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油菜黄单胞菌中烯脂酰ACP还原酶的功能鉴定 被引量:4
1
作者 余永红 马建荣 王海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4-522,共9页
烯脂酰ACP还原酶是细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Xcc)8004基因组中XC_0119(Xccfab V)注释为反-2-烯脂酰Co A还原酶基因.但其编码产物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烯脂酰ACP还原... 烯脂酰ACP还原酶是细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Xcc)8004基因组中XC_0119(Xccfab V)注释为反-2-烯脂酰Co A还原酶基因.但其编码产物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烯脂酰ACP还原酶Fab V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含有相同的催化活性中心Tyr-(Xaa)8-Lys序列.用携带Xccfab V的质粒载体互补大肠杆菌fab I温度敏感突变株JP1111,转化子能在42℃生长,表明Xccfab V能遗传互补大肠杆菌fab I突变.体外重建脂肪酸合成反应表明,Xcc Fab V能催化不同链长的烯脂酰ACP还原为脂酰ACP,且催化活性不受三氯森抑制.遗传学研究表明,Xccfab V是必需基因,不能获得Xccfab V基因敲除突变株.将携带大肠杆菌fab I的外源质粒导入野生菌后,可敲除染色体上的fab V基因,获得的替换突变株生长特性和脂肪酸组成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替换突变株对三氯森敏感.上述结果证实,野油菜黄单胞菌fab V是必需基因,编码烯脂酰ACP还原酶,参与脂肪酸从头合成反应,且Fab V是Xcc对三氯森耐受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脂肪酸合成 烯脂酰ACP还原酶 三氯森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脂肪酰基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石晶 石鑫强 +4 位作者 管翠萍 郑蕊 杨亚珺 王丽娟 梁文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1-360,共10页
脂肪酰基还原酶基因广泛参与植物的脂类代谢过程,影响植物雄配子体花药发育以及表皮蜡酯合成等。本研究利用RACE方法从宁夏枸杞(宁杞1号)花药中克隆脂肪酰基还原酶LbMS2-2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800bp,编码599个氨基酸,等电点为9.00。生... 脂肪酰基还原酶基因广泛参与植物的脂类代谢过程,影响植物雄配子体花药发育以及表皮蜡酯合成等。本研究利用RACE方法从宁夏枸杞(宁杞1号)花药中克隆脂肪酰基还原酶LbMS2-2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800bp,编码599个氨基酸,等电点为9.0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LbMS2-2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该蛋白序列与茄科植物甜辣椒、烟草和马铃薯中的脂肪酰基还原酶表现出较高的序列相似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LbMS2-2基因在枸杞花器官中表达,且在枸杞花药发育的四分体时期、单核花粉时期和双核花粉时期表达量较高。原位杂交结果证实该基因只在花药绒毡层和小孢子中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进一步验证LbMS2-2基因的叶绿体定位。以上结果表明,枸杞脂肪酰基还原酶基因是枸杞花器官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花药发育 脂肪酰基还原酶 LbMS2-2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海洪 胡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8-159,共12页
3–酮脂酰ACP还原酶属于短链醇脱氢酶/还原酶(SDR)超家族蛋白,参与细菌脂肪酸及相关物质合成,负责催化3–酮脂酰ACP还原为3–羟脂酰ACP。3–酮脂酰ACP还原酶在细菌中广泛存在,且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然而其生物学功能却展现出多样性。本... 3–酮脂酰ACP还原酶属于短链醇脱氢酶/还原酶(SDR)超家族蛋白,参与细菌脂肪酸及相关物质合成,负责催化3–酮脂酰ACP还原为3–羟脂酰ACP。3–酮脂酰ACP还原酶在细菌中广泛存在,且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然而其生物学功能却展现出多样性。本文对近年来细菌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结构特性、生物学功能和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加深对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理解和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酮脂酰ACP还原酶 II型脂肪酸合成系统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臭假单胞菌中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5是脂肪酸合成关键酶
4
作者 郭剑英 陈博 +4 位作者 李先其 况承伟 王海洪 马建荣 余永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02-1011,共10页
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催化脂肪酸合成中的第一步还原反应,是细菌生长的关键酶之一.恶臭假单胞菌在环境污染治理和工业聚羟基脂肪酸(PHA)的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编码6个FabG同源蛋白质... 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催化脂肪酸合成中的第一步还原反应,是细菌生长的关键酶之一.恶臭假单胞菌在环境污染治理和工业聚羟基脂肪酸(PHA)的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编码6个FabG同源蛋白质,与大肠杆菌FabG相比较,PpFabG5序列相似性最高(76.5%),其他几个PpFabG也都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约50%).除PpFabG4之外,其他的同源蛋白质都具有催化活性位点和N端辅因子结合位点.为研究恶臭假单胞菌中这6个FabG同源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本文进行了异体遗传互补、体外酶学活性分析、体内基因敲除与突变株性状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只有PpfabG1、PpfabG3、PpfabG5能恢复大肠杆菌fabG温度敏感突变株CL104在42℃时生长,其中PpfabG1互补株生长较弱.而在体外活性检测中,PpFabG1、PpFabG3和PpFabG5在脂肪酸合成起始反应和延伸反应中都具有催化活性,但PpFabG1活性较弱,PpFabG6仅在起始反应中具有催化活性. PpfabG5是恶臭假单胞菌生长的必需基因,不能被敲除,而其他几个PpfabG基因敲除后不影响菌体的生长,突变株的脂肪酸组成与野生菌也无差异.但PpfabG1、PpfabG2敲除后菌体的运动性下降,PpfabG3、PpfabG6突变影响了生物被膜的合成量,而PpfabG4、PpfabG6敲除突变株对H2O2的耐受性增强,表明这些基因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可能在菌体的不同逆境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菌 3-酮脂酰ACP还原酶 脂肪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定向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转染表达检测
5
作者 于建宁 杨燕燕 +3 位作者 于峰祥 时小艳 徐小波 王公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建立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SQR)的肠道定向表达载体,同时通过转染小鼠肠道上皮细胞确定载体的有效性,本试验采用重叠PCR、中间载体法、酶切连接法获得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转入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并鉴定重组载体的特异性... 为建立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SQR)的肠道定向表达载体,同时通过转染小鼠肠道上皮细胞确定载体的有效性,本试验采用重叠PCR、中间载体法、酶切连接法获得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转入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并鉴定重组载体的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以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质(IFABP)为启动子的SQR肠道定向表达载体pc DNA3.1(-)-IFABP-SQR-GFP,并在小鼠肠道上皮细胞中检测到表达的融合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表明IFABP启动子能够在肠道细胞中定向启动SQ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 定向表达载体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质 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产布氏杆菌烯脂酰ACP还原酶的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雷鸣 马金成 王海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471,共8页
烯脂酰ACP还原酶是细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流产布氏杆菌基因组有2个注释为烯脂酰ACP还原酶基因fabI的同源基因:fabI1和fabI2.由这2个fabI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别与大肠杆菌FabI有50%和51%的同源性,且都拥有与大肠杆菌FabI一样的... 烯脂酰ACP还原酶是细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流产布氏杆菌基因组有2个注释为烯脂酰ACP还原酶基因fabI的同源基因:fabI1和fabI2.由这2个fabI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别与大肠杆菌FabI有50%和51%的同源性,且都拥有与大肠杆菌FabI一样的催化中心Tyr-(Xaa)6-Lys序列.分别用携带这2个同源基因的质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fabI温度敏感突变菌株JP1111.转化子能在42℃生长,表明这2个基因均能遗传互补大肠杆菌fabI突变,并使此菌株恢复脂肪酸的合成.另外,体外酶学分析显示,由这2个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都拥有烯脂酰ACP还原酶活性,均能参与细菌脂肪酸合成.上述结果证实,流产布氏杆菌同时拥有2个同种类型的烯脂酰ACP还原酶,是一种新的烯脂酰ACP多样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布氏杆菌 细菌脂肪酸合成 烯脂酰ACP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萃取物及茶黄素对两类酮酰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杜亚涛 赵熲 +1 位作者 吴晓东 田维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01-706,共6页
利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了50%乙醇红茶萃取物和其主要活性成分茶黄素对存在于动物中的I型脂肪酸合酶的酮酰还原催化中心(KR)和存在于细菌中的II型脂肪酸合酶的酮酰还原酶(FabG)的抑制能力和抑制特征.这两个抑制剂对KR和FabG均有强的可逆... 利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了50%乙醇红茶萃取物和其主要活性成分茶黄素对存在于动物中的I型脂肪酸合酶的酮酰还原催化中心(KR)和存在于细菌中的II型脂肪酸合酶的酮酰还原酶(FabG)的抑制能力和抑制特征.这两个抑制剂对KR和FabG均有强的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能力,是KR和FabG的底物NADPH的竞争性抑制剂,并且NADPH可以显著降低它们不可逆失活KR和FabG的速率,表明这两个抑制剂可能作用于两种酮酰还原酶的NADPH结合位点.两个抑制剂对KR和FabG的抑制特征基本一致,表明两种不同进化程度的酮酰还原酶的活性部位很相似.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们有一段同源性很高的序列,可能与活性部位组成有关.因此,通过对FabG的研究能够了解KR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由于抑制能力强和来源丰富,这两个抑制剂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酶 酮酰还原酶 红茶 茶黄素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虫泌蜡初期全长转录组测序及FAR在雌雄虫中蛋白表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遵岭 吴国星 +4 位作者 高熹 于淑惠 杨斌 朱家颖 杨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2-771,共10页
【目的】了解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二龄雄虫泌蜡初期的基因表达,鉴定参与白蜡合成的脂酰辅酶A还原酶(fatty acyl-CoA reductase,far)基因,并明确FAR在白蜡虫雌雄虫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 【目的】了解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二龄雄虫泌蜡初期的基因表达,鉴定参与白蜡合成的脂酰辅酶A还原酶(fatty acyl-CoA reductase,far)基因,并明确FAR在白蜡虫雌雄虫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白蜡虫二龄雄虫泌蜡初期表达的基因,筛选获得与白蜡虫泌蜡相关的far基因;对关注的1个FAR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blot分析该FAR在白蜡虫雌雄虫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白蜡虫泌蜡初期的二龄雄虫成功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共获得81个far基因,筛选获得与白蜡虫泌蜡一致的6个基因,本研究关注的far基因命名为far3;成功制备了FAR3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单克隆抗体分析了FAR3在白蜡虫雌雄虫中的表达情况,证实FAR3在二龄雄虫中大量表达,在雌虫中有微量表达。【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泌蜡初期的白蜡虫二龄雄虫进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了与白蜡虫泌蜡相关的far基因;通过制备的FAR3单克隆抗体证实了FAR3在二龄雄虫分泌白蜡期高量表达,这为白蜡虫其他far基因功能研究以及探索白蜡虫泌蜡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白蜡合成基因 脂酰辅酶A还原酶 转录组测序 抗体制备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蜡酯聚球藻PCC7002的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晨柳 孔任秋 胡晗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2-1205,共4页
蜡酯是由含C16以上偶碳的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酯化形成的中性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油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行业。液态不饱和蜡酯还能作为航空航天工业、人工心脏、精密仪器仪表和特种机械等高科技领域专用的润... 蜡酯是由含C16以上偶碳的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酯化形成的中性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油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行业。液态不饱和蜡酯还能作为航空航天工业、人工心脏、精密仪器仪表和特种机械等高科技领域专用的润滑剂。目前使用的蜡酯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及矿石资源,来源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球藻PCC7002 蜡酯 蜡酯合成酶/酰基辅酶A: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 脂酰辅酶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3-酮基脂酰ACP还原酶110位天冬酰胺突变后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童文华 张文彬 +1 位作者 马金成 王海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3-721,共9页
3-酮基脂酰ACP还原酶催化3-酮基脂酰ACP还原为3-羟基脂酰ACP,是细菌脂肪酸合成反应的关键酶之一.为了明确该酶中110位的保守天冬酰胺残基在酶催化活性和酶结构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基因定点突变和蛋白质表达纯化技术,获得了大肠杆菌3-酮... 3-酮基脂酰ACP还原酶催化3-酮基脂酰ACP还原为3-羟基脂酰ACP,是细菌脂肪酸合成反应的关键酶之一.为了明确该酶中110位的保守天冬酰胺残基在酶催化活性和酶结构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基因定点突变和蛋白质表达纯化技术,获得了大肠杆菌3-酮基脂酰ACP还原酶FabG的两个突变蛋白:FabG N110Q和FabG N110L.圆二色谱结果显示,天冬酰胺残基的突变改变了FabG的空间结构,使突变蛋白的α螺旋结构明显增加.以3-酮脂酰ACP为底物的酶活性测定表明,突变蛋白的酶活性均有下降,但残存的酶活性达到了FabG的75%以上.突变蛋白FabG N110Q和FabG N110L具有3-酮基脂酰ACP还原酶的活性,能在体外重建细菌脂肪酸合成反应.对fabG温度敏感突变株的遗传互补分析表明,FabG蛋白110位天冬酰胺突变为谷氨酰胺或亮氨酸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仍能互补大肠杆菌的生长.本研究结果提示,FabG 110位的天冬酰胺残基不是参与3-酮基脂酰ACP还原酶催化反应的必需氨基酸,它只是作为结构氨基酸,在维持FabG的空间结构的稳定性方面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FabG 脂肪酸合成 3-酮基脂酰ACP还原酶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虫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家族鉴定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伟 安佳琪 +1 位作者 高熹 杨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3-752,共10页
【目的】对白蜡虫脂酰辅酶A还原酶(fatty acyl-CoA reductase,far)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以泌蜡昆虫白蜡虫作为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白蜡虫far基因家族进行鉴定。【结果】在白蜡虫基因组中共鉴定到30个far候选... 【目的】对白蜡虫脂酰辅酶A还原酶(fatty acyl-CoA reductase,far)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以泌蜡昆虫白蜡虫作为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白蜡虫far基因家族进行鉴定。【结果】在白蜡虫基因组中共鉴定到30个far候选基因,其中22个FAR结构域包含完整的1个NAD(P)H结合结构域和1个FAR C结构域。基序分析表明:多数白蜡虫FAR含有13个保守基序。白蜡虫far基因有6~11个外显子、5~10个内含子。白蜡虫FAR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白蜡虫FAR成员聚为2类。对不同物种FAR进行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AR聚类主要与物种亲缘关系有关,与功能的相关性不大。共线性分析与氨基酸相似性分析显示: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FAR相似性更高,一般同物种内FAR相似性最高。【结论】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白蜡虫far基因家族的进化,为深入研究白蜡虫far基因家族参与不同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脂酰辅酶A还原酶 基因家族 结构域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虫far3基因cDNA全长克隆、原核表达和酶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遵岭 王雪庆 杨璞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6,共8页
脂酰辅酶A还原酶(FAR)可将脂酰辅酶A还原为相应的脂肪醇,在白蜡生物合成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得白蜡虫Ericerus pela far3基因cDNA全长,其开放阅读框(ORF)1 566 bp。对白蜡虫FAR3编码蛋白进行系统发育... 脂酰辅酶A还原酶(FAR)可将脂酰辅酶A还原为相应的脂肪醇,在白蜡生物合成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得白蜡虫Ericerus pela far3基因cDNA全长,其开放阅读框(ORF)1 566 bp。对白蜡虫FAR3编码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FAR3与人类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等物种的FAR聚为一支;成功构建pET-30a eGFP/EpelFAR3原核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感受态细胞,在浓度为0.05 mmol·L^(-1)的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6 h后有较高的蛋白表达量;经Western blot验证,表达蛋白分子量与预估蛋白分子量符合;质谱分析蛋白质分值为3 900,肽段覆盖度74%,所得肽段与理论序列相符;利用底物C24脂酰辅酶A、C26脂酰辅酶A、C28脂酰辅酶A和C30脂酰辅酶A对原核表达蛋白进行活性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进行蛋白活性验证,没有理论产物相应脂肪醇的生成。本研究中白蜡虫far3 cDNA ORF的获得及原核表达的实现,为进一步的功能和组织表达定位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脂酰辅酶A还原酶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原核表达 酶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短链脱氢酶基因MdSDR响应腐烂病菌侵染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帅乐 肖珂雨 +1 位作者 王维东 黄丽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58-2165,共8页
短链脱氢/还原酶(SDR)是一类NAD(P)(H)依赖的氧化还原酶,负责催化生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的氧化还原步骤。为了探究苹果(Malus domestica)SDR(MdSDR)蛋白的功能,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苹果组培苗瞬时转化技术在苹果叶片中瞬时表达MdSDR,然后通... 短链脱氢/还原酶(SDR)是一类NAD(P)(H)依赖的氧化还原酶,负责催化生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的氧化还原步骤。为了探究苹果(Malus domestica)SDR(MdSDR)蛋白的功能,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苹果组培苗瞬时转化技术在苹果叶片中瞬时表达MdSDR,然后通过刺伤接种法研究过表达MdSDR对叶片抗病性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瞬时表达MdSDR后苹果中脂肪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瞬时表达MdSDR苹果叶片中的脂肪酸含量;利用尼罗红染色检测苹果叶片中的脂滴(LDs)积累情况。结果表明,瞬时表达MdSDR显著增强了苹果叶片对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抗病性,试验组叶片病斑直径相比对照组减小约14.46%(P<0.001);瞬时表达MdSDR后苹果叶片中脂肪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P<0.001),其中MdACCase上调48.41倍,MdKAR上调129.79倍,MdENR上调168.20倍,MdHAD上调8.67倍,MdβCT、MdKASⅠ和MdKASⅡ均上调约5倍;然而过表达MdSDR后苹果叶片中脂肪酸的积累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MdSDR后苹果叶片中调控脂滴合成的基因MdSEIPIN显著上调表达(P<0.05),脂滴数量大量增加。本研究初步证明MdSDR能够通过促进脂肪酸的合成,间接提高脂滴的数量,从而提高苹果的抗病性,为苹果抗性品种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脱氢/还原酶(SDR) 脂肪酸 脂滴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锶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慧玲 关桥伟 +4 位作者 龚林 肖业伟 余广 冯志强 盘强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4,共8页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锶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8 mg/L锶组、36 mg/L锶组和辛伐他汀组。对照组进食普通饲料,其余4组进食高脂饲料,第6周起给予18 mg/L和36 mg/L锶组浓度分别为18 mg/L和36 ...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锶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8 mg/L锶组、36 mg/L锶组和辛伐他汀组。对照组进食普通饲料,其余4组进食高脂饲料,第6周起给予18 mg/L和36 mg/L锶组浓度分别为18 mg/L和36 mg/L含锶饮用水,第11周起进行灌胃,18 mg/L和36 mg/L锶组分别灌浓度为18 mg/L和36 mg/L含锶水3 m L/kg体重,辛伐他汀组灌辛伐他汀10 mg/kg体重,对照组与模型组灌生理盐水3 m L/kg体重。第14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清TG、TC、LDL-C和肝组织TG、TC含量,并行肝组织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变性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GRP78、SREBP2、HMGCR和LDL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血清TC、LDL-C和肝TC、TG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36 mg/L锶组血清TC、LDL-C和肝TC、TG均降低(P<0.05)。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肝组织含大量的红染脂质颗粒,18 mg/L锶组、36 mg/L锶组及辛伐他汀组红染颗粒均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减少(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GRP78、SREBP2、HMGCR和LDLr蛋白表达水平,18mg/L锶组大鼠肝组织GRP78、SREBP2和LDLr蛋白表达水平,36 mg/L锶组大鼠肝组织LDLr蛋白表达水平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肝组织SREBP2和LDL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6 mg/L锶组大鼠肝组织GRP78、SREBP2和HMGC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而LDL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大鼠肝组织GRP78和HMGC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18 mg/L锶组大鼠肝组织GRP78、SREBP2、HMGCR和LDLr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较高浓度锶摄入可改善脂代谢紊乱,减轻NAFL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内质网应激、HMGCR活性和LDLr的功能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内质网应激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