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three-dimensions 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3D-APTw)成像在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并进...目的 探讨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three-dimensions 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3D-APTw)成像在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并进行Edmondson-Steiner四级(Ⅰ~Ⅳ)分级的患者共43例。将Ⅰ级和Ⅱ级HCC定为低级别HCC,Ⅲ级和Ⅳ级病变定为高级别HCC。采用飞利浦3.0 T MRI设备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扫描,分别采集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及多期增强图像。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测量HCC及正常肝实质的APTw值。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PTw值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阈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APTw与HCC的组织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低级别HCC的APTw值(2.15%±0.13%)低于高级别HCC(2.63%±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APTw值鉴别高级别及低级别HCC的AUC为0.69(95%CI:0.53~0.82),最佳阈值为1.85%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和42.3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Tw值与HCC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3(P=0.003)。结论 APTw值可用于鉴别高级别及低级别HCC,3D-APTw成像在术前预测HCC病理分级中有一定的价值。展开更多
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tico-striato-thalamo-cortical,CSTC)环路功能异常关联。目前,基于MRI对GTS发病、先兆冲动、抽动程度及社会认知诸方面的机制研究,已逐渐成为业内热点;结构和功能MRI对GTS感觉、运动、情感、认知等相关脑区的激活及网络改变,能够予以揭示。笔者围绕近年内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不同模态成像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疾病早期识别及后续的深入探索提供帮助。展开更多
脑卒中是全球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可导致患者在运动、感觉及认知功能上出现障碍。传统的康复治疗周期长、见效慢,而近年来脑机接口、健侧第七颈神经移位术、脑刺激和细胞治疗等技术在卒中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旨在增强脑可塑性、缓解症状,...脑卒中是全球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可导致患者在运动、感觉及认知功能上出现障碍。传统的康复治疗周期长、见效慢,而近年来脑机接口、健侧第七颈神经移位术、脑刺激和细胞治疗等技术在卒中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旨在增强脑可塑性、缓解症状,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脑科学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中,它不仅能描述功能和网络连接变化,还能预测康复预后、指导治疗方案和监测康复效果,为脑卒中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fMRI技术在脑卒中康复期脑网络重塑等方面的探索,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难点,以期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fMRI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单侧基底节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特征,明确rs-fMRI在单侧基底节PSD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4...目的探索单侧基底节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特征,明确rs-fMRI在单侧基底节PSD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45例卒中患者,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17,HAMD-17)结果,将被试分为PSD组23例和卒中后非抑郁(nonpost-strokedepression,NPSD)组22例,通过局部一致性(regionalhomogeneity,ReHo)和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分析方法比较两组被试ReHo、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结果与PSD组相比,NPSD组在左颞极中回、左中央前回(t=5.4428、3.5079,P<0.05)的ReHo值升高,在左梭状回、左楔前叶(t=-3.5528、-4.1124,P<0.05)的ReHo值降低,在右梭状回、右颞下回、左后扣带回、右扣带回、右缘上回、左中央前回、左旁中央小叶、右中央前回(t=3.5149、3.2775、4.6102、3.7343、4.2189、3.8542、4.3429、3.9644,P<0.05)的ALFF值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WE校正)。结论单侧基底节PSD患者默认模式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和社交网络部分脑区出现ReHo和ALFF变化,上述成像特征或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明确了rs-fMRI在单侧基底节PSD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这将为探索PSD发生发展机制相关的脑功能研究和疾病预后情况提供参考有助于PS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three-dimensions 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3D-APTw)成像在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并进行Edmondson-Steiner四级(Ⅰ~Ⅳ)分级的患者共43例。将Ⅰ级和Ⅱ级HCC定为低级别HCC,Ⅲ级和Ⅳ级病变定为高级别HCC。采用飞利浦3.0 T MRI设备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扫描,分别采集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及多期增强图像。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测量HCC及正常肝实质的APTw值。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PTw值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阈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APTw与HCC的组织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低级别HCC的APTw值(2.15%±0.13%)低于高级别HCC(2.63%±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APTw值鉴别高级别及低级别HCC的AUC为0.69(95%CI:0.53~0.82),最佳阈值为1.85%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和42.3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Tw值与HCC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3(P=0.003)。结论 APTw值可用于鉴别高级别及低级别HCC,3D-APTw成像在术前预测HCC病理分级中有一定的价值。
文摘脑卒中是全球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可导致患者在运动、感觉及认知功能上出现障碍。传统的康复治疗周期长、见效慢,而近年来脑机接口、健侧第七颈神经移位术、脑刺激和细胞治疗等技术在卒中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旨在增强脑可塑性、缓解症状,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脑科学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中,它不仅能描述功能和网络连接变化,还能预测康复预后、指导治疗方案和监测康复效果,为脑卒中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fMRI技术在脑卒中康复期脑网络重塑等方面的探索,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难点,以期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fMRI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文摘目的探索单侧基底节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特征,明确rs-fMRI在单侧基底节PSD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45例卒中患者,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17,HAMD-17)结果,将被试分为PSD组23例和卒中后非抑郁(nonpost-strokedepression,NPSD)组22例,通过局部一致性(regionalhomogeneity,ReHo)和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分析方法比较两组被试ReHo、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结果与PSD组相比,NPSD组在左颞极中回、左中央前回(t=5.4428、3.5079,P<0.05)的ReHo值升高,在左梭状回、左楔前叶(t=-3.5528、-4.1124,P<0.05)的ReHo值降低,在右梭状回、右颞下回、左后扣带回、右扣带回、右缘上回、左中央前回、左旁中央小叶、右中央前回(t=3.5149、3.2775、4.6102、3.7343、4.2189、3.8542、4.3429、3.9644,P<0.05)的ALFF值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WE校正)。结论单侧基底节PSD患者默认模式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和社交网络部分脑区出现ReHo和ALFF变化,上述成像特征或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明确了rs-fMRI在单侧基底节PSD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这将为探索PSD发生发展机制相关的脑功能研究和疾病预后情况提供参考有助于PS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