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通过调节HIF-1α-Kcnq1ot1影响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方方 李继勇 +4 位作者 张力 邹高锐 陈治军 辛欢 乐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7,共8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IF-1α与Kcnq1ot1的相互作用。将H9c2细胞分为Ctrl组、H/R组、Suf组;oe-HIF-1α组、oe-HIF-1α+Suf组、sh-HIF-1α组、sh-HIF-1α+Kcnq1ot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CK-MB与HBDH浓度,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逆转录定量PCR(RT-qPCR)测定Kcnq1ot1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评估Suf对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治疗潜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IF-1α与Kcnq1ot1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与Ctrl组相比,H/R组的H9c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加,CK-MB与HBDH浓度上调,HIF-1α与Kcnq1ot1的表达增强(均P<0.05)。转染oe-HIF-1α后,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结果(均P<0.05);而Suf干预抑制了以上结果(均P<0.05)。与H/R组相比,sh-HIF-1α组的细胞活性明显改善,凋亡减少,CK-MB与HBDH浓度降低(均P<0.05);转染Kcnq1ot1则部分逆转了这些结果(均P<0.05)。动物实验发现,Suf能够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Suf通过抑制HIF-1α-Kcnq1ot1改善心肌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缺氧诱导因子-Α KCNQ1重叠转录物1 心肌缺氧-复氧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通过PHD2/HIF-1α通路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
2
作者 孔春雪 刘其器 +6 位作者 张立伟 吴传莎 熊龙珠 张国薇 曹敏越 李平 周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4-669,共6页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是否能通过影响PHD2/HIF-1α通路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方法通过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将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哮喘组(OVA组)、孟鲁司特钠干预哮喘组(在OVA激发前1 h经口灌...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是否能通过影响PHD2/HIF-1α通路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方法通过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将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哮喘组(OVA组)、孟鲁司特钠干预哮喘组(在OVA激发前1 h经口灌胃30 mg/kg孟鲁司特钠,Mon组)。HE染色检测小鼠肺部病理改变,血球分析仪和试剂盒测定肺部炎症细胞数量及细胞因子、乳酸和丙酮酸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脯氨酸羟化酶2(PHD2)、E-黏钙蛋白(E-cad)和p120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补体因子D(CFD)及乳酸、丙酮酸的含量都显著升高,肺HIF-1α、PHD2、p120和E-cad的mRNA水平降低,而HIF-1α和PHD2蛋白表达上调,E-cad和p120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经孟鲁司特钠干预的Mon组小鼠肺部嗜酸性和单核细胞数量及CFD含量显著下降,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基本恢复至正常,HIF-1α、PHD2、p120和E-cad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孟鲁司特钠可能通过调控PHD2/HIF-1α信号通路缓解过敏性哮喘小鼠肺部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过敏性哮喘 气道炎症 缺氧诱导因子-1Α 脯氨酸羟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纳米抑制剂的构建及在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化疗耐药中的应用
3
作者 郑传浩 但瑞珏 +2 位作者 奚茜 应望 罗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77-1189,共13页
目的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抑制剂YC-1进行纳米化改性,探究其在逆转结直肠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利用YC-1分子中的活性官能团羟基(-OH)与甲氧基聚乙二醇-羧酸的羧基(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目的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抑制剂YC-1进行纳米化改性,探究其在逆转结直肠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利用YC-1分子中的活性官能团羟基(-OH)与甲氧基聚乙二醇-羧酸的羧基(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carboxylic acid,mPEG_(350)-COOH)缩合反应构建纳米抑制剂mPEG_(350)-YC-1(MYC-1),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进行验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分析其形貌,利用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分析其粒径分布情况;通过将FITC标记的MYC-1(FYC-1)与HCT15细胞相互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对FYC-1的摄取能力;CCK-8实验检测MYC-1的细胞毒性;通过耐药HCT15细胞(resistant-HCT15,R-HCT15)的毒性实验和活/死细胞染色检测MYC-1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增敏效果;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来检测MYC-1逆转耐药的机制。构建小鼠R-HCT15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小鼠分为PBS(n=3)、5-Fu(n=3)、MYC-1(n=3)和MYF(n=3)组。通过绘制肿瘤体积增长曲线,测量完成疗效评估当日的小鼠肿瘤质量,对比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从而评价MYC-1逆转结直肠癌对5-Fu耐药的能力。结果成功制备了纳米抑制剂MYC-1,通过TEM和DLS验证MYC-1在水相溶液中能自组装成直径约为(19.96±2.97)nm的纳米颗粒。成功制备FYC-1,将FYC-1与HCT15细胞相互作用,FYC-1能更好地被细胞摄取,表明两亲性的MYC-1具有更强的内吞入胞能力;MYC-1与5-Fu联合作用于R-HCT15结肠癌细胞,其耐药指数(resistant index,RI)由7.99下降到1.55,耐药指数的相对逆转率(relative reversal rate,RRR)为80.60%;活/死细胞染色显示,MYC-1能增加5-Fu对R-HCT15细胞的毒性;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MYC-1能够有效抑制HIF-1α在胞内的表达(P<0.01);MYC-1与5-Fu联合作用于R-HCT15皮下移植瘤小鼠,与PBS(P<0.001)、5-Fu(P<0.01)和MYC-1(P<0.01)比较,MYF组治疗效果最佳;肿瘤组织HIF-1α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YC-1和MYF组HIF-1α表达下降;小鼠重要脏器HE染色显示,各治疗组重要脏器未见明显损害。结论MYC-1纳米抑制剂能够通过降低结直肠癌细胞HIF-1α蛋白的表达,从而逆转结直肠癌对于5-Fu化疗的耐药性,有效改善5-Fu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耐药 缺氧诱导因子-1Α YC-1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从江香猪十二指肠黏膜结构、HIF-1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勇庆 张刚 +4 位作者 熊艳玲 孙忠鑫 高凡 刘婷 李慧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90-4699,共10页
旨在研究热应激(heat stress,HS)对从江香猪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同时跟踪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的表达特征及调控机制。试验选取24头育肥期从江香猪,随机分为6组,除对照组(Con),其余5组进行不... 旨在研究热应激(heat stress,HS)对从江香猪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同时跟踪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的表达特征及调控机制。试验选取24头育肥期从江香猪,随机分为6组,除对照组(Con),其余5组进行不同时间热应激处理(6、12、24、48、72 h),试验过程中检测从江香猪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试验结束时采集各组从江香猪十二指肠。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反应(AB-PAS)观察各组十二指肠组织结构和杯状细胞数量变化;TUNEL染色检测十二指肠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HIF-1及其上游调控因子HSP90和PHD-2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可使从江香猪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明显升高,肠绒毛高度下降,隐窝深度增加,绒腺比降低,闭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1(ZO-1)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下降,杯状细胞数量增多。TUNEL检测结果显示,HS处理72 h后,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01)。免疫组织化学、qRT-PCR和Western blot对HIF-1α、HSP90和PHD-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HS处理72 h后十二指肠黏膜上皮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量随HS时间延长而增加;HSP90阳性细胞在对照组和热应激组中均集中于黏膜上皮,其表达趋势与HIF-1α一致;PHD-2表达特征与HSP90相反,其表达强度在HS组中明显减弱,且随HS时间增加,PHD-2 mRNA和蛋白水平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以上结果说明,HS可引起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凋亡,损伤十二指肠黏膜屏障;HIF-1的表达升高与十二指肠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且可能同时受HSP90和PHD-2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从江香猪 肠黏膜屏障 低氧诱导因子1(HIF-1)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P-1/HIF-1α通路对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导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贾远航 江义霞 +2 位作者 何振华 陈林 周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6-1034,共9页
目的:探讨小泛素样修饰特异性蛋白酶1(SENP-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诱导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IH组,再将每组分为2、4和6周3个时间点亚组,每亚组8只... 目的:探讨小泛素样修饰特异性蛋白酶1(SENP-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诱导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IH组,再将每组分为2、4和6周3个时间点亚组,每亚组8只。CIH组大鼠暴露于CIH舱中进行CIH诱导,制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模型,对照组大鼠暴露于常氧环境中。于各时间点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和胸主动脉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损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SENP-1、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s),经SENP-1 shRNA腺病毒(sh-SENP-1)感染构建SENP-1基因低表达的rAECs细胞株,采用CIH诱导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CIH组、CIH+sh-NC组和CIH+sh-SENP-1组,另设对照组。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细胞中NO、ET-1、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ENP-1、HIF-1α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CIH诱导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比较,CIH组大鼠胸主动脉内膜逐渐粗糙并明显增厚,血清中NO水平逐渐减低(P<0.05),血清中ET-1、vWF和TM水平及胸主动脉组织中SENP-1、HIF-1α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CIH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性及细胞中ET-1、MDA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NO水平和SOD活性降低(P<0.05),SENP-1、HIF-1α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IH组比较,CIH+sh-SENP-1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性及细胞中ET-1、MDA水平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细胞中NO水平和SOD活性升高(P<0.05),SENP-1、HIF-1α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SENP-1/HIF-α通路在CIH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损伤组织中高度活化,沉默SENP-1表达可减轻CIH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ENP-1/HIF-α通路活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低氧 胸主动脉 小泛素样修饰特异性蛋白酶1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楝素经AKT/mTOR通路下调HIF1A表达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15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6
作者 楚月明 朱茂菲 +4 位作者 蒋杭遇 袁强 李兴 刘康 李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3-730,共8页
目的:探讨川楝素(TSN)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KYSE150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克隆形成和EdU实验检测不同浓度TSN(0.062 5、0.125、0.25μmol/L)对KYSE15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划痕实... 目的:探讨川楝素(TSN)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KYSE150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克隆形成和EdU实验检测不同浓度TSN(0.062 5、0.125、0.25μmol/L)对KYSE15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SN对KYSE150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GEPIA数据库数据分析食管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A)的表达,q PCR法检测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A和KYSE150细胞,以及TSN处理的各组KYSE150细胞中HIF1A mRNA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TSN对HIF1A的上游信号通路AKT/mTOR和下游与细胞迁移、侵袭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经不同浓度TSN处理后,KYSE15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HIF1A mRNA在KYSE150细胞中呈高表达(P<0.05),TSN处理后KYSE150细胞中HIF1A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TSN能够显著抑制KYSE150细胞中HIF1A及其上游通路关键蛋白p-AKT、p-mTOR及下游迁移、侵袭和凋亡相关蛋白N-cadherin 、vimentin 、Bcl-2 、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P<0.05或P<0.01)。结论:TSN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下调HIF1A表达,从而抑制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素 低氧诱导因子1Α 食管鳞状细胞癌 KYSE150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细胞应激的HIF-1信号通路 被引量:77
7
作者 王苹苹 孔繁平 +1 位作者 陈学群 杜继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9-566,共8页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基组成,在低氧下其能激活多种靶基因的转录,在细胞、组织生长发育和生理应激,以及某些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10年来,有关HIF-1在细胞低氧应激时的信号转导通...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基组成,在低氧下其能激活多种靶基因的转录,在细胞、组织生长发育和生理应激,以及某些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10年来,有关HIF-1在细胞低氧应激时的信号转导通路,特别是HIF-1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低氧 反应元件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和GLUT-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8
作者 龚龙 李先明 +3 位作者 李子煌 吴事海 周亚燕 徐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9-275,共7页
背景与目的:在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乏氧诱导因子的过表达,且其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疗效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 背景与目的:在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乏氧诱导因子的过表达,且其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疗效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鼻咽癌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2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鼻咽慢性炎性组织中HIF-1α和GLUT-1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状况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HIF-1α和GLUT-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鼻咽慢性炎性组织(P<0.01)。HIF-1α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T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GLUT-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HIF-1α和GLUT-1蛋白阳性表达均与患者较差的4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HIF-1α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4年总生存率有低于阴性表达者的趋势(P=0.059),而GLUT-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4年总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鼻咽癌组织中HIF-1α和GLUT-1蛋白的阳性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r=0.107,P>0.05)。结论:检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和GLUT-1蛋白的表达在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判断和预后预测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乏氧诱导因子-1Α 葡萄糖转运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低氧诱导下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姚静静 王琪 +3 位作者 齐晓光 蒋荷 林晓琳 王立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低氧培养下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进行传代培养,并采用氯化钴(CoCl2)建立低氧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常氧组)、低氧对照组及低氧加不同浓度的...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低氧培养下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进行传代培养,并采用氯化钴(CoCl2)建立低氧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常氧组)、低氧对照组及低氧加不同浓度的EGCG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结果低氧条件下,低浓度EGCG短时间内(24 h)对SGC7901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随着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EGCG可抑制低氧SGC7901细胞的增殖(P<0.01),100μg/mL EGCG作用72 h后,其抑制率可达(76.3±2.9)%。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EGCG在低氧环境下可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胃癌细胞凋亡(P<0.05或P<0.01)。EGCG可明显抑制低氧诱导的HIF-1α和VEGF-A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并下调VEGF-A mRNA表达(P<0.05或P<0.01),但对HIF-1αmRNA的转录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EGCG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低氧诱导的HIF-1α和VEGF-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低氧 胃癌细胞 凋亡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HIF-1a、VEGF及Glut1的表达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鹏飞 吴继锋 +3 位作者 张红 秦蓉 赵文娣 张佐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HIF-1a、VEGF及Glu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中HIF-1a、VEGF及Glut1的表达。结果HIF-1a、VEGF及Glut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1.7%、6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HIF-1a、VEGF及Glu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中HIF-1a、VEGF及Glut1的表达。结果HIF-1a、VEGF及Glut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1.7%、6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a、Glut1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HIF-1a分别与VEGF及Glut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rs1=0.681,P<0.001;rs2=0.626,P<0.001)。结论HIF-1a、VEGF及Glut1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且这些指标的表达对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a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葡萄糖转运体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断低氧对大鼠脑内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赞峰 代冰 康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低氧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3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经正常氧、慢性持续低氧及间断低氧30d,TUNEL...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低氧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3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经正常氧、慢性持续低氧及间断低氧30d,TUNEL、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及HI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1)对照组少见凋亡的神经细胞,低氧后凋亡神经细胞增多,以间断低氧最为明显(P<0.01),凋亡神经细胞主要集中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区。(2)间断低氧组HIF-1α的含量增加最为明显,且与凋亡细胞的分布基本一致。结论:(1)间断低氧比慢性低氧更易诱导神经细胞凋亡。(2)高表达的HIF-1参与了神经系统慢性间断低氧的应答反应。(3)HIF-1α的持续高水平表达提示OSAHS不仅仅是一种氧化应激疾病,还可能处于缺氧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缺氧诱导因子-1 神经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VEGF-A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中的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圆 曹志鹏 +5 位作者 毛瑞明 杜仲波 米丽 雒心怡 田美慧 朱宝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目的观察大鼠心律失常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的表达变化,探讨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中两指标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心律失常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的表达变化,探讨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中两指标表达规律的不同。方法利用CaCl_2诱导大鼠心律失常,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心律失常后6 h内HIF-1α和VEGF-A的表达及变化情况。结果心律失常致死的大鼠心肌组织中HIF-1α及VEGF-A呈弥漫性表达,在心律失常发生的早期两者表达均呈增加随后下降;心律失常发生时即产生广泛的心肌缺血且范围不随时间增大。结论HIF-1α和VEGF-A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中均有表达,可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律失常 心性 心肌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缺氧缺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VEGF和HIF-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殷建瑞 张波 +3 位作者 谭丽华 傅贤 魏欢 李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保护缺氧缺糖(OGD)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予以OGD损伤,MTT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形态;免疫荧光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IP...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保护缺氧缺糖(OGD)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予以OGD损伤,MTT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形态;免疫荧光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IPP软件分析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Western blotting检测加以验证。结果:NBP在0.01-10μmol/L浓度之间剂量依赖性减少了OGD导致的细胞活性下降和细胞核形态改变。NBP促进了OGD后HUVECs内VEGF和HIF-1α的表达,均高于OGD组,荧光定量分析差异显著。两者表达的高峰分别为OGD后6h和8h。结论:NBP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在缺氧缺糖条件下HIF-1α的表达,从而引起下游VEGF的表达增多,最终保护内皮细胞免受缺氧缺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缺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与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缺血下肢血管及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晓峰 所剑 +6 位作者 王琦 刘婷 崔阳 王中英 杨学明 方艳秋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7-340,397,398,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I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I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3例正常人肌组织中的HIF-1α、VEGF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CD34标记血管,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及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灰度值较正常人均明显增加,MVD计数增加。增加最高的是胫后动脉(HIF-1α为932.5±545.2,VEGF为354.5±75.8,MVD为38.4±8.4),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小腿缺血肌肌间动脉、小腿缺血肌以及足坏死肌中HIF-1α和VEGF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胫后动脉;在缺血血管壁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均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而在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增加均与缺血程度无关联;HIF-1α、VEGF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结论:HIF-1α、VEGF在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和缺血肌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但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缺血肢体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上调miR-155表达对新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于秀石 朱佳 +6 位作者 魏丽丽 马克涛 司军强 张忠双 田俊杰 罗淑 鲁广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38,共8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上调miR-155表达在新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PH模型,将30只新生Wistar大鼠依照随机数...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上调miR-155表达在新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PH模型,将30只新生Wistar大鼠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给药组,健康新生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10只/组。所有组别大鼠于缺氧第2、4、8和12天分别取其新生大鼠,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取缺氧第12天肺部组织,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iR-155、HIF-1α和ET-1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同法操作。结果模型组大鼠反应迟钝,虚弱,体毛暗淡,蜷缩少动,精神萎靡,食量减少和体重下降等,空白对照组大鼠反应敏捷,体毛光泽,饮食和体重正常,给药组大鼠的反应、体毛、饮食和体重介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缺氧2、4、8和12 d的mPAP、HIF-1α和ET-1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给药组大鼠缺氧2、4、8和12 d的mPAP、HIF-1α和ET-1显著降低(P<0.05)。空白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清晰可见,间质无渗出,肺泡壁完整,模型组肺微血管扩张充血,双肺体积增大,明显肺水肿,可见浸润的炎症细胞,偶然形成透明膜,大小各异的肺泡,肺泡间隔明显增厚,给药组大鼠其肺组织肺泡腔渗出、出血,毛细血管扩张开并充血,较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缺氧12 d肺组织的HIF-1α和ET-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miR-155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给药组大鼠缺氧12 d肺组织的HIF-1α和ET-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miR-155表达显著增高(P<0.05)。miR-155的靶基因与HIF-1α的5’UTR配对互补,miR-155可能通过靶向结合HIF-1α3’UTR调控miR-155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论新生大鼠HPH的发病过程中低氧作为诱导HIF-1α及ET-1的表达增强因素,减弱miR-155对IGF-1R的抑制作用,引发HPH肺组织损伤。IGF-1可通过上调miR-155表达,降低IGF-1R的细胞增殖作用并促进细胞凋亡,对肺组织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大鼠 缺氧诱导因子1Α 内皮素-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IR-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和HIF-1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韩义明 王静 +1 位作者 王国平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4例人肺癌石蜡包埋样本,进行PAS及CD34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检测肺癌中是否存在VM;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4例人肺癌石蜡包埋样本,进行PAS及CD34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检测肺癌中是否存在VM;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肺癌中VM和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7.50%(24/64)、57.81%(37/6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0/15)(P<0.05)。VM在低分化肺癌组(56.67%)高于高-中分化肺癌组(20.59%),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也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VM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5,P<0.05)。结论肺癌中存在VM,HIF-1α高表达可能促进VM。VM与HIF-1α高表达可能是肺癌浸润、转移重要生物学标志。VM与HIF-1α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生成拟态 低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及HIF-1α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文祥 罗勇军 +3 位作者 蒋春华 刘福玉 黄庆愿 高钰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缺氧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以常氧对照腺病毒(Ad-GFP)转染组(CC组)为对照组,常氧HIF-1α腺病毒(Ad-HIF)转染组(CH组)、低氧对照腺病毒(Ad-GFP)转染组(HC组)...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缺氧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染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以常氧对照腺病毒(Ad-GFP)转染组(CC组)为对照组,常氧HIF-1α腺病毒(Ad-HIF)转染组(CH组)、低氧对照腺病毒(Ad-GFP)转染组(HC组)、低氧(2%O2,24 h)HIF-1α腺病毒(Ad-HIF)转染组(HH组)为实验组,提取HepG2细胞的总RNA,反转录成Cy3和Cy5标记的cDNA探针,与定制的包含1 628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常氧对照腺病毒转染组相比较,常氧HIF-1α腺病毒转染组3个基因表达下调;低氧对照腺病毒转染组10个基因表达上调;低氧HIF-1α腺病毒转染组6个基因表达上调、1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涉及能量代谢、信号转导、细胞凋亡、转录和HIF-1调节、生物转化、酸碱平衡调节、细胞黏附分子等方面。结论:低氧可以上调HepG2细胞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HIF-1的转录调节作用可能是其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基因转染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在小鼠胚胎神经胚形成阶段的发育学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震宇 李泽桂 +2 位作者 星懿展 纪华 马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2,共4页
为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HIF-1)在小鼠胚胎神经胚形成阶段的时空表达规律,探讨HIF-1在胚胎神经系统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地高辛标记的HIF-1αcRNA为探针,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观察HIF-1α在神经胚形成阶段的表达规律。结... 为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HIF-1)在小鼠胚胎神经胚形成阶段的时空表达规律,探讨HIF-1在胚胎神经系统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地高辛标记的HIF-1αcRNA为探针,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观察HIF-1α在神经胚形成阶段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在E8.5d,整个鼠胚神经管的头端和尾端均可观察到HIF-1αmRNA的表达,此时表达较弱。在E9.5d,随着神经管的逐渐关闭,HIF-1αmRNA在前脑泡、第一鳃弓、第二鳃弓、后脑泡处急剧增多,并在发育中的眼部有较强的表达;此外在中脑泡以及心脏原基有较弱的表达。到E10.5d,阳性信号除在E9.5d检测到的部位继续富集外,在端脑、间脑、发育中的肢芽以及尾部也出现较强的HIF-1αmRNA的表达,且在心脏原基的表达亦进一步增强。E11.5d时在连合板、喙区、第一鳃弓、第二鳃弓、后脑、延脑、发育中的肢芽以及尾部末端可检测到HIF-1αmRNA的明显表达。以上结果提示HIF-1可能参与了小鼠神经胚形成的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小鼠 胚胎 神经胚形成阶段 发育 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在缺氧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秀华 武旭东 +1 位作者 蔡莉蓉 刘凤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缺氧预处理(HPC)心肌细胞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上,观察HPC对于24h后心肌细胞H/R损伤的影响,以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缺氧预处理(HPC)心肌细胞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上,观察HPC对于24h后心肌细胞H/R损伤的影响,以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制备心肌细胞蛋白提取物,以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抗体测定HPC后不同时间ERK1/2活性,以聚丙烯酰胺电泳迁移实验观察HIF-1α磷酸化,并观察蛋白磷酸酶激动剂BDM和ERKs的上游激酶(MEK1/2)抑制剂PD98059对于HPC诱导的HIF-1α磷酸化以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HPC可以提高心肌细胞H/R后存活率、减少LDH漏出,并激活ERK1/2,使HIF-1α发生磷酸化;蛋白磷酸酶激动剂BDM和ERKs的上游激酶MEK抑制剂PD98059可以消除HPC诱导的HIF-1α磷酸化和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结论:HPC可以提高乳鼠心肌细胞对于H/R的耐受性,其机制涉及ERKs介导的HIF-1α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预处理 心肌 缺氧诱导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L诱导HIF-1α表达对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菲 李世拥 +2 位作者 安萍 于波 蔡慧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0-501,共2页
目的探讨FasL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含FasL全长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FasL转染人直肠癌细胞系HR-8348,通过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不... 目的探讨FasL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含FasL全长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FasL转染人直肠癌细胞系HR-8348,通过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不同缺氧时点HIF-1α表达水平。结果细胞侵袭实验表明,FasL转染组HR-8348细胞穿透Transwell滤膜细胞数为12.9±2.4,明显多于空载体转染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7±2.1和8.1±2.0,P<0.05)。各组细胞在缺氧0h时点无HIF-1α表达,6h时点HIF-1α仅有微量表达,缺氧12h与24h时点FasL阳性细胞组(FasL转染组)HIF-1α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FasL阴性细胞组(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HIF-1α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同一缺氧时相HIF-1α表达水平组间比较,缺氧0h与6h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12h与24h转染FasL组显著高于空载体转染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直肠癌细胞中FasL诱导HIF-1α表达的因素,可促进直肠癌细胞对缺氧的适应及提高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FASL 缺氧诱导因子-1Α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