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首例ST-7962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方欢 廖勇 +7 位作者 胡晓军 雷琼 钟小荣 王珏鑫 王素萍 唐满妹 吴雨宸 邬楚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对江西省赣州市2024年2月发现的1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进行病原学特征分析,为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病例血液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进行分离培养,分离株进行血清分群、药敏试验和全基因组测序及多位点序列分析... 目的对江西省赣州市2024年2月发现的1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进行病原学特征分析,为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病例血液和密切接触者咽拭子进行分离培养,分离株进行血清分群、药敏试验和全基因组测序及多位点序列分析,分析菌株遗传进化关系。结果从病例血液中分离出1株脑膜炎奈瑟菌,为B群。MLST分型为ST-7962型,无克隆群归属,为江西省首次报道发现。进化树结果显示与1977年上海携带者分离株(id-52231)遗传关系较近。药敏结果显示菌株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米诺环素、头孢曲松、氯霉素、美罗培南、利福平、氨苄青霉素8种药物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对青霉素中介。结论该病例为江西省内发现的首例ST-7962型B群流脑病例,应加强对本地区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携带情况、耐药及菌株分子特征的监测,为流脑感染病原菌的临床用药和溯源调查与控制提供实验室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B群 药敏试验 多位点序列分析 ST-79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传心包”刍议
2
作者 罗金丽 王亚运 +5 位作者 杨映映 李青伟 周凌 闵叶 赵林华 仝小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1-424,共4页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温病致病的一般规律,历代医家对“逆传心包”一句看法不一,尤以其中“逆”字最为关键。仝小林教授提出,心主神明,心包与心其气相通,心受邪由心包代受,叶天士所提“逆传心包”,实为温邪顺传于脑。将流...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温病致病的一般规律,历代医家对“逆传心包”一句看法不一,尤以其中“逆”字最为关键。仝小林教授提出,心主神明,心包与心其气相通,心受邪由心包代受,叶天士所提“逆传心包”,实为温邪顺传于脑。将流脑作为本底疾病,可与卫气营血传变的典型阶段一一对应。结合顶焦理论,认为“心主神明”的功能更侧重于现代解剖意义上的脑。将中医传统温病辨治思路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揭示疾病本质,把握病机核心,从新角度解析“逆”字,探讨其真正含义,对明确其内涵并探索温病发展规律、指导温病辨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传心包 《温热论》 顶焦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顺传于脑 叶天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方案(2023年版)》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权敏 毕红霞 吕晓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1-728,共8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头痛,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脑疝等,死亡风险高。流脑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治疗首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头痛,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脑疝等,死亡风险高。流脑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治疗首选青霉素G,重症者需同时给予各器官系统支持治疗。脑膜炎球菌疫苗是防控流脑最有效的措施,应当根据不同地区流行菌株血清群的不同选择恰当的疫苗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诊断 治疗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马云 沈叙庄 +1 位作者 杨永弘 骆宗琼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1-463,共3页
为探讨B群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B群流脑 )的临床特点 ,对102例B群流脑与98例A群流脑在发病年龄、合并症、暴发型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B群流脑发病年龄小 ,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51.0% ) ,合并症多 ;暴发型的发生率... 为探讨B群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B群流脑 )的临床特点 ,对102例B群流脑与98例A群流脑在发病年龄、合并症、暴发型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B群流脑发病年龄小 ,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51.0% ) ,合并症多 ;暴发型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31.4% ,11 .8 % )较A群 (24.4% ,6.1% )在统计学上差异虽无显著性 ,但临床资料显示有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9年安徽省0~2岁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斌冰 毛雷婧 +2 位作者 罗献伟 陈霞 唐继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13-1618,共6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0~2岁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免疫策略实施效果,为流脑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安徽省流脑发病数据。结果2004-2019年安徽省... 目的分析安徽省0~2岁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免疫策略实施效果,为流脑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安徽省流脑发病数据。结果2004-2019年安徽省0~2岁儿童共报告病例124例,年平均发病率0.33/10万,年平均死亡率0.10/10万,年平均病死率29.84%。发病集中于冬春季节,发病数、平均发病率最高均为合肥市。病例中检出A群、B群、C群Nm,其中A群、C群Nm均发生于2009年之前,B群Nm均发生于2012年之后。人群抗体水平调查显示69例0~2岁儿童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初次免疫后,抗体水平出现降低,3岁时A群、C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06%、47.83%,C群抗体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结论2004-2019年安徽省0~2岁儿童流脑发病由高发逐渐转为低发水平,安徽省基础免疫策略调整具有针对性,实验室监测提示该人群流脑流行菌群有变迁趋势,儿童在初次免疫后流脑抗体水平逐渐下降,需要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并加强针对流脑血清群变异趋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气象因素关系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曲波 黄德生 +2 位作者 郭海强 关鹏 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59,165,共3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建立流脑发病率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评价模型效果。方法: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气象因素与流脑发病率的相关分析。利用M atlab 6.5软件构建流脑发病率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建立流脑发病率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评价模型效果。方法: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气象因素与流脑发病率的相关分析。利用M atlab 6.5软件构建流脑发病率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流脑的发病率与平均气压、平均降水量呈负相关,与平均蒸发量呈正相关。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流脑发病率回代值的MER=1.73%、R2=0.9900,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的预测精度为5.88。结论:平均气压、平均蒸发量、平均降水量对流脑发病率影响较大。BP神经网络模型对流脑发病率具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儿童1984-200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流行病学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月芳 曾玫 +1 位作者 王晓红 王岱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 :了解近 2 0年上海地区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的流行特征及临床变迁。方法 :对 1984 - 2 0 0 3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 177例流脑患儿作回顾性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近 2 0年上海地区儿童流脑主要呈散... 目的 :了解近 2 0年上海地区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的流行特征及临床变迁。方法 :对 1984 - 2 0 0 3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 177例流脑患儿作回顾性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近 2 0年上海地区儿童流脑主要呈散发流行 ,1985 - 1986年曾发生流行 ,病例数占总数的 4 0 .7% ,以每年 2 - 4月份为流行季节。 1993年后患儿以外来儿童居多(70 .6 % )。临床表现以普通型为主 ,占 78.0 % ,暴发型为 19.8% ,轻型为 2 .2 %。死亡 12例 (6 .8% ) ,以小婴儿为主。共分离出 6 7株脑膜炎奈瑟球菌 ,培养阳性率 37.9% ,脑脊液培养阳性率 31.5 % ,血培养阳性率 18.9%。 2 0世纪 90年代后脑膜炎奈瑟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有所上升。 1984 - 1993年脑膜炎奈瑟球菌分群结果为A群 2 6例 ,B群 2 1例 ,未分群 3例。B群流脑与A群临床比较显示 2岁以下患儿病例数及非流行季节病例数所占比率均明显增高 (P <0 .0 0 1,P <0 .0 5 ) ,病情重 ,易并发硬脑膜下积液和或脑室膜炎。结论 :目前流脑在上海地区儿童中呈散发流行 ,以外来儿童发病为主 ,发病者中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率低 ,因此应重视预防接种。抗菌治疗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儿童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率调查及其血清群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8
作者 胡伟军 王锐泽 +1 位作者 王月祺 张少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6-800,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带菌状况,为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选取西安市、宝鸡市、安康市和延安市,按年龄分层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通过细菌培养与... 目的了解陕西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带菌状况,为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选取西安市、宝鸡市、安康市和延安市,按年龄分层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通过细菌培养与Real-time PCR检测Nm阳性率,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Nm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539例,分离到Nm46株,阳性率为2.99%,Nm中不可分群占63.04%,B群占23.91%,C群占10.87%,A群占2.17%;Real-time PCR检测Nm阳性110例,阳性率为7.15%,高于细菌培养结果,鉴定Nm中不可分群者占67.27%,B群占17.27%,C群占14.55%,A群占0.91%;不同地区研究对象Nm核酸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P<0.01),安康市Nm阳性率最高(10.71%);不同年龄组Nm核酸阳性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8,P<0.01),其中15~24岁组Nm核酸阳性率最高(16.36%),0~2岁组Nm核酸阳性率最低(4.03%)。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m带菌情况的的危险因素有年龄(15~24岁)、性别和所在地区(安康市和延安市)。结论陕西省流脑健康人群带菌率相对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人Nm带菌状况的监测,并根据Nm分布特征及菌群变迁趋势及时调整流脑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带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C群及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夏昕 周海健 +5 位作者 湛志飞 覃迪 贺子翔 蔡亮 高立冬 戴德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3-379,共7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C群和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2016年湖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血液或脑脊液、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健康人群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的脑膜炎奈瑟菌菌株,进行生化检测、血清学分群。选... 目的了解湖南省C群和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2016年湖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血液或脑脊液、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健康人群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的脑膜炎奈瑟菌菌株,进行生化检测、血清学分群。选取其中的C群和W135群部分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经生化和血清学确认后,选取22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和9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大部分检测抗菌药物全部敏感,但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C群菌株全部耐药,而W135群菌株的耐药率为55.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P=0.006)。经PFGE分型后,22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共分为5种PFGE带型,其中5株HNC-01带型和13株HNC-02带型属同一亚型;2006年湖南省第1例C群患者分离菌株的PFGE带型为HNC-02,与2012、2013年患者以及患者密切接触者分离菌株的图谱完全一致,与带型为HNC-01的2008、2010、2013年的患者分离菌株仅有一个带型的差异,均属于优势带型。9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PFGE分型后共分为2个带型,其中首例患者与2013、2016年患者分离菌株的带型一致,均为HNW-01型。选取其中优势带型菌株经MLST后,结果 C群脑膜炎奈瑟菌为ST4821型,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为ST11型,均属于脑膜炎奈瑟菌的高致病性克隆群。结论湖南省C群流脑和W135群流脑自首例病例出现后,各自都成为了该群病例的优势流行克隆群,C群流脑近年有减少态势,但出现了新的流行型别;W135群自2012年起成为我省新的流脑流行株,其优势菌株与国际上侵袭性的W群分型一致,可能引起新的大流行,应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球菌 血清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炎奈瑟菌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昕 湛志飞 +3 位作者 张红 刘运芝 覃迪 黄一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了解某省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2008年分离的8株脑膜炎奈瑟菌的病原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方法经培养及生化鉴定后,对菌株进行血清学及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分群,最后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8... 目的了解某省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2008年分离的8株脑膜炎奈瑟菌的病原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方法经培养及生化鉴定后,对菌株进行血清学及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分群,最后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8株脑膜炎奈瑟菌中有5株C群、1株B群、1株Y群及1株不可分群菌株。所有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美罗培南、利福平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则全部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各有4株耐药,对氯霉素和阿奇霉素各有1株耐药。结论 8株脑膜炎奈瑟菌的流行株中以C群为主;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美罗培南等可作为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一线药物,脑膜炎奈瑟菌对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象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血清学 聚合酶链反应 抗菌药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混合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爱萍 红波 +2 位作者 王海燕 石清华 徐晶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7期43-45,共3页
报告1例成人混合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总结了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DIC、急性肺损伤、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功能不全、面积75%的皮肤瘀斑、双小腿中下1/3干性坏疽的护理要点。
关键词 成人 混合型 暴发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护理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休克狗血浆及大鼠虹膜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
12
作者 朱广瑾 郭恒怡 +5 位作者 孙仁宇 周朝风 陈华粹 李慧珍 赵涉兰 黄玉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1985年第4期2-4,共3页
大肠杆菌内毒素休克狗注射内毒素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迅速升高,在代偿期逐渐下降,接近于原水平,有的动物临死前又升至较高水平。正常麻醉狗静注654—2能使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短暂降低。内毒素休克大鼠虹膜的去甲肾上腺素荧光强度明显比... 大肠杆菌内毒素休克狗注射内毒素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迅速升高,在代偿期逐渐下降,接近于原水平,有的动物临死前又升至较高水平。正常麻醉狗静注654—2能使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短暂降低。内毒素休克大鼠虹膜的去甲肾上腺素荧光强度明显比对照鼠弱,注654—2鼠其荧光强度略高于休克大鼠,低于对照鼠。结果提示:654—2有间接抑制儿茶酚胺释放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内毒素 虹膜 暴发型流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症60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惠民 殷毓衡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66-368,共3页
本文报道了在13年中收治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症60例,累及神经系统、关节、心脏、眼、耳及肌腱等,包括硬膜下积液(19例),关节炎(18例),听力减退(8例)及中毒性心肌炎(5例)等,并结合文献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脑脊髓膜炎 并发症 硬膜下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层变化与流行性脑膜炎及鼠疫流行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普布卓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3-64,共2页
 通过对1995—1989年一些有关资科进行分析,简单说明了臭氧层变化、太阳话动与流行性脑脊髓(ECM)及鼠疫(HP)传染病发病流行周期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较长时段看,臭氧层变化、太阳活动与ECM、HP年发病率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1995—1989年一些有关资科进行分析,简单说明了臭氧层变化、太阳话动与流行性脑脊髓(ECM)及鼠疫(HP)传染病发病流行周期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较长时段看,臭氧层变化、太阳活动与ECM、HP年发病率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从较短时段看,发病率的季节变化与某些气象因子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层 太阳活动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交叉证实判别分析法建立社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初筛诊断模型的研究
15
作者 刘娟 崔树起 +5 位作者 吕曼 王安心 罗艳侠 吴昊 张津 郭秀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3157-3159,共3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社区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模型。方法采用不等带宽核密度估计的非参数判别分析,对北京市佑安医院近五年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和北京市宣武医院近五年内符合纳入标准... 目的建立适用于社区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模型。方法采用不等带宽核密度估计的非参数判别分析,对北京市佑安医院近五年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和北京市宣武医院近五年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完整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交叉证实法得到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和瘀点瘀斑建立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五联征,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3.53%,阳性预测值为:85.86%,阴性预测值为:100.00%,调整一致性为:92.35%。结论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和瘀点瘀斑建立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模型有较好的识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参数判别分析 交叉证实 诊断模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小儿暴发型流脑临床分析
16
作者 刘作义 陈申义 +1 位作者 董伦光 张爱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3期191-194,共4页
我院收治小儿暴发型流脑120例,死亡38例,死亡率31.67%。分析结果表明:意识障碍,无脑膜刺激征,严重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血小板低于10万/mm^3,年龄1岁以下和抢救8小时不见好转为暴发型流脑预后的不利因素。而病儿性别,流行季节,居住环境... 我院收治小儿暴发型流脑120例,死亡38例,死亡率31.67%。分析结果表明:意识障碍,无脑膜刺激征,严重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血小板低于10万/mm^3,年龄1岁以下和抢救8小时不见好转为暴发型流脑预后的不利因素。而病儿性别,流行季节,居住环境,发热程度,惊厥和外周白血球升高对判断流脑预后无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型流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一战 王玉贤 +2 位作者 苏芮 韩经丹 范吉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41-2344,共4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中医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医证治文献,提取医案的中医四诊信息,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其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59篇,医案66例。核心...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中医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医证治文献,提取医案的中医四诊信息,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其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59篇,医案66例。核心药物为石膏、生地黄、玄参、牡丹皮、大黄、甘草及石菖蒲、郁金,核心组合8个,并推演出候选新处方4个。结论:"清热祛邪"是流脑的中医遣药组方的主要原则,酌用开窍、熄风止痉药,病程后期重视补气、养阴药的运用。培本祛邪,标本兼顾,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医治疗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SCIRS模型在我国流脑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霞 周义仓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5-725,共11页
本文研究一类离散SCIRS模型的动力学性态,利用再生矩阵的方法得到模型的基本再生数,证明模型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以及模型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与一致持续性.数值模拟显示地方病平衡点可能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最后,把模型应用到... 本文研究一类离散SCIRS模型的动力学性态,利用再生矩阵的方法得到模型的基本再生数,证明模型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以及模型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与一致持续性.数值模拟显示地方病平衡点可能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最后,把模型应用到我国流脑的传播中,通过数值模拟的结果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预测流脑在我国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SCIRS模型 流脑 基本再生数 稳定性 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年龄阶段的离散SCIRS模型在我国流脑中的应用
19
作者 马霞 周义仓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7-612,共16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具有三个年龄阶段的离散SCIRS模型的动力学性态.首先,利用再生矩阵的方法定义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0,证明了当R0<1时,模型存在唯一的无病平衡点并且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0>1时,除了无病平衡点,模型还存在唯一的地方... 本文主要研究了具有三个年龄阶段的离散SCIRS模型的动力学性态.首先,利用再生矩阵的方法定义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0,证明了当R0<1时,模型存在唯一的无病平衡点并且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0>1时,除了无病平衡点,模型还存在唯一的地方病平衡点.其次,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的流脑数据,把模型应用到我国流脑的流行传播中.针对模型中很多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基本再生数中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在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流脑发病的季节因素对模型加以改进,预测分析了我国流脑的发病情况,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季节因素对疾病进展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疾病传染率的影响,为控制流脑在我国的流行传播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模型 年龄结构 流脑 基本再生数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早期抢救及护理
20
作者 郭银霞 张丽 王晓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暴发型流脑)早期有效抢救和精心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例暴发型流脑患儿的整个抢救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6例暴发型流脑患儿中21例治愈,3例好转,2例死亡,病死率为7.69%。结论暴发型...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暴发型流脑)早期有效抢救和精心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例暴发型流脑患儿的整个抢救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6例暴发型流脑患儿中21例治愈,3例好转,2例死亡,病死率为7.69%。结论暴发型流脑经过早期积极有效干预,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死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暴发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抢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