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SLM热机耦合结构动态优化设计
1
作者 郭计云 贾权 +1 位作者 郭巨寿 张艳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3-88,共6页
等效静态负载法(ESLM)为动态响应优化技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用于具有单个机械负载的支架、横梁、杆和薄板等简单结构或网格要求较低的结构,但在热机械负荷的耦合作用下研究很少。因此,基于ESLM的热力机械耦合结构动态优化方法的... 等效静态负载法(ESLM)为动态响应优化技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用于具有单个机械负载的支架、横梁、杆和薄板等简单结构或网格要求较低的结构,但在热机械负荷的耦合作用下研究很少。因此,基于ESLM的热力机械耦合结构动态优化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结合热弹性与等效静态方法,在热负荷与机械负荷耦合作用下,得出动态负荷的等效静态转换机制,并以悬臂束为例,验证热物理场和热结构中的等效理论,这同样适用于耦合物理。以典型的瞬态热力机械耦合结构——柴油发动机活塞为研究对象,通过活塞-热-机械耦合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提取16个关键位置的应力和位移结果,进行等效转换计算。结果表明:等效转换前后被检查区域的最大等效应力误差在3%以内,最大位移误差在2%以内。进一步分析比较活塞热力负荷作用下的静态优化和基于ESLM的动态优化结果,第一环槽的两个优化活塞变形、应力和温度相似,但ESLM动态优化与静态优化相比使活塞质量降低4.7%。研究成果证明了基于ESLM的动态优化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动态优化 等效静态负载法 等效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桥塔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及其等效静力风荷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宇 冯朴 +1 位作者 李加武 付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5,共10页
为研究超高桥塔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方法及其等效静力风荷载,根据某实际工程中的超高桥塔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进而设计了相应的气弹模型,并开展了风洞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超高桥塔风致振动的非线性时程计算,并基于... 为研究超高桥塔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方法及其等效静力风荷载,根据某实际工程中的超高桥塔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进而设计了相应的气弹模型,并开展了风洞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超高桥塔风致振动的非线性时程计算,并基于阵风荷载因子法,对比了以位移、内力和应力为单一目标的超高桥塔的等效静力风荷载。结果表明:斜风作用下的桥塔风致振动比较显著,其影响随着风速的增大而愈加明显;当风向角为75°~90°时,超高桥塔将在风速为35~50 m·s^(-1)的区间发生顺桥向的侧弯涡振,但幅值较小;基于应力的阵风荷载因子比基于位移或内力的阵风荷载因子更加稳定,这使得基于应力的等效静力风荷载要优于基于位移或内力的等效静力风荷载,比较适合于超高桥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桥塔 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阵风荷载因子 等效静力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LM的机械系统动态响应优化算法研究综述
3
作者 张艳岗 宋智文 +2 位作者 毛虎平 王英 刘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13,共8页
相比于静态优化技术的成熟研究与应用,由于动态约束一般很难处理,动态响应优化一直是系统优化设计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基于系统响应场等效思想将结构动态响应优化问题转化为静态优化问题的等效静态载荷算法(ESLM),为机械系统动态优化设... 相比于静态优化技术的成熟研究与应用,由于动态约束一般很难处理,动态响应优化一直是系统优化设计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基于系统响应场等效思想将结构动态响应优化问题转化为静态优化问题的等效静态载荷算法(ESLM),为机械系统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ESLM的系统动态响应优化理论在不同机械系统设计领域展露出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文中总结分析了目前结构动态特性优化算法与结构动态响应优化算法的研究及应用现状,重点针对近十年来基于ESLM的结构动态响应优化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基于ESLM的动态响应优化技术的研究趋势,力求为机械系统优化技术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其应用于重大科学工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响应优化 等效静态载荷算法 多物理场耦合 拓扑优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钢管混凝土束风机塔筒风振特性研究
4
作者 高翔 郭宏超 +1 位作者 郭品彰 梁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7,共10页
随着风电资源优势区开发逐渐饱和,风电开发的重心开始向风资源条件相对恶劣的低风速地区转移,分布式、大功率、高塔筒和长叶片已经成为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束风机塔筒,该塔筒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束拼... 随着风电资源优势区开发逐渐饱和,风电开发的重心开始向风资源条件相对恶劣的低风速地区转移,分布式、大功率、高塔筒和长叶片已经成为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束风机塔筒,该塔筒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束拼接而成,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和耗能能力强的优点。为研究该塔筒结构的风振响应特性,选用Kaimal脉动风速功率谱,采用谐波合成法模拟风荷载时程曲线,对其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并计算了风振系数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结果表明:该新型塔筒在额定风速下位移塔顶位移最大值为911.84 mm,对应的水平位移角为1/154,符合规范要求。塔筒各构件的强度较好,且具有较大的安全富余度。基于位移等效的阵风荷载因子法计算得到的风振系数值较低;在惯性风荷载法计算得到的等效静力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基底剪力与结构随机振动分析得到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塔筒 矩形钢管混凝土束 风振响应 动力时程分析 等效静力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二维等效静力风荷载的导线风偏刚性直棒法
5
作者 楼文娟 顾逸 张跃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5,共9页
刚性直棒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输电导线风偏响应估算方法,在输电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适用对象仅限于水平风作用下的未覆冰导线,对于线路常遇的覆冰以及二维风荷载情况未能涉及。该文采用阵风荷载包络线法(GLE法)推导了二维... 刚性直棒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输电导线风偏响应估算方法,在输电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适用对象仅限于水平风作用下的未覆冰导线,对于线路常遇的覆冰以及二维风荷载情况未能涉及。该文采用阵风荷载包络线法(GLE法)推导了二维等效静力风荷载的表达式,获得了考虑二维风荷载作用的导线风荷载调整系数,通过引入二维等效静力风荷载改进了现有刚性直棒法,改进后的刚性直棒法综合考虑了线路是否覆冰、二维风荷载、上升气流以及风的脉动效应。建立了某真型输电线路的精细化有限元仿真模型,采用覆冰导线气动力风洞试验结果和非线性数值仿真验证了改进后刚性直棒法的准确性。基于改进后的方法分析了竖向平均风速和导线覆冰厚度对风偏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二维等效静力风荷载的导线风偏刚性直棒法是一种准确度明显提高的通用方法,能适用于常规的、覆冰的、有上升气流的多种工况下的导线风偏位移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风偏 阵风荷载包络线法 二维等效静力风荷载 覆冰导线 刚性直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隔震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和等效静风荷载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志豪 黄国庆 +2 位作者 周颖 杨庆山 杨旭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2-860,共9页
基于高层建筑风荷载规范,建立了基底隔震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下的运动方程,推导得到了结构风振响应均方根.通过3栋高度不同的隔震高层建筑工程案例,对比分析了它们隔震前后的结构动力特性和顺风向风致响应;提出了与非隔震建筑等效静风荷载... 基于高层建筑风荷载规范,建立了基底隔震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下的运动方程,推导得到了结构风振响应均方根.通过3栋高度不同的隔震高层建筑工程案例,对比分析了它们隔震前后的结构动力特性和顺风向风致响应;提出了与非隔震建筑等效静风荷载在表达形式上一致的基底隔震建筑等效静风荷载公式,其中对风振因子简化公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结构隔震后在初始刚度弹性范围内的振动频率降低,阻尼比减小,振型在隔震层位置存在滑移,因此结构各响应较非隔震建筑增大;提出的背景因子简化公式可精确估计隔震结构风振系数,同时也可用于加速度的计算.该研究为高层隔震建筑在弹性范围内的风振验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基底隔震 风致响应 等效静风荷载 背景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挖掘机落物保护装置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超 鹿鹏程 +2 位作者 赵曰贺 张行 仇文宁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8-394,共7页
针对某型电动挖掘机的乘员防护,提出使用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拓扑优化方法设计落物保护装置(Falling Object Protective Structures,FOPS)。首先,使用基于位移等效原则的等效静态载荷法,将动态非线性碰撞过程简化为多工况条件下的静态... 针对某型电动挖掘机的乘员防护,提出使用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拓扑优化方法设计落物保护装置(Falling Object Protective Structures,FOPS)。首先,使用基于位移等效原则的等效静态载荷法,将动态非线性碰撞过程简化为多工况条件下的静态非线性变形过程。随后,提出使用加权系数法,将动态非线性拓扑优化简化为多工况条件下的静态非线性拓扑优化,可显著提高拓扑优化的计算速率和收敛性。最后,基于拓扑优化结果设计FOPS,并按照GB/T 17771—2010进行仿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新设计的FOPS无须额外加强即可满足乘员落物保护要求,且FOPS的总质量减轻了49.8 kg,这对降低工程机械的采购和使用成本,以及满足节能减排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等效静态载荷法 电动挖掘机 落物保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风作用下超大跨跨海斜拉桥典型施工状态抖振响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沁峰 马存明 鲜荣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5,共7页
为研究风偏角和风速对超大跨跨海斜拉桥典型施工状态抖振性能的影响,以黄茅海大桥为背景,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对斜风作用下该桥边塔最大单悬臂、中塔最大双悬臂、边塔最大双悬臂3种典型施工状态的抖振响应进行分析,并对基于气弹模型风... 为研究风偏角和风速对超大跨跨海斜拉桥典型施工状态抖振性能的影响,以黄茅海大桥为背景,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对斜风作用下该桥边塔最大单悬臂、中塔最大双悬臂、边塔最大双悬臂3种典型施工状态的抖振响应进行分析,并对基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和《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018)的等效静阵风荷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大跨跨海斜拉桥各典型施工状态抖振响应最不利风偏角为0°~30°,各典型施工状态在各风偏角下的抖振响应与风速呈二次函数关系;各典型施工状态下竖向抖振响应主要由主梁一阶对称竖弯模态贡献,横向和扭转抖振响应主要由桥塔一阶横弯模态贡献;与基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的等效静阵风荷载相比,基于规范计算的等效静阵风荷载偏不安全,建议进一步研究超大跨跨海斜拉桥的等效静阵风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桥梁 斜拉桥 斜风作用 典型施工状态 抖振响应 等效静阵风荷载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监测方法在桥梁静载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煦阳 张玮 +1 位作者 赵长军 孙利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为了缓解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成本与测点数量之间的矛盾,获得更加全面的监测信息,探索了一种将实测数据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混合监测方法。首先通过适当假设将经典的结构平衡方程进行简化,再从有限元模型中提取结构柔度矩阵,并由实测数据反... 为了缓解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成本与测点数量之间的矛盾,获得更加全面的监测信息,探索了一种将实测数据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混合监测方法。首先通过适当假设将经典的结构平衡方程进行简化,再从有限元模型中提取结构柔度矩阵,并由实测数据反算出等效荷载,最后将其带回原方程计算所需的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从部分响应数据到全局响应数据的扩展,且计算效率较高,可避免反复的有限元分析。混合监测技术对结构响应的计算有较高的精度,计算得到的响应与实际响应误差均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监测 静载试验 健康监测 柔度矩阵 等效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多相材料结构动态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占金青 王啸 +1 位作者 蒲圣鑫 刘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5,共9页
为了满足多相材料结构动态性能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多相材料结构动态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序列固体各向同性料插值模型惩罚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以多个动载荷作用的多相材料结构总动态柔顺度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结构质... 为了满足多相材料结构动态性能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多相材料结构动态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序列固体各向同性料插值模型惩罚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以多个动载荷作用的多相材料结构总动态柔顺度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结构质量和成本为约束条件,构建多相材料结构动态拓扑优化模型,利用等效静态载荷法将多相材料结构动态拓扑优化问题转化为多工况下的多相材料结构静态拓扑优化问题,以降低灵敏度分析的复杂程度;采用移动渐近线算法求解多相材料结构动态拓扑优化问题。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有效性的,与传统的拓扑优化方法相比,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多相材料结构动态拓扑优化求解时间节省了75%,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与单相材料拓扑优化结果相比,多相材料结构动态拓扑优化设计获得的结构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材料结构 动态拓扑优化 等效静态载荷法 序列固体各向同性料插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导弹挂架结构减重优化设计
11
作者 张鹏程 雷征 +3 位作者 赵冠臣 李青松 韩召辉 王延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4-1461,共8页
为实现某新型并联导弹挂架的减重需求,以并联挂架的转接梁为典型对象,利用有限元进行了转接梁的强度分析,确定了最大应力位置和应力分布。通过等效静态载荷法和子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转接梁子模型的多工况拓扑优化,获取了材料... 为实现某新型并联导弹挂架的减重需求,以并联挂架的转接梁为典型对象,利用有限元进行了转接梁的强度分析,确定了最大应力位置和应力分布。通过等效静态载荷法和子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转接梁子模型的多工况拓扑优化,获取了材料最佳分布。对几何重建模型进行了尺寸优化,在同时考虑质量、变形和应力的基础上,实现了转接梁结构的详细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在满足强度条件下,重量减少了43.1%,最大应力下降了13.1%,可为同类产品的减重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导弹挂架 强度分析 等效静载荷法 子模型技术 减重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排障−吸能的高速列车排障器结构双尺度拓扑优化设计
12
作者 郭砚昭 张乐乐 窦伟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6-1978,共13页
排障器置于列车前端,先于车体冲击排开轨道上的障碍物。在列车速度或障碍物尺寸发生改变时,排障器结构在刚度和吸能特性上具有不同的设计要求。为了设计一种耦合排障−吸能的结构形式,提出一种整体大刚度(排障)、局部结构降低冲击力(削... 排障器置于列车前端,先于车体冲击排开轨道上的障碍物。在列车速度或障碍物尺寸发生改变时,排障器结构在刚度和吸能特性上具有不同的设计要求。为了设计一种耦合排障−吸能的结构形式,提出一种整体大刚度(排障)、局部结构降低冲击力(削峰吸能)的双尺度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在以刚度为目标的整体结构初设计中确定变形区间,并在串行路线下完成以引导结构变形为目标的局部结构优化,最终形成新型排障器。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标准EN 15227的静载荷工况下,新型排障器结构的质量降低了7%,同时,结构安全性提升;在冲击刚性墙仿真中,相较于原有排障器,新型排障器的峰值力降低了17.5%,且优化后的缓冲梁结构使排障器中部产生的弯折变形变为压缩变形,有效缓解了排障器后侧对车体结构的挤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排障器 等效静态载荷法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脱硫塔风振效应及等效风荷载研究
13
作者 李阳 张庆华 +2 位作者 杨辉 汪志昊 赵金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39,共7页
变截面是工程设计中常见的结构类型,此类结构风效应在现行规范中受到的关注较少,规定仍较为粗糙。以某高耸脱硫塔为研究对象,综合时、频域数值仿真,详细研究圆柱形分段变截面高耸结构顺、横风向的风致动力响应特性,探讨了横风向涡激共... 变截面是工程设计中常见的结构类型,此类结构风效应在现行规范中受到的关注较少,规定仍较为粗糙。以某高耸脱硫塔为研究对象,综合时、频域数值仿真,详细研究圆柱形分段变截面高耸结构顺、横风向的风致动力响应特性,探讨了横风向涡激共振的判定及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变截面圆柱结构常见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的差异及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结构第1阶模态是圆柱形变截面脱硫塔风效应的控制振型;应重点关注此类结构上部涡激振动对横风向响应的贡献;鉴于脱硫塔风致振动以共振响应为主,采用惯性力法或三分量(平均、背景和共振)法计算等效风荷载更符合实际分布规律。时、频域分析结果与我国现行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分段式变截面高耸结构精细化风振效应研究提供工程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变截面脱硫塔 横风向风振 涡激共振 荷载规范 等效静力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体育场风效应的大涡模拟及风洞实验研究
14
作者 郅伦海 张胜 +1 位作者 刘毛方 孟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0-576,共7页
文章运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湍流模型对天长市某大跨度体育场风效应进行数值风洞模拟,得到体育场平均风压、脉动风压分布规律及风荷载时程,利用阵风荷载因子法计算体育场屋盖的风振系数及等效静力风荷载,与风洞实验结... 文章运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湍流模型对天长市某大跨度体育场风效应进行数值风洞模拟,得到体育场平均风压、脉动风压分布规律及风荷载时程,利用阵风荷载因子法计算体育场屋盖的风振系数及等效静力风荷载,与风洞实验结果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评估的体育场表面风压分布规律与风洞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大跨度体育场表面风压分布情况,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风振系数及等效静力风荷载也基本相同,说明大涡模拟技术能有效预测大跨度空间结构风荷载。研究结果可为大跨度体育场的抗风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体育场 大涡模拟(LES) 风洞实验 风压系数 等效静力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对建(构)筑物影响数值计算模型及安全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玉成 杨光华 +4 位作者 胡海英 温勇 姜燕 刘鹏 姚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2-29,共8页
针对目前爆破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影响的数值分析方法及振动安全判据中存在的爆破荷载施加复杂、计算难以收敛,仅以质点振动速度大小单一指标作为安全判据等问题,利用圣维南荷载等效原理,经过推导提出了数值分析中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 针对目前爆破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影响的数值分析方法及振动安全判据中存在的爆破荷载施加复杂、计算难以收敛,仅以质点振动速度大小单一指标作为安全判据等问题,利用圣维南荷载等效原理,经过推导提出了数值分析中爆破荷载的等效施加方法,即将作用在炮孔壁上的孔状爆破荷载等效成面荷载,以模拟爆炸作用,这种方法使得数值建模简化且计算容易收敛,同时基于拟静力法给出了新的振动安全判据。最后利用两个具体的工程案例对等效荷载施加方法和新安全判据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等效荷载施加方法在近区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中远区吻合得较好,该方法建模简单,且计算容易收敛;新的爆破振动安全判据考虑了建(构)筑物本身的自振频率和安全储备,能够合理地评价振动荷载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等效荷载 安全判据 振速 拟静力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车身碰撞拓扑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云凯 田林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1-397,共7页
将约束释放作为边界条件引入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拓扑优化中,以应变能作为整车刚度的评价指标,引入相对位移作为部件柔度的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了整车正碰工况下采用约束释放和单点约束作为碰撞分析模型的拓扑优化的异同以及不同优化目... 将约束释放作为边界条件引入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拓扑优化中,以应变能作为整车刚度的评价指标,引入相对位移作为部件柔度的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了整车正碰工况下采用约束释放和单点约束作为碰撞分析模型的拓扑优化的异同以及不同优化目标对优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约束释放作为边界条件的优化结果更集中于碰撞发生位置的结构优化,而采用单点约束作为边界条件的结果更倾向于在约束处分布材料;相对位移最小可以作为优化目标,而最大化相对位移最好转化为约束条件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结构 拓扑优化 碰撞分析 正碰工况 等效 静态载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风荷载和响应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顾明 黄鹏 +2 位作者 周晅毅 冯晓平 黄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介绍了超大跨度屋盖结构———北京首都机场 3号航站楼的模型风洞试验概况和主要结果 ,给出了屋面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分块体型系数 ,清楚地显示了屋面的风压分布特征。采用考虑多模态及模态间耦合效应的CQC法计算结构风振响应 。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大跨度屋盖 风压分布 风振响应 等效静力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计算深开挖中挖方等效荷载的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勇 殷宗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71-74,共4页
模拟开挖计算的有限元分析,关键在于计算挖方的等效荷载,然后将此等效荷载反作用于剩余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对目前计算挖方等效荷载的两种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得出了开挖面上应力平衡的方法是计算挖方等效荷载的最佳方... 模拟开挖计算的有限元分析,关键在于计算挖方的等效荷载,然后将此等效荷载反作用于剩余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对目前计算挖方等效荷载的两种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得出了开挖面上应力平衡的方法是计算挖方等效荷载的最佳方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开挖 等效荷载 静力平衡 挖方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日三国规范高层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对比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军锋 葛耀君 +1 位作者 柯世堂 赵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5,共8页
世界各国规范对高层结构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都取多参数表达的计算式,各参数取值的差异最终反映到荷载标准值的大小.以参数分析为基础,对亚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中美日三国荷载规范关于普通高层结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原则和计算... 世界各国规范对高层结构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都取多参数表达的计算式,各参数取值的差异最终反映到荷载标准值的大小.以参数分析为基础,对亚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中美日三国荷载规范关于普通高层结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原则和计算思路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基本风速、风剖面、紊流度、脉动效应系数等各参数的取值以及各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分析了脉动效应系数的取值和影响因素.以三个不同高度的典型结构为例,分别采用三国规范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及特征响应,并对不同国家规范荷载标准值和响应的差异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对于结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日本规范最大而中美规范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规范 高层结构 顺风向 风荷载标准值 脉动效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冷却塔结构的等效静力风荷载 被引量:14
20
作者 柯世堂 葛耀君 +1 位作者 赵林 张军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32-1137,共6页
采用刚性模型风洞同步多点测压试验获取非定常激励向量,并结合POD(经验模式分解)技术进行预测与重构处理,然后基于结构动力方程推导出仅广义共振模态位移和弹性恢复力协方差矩阵,再通过准静力分析方法计算出结构的共振和背景分量,最后... 采用刚性模型风洞同步多点测压试验获取非定常激励向量,并结合POD(经验模式分解)技术进行预测与重构处理,然后基于结构动力方程推导出仅广义共振模态位移和弹性恢复力协方差矩阵,再通过准静力分析方法计算出结构的共振和背景分量,最后通过线性三分量组合方法得到结构总的等效静风荷载.本文方法完全考虑了各共振模态间的耦合效应,且物理意义明确,从理论上适用于任意复杂结构的ESWL(等效静风荷载)计算.以国内已建成的亚洲最高、最大的冷却塔——宁海电厂超大型冷却塔为例,进行了该塔的风致响应和ESWL的计算,得出了一些对工程设计有益的结论,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冷却塔结构 等效静力风荷载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