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治烟青虫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海涛 李淑君 +3 位作者 陈玉国 李耀宇 陈作鹏 郑五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2,共2页
2 0 0 2年在河南省农科院烟草研究所试验田进行了 30 %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治烟青虫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乙酰甲胺磷 2 5 0~ 5 0 0倍对烟青虫均有显著防效 ,药后 1 0d、2 0d校正防效分别达 90 .1 %,80 .8%以上 ,明显优于对照药剂 ,而且乙... 2 0 0 2年在河南省农科院烟草研究所试验田进行了 30 %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治烟青虫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乙酰甲胺磷 2 5 0~ 5 0 0倍对烟青虫均有显著防效 ,药后 1 0d、2 0d校正防效分别达 90 .1 %,80 .8%以上 ,明显优于对照药剂 ,而且乙酰甲胺磷残效期较长 ,30d以后的校正防效仍在 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甲胺磷乳油 防治 烟青虫 药效试验 药剂 残效期 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青虫人工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吴坤君 龚佩瑜 李秀珍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01-308,共8页
本文报道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的一种人工饲料,其主要成分是麦胚、酵母粉、番茄酱和辣椒粉。与自然食料相比,用这种人工饲料饲养的烟青虫生长快、发育整齐、存活率高,得到的蛹大,成虫繁殖力强。饲料中含0.1—0.2%的NaCI对幼虫的生... 本文报道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的一种人工饲料,其主要成分是麦胚、酵母粉、番茄酱和辣椒粉。与自然食料相比,用这种人工饲料饲养的烟青虫生长快、发育整齐、存活率高,得到的蛹大,成虫繁殖力强。饲料中含0.1—0.2%的NaCI对幼虫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6龄幼虫对该饲料中干物质、能量和氮的同化效率分别是38.5%、43.9%和48.5%。在连续12代饲养期间,幼虫期存活率在57—92%之间,平均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青虫 人工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夜蛾性信息素组分及其体内合成的变动节律 被引量:6
3
作者 司胜利 许少甫 +3 位作者 王梅珍 杜家纬 任应党 马继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7-42,共6页
在烟夜蛾性信息素腺体中共发现11种组分:Z9-16:Ald、Z9-16:OH、Z9-16:Ac、Z11-16:Ald、Z11-16:OH、Z11-16Ac、16:Ald、16:OH、16:Ac、Z7-16:Ald和Z... 在烟夜蛾性信息素腺体中共发现11种组分:Z9-16:Ald、Z9-16:OH、Z9-16:Ac、Z11-16:Ald、Z11-16:OH、Z11-16Ac、16:Ald、16:OH、16:Ac、Z7-16:Ald和Z7-16:OH。各组分在成虫羽化后的日节律和在暗周期中的时节律各不相同。其中烟夜蛾性信息素主组分Z9-16:Ald在1日龄处女蛾中的滴度最高,在暗周期的第4~8小时为其滴度高峰期,极端峰值位于暗周期的第6~7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夜蛾 性信息素 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实夜蛾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基因的分子克隆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卫华 王永杰 +1 位作者 张刘宾 林国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3-119,共7页
根据家蚕Bombyxmori和玉米夜蛾Helicoverpazea的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基因序列 ,设计若干套引物 ,以烟实夜蛾Heliothisassulta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得到 0 6 3kb的特异性DNA片段。该片段克隆进适当载体 ,序列测定和同源比较 ,查... 根据家蚕Bombyxmori和玉米夜蛾Helicoverpazea的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基因序列 ,设计若干套引物 ,以烟实夜蛾Heliothisassulta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得到 0 6 3kb的特异性DNA片段。该片段克隆进适当载体 ,序列测定和同源比较 ,查明烟实夜蛾的基因组中存在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基因。烟实夜蛾的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由 33个氨基酸组成 ,C末端是FXPRL结构 ,是目前发现的第 4种昆虫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在该神经肽第 14和第 15个氨基酸之间 ,插入一个 0 42kb的内含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信息素合成激活肽 分子克隆 烟实夜蛾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青虫和棉铃虫在陕西烟区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花保祯 袁锋 +3 位作者 杨从军 王利国 雷耀先 赵淑芳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8-13,共6页
调查表明,烟青虫Helicoverpaassulta(Guenee)在陕西仅分布于关中和陕南;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虽在陕西各地烟田均有发生,但主要分布于陕北和关中。从地理上看,... 调查表明,烟青虫Helicoverpaassulta(Guenee)在陕西仅分布于关中和陕南;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虽在陕西各地烟田均有发生,但主要分布于陕北和关中。从地理上看,棉铃虫在陕北延安等地严重危害烤烟;在关中则主要危害烤烟留种田和晒烟留种株;在陕南发生极少,仅开花后在花上有少量幼虫。从生育期上看,在两种害虫混发的关中地区,团棵至旺长期主要是烟青虫,而棉铃虫仅在干旱的渭北旱塬上发生,开花后则逐渐过渡到棉铃虫为主,9月以后留种田发生的全为棉铃虫。推测棉铃虫起源于北方干旱地区,烟青虫则起源于湿润的东洋区。讨论了这两种夜蛾分布区差异以及造成中关烟田早、中晚期区系组成差异的原因。初步提出了烟青虫和棉铃虫在陕西当地蜜源植物间转移的可能规律.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青虫 棉铃虫 分布 陕西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夜蛾在普通烟草和黄花烟草上的自然种群生命表及其重要因子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付晓伟 杨新影 +3 位作者 郭线茹 罗梅浩 原国辉 余明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2-637,共6页
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啨e)对黄花烟草的产卵趋性显著高于普通烟草,为明确2近缘种烟草对该虫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采用作用因子组配生命表的方法,组建了2种烟田内烟夜蛾的自然种群生命表,并进行了重要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烟... 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啨e)对黄花烟草的产卵趋性显著高于普通烟草,为明确2近缘种烟草对该虫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采用作用因子组配生命表的方法,组建了2种烟田内烟夜蛾的自然种群生命表,并进行了重要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烟夜蛾在2种烟草上均能完成连续2个世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第2代烟夜蛾在普通烟田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I2=1.032 5>1),而在黄花烟田呈下降趋势(I2=0.657 7<1),第3代烟夜蛾种群在2种烟田均呈下降趋势,但普通烟田的种群增长(I3=0.457 1)仍大于黄花烟田(I3=0.359 2),表明黄花烟草对烟夜蛾的寄主适合度较普通烟草差;(2)生物因子对烟夜蛾自然种群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普通烟田中"烟草和其它"对烟夜蛾种群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其次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性天敌",而黄花烟田中"烟草和其它"的控制作用远远大于其它几种作用因子.2种烟草对烟夜蛾寄主适合度的差异可为抗虫烟草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黄花烟草能吸引烟夜蛾产卵但其寄主适合度较差,有利于压低整个烟田生态系统中烟夜蛾的种群数量,可作为有效的诱集作物,这些防治策略在烟夜蛾的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夜蛾 普通烟草 黄花烟草 生命表 诱集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地区几种烟草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一展 宋忠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82-2383,共2页
[目的]防治豫东地区烟草虫害。[方法]设综合防治区、常规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研究豫东地区烟区烟青虫、烟蚜、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豫东地区烟青虫、地老虎的防治适期分别为5月24~28日、4月25日~5月2日。田间蚜量... [目的]防治豫东地区烟草虫害。[方法]设综合防治区、常规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研究豫东地区烟区烟青虫、烟蚜、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结果]豫东地区烟青虫、地老虎的防治适期分别为5月24~28日、4月25日~5月2日。田间蚜量消长为双峰型,与环境因子关系极为密切。麦套烟与烟草纯作相比烟蚜减少40%~80%。综合防治区上等烟比例是常规防治区的2倍,比常规防治区增产319.5~583.5 kg/hm^2。[结论]以农业生态防治为基础,以烟草健株栽培为重点,必要时结合化学防治,确保烟草丰产质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青虫 烟蚜 地老虎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蛾科卵的分类(鳞翅目)(一) 被引量:8
8
作者 卢筝 王素梅 +2 位作者 周静若 丁传生 郁枫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7-102,共6页
本文记述了12种夜蛾的卵。从不同方向的电镜像片显示出他们的形状和被用作分类的特征,包括精孔区的形态特征,纵脊和横道的状况,气孔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小室的形状和表面结构。
关键词 夜蛾科 分类 鳞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青虫人工饲料的筛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方晓 薛泽春 徐庆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0-701,共2页
比较了5种人工饲料饲养烟青虫的效果,结果表明混合饲料饲养效果好,并综合评价了缩短幼虫期、增加蛹重和提高化蛹率等方面,提出了一种较好的烟青虫人工饲料配方。
关键词 烟青虫 人工饲料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青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耗氧量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翠 蔡秀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7-21,共5页
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测定96小时及24小时内呼吸率的变化。在96小时内,正常幼虫呼吸率趋于平衡,保持在1.0154—1.0955微升氧气/毫克鲜重/小时之间,而染病幼虫的呼吸率逐日降低,最低降到0.5521微升氧气/毫克鲜... 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测定96小时及24小时内呼吸率的变化。在96小时内,正常幼虫呼吸率趋于平衡,保持在1.0154—1.0955微升氧气/毫克鲜重/小时之间,而染病幼虫的呼吸率逐日降低,最低降到0.5521微升氧气/毫克鲜重/小时。在24小时内正常幼虫的呼吸率亦维持在1.4870—1.6663微升氧气/毫克鲜重/小时的水平,而感染幼虫的呼吸率与正常的不同,在6—12小时出现一个高峰,18小时后开始下降。染病幼虫呼吸率和体重的变化相一致,均比正常幼虫的低。正常和染病幼虫呼吸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青虫 多角体病毒 耗氧量 呼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夜蛾幼虫中肠类钙粘蛋白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卫华 苗雪霞 +2 位作者 黄勇平 安世恒 郭线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5,共4页
类钙粘蛋白位于昆虫中肠刷状缘膜囊泡上,该蛋白作为Bt毒素的受体可以与其结合导致昆虫死亡,因此,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与类钙粘蛋白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以烟夜蛾五龄幼虫中肠的总RNA为模板,根据已经克隆的其他昆虫的类钙粘蛋白基因序列设... 类钙粘蛋白位于昆虫中肠刷状缘膜囊泡上,该蛋白作为Bt毒素的受体可以与其结合导致昆虫死亡,因此,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与类钙粘蛋白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以烟夜蛾五龄幼虫中肠的总RNA为模板,根据已经克隆的其他昆虫的类钙粘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烟夜蛾类钙粘蛋白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连接到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后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测序得到的1 335 bp的片断编码444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表明,该氨基酸序列与棉铃虫和烟芽夜蛾类钙粘蛋白的一致性分别为95%和86%。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昆虫对Bt毒素产生抗性的机制以及发展分子技术快速检测并监测田间昆虫抗性基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夜蛾 类钙粘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贵阳地区烤烟害虫天敌生物学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念昭 赵仁信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烟青虫 棉铃虫 烤烟害虫 天敌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田内烟青虫卵的分布规律及其在防治决策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永年 李有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S2期450-461,共12页
烟青虫卵是化学防治的主要对象.在研究浏阳烤烟栽培田内烟青虫主害代卵的消长过程和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1)建立了百株卵量(y)与有卵株率(x)的幂函数关系;y=0.765x^(1.2072);2)利用分布型参数K值,Iwao回归式中的α,β值,Taylor幂法则中的... 烟青虫卵是化学防治的主要对象.在研究浏阳烤烟栽培田内烟青虫主害代卵的消长过程和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1)建立了百株卵量(y)与有卵株率(x)的幂函数关系;y=0.765x^(1.2072);2)利用分布型参数K值,Iwao回归式中的α,β值,Taylor幂法则中的a,b值以及森下正明的Iδ值建立了虫卵的理论抽样数模型;3)利用Wald M.(1943),Kuno(1969),Iwao(1975)和Willson(1983)提出的序贯抽样法.得到了烟青虫卵的6个不同序贯抽样模型,同时建立了Kuno-Iwao的复合序贯抽样法;4)通过调查卵在烟株上的垂直分布规律,明确了化学防治的靶标区域.以上均可为烟青虫的化学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害虫 空间格局/烟青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防治烟青虫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冯振群 卢清 李成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7期11-12,15,共3页
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NPV)水分散粒剂是一种专业防治作物棉铃虫和烟青虫的生物药剂。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对烟青虫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药后10~15d,防效显著优于... 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NPV)水分散粒剂是一种专业防治作物棉铃虫和烟青虫的生物药剂。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对烟青虫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药后10~15d,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甲维盐,持效期较之长3~8d。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对烟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可在烟草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棉铃虫 烟青虫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安打悬浮剂防治烟青虫药效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少英 谢桂英 原国辉 《农技服务》 2009年第8期101-101,共1页
进行了15%安打悬浮剂防治烟青虫试验,结果表明:用15%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药后3 d后虫口减退率可达100%,15%安打悬浮剂3500倍液药后3 d虫口减退率可达95.65%,明显优于氧化乐果500倍液和清水对照。一般从烟青虫发生初期进行防治,用药1~2... 进行了15%安打悬浮剂防治烟青虫试验,结果表明:用15%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药后3 d后虫口减退率可达100%,15%安打悬浮剂3500倍液药后3 d虫口减退率可达95.65%,明显优于氧化乐果500倍液和清水对照。一般从烟青虫发生初期进行防治,用药1~2次即可有效控制烟青虫的危害,建议生产上使用15%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安打悬浮剂 烟青虫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Bt悬浮液对辣椒烟青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祥敏 刘崇政 +3 位作者 杨红 赖卫 詹永发 余文中 《长江蔬菜》 2010年第22期69-70,共2页
以40%乐果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为对照药剂,研究不同剂量的Bt悬浮液对辣椒烟青虫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辣椒结果盛期(7月25日),烟青虫1~2龄幼虫期,用Bt悬浮液80 mL/667m2对水50kg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达83.67%~87.91%,为最佳剂量。
关键词 辣椒 烟青虫 Bt悬浮液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烟青虫血淋巴的影响
17
作者 张海玲 张玉波 周正湘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793,共6页
为研究烟青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s NPV)侵染所引发的免疫机理,本试验以浓度105PIB/μl、106PIB/μl和107PIB/μl Heas NPV侵染5龄幼虫,分别测定了处理后烟青虫幼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总量、浆血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数量、酚氧化酶(PO)的活性以... 为研究烟青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s NPV)侵染所引发的免疫机理,本试验以浓度105PIB/μl、106PIB/μl和107PIB/μl Heas NPV侵染5龄幼虫,分别测定了处理后烟青虫幼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总量、浆血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数量、酚氧化酶(PO)的活性以及血淋巴的体外黑化率,同时还用显微镜观察了Heas NPV侵染血细胞的过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6PIB/μl和107PIB/μl的Heas NPV溶液处理导致5龄幼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总量、浆血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数量显著上升(P<0.05),并且在感毒后3 d达到峰值。105PIB/μl的Heas NPV溶液处理后,烟青虫5龄幼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总量、浆血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数量呈缓慢上升趋势。106PIB/μl的Heas NPV溶液处理的5龄幼虫的PO活性先增长后下降。在连续观察的5 d内,对照组幼虫血淋巴体外黑化率始终为100%,而处理组幼虫血淋巴体外黑化率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说明,烟青虫幼虫血淋巴中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Heas NPV侵染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幼虫感染病毒后通过血细胞数量的增加和PO活性的升高来清除外来病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青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烟青虫 血淋巴 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灵和米螨防治烟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18
作者 吴廷全 雷艳丽 +1 位作者 周本国 高正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285-285,共1页
试验结果表明  :,快灵 90 %可湿性粉剂 30 0 0倍液在施药后 1、3、8天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米螨 2 4 %悬浮剂 1 50 0倍液 ;在施药后 3天防效达到最大(1 0 0 % ) ;在施药后 8天药效仍接近 90 % ;施药后 1 6天 2种药剂对烟青虫的... 试验结果表明  :,快灵 90 %可湿性粉剂 30 0 0倍液在施药后 1、3、8天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米螨 2 4 %悬浮剂 1 50 0倍液 ;在施药后 3天防效达到最大(1 0 0 % ) ;在施药后 8天药效仍接近 90 % ;施药后 1 6天 2种药剂对烟青虫的防效相当 ,均在 70 %左右。米螨 2 4 %悬浮剂 1 50 0倍液在施药后 1、3、8、1 6天 ,防效呈上升趋势 ,施药后 8天达到最大(74.4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青虫 烟草害虫 快灵 米螨 田间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蠋蝽成虫对两种烟草害虫卵及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灿 母银林 +4 位作者 汪洁 黄纯杨 张长华 喻会平 陈祥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62,172,共6页
为探究蠋蝽对两种烟草害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开展了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卵及3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利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蝽雌成虫... 为探究蠋蝽对两种烟草害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开展了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卵及3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利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蝽雌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3龄幼虫(1.056)>斜纹夜蛾卵(1.055)>烟青虫卵(1.035)>斜纹夜蛾3龄幼虫(0.973);控害效应高低为:烟青虫卵(152.21)>斜纹夜蛾卵(124.18)>烟青虫3龄幼虫(15.09)>斜纹夜蛾3龄幼虫(9.63);蠋蝽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卵(1.060)>斜纹夜蛾卵(1.056)>烟青虫3龄幼虫(0.825)>斜纹夜蛾3龄幼虫(0.760);控害效应高低顺序为:斜纹夜蛾卵(111.16)>烟青虫卵(101.92)>烟青虫3龄幼虫(8.87)>斜纹夜蛾3龄幼虫(7.04)。随着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密度的增加,蠋蝽成虫的搜寻效应会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控能力,因此,可结合害虫预测预报,在烟青虫和斜纹夜蛾产卵高峰期和3龄幼虫发生前期大量释放蠋蝽成虫以降低两种害虫的种群数量,减少其对烟草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烟青虫 斜纹夜蛾 生物防控 捕食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放辐射不育雄虫防治烟青虫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钧 李琦 +7 位作者 王雪芬 徐敏 何雷 苗圃 刘东升 李成军 吴孔明 李淑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35,共5页
为明确X射线辐射不育烟青虫雄虫在田间应用的释放比例,通过交配竞争试验和性信息素诱集测定了不同释放比例对其子代卵孵化率、被害株率及田间成虫量的影响,并获得了相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蛹期接受不育剂量辐照对烟青虫雄蛹羽化率无显... 为明确X射线辐射不育烟青虫雄虫在田间应用的释放比例,通过交配竞争试验和性信息素诱集测定了不同释放比例对其子代卵孵化率、被害株率及田间成虫量的影响,并获得了相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蛹期接受不育剂量辐照对烟青虫雄蛹羽化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缩短其成虫寿命;辐射不育烟青虫雄虫不同释放比例对雌虫交配率和平均产卵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卵孵化率随着释放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在田间罩笼试验中,其平均防治效果随着释放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8∶1时可以达到91.11%;同时,在田间烟青虫成虫羽化初期按照8∶1的释放比例间隔1周连续释放3次可以显著减少田间子代雄成虫量,田间小区防治效果最高可以达到64.86%。本研究确定的8∶1的释放比例可以应用于田间烟青虫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青虫 昆虫不育技术 释放比例 卵孵化率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