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face Topography Modulates Cell Mechanosensing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1
作者 Bianxiao Cui Xiao Li +3 位作者 Wei Zhang Lasse Hyldgaard Klausen Francesca Santoro Zhao Wenting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6-36,共1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ell membrane and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is crucial for many cellular functions by modulating mechanosensitive signaling pathways.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such as 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ell membrane and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is crucial for many cellular functions by modulating mechanosensitive signaling pathways.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such as stiffness and topography affect such interactions.Our recent work reveals that surface topography of tens to hundreds of nanometer scale modulates cell signaling by activating intracellular curvature-sensitive proteins.We use vertical nanostructures protruding from a flat surface as a platform to induce precise curvatures on the cell membrane and to probe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live cells.Vertical nanopillars deform the plasma membrane inwards and induce membrane curvature when the cell engulfs them,leading to a reduction of the membrane-substrate gap distance.We found that the high membrane curvature induced by vertical nanopillars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curvature-sensitive proteins and stimulates several cellular processes in live cells including cellular endocytosis and cytoskeleton dynamics.Our studies show a strong interplay between biological cells and nano-featured surfaces,which is an essential considera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rfacing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TOPOGRAPHY Modulates CELL MECHANOSENSING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络构效失衡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生物力学特性机制相关性探微
2
作者 刘勇明 梁元钰 +7 位作者 庞立健 臧凝子 王靖宇 邹吉宇 王佳然 赵仲雪 郑钰 吕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938,共8页
以肺络构效失衡发病观为理论指导,提出肺络构效失衡乃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发生之始动因素,对IPF生物力学特性异常变化的发病机制加以阐述,认为肺组织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与肺之气络损伤、机械应力异常与肺... 以肺络构效失衡发病观为理论指导,提出肺络构效失衡乃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发生之始动因素,对IPF生物力学特性异常变化的发病机制加以阐述,认为肺组织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与肺之气络损伤、机械应力异常与肺之血络损伤、肺内常驻细胞生物力学响应与肺络构效失衡密切相关,最终导致肺组织刚度异常增加、肺组织渐进性瘢痕形成。将传统病机理论与微观病理变化相互融合,深入探究肺络构效失衡与IPF生物力学特性机制相关性,为探索IPF医工交叉研究提供方向,对丰富肺络病证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络构效 生物力学 细胞外基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与纤维化相互作用在糖尿病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进 李建省 +1 位作者 刘臻华 张新丽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0-988,共9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其核心病理特征包括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慢性炎症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以及启动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肾脏细胞...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其核心病理特征包括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慢性炎症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以及启动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肾脏细胞损伤、上皮-间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积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不仅破坏肾脏结构,还可导致肾小管间质扩展,进一步加剧肾脏功能衰退。近年来研究表明,慢性炎症与纤维化在DN进展中相辅相成,二者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疾病恶化。炎症反应不仅是纤维化发生的早期驱动因素,还可通过多种反馈机制加剧纤维化进程,形成炎症-纤维化恶性循环。但慢性炎症与纤维化之间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深入探索慢性炎症与纤维化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防治DN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慢性炎症、纤维化在DN中的作用机制,旨在深入理解DN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炎症反应 肾纤维化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外基质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脏器纤维化治疗的新兴靶点
4
作者 杨超 宋子毅 +5 位作者 王昌鑫 邝园园 程宜静 任可欣 李雪 林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9-1069,共11页
脏器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病理生理过程,尤其在肝、肾、肺、心等关键脏器中表现尤为显著。因其病因及复杂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给该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C,PD... 脏器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病理生理过程,尤其在肝、肾、肺、心等关键脏器中表现尤为显著。因其病因及复杂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给该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C,PDGF-C)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促有丝分裂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在生物体内发挥关键的生物学效应。PDGF-C能够激活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免疫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诱导其在纤维化进程中进行增殖与迁移,促进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过度沉积,共同调控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此外,PDGF-C还可与PDGF受体(PDGFR)特异性结合,进而激活JAK/STAT、PI3K/AKT、Ras-MAPK等多种信号转导途径,进一步加速纤维化进程。多项研究表明,在脏器纤维化进程中,PDGF-C因表达量呈现上调趋势的特点,有望成为治疗脏器纤维化疾病的潜在新兴靶点。本文综述了PDGF-C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及其在脏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了靶向PDGF-C/PDGFR通路抑制剂的研发与应用前景,旨在为脏器纤维化的诊治及新药开发提供新的策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 脏器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罚矩阵T混合模型及其在省域经济分类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泽安 汪钱荣 赵为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充分考虑矩阵数据的特性和数据内部的关联性,文章基于矩阵T分布建立矩阵T混合模型及其惩罚模型来研究聚类问题。在矩阵T混合模型的似然函数上对均值矩阵分量施加自适应核范数低秩惩罚,应用ECM算法提出惩罚似然估计算法,同时提出了一... 为充分考虑矩阵数据的特性和数据内部的关联性,文章基于矩阵T分布建立矩阵T混合模型及其惩罚模型来研究聚类问题。在矩阵T混合模型的似然函数上对均值矩阵分量施加自适应核范数低秩惩罚,应用ECM算法提出惩罚似然估计算法,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IC模型选择准则来选择最优的混合模型数量和调节参数,进而通过自适应核范数阈值自动实现低秩估计,实现准确聚类。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及与已有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用性,且将所建立的惩罚混合模型应用于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研究,得到了比较准确的聚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T分布 混合模型 自适应核范数 ecm算法 奇异值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拉伸载荷调控肺癌细胞行为的分子机制
6
作者 李祥天 温小晖 +5 位作者 王若琳 成云水 刘钊汝 吕英 樊庭宇 宫凤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拟揭示周期性应力刺激与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重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72292,初步探讨了硬基质环境下周期性拉伸应力(15%应变,0.2 Hz,持续7 d)对肺腺癌细胞A549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功能富集分... 目的本研究拟揭示周期性应力刺激与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重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72292,初步探讨了硬基质环境下周期性拉伸应力(15%应变,0.2 Hz,持续7 d)对肺腺癌细胞A549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线粒体内膜”和“含胶原的细胞外基质”,并筛选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L13)和V型胶原蛋白(COL5A1)作为调控该双表型的关键候选基因。GSEA分析进一步揭示了“CD22介导的B细胞受体信号调控”通路激活。结论机械信号可能通过调控MRPL13和COL5A1分子介导肺癌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代谢与细胞外基质重塑等表型改变,为肺癌机械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拉伸 肺癌 线粒体代谢 细胞外基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1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何新阳 梁伟 +2 位作者 王志华 朱志强 柏亚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CM-1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ECM-1和V...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CM-1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ECM-1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和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1的阳性表达与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和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753,P<0.05)。结论 ECM-1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呈正相关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相关,ECM-1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胃癌的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外基质重塑研究丹参-红花药对抗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王宁 薛志鹏 +3 位作者 邓庆庆 董泽阳 白吉庆 王小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4-1122,共9页
本文旨在探究丹参-红花药对(Salvia miltiorrhiza-Carthamus tinctorius drug pair,SCP)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通过构建ISO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采用2,3,5-氯... 本文旨在探究丹参-红花药对(Salvia miltiorrhiza-Carthamus tinctorius drug pair,SCP)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通过构建ISO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和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的心肌酶水平,并通过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与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蛋白,包括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κB p65,p-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hosphorylation 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α,p-IκB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issue inhibitor-1,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量。结果显示,SCP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心肌酶和心肌梗死面积,改善组织病理变化,显著下调α-SMA、p-NF-κB p65、p-IκBα、MMP9、ET-1、TGF-β1等的表达,上调TIMP-1的表达(P<0.05)。综上,SCP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蛋白,发挥对ISO诱导的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药对 心肌缺血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ECM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海涛 曹建民 +4 位作者 郭娴 龚平 冯玮 王灿 万子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71-1877,1904,共8页
本文对虾青素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7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n=12)、一般训练组(M组,n=12)、过度训练组(OM组,n=24)和虾青素+过度训练组(AM组,n=24)。实验中... 本文对虾青素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7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n=12)、一般训练组(M组,n=12)、过度训练组(OM组,n=24)和虾青素+过度训练组(AM组,n=24)。实验中对大鼠以20 mg/(kg·d)虾青素灌胃56 d,并进行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末次训练24 h后观察肾小球ECM沉积情况并测试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肾组织炎症因子蛋白和基因表达、TGF-β1基因表达等生化指标。结果显示,8周的训练导致大鼠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ECM沉积加强,肾功能损伤。肾小球ECM沉积,C、M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OM组较C、M组显著增加(P<0.01);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OM组和AM组显著高于C组(P<0.01),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8蛋白表达,OM组和AM组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mRNA、IL-1βmRNA、IL-6 mRNA和IL-18 mRNA表达,OM、AM组显著高于C组(P<0.01),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AM组(P<0.05)和OM组(P<0.01)显著高于C组,A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从而说明补充虾青素可以有效地抑制肾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减轻过度训练诱导的运动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发生时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维护ECM的动态平衡,延缓或避免对肾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TGF-Β1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M效果矩阵的雷达ECCM性能评估准则 被引量:4
10
作者 龙方 张晓林 刘湘斌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雷达抗干扰性能的评估问题一直受到雷达及其对抗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关注,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准则。从单部雷达研制与鉴定中抗干扰性能评估的需求出发,通过分析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对雷达工作性能的最终影响,以电子对抗效果矩阵为基础,提出... 雷达抗干扰性能的评估问题一直受到雷达及其对抗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关注,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准则。从单部雷达研制与鉴定中抗干扰性能评估的需求出发,通过分析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对雷达工作性能的最终影响,以电子对抗效果矩阵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雷达抗干扰性能综合评估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抗干扰性能 电子对抗效果矩阵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黏液样变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圻炘 张锋 +2 位作者 梁文卿 陈红 李素芳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0-724,共5页
二尖瓣黏液样变性(MMVD)是原发性二尖瓣反流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MMVD的病理表现包括瓣叶增厚、冗杂和脱垂,导致二尖瓣的结构与功能异常,最终引发二尖瓣反流。MMVD的发病机制涉及瓣膜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三种主要的细胞... 二尖瓣黏液样变性(MMVD)是原发性二尖瓣反流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MMVD的病理表现包括瓣叶增厚、冗杂和脱垂,导致二尖瓣的结构与功能异常,最终引发二尖瓣反流。MMVD的发病机制涉及瓣膜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三种主要的细胞类型异常,深入理解这三种细胞类型在MMVD中的调控机制对于诊治MMVD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二尖瓣的正常组织结构特点、MMVD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上述三种细胞类型在MMVD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MMVD的早期干预和精准治疗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黏液样变性 分子机制 细胞外基质重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A3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12
作者 付蕾 王贺 +2 位作者 杜清 周晓宇 解金红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8,共7页
高温需求因子A3(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factor A3,HtrA3)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目前已被研究证实是癌症、妊娠并发症等疾病的重要靶分子,该分子的调控作用得益于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一方面的有效整合和系统阐述... 高温需求因子A3(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factor A3,HtrA3)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目前已被研究证实是癌症、妊娠并发症等疾病的重要靶分子,该分子的调控作用得益于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一方面的有效整合和系统阐述。本文针对HtrA3的生物学功能如参与蛋白质质量控制、免疫调控;调节线粒体稳态和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降解和上皮间质转化;调节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进行了论述。此外,研究证实HtrA3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目前已有该分子在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相关报道。基于其功能广泛,HtrA3或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A3 心血管系统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益中药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孟君 曹建民 +1 位作者 郭娴 周海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3,共6页
观察补益中药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和补益中药+过度训练组(TM组,24只),M、OM、TM... 观察补益中药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和补益中药+过度训练组(TM组,24只),M、OM、TM组进行8周56天的游泳训练。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灌胃1次,TM组灌胃采用黄芪、红景天、丹参、苦参等组成的复合中药制剂,剂量为1 g·kg-1,体积为5 m L·kg-1,其他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末次训练后24 h,采用PAS染色观察肾小球ECM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NF-α、IL-1β、IL-6、IL-18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TNF-αm RNA、IL-1βm RNA、IL-6 m RNA、IL-18 m RNA、TGF-β1 m RNA表达。结果:1)8周实验后,肾小球ECM沉积,C、M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OM组较C、M组显著增加(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2)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OM组和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8蛋白表达,OM组和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m RNA、IL-1βm RNA、IL-6 m RNA和IL-18 m RNA表达,OM、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GF-β1m RNA表达,TM组(P<0.05)和OM组(P<0.01)显著高于C组,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结论:8周过度训练致大鼠发生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同时ECM沉积加强。补充补益中药可通过抑制肾脏组织TNF-α、IL-1β、IL-6、IL-18的表达进而减轻了过度训练诱导肾脏缺血再灌注发生时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抑制ECM的合成和(或)促进ECM的降解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延缓或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缺血再灌注对肾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中药 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额外结构域B(FN-EDB)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其靶向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4
作者 蔡军雨 李霞 +2 位作者 冯健男 李慧 王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7-1655,1664,共10页
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近年调控TME以逆转肿瘤进程作为治疗策略备受关注。为精准评估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并协助临床方案决策,急需准确有效的TME标志物与相关预测模型。纤维连接... 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近年调控TME以逆转肿瘤进程作为治疗策略备受关注。为精准评估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并协助临床方案决策,急需准确有效的TME标志物与相关预测模型。纤维连接蛋白是一种具有多个结构域的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在生理和病理过程扮演关键角色。其中,纤维连接蛋白额外结构域B(FN-EDB)在调控ECM与细胞间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功能。在活跃的组织重塑过程中,尤其在血管生成中,FN-EDB表达上调。研究显示,FN-EDB还参与调控肿瘤发生的多个关键环节,包括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影响免疫逃逸机制发展、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以及导致化疗耐药性产生等。因此,将FN-EDB作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开发相关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FN-EDB在TME中的作用以及针对该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治疗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纤维连接蛋白额外结构域B 细胞外基质 靶向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TIMP_1基因转染Ito细胞后对其ECM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仲 韩本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9-712,共4页
目的 探讨反义TIMP1基因对Ito细胞 (贮脂细胞 )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 (ECM )降解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全长TIMP1cDNA反向插入哺乳表达载体pCI neo中 ,构建反义TIM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 ,将反义TIMP1基因导入... 目的 探讨反义TIMP1基因对Ito细胞 (贮脂细胞 )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 (ECM )降解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全长TIMP1cDNA反向插入哺乳表达载体pCI neo中 ,构建反义TIM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 ,将反义TIMP1基因导入Ito细胞株CFSC 2G中 ,选择稳定转染的Ito细胞株培养 ,采用RT 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RIA等方法 ,观察TIMP1mRNA和蛋白、MMP1mRNA和蛋白、α1(Ⅲ )mRNA、FN蛋白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中PCI、PCⅢ、HA、LN水平的变化。结果 反义TIMP1基因能明显地抑制Ito细胞中TIMP1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 (P <0 0 1)。转基因细胞中α1(Ⅲ )mRNA、MMP1mRNA、FN蛋白的表达与未转基因细胞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转基因后Ito细胞培养上清中PCI、PCⅢ、HA、LN水平明显低于未转基因细胞 (P <0 0 1)。结论 反义TIMP1基因可以抑制贮脂细胞内源性TIMP1产生 ,但未影响MMP1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TIMP1基因 ITO细胞 细胞上基质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启神”针法调控细胞外基质改善SAMP8小鼠脑血流量提升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吴国庆 汪子栋 +4 位作者 杨佳一 陶宜琳 姜婧 高效铭 李志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3,共9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SAMP8小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细胞外基质成分和血脑屏障结构的影响,探讨“通督启神”针法改善SAMP8小鼠认知功能和调控脑血流量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6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针刺对SAMP8小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细胞外基质成分和血脑屏障结构的影响,探讨“通督启神”针法改善SAMP8小鼠认知功能和调控脑血流量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6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同源的10只雄性6月龄SAMR1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电针组予点刺“人中”、平刺“百会”和“印堂”,针柄连接电针仪,疏密波,频率100 Hz/2 Hz,电流2 mA,20 min/次,1次/d,共28 d,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均采用相同的固定束缚操作。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使用尼氏染色评估SAMP8小鼠海马神经元改变;采用激光散斑成像系统检测各组小鼠脑血流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SAMP8小鼠大脑额叶皮层组织血脑屏障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AMP8小鼠脑组织Collagen-Ⅳ、Fibronecti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督启神”针法可以改善SAMP8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P<0.05);减少海马神经元变性;可显著增加SAMP8小鼠脑血流灌注量(P<0.05);改善血脑屏障结构损伤情况;显著上调Collagen-Ⅳ含量(P<0.05),下调Fibronectin含量(P<0.0001)。结论“通督启神”针法能够良性调节SAMP8小鼠的细胞外基质,改善脑血流量,进而提升其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启神”针法 针刺 阿尔茨海默病 快速老化小鼠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硬度对新生血管生成过程的调控
17
作者 田欣 殷雪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5-658,共4页
新生血管性眼病是一种高度复杂且难治的致盲性眼病。在生理状态下,血管生成过程处于长期稳态状态;而新生血管性眼病发病过程中,病理性的新生血管会侵犯正常的眼部组织,使视功能受损甚至失明。而在新生血管形成的出芽、延伸、稳定的整体... 新生血管性眼病是一种高度复杂且难治的致盲性眼病。在生理状态下,血管生成过程处于长期稳态状态;而新生血管性眼病发病过程中,病理性的新生血管会侵犯正常的眼部组织,使视功能受损甚至失明。而在新生血管形成的出芽、延伸、稳定的整体过程中,基质硬度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对基质硬度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调控过程进行综述,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硬度 新生血管 细胞外基质 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软骨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柯桂芝 黄煜 +2 位作者 富丽萍 邹斌华 刘刚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90-1596,共7页
细胞外基质是关节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既往研究中更多地被认为是支撑软骨细胞的支架结构,提供机械负荷和弹性压缩的保护。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大量文献表明,细胞外基质具有动态性质,响应其局部微环境的改变进行组分的降解、沉积、释放... 细胞外基质是关节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既往研究中更多地被认为是支撑软骨细胞的支架结构,提供机械负荷和弹性压缩的保护。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大量文献表明,细胞外基质具有动态性质,响应其局部微环境的改变进行组分的降解、沉积、释放,进而对软骨细胞的功能和命运起到动态调节的作用。因此,该文概述了骨关节炎中,基质和软骨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软骨细胞的行为和关节稳态的影响。希望对基质-细胞互易关系的系统阐述能为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和软骨组织工程的设计构建提供新的见解。具体来说,该文先总结了组成细胞外基质的典型分子组件及其在基质中赋予的机械性能和软骨细胞中发挥的机械转导功能。接着,讨论了在骨关节炎进程中,软骨细胞在局部微环境中异常机械负荷或创伤的干扰下,对基质组件的合成分解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该文重点阐述了异常重塑的细胞外基质通过介导生物活性分解片段的生成,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及机械特性的改变对软骨细胞信号转导及骨关节炎病理进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细胞外基质 细胞因子 机械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β对大鼠软骨细胞炎症因子和ECM降解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利 贾丽娜 +6 位作者 马天文 王新宇 吕良钰 于跃 赵明超 刘琳 陈鸿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8,共7页
研究探讨白介素-1β(IL-1β)刺激大鼠软骨细胞不同时间后,对炎症因子环氧合酶(COX-2)和前列腺素E2(PGE2)、软骨降解酶基质金属蛋白酶-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ADAMTS-4)以及细胞外基质(ECM)降解蛋白硫酸软骨素846(CS846)和软骨寡聚蛋白(COMP... 研究探讨白介素-1β(IL-1β)刺激大鼠软骨细胞不同时间后,对炎症因子环氧合酶(COX-2)和前列腺素E2(PGE2)、软骨降解酶基质金属蛋白酶-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ADAMTS-4)以及细胞外基质(ECM)降解蛋白硫酸软骨素846(CS846)和软骨寡聚蛋白(COMP)影响。试验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方法鉴定软骨细胞。10 ng·mL^(-1) IL-1β分别刺激大鼠软骨细胞0、12、24和48 h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软骨细胞COX-2和ADAMTS-4蛋白变化,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GE2、CS846和COMP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IL-1β刺激软骨细胞COX-2、PGE2、COMP和CS846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ADAMTS-4在IL-1β刺激12和48 h时表达显著增加。研究发现,IL-1β刺激大鼠软骨细胞48 h内促进软骨细胞分泌ADAMTS-4、COX-2和PGE2蛋白,使关节软骨ECM发生降解,促进COMP和CS846含量增加并介导OA软骨退变。试验采用10 ng·mL^(-1) IL-1β对软骨细胞刺激0、12、24和48 h后检测相关炎症因子与ECM降解蛋白,为研究OA发生发展以及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实现对OA病情发展的评估,并为选择高效诊疗方案及相关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白介素1Β 细胞外基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NECM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彦君 孔维佳 毕胜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自制同种异体天然细胞外基质(NatureExtracellularMatrix,NECM)在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中的价值,从而在体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我们采用的去污剂-酶四步法制作的NECM在组织工程学中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0只新...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自制同种异体天然细胞外基质(NatureExtracellularMatrix,NECM)在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中的价值,从而在体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我们采用的去污剂-酶四步法制作的NECM在组织工程学中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0只新西兰大白兔,于其双耳廓制造1郾0×1郾0cm大小的软骨缺损后,分别作以下研究①灰兔NECM修复兔耳廓缺损。②灰兔NECM复合软骨膜修复兔耳廓缺损;③不植任何材料的空白对照。术后4、6、12、24周取材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NECM植入后4、6周有轻重不一的炎症反应,第12周炎症反应消失,NECM周边无包裹现象。第12周时NECM复合软骨膜组有软骨膜细胞长入NECM,此时的软骨膜细胞多处于增殖期,24周时软骨膜细胞继续增殖分化细胞逐渐长入NECM深部,且部分软骨膜细胞发育成熟。单纯NECM修复组,第6周出现纤维结缔组织长入NECM,12、24周纤维结缔组织逐渐长入NECM深部,并逐渐取代NECM。结论①NECM可诱导软骨膜细胞增殖分化生长,修复软骨缺损;②NECM具有较好的组织亲和性和相容性;③软骨膜细胞可以作为NECM再生软骨的种子细胞的来源;④软骨膜可以阻止纤维结缔组织侵入修复区NE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m 耳廓 软骨缺损 天然细胞外基质 组织工程学 软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