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AF1 mediates apoptosis through a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pathway in colon cancer 被引量:6
1
作者 俞丽芬 王继德 +1 位作者 邹冰 王振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1-541,共1页
Background:XIAP-associated factor 1(XAF1)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function of the 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a member of the IAP family that exerts antiapoptotic effects.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 Background:XIAP-associated factor 1(XAF1)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function of the 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a member of the IAP family that exerts antiapoptotic effects.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pathway is thought to increas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o protect cells from apoptosis.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RK1/2 signaling pathway and XAF1 in colon cancer.Methods:Four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s,HCT1116 and Lovo(wildtype p53),DLD1 and SW1116(mutant p53),were used.Lovo stable transfectants with XAF1 sense and antisense were established.The effects of dominant-negative MEK1(DN-MEK1)and MEK-specific inhibitor U0126 on the ERK signaling pathway and expression of XAF1 and XIAP proteins were determined.The transcription activity of core XAF1 promoter was assessed by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Apoptosis was determined by Hoechst 33258 staining.Results:U0126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XAF1 in a time-and dose-dependent manner.A similar result was obtained in cells transfected with DN-MEK1 treatment.Conversely,the expression of XIAP was down-regulated.Activity of the putative promoter of the XAF1 gen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U0126 treatment and DN-MEK1 transient transfection.rhEGF-stimulated phosphorylation of ERK appeared to have little or no effect on XAF1 expression.Overexpression of XAF1 was more sensitive to U0126-induced apoptosis,whereas down-regulation of XAF1 by antisense reversed U0126-induced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Conclusions:XAF1 expression was up-regulated by inhibition of the ERK1/2 pathway through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which required de novo protein synthesi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XAF1 mediates apoptosis induced by the ERK1/2 pathway in colon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结肠癌 胞外信号传导激酶 路径 XIAP XAF1 细胞因子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 kinase is necessary for melanoma-mediated regulation of VE-cadherin disassembly
2
作者 Payal Khanna Avery August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S1期16-17,共2页
Introduction Vascular endothelial (VE)-cadherin is localized to the endothelial borders and the adherens junctions,which are regulated by changes in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GTPases,and intracellular c... Introduction Vascular endothelial (VE)-cadherin is localized to the endothelial borders and the adherens junctions,which are regulated by changes in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GTPases,and intracellular calcium. We pre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 p38 MAP kinase is necessary for melanoma-mediated regulation of VE-cadherin disassembl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对肺炎克雷伯菌致重症肺炎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晓萍 刘萍萍 +5 位作者 刘晓琳 郑艳 孙滨 丁健 朱元祺 李峻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致重症肺炎(KP)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感染K.pneu‐moniae建立KP大鼠模型并用大黄素处理。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KP组、低浓度大黄素组(20mg/kg)、中浓度大黄素组...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致重症肺炎(KP)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感染K.pneu‐moniae建立KP大鼠模型并用大黄素处理。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KP组、低浓度大黄素组(20mg/kg)、中浓度大黄素组(40 mg/kg)、高浓度大黄素组(80mg/kg)、大黄素+sirtinol[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活性抑制剂]组(80 mg/kg大黄素+30μL/kg sirtinol);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瑞氏-吉姆萨染色(Wright-Giem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检测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肺组织中IL-6、TNF-α、IL-1β表达;电镜扫描观察各组肺组织中细胞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C3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SIRT1、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LC3-II、LC3-I、c-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K.pneumoniae诱导的肺炎大鼠肺组织呈现严重损伤,肺部炎性浸润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动脉血中PaO_(2)和SaO_(2)水平降低,PaCO_(2)水平升高,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细胞凋亡率和c-caspase-3/caspase-3水平增加,细胞自噬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水平降低(均P<0.05)。大黄素处理后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升高动脉血中PaO_(2)和SaO_(2)水平,降低Pa‐CO_(2)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恢复细胞自噬水平(均P<0.05),而使用SIRT1抑制剂sirtinol抑制SIRT1/AMPK信号通路后部分逆转了大黄素对KP大鼠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通路进而增强大鼠肺组织细胞自噬,抑制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为KP提供潜在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肺炎克雷伯菌 重症肺炎 大鼠 细胞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讨芍药苷对脓毒症肠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雷娇 张铭 +4 位作者 龚禹 李若男 谢菁 张彬枫 马玉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554,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芍药苷(P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肠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赤芍治疗脓毒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分子对接用于探究PF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芍药苷(P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肠损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赤芍治疗脓毒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分子对接用于探究PF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结合活性。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脓毒症肠损伤模型。造模24 h后取材,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Chiu's评分;ELISA检测肠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肠通透性指标二胺氧化酶(DAO)、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血清D-乳酸及有氧糖酵解产物L-乳酸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SIRT1、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赤芍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可通过作用于SIRT1等靶点治疗脓毒症。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F与SIRT1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LPS组HE染色显示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Chiu's评分升高,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升高,DAO、I-FABP含量下降(P<0.05),血清D-乳酸、L-乳酸含量增加(P<0.05),SIRT1表达下调,PKM2、NLRP3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比较,LPS+PF组HE染色和Chiu's评分显示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肠组织IL-1β、IL-18含量下降,DAO、I-FABP含量升高(P<0.05),血清D-乳酸、L-乳酸含量减少(P<0.05),SIRT1表达上调,PKM2、NLRP3表达下调(P<0.05);与LPS+PF组比较,LPS+PF+EX527组HE染色显示肠组织病理损伤加重,Chiu's评分升高,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升高,DAO、I-FABP含量下降(P<0.05),血清D-乳酸、L-乳酸含量增加(P<0.05),SIRT1表达下调,PKM2、NLRP3表达上调(P<0.05)。结论:PF可以缓解小鼠脓毒症肠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表达,抑制PKM2介导的有氧糖酵解进而降低NLRP3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损伤 芍药苷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M2型丙酮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亚砷酸钠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5
作者 陈峣 于漫 +4 位作者 李昕 尉玉婷 刘旭丹 王欢欢 王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及其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亚砷酸钠(NaAsO_(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aAsO_(2)暴露HT-22细胞,建立体外NaAsO_(2)暴露模型。...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及其介导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在亚砷酸钠(NaAsO_(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aAsO_(2)暴露HT-22细胞,建立体外NaAsO_(2)暴露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4、6、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5 mmol/L)独立干预组,NAC(5 mmol/L)与NaAsO_(2)(10μmol/L)联合干预组。二氯荧光素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6、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升高,细胞核中p-ER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p-CREB、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8、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10μmol/L NaAsO_(2)暴露组相比,NAC与NaAsO_(2)联合干预组细胞中ROS水平显著降低,细胞核中p-ER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p-CREB、Bcl-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NaAsO_(2)暴露激活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通过阻碍p-ERK核易位过程抑制CREB信号通路,从而诱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凋亡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眼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如苹 王普博 +1 位作者 卢秀珍 吴秋欣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31-737,共7页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细胞能量状态的“分子开关”,调节多种代谢途径以维持能量平衡,在多种眼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总结了AMPK在多种眼科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重点涵盖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细胞能量状态的“分子开关”,调节多种代谢途径以维持能量平衡,在多种眼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总结了AMPK在多种眼科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重点涵盖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以及眼表疾病等疾病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与AM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了AMPK信号通路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同时分析了目前相关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随着研究的深入,针对AMPK信号通路的调控策略有望为未来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潜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代谢调控 自噬 线粒体功能 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激活SGK1保护舒尼替尼导致心肌损伤
7
作者 李从欣 李雪靖 +2 位作者 郄素会 阎伟 高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90,共7页
目的在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衍生心肌细胞(hiPSC-CMs)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RVMs)水平,观察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SGK1)在舒尼替尼导致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小檗碱潜在其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舒尼替尼及小檗碱给药对h... 目的在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衍生心肌细胞(hiPSC-CMs)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RVMs)水平,观察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SGK1)在舒尼替尼导致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小檗碱潜在其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舒尼替尼及小檗碱给药对hiPSC-CMs人氨基端前脑钠素(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影响;采用激酶活性光度法定量检测舒尼替尼及小檗碱给药对hiPSC-CMs SGK1活性的影响;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NRVMs中SGK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SGK1阻断剂进行SGK1阻断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舒尼替尼和SGK1抑制剂显著升高了hiPSC-CMs的NT-proBNP水平(P<0.01),小檗碱给药激活SGK1可以显著降低NT-proBNP和cTn-I水平(P<0.01),SGK1抑制剂给药抵抗小檗碱的保护作用(P<0.01)。舒尼替尼和SGK1抑制剂显著降低hiPSC-CMs SGK1活性(P<0.01),小檗碱给药激活SGK1可以显著保护舒尼替尼导致的hiPSC-CMs SGK1活性抑制(P<0.01)。舒尼替尼和SGK1抑制剂显著降低NRVMs中SGK1蛋白表达(P<0.01),小檗碱给药激活SGK1可以显著保护舒尼替尼导致的SGK1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舒尼替尼抑制SGK1活性导致心肌损伤,小檗碱激活SGK1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心肌损伤 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衍生心肌细胞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 小檗碱 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芥子气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
8
作者 黄丽娟 杜冰 +1 位作者 徐子瑛 袁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1-517,共7页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芥子气(SM)经呼吸道中毒导致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N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雾化给予生理盐水)、SM组(雾化给予SM 5 mg·kg^(-1))和SM+Res 10和20 mg·k...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芥子气(SM)经呼吸道中毒导致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N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雾化给予生理盐水)、SM组(雾化给予SM 5 mg·kg^(-1))和SM+Res 10和20 mg·kg^(-1)组(雾化给予SM 5 mg·kg^(-1)1 h后,分别雾化给予Res 10和20 mg·kg^(-1))。各组小鼠SM处理0、24、48和72 h后分别称重。给予SM 72 h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分别称湿重和干重,计算肺组织湿/干比;HE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 mRNA表达;二代测序技术检测SM组和SM+Res 20 mg·kg^(-1)组小鼠肺组织的转录组变化,RT-q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和沉寂信息调节因子1(SIRT1)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给予SM 72 h后,SM组体重显著降低,肺组织湿/干比显著增加;肺泡腔萎缩,组织明显实质化,肺组织内局部炎性细胞弥散性浸润;肺组织中IL-6和IL-1βmRNA表达显著升高。与SM组比较,SM+Res 10和20 mg·kg^(-1)组小鼠体重显著增加,肺组织湿/干比显著减小;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肺组织中IL-6和IL-1β mRNA表达显著降低。转录组数据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M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和SIRT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与SM组相比,SM+Res 10和20 mg·kg^(-1)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 mRNA表达显著升高,SIRT1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Res对SM诱导的小鼠ALI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气 急性肺损伤 转录组 白藜芦醇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ncRNA malat-1/miR-133通路调控p-ERK1/2探讨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对阿霉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9
作者 王楠 唐燕萍 +3 位作者 蔡虎志 陈新宇 李少东 陈雪靓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3,I0026,共6页
目的基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etastasis 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微小RNA-133(microRNA-133,miR-133)通路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磷酸化(p-ERK1/2)探... 目的基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etastasis 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微小RNA-133(microRNA-133,miR-133)通路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磷酸化(p-ERK1/2)探讨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对阿霉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使用2.67μmol/L阿霉素(adriamycin,ADR)培养液共培养45 h以建立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正常+W组(W: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miR-133过表达组、miR-133过表达+W组、ADR组[ADR:阿霉素(adriamycin)]、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共8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MTT法检测,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lncRNA malat-1、miR-133以及ERK1/2 mRNA的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ERK1/2及p-ERK1/2的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ADR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正常对照组、miR-133过表达组、正常+W组、miR-133过表达+W组心肌细胞活性依次增加(P<0.05);NT-proBNP含量依次降低(P<0.05)。实验后各组心肌细胞ERK1/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R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正常对照组、miR-133过表达组、正常+W组、miR-133过表达+W组miR-133表达依次增加(P<0.05);lncRNA malat-1表达依次降低(P<0.05)。实验后各组心肌细胞ERK1/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R组、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正常对照组、miR-133过表达组、正常+W组、miR-133过表达+W组p-ERK1/2蛋白表达依次降低(P<0.05)。结论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能够降低心肌细胞p-ERK1/2蛋白表达从而对慢性心力衰竭发挥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心肌细胞中的lncRNA malat-1/miR-133通路进行调控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 H9C2心肌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微小RNA-133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法调控小鼠卵母细胞自噬促进其成熟的分子机制研究
10
作者 吴忠玉 刘雪平 +5 位作者 唐思玲 张新苗 郗红燕 何文娟 吴莉园 段彦苍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98-1905,共8页
目的:研究补肾法对体外培养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及其对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和自噬的影响。方法:150只雌性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和自噬抑制剂组小鼠蒸馏水灌... 目的:研究补肾法对体外培养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及其对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和自噬的影响。方法:150只雌性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和自噬抑制剂组小鼠蒸馏水灌胃,补肾组、补肾加自噬抑制剂组、补肾加MEK抑制剂组小鼠补肾调经Ⅱ、Ⅲ号方灌胃。剥离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进行体外培养。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卵母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螯合体1(p62)、MEK1/2、ERK1/2 mRNA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卵母细胞LC3、p62、MEK1/2、ERK1/2、p-MEK1/2、p-ER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升高,胞质中皮质颗粒密度降低,卵母细胞中LC3、MEK1/2、ERK1/2 mRNA表达升高,p6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LC3、p-MEK1/2、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自噬抑制剂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降低,胞质中皮质颗粒密度升高,卵母细胞中LC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6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自噬抑制剂组比较,补肾加自噬抑制剂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升高,胞质中皮质颗粒密度降低,LC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6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补肾组比较,补肾加MEK抑制剂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降低,胞质中皮质颗粒密度升高,卵母细胞中LC3、MEK、ERK mRNA表达降低,p6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LC3、p-MEK1/2、p-ERK1/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肾调经系列方可通过激活MEK/ERK信号通路提高卵母细胞自噬水平从而促进小鼠卵母细胞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经系列方 小鼠 卵母细胞 自噬 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信号通路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双组分系统结构特征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11
作者 罗博煜 滕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0-653,共14页
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TC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信号传递系统,其由组氨酸激酶(histidine kinase,HK)和反应调控蛋白(response regulator,RR)组成,在感知信号后通过自磷酸化和磷酸基团转移等过程实现信号的传递,这... 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TC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信号传递系统,其由组氨酸激酶(histidine kinase,HK)和反应调控蛋白(response regulator,RR)组成,在感知信号后通过自磷酸化和磷酸基团转移等过程实现信号的传递,这种信号传递过程能够确保细菌对外界刺激做出正确的响应,使得双组分系统在细菌感知与应答外界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双组分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例如信号感知范围广、可编程性和具有鲁棒性等特点,基于双组分系统工程化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已成功应用于光遗传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本综述着重介绍了双组分系统的结构组成和信号转导机制,阐述了信号转导过程中的特异性和方向性,探讨了双组分系统应用于合成生物学中的鲁棒性和安全性等优势,以期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拓展基于双组分系统的生物传感器的种类和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系统 组氨酸激酶 反应调控蛋白 合成生物学 细胞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3调节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减轻牙周炎大鼠炎症反应促进成骨
12
作者 张雪颖 孟鑫 +3 位作者 刘志臻 张康 冀洪海 孙敏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8,共13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3(Rb3)在牙周炎症环境中对成骨的促进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干性鉴定。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Calcein-AM)与碘化丙啶(PI)检测...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3(Rb3)在牙周炎症环境中对成骨的促进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干性鉴定。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Calcein-AM)与碘化丙啶(PI)检测Rb3对hPDLSCs活力的影响。体外细胞实验分组:对照组、10μg/mL脂多糖(LPS)组、10μg/mL LPS+100μmol/L Rb3组和10μg/mL LPS+200μmol/L Rb3组。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成骨诱导后各组hPDLSCs的ALP活性。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成骨诱导后各组hPDLSCs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PDLSCs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相关蛋白表达情况。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结扎组、结扎+Rb3组。对左侧磨牙-上颌骨组织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检测完成后,将左侧磨牙-上颌骨制作牙周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炎细胞浸润、附着丧失情况。马松(Masson)染色检测牙龈胶原纤维的破坏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RUNX2蛋白、p-ERK蛋白表达情况。qRT-PCR法检测大鼠牙龈组织中TGF-β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清IL-6蛋白表达情况。大鼠心脏血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占比。采用GraphPad Prism 10.1.2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b3对hPDLSCs活性无影响。hPDLSCs成骨诱导后的qRT-PCR与ALP染色结果显示Rb3可抑制炎症性hPDLSCs内IL-6、IL-8基因表达,促进TGF-β基因表达,同时促进炎症性hPDLSCs成骨分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b3抑制炎症性hPDLSCs p-ERK蛋白表达。micro-CT、Masson染色、HE染色结果显示Rb3可促进牙周炎大鼠牙槽骨的形成,同时抑制牙周纤维组织破坏、附着丧失及炎症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b3可促进牙周炎大鼠外周血Treg细胞分化。ELISA与qRT-PCR结果显示Rb3可抑制牙周炎大鼠IL-6蛋白表达,促进TGF-β基因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b3可促进牙周炎大鼠RUNX2蛋白表达,抑制p-ERK蛋白表达。结论Rb3可能通过调控p-ERK通路减轻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症反应,并促进hPDL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3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成骨分化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RK1A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阿糖胞苷耐药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冯佳巍 于洪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DYRK1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阿糖胞苷(Ara-C)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THP-1细胞中过表达及沉默DYRK1A基因,观察THP-1细胞对Ara-C敏感性是否发生改变。RT-PCR检测Ara-C转运或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m 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及... 目的:探讨DYRK1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阿糖胞苷(Ara-C)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THP-1细胞中过表达及沉默DYRK1A基因,观察THP-1细胞对Ara-C敏感性是否发生改变。RT-PCR检测Ara-C转运或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m 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调节DYRK1A对Ara-C处理细胞SAMHD1表达的影响。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Cyclin L2与DYRK1A及SAMHD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过表达DYRK1A组THP-1细胞对Ara-C敏感性下降,而基因沉默组对Ara-C敏感性上升。DYRK1A过表达及沉默不影响Ara-C转运或代谢基因表达。过表达DYRK1A可以增加细胞内SAMHD1的表达,而沉默DYRK1A降低SAMHD1表达。Cyclin L2与DYRK1A及SAMHD1在THP-1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结论:DYRK1A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Ara-C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Cyclin L2相互作用,增加SAMHD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A 阿糖胞苷耐药 细胞周期蛋白L2 不育ɑ基序结构域和组氨酸/天冬氨酸残基双联体结构域包涵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介导自噬反应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磊 赵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6-470,477,共6页
目的: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介导自噬角度,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SIRT1抑制剂... 目的: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介导自噬角度,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SIRT1抑制剂组、自噬激活剂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通过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法复制KOA大鼠模型,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AMPK抑制剂组、自噬激活剂组分别使用10μmol/kg白藜芦醇、10μmol/kg白藜芦醇+10 mg/kg EX527、2 mg/kg雷帕霉素进行干预,4周后,观察大鼠Lequesne MG膝关节级别;测定大鼠膝关节液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HE染色与TUNEL染色观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及凋亡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软骨细胞自噬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p-AMPK、AMPK、LC3、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局部反应、步态反应、关节活动、关节肿胀程度加重(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自噬激活剂组局部反应、步态反应、关节活动、关节肿胀程度减轻(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粗糙,存在纤维化变性、边缘丘状隆起,细胞器减少,可见空泡变性,自噬小体数目增多,膝关节液IL-6、TNF-β水平、软骨细胞凋亡率、Beclin-1和LC3B/A升高(P<0.05),软骨组织SIRT1、p-AMPK/AMPK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自噬激活剂组大鼠软骨组织细胞排列紊乱、边缘丘状隆起等现象有改善,自噬小体数目增多,膝关节液IL-6、TNF-β水平、软骨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软骨组织SIRT1、p-AMPK/AMPK、Beclin-1和LC3B/A水平升高(P<0.05);SIRT1抑制剂可逆转白藜芦醇组对大鼠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激活SIRT1/AMPK通路介导自噬KOA大鼠软骨细胞凋亡,SIRT1抑制剂可逆转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白藜芦醇 自噬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WA as a functional molecule to regulate via MAPK cascades and F-actin cancer cells migration cytoskeleton 被引量:1
15
作者 Chen, H. R. Bai, J. Ye, J. Liu, Z. L. Chen, R. Mao, W. G. Li, A. P. Zhou, J. W.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4-1114,共1页
关键词 JWA基因 白血病 分裂素相关蛋白激酶 细胞骨架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含欢 刘斌云 +7 位作者 霍真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王寒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BRAF、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改变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病例6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SMARCA4、BRAF、P53、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PCR检测。结果64例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56.59±13.27)岁;46例(71.88%)位于结肠,18例(28.12%)位于直肠;60例(93.75%)为腺癌,4例(6.25%)为其他类型;11例(17.19%)为T1或T2期,53例(82.81%)为T3或T4期;24例(37.50%)出现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方面,64例中1例(1.56%)SMARCA4部分肿瘤细胞表达减弱或缺失,4例(6.25%)BRAF肿瘤细胞阳性表达,35例(54.69%)P53为突变型表达;45例(70.31%)PD-1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阳性比例分数<10%,19例(29.69%)≥10%;52例(81.25%)PD-L1联合阳性分数<10,12例(18.75%)≥10。64例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阴性;4例(6.25%)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1例SMARCA4表达缺失病例未检测到SMARCA4基因改变。PD-L1的表达与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和PD-1的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0.223,P=0.001;χ^(2)=11.979,P=0.001)。结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较少出现SMARCA4表达减弱或缺失及NTRK融合基因改变,少数病例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Pan-TRK和BRAF免疫组织化学可作为NTRK融合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的初筛方法。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例中更容易出现PD-L1蛋白高表达,这部分患者有望获益于免疫治疗。P53突变与PD-L1表达无相关性,PD-1的高表达和PD-L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结直肠癌 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4在甲基苯丙胺诱导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17
作者 汤进 胡国铅 +4 位作者 曾梁 赵东升 唐贵疆 刘建业 申丽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8-889,共12页
目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是一种非法的精神活性物质,可以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其中泌尿系统是其毒性作用的重要靶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管亲和调控激酶4(microtubule affinity regulating kinase 4,MARK4)在METH诱导急... 目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是一种非法的精神活性物质,可以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其中泌尿系统是其毒性作用的重要靶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管亲和调控激酶4(microtubule affinity regulating kinase 4,MARK4)在METH诱导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只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ETH组,每组5只。METH组腹腔注射METH(20 mg/kg,每天1次,连续3 d),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注射24 h后处死小鼠,通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和肾脏HE染色检测AKI模型是否建立成功;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METH诱导AKI的肾脏组织与正常肾脏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质印迹法验证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准确性,选择目标分子,检测小鼠肾脏中MARK4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MARK4在METH诱导AKI中的作用。首先在BUMPT细胞中建立METH毒性模型,筛选出合适的METH处理浓度和时间;使用抑制剂抑制MARK4的表达,检测METH处理后BUMPT细胞的活力以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共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质17个,其中上调11个,下调6个(均P<0.05)。METH处理后小鼠肾脏中MARK4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BUMPT细胞的活性随METH处理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均P<0.05),其中4 mmol/L的METH处理后BUMPT细胞活力下降至60%。与对照组相比,MARK4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随着METH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均P<0.05),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MARK4表达可以改善METH引起的BUMPT细胞活性下降情况,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减少BUMPT细胞的细胞凋亡。结论:MARK4在METH诱导AKI小鼠模型中高表达,MARK4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来介导METH中毒所致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急性肾损伤 微管亲和调控激酶4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18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K1对Cyclin B/Cdc2通路介导小鼠G_(1)期受精卵卵裂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慧灵 韩迪 +2 位作者 郭文秀 庞海垚 孟峻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8-637,共10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在小鼠细胞周期G_(1)期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相关机制。方法:取若干只4~6周龄且体质量约为20 g的雌鼠和若干只8周龄以上且体质量约为30 g的雄鼠,雌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在小鼠细胞周期G_(1)期受精卵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阐明相关机制。方法:取若干只4~6周龄且体质量约为20 g的雌鼠和若干只8周龄以上且体质量约为30 g的雄鼠,雌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每只10 IU,48 h后腹腔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每只10 IU,并将注射HCG的雌鼠与雄鼠1∶1合笼过夜。取交配成功的雌鼠受精卵,注射HCG后分别于12~21 h、21~26 h、26~28 h和28~30 h收集细胞周期G_(1)期、S期、G2期及M期的受精卵,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形态表现。收集小鼠超排卵后G_(1)期受精卵,体外转录生成mRNA后,分为未注射组、Tris-EDTA缓冲液注射组(TE注射组)和SGK1-mRNA注射组。采用SGK1抗体与KSOM培养液配置1∶25、1∶50、1∶100、1∶200和0共5种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的培养液,培养小鼠G_(1)期受精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受精卵中SGK1蛋白表达水平和各组小鼠及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HCG注射不同时间受精卵中磷酸化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Cdc2)酪氨酸15位点(Cdc2-pTyr15)去磷酸化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和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受精卵发育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G注射不同时间小鼠受精卵中磷酸化SGK1-苏氨酸256位点(SGK1-pThr256)和Cdc2-pTyr1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未注射组和TE注射组比较,SGK1-mRNA注射组SG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HCG注射后27~28 h,SGK1-mRNA注射组小鼠受精卵中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逐渐消失,至HCG注射29 h,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完全消失;HCG注射后28~29 h,未注射组和TE注射组小鼠受精卵中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逐渐消失,至HCG注射后30 h,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完全消失;随着SGK1抗体浓度升高,不同浓度SGK1抗体组受精卵中Cdc2-pTyr15磷酸化信号减弱和磷酸化信号消失的时间逐渐延长。HCG注射后27 h,SGK1-mRNA注射组小鼠受精卵开始卵裂;HCG注射后31 h,SGK1-mRNA注射组受精卵几乎全部分裂为G2期细胞受精卵;HCG注射后33 h,0和1∶200 SGK1抗体组受精卵全部发生卵裂;随着SGK1抗体浓度升高,1∶25、1∶50和1∶100 SGK1抗体组受精卵卵裂逐渐减少,在1∶25 SGK1抗体组受精卵卵裂减少最明显。HCG注射后31 h,与未注射组和TE注射组比较,SGK1-mRNA注射组小鼠受精卵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卵裂率明显升高(P<0.05)。注射HCG后31和33 h,随着SGK1抗体浓度升高,与1∶200 SGK1抗体组比较,1∶100、1∶50和1∶25SGK1抗体组受精卵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卵裂时间延长,受精卵卵裂率降低(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1∶25 SGK1抗体组受精卵卵裂率最低。HCG注射后27 h,小鼠受精卵中SGK1-pThr256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或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HCG注射后28~29 h,小鼠受精卵中Cdc2-pTyr15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并于HCG注射后30 h完全消失。结论:过表达或抑制SGK1均会影响小鼠G_(1)期受精卵进入M期的时间,SGK1蛋白可能是小鼠G_(1)期受精卵早期发育的调控因子之一,其可能通过Cdc2调节G_(1)期受精卵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 受精卵 细胞分裂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卵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激活MEK/ERK信号通路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干眼症大鼠眼表功能障碍和病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瑾 龚兰兰 吕旭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9-1095,共7页
目的:探究虎杖苷对干眼症(DED)大鼠眼表功能障碍和病变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8只为对照组,其余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建立DED模型,建模后分为模型组、0.05%虎杖苷组、0.5%虎杖苷组、0.5%虎杖苷+U0126[丝裂原活... 目的:探究虎杖苷对干眼症(DED)大鼠眼表功能障碍和病变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8只为对照组,其余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建立DED模型,建模后分为模型组、0.05%虎杖苷组、0.5%虎杖苷组、0.5%虎杖苷+U012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抑制剂]组,每组18只;各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进行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干预第7、14、21、28天,进行Schirmer测试检测各组大鼠泪液分泌量,荧光素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损伤;RT-qPCR检测角膜和结膜组织促炎因子TNF-α、IFN-γ和IL-1βmRNA表达;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学变化;PAS染色评估结膜杯状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角膜和结膜组织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泪液分泌量、BUT、结膜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角膜损伤评分、TNF-α、IFN-γ和IL-1β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角膜上皮层变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新生毛细血管;与模型组相比,0.05%虎杖苷组和0.5%虎杖苷组泪液分泌量、BUT、结膜杯状细胞数量、p-MEK1/2/MEK1/2和p-ERK1/2/ERK1/2显著升高(P<0.05),角膜损伤评分、TNF-α、IFN-γ和IL-1β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角膜组织病理损伤明显缓解;U0126可显著减弱虎杖苷对DED大鼠眼表功能障碍和病变的保护作用。结论:虎杖苷可能通过激活MEK/ERK通路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DED大鼠眼表功能障碍和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虎杖苷 炎症 眼表功能障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