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75-T6铝合金电辅助成形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
作者 周康 夏建生 +3 位作者 窦沙沙 施豪杰 刘壮 杨铭宇 《材料保护》 2025年第3期121-129,共9页
针对7075-T6铝合金薄板冲压成形的表面质量和摩擦磨损问题,将电辅助成形(EAF)技术引入冲压过程,研究了0~20 A/mm^(2)电流密度下铝合金薄板成形的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摩擦磨损情况,并与热冲压成形(HS)结果对比。借助电辅助成形摩擦试... 针对7075-T6铝合金薄板冲压成形的表面质量和摩擦磨损问题,将电辅助成形(EAF)技术引入冲压过程,研究了0~20 A/mm^(2)电流密度下铝合金薄板成形的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摩擦磨损情况,并与热冲压成形(HS)结果对比。借助电辅助成形摩擦试验机模拟成形过程,结合红外热成像仪、维氏硬度检测仪、形状测量显微镜、XRD、SEM和EDS等仪器对试样的温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摩擦系数和磨损情况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0~16 A/mm^(2)内EAF加工试样比同温度HS加工试样的表面硬度更高、表面粗糙度更低。低电流密度下电塑性对表面性能的强化体现在阻碍η′亚稳相转变为η稳定相,高电流密度下电塑性带来的焦耳热使得薄板软化情况严重。EAF试样的摩擦系数随电流密度上升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在12 A/mm^(2)左右存在最小值。此时EAF试样摩擦系数较HS试样减小率超过10%。试样经0~16 A/mm^(2)EAF加工后磨损率更低,且试样表面更易生成致密氧化层,减摩耐磨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 电辅助成形 表面质量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面积对H62/T2弹性接触载流摩擦副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焦金隆 杨正海 +3 位作者 史雪飞 宋英健 李文勃 孙乐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206,共5页
针对接触条件对电连接器热插拔条件下性能影响不明的问题,采用H62/T2弹性接触摩擦副,在微-滑动摩擦试验机上,对其进行往复滑动载流摩擦实验,研究了接触面积对H62/T2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电流为2 A、4 A、6 A条件下,... 针对接触条件对电连接器热插拔条件下性能影响不明的问题,采用H62/T2弹性接触摩擦副,在微-滑动摩擦试验机上,对其进行往复滑动载流摩擦实验,研究了接触面积对H62/T2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电流为2 A、4 A、6 A条件下,随接触面积的增加,摩擦系数波动性降低,即摩擦过程的稳定性提高,平均摩擦系数和总磨损体积均呈现增大趋势;在电流为2 A条件下,当圆弧半径从1.5 mm增加至5.5 mm时,电流波动性减小,载流稳定性提高,载流效率η从98.26%提高至99.73%。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机制包括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电弧侵蚀且多机制耦合作用,随接触面积的增加,以熔融和喷溅为主的电弧侵蚀减少,以犁沟和粘着为主的机械磨损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流摩擦 接触面积 电连接 接触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给距离对激光-电复合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杨文选 王玥 +2 位作者 郭玲玲 李佳乐 徐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本文采用“激光-电复合丝材熔覆”的方法对机械零件进行修复工艺研究。采用630不锈钢丝材在45#钢表面进行多道单层熔覆实验,研究不同进给距离对熔覆层宏观形貌、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给距离的增加,熔... 本文采用“激光-电复合丝材熔覆”的方法对机械零件进行修复工艺研究。采用630不锈钢丝材在45#钢表面进行多道单层熔覆实验,研究不同进给距离对熔覆层宏观形貌、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给距离的增加,熔覆层与基体结合面变的凹凸不平,熔覆层表面均有杂质小颗粒,熔覆层厚度减小,微观组织为混乱的等轴晶,熔覆层的平均硬度在200 HV上下浮动,摩擦系数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磨损量与摩擦系数呈现正相关关系,观察其磨痕形貌其磨损形式主要为疲劳磨损和黏着磨损,当前实验条件下进给距离为1.2 mm时,耐磨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电复合 丝材 摩擦磨损 不锈钢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石蜡对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崧楠 华浩 +3 位作者 陈光雄 张峻才 常勇 唐宇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2期124-131,共8页
为研究在载流条件下浸石蜡对碳滑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在环-块载流摩擦磨损试验台上试验浸石蜡、未浸石蜡2种纯碳滑板与铜银合金接触线在载流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比碳滑板在不同载荷、滑动速度、电流情况下的表面形貌变化。试验... 为研究在载流条件下浸石蜡对碳滑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在环-块载流摩擦磨损试验台上试验浸石蜡、未浸石蜡2种纯碳滑板与铜银合金接触线在载流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比碳滑板在不同载荷、滑动速度、电流情况下的表面形貌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浸石蜡对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与电弧烧蚀紧密相关。石蜡及其有机产物加剧电弧烧蚀,石蜡的不完全分解会削弱滑板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减小法向载荷、加快滑动速度、增大电流均能显著加剧浸石蜡碳滑板在试验中的电弧烧蚀。浸石蜡碳滑板的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是:随法向载荷、电流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随滑动速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60km/h时摩擦系数最大;浸石蜡碳滑板的平均电弧能量、磨耗量随法向载荷的增大呈现减少的趋势,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加,平均电弧能量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磨耗量随滑动速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60km/h时磨耗量最大;在低速(40km/h)和高速(80km/h)时浸石蜡增强碳滑板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载流摩擦磨损 浸石蜡碳滑板 电弧烧蚀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网载流摩擦耦合温度场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霖 李传喜 +2 位作者 陈光雄 钟雯 刘小莹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基于载流摩擦学理论,应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焦耳热和摩擦热耦合作用下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间的弓网载流摩擦耦合温度场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弓网间电流、相对运动速度和法向接触压力不同条件下弓网载流摩擦... 基于载流摩擦学理论,应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焦耳热和摩擦热耦合作用下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间的弓网载流摩擦耦合温度场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弓网间电流、相对运动速度和法向接触压力不同条件下弓网载流摩擦耦合温度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弓网间电流、相对运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弓网载流摩擦耦合温度随弓网间法向接触压力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最低耦合温度所对应的弓网间最佳法向接触压力随弓网间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弓网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给出了弓网间不同相对运动速度和电流条件下与最低耦合温度所对应的弓网间法向接触压力,为解决高速弓网载流磨损、提高弓网使用寿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关系 摩擦耦合 耦合温度 接触压力 载流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金属碳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贾利晓 张永振 +1 位作者 李健 孙乐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4,18,共5页
以浸金属碳材料和铬青铜为配副,研究浸金属碳材料在载流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电流、速度、载荷是影响浸金属碳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电流一定的条件下,浸金属碳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 以浸金属碳材料和铬青铜为配副,研究浸金属碳材料在载流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电流、速度、载荷是影响浸金属碳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电流一定的条件下,浸金属碳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在载荷一定条件下,浸金属碳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与无电流条件下相比较,浸金属碳材料在载流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明显减小,而磨损率却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金属碳材料 载流摩擦磨损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板材料受流摩擦时接触点瞬态温升对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7
作者 戴利民 林吉忠 丁新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滑板材料 (包括纯碳材料、浸金属碳材料以及铜基粉末冶金材料 )在滑动受流时由摩擦力和接触电阻引起的接触点瞬态温升进行了分析计算 ,同时根据滑板材料的热失重 ( TGA)和差热分析( DTA)试验结果 ,分析了各种滑板材... 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滑板材料 (包括纯碳材料、浸金属碳材料以及铜基粉末冶金材料 )在滑动受流时由摩擦力和接触电阻引起的接触点瞬态温升进行了分析计算 ,同时根据滑板材料的热失重 ( TGA)和差热分析( DTA)试验结果 ,分析了各种滑板材料在受流摩擦时的磨损行为。研究表明 ,在试验参数为压力 70 N、电流 2 0 0A以及滑动速度 80 km· h- 1 的条件下 ,电流是引起碳系滑板材料接触点温升的主要因素 ,并造成纯碳滑板接触区亚表层的高温氧化现象 ,浸金属碳滑板由于材料致密氧化速度较慢 ,同时强度相对也高 ,因而具有良好的耐受流磨损性能 ;而铜基粉末冶金滑板材料受流摩擦时的接触点温升低于其氧化温度 ,所以引起其高受流磨损量的主要因素不是接触点温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潮摩擦 接触点 瞬态温升 磨损性能 电接触 滑板材料 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流摩擦磨损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占君 孙乐民 张永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4,共3页
载流摩擦磨损是指处于电场中的摩擦副,在有电流通过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载流摩擦副与一般摩擦副相比有其主要特点。分析国内外对载流摩擦磨损的研究情况,以及受电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极力,指出载流摩擦磨损对发展高速电气化铁路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速电气化铁路 摩擦副 摩擦磨损 研究情况 国内外 流通 发展 条件 重要性 主要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炭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贾利晓 张永振 +3 位作者 孙乐民 牛永平 李健 赵彦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94,共4页
以两种炭材料作为销试样,用铬青铜作为盘试样,在HST-100摩擦磨损实验机上比较了两种炭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炭/炭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受速率、载荷和电流的影响较小,而浸金属炭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受速率、载荷... 以两种炭材料作为销试样,用铬青铜作为盘试样,在HST-100摩擦磨损实验机上比较了两种炭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炭/炭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受速率、载荷和电流的影响较小,而浸金属炭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受速率、载荷和电流的影响较大。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显著低于浸金属炭材料,具有更优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流 摩擦磨损 炭/炭复合材料 浸金属炭材料 摩擦因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弓网电接触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立 吴广宁 +2 位作者 高国强 朱军 王波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20,共5页
针对弓网电弧产生机理、电弧能量损耗、载流摩擦磨损规律、弓网材料的选取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弓网电弧和载流摩擦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弓网电接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领域今后可能发展的方向,为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弓网 电接触 电弧 载流摩擦 高速铁路 电气化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纳米陶瓷颗粒脉冲电刷镀复合层的形貌及磨损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谭俊 姚琼 +3 位作者 徐滨士 杜婧瑶 郭文才 杨红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5,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电源电刷镀层的形貌及耐磨性,用直流电源和不同电参数脉冲电源制备了镍基纳米陶瓷颗粒(Ni/n SiO2 )复合镀层,用Quanta200型扫描电镜、T 11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表面形貌、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脉冲电刷镀Ni/... 为了探讨不同电源电刷镀层的形貌及耐磨性,用直流电源和不同电参数脉冲电源制备了镍基纳米陶瓷颗粒(Ni/n SiO2 )复合镀层,用Quanta200型扫描电镜、T 11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表面形貌、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脉冲电刷镀Ni/n SiO2复合镀层比直流Ni/n SiO2复合镀层表面更平整,镀层晶粒团更加细小、孔隙率更低、耐磨性更高。纳米颗粒的复合提高了复合镀层的强度,从而避免了快镍镀层磨损中柱状晶脆性断裂磨损方式,提高了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脉冲电源通过改善镀层的致密程度,减小了粘着磨损中微凸体的接触应力,使脉冲刷镀层的耐磨性优于直流刷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纳米结构镀层 脉冲电流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流条件下Al_2O_3/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郜建新 宋克兴 +3 位作者 田保红 徐晓峰 李佩泉 国秀花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内氧化法制备了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载流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并进行了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内氧化法制备的Al2O3/Cu复合材料,在铜基体中弥散分布着纳米级的Al2O3颗粒;在载流条件下,该复合材料的抗摩... 采用内氧化法制备了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载流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并进行了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内氧化法制备的Al2O3/Cu复合材料,在铜基体中弥散分布着纳米级的Al2O3颗粒;在载流条件下,该复合材料的抗摩擦磨损性能显著优越于铬青铜合金;电流较小时具有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的共同特征,电流较大时以粘着磨损为主。在试验范围内,电流较载荷对磨损率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氧化 AL2O3/CU复合材料 AL2O3颗粒 摩擦磨损 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稳恒磁场对45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商剑 张永振 +1 位作者 邱明 徐永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7,13,共5页
大气条件下,研究不同强度的直流稳恒磁场对45钢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磁场条件下相比,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磨损量明显减少,磨损表面光滑,磨屑细化。微观分析表明,45钢在磁场条件下磨损后,表面生成更多的氧,认为氧化... 大气条件下,研究不同强度的直流稳恒磁场对45钢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磁场条件下相比,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磨损量明显减少,磨损表面光滑,磨屑细化。微观分析表明,45钢在磁场条件下磨损后,表面生成更多的氧,认为氧化磨损及磨屑的润滑作用是磁场降低摩擦系数、减轻磨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磁场 摩擦磨损 磁场强度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片磨损对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倪春生 鲁统利 张建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45-1549,1554,共6页
主要研究摩擦片磨损对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输出特性的影响.考虑干式双离合器摩擦片的磨损,构建了DCT系统动态模型、双离合器杠杆弹簧和电动执行机构模型.基于杠杆弹簧模型和电动执行机构模型,研究了不同磨损量时双离合器压盘压... 主要研究摩擦片磨损对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输出特性的影响.考虑干式双离合器摩擦片的磨损,构建了DCT系统动态模型、双离合器杠杆弹簧和电动执行机构模型.基于杠杆弹簧模型和电动执行机构模型,研究了不同磨损量时双离合器压盘压力曲线的变化规律.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构建了DCT传动系统模型,以磨损时压盘压力变化曲线作为输入,研究了双离合器磨损量对DCT换档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片 磨损 杠杆弹簧 电动执行机构 换档特性 干式双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减少弓网磨损的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传喜 董霖 +2 位作者 王和顺 钟雯 李珂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34-37,共4页
为了减少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磨损,延长弓网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弓网受流质量,在载流摩擦磨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接触网磨损量检测和弓网接触压力受控的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文章对受电弓的主动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组成及弓网接... 为了减少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磨损,延长弓网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弓网受流质量,在载流摩擦磨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接触网磨损量检测和弓网接触压力受控的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文章对受电弓的主动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组成及弓网接触压力的程序控制逻辑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我国主动控制型受电弓从设计探索到实现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磨损 载流摩擦磨损 受电弓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参数的螺杆泵杆管偏磨预判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伟 甘庆明 +2 位作者 张磊 辛宏 杨海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针对螺杆泵采油中存在的杆管偏磨问题,建立了基于电参数的抽油杆偏磨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抽油杆扭矩和轴向力的变化都能反映工况的变化;抽油杆扭矩与沉没度正相关,与油管半径负相关;当扭矩和轴向力发生变化时,抽油杆的偏磨程度... 针对螺杆泵采油中存在的杆管偏磨问题,建立了基于电参数的抽油杆偏磨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抽油杆扭矩和轴向力的变化都能反映工况的变化;抽油杆扭矩与沉没度正相关,与油管半径负相关;当扭矩和轴向力发生变化时,抽油杆的偏磨程度就会发生变化,该变化会在电流和有功功率参数中反映出来。结合现场故障井数据分析得出:有功功率对工况变化的敏感性强,尤其对中小驱动装置或电机轻载情况,比电流具有更强的反映工况变化的能力;当抽油杆磨断时,电流会有一定程度降低,而有功功率则产生明显突变;含蜡量、转速和沉没度偏高所引起的杆管偏磨监测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基于电参数的抽油杆偏磨模型的分析结果一致。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用自动调速功能控制沉没度波动;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调整螺杆泵转速的方法改变液面深度,使杆管磨损程度大幅度降低;应用自动连续监测方法确定螺杆泵井的合理热洗周期,从而预防含蜡量偏高所引起的杆管偏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电流 功率 抽油杆 偏磨 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表面电子束Al合金化的表面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建军 张根保 +2 位作者 陈元芳 许洪斌 韩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9-12,共4页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40Cr材料进行表面Al合金化,对比分析了其合金化前后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硬度,对合金化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微动摩擦磨损实验,并对摩擦磨损实验过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进行了考察分析。实验结果证明40Cr表面电子束Al合...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40Cr材料进行表面Al合金化,对比分析了其合金化前后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硬度,对合金化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微动摩擦磨损实验,并对摩擦磨损实验过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进行了考察分析。实验结果证明40Cr表面电子束Al合金化对试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40Cr表面电子束Al合金化后样品硬度有所提高,经电子束合金化的样品摩擦系数在磨损初期都很小,随着摩擦磨损的进行摩擦系数出现突变现象,增大后的摩擦系数与原始样品相当。40Cr材料表面经电子束Al合金化后,微动摩擦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40Cr 合金化 摩擦性能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性对地铁第三轨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霖 陈光雄 周仲荣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0,共5页
利用改进的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研究电极性对地铁钢铝复合式第三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测量摩擦系数、摩擦表面温升及摩擦副磨损体积损失随电流和电极性变化的规律,采用EDX和XRD等手段测量摩擦副磨损表面的化学... 利用改进的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研究电极性对地铁钢铝复合式第三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测量摩擦系数、摩擦表面温升及摩擦副磨损体积损失随电流和电极性变化的规律,采用EDX和XRD等手段测量摩擦副磨损表面的化学成分,分析摩擦副在不同电极性下的载流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摩擦副接触区温度升高,接触面软化,切向力降低,摩擦系数下降,摩擦副磨损体积损失增大;受电靴接电源正极时摩擦副的氧化程度和磨损体积损失比接负极时严重;载流摩擦副之间的表面过渡层中的水在电场作用下分解成氢氧根离子和氧离子,氢氧根离子流向正极并析出氧气,高温阳极氧化的作用降低了接正极受电靴摩擦副材料表层的结合强度,加剧了材料的磨损,从而改变了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靴 摩擦副 摩擦磨损 电极性 载流 第三轨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车车轮—轨道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世博 朱华 李伟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27,共3页
通电条件下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行为与通常工况下的摩擦磨损行为有较大的区别。为了掌握矿井运输的电机车车轮—轨道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情况 ,分析了架线式电机车及其车轮—轨道摩擦副的工作原理和工况特点 ;在模拟通电的工况条件下 。
关键词 电机车 电流 车轮 轨道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摩擦效应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润生 池长青 张建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6-208,共3页
边界润滑状态时铁磁流体的摩擦系数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本文根据直流电流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对边界润滑状态下铁磁流体摩擦力的不同作用 ,提出了电场控制摩擦系数的作用机理 ,进行了测量摩擦副间法向相对微小位移的实验 .... 边界润滑状态时铁磁流体的摩擦系数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本文根据直流电流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对边界润滑状态下铁磁流体摩擦力的不同作用 ,提出了电场控制摩擦系数的作用机理 ,进行了测量摩擦副间法向相对微小位移的实验 .测量结果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电场 机理 铁磁流体 电摩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