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RP-3 jet fuel injection on a common rail injection system
1
作者 ZHAO Tong-bin WU Yi-sheng +2 位作者 DUAN Yao-zong HUANG Zhen HAN D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179-2188,共10页
RP-3 jet fuel could be an alternative fuel for diesel engines.In this study,the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P-3jet fuel under single and split injection strategi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diesel fuel.The... RP-3 jet fuel could be an alternative fuel for diesel engines.In this study,the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P-3jet fuel under single and split injection strategi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diesel fue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RP-3 jet fuel has slightly shorter injection delay time than diesel fuel,but this difference is negligible in actual engine operations.Further,although the lower density and viscosity of RP-3 jet fuel lead to higher volumetric injection rates and cycle-based injection quantities,the cycle-based injection mass and the mass injection rates at the stable injection stage of RP-3 jet fuel are close to or slightly lower than those of diesel fuel.Based on thes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fuel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the secondar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s in both single and split injection strategies,as RP-3 jet fuel and diesel fuel are taken for compari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3 jet fuel diesel engine single injection pilot-main injection common rail inject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的高压共轨系统新型滑模控制方法
2
作者 张付军 张宸瀚 +2 位作者 胡博睿 赵锐娜 崔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6-876,共11页
轨压跟踪控制一直以来都是高压共轨系统控制方法设计的难点,而传统滑模控制由于其本质是不连续开关控制,系统在平衡点会发生抖振,同时传统轨压控制方法没有考虑和处理由于喷油器喷油引起的时变扰动.为了解决系统抖振问题,在基于流体动... 轨压跟踪控制一直以来都是高压共轨系统控制方法设计的难点,而传统滑模控制由于其本质是不连续开关控制,系统在平衡点会发生抖振,同时传统轨压控制方法没有考虑和处理由于喷油器喷油引起的时变扰动.为了解决系统抖振问题,在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建立的高压共轨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变指数滑模控制方法;为处理喷油器喷油对系统的干扰,设计了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GPIO)用于估计喷油扰动,并提出了基于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的变指数滑模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和AMESim中进行联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引入变指数滑模控制方法后趋近速率提高约18.2%,抖振减小约40.8%,同时在增加GPIO后,趋近速率进一步提高约22.2%,抖振减小约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滑模控制 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GPIO) 轨压控制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喷雾动量法的共轨喷油器喷油稳定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赵建辉 徐煜 +2 位作者 杨贵春 徐丹 王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5-670,共6页
为研究共轨喷油器各喷孔喷油规律,根据动量法研发了多孔喷油器喷油规律测量装置;在不同的负荷工况下,使用研发的装置测量喷油器各喷孔的喷油量差异性,并与商业单次喷射仪EMI 2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在不同的喷油压力下,针对单一喷孔进行... 为研究共轨喷油器各喷孔喷油规律,根据动量法研发了多孔喷油器喷油规律测量装置;在不同的负荷工况下,使用研发的装置测量喷油器各喷孔的喷油量差异性,并与商业单次喷射仪EMI 2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在不同的喷油压力下,针对单一喷孔进行喷孔喷油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喷油压力下,喷油量波动率随着喷油脉宽的增加而降低,整体上喷油量波动率为10%~20%,此时针阀无法完全打开,针阀-针阀座之间燃油的不稳定流动会造成较大的喷油量波动;在高喷油压力下,针阀更容易达到最大升程,喷孔参数间的不一致性是导致喷孔喷油量波动的关键因素,在0.5~2.0 ms的喷油脉宽范围内,喷油量波动率处于5%之内,远小于相同条件低喷油压力下的喷孔喷油量波动率,针阀无法达到最大升程是导致共轨喷油器喷油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稳定性 喷油量波动率 喷雾动量法 循环喷油量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喷射下喷油器结构参数对喷油量波动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津韬 张恒 +2 位作者 赵建辉 马尔可夫·弗拉基米尔 雷奥尼德·格列霍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针对柴油机在多次喷射情况下喷油量波动对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喷油量波动的机制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建立共轨喷油器AMESim仿真模型,利用喷油规律和压力波动实验数据完成了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开展了关键结构参数对主喷油... 针对柴油机在多次喷射情况下喷油量波动对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喷油量波动的机制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建立共轨喷油器AMESim仿真模型,利用喷油规律和压力波动实验数据完成了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开展了关键结构参数对主喷油量影响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油管长度和内径的变化是主喷油量波动的显著影响因素,且喷油量波动主要发生在预-主喷策略下的主喷阶段;针阀升程的增加会增大主喷油量,但其增幅随升程的增加而减小;喷孔直径的变化直接影响主喷油量的波动,但其对预喷引起的压力波动影响较小;OA和OZ孔直径的变化对预喷阶段的压力波动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影响预喷阶段的喷油量,并主要体现在喷油速率上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量波动 压力波动 多次喷射 关键结构参数 高压共轨系统 动态喷射模型 AMESIM仿真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共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模拟研究
5
作者 罗丽 陈萍 +2 位作者 张萍 王银 刘振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基于CONVERGE软件搭建了定容弹喷雾模型,采用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压共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喷射压力、环境背压和喷孔直径下喷雾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油喷雾锥角在喷射压力和环境背压的关系规律... 基于CONVERGE软件搭建了定容弹喷雾模型,采用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压共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喷射压力、环境背压和喷孔直径下喷雾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油喷雾锥角在喷射压力和环境背压的关系规律上相同,喷射压力越高或者环境背压越大,喷雾锥角越大;喷射压力越大或者背压越低,燃油喷雾贯穿距越大,喷油压力为180 MPa时的喷雾贯穿距比120 MPa时的大8.75%,背压6 MPa时的喷雾贯穿距比2 MPa时的减小30%;喷雾贯穿距随喷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喷雾锥角在前期受影响较小,趋于稳定时数值增大;油束前锋速度随着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燃油喷射前期,喷油压力高的油束头部速度较大,喷射后期,喷油压力为130 MPa时的油束前锋速度比90 MPa时的小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喷雾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长高压油管对共轨系统喷油一致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丽萍 王意宝 +2 位作者 范委修 范立云 卢港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58,共7页
为研究高压共轨系统高压油管非等长对循环喷油量一致性的影响,本文搭建了共轨系统AMESim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非等长高压油管系统的压力波动特性,提出了循环喷油量相对极差作为一致性的评指标,研究了在不同喷射... 为研究高压共轨系统高压油管非等长对循环喷油量一致性的影响,本文搭建了共轨系统AMESim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非等长高压油管系统的压力波动特性,提出了循环喷油量相对极差作为一致性的评指标,研究了在不同喷射模式下系统多缸循环喷油量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非等长高压油管会通过影响各喷油器内部压力波动特性进而影响多缸喷射一致性;单次喷射模式中,油管非等长对循环喷油量一致性影响较小,在额定工况下循环喷油量相对极差为1.03%,并且随着控制脉宽的增加而减小,随轨压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轨压140 MPa时达到最低为1.03%;多次喷射模式中,预主喷模式下主喷油量的一致性和主后喷射模式下后喷油量的一致性较差,主喷油量相对极差最大时为3.37%,后喷油量的相对极差最大时达到49.9%。高压油管非等长会显著降低多次喷射模式循环喷油量一致性,直接引起各缸喷油正时及实际喷射量差异,从而引起柴油机功率及转速波动,降低排放性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系统 循环喷油量 压力波动 高压油管 非等长 一致性分析 AMESIM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器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
7
作者 李宝月 余永华 +3 位作者 叶剑平 曹炳鑫 尧阳烽 马炳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126,共6页
针对高压共轨喷油器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的压力波特征识别困难、对诊断者专业要求较高以及缺乏故障机制分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统计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AMESim构建目标机型的高压共轨系统模型,并通过试验完成对... 针对高压共轨喷油器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的压力波特征识别困难、对诊断者专业要求较高以及缺乏故障机制分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统计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AMESim构建目标机型的高压共轨系统模型,并通过试验完成对模型的标定和验证;仿真喷油器在不同故障状态下的轨压信号,结合3种不同故障程度的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轨压和脉宽下喷油速率、喷油量和喷油持续期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故障机制分析;最后,选取20个时域和频域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完成故障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喷孔堵塞、起阀压力降低及针阀磨损呈现差异化故障特征,基于20个时频特征+SVM的诊断模型多工况平均识别率均高于93.4%;而在100 MPa轨压、1 ms脉宽极端工况下,因特征区分度不足导致准确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喷油器 故障诊断 故障机制 时频域统计特征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加权排列熵与IGOA-BiLSTM的高压共轨喷油器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8
作者 屈蓓佳 高先理 +3 位作者 贾宝富 柯赟 姚崇 宋恩哲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46-3056,共11页
针对预测模型参数选取不当而导致高压共轨喷油器剩余寿命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加权排列熵(HWPE)与改进蝗虫优化算法(IGOA)优化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的高压共轨喷油器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由于HWPE能够充分考虑... 针对预测模型参数选取不当而导致高压共轨喷油器剩余寿命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加权排列熵(HWPE)与改进蝗虫优化算法(IGOA)优化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的高压共轨喷油器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由于HWPE能够充分考虑时间序列高频和低频信息,提取全寿命周期数据的HWPE构建健康度指标(HI);然后,针对BiLSTM最优参数选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蝗虫优化算法,通过引入混沌策略以丰富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和随机性,重构线性因子增强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的能力,并引入迁徙策略提高位置更新的质量,自适应地获取BiLSTM最优参数组合;最后,将HWPE与健康度指标分别作为IGOA-BiLSTM模型的输入输出进行训练测试,将输出的HI拟合寿命退化曲线并预测失效点,实现喷油器的剩余寿命预测。通过与其它常用方法对比分析,IGOA在参数寻优方面性能更好,所提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寿命预测 层次加权排列熵 改进蝗虫优化算法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高压共轨喷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特性优化研究
9
作者 朱付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5期81-83,87,共4页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具有燃油喷射压力高、喷射控制精度高、燃烧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燃烧不均匀、排放污染、燃油经济性等挑战。该文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的燃烧特性开展研究,重点分析喷油参数(喷油压力、喷油量、喷...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具有燃油喷射压力高、喷射控制精度高、燃烧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燃烧不均匀、排放污染、燃油经济性等挑战。该文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的燃烧特性开展研究,重点分析喷油参数(喷油压力、喷油量、喷油时刻、喷油策略)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并结合试验测试与仿真分析,探讨了喷油参数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合理调控喷油参数可有效改善燃烧均匀性,提高热效率,降低NO_(x)和颗粒物(PM)等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性能和降低排放水平,研究成果可为高压共轨柴油机的节能减排及燃烧优化路径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柴油机 燃烧特性 喷油参数优化 排放控制 CF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六柴油机轨压和喷油正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玉华 张凯 +3 位作者 黄粉莲 万明定 聂学选 严杰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9,共11页
为优化柴油机性能,基于一台配备了完整国Ⅵ后处理系统的高压共轨直列4缸柴油机,开展了柴油机负荷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轨压和喷油正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适当较小的轨压配合较为提前的喷油正时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 为优化柴油机性能,基于一台配备了完整国Ⅵ后处理系统的高压共轨直列4缸柴油机,开展了柴油机负荷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轨压和喷油正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适当较小的轨压配合较为提前的喷油正时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柴油机油耗及排放;轨压和喷油正时对HC排放的影响较小;轨压对柴油机油耗、排温、NOx排放、CO排放的影响较大,且在中等偏高负荷时更为敏感,随着轨压增加了57 MPa,柴油机油耗、排温分别下降了16.1 g/(kW·h)、63℃,NOx排放上升了663×10^(-6),CO排放下降了785×10^(-6);喷油正时对烟度及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前端温度T4、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前端温度T5、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前端温度T6的影响较大,且在低负荷时更为敏感。随着喷油正时提前6.0°,烟度下降了0.43%,T4、T5、T6峰值出现在轨压为76 MPa且喷油正时为上止点前7.5°时,温度分别为315.3、338.4、3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负荷特性 轨压 喷油正时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共轨柴油机国产芯片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博 吴欣宸 +1 位作者 董霈 刘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2,共10页
针对现有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高度依赖进口芯片、自主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全国产芯片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方案。所设计的国产控制单元选用兆易创新的GD32F450芯片为控制核心,承担发动机数据采样、处理、存储与控制任务。首先... 针对现有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高度依赖进口芯片、自主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全国产芯片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方案。所设计的国产控制单元选用兆易创新的GD32F450芯片为控制核心,承担发动机数据采样、处理、存储与控制任务。首先,采用Boost升压电路提供喷油器峰值电流,利用分立器件设计双边驱动与电流反馈电路,在不依赖进口专用芯片的条件下,对喷油器驱动电流进行闭环控制;然后,基于FreeRTOS操作系统,开发高压共轨柴油机底层驱动软件,实现对不同任务调度周期的精准控制;最后,对所设计的电控单元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国产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功能齐全、工作稳定,双边驱动电路典型峰值电流为22 A,维持电流为10 A,最小喷射间隔时间为200μs,多次喷射性能与Bosch系统相当。发动机不同转速条件下任务调度周期精准、实时性好,研究证实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全国产化方案的可行性,对推动发动机电控技术自主可控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柴油机 电子控制单元 国产芯片 底层软件 FreeRTOS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燃柴油量对双燃料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
12
作者 宋建桐 杨屏 +1 位作者 王楠 赵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为了降低重型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LNG-柴油的燃烧循环变动,优化引燃柴油量控制,通过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架,研究了在最大转矩转速1600r/min,功率输出为73kW工况下,随引燃柴油喷油量的增加,峰值压力、峰值压力升高率、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 为了降低重型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LNG-柴油的燃烧循环变动,优化引燃柴油量控制,通过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架,研究了在最大转矩转速1600r/min,功率输出为73kW工况下,随引燃柴油喷油量的增加,峰值压力、峰值压力升高率、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引燃柴油量的增加,双燃料发动机的峰值压力、峰值压力升高率和平均指示压力的循环变动趋势相同,它们的均值均增大,标准差减小,循环分布集中,循环变动系数降低。在不导致爆震燃烧的前提下,适当增大引燃柴油量,能够改善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轨柴油机 天然气 双燃料 引燃柴油量 循环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器柱塞副动态泄漏及特性
13
作者 张勇 薛程雄 高振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7,共8页
为了研究高压共轨喷油器柱塞副的动态泄漏特性,建立了柱塞副间隙燃油流动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轨压下柱塞副燃油的平均动态泄漏率的变化趋势,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该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 为了研究高压共轨喷油器柱塞副的动态泄漏特性,建立了柱塞副间隙燃油流动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轨压下柱塞副燃油的平均动态泄漏率的变化趋势,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该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轨压、进口燃油温度、柱塞最大升程和喷射脉宽四种因素对柱塞副动态泄漏量的影响及在不同柱塞速度下,油膜压力、厚度和温度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一个喷油循环内,动态泄漏率的变化曲线与控制腔油压变化曲线相似,平均动态泄漏率随着喷油器的轨压、入口燃油温度和柱塞最大升程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喷射脉宽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柱塞速度由正速度到负速度的过程,油膜的厚度逐渐变薄,油膜的温度整体上升,油膜的压力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柱塞副 动态泄漏率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道路柴油机冷却水套流动传热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明健 雷基林 +1 位作者 宋国富 刘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冷却水套作为柴油机的核心结构,其流动与传热特性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某两缸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为了解该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动与传热性能,以水套速度场、温度场、换热系数等空间分布参数为判据,重点对冷却水套... 冷却水套作为柴油机的核心结构,其流动与传热特性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某两缸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为了解该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动与传热性能,以水套速度场、温度场、换热系数等空间分布参数为判据,重点对冷却水套关键区域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整体冷却液流动性差,平均流速低于0.5m/s,缸体进气侧冷却水套上部出现了流动死区;通过对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和冷却水套结构进行优化,冷却水套进出口压力损失减小,整体冷却液平均流速较原方案提高了173.91%,整体平均换热系数较原方案提高了41.93%,整体冷却水套流动均匀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柴油机 冷却水套 优化 流动特性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油泵阻尼孔对燃油系统压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远琪 范立云 +2 位作者 苗秋露 郭巨寿 王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实现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优的排放,柴油机的喷射压力不断提高。阻尼孔作为高压油泵等压出油阀的关键结构,对燃油系统的压力特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阻尼孔大小对喷油器的喷射特性以及高压油管压力波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阻尼孔... 为实现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优的排放,柴油机的喷射压力不断提高。阻尼孔作为高压油泵等压出油阀的关键结构,对燃油系统的压力特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阻尼孔大小对喷油器的喷射特性以及高压油管压力波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阻尼孔由0.1 mm增大至2.0 mm,喷油器喷油持续期相对缩短,循环喷油量减小,这是不同阻尼孔对应的高压油管残余压力大小不同,以及不同阻尼孔大小对系统压力调节的速度不同的结果;此外,阻尼孔较小(0.1 mm)时,燃油系统存在二次喷射现象,而阻尼孔过大(3 mm)时,系统内还会存在零压区,即存在穴蚀的风险;对高压油管残余压力的频谱分析发现,阻尼孔较小时,高压油管内压力脉动与出油阀的运动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阻尼孔较大时,压力脉动与回油阀的运动相关,即供油系统中多种阀件的运动是高压油管压力脉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压油泵 等压出油阀 阻尼孔 喷射特性 压力波动 高压油管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喷射策略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强 王娟 +1 位作者 赵海龙 李明海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2期126-132,共7页
为降低柴油机排放,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采用GT-SUITE系列软件中的GT-FUEL和GT-POWER分别建立某机车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系统仿真模型和六缸柴油机整机模型,并将二者进行耦合;将实验数据和仿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仿真计... 为降低柴油机排放,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采用GT-SUITE系列软件中的GT-FUEL和GT-POWER分别建立某机车柴油机高压共轨喷油系统仿真模型和六缸柴油机整机模型,并将二者进行耦合;将实验数据和仿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仿真计算并分析预喷射油量和预喷-主喷间隔角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整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预喷-主喷间隔角影响时,设置5%的预喷油量不变,与5°预-主喷射间隔角组合可以在燃油消耗率和SOOT(碳烟)排放不恶化的情况下使标定工况、中间工况、惰转工况NOX排放分别降低16.4%,17.4%,29.2%;在考虑预喷油量影响时,设置预喷-主喷间隔角为10°不变,在标定工况、中间工况、惰转工况下NOX排放均显著低于原机,与预喷油量为5%组合时相比NOX排放最多可减少42.7%。考虑燃油经济性和SOOT排放的影响,配合10%预喷油量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柴油机 预喷射策略 数值模拟 GT-SU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升程电控喷油器多次喷射油量波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菁 兰奇 +1 位作者 范立云 魏云鹏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为实现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喷射的柔性和稳定控制,提出一种双升程电控喷油器,基于搭建的喷油器AMESim仿真模型,探究了喷油器不同多次喷射模式下的油量波动特性.结果表明:大升程预喷模式下的主喷量标准差随预喷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为实现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喷射的柔性和稳定控制,提出一种双升程电控喷油器,基于搭建的喷油器AMESim仿真模型,探究了喷油器不同多次喷射模式下的油量波动特性.结果表明:大升程预喷模式下的主喷量标准差随预喷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而小升程预喷模式下的主喷量标准差随预喷量呈幅值逐渐降低的波动变化趋势.总体上,在预喷量为161~660 mm^(3)范围,小升程预喷模式在降低主喷量波动程度方面比大升程预喷模式更占优势.预喷射采用小升程喷射模式且预喷量一定时,升程切换延迟为0.2 ms的靴形主喷模式在降低主喷量波动程度方面略优于相同主喷脉宽或相同单次喷射油量的大升程主喷模式.大升程和小升程后喷模式下的后喷量标准差随主喷脉宽和目标后喷量均呈波动变化趋势,且小升程后喷模式下的后喷量标准差波动程度更小.与大升程后喷模式相比,小升程后喷模式在降低后喷量波动程度方面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高压共轨系统 双升程电控喷油器 多次喷射 喷油量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MD—模糊聚类在共轨系统故障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良钰 苏铁熊 +1 位作者 马富康 蒲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5,110,共5页
高压共轨柴油机作为一种往复式运行的机械,其故障的发生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渐变过程。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供油系统故障程度诊断中出现的特征值识别困难,分类界限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糊聚类的故障诊断... 高压共轨柴油机作为一种往复式运行的机械,其故障的发生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渐变过程。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供油系统故障程度诊断中出现的特征值识别困难,分类界限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模糊聚类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EEMD将供油系统轨压信号分解为一系列的IMF(固有模态函数),利用过零率曲线确定的特征提取准则并提取本征模态函数中的特征值,建立模糊聚类模型进行故障程度的诊断。在此基础上通过台架实验获得轨压信号,提取了相关特征值进行识别,分析了诊断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故障诊断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轨压特性分析与优化
19
作者 周传彪 韩振华 张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5,共8页
基于关键零/部件参数,建立了汽车发动机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数学模型,使用AME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并通过试验分析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系统轨压波动和压力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共轨管长度、内径和高压油管内径是影响系统... 基于关键零/部件参数,建立了汽车发动机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数学模型,使用AME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并通过试验分析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系统轨压波动和压力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共轨管长度、内径和高压油管内径是影响系统轨压特性的重要参数。针对原始共轨管和高压油管模型,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共轨管和高压油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得出以平均轨压设定值为目标的共轨管和高压油管的最佳结构参数。经过优化后,汽车发动机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平均轨压提高了0.65%,整体轨压波动平均值降低了79.48%,单次喷射过程中轨压波动平均值降低了27.89%,平均喷油压力提高了0.63%,其喷油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高压共轨 AMESIM软件 平均轨压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喷雾冷却高温高速排气技术研究
20
作者 邓鹏 张德满 +1 位作者 向超 孙春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1-86,共6页
为研究在高温高速排气中使用低压喷雾冷却的传热传质特征,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高速排气中喷雾冷却快速计算模型,包括基于热力学理论的喷水量零维计算模型、基于喷雾学的液滴粒径和液滴受力零维计算模型、基于拉格朗日法... 为研究在高温高速排气中使用低压喷雾冷却的传热传质特征,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高速排气中喷雾冷却快速计算模型,包括基于热力学理论的喷水量零维计算模型、基于喷雾学的液滴粒径和液滴受力零维计算模型、基于拉格朗日法的单液滴蒸发运动轨迹二维模型。基于这些模型,先分析采用柴油机海水泵低压供水喷雾的粒径,阐释高速排气弥补海水泵供水压力低的不足,减小液滴粒径的原理;然后分析排气管道内液滴的沉降风险,从液滴受力的角度说明在竖直管道内进行低压喷雾冷却的优越性;最后研究并比价了水平管道和竖直管道内低压喷雾单个液滴的运动蒸发轨迹,直观展示出液滴蒸发与运动关系的生命历程。结果表明,在竖直管道内采用低压逆流喷雾是效果最佳的喷雾冷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冷却 排气冷却 低压喷雾 喷雾冷却模型 高温排气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