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视角下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分异探析——以南京市主城区为实证 被引量:9
1
作者 左为 吴晓 强欢欢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4-64,共11页
选取南京主城区作为主要研究范围,通过男女对比揭示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经济属性在就业空间上的性别差异和共性。比较二者就业空间的分异格局可知,主城区大部分区域性别差异明显,同时也存在性别差异不大的区域。性别差异明显的地区根据... 选取南京主城区作为主要研究范围,通过男女对比揭示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经济属性在就业空间上的性别差异和共性。比较二者就业空间的分异格局可知,主城区大部分区域性别差异明显,同时也存在性别差异不大的区域。性别差异明显的地区根据阶层特性、就业方向和社会家庭特征可分为4个次级特征区,主要分布于主城南部区域、主城东部环紫金山一带及主城中部一些散布街道。性别差异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于老城大部分地区,主城北端区域、主城西北局部。二者就业空间社会分异格局的形成既有商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科研院所与高科技园区、大型用人单位布局、城市第二产业等要素的布局带来的影响,又有劳动力市场的内在排斥、传统的家庭观念甚至性别歧视等个体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男女外来务工群体的共通影响、主次影响或分别单独影响促成上述共性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就业空间 空间分异 外来务 工人员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其性别差异: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林李月 朱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5-732,共8页
基于福建省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多种流动指标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间流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空间特征上,遵循随着流动次数的增加在距离上由近及远、在... 基于福建省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多种流动指标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间流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空间特征上,遵循随着流动次数的增加在距离上由近及远、在城市等级上由小到大的规律,且流动距离相对于初次流动趋于缩小,流动的就近性特征显著;在时间特征上,大多数城市间流动发生在流动生涯的前期,随着流动时间的延长,流动状态趋于稳定;在性别差异上,女性城市间流动的强度大于男性,地域选择具有明显的大城市导向,而男性的流动空间活动范围大,地域选择则是大城市和小城市同时兼顾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城市间流动 时空结构特征 性别差异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移动与上海流动空间的建构——从《海上花列传》中的“马车”谈开去 被引量:24
3
作者 罗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7,共9页
本雅明关于城市“游荡者”的理论把“人的移动”与现代性问题紧密结合了起来。通过一个与本雅明取向不同的问题意识,经由对具体个案的讨论和分析,也可看到在开埠以来上海“城市化”进程的语境中,“性别移动”和城市流动空间形成之间的... 本雅明关于城市“游荡者”的理论把“人的移动”与现代性问题紧密结合了起来。通过一个与本雅明取向不同的问题意识,经由对具体个案的讨论和分析,也可看到在开埠以来上海“城市化”进程的语境中,“性别移动”和城市流动空间形成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车 妓女 性别差异 流动空间 地方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色:《聊斋志异》及其图像作品中的性别空间 被引量:3
4
作者 裴亚莉 王拓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3,100,共14页
对琴和空间的描写,凝聚着琴与文学中性别叙事传统的构建,即存在着男性空间中的“琴-书房”图式和女性空间中的“琴-闺阁”图式。《聊斋志异》中的琴书写拓展了对存在于两性空间中性、情、色的“文学”表达,而其图像文本《聊斋图说》和... 对琴和空间的描写,凝聚着琴与文学中性别叙事传统的构建,即存在着男性空间中的“琴-书房”图式和女性空间中的“琴-闺阁”图式。《聊斋志异》中的琴书写拓展了对存在于两性空间中性、情、色的“文学”表达,而其图像文本《聊斋图说》和《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也借助“琴”符号构建了新的“聊斋”故事的性别空间。由此,我们既可以探索图像系统背后的创作观念和意图,同时也开启了一个跨媒介视域下的解读小说《聊斋志异》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图像 性别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典情爱叙事中的性别空间与尚奇美学——基于唐宋明小说的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保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3,共7页
空间区隔是古代性别文化的特征,表现为空间的性别化和性别的空间化两个层面。以人口的流动带来的流动空间本身就具有奇异色彩。对传统性别空间的试探、突围乃至打破构成古典情爱叙事的核心,形成以性别空间为基础的尚奇审美现象。基于士... 空间区隔是古代性别文化的特征,表现为空间的性别化和性别的空间化两个层面。以人口的流动带来的流动空间本身就具有奇异色彩。对传统性别空间的试探、突围乃至打破构成古典情爱叙事的核心,形成以性别空间为基础的尚奇审美现象。基于士子"各征其异说"的娱乐活动,唐传奇情爱叙事之"奇"主要表现为打破传统性别空间,以"叹骇"感官刺激为特征的"事之奇"。宋明情爱小说首次以少男少女为正面对象,以情真而深的新恋爱方式为基础,表现出超越生死的"情之奇"特色。立足于两性之间的"知情识趣",寓神奇于日常生活的"不奇之奇"成为明代男女情爱叙事的"尚奇"新美学。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尚奇美学实际上构成了"史统散而小说兴"整个社会历史世俗化进程的美学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情爱叙事 性别空间 尚奇美学 世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女性视角下的风景园林空间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佳芯 王云才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8-44,共7页
结合社会背景、人文背景,以女性视角分析当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忽视女性生理心理需要的问题。在认同规划设计一般规律的同时,发现男性标准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普遍存在,提出风景园林规划中女性主义所强调的"平等"是建... 结合社会背景、人文背景,以女性视角分析当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忽视女性生理心理需要的问题。在认同规划设计一般规律的同时,发现男性标准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普遍存在,提出风景园林规划中女性主义所强调的"平等"是建立在所有性别差异基础上的平等。应在考虑性别差异性的基础上,针对女性生理心理的需求,为其营造具有安全性、感性化、舒适性、标示性的绿地活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女性主义 女性视角 公共空间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空间与女性角色的展演——乡村女性劳动力与传统秩序的博弈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7,共7页
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扩张,中国的乡村女性劳动力被日渐卷入劳动力市场。传统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和功能,现代工业社会对于女性劳动力的诉求,使得女性劳动力在资本市场经历着空间变动引起的冲突和抗争,且伴随着一系列行为和认知的变化。传... 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扩张,中国的乡村女性劳动力被日渐卷入劳动力市场。传统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和功能,现代工业社会对于女性劳动力的诉求,使得女性劳动力在资本市场经历着空间变动引起的冲突和抗争,且伴随着一系列行为和认知的变化。传统社会同样经历着物质与观念的冲击,并通过参与的女性个体予以回应。其后,民族性的加入则在已有变化和回应的基础上与性别因素叠加而显现出差异,甚至更为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 空间 性别角色 资本 传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神空间的性别化建构——以西藏东南部察瓦龙河谷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劲夫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92-96,共5页
空间是社会关系实践的结果。围绕着地方宗教社会的历史,神话与传说表达了山神之间中心与边缘的秩序。在新年祭祀山神的仪式与活动中,人们将山神的等级观念嵌入到两性关系之中,由此形塑了男性含括女性的空间阶序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察瓦... 空间是社会关系实践的结果。围绕着地方宗教社会的历史,神话与传说表达了山神之间中心与边缘的秩序。在新年祭祀山神的仪式与活动中,人们将山神的等级观念嵌入到两性关系之中,由此形塑了男性含括女性的空间阶序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察瓦龙社会两性关系的疏离与统一的动态实践过程,为建构和再生产新的性别关系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察瓦龙河谷 祭山仪式 性别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毛蒜皮》的人物空间和性别编码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美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4,共4页
格拉斯佩尔利用方位副词的隐喻意义,赋予了人物的物理空间位置以社会性别内涵,剧中女性受控的生存空间记载了男权中心意识形态,指称了男性对女性生活的全方位围困。女性人物借助“鸡毛蒜皮”式的经验,成功地实现了对父权性别等级建制的... 格拉斯佩尔利用方位副词的隐喻意义,赋予了人物的物理空间位置以社会性别内涵,剧中女性受控的生存空间记载了男权中心意识形态,指称了男性对女性生活的全方位围困。女性人物借助“鸡毛蒜皮”式的经验,成功地实现了对父权性别等级建制的反挫和突围,赢得了自由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毛蒜皮》 方位副词 空间 社会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使用视角下城市公共场所育婴空间研究--以西安市大型商业设施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欣 丁竹慧 +2 位作者 路金霞 王梦园 于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25,共8页
近年来,居民对公共育婴空间的需求凸显。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母婴室建设热潮,但推进过程中发现,公共场所育婴空间中普遍存在性别盲视问题。基于此,文章以男性为研究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探究母婴室存在的空间问题及制约机制... 近年来,居民对公共育婴空间的需求凸显。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母婴室建设热潮,但推进过程中发现,公共场所育婴空间中普遍存在性别盲视问题。基于此,文章以男性为研究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探究母婴室存在的空间问题及制约机制,进一步得到育婴行为感知特征,即两性对空间环境的感知存在差异性、对活动需求的感知存在互补性、对空间行为的感知存在互斥性。最后,针对两性感知特征,提出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功能修补策略,为城市功能修补实践提供全新视角与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性别差异 功能修补 育婴室 男性视角 认知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商业综合体购物空间性别差异化设计原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全惠民 王聪慧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第2期40-41,共2页
性别差异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差异伴随社会交往的深入而不断扩大,是空间设计营造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本文针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身体特征、行为方式、情感需求及审美特点等,探讨性别差异影响下商业综合体购物空间差... 性别差异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差异伴随社会交往的深入而不断扩大,是空间设计营造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本文针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身体特征、行为方式、情感需求及审美特点等,探讨性别差异影响下商业综合体购物空间差异化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购物空间 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女性主义地理学的消费空间性别关系建构——以西安“世纪金花”购物中心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璐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6-794,共9页
近年来,女性主义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转向身体、身份认同和象征空间等微观地理,消费空间的性别研究成为关注热点。文章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借助对典型消费空间的实证调查,考察空间性别化特征以及性别因素决定下的空间之权力隐喻关系,总结了... 近年来,女性主义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转向身体、身份认同和象征空间等微观地理,消费空间的性别研究成为关注热点。文章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借助对典型消费空间的实证调查,考察空间性别化特征以及性别因素决定下的空间之权力隐喻关系,总结了人—地互动模式中的性别建构特征。研究发现,消费空间为女性提供了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见证了女性空间权的觉醒与实践,但女性仍受男性规训与控制;现代女性在消费空间中的行为延续了传统的角色定位,公共空间参与度并未显著改变她们的性别角色和在家务上的性别化分工;消费空间再现和建构的性别关系、性别地位是一种典型的隐形歧视,女性处于实际上的不平等地位。因此,空间和性别不可分割且互为构成,两性在消费空间中的表现实质上是性别权力关系的投射,折射出这一地理空间中两性的宰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地理学 消费空间 购物中心 性别隔离 性别差异 性别凝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哲学语境下的空间与性别
13
作者 肖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81,共6页
20世纪以来,空间问题显示出不同的意义,它已经超越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疆域,成为被多个学科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当代哲学语境下,大体上对空间有三种新的诠释:一是列斐伏尔等人对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二是以福柯为代表的... 20世纪以来,空间问题显示出不同的意义,它已经超越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疆域,成为被多个学科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当代哲学语境下,大体上对空间有三种新的诠释:一是列斐伏尔等人对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二是以福柯为代表的对于空间与权力关系的考察,还有一种便是当代女性主义哲学家对于空间与性别关系的解说。这三种空间观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空间问题,也对于社会实践与文化变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空间 性别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发育阶段与磨牙后间隙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范雅儒 赵浩然 +1 位作者 刘海霞 骆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下颌第三磨牙发育形成情况与下磨牙后间隙的相关性,预测牙弓后端间隙的生长潜力,为临床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计划的设计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在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就诊的8~18岁符合纳入标准的初诊患者所拍摄的CBCT 129例(女... 目的:研究下颌第三磨牙发育形成情况与下磨牙后间隙的相关性,预测牙弓后端间隙的生长潜力,为临床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计划的设计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在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就诊的8~18岁符合纳入标准的初诊患者所拍摄的CBCT 129例(女性67人,男性62人)。对不同性别参照Nolla法的牙龄判断标准对下颌第三磨牙发育情况进行分期,并于CBCT影像上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后间隙,计算下颌第三磨牙牙龄与磨牙后间隙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组之间第一磨牙后距离存在差异,女性:(16.89±3.25)mm;男性:(15.74±2.97)mm,女性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间年龄、牙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三磨牙牙龄与第一磨牙后距离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860,P〈0.001)。结论:可通过评估下颌第三磨牙牙龄来预测下颌牙弓后段生长间隙潜力,为矫治计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牙龄 磨牙后间隙 性别 可用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流形上的性别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美菊 许帅宏 +2 位作者 龚志恒 刘剑 高恩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9-462,共4页
在高维非线性空间中,如何更有效地提取人脸图像的主要特征,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区分不同的性别类别,已经成为性别识别中广泛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流形上的性别识别算法。该算法不但能有效提取高维空间中数据点的主要特... 在高维非线性空间中,如何更有效地提取人脸图像的主要特征,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区分不同的性别类别,已经成为性别识别中广泛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流形上的性别识别算法。该算法不但能有效提取高维空间中数据点的主要特征,并且能充分挖掘出数据流形间的几何结构和判别结构,从而使不同性别之间达到最优化分类。通过ORL和Yale两个人脸数据集实验,并与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PCA+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KPCA+LDA,KPCA+SVM 4种常用的性别识别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算法与其他传统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率,且有一定的鲁棒性和较高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识别 非线性流形 几何结构 判别结构 高维非线性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群体脆弱性时空格局与性别协调发展特征——基于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通刚 赵媛 +1 位作者 杨永春 贺容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0-1918,共9页
运用地理学方法,分析2005~2015年中国老年群体脆弱性时空特征和性别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中国老年群体脆弱性指数显著下降,呈现东→中→西阶梯式递增趋势,全国层面上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东部地区降幅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带内部差距... 运用地理学方法,分析2005~2015年中国老年群体脆弱性时空特征和性别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中国老年群体脆弱性指数显著下降,呈现东→中→西阶梯式递增趋势,全国层面上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东部地区降幅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带内部差距显著;②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以东西差异为主,转变为东西、南北方向上差异并存的空间格局。除新疆外,广大西部地区老年群体脆弱性普遍偏高;③中国老年女性受差异性劣势累积而处于社会边缘地位,是更具脆弱性的亚群体,在空间上表现为高脆弱水平均衡态势。就性别差异来看,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显著;④中国老年群体生存发展条件的性别对比关系发生较大转变,二者趋向于良好协调发展。积极关注老年期妇女群体的脆弱性和不公平待遇,将是实现积极与健康老龄化的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老龄化 时空分异 性别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正常人群骶髂关节间隙的CT影像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平 李杨涛 +4 位作者 言羿文 侯德淼 张坤木 徐准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观测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群骶髂关节间隙宽度的CT解剖学特征,为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480例无骶髂关节病变受检者的骶髂关节CT影像进行观测,分别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层面及不同区域的骶髂关节间隙宽度的差异... 目的观测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群骶髂关节间隙宽度的CT解剖学特征,为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480例无骶髂关节病变受检者的骶髂关节CT影像进行观测,分别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层面及不同区域的骶髂关节间隙宽度的差异。结果(1)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骶髂关节间隙宽度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年龄增大,间隙宽度逐渐变窄;(2)女性骶髂关节间隙宽度稍大于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层面的骶髂关节间隙宽度有明显差异,下部间隙宽度最小;(4)同侧前、中、后3个区域的骶髂关节间隙宽度有明显差异,但同一区域的左侧和右侧无明显差异。结论骶髂关节间隙宽度存在年龄相关性、空间不均匀性和多样性。本研究可为不同年龄人群骶髂关节间隙宽度提供影像解剖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性别 骶髂关节间隙 影像解剖学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意识、公共空间、性别塑造:民国妇女读书会的形式逻辑与功能外延 被引量:8
18
作者 乔晓鹏 王鹏飞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128,共8页
民国时期,以妇女群体作为对象的读书会出现并得到发展。从阅读书目上来看,民国妇女读书会的阅读内容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意识,带有明显启迪民智的作用。读书会通过读书、演讲、研究讨论等形式,进行着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讨论和批判,进行... 民国时期,以妇女群体作为对象的读书会出现并得到发展。从阅读书目上来看,民国妇女读书会的阅读内容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意识,带有明显启迪民智的作用。读书会通过读书、演讲、研究讨论等形式,进行着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讨论和批判,进行着公共领域的参与和知识空间的拓展。通过妇女读书会,一部分妇女开始突破原有的性别观念,以求达到“人人生而平等”,参与新的社会分工,读书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女性重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妇女读书会 现代意识 公共空间 性别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莹莹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8年第4期11-13,共3页
全文从日常生活的实际感受出发,对现代室内设计性别化问题进行解读和思考。列举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剖析在注重人性化、多样性的今天,室内设计中仍显著的存在着忽视性别差异,忽视女性特征和权力,盲目制造共性空间的问题。通过对男、女生理... 全文从日常生活的实际感受出发,对现代室内设计性别化问题进行解读和思考。列举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剖析在注重人性化、多样性的今天,室内设计中仍显著的存在着忽视性别差异,忽视女性特征和权力,盲目制造共性空间的问题。通过对男、女生理构造、心理需求、社会文化等层面的比较研究,阐释男、女在环境中的使用习惯、行为方式的差异,并积极寻找针对性别而进行设计的规律。最终结合居住空间设计案例探究性别差异的合理解决方案,力求从中探索空间使用上的性别平等,建立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 性别空间 性别差异 使用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模式识别理论在性别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晗 武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基音频率是语音信号中的重要参数,也蕴涵了区分性别的主要特征。在仿生模式识别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高维空间连续神经元覆盖算法,以基音频率为特征,将该算法应用于语音信号的性别识别。实验表明,仿生模式识别理论在进行划分时取得了... 基音频率是语音信号中的重要参数,也蕴涵了区分性别的主要特征。在仿生模式识别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高维空间连续神经元覆盖算法,以基音频率为特征,将该算法应用于语音信号的性别识别。实验表明,仿生模式识别理论在进行划分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需要50个训练样本就可以得到较高的正确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性别识别 基音频率 高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