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类菇渣添加量对草莓扦插育苗效果的研究
1
作者 刘慧兰 裴庆余 +4 位作者 李邵 李恺 宫彬彬 陈利达 高洪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5,61,共10页
为明确菇渣废弃物在草莓基质扦插育苗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纤维素含量较高且较稳定的白玉菇渣为试材,根据理化性质设置不同添加比例,通过扦插苗生长指标的测定,初步筛选适宜添加比例,并用理化性质接近的灵芝菇渣进行验证,确定草莓... 为明确菇渣废弃物在草莓基质扦插育苗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纤维素含量较高且较稳定的白玉菇渣为试材,根据理化性质设置不同添加比例,通过扦插苗生长指标的测定,初步筛选适宜添加比例,并用理化性质接近的灵芝菇渣进行验证,确定草莓扦插育苗适宜的基质理化性质和菇渣基质配方。结果表明:15%~30%菇渣添加量的基质配方理化性质较为适宜草莓育苗,随着菇渣添加量的减少草莓生物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添加比例为15%的T7处理草莓秧苗株高、壮苗指数、茎粗和根系活力等指标均达到最大,优于其他添加比例以及草炭添加量为60%的对照基质,较对照分别提高21.23%,95.26%,16.87%和175.00%。在灵芝菇渣的验证试验中得到了与白玉菇渣同样的结果,相同比例的配方在所有处理中表现最好,株高、壮苗指数、茎粗和根系活力等指标较对照分别提高42.80%,310.89%,18.59%和266.67%。表明理化性质近似的菇渣可以相互替代,采用相同的配比均可得到适宜扦插育苗基质配方,其中菇渣∶草炭∶珍珠岩∶粗蛭石=1.5∶4∶2∶2.5可作为白玉菇渣、灵芝菇渣等理化性质接近的菇渣在草莓扦插育苗基质配方中使用,为促进菇渣废弃物作为基质重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渣添加量 理化性质 草莓扦插育苗基质 壮苗指数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根系残落物储量特征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静雯 马祥庆 +3 位作者 田云龙 周丽丽 李林鑫 吴鹏飞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在对杉木林根系残落物储量动态特征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自身遗传特性、发育阶段、立地条件和营林措施4个方面对杉木林根系残落物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与论述,探讨在杉木林根系残落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趋势。研究... 在对杉木林根系残落物储量动态特征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自身遗传特性、发育阶段、立地条件和营林措施4个方面对杉木林根系残落物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与论述,探讨在杉木林根系残落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杉木林根系残落物深入研究和根系生态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根系残落物 生物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及心理因素对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昕阳 于书剑 +1 位作者 王倩 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85-1691,共7页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以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近年来对BPPV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病因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及残余症状发生...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以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近年来对BPPV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病因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及残余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仍有待探讨。目的分析继发性BPPV的临床特征,探讨BPPV的病因分类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及BPPV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及耳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BPPV的患者共340例,患者均同意行手法复位治疗。按是否存在原发病将患者分为原发性BPPV(原发组)、继发性BPPV(继发组)。继发组再按病因的不同分为5个亚组,主要病因包括突发性聋(SSNHL)、前庭性偏头痛(VM)、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炎(VN)、其他(如颅脑及耳部手术、Hunt综合征、颞骨骨折等)。比较原发组、继发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随访至首次复位后3个月,再按患者随访期内有无残余症状发生将患者分为出现残余症状组、未出现残余症状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及不同时段(诊断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分析BPPV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40例患者中,原发组184例(54.1%)、继发组156例(45.9%)。继发组较原发组患者发病年龄小,经2次以上复位治疗所占比例高,一次复位成功率低,3个月内复发率、残余症状发生率、诊断时SAS评分、诊断时SDS评分高(P<0.05)。继发性BPPV患者中不同病因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他(如颅脑及耳部手术、Hunt综合征、颞骨骨折等)病因患者年龄小于SSNHL、VM、MD、VN患者(P<0.05)。继发性BPPV患者中不同病因患者性别、受累半规管、复位次数、一次复位成功率、3个月内复发率、残余症状发生率及各时段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复位后3个月,出现残余症状组133例,未出现残余症状组207例。残余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昏沉感(59.40%,79/133)、不稳感(24.06%,32/133)及头颈部不适(9.77%,13/133),出现两种及以上症状者占6.77%(9/133)。出现残余症状组继发性病因所占比例、复位次数>2次所占比例高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P<0.05);出现残余症状组伴随疾病复发所占比例少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诊断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3个月SAS、SDS评分高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SAS评分(OR=1.231,95%CI=1.117~1.357,P<0.001)、SDS评分(OR=1.209,95%CI=1.113~1.314,P<0.001)是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继发性BPPV具有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率较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焦虑、抑郁情绪会影响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疾病 残余症状 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铲式青贮玉米起茬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阳 李强 +3 位作者 赵武云 戴飞 严兆荣 王久鑫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2-2145,共14页
为解决青贮玉米根茬和残膜难回收的问题,设计一种铲式青贮玉米起茬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联合作业机主要由起膜起茬铲、升运链、分离滚筒筛、集膜箱等部件组成。对联合作业机的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确定其结构和工作参数。... 为解决青贮玉米根茬和残膜难回收的问题,设计一种铲式青贮玉米起茬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联合作业机主要由起膜起茬铲、升运链、分离滚筒筛、集膜箱等部件组成。对联合作业机的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确定其结构和工作参数。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以机具前进速度、起膜起茬铲入土深度、分离滚筒筛转速为影响因素,以残膜拾净率和根茬起茬率为响应指标,建立响应面三维模型,得出机具前进速度和起膜起茬铲入土深度对机具残膜拾净率影响显著,而起膜起茬铲入土深度和分离滚筒筛转速对机具起茬率影响显著。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Optimization对机具作业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作业参数为机具前进速度3.54 km·h^(-1),起膜起茬铲入土深度12.94 cm,分离滚筒筛转速51.53 r·min^(-1)。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机具前进速度3.5 km·h^(-1),起膜起茬铲入土深度13 cm,分离滚筒筛转速50 r·min^(-1)作业条件下,残膜拾净率89.26%,根茬起茬率90.37%,机具运行稳定可靠,满足残膜回收机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起茬 残膜回收 联合作业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根部圆角滚压的残余应力分布及参数优化研究
5
作者 刘婧颖 李浩楠 +3 位作者 徐昊 杨知硕 赵彦伟 白清顺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0-65,72,共7页
面向高精度钛合金螺栓滚压工艺参数选择的难题,建立了螺栓根部圆角滚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螺栓根部圆角滚压后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滚压速度、滚压时间、摩擦系数、涂层厚度及滚压力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获得了优选的滚压工... 面向高精度钛合金螺栓滚压工艺参数选择的难题,建立了螺栓根部圆角滚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螺栓根部圆角滚压后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滚压速度、滚压时间、摩擦系数、涂层厚度及滚压力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获得了优选的滚压工艺参数组合。同时,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以根部圆角滚压残余应力积分中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滚压强化工艺参数及残余应力的优化数学模型,获得了优化后的高精度螺栓根部圆角滚压强化工艺参数,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为高精度螺栓的圆角滚压强化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压强化 根部圆角 残余应力 参数优化 螺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留地膜对棉花和玉米苗期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元桥 何文清 +2 位作者 严昌荣 郭瑞 赵彩霞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残膜量(0、90、180、360、540、720、900 kg·hm^(-2))对苗期棉花和玉米生长(干物质、株高和叶面积)、根系形态(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生理(根系活力、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并探究对两种作物...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残膜量(0、90、180、360、540、720、900 kg·hm^(-2))对苗期棉花和玉米生长(干物质、株高和叶面积)、根系形态(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生理(根系活力、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并探究对两种作物根系影响差异显著的残膜量临界值。结果表明,在0~540 kg·hm^(-2)残膜量范围内,残膜对苗期棉花的株高和叶面积不会造成显著降低的影响;随着残膜量的增加,苗期玉米株高和叶面积逐渐降低,在90 kg·hm^(-2)残膜梯度下开始显著降低。随着残膜量的增加,苗期棉花和玉米的根长、根表面积以及根系活力、CAT和P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90~180 kg·hm^(-2)残膜量梯度范围内,最小值出现在900 kg·hm^(-2)残膜量。由于玉米的须根系众多,根系与残膜接触的面积大,导致苗期玉米产生显著差异的残膜量临界值小于苗期棉花。残膜量在90~180 kg·hm^(-2)区间内,残膜会作为一种适度胁迫,作物苗期根系会主动进行适应性的生长,超过该范围残膜会对作物根系的生长造成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地膜 根系形态 根系生理 胁迫 棉花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污染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青军 危常州 +3 位作者 雷咏雯 王娟 吴同鲁 王晓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69-775,共7页
研究了土壤中地膜残留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随残留地膜的增加而减小,而土壤容重和比重随之增加。(2)在0-40cm土壤中。残膜能够刺激棉花根系的生长,当残膜量为900kg/h... 研究了土壤中地膜残留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随残留地膜的增加而减小,而土壤容重和比重随之增加。(2)在0-40cm土壤中。残膜能够刺激棉花根系的生长,当残膜量为900kg/hm^2以下时,棉花根表面积、根长密度和根重都大量增加;在40-100cm土壤中,残膜阻碍根系生长,使根系生物量下降。(3)随着残膜数量增加,棉花干物质重和冠/根均随着残膜量的增加而减小,棉花地下部地上部生长不协调,产量降低。因此,一定数量的残膜刺激根系生长的现象是棉花植株的适应性反应,而残膜对棉花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均有负面影响,残膜数量越大,减产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污染 棉花 残膜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根残体化感自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金燕 寸竹 +5 位作者 龙光强 张广辉 孟珍贵 李龙根 杨生超 陈军文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1-439,共9页
为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采收过程中残留须根的化感自毒效应,采用土培和水培2种方法,按不同比例添加三七须根粉碎物,检测根残体作用下土培三七土壤中皂苷的动态变化及水培三七根部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土培条件... 为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采收过程中残留须根的化感自毒效应,采用土培和水培2种方法,按不同比例添加三七须根粉碎物,检测根残体作用下土培三七土壤中皂苷的动态变化及水培三七根部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土培条件下,随着须根粉碎物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中皂苷成分种类增加、总皂苷含量减少。水培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添加须根粉碎物处理后的三七根尖细胞壁增厚,细胞中出现菌丝体;随着处理时间及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开始皱缩甚至破碎,细胞中无完整细胞器结构,三七根部细胞结构差异明显。研究表明三七采收过程中残留在土壤中的须根腐解释放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导致三七自毒效应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残根 皂苷成分 根尖形态 化感自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桩在低龈距磨牙残根残冠烤瓷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志红 胡军 +1 位作者 陈新民 黄隆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插销式分体桩与桩冠联合修复低龈距且根分叉较大的磨牙残根残冠的效果。方法对19例患者的19颗低龈距且根分叉较大的磨牙残根残冠行插销式分体桩与桩冠联合修复。沿着基牙根管的自然方向进行根管预备,用注射型硅橡胶印模材取... 目的探讨插销式分体桩与桩冠联合修复低龈距且根分叉较大的磨牙残根残冠的效果。方法对19例患者的19颗低龈距且根分叉较大的磨牙残根残冠行插销式分体桩与桩冠联合修复。沿着基牙根管的自然方向进行根管预备,用注射型硅橡胶印模材取模,分别制作插销式分体桩和桩核-金属烤瓷冠,玻璃离子粘接,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分体桩孔,完成修复。结果19颗残根残冠的修复体均固位良好,无松动、脱落,边缘密合,无牙龈炎症,咀嚼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插销式分体桩与桩冠联合修复低龈距且根分叉较大的磨牙残根残冠,可以取得较好的美观和固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系统 磨牙 残根 残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和灌根施药后吡虫啉在番茄植株中的分布及其对烟粉虱的防效 被引量:33
10
作者 宗建平 魏书娟 +1 位作者 王景阳 罗万春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9-224,共6页
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采用喷雾和灌根两种施药方法,测定了吡虫啉在植株内的分布动向及其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防效。结果表明,喷雾后第2d,吡虫啉消解率为56.1%,第10d接近90%;灌根后第2~21d茎内持留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施药方法不同,... 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采用喷雾和灌根两种施药方法,测定了吡虫啉在植株内的分布动向及其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防效。结果表明,喷雾后第2d,吡虫啉消解率为56.1%,第10d接近90%;灌根后第2~21d茎内持留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施药方法不同,吡虫啉对烟粉虱的防效不同。喷雾法施药对烟粉虱的短期防效好于灌根法(7d以内),但"持效期"较短,喷雾施药7d后,其防效大幅下降;而灌根施药后第7~21d内,吡虫啉对烟粉虱的防效一直保持在65%以上,在此期间可有效控制烟粉虱的危害。模拟雨水冲刷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在叶面的冲刷率始终在70%左右,表明吡虫啉叶面喷雾后没有或仅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叶片内部,因此,喷雾叶片在吡虫啉持留量略高于灌根的条件下,对烟粉虱的防效却不如灌根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法 灌根法 吡虫啉 烟粉虱 持留量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裘松波 卢礼 +3 位作者 徐昌会 张萍 周燕 张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和树脂核联合氧化锆全瓷冠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玻璃纤维桩和树脂核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残冠残根病例48例,共65颗牙(前牙26颗,后牙39颗,其中作为桥基牙的有22颗;残根18颗,残冠47颗)。于修复完成6个月...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和树脂核联合氧化锆全瓷冠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玻璃纤维桩和树脂核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残冠残根病例48例,共65颗牙(前牙26颗,后牙39颗,其中作为桥基牙的有22颗;残根18颗,残冠47颗)。于修复完成6个月至2年,对全部临床病例进行随访、检查和评估。结果 3颗残根修复后纤维桩脱落,失败率为4.62%,其中2颗经再治疗后有效,另1颗被放弃;其余病例氧化锆全瓷冠保持完整,纤维桩无脱落、折断;X线片示牙根和纤维桩无折断,无牙周和根尖的阴影,牙颈部无继发龋。结论应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残冠残根,达到了无金属修复的临床要求,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桩 氧化锆全瓷冠 残根 残冠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根系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51
12
作者 林涛 汤秋香 +5 位作者 郝卫平 吴凤全 雷蕾 严昌荣 何文清 梅旭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17-125,共9页
根系是获取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并通过根区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作物的生产效率,分析地膜残留量对土壤水分及根系构型的影响对认识、分析和评价残膜污染,发展残膜防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2 a田间模拟试验,设置了0(A)、225(B)、45... 根系是获取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并通过根区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作物的生产效率,分析地膜残留量对土壤水分及根系构型的影响对认识、分析和评价残膜污染,发展残膜防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2 a田间模拟试验,设置了0(A)、225(B)、450(C)、675(D)和900 kg/hm^2(E)5个地膜残留量处理,分析了地膜残留量对土壤水分分布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量对土壤水分,根系形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一定影响。根系生物量的80%~95%分布于0~30 cm的土层范围,该区域是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根系构型受地膜残留量影响较显著的区域。无残膜(0 kg/hm^2)处理的土壤水分状况、根系构型显著优于高残膜量(900 kg/hm^2)处理。随着残膜量的增加,生育期内0~50 cm土壤平均含水率逐渐降低,各土层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并产生水分优势流或水分阻隔效益。残膜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根系生物量、根质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系体积和根系平均直径。残膜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 a数据表明,与A处理相比,E处理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平均降低了37.36%,根质量密度平均降低了70.73%,根长密度平均降低了61.35%、根表面积密度平均降低了216.50%、根系体积平均降低了47.39%、根系平均直径平均降低了82.65%。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降低了18.50%和13.69%。因此建议采取合理的棉田净土措施,降低残膜污染对土壤水分及根系构型的影响,有利于提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根系 棉花 地膜残留量 产量及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膜对番茄苗期和开花坐果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邹小阳 牛文全 +5 位作者 刘晶晶 李元 官雅辉 梁博惠 郭丽丽 张明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3-1654,共12页
残膜污染已成为危害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不仅阻碍土壤水分和养分运移,而且影响作物生长。为探明残膜对不同生育期番茄生长的影响规律,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0 kg·hm-2、80 kg·hm-2、160 kg·hm-2、320 kg·hm-2、... 残膜污染已成为危害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不仅阻碍土壤水分和养分运移,而且影响作物生长。为探明残膜对不同生育期番茄生长的影响规律,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0 kg·hm-2、80 kg·hm-2、160 kg·hm-2、320 kg·hm-2、640 kg·hm-2和1 280 kg·hm-2共6种不同残膜量水平,研究残膜量对番茄苗期和开花坐果期的根系特征、地上部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生长模型定量分析残膜对番茄养分积累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阻碍了番茄苗期和开花坐果期根系的生长,根体积、根长密度和根干质量密度均随残膜量增加而降低;随着残膜量增加,苗期和开花坐果期的株高和茎粗均呈减小趋势,且株高和茎粗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番茄养分积累的始盛期和高峰期随残膜量增加而提前,番茄追肥的最佳时期也应提前。在番茄苗期和开花坐果期,根系、茎秆、花和幼果的干物质量均随残膜量增加而减少,而叶片的干物质量呈递增趋势。残膜对番茄苗期根系、地上部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阻碍作用高于开花坐果期。由此可见,残膜对番茄苗期的危害强于开花坐果期,且干物质积累的始盛期和高峰期均随残膜量增加而提前,加强番茄苗期水肥管理和提前水肥施加时间是减轻残膜危害的有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根系 干物质积累 生长指标 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慧娜 杨卫海 +1 位作者 荣保华 王清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7-238,243,共3页
以莲藕渣为原料,利用碱结合蛋白酶的方法提取莲藕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碱液浓度为5%,碱提温度为70℃,碱提时间为90min时,碱提效果较佳;而酶用量为0.3%,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90min时,酶解效果较好,不溶性... 以莲藕渣为原料,利用碱结合蛋白酶的方法提取莲藕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碱液浓度为5%,碱提温度为70℃,碱提时间为90min时,碱提效果较佳;而酶用量为0.3%,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90min时,酶解效果较好,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可以达到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渣 不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79
15
作者 赵亚丽 薛志伟 +2 位作者 郭海斌 穆心愿 李潮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55-165,共11页
为探明耕作方式、秸秆还田以及二者交互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农田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裂区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常规翻耕、深翻、深松)与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对周年农田土壤呼吸速率、相关土壤... 为探明耕作方式、秸秆还田以及二者交互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农田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裂区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常规翻耕、深翻、深松)与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对周年农田土壤呼吸速率、相关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温度、水分、紧实度、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两因素的互作效用,以及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深耕(深翻和深松)显著增加了全年土壤呼吸速率;秸秆还田增加了冬小麦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却显著降低了夏玉米季的土壤呼吸速率;深耕+秸秆还田可使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41.9%和21.0%。土壤温度、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正相关,土壤紧实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且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相关系数最大。深耕与秸秆还田交互使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34.9%和38.2%,根系干质量密度分别提高45.0%和39.4%,故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深翻或深松是黄淮海地区适宜的耕作方式。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黄淮海地区科学有效的土壤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温度 农作物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干物质积累 影响因素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渣堆肥对油松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嘉伟 刘勇 +2 位作者 王琰 娄军山 李国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7,共9页
【目的】研究蘑菇渣堆肥对油松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探究蘑菇渣堆肥替代草炭进行容器育苗的可行性,以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方法】以油松1年生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维持混合基质中珍珠岩比例不变,逐渐增加蘑菇... 【目的】研究蘑菇渣堆肥对油松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探究蘑菇渣堆肥替代草炭进行容器育苗的可行性,以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方法】以油松1年生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维持混合基质中珍珠岩比例不变,逐渐增加蘑菇渣堆肥的比例以替代草炭。试验设置堆肥添加比例0~75%组成8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基质处理理化性质及其对油松容器苗生长、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当蘑菇渣堆肥添加比例在30%以内时,各基质处理的出苗率能达到80%的生产指标,且苗木高度、地径、茎叶生物量以及茎根比等均与常用草炭处理(对照)无显著差异,而根系各相关形态指标(0<D≤0.5 mm的细根除外)保持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的堆肥最大添加比例能达到50%。随着蘑菇渣堆肥添加量的增大,苗木细根指标(累计长度、表面积、体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堆肥添加比例为30%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常用草炭处理。蘑菇渣堆肥的添加也能促进苗木体内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蘑菇渣堆肥比例为30%时叶氮、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苗木质量较高,有利于造林。各基质配方物理性质对于育苗是适宜的,基质密度虽随堆肥的添加而逐渐增大,但总体仍较轻,各基质保水通气特性亦差异不大。逐渐添加蘑菇渣堆肥比例大于40%后,基质pH由酸变碱会影响根系状态及离子吸收,是导致苗木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部分基质处理中EC值及有效性N、P、K养分水平的过高抑制细根生长,也是影响苗木其他指标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结论】从蘑菇渣堆肥替代草炭的育苗经济效益及生态角度考虑,本试验中最佳基质配方为蘑菇渣堆肥30%、珍珠岩25%、草炭45%。此研究结果可为蘑菇渣堆肥在容器苗培育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渣堆肥 油松 根系形态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残根处理术式和肩领设计对残根抗折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孟庆飞 陈丽娟 孟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残根处理术式(牙冠延长术和正畸牵引术)及不同肩领高度对预成碳纤维桩核修复后残根抗折力的影响。方法将56颗完整的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行根管治疗后,于颊侧釉牙骨质界上1.0 mm处截冠,制备残根模型,随机分为7组,每组8颗。... 目的探讨不同残根处理术式(牙冠延长术和正畸牵引术)及不同肩领高度对预成碳纤维桩核修复后残根抗折力的影响。方法将56颗完整的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行根管治疗后,于颊侧釉牙骨质界上1.0 mm处截冠,制备残根模型,随机分为7组,每组8颗。A组为对照组,根颈部不制备牙本质肩领;B、C、D组分别通过模拟牙冠延长术暴露残根颈部断面并制备一定高度的肩领(1.0、2.0、3.0 mm);E、F、G组分别通过模拟正畸牵引术暴露残根颈部断面并制备肩领(1.0、2.0、3.0 mm)。所有残根均采用碳纤维桩核联合铸造全冠修复。试件自全冠颈缘完成线下2.0 mm包埋于自凝塑料中,电子万能试验机以与牙长轴成150°、横梁位移速度1.0 mm·min-1于颊尖顶加载,测定折裂载荷及折裂方式。结果 A^G组试件的折裂载荷依次为(1.13±0.15)、(1.27±0.18)、(1.02±0.11)、(1.05±0.12)、(1.63±0.14)、(1.92±0.19)、(1.93±0.15)kN。残根颈部处理方式和牙本质肩领均对残根的抗折力产生显著的影响,且两因素间存在协同作用(F=33.396,P<0.001);在肩领高度相同时,采用模拟正畸牵引术组牙体的折裂载荷均显著高于采用模拟牙冠延长术组(P<0.001)。各组间折裂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1.00)。结论采用正畸牵引术暴露残根颈部断面,并制备1.0 mm以上高度的肩领,可以更好地提高残根的抗折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牵引术 牙冠延长术 牙本质肩领 残根 抗折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量对直播稻苗期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国伟 翟志华 +2 位作者 杨久军 王贺正 陈明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1-7,共7页
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 t/hm2(S1)、4.5 t/hm2(S2)、6 t/hm2(S3)和7.5t/hm2(S4)4种秸秆还田量,以秸秆不还田(S0)为对照,测定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直播稻的出苗率、干物重、根长、根系活性、秸秆腐解动态、土壤p H及... 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 t/hm2(S1)、4.5 t/hm2(S2)、6 t/hm2(S3)和7.5t/hm2(S4)4种秸秆还田量,以秸秆不还田(S0)为对照,测定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直播稻的出苗率、干物重、根长、根系活性、秸秆腐解动态、土壤p H及有机酸含量等指标,探讨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直播水稻出苗与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及土壤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降低直播水稻的出苗率,出苗率降低13.1~31.6个百分点,少量秸秆还田处理(S1)对直播水稻的根系形态、根系活性及植株干重无显著影响,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直播稻苗期生长发育速度及根系活性均降低,但出苗20 d后,S3与S4处理植株形态及根系活性无显著差异;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pH值及秸秆的腐解率,增加了土壤中秸秆腐解量与土壤中有机酸含量,但在S3与S4处理下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直播水稻出苗率与土壤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秸秆还田 出苗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桩修复不同缺损程度前牙抗折裂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压冲 冯云枝 陈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将离体上前牙进行根管治疗后分为4组,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后测试抗折裂强度。结果显示:牙本质肩领为2 mm组抗折裂强度较高。
关键词 残根 桩核 抗折裂强度 玻璃纤维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留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黄少辉 李俊良 +1 位作者 王继芳 金圣爱 《中国马铃薯》 2019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了探明残留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网袋法设置不同地膜残留量梯度种植马铃薯,于收获期分别测定马铃薯不同部位生物量、根系状况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地上及地下部干、鲜重受到土壤中残留地膜的影响,与无残... 为了探明残留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网袋法设置不同地膜残留量梯度种植马铃薯,于收获期分别测定马铃薯不同部位生物量、根系状况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地上及地下部干、鲜重受到土壤中残留地膜的影响,与无残膜处理相比差异显著,随着残留地膜数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残留地膜对马铃薯根系生长的抑制表现在根长、根总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量的减少,地膜残留量为180 kg/hm2时影响最大,根长、根总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量分别为无残膜处理的83.6%、79.6%、75.1%、76.4%。土壤中因地膜的存在导致马铃薯减产且达显著水平,地膜残留量最高的减产幅度最大,减产14.5%,但是各处理间减产幅度与地膜残留量多少不成线性相关。残留地膜对马铃薯的生长及产量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地膜 马铃薯 根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