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R标记分析31份甘薯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密 尹旺 +3 位作者 吴巧玉 付梅 邓仁菊 陈运良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了解不同甘薯资源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以收集保存的31份甘薯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SSR标记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基于筛选获得的多态性较好的21对SSR标记,共检测到405个多态性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1... 为了解不同甘薯资源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以收集保存的31份甘薯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SSR标记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基于筛选获得的多态性较好的21对SSR标记,共检测到405个多态性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19.3个。31份甘薯材料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2829~0.9758之间,平均值为0.430419,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638时,可将31份甘薯品种(系)分为四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遗传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粒子群动态聚类算法的物流柔性分拣系统品规分配
2
作者 杜佳奇 杨旭东 +2 位作者 孙栋 张磊 王晋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4,共9页
目的针对目前烟草物流配送中心条烟分拣量大,不同条烟品规的分配对订单的总处理时间影响较大的问题,研究平衡各个分拣区品规的分配,提高分拣效率。方法建立以各分区品规相似系数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粒子群动态... 目的针对目前烟草物流配送中心条烟分拣量大,不同条烟品规的分配对订单的总处理时间影响较大的问题,研究平衡各个分拣区品规的分配,提高分拣效率。方法建立以各分区品规相似系数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粒子群动态聚类(GAPSO-K)算法进行求解。首先,结合各品规分拣量对品规相似系数进行改进,并将其作为适应度函数;然后在粒子群算法中对惯性权重因子进行改进,使其值可以进行自适应改变;最后,在粒子群动态聚类算法中引入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变异扩大解的搜索范围,基于Matlab对文中的其他算法进行求解对比,求得结果在EM-plant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结合某烟草物流配送中心数据仿真验证,利用GAPSO-K算法处理订单的时间为234.5 s,较传统时间大幅度较少,有效提升了柔性物流分拣效率。结论采用该算法可充分发挥2种算法的优良性,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及寻优性,为柔性物流品规分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规分配 品规相似系数 惯性权重因子 遗传粒子群动态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雌、雄种质遗传关系的RAPD和ISSR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谢小波 求盈盈 +3 位作者 戚行江 郑锡良 邱立军 张跃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8-202,共5页
为获得与主栽的杨梅品种遗传基础相近的杨梅雄株,文章采用了22个多态的RAPD引物和7个多态的ISSR引物,对浙江杨梅的栽培品种东魁、荸荠种、晚稻杨梅、丁岙梅和早色等10个雌株与17个雄株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杨... 为获得与主栽的杨梅品种遗传基础相近的杨梅雄株,文章采用了22个多态的RAPD引物和7个多态的ISSR引物,对浙江杨梅的栽培品种东魁、荸荠种、晚稻杨梅、丁岙梅和早色等10个雌株与17个雄株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杨梅产地收集的这17个杨梅雄株种质资源中,雄株与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呈规律性,即同一产区的地方品种与当地的雄株间遗传相似程度最高,而同一地区不同雄株与当地主栽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程度也有不同。通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上述5个杨梅主栽品种分别获得了与其亲缘关系相对接近的雄株,成对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958,最低为0.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雌、雄植株 遗传关系 分子标记 遗传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R标记在中国野生葡萄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永辉 刘崇怀 +4 位作者 樊秀彩 张颖 孙海生 彭斌 姜建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6-412,共7页
利用ISSR标记对包含16个中国葡萄野生种及其近缘植物的81份材料进行分类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带型清晰、重复性高、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ISSR扩增,共扩增出分子量在300~2 000 bp的18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75条,多态百分率为94.6... 利用ISSR标记对包含16个中国葡萄野生种及其近缘植物的81份材料进行分类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带型清晰、重复性高、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ISSR扩增,共扩增出分子量在300~2 000 bp的18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75条,多态百分率为94.6%。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相似性系数分析,81份葡萄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7~0.99。通过UPGMA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3处,79份真葡萄亚属材料聚成22类,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根据ISSR聚类结果,将供试材料毛葡萄1099确定为桑叶葡萄,对燕山葡萄0947是否为燕山葡萄提出质疑,并检测出供试的变叶葡萄材料不是一个纯种,而是存在种间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野生葡萄 ISSR 遗传相似系数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杨梅品种遗传差异的RAPD和ISSR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谢小波 求盈盈 +3 位作者 戚行江 郑锡良 邱立军 张跃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解浙江杨梅品种的遗传差异,采用RAPD和ISSR分析方法对浙江4大杨梅良种东魁、荸荠种、晚稻杨梅、丁岙梅和其它7个品种(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杨梅品种(类型)有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遗传相似系数为0,710~0.992。... 为了解浙江杨梅品种的遗传差异,采用RAPD和ISSR分析方法对浙江4大杨梅良种东魁、荸荠种、晚稻杨梅、丁岙梅和其它7个品种(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杨梅品种(类型)有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遗传相似系数为0,710~0.992。采用类平均分类法(UPGMA)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30处可将这11个杨梅品种(类型)分成5类,4大良种各归于不同的类。亲缘关系分析显示,东魁与黑晶最近,与早色最远;荸荠种与晚荠蜜梅最近,与黑晶最远;丁岙梅与采自同一果园的实生雌株最近,也与黑晶最远;晚稻杨梅则与荸荠种中发现的一个两性植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样与黑晶最远。分子标记数据反映的这11个杨梅品种(类型)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情况基本相符,两种不同分子标记所作的分类趋势也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RAPD ISSR 遗传差异 遗传相似系数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品种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远 赵檀 +4 位作者 王睿辉 陈景堂 刘桂茹 温树敏 谷俊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河北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选用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86对多态性微卫星(SSR)引物,对建国近60年以来在河北省审(认)定的125个小麦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6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96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 为了研究河北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选用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86对多态性微卫星(SSR)引物,对建国近60年以来在河北省审(认)定的125个小麦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6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96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2~7个(平均3.83个),以B基因组具有最高的平均等位基因数(3.94),A(3.81)、D(3.78)基因组次之;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094~0.877(平均0.573),3个基因组的PIC值顺序依次为B基因组(0.593)>D基因组(0.579)>A基因组(0.528)。125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409~0.909(平均0.615),基于遗传相似系数(GS)的聚类分析得出,供试小麦品种在GS值0.52处聚为3类,其中20世纪90年代后的114份品种(91.2%)被聚为1类,表明河北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基础需要进一步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品种的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郝玉民 郭兰 +3 位作者 韩延闯 刁英 杨新笋 胡中立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6-409,共4页
利用分子标记SRAP技术,对36个甘薯品种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选取6对引物扩增甘薯基因组DNA,共获得112条带,其中110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提供18个标记信息。由UPMGA方法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了36个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相似系数... 利用分子标记SRAP技术,对36个甘薯品种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选取6对引物扩增甘薯基因组DNA,共获得112条带,其中110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提供18个标记信息。由UPMGA方法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了36个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相似系数在0.62~0.92之间,品种间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在聚类树中,亚洲品种和美洲品种之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表明甘薯品种间没有明显的地理差异;近缘野生种与育成品种聚在一起,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这意味着它们之间有较高的遗传相似度;中国育成品种聚在一起,表明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相似性 分子标记 多态性 相似系数 SRAP标记 甘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月季微卫星标记的7个遗传相似系数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平 崔娇鹏 +1 位作者 郑勇奇 张川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6,共9页
以月季品种的微卫星标记数据为基础,选择7个遗传相似系数对月季品种间遗传相似度进行计算,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建立相应的系统树。通过遗传相似系数相关性、聚类结果一致性以及拟合优度等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的遗传相似系数在微... 以月季品种的微卫星标记数据为基础,选择7个遗传相似系数对月季品种间遗传相似度进行计算,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建立相应的系统树。通过遗传相似系数相关性、聚类结果一致性以及拟合优度等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的遗传相似系数在微卫星遗传分析中的适用性。分析数据显示7个系数之间相关系数介于0.726~1.000。共表型相关系数rc介于0.85~0.93,表明品种间遗传差异在基于UPGMA方法的聚类树状图中有良好体现。系统树之间的CIc指数范围为0.468~1.000,表明采用不同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7个遗传相似系数的S统计值介于16.24%~29.90%,RusselandRao系数最低,SimpleMatching等3个系数S值均大于20%。综合考虑分子标记特点、物种杂合度、Kruskal拟合优度等因素,并结合聚类分析与品种谱系比较结果,研究认为Dice系数和Jaccard系数适用于月季的微卫星遗传分析,其次是SimpleMatching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品种 多倍体 微卫星标记 遗传相似系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分子遗传相似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高会江 杨运清 潘玉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5-457,共3页
指出了Nei氏遗传相似度仅仅是用来描述两个二进制变量差异或相似程度的一种距离系数或相似系数 ,与个体间亲缘程度没有必然联系。根据亲缘系数的定义 ,提出新的遗传相似度计算公式即rA(x ,y) =2N2xyNxNy或rA(x ,y) =N2xyNxNy。并通过实... 指出了Nei氏遗传相似度仅仅是用来描述两个二进制变量差异或相似程度的一种距离系数或相似系数 ,与个体间亲缘程度没有必然联系。根据亲缘系数的定义 ,提出新的遗传相似度计算公式即rA(x ,y) =2N2xyNxNy或rA(x ,y) =N2xyNxNy。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公式可用于判断个体间亲缘程度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遗传相似度 亲缘系数 验证 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标记对籼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建勋 张凯 +2 位作者 江良荣 黄育民 王侯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利用500多对SSR标记对广陆矮4号、珍汕97B、佳辐占、明恢86和明恢63 5个籼稻亲本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佳辐占与明恢63、明恢86、珍汕97B和广陆矮4号之间的相似系数分别为78.1%、76.1%、72.8%和71.7%.相对而言,其相似系数越... 利用500多对SSR标记对广陆矮4号、珍汕97B、佳辐占、明恢86和明恢63 5个籼稻亲本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佳辐占与明恢63、明恢86、珍汕97B和广陆矮4号之间的相似系数分别为78.1%、76.1%、72.8%和71.7%.相对而言,其相似系数越小,遗传距离越大,因此利用佳辐占与这些品种组配较有希望选育出品质优良、综合优势明显的新品系.同时研究表明,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0 cM或小于10 cM时,分析所得结果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杨优树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纵丹 员涛 +4 位作者 周安佩 刘东玉 郑元 段安安 何承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8,213,共7页
以收集于云南和四川的52株滇杨优树为试验材料,并以1株大叶杨、1株北京杨和2株黑杨做类外对照,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基因组DNA水平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EcoRⅠ+3/MseⅠ+3引物组合对52株滇杨优树共扩增出26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 以收集于云南和四川的52株滇杨优树为试验材料,并以1株大叶杨、1株北京杨和2株黑杨做类外对照,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基因组DNA水平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EcoRⅠ+3/MseⅠ+3引物组合对52株滇杨优树共扩增出26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74条,多态带百分率为64.52%,检测到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84,基因多样度(H)为0.121,Shannon信息指数为0.201,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77;对56份杨树样本共扩增出32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247条,多态带百分率为75.21%,检测出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85,基因多样度(H)为0.122,Shannon信息指数为0.209,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76。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除滇杨优树QXB007与QXJ030外,其余杨树分析样本均能够被鉴别。基于采集地和遗传相似系数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52株滇杨优树除开远采集地外,丽江采集地样本与其他采集地样本之间均有交集,说明丽江可能是滇杨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该研究结果为滇杨人工选择育种、遗传改良、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杨优树 AFLP 遗传多态性 遗传相似系数 UPGMA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EST-SSR引物的开发及部分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尚伟 张恒涛 +2 位作者 张芳明 王娟 陶永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5,共7页
【目的】开发苹果EST-SSR引物,评价苹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亲缘关系。【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中苹果EST的SSR位点开发了35对EST-SSR引物,建立了苹果EST-SSR体系,并利用筛选出的16对引物对苹果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18... 【目的】开发苹果EST-SSR引物,评价苹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亲缘关系。【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中苹果EST的SSR位点开发了35对EST-SSR引物,建立了苹果EST-SSR体系,并利用筛选出的16对引物对苹果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18份基因组DNA共扩增出等位基因位点138个,位点数的变化从3到13不等,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8.62个位点,总的多态性比率为94.2%,各引物的多态性比例分布为81.8%~100%,相似系数为0.48~1.00。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在相似性系数0.65处可将118个供试材料分为5大组:其中第1组又可分为2个亚组,包含了绝大部分供试材料;第2、3、4和5组包含的品种数目分别为12个、11个、3个和2个;第5组与其他组亲缘关系较远,相似性系数仅为0.48。【结论】筛选出的16对EST-SSR引物可用于评价苹果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EST-SSR引物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RAP标记鉴定油菜杂交种真实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敏琴 杜才富 +3 位作者 韩宏仕 雷绍林 陈丽 胡彩红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6,共4页
应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通过对6份待检测杂交油菜种子样品(油研50杂交种)和4份杂交油菜对照样品(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和油研50)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计算出10份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并绘制聚... 应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通过对6份待检测杂交油菜种子样品(油研50杂交种)和4份杂交油菜对照样品(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和油研50)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计算出10份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并绘制聚类分析图。以相似性系数的大小来鉴定6份待测样品的品种真实性。本研究为种子管理部门针对油菜种子执法提供了一种鉴定杂交种真实性的快速方法。结果表明:对10份样品进行SRAP引物组合筛选,在分析的80对引物组合中找到多态性引物组合39对,检测到多态性位点101个。经聚类分析表明,6份待鉴样品和对照样品油研50被聚为一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92~0.96之间,均大于0.9,而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被聚为其它3类,它们与油研50之间相似性系数在0.37~0.48之间,均小于0.9。因此本研究认为,以相似性系数0.9为阈值是一种鉴定油菜杂交种真实性的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杂交种 品种真实性鉴定 SRAP 遗传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木耳突变体菌株的遗传差异与产量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波 贾定洪 +2 位作者 高俭 鲜灵 唐利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2-2834,共3页
毛木耳栽培品种颜色主要为紫黑色、紫红色和褐色三大类;在栽培的紫黑色毛木耳品种AHP22中发现白色和浅褐色突变体,对其产量、耳片形态特征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白色突变体和浅褐色突变体在产量上高于野生型,白色突变体APW11较... 毛木耳栽培品种颜色主要为紫黑色、紫红色和褐色三大类;在栽培的紫黑色毛木耳品种AHP22中发现白色和浅褐色突变体,对其产量、耳片形态特征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白色突变体和浅褐色突变体在产量上高于野生型,白色突变体APW11较野生型AHP22的产量高12.4%,浅褐色突变体APfc2较野生型APfc1的产量高5.3%,耳片除颜色不同于野生型外,其它形态特征与野生型相似;ISSR标记分析表明白色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36,浅褐色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788,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遗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 浅褐色 农艺性状 ISSR 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大型肉用种鸡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光瑛 陈清森 李文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7,共3页
以RAPD技术对AA、科宝和艾维茵3种肉鸡的父母代父本和母本共6个群体用28个引物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6个群体平均相似指数为70.7%,艾维茵鸡母本与科宝鸡母本间相似指数最大达81.0%;艾维茵母本与AA鸡父本间相似系数最小为61.2%。... 以RAPD技术对AA、科宝和艾维茵3种肉鸡的父母代父本和母本共6个群体用28个引物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6个群体平均相似指数为70.7%,艾维茵鸡母本与科宝鸡母本间相似指数最大达81.0%;艾维茵母本与AA鸡父本间相似系数最小为61.2%。品种内相似指数不完全大于品种间相似指数,艾维茵母本与AA鸡父本配套可望获得较好的杂种优势。DNA标记技术为探讨外来鸡种的遗传资料提供了手段,对引进品种的选择和如何配套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分析 遗传变异 相似指数 肉种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昌鸡的提纯选育及选择作用下基因组DNA的RAPD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月英 耿照玉 陈兴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7-109,共3页
对海南文昌鸡的提纯选育效果分别从外貌、体重、体型及基因组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与基础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选育第三世代公母鸡青喙青胫率分别为0和0.09%,下降了7.4%和4.57%;杂羽率分别为18.22%和8.67%,下降了53.75%和26... 对海南文昌鸡的提纯选育效果分别从外貌、体重、体型及基因组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与基础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选育第三世代公母鸡青喙青胫率分别为0和0.09%,下降了7.4%和4.57%;杂羽率分别为18.22%和8.67%,下降了53.75%和26.52%;各体尺指数及体重均与文昌鸡的地方品种标准相接近。运用RAPD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第三世代群体平均相似系数为0.8103,较0世代的鸡群(0.7743)有所提高。运用RAPD分析可基本反映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鸡 选育 RAPD 遗传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部分大型藓类植物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晶 沙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9-692,共4页
采用RAPD标记构建了东北地区20种大型藓类植物的系统关系。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7个引物,共产生了82条DNA片段,其中79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96.3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为11.71条。采用NTSYS-pc数据分... 采用RAPD标记构建了东北地区20种大型藓类植物的系统关系。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7个引物,共产生了82条DNA片段,其中79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96.3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为11.71条。采用NTSYS-pc数据分析软件,计算Nei氏相似性系数,建立了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27为界限划分,可将20种苔藓植物分为二大类,即泥炭藓类和真藓类。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42为界限划分,可将20种苔藓植物划分为四大类群,即泥炭藓类、顶蒴单齿亚类、顶蒴双齿亚类和侧蒴双齿类。从整个聚类图可以看出,泥炭藓类是较原始的类群,而金发藓类是较进化的类群,这一结果和大多数苔藓植物经典分类系统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系统关系 遗传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龙鹅豁眼性状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峰伟 葛蔚 +1 位作者 王宝维 朱新产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7,共5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五龙鹅的豁眼组和无豁眼组群体进行了种质鉴定和遗传分析,从13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9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分别扩增出192条和168条DNA带,多态位点比率达84.90%和67.2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10.1条和8.8条...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五龙鹅的豁眼组和无豁眼组群体进行了种质鉴定和遗传分析,从13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9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分别扩增出192条和168条DNA带,多态位点比率达84.90%和67.2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10.1条和8.8条,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610和0.3641,Nei’s指数为0.3103和0.2462,豁眼组和无豁眼组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979和0.1603,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8021和0.8397,选择引物扩增的特异性标记,可用来区分五龙鹅的豁眼组和无豁眼组群体。用SPSS软件对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相似度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无豁眼组群体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豁眼组群体内则差异不显著,表明豁眼组的种质较纯。两组五龙鹅之间相似度为0.7901,遗传距离为0.2099,这与形态学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鹅(豁眼鹅) RAPD 遗传变异 相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靶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秀香 苏燕妮 +4 位作者 伏颖 赵艳琴 孙宏伟 孙剑萍 吴元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2,共6页
以烟草靶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L_(16)(4~5)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主要因子进行优化,并对采自东北三省烟区的20个烟草靶斑病菌菌株进行ISSR分析,建立了适宜于病菌的ISSR分子标记... 以烟草靶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L_(16)(4~5)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主要因子进行优化,并对采自东北三省烟区的20个烟草靶斑病菌菌株进行ISSR分析,建立了适宜于病菌的ISSR分子标记的最佳反应体系,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模板DNA 30ng,Mg^(2+)浓度2.0mmol·L^(-1),d NTP浓度0.20 mmol·L^(-1),Taq酶1.0U,引物浓度0.4μmol·L^(-1)。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从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和重复性好的引物,对20个烟草靶斑病菌菌株进行ISSR分析,共扩增出132条带,多态条带比率为73.48%,在相似系数0.74处将其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LTL-7、HLK-1、HBX-2、HBX-4、LFC-9、LTL-5、LTL-9和JLH-1共8个菌株被划分在IGⅠ中;IGⅡ中包括LTL-6、LKD-8、HLK-3、LTL-115、LTL-2、LFC-4和LTL-8共7个菌株;其余5个菌株分别为LTL-66、LTL-111、HLK-4、JLH-3和LTL-22被划分到IGⅢ中。分析结果表明ISSR遗传聚类组群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菌株的致病性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靶斑病 立枯丝核菌 ISSR反应体系 遗传相似系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不同温型菌龄菌株杂交F1代杂种优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海龙 章炉军 +5 位作者 李洁 刘青 郝宇晴 宋春艳 谭琦 张丹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32,共11页
基于InDel标记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分析的结果,选取中低温中菌龄的菌株(MLM)0912、238、沪香F2、L 05采用单孢杂交方式进行组内杂交;选取MLM与中高温长菌龄的菌株(MHL)L 808、申香215,MLM与高温短菌龄的菌株(HS)... 基于InDel标记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分析的结果,选取中低温中菌龄的菌株(MLM)0912、238、沪香F2、L 05采用单孢杂交方式进行组内杂交;选取MLM与中高温长菌龄的菌株(MHL)L 808、申香215,MLM与高温短菌龄的菌株(HS)L 66、L 363,以及MLM与野生菌株YS 01,采用单孢杂交方式进行组间杂交。结果表明:构建的16个单孢杂交群体共获得14797个杂交子。杂交F代存在性状衰退现象,31.35%的菌株可正常出菇。MLM组内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13.78%~32.22%,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3.83%~4.49%、1.09%~3.79%;MLM与MHL组间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15.76%~38.39%,产量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2.67%~6.66%、0.80%~3.19%;MLM与HS组间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36.32%~80.68%,产量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8.98%~27.78%、3.75%~15.22%;MLM与野生菌株杂交正常出菇菌株占比为50.88%,产量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菌株占比分别为3.07%、0.22%。基于InDel标记的亲本遗传相似系数与杂交F代正常出菇菌株占比和产量中亲优势菌株占比呈显著负相关,表明InDel标记在杂种优势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可为食用菌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的预测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杂交育种 INDEL标记 遗传相似系数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