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虾夷扇贝自交家系的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
1
作者 赵亮 高杉 +1 位作者 蒋经伟 周遵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49,共9页
为评估“先纯后杂”种质改良技术在虾夷扇贝中的应用效果,利用3个自交F_(1)家系(21#、12#、16#)的子代,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构建包含亲本正反交的9种组合,统计幼虫期和成体期的成活率性状并开展配合力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自幼虫期... 为评估“先纯后杂”种质改良技术在虾夷扇贝中的应用效果,利用3个自交F_(1)家系(21#、12#、16#)的子代,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构建包含亲本正反交的9种组合,统计幼虫期和成体期的成活率性状并开展配合力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自幼虫期3日龄起,各阶段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3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在27、140、200、440日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P<0.05),尤其在140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效应值为-6.88~8.25;在幼虫期,不同交配组合中62.96%的特殊配合力与其反交组合是相反的方向,16#×12#展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最高值达18.33;在成体期特殊配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也不同,从幼虫到成体的转换期(27~140日龄)多数组合出现了效应值下降趋势。21#×12#、16#×12#组合在存活率上的杂种优势展现了合理运用“先纯后杂”的育种策略的有效性;同时21#×21#、12#×12#、16#×16#组合在存活率上的优势显示了虾夷扇贝具有较强的遗传负荷清除效率。试验结果可为虾夷扇贝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双列杂交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自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5×5完全双列杂交种苗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45
2
作者 李开隆 姜静 +3 位作者 姜莹 夏德安 杨传平 刘桂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7,共6页
通过对白桦杂交子代种苗性状的分析,估算白桦亲本的遗传参数,为白桦第二代强化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2003年在白桦强化种子园中以小北湖(BH)3个优树、帽儿山(M)2个优树作为杂交亲本,按5×5完全双列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测... 通过对白桦杂交子代种苗性状的分析,估算白桦亲本的遗传参数,为白桦第二代强化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2003年在白桦强化种子园中以小北湖(BH)3个优树、帽儿山(M)2个优树作为杂交亲本,按5×5完全双列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测定白桦25个杂交组合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等.结果表明,25个杂交组合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及其苗高、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苗高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苗高和地径的特殊配合力及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25个杂交组合中初选M4×M1、BH3×BH2、M4×BH3、BH2×BH1、BH2×M1组合为优良组合,M4和BH3为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完全双列杂交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小琴 刘纪麟 熊秀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用8个配合力不同的玉米测验种测定了6个待测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亲本自交系的GCA与SCA都对杂交种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是平行的,不能相互代替。为此,提出了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GCA与SCA的指标“gi'+... 用8个配合力不同的玉米测验种测定了6个待测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亲本自交系的GCA与SCA都对杂交种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是平行的,不能相互代替。为此,提出了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GCA与SCA的指标“gi'+Ssi'”,称之为“总配合力效应”,并验证了这一指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油茶杂交子代幼林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林萍 王开良 +2 位作者 姚小华 滕建华 曹永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38,共8页
为了建立油茶杂交育种最佳亲本选配模式,提高育种效率,以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6个普通油茶杂交组合子代林为试材,分析了亲本在杂交子代单株产果量、果实大小、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脂肪酸成分含量等17个经济性状的一般配... 为了建立油茶杂交育种最佳亲本选配模式,提高育种效率,以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6个普通油茶杂交组合子代林为试材,分析了亲本在杂交子代单株产果量、果实大小、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脂肪酸成分含量等17个经济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除了鲜果干籽率外,其余16个经济性状在6个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亲本在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亲本间特殊配合力在单株产果量、单果质量、种仁含油率、油酸含量等重要育种形状上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除了含油率外,其余主要经济性状的亲本GCA方差都显著大于亲本在SCA方差,均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为主、非加性效应次之;遗传力较低,广义遗传力在10.10%~46.80%间,狭义遗传力在0%~41.30%之间,受到较强的环境效应影响。综合分析主要育种性状的亲本GCA、SCA效应,确定优良亲本为53号和81号,优良组合为53×81和178×81,其杂交子代单株产果量分别比平均产果量高78%和35%,单果质量比平均值分别高14%和11%,风干籽出仁率比总平均值分别高8%和5%,种仁含油率提高了5%和9%。参试亲本间遗传距离在0.254 5~1.791 8间,只与油脂中油酸、亚油酸含量在0.1水平上具有相关性,与其他经济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油茶杂交育种中,除了油酸含量外,针对幼林大部分经济性状,未评估过GCA的亲本材料,先评估其GCA比评估亲本间的SCA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半双列杂交设计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遗传研究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汪燕芬 张培高 +5 位作者 焦兰 田俊明 徐春霞 龙明丽 付思明 陈洪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0-486,共7页
本研究选取7个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和5个改良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组配,共配制66个杂交组合。以大面积推广杂交种云瑞6号为对照,对供试自交系不同性状进行配合力和对照优势等分析。结果表... 本研究选取7个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和5个改良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组配,共配制66个杂交组合。以大面积推广杂交种云瑞6号为对照,对供试自交系不同性状进行配合力和对照优势等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ML582、YML5986和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CML166、YML46单株产量配合力高、综合性状优良,用它们作亲本较易组配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育种潜力较大;杂交组合YML5986×YML46、YML1216×YML46、YML1071×CML486、YML1071×YML5986、YML582×YML46,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苗头组合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对照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份超甜玉米自交系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齐建双 卢彩霞 +3 位作者 岳润清 燕树锋 韩小花 铁双贵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38,共4页
以8个分属于Reid、Lancaster类群超甜玉米自交系为母本,3个唐四平头类群超甜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超甜玉米鲜食种皮厚度、鲜食甜度、煮食种皮厚度、煮食甜度及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 以8个分属于Reid、Lancaster类群超甜玉米自交系为母本,3个唐四平头类群超甜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超甜玉米鲜食种皮厚度、鲜食甜度、煮食种皮厚度、煮食甜度及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H6048对子代籽粒5个性状均表现为正遗传效应,12H6004对子代籽粒5个性状均表现为负遗传效应;12HZ46-48鲜食与煮食甜度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12H351的5个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最低;每种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组合均是由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或中的自交系组配,至少也要有一个亲本是高或中等水平的一般配合力组配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品质性状 产量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5×5全双列杂交子代幼林生长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萍 姚小华 +3 位作者 滕建华 王开良 任华东 叶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2,共7页
以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油茶5×5全双列交配杂交组合(无自交)子代林为试材,分析了2年生苗造林当年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油茶亲本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和冠幅在20个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 以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油茶5×5全双列交配杂交组合(无自交)子代林为试材,分析了2年生苗造林当年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油茶亲本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和冠幅在20个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40×95和10×40两个组合在树高、地径和冠幅性状上均表现最优;树高和冠幅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和反交效应也差异极显著,特殊配合力无显著差异;长林40号树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最高,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余亲本,这与该良种长势旺的特性一致;长林53号作为亲本,在树高、地径和冠幅上的一般配合力均最低,这与53号无性系良种长势偏弱、树冠矮小的特点一致;3个性状的加性方差分别是非加性方差的1.25倍、19.5倍和1.60倍,均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为主,非加性效应次之;遗传力较低,广义遗传力在14.91%~20.62%之间,狭义遗传力在9.55%~14.14%之间,受到较强的环境效应影响;综合分析GCA、SCA及反交效应,确定5个最佳组合,其杂交子代树高和冠幅分别实现5.76%~45.62%和7.68%~127.10%的遗传增益。可见,油茶杂交育种中,针对树高、地径和冠幅等生长性状,未评估过GCA的亲本材料,先评估其GCA比评估亲本间的SCA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完全双列杂交Ⅲ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反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利用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丽 赵德明 +2 位作者 林纲 江青山 杨从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12,219,共6页
利用引进的5个不育系(全丰A、谷丰A、天丰A、广抗13A、蓉18A和Ⅱ-32A)和自育的6个恢复系(YR1577、YR2292、YR3003、YR4245和YR7633)进行不完全双列(NCII模式)杂交,配置的30个杂交组合。对F1代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长、... 利用引进的5个不育系(全丰A、谷丰A、天丰A、广抗13A、蓉18A和Ⅱ-32A)和自育的6个恢复系(YR1577、YR2292、YR3003、YR4245和YR7633)进行不完全双列(NCII模式)杂交,配置的30个杂交组合。对F1代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高于一般配合力,说明大多数农艺性状受非加性效应影响大;亲本方面,穗长、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粒质量的性状表明恢复系对后代的影响大于不育系。综合考虑配合力和遗传力效应,选育高产量的杂交组合以Ⅱ-32A/YR2292和广抗13A/YR7633优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优势 不育系 恢复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型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贵勇 袁平荣 +5 位作者 杨天梅 邱崇力 李铮友 卢义宣 李本逊 杨从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1-757,共7页
用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10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 用生产上广为应用的9个粳稻不育系和8个粳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10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单株产量、穗总粒数、有效穗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实粒数、结实率、着粒密度同时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千粒重、穗长、株高、播抽历期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穗总粒数、结实率、穗长、着粒密度受不育系影响较大,而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株高、播抽历期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高配合力的亲本是选育强优势组合的重要基础,要选育高产量的杂交组合,不育系的选择比较重要。不育系以滇粳优2号A、合系41A、滇粳优5-1A、大理香谷A较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恢复系以南34、香糯选、南29选和南34选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 不育系 恢复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杂交子代幼林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萍 姚小华 +2 位作者 滕建华 王开良 曹永庆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1,共6页
为了给油茶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以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6个普通油茶杂交组合子代林为试材,分析了幼林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油茶亲本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和冠幅在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显著的... 为了给油茶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以浙江省金华市东方红林场6个普通油茶杂交组合子代林为试材,分析了幼林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油茶亲本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和冠幅在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树高、地径和冠幅皆存在显著的GCA和SCA效应,其中地径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为主、非加性效应次之,树高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程度相当,1年生林冠幅受加性效应控制为主,2年生林分则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程度相当。亲本中‘长林10号’的地径和冠幅的一般配合力最高,‘长林81号’的树高一般配合力最高,‘长林10号’和‘长林81号’为优良亲本。根据GCA和SCA,确定树高、地径的最优组合为‘长林10号’ב长林81号’,树高、冠幅的最优组合为‘长林10号’ב长林5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杂交)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优质蛋白玉米(QPM)近等基因系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华 邹成林 +7 位作者 郑德波 韦新兴 黄爱花 吴永升 莫润秀 蒋维萍 韦慧 黄开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12个QPM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及其产量杂种优势表现。[方法]以12个QPM近等基因系为母本,以5个有代表性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进行鉴定。[结果]QPM近等基因系Q3、Q7、Q10和Q6具有较高一般... [目的]为了探讨12个QPM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及其产量杂种优势表现。[方法]以12个QPM近等基因系为母本,以5个有代表性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进行鉴定。[结果]QPM近等基因系Q3、Q7、Q10和Q6具有较高一般配合力(GCA)正向效应;Q12×CA339等8个组合具有较强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正向效应,Q1×F19等5个组合具有较优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结论]QPM近等基因系Q3、Q7、Q10和Q6对组配丰产型组合有较大育种利用潜势;组合Q12×CA339、Q1×F19、Q2×Q205、Q10×CML171、Q2×F19、Q2×F06、Q9×CA339、Q10×Q205具有较强杂种优势潜势;来自不同遗传背景普通玉米自交系转育的被测系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M近等基因系 gca效应 SCA效应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杂交稻恢复系、F_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蕾 何虎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6,227,共7页
对6个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及其所配24个F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恢复系及其F1单穗颖花形成数与枝梗和颖花分化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一次枝梗分化对大穗分化与形成尤为重要;F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 对6个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及其所配24个F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恢复系及其F1单穗颖花形成数与枝梗和颖花分化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一次枝梗分化对大穗分化与形成尤为重要;F1稻穗枝梗和颖花分化、形成受恢复系影响大,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及其F1均具有大穗潜力,其中恢复系单株产量与其恢复系GCA相关系数为0.913 1。并从稻穗发育角度讨论了杂交水稻恢复系及F1的育种与栽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F1 枝梗 颖花 分化 退化 基因型差异 一般配合力(g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品系一般配合力测验种红甜菜的选育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华忠 张文彬 +2 位作者 倪洪涛 路运才 朱东顺 《中国糖料》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利用红甜菜的显性红色因子作标记,在测交F1代幼苗期只选留红苗,可准确测定品系的一般配合力。本研究利用国外引入的红甜菜测验种“红引亲”与国内几个已知配合力和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二倍体品系进行杂交、回交,并结合南繁北育、病地选... 利用红甜菜的显性红色因子作标记,在测交F1代幼苗期只选留红苗,可准确测定品系的一般配合力。本研究利用国外引入的红甜菜测验种“红引亲”与国内几个已知配合力和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二倍体品系进行杂交、回交,并结合南繁北育、病地选择、测交鉴定等方法,筛选出4个红甜菜品系,其红色基因遗传稳定,根产量和含糖率及抗病性等性状均达到共同测验种条件,从四倍体和不育系的测交结果看,红201和红217的配合力好于红202和红引亲,表明前二者作为甜菜品系一般配合力测定的共同测验种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甜菜 一般配合力 测验种 甜菜品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玉米自交系应用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敬业 吴立强 +1 位作者 孟成生 王志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7-39,42,共4页
用20个创新玉米自交系和3个优良自交系按20×3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60个组合,分析了20个自交系的小区产量等9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并对各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泰系1、泰系7和泰系8这3个自交系综合性状较好,以其... 用20个创新玉米自交系和3个优良自交系按20×3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60个组合,分析了20个自交系的小区产量等9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并对各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泰系1、泰系7和泰系8这3个自交系综合性状较好,以其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易培育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杂交组合。所研究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都主要受加性基因的控制,但在株高性状非加性效应的作用也不能忽视。9个性状中小区产量、株高、穗位高和行粒数受环境影响较大。在育种过程中,穗长、百粒重和轴粗3个性状要注重早代选择,小区产量、株高和行粒数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区地方玉米种质类群分析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忠华 戴保威 +1 位作者 顾金春 王思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以贵州主要的 5个种质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 ,对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利用潜力进行评价 ;并分析山区主推玉米杂交种的亲本来源。研究结果表明 ,PH99 10、PH99 2、PH99 1和PH99 3的产量一... 以贵州主要的 5个种质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 ,对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利用潜力进行评价 ;并分析山区主推玉米杂交种的亲本来源。研究结果表明 ,PH99 10、PH99 2、PH99 1和PH99 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依次最高 ,利用潜力较大。参试的 5 0个测交组合中PH99 9×交 5 1、PH99 9×苏 37、PH99 1× 792 2和PH99 3×自 330组合特殊配合力较大 ,产量较高 ,对照优势较大。根据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结合一般配合力效应 ,将 10个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初步划分为 5群。其中黄早四、自 330和交 5 1群一般配合力较高 ,为我国西南山区玉米育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几个杂种优势群。地方种质系×外来种质系是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其中地方 (或地方改良系 )系×苏湾选系为西南山区最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类群 杂种优势群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交优势模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优良自交系L102的配合力及应用潜势分析
16
作者 李凤艳 张兴华 张仁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8,共4页
采用G 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L 102与国内骨干系组配成28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结实长、穗粗、籽粒产量、出籽率、百粒重等8个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表明,L 102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具有长穗、出籽率高、... 采用G 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L 102与国内骨干系组配成28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结实长、穗粗、籽粒产量、出籽率、百粒重等8个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表明,L 102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具有长穗、出籽率高、植株矮的特点,与大穗、大粒自交系组配可选育出强优组合。自交系L 102与我国常用的4大类种质和P群间,均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而L 102×旅系、L 102×黄改系为最优的杂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自交系作测验种数目研究
17
作者 朱永平 和凤美 孙雁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49,352,共4页
选用表现较好的 9个普甜玉米 (ZeamaysL .saccharataSturt)自交系作测验种 ,用新选育的 10个普甜玉米自交系作待测系 ,采用NCⅡ交配设计和相关分析的方法 ,对待测系的配合力测定中测验种最少数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若对测验种加以筛... 选用表现较好的 9个普甜玉米 (ZeamaysL .saccharataSturt)自交系作测验种 ,用新选育的 10个普甜玉米自交系作待测系 ,采用NCⅡ交配设计和相关分析的方法 ,对待测系的配合力测定中测验种最少数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若对测验种加以筛选 ,被筛选出的测验种只用其中一个 ,就能较准确地测定待测系的产量GCA(一般配合力 ) ;若对测验种不加筛选 ,则能够较准确地测定待测系的产量GCA的最少测验种数目为 3个。对 8个农艺性状进行测验种测定效果评价时 ,株高、生育期、穗重、穗长、穗粗、行粒数及千粒重对测验种的选择不太严格 ;而秃尖长对测验种的选择较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自交系 测验种 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数目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生物碱和烟碱转化率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宗平 李进平 +1 位作者 史宏志 王昌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23-24,25-26,共4页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第二种设计方法,对4份不同烟碱转化率的白肋烟株系及杂交F1代进行了烟碱、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的杂交配合力和有关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烟碱、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的表现型方差主要是遗传基因型方差决定的,遗传...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第二种设计方法,对4份不同烟碱转化率的白肋烟株系及杂交F1代进行了烟碱、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的杂交配合力和有关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烟碱、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的表现型方差主要是遗传基因型方差决定的,遗传方差中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方差和基因加性方差对烟碱转化率的作用最大,在特殊组合中也存在一定的特殊配合力和基因非加性效应。环境方差除对烟碱有一定影响外,对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影响极小。非转化株系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非转化株系间的杂交F1特殊配合力效应,在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性状上表现为负向,烟碱为正向;高转化株系则相反。因此,在白肋烟低烟碱转化率育种中选择非转化亲本尤为关键。降烟碱和烟碱转化率为高遗传力性状,对杂交后代进行早世代生物碱和烟碱转化率严格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烟碱 降烟碱 烟碱转化率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紫甜玉米自交系选育高营养水果型杂交玉米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光俊 阮忠德 +3 位作者 阮氏月英 武文烈 武氏春萍 吕荣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43-1854,共12页
【目的】通过紫色糯玉米(花青素型)与白色甜玉米(超甜糯型)杂交,选育出营养丰富的水果型玉米,以满足越南乃至世界对高营养水果型玉米的市场需求,也为水果型玉米的杂交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将4个紫色糯玉米品系(♀)与白色甜玉米(♂)进... 【目的】通过紫色糯玉米(花青素型)与白色甜玉米(超甜糯型)杂交,选育出营养丰富的水果型玉米,以满足越南乃至世界对高营养水果型玉米的市场需求,也为水果型玉米的杂交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将4个紫色糯玉米品系(♀)与白色甜玉米(♂)进行杂交后再回交,通过形态标记(籽粒皱缩且颜色为深紫色)从BC2F1代中共筛选出20个品系,再经5代连续自交获得80个自交系(UV01~UV80),从中选择20个优良自交系。利用Line×Tester模型将20个优良自交系与2个测试种[黄色甜玉米自交系SW1(TI)和白色甜玉米自交系D181(T2)]进行测配,获得40个杂交组合(TH01~TH40),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在越南河内田间开展种植试验,以SW1011和Fancy111为对照品种。【结果】TH08、TH17、TH18、TH27、TH31和TH35等6个杂交组合的平均产量较高,为13.4~14.4 t/ha,与对照品种SW1011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这些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商业潜力;UV03、UV07、UV08、UV10、UV12、UV16、UV18、UV42、UV71等9个品系的锤度>16.0%、果皮薄<60.0μm、花青素含量>100.0 mg/100 g,属于超甜紫甜玉米品系。UV10、UV24、UV40、UV46和UV71等5个品系在商品产量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UV12和UV16品系在甜度指数方面具有较高的GCA,UV35、UV36、UV38、UV46和UV73等5个品系在花青素含量方面具有较高的GCA。【结论】UV10和UV12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均具有较高的GCA,为2个营养丰富的水果型超甜紫甜玉米品系,可在越南及其他适用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甜玉米 自交系 Smith-Hazel指数 一般配合力(gca) Line×Test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20
作者 伍菊仙 郭孟璧 +5 位作者 杨明 张庆滢 陈璇 许艳萍 郭蓉 郭鸿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32-2437,共6页
选择9个不同来源的大麻近交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72个杂交F1代5个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株高的除外)、反交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一性状各亲本间及同一... 选择9个不同来源的大麻近交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72个杂交F1代5个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株高的除外)、反交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一性状各亲本间及同一亲本各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差异明显;株高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茎粗、分枝率、原麻产量和束纤维断裂比强度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72个杂交组合中初选B145×A001、A001×B198、A005×B111、B145×C197、B172×B198为优良杂交组合,A001、B111、B145和B198为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完全双列杂交 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