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性别视角下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分异探析——以南京市主城区为实证 |
左为
吴晓
强欢欢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
2
|
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其性别差异: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 |
林李月
朱宇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9
|
|
|
3
|
性别移动与上海流动空间的建构——从《海上花列传》中的“马车”谈开去 |
罗岗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4
|
|
|
4
|
琴/色:《聊斋志异》及其图像作品中的性别空间 |
裴亚莉
王拓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5
|
论古典情爱叙事中的性别空间与尚奇美学——基于唐宋明小说的考察 |
刘保庆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6
|
基于女性视角下的风景园林空间分析 |
李佳芯
王云才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1 |
37
|
|
|
7
|
流动的空间与女性角色的展演——乡村女性劳动力与传统秩序的博弈 |
李洁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8
|
山神空间的性别化建构——以西藏东南部察瓦龙河谷为例 |
张劲夫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
|
9
|
《鸡毛蒜皮》的人物空间和性别编码 |
王美萍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10
|
男性使用视角下城市公共场所育婴空间研究--以西安市大型商业设施为例 |
董欣
丁竹慧
路金霞
王梦园
于溪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
11
|
浅析商业综合体购物空间性别差异化设计原则 |
全惠民
王聪慧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15 |
1
|
|
|
12
|
基于女性主义地理学的消费空间性别关系建构——以西安“世纪金花”购物中心为例 |
梁璐
|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
13
|
当代哲学语境下的空间与性别 |
肖巍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4
|
下颌第三磨牙发育阶段与磨牙后间隙的关系研究 |
范雅儒
赵浩然
刘海霞
骆慧
|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
15
|
非线性流形上的性别识别算法研究 |
刘美菊
许帅宏
龚志恒
刘剑
高恩阳
|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16
|
中国老年群体脆弱性时空格局与性别协调发展特征——基于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 |
曾通刚
赵媛
杨永春
贺容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
17
|
不同年龄正常人群骶髂关节间隙的CT影像解剖学观测 |
肖平
李杨涛
言羿文
侯德淼
张坤木
徐准
李义凯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8
|
现代意识、公共空间、性别塑造:民国妇女读书会的形式逻辑与功能外延 |
乔晓鹏
王鹏飞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
19
|
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
孟莹莹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08 |
4
|
|
|
20
|
仿生模式识别理论在性别识别中的应用 |
李晗
武妍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