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1
作者 李孟 谢芝勋 +7 位作者 李丹 徐倩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黄超 沈前程 黄娇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 【目的】筛选出免疫原性更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候选株用于新型疫苗研发,为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00—2020年广西地区分离获得的36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为试验材料,依据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选择12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及不同宿主来源的H9N2亚型AIV代表株,与目前使用的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株(SS株)进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及抗原性分析,根据抗原分析结果选择其中具有不同抗原差异的代表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分别与商品化H9亚型AIV疫苗(SS株)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在36株H9N2亚型AIV广西分离株中有31株属于Y280-Like(9.4.1),其中26株属于分支I、5株属于分支II,另外5株属于G1-Like(h9.4.1),与我国常用疫苗株分属于不同进化分支。12株H9N2亚型AIV广西代表性分离株灭活后的HA效价≥7 log2,病毒灭活效果良好,可用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根据交互HI抗体滴度计算出各毒株间的抗原相关值(R),结果发现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N2)株(简称C227株)与其他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差异,对应的R在0.72~0.93间波动;疫苗交叉保护试验结果也表明,C227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不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均高于80%,且免疫保护效果优于A/chicken/Guangxi/CX/2013(H9N2)株(简称CX13株),说明C227株更适合作为H9N2亚型AIV灭活疫苗的候选株。【结论】基于抗原性分析和免疫原性测定筛选出的A/chicken/Guangxi/C227/2015(H9N2)株对广西地区绝大部分H9N2亚型AIV流行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N2亚型AI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h9N2亚型 油乳灭活疫苗 抗原相关性 疫苗交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蚕素对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共感染肉鸡的干预作用
2
作者 王许刚 卢佳慧 +5 位作者 袁佳欣 常伽翌 范雨欣 李龙飞 张瑞华 徐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3-78,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天蚕素对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共感染致炎性渗出的干预效果,为临床H_(9)N_(2)亚型AIV与APEC共感染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试验选取150只14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 试验旨在探讨天蚕素对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共感染致炎性渗出的干预效果,为临床H_(9)N_(2)亚型AIV与APEC共感染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试验选取150只14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肉鸡使用无菌生理盐水0.2 mL滴鼻,APEC感染组肉鸡使用含2.09×109 CFU APEC O2菌株肉汤0.2 mL滴鼻,H_(9)N_(2)感染组肉鸡使用H_(9)N_(2)病毒尿囊液(约105 EID50 H_(9)N_(2)病毒)0.2 mL滴鼻,H_(9)N_(2)+APEC感染组肉鸡使用0.2 mL APEC O2菌株肉汤离心后的沉淀与0.2 mL H_(9)N_(2)病毒尿囊液混匀得到的病毒尿囊液滴鼻,H_(9)N_(2)+APEC干预组肉鸡采用与H_(9)N_(2)+APEC感染组相同处理后,使用天蚕素饮水(300 mg/kg)+基础饲粮饲喂,其余各组正常饮水+基础饲粮饲喂。正式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H_(9)N_(2)+APEC感染组肉鸡临床症状极为明显,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气管和肺脏病变最为严重。与H_(9)N_(2)+APEC感染组相比,H_(9)N_(2)感染组和APEC感染组在感染后第3、7、14、21 d时的H_(9)N_(2)病毒拷贝数和APEC载量均显著降低(P<0.05);H_(9)N_(2)+APEC干预组在感染后第3、7、14、21 d时的H_(9)N_(2)病毒拷贝数均显著降低(P<0.05),H_(9)N_(2)+APEC干预组在感染后第7、14、21 d时的APEC载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天蚕素可以缓解H_(9)N_(2)亚型AIV、APEC以及两者共感染引起的肉鸡呼吸道症状,降低死亡率,其机制与天蚕素降低病原在组织内的载量及修复呼吸系统、改善呼吸机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合并感染 天蚕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体内外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思雨 郑新 +4 位作者 戴琪 许诗怡 张天旭 张秀桥 桂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9-769,共11页
[目的]探究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AETAC)体内外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H9N2)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ETA... [目的]探究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AETAC)体内外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H9N2)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ETAC作用不同时间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抑制作用,通过预防感染、影响复制、阻止吸附及直接杀灭4种方式作用后检测AETAC对DF-1细胞的毒性,选择体外最佳抗AIV-H9N2作用方式。尿囊腔接种不同浓度AETAC确定其对鸡胚的最大安全浓度;将AETAC以3种不同给药方式作用于AIV-H9N2感染后鸡胚,选择体内最佳给药方式。经尿囊腔同时接种AETAC和AIV-H9N2,统计各组鸡胚存活数,测定血凝效价,并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和鸡胚法氏囊病理组织变化。[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AETAC浓度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AETAC对DF-1细胞的抑制率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种抗AIV-H9N2作用方式下,病毒对照组和药物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病毒对照组相比,AETAC浓度为5~30μg/mL时,4种抗AIV-H9N2作用方式下,药物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P<0.05)。4种作用方式下,DF-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5%~64.96%(预防感染)、8.56%~83.83%(影响复制)、1.82%~5.90%(阻止吸附)和6.90%~40.12%(直接杀灭)。AETAC对鸡胚的最大安全浓度为16.41 mg/mL,对感染鸡胚的最佳给药方式为AETAC和病毒混合后接种。以最佳体内作用方式给药后,AETAC中、低浓度组鸡胚存活率为40%~60%,高浓度组鸡胚全部存活,胚胎喙部发育明显,鸡胚法氏囊淋巴滤泡发育完整,滤泡大小和数量正常,充血量少,组织病理状态改善。[结论]AETAC在体内外对AIV-H9N2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主要与影响病毒复制作用方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AETAC)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9N2) DF-1细胞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克隆及其DNA疫苗的动物免疫试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宏轩 秦曦明 +4 位作者 张强哲 汤义 刘丽艳 郑昌学 段明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血凝素 (HA)是决定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强弱和免疫原性的主要蛋白质 .根据已发表的H9亚型AIV的HA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 1对H9HA特异引物 ,以AIVA/Chicken/Henan/ 1 / 1 999/ (H9N2 )核酸为模板 ,通过RT PCR扩增出 1条 1 6kbcDNA片段 .将H... 血凝素 (HA)是决定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强弱和免疫原性的主要蛋白质 .根据已发表的H9亚型AIV的HA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 1对H9HA特异引物 ,以AIVA/Chicken/Henan/ 1 / 1 999/ (H9N2 )核酸为模板 ,通过RT PCR扩增出 1条 1 6kbcDNA片段 .将HA基因插入pVAX1中 ,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 H9.采用活体电击法免疫 3周龄SPF鸡 1 0只 ,剂量为 5 0 μg/只 ,3周后加强免疫一次 ,5周后以 1 0 0倍鸡胚感染剂量 (EID)的HA基因同源病毒对所有鸡进行攻毒 .其间每周检测抗体水平变化 ,6周后以棉拭子进行泄殖腔病毒分离 .结果为攻毒后免疫组鸡HI效价为 9log2~ 1 0log2 ,对照组为 2log2~ 4log2 ;免疫组病毒分离数为 0 / 1 0 ,对照组为 1 0 / 1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RT-PCR 克隆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广西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谢芝勋 董建宝 +4 位作者 唐小飞 刘加波 庞耀珊 邓显文 谢志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6-922,926,共8页
目的对3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全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运用RT-PCR方法获取了3株H9N2亚型AIV广西地方分离株A/Chick-en/Guangxi/1/00、A/Chicken/Guangxi/... 目的对3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全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运用RT-PCR方法获取了3株H9N2亚型AIV广西地方分离株A/Chick-en/Guangxi/1/00、A/Chicken/Guangxi/14/00和A/Chicken/Guangxi/17/00的全基因序列,并对所得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同源性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所分离的3个毒株的各基因与A/Chicken/Guangdong/4/00和A/Chicken/Jiangsu/1/00的相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着较高的同源性和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起源于同一种系。所分离毒株中每个毒株的8个基因,在遗传进化树上的分支不具有统一性,说明此3个毒株可能为不同基因亚系间发生自然重排的产物。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A/Chicken/Guangxi/1/00、A/Chicken/Guangxi/14/00和A/Chicken/Guangxi/17/003株AIV的na基因核苷酸序列在开放性阅读框架的187~195位均缺失了ACAGAGATA共9个核苷酸,它们所编码的氨基酸为T、E、I。3个分离株的HA蛋白第226位氨基酸均为Gln,证明它们为人类非易感性的H9N2亚型AIV。结论此3株H9N2亚型流感病毒为基因自然重排的产物,其na基因均存在缺失,且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它们对人类不具有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9N2亚型 全基因组 测定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活禽批发市场H9亚型禽流感病毒调查 被引量:26
6
作者 周锦萍 刘健 +9 位作者 李凯航 鞠厚斌 邓波 张维谊 鞠龚讷 薛霞 唐文红 陈琦 夏炉明 刘佩红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56-61,共6页
为弄清上海地区活禽批发市场中H9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情况及鸡群的免疫情况,2009年对上海三大活禽批发市场进行了采样监测。采用HI试验检测H9 AIV抗体、荧光RT-PCR试验和鸡胚接种分离鉴定病毒。共采集110批次... 为弄清上海地区活禽批发市场中H9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情况及鸡群的免疫情况,2009年对上海三大活禽批发市场进行了采样监测。采用HI试验检测H9 AIV抗体、荧光RT-PCR试验和鸡胚接种分离鉴定病毒。共采集110批次1 646份血样和喉头泄殖腔棉拭样品,平均抗体合格率为60.27%,分离到H9病毒134株,其中4-6月和9-11月为全年中病毒分离的2个高峰期(样品带毒率均超过了10.00%),明显比其它月份要高(其他月份均低于5.00%),样品带毒率平均为8.14%。不同市场、不同地区采集的样品其抗体合格率和样品的带毒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30批分离到病毒的样品中,13批次已免疫H9N2油乳剂灭活苗且抗体合格率均大于70.00%的样品中分离到45株病毒(45/195),其中6批次抗体合格率达到100%的样品中也分离到了病毒(8/90),但带毒率明显比未经疫苗免疫的样品(79/255)低。调查结果表明养殖户对肉鸡群H9N2油乳剂灭活苗免疫重视程度不够,鸡群中带毒现象较普遍。疫苗免疫后能产生较高的免疫抗体,且抗体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带毒率,但不能完全阻止病毒复制,存在高抗体下带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禽市场 h9禽流感病毒 抗体合格率 带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广西麻雀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鸡的致病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孟 李丹 +7 位作者 谢芝勋 罗思思 谢丽基 张民秀 黄娇玲 邓显文 曾婷婷 阮志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57-3265,共9页
【目的】明确麻雀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鸡群的致病性,既有利于了解麻雀在H9N2亚型AIV传播生态链中的作用,对科学防控H9N2亚型AIV的暴发流行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3株HA基因处于不同进化分支的广西麻雀源H9N2亚型AIV进行SP... 【目的】明确麻雀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鸡群的致病性,既有利于了解麻雀在H9N2亚型AIV传播生态链中的作用,对科学防控H9N2亚型AIV的暴发流行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3株HA基因处于不同进化分支的广西麻雀源H9N2亚型AIV进行SPF鸡致病性试验,将84羽4周龄SPF鸡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和3个感染组)。感染组每组以100μL稀释至106EID_(50)/100μL的病毒液经鼻腔感染16羽SPF鸡,于病毒感染24 h后分别在各感染组放入剩余的5羽SPF鸡作为空白接触组,感染后观察鸡群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器官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并检测不同器官中的病毒滴度及分布情况。【结果】3株麻雀源H9N2亚型AIV在HA蛋白裂解位点处不存在多个碱性氨基酸插入现象,表现为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LPAIV)的典型分子特征;对鸡胚的半数感染量(EID_(50))在10^(-6.0)/0.2 m L~10^(-6.8)/0.2 m L,半数致死量(ELD50)在10^(-6.8)/0.2 mL~10^(-7.2)/0.2 mL。3株H9N2亚型AIV均可直接感染SPF鸡,且病毒在不同器官中的滴度及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感染SPF鸡后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现象,但在上呼吸道的气管及肺脏出现一定程度的充血和出血、气管纤毛脱落及炎性淋巴细胞浸润等病变。3株麻雀源H9N2亚型AIV感染SPF鸡后的排毒期主要介于第1~7 d,且能不经体内适应而直接感染鸡群并排毒;3株麻雀源H9N2亚型AIV在SPF鸡各器官中的复制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可在气管和肺脏中进行有效复制,而在肝脏、脑、胰腺、胸腺、心脏、盲肠扁桃体及法氏囊中均未检测到对应的病毒。【结论】麻雀源H9N2亚型AIV可直接感染鸡群且具有在鸡群间水平传播的潜在风险,提示在家禽饲养、运输及销售等环节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切断AIV在野鸟与家禽间的传播途径,减少禽流感暴发造成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麻雀源 h9N2亚型 hA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9N2亚型,Re-9株)对2010年~2011年流行病毒株免疫效力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婧 曾显营 +6 位作者 张盼涛 冯华朋 李倩倩 邓国华 李雁冰 田国彬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2-395,共4页
为评价H9N2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AIV)灭活疫苗Re-9株的免疫效力,本研究选取2010年~2011年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攻毒保护实验。这5个分离株均为类A/CK/Beijing/1/94病毒株,其HA和NA基因与Re-9株及其亲本株的同源性介于90.6%~97.5%和... 为评价H9N2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AIV)灭活疫苗Re-9株的免疫效力,本研究选取2010年~2011年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攻毒保护实验。这5个分离株均为类A/CK/Beijing/1/94病毒株,其HA和NA基因与Re-9株及其亲本株的同源性介于90.6%~97.5%和88.1%~98.7%之间,其抗原相关值在66.67%~100%之间。将Re-9株为种毒制备灭活疫苗,免疫4周龄SPF雏鸡后,3周时平均HI抗体效价达9.5 log2;在免疫后3周以2×107EID50的剂量攻击亲本株和5株流行病毒株,攻毒后采集3 d、5 d、7 d的拭子,免疫组拭子样品病毒检测均为阴性;对照组3 d、5 d拭子病毒检测的阳性率均在80%以上,7 d的阳性率在60%以下。以上结果表明灭活疫苗Re-9株抗原针对性强,而且具有良好的免疫效力,能够抵御近年来分离的H9N2亚型AIV,是理想的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Re-9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显文 谢芝勋 +9 位作者 谢志勤 刘加波 庞耀珊 谢丽基 范晴 罗思思 黄莉 黄娇玲 曾婷婷 张艳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9-683,共5页
【目的】制备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单克隆抗体,为检测诊断AIV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灭活H9亚型AIV广西分离株为免疫原,免疫6~8周BALB/c雌性小鼠,然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血凝抑制试验(HI)及间接... 【目的】制备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单克隆抗体,为检测诊断AIV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灭活H9亚型AIV广西分离株为免疫原,免疫6~8周BALB/c雌性小鼠,然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血凝抑制试验(HI)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H9亚型AI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结果】经过4次亚克隆,获得3株稳定的H9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8A4、1B11和7F1细胞株,其细胞株培养上清液HI效价为2~7~2^(10),腹水HI效价为2^(16)~2^(19);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结果表明,3株H9单克隆抗体均属于Ig G1亚类,其轻链均为K链。3株H9单克隆抗体只与H9亚型AIV发生特异性HI反应,而与其他HA亚型AIV及新城疫病毒(NDV)、减蛋综合症病毒(EDS)、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无交叉反应。3株H9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抗体分泌能力稳定性良好。【结论】用灭活H9亚型AIV为免疫原能成功制备针对H9亚型AIV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且具有良好的亚型广谱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h9亚型 血凝素 单克隆抗体 hI效价 亚型广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禽流感病毒陕西分离株HA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温肖会 王晶钰 +2 位作者 王学艳 熊浩山 刘红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8,共6页
【目的】对H9N2禽流感病毒HA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了解H9N2禽流感分离毒株HA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H9N2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H9N2禽流感病毒HA基因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对XL、LF和WN分离株进行了扩增... 【目的】对H9N2禽流感病毒HA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了解H9N2禽流感分离毒株HA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H9N2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H9N2禽流感病毒HA基因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对XL、LF和WN分离株进行了扩增,然后将PCR产物送出进行测序,用DNAstar 5.0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XL、LF和WN 3株H9N2分离株间HA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99.9%,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1%-99.6%;分离株与参考毒株HA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6.2%-99.0%,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6.2%-98.6%。通过对3个H9N2分离株间HA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比较,发现共有5个位点的核苷酸发生突变,其中4个位点核苷酸的改变导致相应的氨基酸发生突变。HA蛋白的7个受体结合位点比较保守,但是其在551-553位缺失了潜在的糖基化位点。【结论】3株H9N2分离株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完全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特征RSSR↓G,但是LF裂解位点附近333位脯氨酸(Pro)突变为组氨酸(His),即非极性氨基酸向极性带正电氨基酸(碱性氨基酸)转变,裂解位点的变化可能是H9N2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改变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 hA基因 遗传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艳雯 何永权 +3 位作者 吴云月 于冬玲 曾文榜 宁志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0-786,共7页
【目的】明确广西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遗传变异规律及其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为H9亚型禽流感(A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某肉鸡养殖场采集病料,经SPF鸡胚接种进行病毒分离,对初步鉴定为H9亚型AIV分离株的HA... 【目的】明确广西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遗传变异规律及其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为H9亚型禽流感(A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某肉鸡养殖场采集病料,经SPF鸡胚接种进行病毒分离,对初步鉴定为H9亚型AIV分离株的HA、NA、PB2、PB1、PA、NP、M和NS等8个基因片段进行克隆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对分离毒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从广西发病鸡群中分离获得一株H9N2亚型AIV,命名为A/chicken/Guangxi/BT1/2016(H9N2)。分离毒株A/chicken/Guangxi/BT1/2016(H9N2)HA基因的裂解位点为PSRSSR↓GLF,具有典型的低致病性AIV(LPAIV)分子特征,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属于4.2.5分支,与国内常用H9N2亚型AIV疫苗株所属的4.2.3分支存在一定差异;其他7个基因也分别来源于不同的AIV亚型。分离毒株A/chicken/Guangxi/BT1/2016(H9N2)同时具备与α-2,3唾液酸和α-2,6唾液酸受体结合的特性,且具有感染人类的潜在风险;其感染鸡群后病毒分布主要集中在气管、肺脏和脾脏,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同时排毒,且在攻毒后第1 d即开始排毒,第5 d为排毒高峰。【结论】从广西发病鸡群中分离获得的A/chicken/Guangxi/BT1/2016(H9N2)属于LPAIV,是由不同亚型AIV重组产生的H9N2亚型新毒株,可导致鸡群疫苗免疫失败,且具有感染人类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h9N2亚型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 裂解位点 受体结合特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疫苗制备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2
12
作者 詹爱军 王新卫 +3 位作者 王敬师 李少璃 于康震 毕英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基因反转录cDNA第一链PCR扩增其HA基因,PCR产物与pcDNA3.1(+)质粒构建重组质粒作为基因疫苗免疫8周龄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ELISA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各获得一株阳性细胞株,经3次亚克... 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基因反转录cDNA第一链PCR扩增其HA基因,PCR产物与pcDNA3.1(+)质粒构建重组质粒作为基因疫苗免疫8周龄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ELISA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各获得一株阳性细胞株,经3次亚克隆后都能稳定分泌H9AIV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检测与NDV、H5亚型AIV、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病毒毒株没有反应,2株单抗经亚型鉴定均为IgG2b,轻链的亚型为kappa链。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将在禽流感快速诊断和疾病预警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 单克隆抗体 基因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H5、H7亚型AIV HA基因与鸡IL-18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振国 金宁一 +4 位作者 马鸣潇 费东亮 贾雷立 金扩世 尹革芬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8-413,共6页
以鸡痘病毒(FPV)疫苗株为载体,将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AIV HA)基因串联后(拥有同一个阅读框)和鸡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分别插入到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16-LacZ复合启动子(ATI-P7.5×20)和单一启动子1(P7.5... 以鸡痘病毒(FPV)疫苗株为载体,将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AIV HA)基因串联后(拥有同一个阅读框)和鸡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分别插入到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16-LacZ复合启动子(ATI-P7.5×20)和单一启动子1(P7.5)下游,构建了携带AIV HA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18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UTAL-H5-H7-IL18;用相同的方法构建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UTAL-H5-IL18;将H5亚型AIV HA基因插入到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2复合启动子(ATI-P7.5×20)下游,构建了携带H5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UTA2-H5.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与282E4株鸡痘病毒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BrdU进行三次加压蚀斑筛选后,以不同代次的细胞mRNA为模板,利用H5亚型AIV HA基因、H7亚型AIV HA基因和鸡IL-18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筛选出H5HA-H7HA融合蛋白基因和鸡IL-18基因共表达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5HA-H7HA-IL18,H5亚型AIV HA基因和鸡IL-18基因共表达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5HA-IL18以及单独表达H5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5HA.这些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为AIV活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重组禽痘病毒 鸡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H5和H9亚型基因探针的制备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浩 宋念华 +2 位作者 姚志伟 熊元林 王松太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参照GeneBank数据库上H5N1和H9N2 AIV的HA基因序列,选取保守区域,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HA基因,产物纯化回收得到180bp和285bp cDNA片段,采用随机引物法Digxigenin-11-dUTP标记得到探针H5PR和H9PR,通过斑点杂交检测,结果表明探针... 参照GeneBank数据库上H5N1和H9N2 AIV的HA基因序列,选取保守区域,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HA基因,产物纯化回收得到180bp和285bp cDNA片段,采用随机引物法Digxigenin-11-dUTP标记得到探针H5PR和H9PR,通过斑点杂交检测,结果表明探针的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可以进行相关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斑点杂交 地高辛探针 制备 h5亚型基因 h9亚型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致病性A/Anhui/1/2013(H_7N_9)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的mi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艳娜 刘志远 +5 位作者 孙彤彤 黄楠 赵锦华 刘清政 平继辉 周继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2-490,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利用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分析宿主miRNA在调控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低致病性H_7N_9亚型A/Anhui/1/2013流感病毒及PBS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3 d取小鼠肺组织分别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miRNA芯片... [目的]本试验旨在利用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分析宿主miRNA在调控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低致病性H_7N_9亚型A/Anhui/1/2013流感病毒及PBS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3 d取小鼠肺组织分别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miRNA芯片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mRNA和miRNA,并利用RT-qPCR验证差异miRNA。之后分别采用Targetscan、PITA及microRNAorg软件预测靶基因并结合转录组mRNA信息筛选候选miRNA的假定靶基因,最后利用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omes(KEGG)分析差异mi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与PBS组相比,低致病性H_7N_9病毒感染组共筛选到265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143个miRNA显著上调,122个miRNA显著下调。差异表达miRNA经RT-qPCR验证,10条候选miRNA的RT-qPCR结果与芯片结果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进一步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miRNA主要富集在Rap1、PI3K-Akt、Hippo、MAPK、Wnt、黏着斑、自噬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结合差异mRNA信息进行miRNA-mRNA调控网络分析,显示主要有15条差异表达miRNA和31个差异靶基因富集到这些信号通路中。[结论]成功筛选到了低致病性H_7N_9感染小鼠肺组织后引起的差异表达miRNA,且RT-qPCR证明其与基因芯片测序结果表达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为深入研究宿主miRNA在调控低致病性H_7N_9流感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致病性h7N9流感病毒 MIRNA 基因芯片测序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厦门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振鸿 赵冉 +4 位作者 陈琼 杨涛 张丹英 陈永锋 何扬州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71,共18页
为了解分离自厦门市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和活禽屠宰场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AIV)的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对分离到的6株H9N2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进化分析和特殊位点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6株分... 为了解分离自厦门市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和活禽屠宰场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AIV)的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对分离到的6株H9N2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进化分析和特殊位点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6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均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HA受体结合位点尤其是234位氨基酸突变为L,表现出人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性;NA存在颈部9个核苷酸缺失的高致病性分子特征;内部基因NS1基因发生P42S突变,M1基因发生N30D、T215A突变,M2基因发生S31N的突变,PB1-F2基因发生N66S突变,提示当前分离株已出现耐药性、致病性增强的变化。8个基因片段均属于欧亚谱系,内部基因与H7N9、H10N8、H10N6、H5N6亚型亲缘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为本地区禽流感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基因分析 分子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P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景 张新宇 +7 位作者 梁志鹏 程晴 王聪颖 池仕红 袁生 郭锦玥 黄淑坚 温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63-3971,共9页
【目的】对华南地区分离到的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流行株NP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制备H9N2亚型AIV NP蛋白多克隆抗体。【方法】将1株H9N2亚型AIV的NP基因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NP蛋白原核表达质粒... 【目的】对华南地区分离到的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流行株NP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制备H9N2亚型AIV NP蛋白多克隆抗体。【方法】将1株H9N2亚型AIV的NP基因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NP蛋白原核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同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并比较NP蛋白在两种表达菌中的表达量,进一步优化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及诱导温度等条件,提高蛋白的表达效率。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对NP蛋白进行纯化,用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以纯化的NP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对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进行鉴定,通过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结果】试验成功构建pET-32a-H9N2-NP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重组NP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重组NP蛋白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水平远高于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其大小约73 ku。诱导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重组NP蛋白在37℃、IPTG终浓度为1 mmol/L诱导7 h时的表达量最大,且通过镍柱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均表明,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高效地与H9N2亚型AIV发生特异性结合。间接ELISA测得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40960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兔抗NP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较高,表明NP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今后N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 禽流感病毒(aiv) NP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动物园野生鸟类与周边活禽市场禽类H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那洋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第4期34-36,共3页
本研究针对福州市动物园野生鸟类与周边活禽市场禽类H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通过对野生鸟类及活禽市场禽类9目13科361份粪便拭子进行RT-PCR检测,发现有8目127份为禽流感病毒基因阳性,平均阳性率为35.18%,其... 本研究针对福州市动物园野生鸟类与周边活禽市场禽类H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通过对野生鸟类及活禽市场禽类9目13科361份粪便拭子进行RT-PCR检测,发现有8目127份为禽流感病毒基因阳性,平均阳性率为35.18%,其中动物园鸽形目的禽流感病毒基因阳性率最高(53.33%),其次为鸡形目(49.35%);活禽市场雀形目的阳性率最高(46.75%),其次为鸡形目(29.17%);动物园中检出4例H9N2阳性,活禽市场所采样品中暂未发现H9N2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RT-PCR 感染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亚型AIV HA抗原表位重组蛋白McAbs的制备及应用
19
作者 庞耀珊 谢芝勋 +4 位作者 邓显文 谢志勤 谢丽基 刘加波 范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10期34-39,共6页
目的以H5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血凝素(HA)抗原表位重组表达蛋白为抗原,探索H5亚型AIV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简便有效途径。方法利用H5亚型AIV的HA抗原表位原核表达重组蛋白为抗原,4次免疫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后,... 目的以H5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血凝素(HA)抗原表位重组表达蛋白为抗原,探索H5亚型AIV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简便有效途径。方法利用H5亚型AIV的HA抗原表位原核表达重组蛋白为抗原,4次免疫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后,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能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及初步应用价值进行测试。结果得到一株能稳定分泌针对H5亚型AIVHA抗原表位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ELISA效价达1:5×104,为具有IgK轻链的IgM亚类。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与H5亚型AIV产生肉眼可见的WesternBlot免疫印迹反应,与其它供试的禽病抗原无反应。H5N1亚型AIV阳性血清能有效阻断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与HA抗原表位重组蛋白的结合。结论本研究探索出一条利用H5亚型AIV的HA抗原表位重组表达蛋白为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简便、高效途径,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稳定性好、效价高、特异性强,在H5亚型禽流感病毒及其血清学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 h5N1亚型 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McA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株禽源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M基因的序列分析
20
作者 杨金波 李培东 +1 位作者 刘春国 范春艳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11-16,共6页
试验旨在了解中国目前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M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19—2022年分离到的8株H_(9)N_(2)亚型AIV M基因进行测序,并对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和分子遗传进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株分离株与参考株序列一... 试验旨在了解中国目前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M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19—2022年分离到的8株H_(9)N_(2)亚型AIV M基因进行测序,并对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和分子遗传进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株分离株与参考株序列一致性均在88.4%以上,8株分离株M之间的核苷酸一致性为88.0%~99.7%;XD1~XD7属于G1-like分支,XD8属于BJ94-like分支。与经典株相比,分离株产生多个增加病毒感染性的突变。XD1~XD7含有对金刚烷胺类药物抗性的31N突变,而XD8则对金刚烷胺类药物敏感。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可为AIV的M蛋白相关生物学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_(9)N_(2)亚型 M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