A-674563比较,0.3μmol·L^(-1)A-674563+10 mmol·L^(-1)STZ+600 mg·L^(-1)丝胶+完全培养基共同作用下,INS-1细胞中p-Ak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CK-8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低和中剂量丝胶组比较,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因此选择600 mg·L^(-1)丝胶作用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丝胶组INS-1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与丝胶组比较,A-674563组INS-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丝胶组INS-1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丝胶组比较,A-674563组INS-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RT-qPCR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中Akt1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中Akt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低和中剂量丝胶组比较,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中Ak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中NF-κB、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丝胶组INS-1细胞中NF-κB、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丝胶组比较,A-674563组INS-1细胞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中p-Ak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中p-Ak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低和中剂量丝胶组比较,高剂量丝胶组INS-1细胞中p-Ak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丝胶组INS-1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丝胶组比较,A-674563组INS-1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ELISA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NS-1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丝胶组INS-1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丝胶组比较,A-674563组INS-1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丝胶通过靶向Akt1减轻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对STZ引起的INS-1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INS-1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花苷通过调控IKK/NF-κB信号通路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8
10
作者 黄器伟 黄涛 +2 位作者 牛美兰 张艳慧 李道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94-2200,共7页
目的:探究蒙花苷(LIN)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5、10、20、40、80和160μmol/L)的LIN处理MCF-7、MDA-MB-231和MCF-10A细胞24 h后,CCK-8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 目的:探究蒙花苷(LIN)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5、10、20、40、80和160μmol/L)的LIN处理MCF-7、MDA-MB-231和MCF-10A细胞24 h后,CCK-8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nail、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激酶α/β(p-IKKα/β)和磷酸化p65(p-p65)的蛋白水平。结果:LIN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DA-MB-231细胞活力(P<0.05),IC 50为55.89μmol/L;20μmol/L LIN作用24 h后,MDA-MB-231细胞集落形成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和10μmol/L LIN作用24 h后,MDA-MB-231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率显著降低(P<0.05),Snail和MMP-9的蛋白水平下调(P<0.05),E-cadherin的蛋白水平上调(P<0.05),IKKα/β和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IκBα的蛋白水平上调(P<0.05);同时,IKK-16(IKKα/β抑制剂)和PDTC(NF-κB抑制剂)也可下调MDA-MB-231细胞中Snail和MMP-9的蛋白水平(P<0.05),并上调E-cadherin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LIN可能通过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活化而下调Snail和MMP-9蛋白水平并上调E-cadherin蛋白水平,最终导致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花苷 乳腺癌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ikk/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胶囊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小鼠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崔雯雯 金鑫 +2 位作者 张彦芬 常丽萍 王宏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3-958,共6页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对经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因子和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肺损伤的100只SPF级18~20 g雄性KM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LPS组,地塞米松组,连花清瘟胶囊高...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对经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因子和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肺损伤的100只SPF级18~20 g雄性KM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LPS组,地塞米松组,连花清瘟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20)。光镜下观察实验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白介素-6(IL-6)的阳性表达率,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NF-κB、IκBα、IKKβ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肺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渗出,外周血中IL-6,肺组织中MCP-1 mRNA,NE、NF-κB、IκBα、IKKβ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与脂多糖组相比,外周血中IL-6的阳性表达率用药组均有所下降,肺组织中MCP-1mRNA表达用药组均改善明显,肺组织中NE、NF-κB、IκBα、IKKβ的蛋白表达为地塞米松组与高剂量组改善较明显,连花清瘟中、低剂量组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能够通过降低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来减轻肺内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胶囊 急性肺损伤 ikk/iκb/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K/I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瘀血痹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免疫与炎症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游 张欢 +4 位作者 郭鹤 赵宏月 杜莹 高明宇 于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87,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的免疫与炎症反应是目前医疗研究的热点,在参与AS免疫炎症反应机制的众多通路中IKK/IκB/NF-κB信号通路是二者共同的信号通路。首先探讨了中医“痹病”中“内痹”与“外痹”的关系,又从现代医学角度阐述了免疫、... 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的免疫与炎症反应是目前医疗研究的热点,在参与AS免疫炎症反应机制的众多通路中IKK/IκB/NF-κB信号通路是二者共同的信号通路。首先探讨了中医“痹病”中“内痹”与“外痹”的关系,又从现代医学角度阐述了免疫、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深入探讨了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途径。基于上述理论依据,从NF-κB信号通路入手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中药大品种瘀血痹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免疫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研究中医中药的“异病同治”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k/iκb/NF-κb 瘀血痹胶囊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反应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K/IκB/NF-κB信号通路阻断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杰 阚丹 刘立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147-4149,共3页
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是一种具有多项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NF-κB信号传导途径参与应激反应和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形成等相关的400多种基因转录的调控。现已证实在多种急慢性炎症性疾... 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是一种具有多项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NF-κB信号传导途径参与应激反应和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形成等相关的400多种基因转录的调控。现已证实在多种急慢性炎症性疾病、肿瘤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F-κB的激活涉及IKB(NF—κB抑制剂)的磷酸化,而后者有赖于IKK(IKB激酶)的调控,IKK/IκB/NF—κB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虽然该信号通路在机体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临床应用方面仍然未发挥其潜在的价值.本文将对IKK/IκB/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NF-κb 信号传导途径 iκb ikk 通路阻断 核因子KAPPA 慢性炎症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IKK/I-κB/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明枫 华福洲 +3 位作者 张杰 许仄平 孙宏斌 钱燕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HIRI)过程中IKK/I-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0.5%...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HIRI)过程中IKK/I-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组(CM组)和齐墩果酸预处理组(OA组)。OA组以100 mg/kg的齐墩果酸混悬液,SH和IR组以相同容积的水,CM组以相同容积的0.5%CMC-Na分别每日灌胃1次,连续7天。第8天建立70%肝脏缺血模型,缺血60 min后再灌注。于术前、再灌注0、3、6 h取肝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细胞内IKK2,I-κBα及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含量。结果:术前、0 h,各组胞浆未检测到IKK2,核内仅检测到极少量NF-κB,各组I-κBα蛋白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3、6 h时,SH组胞浆IKK2和核内NF-κB的蛋白含量均分别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此时OA组该两个蛋白含量分别明显低于CM组和IR组(P<0.05)。3、6 h时,SH组I-κBα的蛋白含量均分别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OA组此值分别明显高于CM组和IR组(P<0.05),CM组和IR组各时点之间的细胞内IKK2,I-κBα及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RI能促进胞浆内IKK2蛋白的表达,使I-κB磷酸化水解,NF-κB活化进入细胞核内介导炎症反应,损伤肝细胞。缺血前使用OA可抑制IKK/I-κB/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这可能是OA预处理减轻HIRI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 缺血再灌注损伤 NF—κb I—κb ik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IKKβ/IKBα/NF-κB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杏 王超 +2 位作者 邢邯英 刘敏 张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IKKβ/IKBα/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40只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1 g·kg-1)、中(2 g·kg-1)、高(4 g·kg-1)剂量组,每组各10只,10只C57BL/6小鼠为对照组。通心络组...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IKKβ/IKBα/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40只KK/Upj-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1 g·kg-1)、中(2 g·kg-1)、高(4 g·kg-1)剂量组,每组各10只,10只C57BL/6小鼠为对照组。通心络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12周。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值(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伊文思蓝法(evans blue method,EB)测定血-视网膜屏障的通透性,HE染色法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IKKβ、IKBα、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P-IKBα和核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通心络高剂量组较中、低剂量组细胞结构更致密,排列更有序。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EB含量分别(20.82±3.88)ng·mL-1、(16.43±2.60)ng·mL-1、(16.14±2.42)ng·mL-1,较模型组(25.53±3.57)ng·mL-1明显下降(均为P<0.05)。通心络中、高剂量组IKKβ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为P<0.01);通心络组IKBαmRNA,通心络中、高剂量组IKBα蛋白以及PIKBα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为P<0.01),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核NF-κB蛋白表达量为0.52±0.05、0.43±0.05、0.34±0.04,显著低于模型组(0.61±0.07)(均为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KK/Upj-Ay小鼠视网膜病变,其机制与抑制IKKβ/IKBα/NF-κB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ikkβ/IKbα/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防哮饮对幼龄小鼠哮喘缓解期模型IKK/IκB/NF-κB信号途径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雪晶 曹建梅 许慧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9-414,共6页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对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IKK/IκB/NF-κB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采用幼龄BALB/c小鼠,鸡卵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致敏,并多次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4周,测小鼠气道阻力、HE染色...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对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IKK/IκB/NF-κB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采用幼龄BALB/c小鼠,鸡卵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致敏,并多次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4周,测小鼠气道阻力、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κB激酶β(IKKβ)、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固本防哮饮可以降低幼龄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气道阻力、降低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降低BALF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P<0.05,P<0.01),改善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重塑,并能增加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κBα表达量(P<0.01,P<0.05),降低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KKβ(P<0.05,P<0.01)、NF-κB p65(P<0.01,P<0.05)的高表达。结论固本防哮饮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调节机体IKK/IκB/NF-κB信号通路的功能失调可能是其防止哮喘复发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防哮饮 哮喘缓解期 气道高反应性 炎性细胞侵润 ikk/iκb/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通过抑制肝脏IKKβ/NF-κB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小鼠炎症反应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7,共7页
目的:探讨连续和间歇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小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及IKKβ/NF-κB炎症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以高脂高果糖饲料喂养小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高脂高果糖喂养对照组(HC)、... 目的:探讨连续和间歇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小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及IKKβ/NF-κB炎症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以高脂高果糖饲料喂养小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高脂高果糖喂养对照组(HC)、高脂高果糖喂养连续有氧运动组(HE)和高脂高果糖喂养间歇有氧运动组(HI),每组10只。HE组和HI组小鼠根据运动方案分别进行连续和间歇有氧运动训练,每周5天,共8周。实验结束后,禁食10 h后处死小鼠,采样。采用葡萄糖试剂盒检测血清FBG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FINS、TNF-α、FFA、IL-6、IL-10、CRP和APN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IKKβ与NF-κB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结果:经连续和间歇有氧运动干预后,1)胰岛素抵抗小鼠的体质量、FBG含量及FINS含量显著降低(P<0.05),葡萄糖耐量受损情况(AUC值,P<0.05)得到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P<0.05)显著降低,胰岛素敏感性(QUICKI值,P<0.05)显著增加;2)胰岛素抵抗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的含量(TNF-α、FFA、IL-6、CRP,P<0.05)显著降低,血清抗炎因子的含量(IL-10、APN,P<0.05)显著增加;3)胰岛素抵抗小鼠肝脏IKKβ和NF-κB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4)对于胰岛素抵抗小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间歇有氧运动优于连续有氧运动。结论:连续和间歇有氧运动均能显著改善由高脂高果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且间歇有氧运动干预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KKβ/NF-κB炎症通路,减少促炎因子及增加抗炎因子的分泌,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小鼠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有氧运动 间歇有氧运动 胰岛素抵抗 炎症反应 ikkβ/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MO化修饰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IKKγ/NF-κB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炜 徐玲 +1 位作者 周雪琴 徐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化修饰对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IκB激酶γ(IKKγ)/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设正常对照组、高糖干预组和渗透压对照组:用免疫印迹和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SUMO1、SUMO2/3、IK... 目的: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化修饰对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IκB激酶γ(IKKγ)/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设正常对照组、高糖干预组和渗透压对照组:用免疫印迹和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SUMO1、SUMO2/3、IKKγ和NF-κB p65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检测SUMO与IKKγ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高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上调系膜细胞SUMO和NF-κB p65表达(均P<0.01)。各组细胞IKKγ的蛋白与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糖组SUMO与IKKγ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均P<0.01)。结论:高糖影响IKKγ的SUMO化修饰,可能参与了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NF-κB信号激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 IKb激酶r NF-Kb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药对NASH大鼠Kupffer细胞NF-κB p65和IKKβ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莉 杨钦河 +10 位作者 杨雪松 胡巢凤 张玉佩 冯高飞 王文晶 何秀敏 王彦平 程少冰 金玲 闫海震 黄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和IκB激酶β(IKKβ)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SH模型,在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分别灌服疏肝方(柴胡疏肝散)、健脾方(...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和IκB激酶β(IKKβ)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SH模型,在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分别灌服疏肝方(柴胡疏肝散)、健脾方(参苓白术散)和综合方(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的合方)的高、低剂量进行干预,16周后分离Kupffer细胞,Typan blue染色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对Kupffer细胞进行活性和纯度鉴定;实时定量PCR法检测Kupffer细胞IKKβ和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Kupffer细胞IKKβ、p-IKKβ和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每只大鼠获得纯化的Kupffer细胞(1.5~2.0)×107,Typan blue染色显示这些细胞活力均在95%以上,FCM检测纯度均在90%以上;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Kupffer细胞IKKβ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 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综合方、健脾方和疏肝方组IKKβ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明显(P<0.01或P<0.05);IKKβ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以高剂量健脾方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或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Kupffer细胞NF-κB p6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以综合方组及高剂量健脾方组下调明显(P<0.05),NF-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以高剂量健脾方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Kupffer细胞IKKβ、NF-κB p65 mRNA及IKKβ、p-IKKβ、NF-κB p65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NASH的发病,抑制这些信号分子的表达可能是疏肝健脾方药抗NASH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疏肝健脾方药 KUPFFER细胞 核因子κb iκb激酶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K/IκBα/NF-κB通路探讨葛根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行为学、单胺类递质、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招志辉 李霭燕 关彩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0-237,共8页
目的探究葛根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行为学、单胺类递质、炎症的影响,并从抑制性核因子激酶κB/核因子κB抑制剂α/核转录因子κB(inhibitory nuclear factor kinase-κB/inhibitor nuclear fact... 目的探究葛根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行为学、单胺类递质、炎症的影响,并从抑制性核因子激酶κB/核因子κB抑制剂α/核转录因子κB(inhibitory nuclear factor kinase-κB/inhibitor nuclear factor-κBα/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IKK/IκBα/NF-κB)通路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消退组、舍曲林组和葛根素组各2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声音和电击刺激来建立PTSD模型。采用恐惧消退保持实验、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海马和前额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NF-κB p65,抑制性核因子激酶κB-β(the kinase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inhibitorβ,IKK-β),IκBα和磷酸化的IκBα(phosphorylation-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呆滞时间、闭环时间占比、上台潜伏期明显增加,开环时间占比、旷场中心区运动时间、进入中心区次数、穿越象限次数、靶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组、舍曲林组呆滞时间、闭环时间占比、上台潜伏期减少,开环时间占比、旷场中心区运动时间、进入中心区次数、穿越象限次数、靶象限停留时间增加,且葛根素组改善效果优于舍曲林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和前额皮质中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及海马组织中IL-6、IL-1β、IFN-γ、NF-κBp65、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5-羟胺(5-hydroxylamine,5-HT)、IKK-β、IκBα蛋白表达降低,而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组、舍曲林组降低了海马组织和前额皮质中NE、DA、5-HIAA及海马中IL-6、IL-1β、IFN-γ、NF-κBp65、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提高了5-HT、IKK-β、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且葛根素组改善效果优于舍曲林组(P<0.05);而消退组与模型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海马组织中NF-κBp65、p-IκBα与海马组织和前额叶皮质中NE、DA、5-HIAA水平及海马组织中IL-6、IL-1β、IFN-γ水平呈正相关,与海马组织和前额叶皮质中5-HT呈负相关(P<0.05);海马组织中IKK-β、IκBα与海马组织和前额叶皮质中NE、DA、5-HIAA水平及海马组织中IL-6、IL-1β、IFN-γ水平呈负相关,与海马组织和前额叶皮质中5-HT呈正相关(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调控IKK/IκBα/NF-κB通路,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焦虑程度、自主运动和学习能力,降低大脑单胺类递质和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ikk/iκbα/NF-κb通路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胺类递质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