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前“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8,共7页
人与自然对话的重要形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语境的创造是以至上神 (天 )的出现为前提的。率先对西周天人学说提出质疑的是老子 ,在取消天的意志性方面 ,孔子远没有老子彻底。从春秋时期开始怀疑神到战国时期确认新的天人关系 ... 人与自然对话的重要形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语境的创造是以至上神 (天 )的出现为前提的。率先对西周天人学说提出质疑的是老子 ,在取消天的意志性方面 ,孔子远没有老子彻底。从春秋时期开始怀疑神到战国时期确认新的天人关系 ,再到汉代向旧有的天人学说的回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孟子 自然 道家 儒家 老子 孔子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宗教神学 董仲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113
2
作者 张岱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天人合一 人本 刚健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立意特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寅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102,共7页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将意趣放在首位,对立意极为重视。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动机着手,抛开视觉艺术均具有的基本的对“美”的追求,从更深入的角度提炼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道、儒、释三家影响之下所孕育出的“天人合一、托物寓情、物...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将意趣放在首位,对立意极为重视。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动机着手,抛开视觉艺术均具有的基本的对“美”的追求,从更深入的角度提炼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道、儒、释三家影响之下所孕育出的“天人合一、托物寓情、物随原境”的立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插花 立意特性 天人合一 托物寓情 物随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太极拳的自然和谐理念 被引量:22
4
作者 冉学东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0,47,共3页
笔者从中国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深奥的哲理内涵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是在"阴阳对立统一"和"天人和一"两个思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下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 笔者从中国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深奥的哲理内涵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是在"阴阳对立统一"和"天人和一"两个思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下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它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拳术中独特的价值理念被确定下来;从本质上看,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与现代体育所倡导的"和谐发展理念"具有异曲同工的内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自然和谐理念 哲理内涵 健身价值 “阴阳对立统一” “天人和一” 传统文化 传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振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4,共6页
“天人合一”哲学的涵义之一是,承认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这种“内在的善”构成人类所追求的和谐生存世界的价值本原;之二是,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需要由人来推进和实现;之三是,“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尊重天地万... “天人合一”哲学的涵义之一是,承认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这种“内在的善”构成人类所追求的和谐生存世界的价值本原;之二是,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需要由人来推进和实现;之三是,“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尊重天地万物生命存在的多样性;之四是,师法大自然“生而不有”的崇高德性,在走近自然的同时,邀请自然走进人的生活。用生命整体性价值观导引“全球性”生存问题的解决,是“天人合一”哲学最重要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存困境 和谐生存世界 生命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阙建筑的文化特性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6,共4页
阙作为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通常立于门前甬道的两旁,它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之一。汉阙建筑所蕴涵的文化特性就是"天人合一"思想文化... 阙作为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通常立于门前甬道的两旁,它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之一。汉阙建筑所蕴涵的文化特性就是"天人合一"思想文化在其建筑造型和材质上的体现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在传统建筑与其环境上的体现,它为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阙 建筑文化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春根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1,共6页
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紧张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两个方面。如何消解这种紧张关系显然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我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 ,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神人以和 ;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 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紧张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两个方面。如何消解这种紧张关系显然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我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 ,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神人以和 ;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 ;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基本意蕴有四 :即政治管理之策 ;生存状态 ;道德境界 ;审美境界。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 ,“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消解前述紧张关系的有益启示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有“法”有“天” ;(2 )保持生态平衡要树立整体和谐观念 ;(3 )要建构“民胞物与”的全球伦理 ;(4 )回归自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紧张关系 生存状态 精神境界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天人和谐”论到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76,共8页
在我国历史悠久绵长、内容广博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自黄帝倡导"节用水火材物"始,始终蕴含有"天人和谐"的思想,且对我们中华民族与国家的存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沧桑,由于历史上一些统治集... 在我国历史悠久绵长、内容广博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自黄帝倡导"节用水火材物"始,始终蕴含有"天人和谐"的思想,且对我们中华民族与国家的存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沧桑,由于历史上一些统治集团举措失当,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顺利健康的发展。当前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也是弘扬中华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和谐"论的主要思想内涵,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与广泛的宣传普及教育;其次政府要进行科学决策,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树立全民俭朴节约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活习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和谐 生态文明 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宋明理学之“天人合一”仁学生态伦理思想 被引量:4
9
作者 谢树放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宋明理学家"天人合一"的仁学生态环境伦理哲学观,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人与自然同本同源,德治不仅是对社会还包括以仁爱原则对自然万物;提出"仁者,天地生物之心"、人"为天地立心",实现以人... 宋明理学家"天人合一"的仁学生态环境伦理哲学观,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人与自然同本同源,德治不仅是对社会还包括以仁爱原则对自然万物;提出"仁者,天地生物之心"、人"为天地立心",实现以人为本、爱物与爱人的统一,达到人的道德完善。宋明理学在生态环境伦理观上的独特认识,既有理论也有实践价值,对我们今天解决生态危机,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态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民族品格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文莲 李巧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5-247,共3页
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渊源流长,从上古时期的苑、囿,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士人园林以及寺院园林,再到元明清时期的北方、江南、岭南园林三大体系,中国古典园林不断发展,自我完善,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园林艺术。它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 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渊源流长,从上古时期的苑、囿,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士人园林以及寺院园林,再到元明清时期的北方、江南、岭南园林三大体系,中国古典园林不断发展,自我完善,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园林艺术。它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和崇尚和谐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 自然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载堉乐律学研究指导思想辨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75,1,共15页
晚明乐律学家朱载堉在乐律学研究中,承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崇尚"自然之理",注意把律学研究与传统的天地人合一思想合理地联系起来,提倡以数为本,强调遵循自然法则。但其中的痴迷河图洛书,对祖冲之圆周率的错误批判,又反映出... 晚明乐律学家朱载堉在乐律学研究中,承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崇尚"自然之理",注意把律学研究与传统的天地人合一思想合理地联系起来,提倡以数为本,强调遵循自然法则。但其中的痴迷河图洛书,对祖冲之圆周率的错误批判,又反映出朱载堉作为古代学人的历史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堉 乐律学研究 河图洛书 以数为本 天地人和谐同构 历史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人文主义”的生态向度——杜维明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雄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69-174,共6页
杜维明"包容性人文主义"论以儒家思想为底模,以涵容自然与宗教为方向,以范导社会发展与生活信念为宗旨,是一种契合时代精神、具有明确生态向度的新型人文主义;其理论视域主要源自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揭示问题的根源在于由启... 杜维明"包容性人文主义"论以儒家思想为底模,以涵容自然与宗教为方向,以范导社会发展与生活信念为宗旨,是一种契合时代精神、具有明确生态向度的新型人文主义;其理论视域主要源自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揭示问题的根源在于由启蒙心态引发的"去精神"与"去自然"的世俗人文取向;其理论根基立足于传统天人合一观,力图通过重新改造使之同时涵纳自然与宗教;其理论旨归意在重塑新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一种系于宗教情怀的儒家生态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维明 人文主义 启蒙心态 生态意识 天人合一 儒家生态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芗斋自我和谐思想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新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3,共5页
王芗斋是意拳的创始人,他指出了拳道之真义在于本能自然力之修炼,从而否定了拳套的训练方式。王芗斋的意拳训练方式包括站桩、试力等,站桩是意拳训练的基础,是对人体的整体修炼;试力是意拳训练的最重要的部分,其本质是争力的训练。在王... 王芗斋是意拳的创始人,他指出了拳道之真义在于本能自然力之修炼,从而否定了拳套的训练方式。王芗斋的意拳训练方式包括站桩、试力等,站桩是意拳训练的基础,是对人体的整体修炼;试力是意拳训练的最重要的部分,其本质是争力的训练。在王芗斋看来,意是拳道的核心;若不能用意支配筋肉达到松和状态,就永远不能得到伸缩自如、遒放致用的自然活力;意即力,力随意转,意为力之帅,力为意之军。在王芗斋的拳学理论中,天人合一是实现自我和谐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芗斋 自我和谐 意拳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芗斋休闲哲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新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9-143,共5页
意拳是一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它在不动或微动中修养身心使之和谐。作为意拳的创始人,王芗斋指出了拳道之真义在于本能自然力之修炼,从而否定了拳套的训练方式。王芗斋把拳道提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深刻地揭示了拳道与人生意义的内在关联。... 意拳是一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它在不动或微动中修养身心使之和谐。作为意拳的创始人,王芗斋指出了拳道之真义在于本能自然力之修炼,从而否定了拳套的训练方式。王芗斋把拳道提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深刻地揭示了拳道与人生意义的内在关联。王芗斋对人类休闲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锻炼和休息统一起来,把意拳发展为一种人们非常喜爱的积极休闲方式。这种休闲锻炼方式所到达的自我和谐的境界是审美的,是通过天人合一的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芗斋 休闲哲学 自我和谐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伦理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玉凤 耿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生态伦理观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是对人与自然的矛盾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则是这种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支撑点”。从《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到孔子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孟子的“仁民爱物... 生态伦理观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是对人与自然的矛盾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则是这种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支撑点”。从《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到孔子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孟子的“仁民爱物”,老庄的“返朴归真”,张载的“民胞物与”等,无不包含着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思想。认真研究这些合理思想,对于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观 天人合一 仁民爱物 民胞物与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6
作者 邵秦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39,共4页
近现代人类主持“人类中心论”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致使环境恶化 ,资源匮乏 ,江河湖海污染 ,一系列生态环境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此问题 ,开掘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闪光点 ,即整体合谐的观念 ,生态伦理观... 近现代人类主持“人类中心论”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致使环境恶化 ,资源匮乏 ,江河湖海污染 ,一系列生态环境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此问题 ,开掘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闪光点 ,即整体合谐的观念 ,生态伦理观念 ,尊重自然规律 ,知天命尽人事统一协调的光辉思想。为推动人口、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可持续发展 整体合谐 生态伦理 自然规律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书》中所反映的天人谐调论
17
作者 郑万耕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共4页
强调天人谐调构成了《汉书》的一大文化特色。这反映了秦汉以来贯通天人的学术思潮,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的敬畏与自我约束;它昭示人们要效法天地,顺应自然规律,珍爱资源,保护生态。对于统治者来说,则应施仁政,躬节俭,振贫穷,恤孤独,扶助弱... 强调天人谐调构成了《汉书》的一大文化特色。这反映了秦汉以来贯通天人的学术思潮,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的敬畏与自我约束;它昭示人们要效法天地,顺应自然规律,珍爱资源,保护生态。对于统治者来说,则应施仁政,躬节俭,振贫穷,恤孤独,扶助弱势群体。如此方能真正形成一个和谐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天人谐调 警示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天人合一”的认识特征
18
作者 赵载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其基础是整体有机的宇宙论。表现在认识特征上则是系统思维与意象思维。系统思维把人与宇宙看作本质上互相贯通的有机系统;意象思维注重事物表象和文化符号与人的精神的交融作用。没有人的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其基础是整体有机的宇宙论。表现在认识特征上则是系统思维与意象思维。系统思维把人与宇宙看作本质上互相贯通的有机系统;意象思维注重事物表象和文化符号与人的精神的交融作用。没有人的精神解读,符号只是死的符号,有了人的精神参与,符号与客观世界才变得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系统思维 意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俭——中国传统建筑之形而上探微 被引量:1
19
作者 仲文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0年第8期20-21,共2页
尚俭是古代中国人最重要的建筑原则之一,为实现自我完善,最终达到人伦至善、天人合一的目标,古代中国人将建筑中的"尚俭"原则与"止于至善"的人伦标准联系在一起,成为古代中国人率性修道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从建筑... 尚俭是古代中国人最重要的建筑原则之一,为实现自我完善,最终达到人伦至善、天人合一的目标,古代中国人将建筑中的"尚俭"原则与"止于至善"的人伦标准联系在一起,成为古代中国人率性修道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从建筑形而上及其思想内涵的角度对中国人这一建筑理念的诉求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形而上 天人合一 尚俭 人伦至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合思想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体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时雅菁 严涛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143,共6页
“和合”思想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秘密,是博大精深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国文化讲究寓道于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作为日常生活及精神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论文将中国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和合思想、天人合一的... “和合”思想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秘密,是博大精深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国文化讲究寓道于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作为日常生活及精神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论文将中国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和合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行凝练,将中国传统服饰宽松舒适廓形表现出的平和气质、中华民族图腾与传统纹样传达的和合精神、团圆中式构图体现的和合审美,以及以服饰为媒介的民族和合共融等思想精髓提炼出来,以期展示中国服饰和合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思想 中国服饰文化 天人合一 纹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