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HOXC13通过上调PCNA表达促进喉鳞状细胞癌AMC-HN-8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兰利利 牛云峰 +3 位作者 胡国斌 刘猛 徐玉茹 王晶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8-565,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HOXC13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功能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养LSCC细胞,将其分为sh-NC组、sh-HOXC13组、pcDNA3.1-NC组、pcDNA3.1-HOXC13组、pcDNA3.1-PCNA组和sh-HOXC13+pcDNA3.1-PCNA组,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HOXC13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功能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养LSCC细胞,将其分为sh-NC组、sh-HOXC13组、pcDNA3.1-NC组、pcDNA3.1-HOXC13组、pcDNA3.1-PCNA组和sh-HOXC13+pcDNA3.1-PCNA组,用转染试剂将相应核酸和质粒转染各组细胞。用数据库数据分析HOXC13mRNA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切除的62对LSC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国人LSCC组织中HOXC13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中国人LSCC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各组细胞中HOXC13和PCNAmRNA的表达,MTS法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验证HOXC13与PCNA之间的结合关系。结果:HOXC13和PCNA在LSCC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P<0.05或P<0.01)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HOXC13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明显关联(P<0.01)。敲减HOXC13可明显抑制AMC-HN-8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过表达HOXC13则促进TU68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HOXC13可与PCNA启动子区结合并调控其转录。敲低PCNA可部分逆转HOXC13对AMC-HN-8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促进作用(均P<0.01)。结论:HOXC13通过上调PCNA促进LSC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HOXC13是LSSC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hoxc13 喉鳞状细胞癌 AMC-HN-8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SmMYB13基因在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功能
2
作者 李宇静 黄倩茹 +3 位作者 张爱冬 吴雪霞 朱栋幸 肖凯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6-1679,共14页
为探究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SmMYB 13基因在干旱胁迫中的功能,从茄子中克隆转录因子SmMYB 1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干旱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花序浸染法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异源过表达SmMYB 13基因,分... 为探究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SmMYB 13基因在干旱胁迫中的功能,从茄子中克隆转录因子SmMYB 1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干旱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花序浸染法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异源过表达SmMYB 13基因,分析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SmMYB 13基因全长777 bp,编码258个氨基酸,属于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mMYB13蛋白与马铃薯和番茄MYB13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显示,SmMYB 13基因在茄子根、茎、叶、果皮、花和果肉中均有表达,在果皮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干旱胁迫下,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SmMYB 13基因过表达拟南芥的叶片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不易被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TB)染色,失水率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降低,抗旱能力增强。ABA处理下,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SmMYB 13基因过表达拟南芥的ABA负调节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正调节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对ABA的敏感性降低。上述结果说明,茄子SmMYB 13基因是干旱胁迫响应因子,在茄子干旱胁迫中起正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转录因子 SmMYB 13基因 干旱胁迫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绒山羊WNT4和HOXC13基因对绒毛纤维直径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玉江 付雪峰 +5 位作者 索朗达 巴贵 德吉 次仁德吉 宋天增 田可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7-505,共9页
试验旨在探索WNT 4和HOXC13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西藏绒山羊绒毛纤维直径性状的影响,寻找与西藏绒山羊绒毛纤维直径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以380只1岁西藏绒山羊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混池DNA直接测序法检测WNT 4和HOXC 13基因的SNP,利用飞行时... 试验旨在探索WNT 4和HOXC13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西藏绒山羊绒毛纤维直径性状的影响,寻找与西藏绒山羊绒毛纤维直径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以380只1岁西藏绒山羊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混池DNA直接测序法检测WNT 4和HOXC 13基因的SNP,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SNP分型,利用SAS 9.1软件中最小二乘方差模型对SNP位点与绒毛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WNT 4基因第3外显子区域检测到2个SNPs位点(SNP1和SNP2),HOXC 13基因第2外显子区域检测到2个SNPs位点(SNP3和SNP4),均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0)。χ2检验表明,群体中WNT 4基因的SNP1和SNP2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个SNPs位点均与平均纤维直径呈极显著相关(P<0.01),SNP2和SNP3与纤维直径标准差呈极显著相关(P<0.01),SNP2与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呈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WNT 4和HOXC 13基因对西藏绒山羊绒毛纤维直径有显著影响,可以尝试将其SNPs位点作为影响西藏绒山羊绒毛纤维直径的分子标记之一,为超细型西藏绒山羊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绒山羊 WNT4基因 hoxc13基因 纤维直径 SNP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c13在毛囊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江鸿 闫祖威 +2 位作者 胡斯乐 张文广 李金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6-662,共7页
Hoxc13属于Hox(Homobox)基因家族Abd-B类成员之一,与毛囊形成和毛发生长密切相关。毛发结构蛋白KP(角蛋白)和KAP(角蛋白关联蛋白)的表达都受Hoxc13的严格调控,Hoxc13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毛发的特性,对维持毛囊的正常形态也至关重要。文章... Hoxc13属于Hox(Homobox)基因家族Abd-B类成员之一,与毛囊形成和毛发生长密切相关。毛发结构蛋白KP(角蛋白)和KAP(角蛋白关联蛋白)的表达都受Hoxc13的严格调控,Hoxc13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毛发的特性,对维持毛囊的正常形态也至关重要。文章就Hoxc13的表达水平对毛囊发育和毛发生长的影响及Hoxc13与相关基因的调控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c13 毛囊 角蛋白/角蛋白关联蛋白 基因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生长期、休止期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KAP9.2和Hoxc13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志东 徐华荣 +2 位作者 屈雷 杨莹 王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角蛋白相关蛋白9.2基因(KAP9.2)和Hoxc13基因在羊绒生长不同阶段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对产绒量的影响,为羊绒生长的调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陕北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以奶山羊作为对照,利用qRT-PCR方法,检测羊绒生长... 【目的】研究角蛋白相关蛋白9.2基因(KAP9.2)和Hoxc13基因在羊绒生长不同阶段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对产绒量的影响,为羊绒生长的调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陕北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以奶山羊作为对照,利用qRT-PCR方法,检测羊绒生长期和休止期高产、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KAP9.2和Hoxc13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对于KAP9.2基因,在羊绒生长期高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P<0.01),而在羊绒休止期高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的相对表达量却显著高于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和奶山羊(P<0.05);对于Hoxc13基因,在羊绒休止期高产和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奶山羊(P<0.01)。高产和低产绒量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KAP9.2和Hoxc13基因在生长期、休止期平均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生长期极显著低于休止期(P<0.01)。【结论】KAP9.2对绒毛生长有抑制作用;Hoxc13对KAP9.2基因的表达可能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 KAP9.2 hoxc13 生长期 休止期 陕北白绒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氨基酸组成及含硫量和含氮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华 周平 +4 位作者 杨永林 刘守仁 沈敏 王新华 姬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0,共4页
为评估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化学特性,以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超细毛品系为对照组,转Hoxc13基因绵羊为试验组,应用水解法测定羊毛17种氨基酸,质量法测定羊毛含硫量,凯氏定氮法测量羊毛含氮量。结果表明,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中天... 为评估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化学特性,以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超细毛品系为对照组,转Hoxc13基因绵羊为试验组,应用水解法测定羊毛17种氨基酸,质量法测定羊毛含硫量,凯氏定氮法测量羊毛含氮量。结果表明,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羊毛含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羊毛含氮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化学成分没有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绵羊 hoxc13基因 羊毛 氨基酸含量 含硫量 含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山羊Hoxc13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7
作者 张燕军 吴江鸿 +1 位作者 张文广 李金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S1期197-199,共3页
Hoxc13基因在毛囊形成、毛发生长、毛囊正常形态维持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为了研究绒山羊Hoxc13的功能,根据GenBank中Hoxc1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分离并克隆了内蒙古绒山羊Hoxc13基因的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该基... Hoxc13基因在毛囊形成、毛发生长、毛囊正常形态维持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为了研究绒山羊Hoxc13的功能,根据GenBank中Hoxc1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分离并克隆了内蒙古绒山羊Hoxc13基因的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ECFP-Hoxc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hoxc13 过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HOXC13-AS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刘天祥 刘露 +1 位作者 彭灵智 祝成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9-674,680,共7页
目的探讨超级增强子(super enhancers,SE)-HOXC13-AS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HOXC13-AS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HOXC13-AS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选择siRNA转染HOXC13-AS表达量最... 目的探讨超级增强子(super enhancers,SE)-HOXC13-AS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HOXC13-AS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HOXC13-AS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选择siRNA转染HOXC13-AS表达量最高的PANC-1细胞,应用CCK-8法、细胞周期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检测敲低HOXC13-AS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应用生物数据库分析和JQ1抑制剂验证SE与HOXC13-AS之间调控关系,并通过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检测抑制SE-HOXC13-AS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胰腺癌组织中HOXC13-AS平均表达量(4.40±6.2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01±0.02,P<0.05),HOXC13-AS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0.93±0.11)相比,胰腺癌细胞株BXPC-3(2.55±0.19)、SW1990(5.49±0.92)、CF-PAC1(12.27±0.60)及PANC-1(70.39±6.40)中HOXC13-AS的表达升高(P<0.05)。敲低PANC-1细胞中HOXC13-AS表达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抑制PANC-1细胞中SE可显著下调HOXC13-AS的表达(0.65±0.02 vs 0.41±0.02,P<0.05),并可能进一步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结论HOXC13-AS在胰腺癌中高表达,敲低HOXC13-AS可抑制胰腺癌的进展。SE调控HOXC13-AS的表达,并可能进一步影响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超级增强子 hoxc13-AS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c13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胎羔生长发育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杜建文 何军敏 +8 位作者 陈春艳 田月珍 徐新明 付雪峰 哈尼克孜·吐拉甫 赵冰茹 朱桦 黄锡霞 田可川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6-944,共9页
【目的】分析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组织中Hoxc13基因mRNA的表达量差异,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研究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使用RT-PCR技术检测Hoxc13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65和135d皮肤、肌肉和不同内脏组织(心脏、脾脏、... 【目的】分析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组织中Hoxc13基因mRNA的表达量差异,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研究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使用RT-PCR技术检测Hoxc13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65和135d皮肤、肌肉和不同内脏组织(心脏、脾脏、肝脏、肺脏、肾脏)中mRNA的表达量,并采用相对定量法对其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苏博美利奴羊皮肤、肌肉和不同内脏组织中均有Hoxc13基因的表达,并且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毛囊的形成和毛发生长与Hoxc13基因密切相关。【结论】建立了胎龄分别在65和135d的苏博美利奴羊,其不同组织中适于定量检测的Hoxc13基因表达量的RT-PCR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了苏博美利奴羊的组织器官与Hoxc13基因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博美利奴羊 RT-PCR 组织 hoxc1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13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能研究
10
作者 聂晓平 韩梅 +4 位作者 杨松 王乐乐 李同心 黄正谷 高雯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CRISPR/Cas13a对肺结核的检测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住院的45例经病原学确诊(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作为结核病组,并收集同期收治入院的23例非结核病患... 目的:分析评价CRISPR/Cas13a对肺结核的检测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住院的45例经病原学确诊(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作为结核病组,并收集同期收治入院的23例非结核病患者(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液标本作为非结核病组。所有患者的标本均进行CRISPR-Cas13a检测,且至少进行一项分子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扩增检测或Gene Xpert MTB/RIF检测。结果:以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作为参考,在结核病组中TB-DNA/Xpert检测方法检出阳性标本有42例,CRISPR/Cas13a检出阳性标本有43例;在非结核病组中TB-DNA/Xpert方法检出阳性1例,CRISPR/Cas13a检出均为阴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CRISPR/Cas13a检测肺结核的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2.0%,Kappa值为0.94。结论: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相比,CRISPR/Cas13a在检测肺结核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实现对肺结核快速、高效检测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gene Xpert MTB/RIF CRISPR/Cas1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c13基因在滩羊羔羊不同生长时期皮肤组织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进阳 马丽娜 马青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5期15-18,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Hoxc13基因在滩羊羔羊不同生长时期皮肤组织的表达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分析Hoxc13基因在滩羊羔羊不同生长时期(35、55日龄)皮肤组织中表达差异。结果显示,Hoxc13基因在55日龄滩羊羔羊皮肤组织含... 试验旨在研究Hoxc13基因在滩羊羔羊不同生长时期皮肤组织的表达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分析Hoxc13基因在滩羊羔羊不同生长时期(35、55日龄)皮肤组织中表达差异。结果显示,Hoxc13基因在55日龄滩羊羔羊皮肤组织含量极显著高于35日龄皮肤组织(P<0.01)。研究表明,Hoxc13基因在35、55日龄滩羊羔羊皮肤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55日龄皮肤的表达高于35日龄,Hoxc13基因可能与毛囊发育的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c13基因 滩羊 QRT-PCR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靶向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连兴 杜欣瑞 +1 位作者 王国强 王建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3-417,共5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类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可导致关节软骨、滑膜、软骨下骨等多组织损伤。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与该疾病的发病过程相关,特别是MM...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类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可导致关节软骨、滑膜、软骨下骨等多组织损伤。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与该疾病的发病过程相关,特别是MMP13,其在机体内的表达水平与OA关系密切。近年来,针对MMP13在该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靶向MMP13治疗OA具有诸多进展,选择性MMP13抑制剂较广谱MMPs抑制剂具有选择性强、毒副作用低、效能高等优点,但需要频繁给药以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将与MMP13 mRNA具有选择性互补的小干扰RNA注射入关节腔可有效降低体内MMP13蛋白产生并抑制多种炎症因子表达,且单次注射可较长时间维持药物效果;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消融MMP13基因以减弱软骨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降解从而治疗OA的方式在动物体内外模型中均具有较好效果,但该技术在人体内长期应用的安全性也引发人们的思考。靶向MMP13治疗OA是医学界及科研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未来结合更前沿的生物医学技术将为探索治疗OA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MP13抑制剂 小干扰RNA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c13基因多态性与滩羊二毛性状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丽娜 赵正伟 +1 位作者 王锦 马青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7-10,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Hoxc13基因与滩羊二毛期羊毛性状相关性,利用PCR和DNA测序方法进行Hoxc13基因多态性与滩羊二毛性状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Hoxc13基因在滩羊群体中存在3种基因型即CC型、CT型和TT型,群体中CC基因型频率17%,CT基因型频率为38%... 试验旨在探究Hoxc13基因与滩羊二毛期羊毛性状相关性,利用PCR和DNA测序方法进行Hoxc13基因多态性与滩羊二毛性状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Hoxc13基因在滩羊群体中存在3种基因型即CC型、CT型和TT型,群体中CC基因型频率17%,CT基因型频率为38%,TT基因型为45%,等位基因频率为C (64%)、G(36%)。通过Hoxc13基因与二毛性状关联分析可知,基因型CT个体毛长显著高于基因型CC、GG (P<0.05)。研究表明,Hoxc13基因可作为滩羊二毛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关键基因,在育种工作中可选择Hoxc13基因CT基因型个体进行滩羊串子花品系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PCR hoxc13基因 多态性 基因型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蛋白(ATG13)激活IFNα表达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杨光美 韦泽艳 +5 位作者 林馨 李良玉 王燮同 刘俊林 赵永清 马晓霞 《特产研究》 2024年第4期54-62,71,共10页
自噬相关蛋白基因13(Autophagy-related gene 13,atg13)在细胞自噬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其在激活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尚未阐明。基于对atg13基因的物种特异性的遗传特征,本研究选取人源at... 自噬相关蛋白基因13(Autophagy-related gene 13,atg13)在细胞自噬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其在激活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尚未阐明。基于对atg13基因的物种特异性的遗传特征,本研究选取人源atg13基因及人源胚胎肾细胞系(human embryonic kidney cell line,HEK 293T),作为研究atg13基因过表达与目标细胞中激活IFN-α信号通路的试验平台。结果表明atg13基因在刺激IFN-α产生的能力方面明显强于其激活IFN-β的活性。虽然atg13基因与IFN信号通路中的不同信号分子(MyD88,IKKα,TRAF6和IRF7)在转录及翻译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但atg13基因过表达从而激活IRF7的磷酸化是IFN-α产生的关键因素。此外,ATG13蛋白与干扰素刺激应答原件(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ISRE)的强烈互作也是atg13基因过表达激活IFN-α产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相关蛋白基因13 干扰素Α 信号通路 磷酸化 干扰素刺激应答原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3基因多态性与RS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及哮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董晓艳 鲍一笑 +1 位作者 吕婕 张廷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IL-13基因Arg110Gln多态性在RS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发生和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哮喘患儿和正常儿童各96例,RSV感染后喘息婴幼儿112例,取其颊黏膜细胞,提取DNA,用实时PCR法对IL-13Arg110Gln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IL-13Arg110Gl... 目的探讨IL-13基因Arg110Gln多态性在RS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发生和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哮喘患儿和正常儿童各96例,RSV感染后喘息婴幼儿112例,取其颊黏膜细胞,提取DNA,用实时PCR法对IL-13Arg110Gln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IL-13Arg110Gln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哮喘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的A等位基因和A/A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2%和47.4%,46.9%和29.2%,P<0.01)。IL-13Arg110Gln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哮喘组和RSV感染后喘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3Arg110Gln位点G→A变异与RS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发生和哮喘发病相关,两者在该位点上可能存在相似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3 基因多态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白细胞介素13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凯姝 鲁继荣 +3 位作者 李善玉 王振华 傅文永 孙明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2-314,330,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白细胞介素13(IL-13)Arg130Gln基因型与血清总IgE、IL-13水平及过敏原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130例哮喘患儿和100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IL-13Arg130Gln基因多态性的...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白细胞介素13(IL-13)Arg130Gln基因型与血清总IgE、IL-13水平及过敏原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130例哮喘患儿和100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IL-13Arg130Gln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并用酶免法检测血清总IgE、IL-13水平和空气过敏原。结果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哮喘组突变型个体的Log10IL-13水平高于未突变型个体的水平(P<0.05),哮喘组突变纯合型个体的Log10IgE水平高于突变杂合型及未突变型个体的水平(P<0.05),哮喘组及对照组突变型与未突变型的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IL-13Arg130Gln突变不是中国长春地区儿童哮喘的易感基因,但此突变可能与血清IL-13蛋白质水平升高有关,突变纯合型可能与血清总IgE水平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13 基因多态性 表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属种间13S球蛋白基因序列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成刚 陈晴晴 +3 位作者 石桃雄 陈其皎 孟子烨 陈庆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1-546,共6页
荞麦13S球蛋白是荞麦种子中的一类主要贮藏蛋白。本研究选用荞麦属植物甜荞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苦荞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毛野荞、左贡野荞、细柄野荞和硬枝万年荞6个种共44份材料,进行PCR特异性扩增、测序得到荞麦13S球蛋白基因的保... 荞麦13S球蛋白是荞麦种子中的一类主要贮藏蛋白。本研究选用荞麦属植物甜荞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苦荞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毛野荞、左贡野荞、细柄野荞和硬枝万年荞6个种共44份材料,进行PCR特异性扩增、测序得到荞麦13S球蛋白基因的保守片段序列。对序列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44份供试材料13S球蛋白基因片段的285个排列位点中不变位点为24个,多态性位点S为261个(含简约信息位点数198个和单型可变位点63个),序列总突变位点Eta为503个。野生甜荞种内13S球蛋白基因序列差异明显高于栽培甜荞,但野生苦荞种内13S球蛋白基因序列差异仅稍高于栽培苦荞。推测其一方面可能与繁殖方式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荞麦驯化过程中通常只有少数野生型群体被驯化有关。系统聚类分析发现栽培甜荞与野甜荞亲缘关系近,与左贡野荞亲缘关系次之;栽培苦荞与野苦荞亲缘关系近,与毛野荞亲缘关系次之;细柄野荞和硬枝万年荞的13S蛋白基因片段序列差异较小,说明其亲缘关系较近。上述结果为荞麦属种间遗传多样性与进化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13S球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IL-13基因多态性与IL-13、TIgE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泽庆 吴斌 +3 位作者 李文 刘军麟 张卫珍 张媛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内含子区+1923C/T多态性与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IL-13、血浆总IgE(TIgE)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哮喘组与对照组+1923C/T位点多态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内含子区+1923C/T多态性与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IL-13、血浆总IgE(TIgE)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哮喘组与对照组+1923C/T位点多态性。IL-13、血浆总IgE采用ELISA法。结果:+1923位点等位基因C、T频率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具有显著性(X2=9.30,P<0.01);等位基因T与哮喘关联,OR(T/C)=1.87,95%CI=1.25-2.80,P<0.01。两组基因型(TT、CT、CC)频率的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X2=9.92,P<0.01)。其优势比:OR(TT/CC)=3.76,95%CI=1.52-9.29,P<0.01;OR(CT/CC)=2.10,95%CI=1.11-3.95,P<0.05;OR(TT/CT)=1.79,95%CI=0.77-4.19,P>0.05。哮喘组中TT、TC基因型人群PBMC产IL-13及TIgE水平与同组及对照组CC基因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IL-13基因+1923位点多态性是影响哮喘的重要候选基因,T等位基因与哮喘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3 基因多态性 哮喘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无苞芥类钙调素蛋白基因OpCML13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云霞 魏艳玲 黄先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通过对无苞芥幼苗cDNA文库的随机克隆测序分析,获得1条与拟南芥编码类钙调素13(calmodulin-likel3,CMLl3)高度相似的EST(GenBank登录号为JZl52285)。利用RT-PCR技术从无苞芥cDNA中克隆了该基因,命名为OpCMLl3,该基因开放阅读框... 通过对无苞芥幼苗cDNA文库的随机克隆测序分析,获得1条与拟南芥编码类钙调素13(calmodulin-likel3,CMLl3)高度相似的EST(GenBank登录号为JZl52285)。利用RT-PCR技术从无苞芥cDNA中克隆了该基因,命名为OpCMLl3,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447bp,编码14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pCMLl3蛋白的二级结构含有4个ca^2+结合基序(EF-hands)结构,是一个亲水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域,为非跨膜蛋白;同源建模发现该蛋白包含8个α-螺旋结构和10个β-转角。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OpCMLl3编码产物与拟南芥AtCMLl3和AtCMI。14进化关系较近,属于同一进化分支。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OpCMLl3基因在无苞芥的不同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高;高盐胁迫处理6~24h,OpCMLl3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随后逐渐恢复正常表达水平;低温、干旱和ABA处理6h后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并且一直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OpCMLl3基因在无苞芥逆境胁迫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苞芥 类钙调素蛋白13 基因表达 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绒山羊群体KAP13-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明娜 刘秀 +2 位作者 王继卿 李少斌 罗玉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3,共7页
【目的】对中国河西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陇东绒山羊4个绒山羊群体KAP13-1基因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为揭示绒山羊遗传特征和生产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河西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及... 【目的】对中国河西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陇东绒山羊4个绒山羊群体KAP13-1基因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为揭示绒山羊遗传特征和生产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河西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及陇东绒山羊(共721只)KAP13-1基因的多态性。同时基于DA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以明确各群体间的遗传关系。【结果】基因组DNA扩增后得到491bp的扩增产物,经SSCP分析,从4个绒山羊群体KAP13-1基因中共发现6种基因型,4个等位基因中存在5个变异位点,这些多态位点主要为点突变,且均处于编码区,其中转换位点3个(占60%),颠换位点2个(占40%)。在170和197位分别发生了T→G、C→G的错义突变,导致氨基酸分别由Leu、Thr变为Arg、Ser。该基因在河西绒山羊与陇东绒山羊中均存在4个等位基因,而内蒙古绒山羊未检测到C和D等位基因,辽宁绒山羊未检测到D等位基因。聚类结果显示,河西绒山羊与陇东绒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在系统发生树中聚为一支,辽宁绒山羊与内蒙古绒山羊聚为一支。【结论】KAP13-1基因在4个绒山羊群体中呈中度多态,群体间存在差异。生态学作用对4个绒山羊品种的进化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13-1基因 绒山羊 PCR—SSCP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