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功能定位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天宝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9,共15页
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内容。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遵循从外源到内生、从边缘到核心、从个别到体系的演化逻辑,呈现出本土化改造不彻底、法律系统不兼容以及制度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其核心在于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功... 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内容。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遵循从外源到内生、从边缘到核心、从个别到体系的演化逻辑,呈现出本土化改造不彻底、法律系统不兼容以及制度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其核心在于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功能定位不清晰。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功能定位应当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连接政府监管和企业自治的“桥梁”,是多元共治主体的连接点,是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衔接性制度设计。自愿披露为主、强制披露为辅的披露模式难以实现对环境公共利益的保护以及对环境风险的预防与控制,而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的披露模式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消弭环境信息不对称的现实需要。环境信息成本、比例原则以及规制模式转型的约束为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强制性与自愿性划清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 信息披露 功能定位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夜间人造光污染对环境微生物组的影响
2
作者 李虎 李俞辰 +2 位作者 康世慧 杨小茹 苏建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16-6130,共15页
光影响微生物代谢及其与环境和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不同环境中微生物分布及多样性。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灯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物体带来了不利影响。光对于某些微生物的生存是必需的,但是夜间人造光(Artificial Ligh... 光影响微生物代谢及其与环境和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不同环境中微生物分布及多样性。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灯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物体带来了不利影响。光对于某些微生物的生存是必需的,但是夜间人造光(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ALAN)打破了自然的昼夜节律,将通过多种途径显著干扰微生物的自然行为和生态平衡,进而影响微生物的群落和功能。这种影响可能会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后果,最终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综述重点关注城市灯光,系统阐述了灯光对城市不同生境下微生物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夜间人造光驱动的生态功能变化及其潜在危害,并探讨了人造光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综述最后提出了夜间人造光对城市微生物影响研究的重点关注方向,为城市灯光规划和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光污染 环境微生物组 群落分布 功能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不同类型森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研究
3
作者 李林 张朝阳 +3 位作者 储小雪 周景钢 王雪 魏识广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9-1227,共9页
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联动规律可以用于评价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研究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联动规律,对于监测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意义重大。以鼎湖山5种不同类型1 hm2森林群落[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联动规律可以用于评价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研究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联动规律,对于监测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意义重大。以鼎湖山5种不同类型1 hm2森林群落[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常绿阔叶林(荷木林)、常绿针叶林(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计算了3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和4个功能多样性指数,采用多重比较法和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和关系。结果表明,1)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常绿阔叶林(荷木林)功能丰富度和功能分散度较高,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功能均匀度和功能离散度较高。2)5个森林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都与功能丰富度指数显著相关;功能均匀度指数Fe都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正相关,而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无显著关系;功能离散度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海拔和坡度对功能多样性均具有显著的影响。该研究提示我们对森林群落的保护需要关注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联动关系,根据具体海拔和坡度主导的生境类型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地形因子 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与区域过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群落构建的饱和与开放
4
作者 韩博平 王璐 +2 位作者 刘振元 周婷婷 黄琦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0,共12页
自MacArthur和Wilson建立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模型以来,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群落生态学进入了范式转变的阶段,从更为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群落构建这一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机制。与经典群落生态学不同,新范式的群落生态学将局域群落视... 自MacArthur和Wilson建立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模型以来,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群落生态学进入了范式转变的阶段,从更为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群落构建这一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机制。与经典群落生态学不同,新范式的群落生态学将局域群落视为一个开放的单元,认为区域群落和集合群落内部的物种扩散与迁移是平衡局域群落中物种灭绝的关键力量。局域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是局域过程与区域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局域过程包括生物过滤和非生物过滤,而区域过程包含了影响物种形成的地理、历史和进化过程。局域过程与区域过程在局域群落构建中的相对重要性具有时空依赖性。文章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群落生态学研究范式的变化,从群落构建、物种库与群落饱和性等概念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局域-区域物种丰富度关系分析区域与局域过程相对重要性的方法及其局限性,并介绍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辅助分析方法。物种库是生物地理学的基础概念,物种库的物种数量与组成记录了地理与区域尺度上历史上发生的生态与进化过程,物种库为表述区域过程的作用提供了可定量化的变量。局域群落是区域物种库所有物种的子集,局域群落构建是这一子集形成的过程与机制。局域-区域物种丰富度关系是用于比较群落构建中区域与局域过程的相对重要性的直观方法,这种关系的非线性反映了群落的饱和性。由于这种关系受到空间尺度、环境条件和群落中物种特性的影响,在判读群落是否饱和时需要结合其他理论与经验方法。对于物种均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群落而言,当局域尺度足够小时,容易检测到群落的饱和性。而对于包括多个营养级的群落,局域-区域物种丰富度关系的解读需要考虑跨营养级的相互作用。环境选择与种间相互作用都是通过性状实现的,实际观测的局域群落与随机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比较可以辅助判断局域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准确定义物种库是理解局域群落构建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前提,同时应考虑物种库的大小与功能属性,这将促进我们对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格局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库 区域群落 扩散限制 环境过滤 物种库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广告诉求与产品典型性交互效应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形象一致性的双路径机制
5
作者 崔登峰 廖雨婷 王海忠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5,共16页
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绿色广告诉求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但未充分考虑绿色产品的典型性类型,导致绿色广告诉求无法有效传达不同典型性类型绿色产品的独特价值。鉴于此,文章立足于典型性分类视角,探讨绿色广告诉求方式与绿色产品典... 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绿色广告诉求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但未充分考虑绿色产品的典型性类型,导致绿色广告诉求无法有效传达不同典型性类型绿色产品的独特价值。鉴于此,文章立足于典型性分类视角,探讨绿色广告诉求方式与绿色产品典型性类型的交互效应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典型性绿色产品,理性(vs.感性)广告诉求更显著地提高了消费者的绿色购买意愿,消费者功能一致性感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而对于非典型性绿色产品,感性(vs.理性)广告诉求则更有效地增强了消费者的绿色购买意愿,自我一致性感知起中介作用。此外,文章还证实了消费者环境卷入度的调节作用。结论为优化企业绿色广告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广告诉求 绿色产品典型性 自我一致性 功能一致性 环境卷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履行的二元规范构造
6
作者 黄忠 郑毓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履行是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地的创新机制,包括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替代履行和生态功能损失赔偿替代履行。目前,两类替代履行存在定位不清和适用混乱的困境,亟须从规范定位、适用条件、适用程序、监管机制等方...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履行是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地的创新机制,包括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替代履行和生态功能损失赔偿替代履行。目前,两类替代履行存在定位不清和适用混乱的困境,亟须从规范定位、适用条件、适用程序、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二元规范建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替代履行应定位为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承担方式,在生态环境具有修复可能且侵权人具备生态环境修复能力时具有优先适用性,法院应主动依职权适用并由行政机关主导监管;生态功能损失赔偿替代履行应定位为判决执行的创新方式,遵循公平正义原则,法院不得主动依职权适用但应当主导监管。生态环境法典应当在“法律责任和附则编”中明确区分两类替代履行及其适用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生态功能损失赔偿 替代履行 生态环境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降碳减污增长的差异化协同增效方向——兼论生态环境经济多维目标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涂正革 毛旌宇 马港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2,共16页
推进降碳减污增长协同增效是提升发展“含绿量”和增长“含金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内生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城市降碳减污增长协同增效的最大潜力和最优改进方向,并结合城市环境经济目标的设置,给出了因地因时制宜的目标优化方式。... 推进降碳减污增长协同增效是提升发展“含绿量”和增长“含金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内生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城市降碳减污增长协同增效的最大潜力和最优改进方向,并结合城市环境经济目标的设置,给出了因地因时制宜的目标优化方式。研究表明:(1)降碳减污的绿色方向是推动城市协同增效的主要方向,“十四五”时期降碳减污增长均表现优异的绿色先行城市的数量有所增加;(2)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北方城市群应从源头控制出发重点降碳,南方城市群应同样聚焦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重点减污;(3)以“十三五”时期为例对比现实与目标之间的效率差异发现,城市的碳目标、硫目标、经济增长目标与最优环境经济方向之间存在偏离。按年份平均设置降碳减污目标不仅使得城市环境潜力无法充分释放,还会导致规划后期的减排压力增加,而每年灵活设置增长目标的实际产出与潜力之间的差距较小。因此,根据城市最优发展方向灵活调整经济环境目标能够有效推动降碳减污增长的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碳减污增长 协同增效 生态环境经济目标 内生方向性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山 应仔祥 +1 位作者 吴泳江 樊汶樵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锌作为人和动物机体中多种蛋白质的必要组分,是调控生理功能最多的一种微量元素。纳米氧化锌虽然是无机纳米材料,但作为一种优良锌源,在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营养物消化吸收和提高肠道健康状况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 锌作为人和动物机体中多种蛋白质的必要组分,是调控生理功能最多的一种微量元素。纳米氧化锌虽然是无机纳米材料,但作为一种优良锌源,在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营养物消化吸收和提高肠道健康状况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纳米氧化锌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也显示出潜力,可以有效减少畜禽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环境质量。文章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的效果,对畜禽的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在畜禽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畜禽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碳负载纳米金颗粒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梦茹 丁杰 +1 位作者 孙福祺 何岸飞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具有结构化孔道的介孔碳材料是纳米颗粒物良好的载体,可以有效抑制纳米颗粒物的聚集。在介孔碳上负载纳米金颗粒物(AuNPs)合成的复合材料具备大比表面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可调控的孔径和孔道结构、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可再生性等多重优势... 具有结构化孔道的介孔碳材料是纳米颗粒物良好的载体,可以有效抑制纳米颗粒物的聚集。在介孔碳上负载纳米金颗粒物(AuNPs)合成的复合材料具备大比表面积、优异的热稳定性、可调控的孔径和孔道结构、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可再生性等多重优势。综述了介孔碳负载AuNPs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如浸渍法、离子交换法、沉积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等,以及复合材料在化学传感器、能源储存和分离吸附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表征技术在揭示复合材料组成、结构和界面特性中的作用,指出复合材料与其他活性材料结合或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复合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材料 纳米金颗粒 环境功能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流浮游生物功能群结构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以贾鲁河郑州段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欣欣 赵长民 +3 位作者 安婉玉 郝子垚 于鲁冀 张慧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3,共11页
为了解城市河流浮游生物功能群的结构特征及与影响因子的关系,以贾鲁河郑州段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平水期(5月)和丰水期(7月)开展浮游生物和环境因子调查,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探讨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贾鲁河共鉴定出... 为了解城市河流浮游生物功能群的结构特征及与影响因子的关系,以贾鲁河郑州段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平水期(5月)和丰水期(7月)开展浮游生物和环境因子调查,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探讨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贾鲁河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68种,依据FG分类法可划分为C、D、J、L_(O)、MP、P、T_(B)、T_(C)、W1等26个功能群,以喜富营养水体的C、D、MP、P功能群为主;浮游动物共鉴定出4类80种,依据食性及营养层次可划分为RC、RF、SCC等7个功能群,以轮虫滤食者(RF)和小型浮游动物捕食者(SCC)为主。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指数(D′)、Pielou指数(J)和Q_(r)指数均值分别为3.12、2.62、0.82和1.79;浮游动物H′、D′和J均值分别为2.24、2.17和0.71。多样性指数和Q_(r)指数评价表明,贾鲁河水质处于“中度污染”。贾鲁河浮游生物功能群在不同水期呈差异性分布,J、L_(O)、T_(C)、MCF为平水期特有优势功能群,W1为丰水期特有优势功能群。影响浮游生物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平水期为WT、COD_(Cr),丰水期为TP。浮游生物间的竞争和捕食也是影响浮游生物功能群结构特征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贾鲁河水生态修复及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功能群 多样性指数 环境因子 城市河流 贾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11
作者 黄海 卢艳 曹柳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共18页
DNA甲基化作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生物的遗传表现,对于理解基因调控机制和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DNA甲基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在鱼类生长发育及环境响应过程中的功能... DNA甲基化作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生物的遗传表现,对于理解基因调控机制和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DNA甲基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在鱼类生长发育及环境响应过程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尚不够清晰。本文对鱼类DNA甲基化的模式、生物学功能以及环境因子对DNA甲基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以期为鱼类DNA甲基化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鱼类 生物学功能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醛-胺席夫碱反应制备的葡聚糖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
12
作者 李文鹏 蒋林芮 +2 位作者 杨璟 陕绍云 苏红莹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7,共9页
采用高碘酸钠对葡聚糖进行氧化,制备了氧化葡聚糖(Dex-CHO),Dex-CHO与胱胺二盐酸盐(CYS)发生醛-胺席夫碱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葡聚糖水凝胶。采用1HNMR和FTIR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认,通过SEM和荧光光谱考察了Dex-CHO中的醛基和CYS中的氨基... 采用高碘酸钠对葡聚糖进行氧化,制备了氧化葡聚糖(Dex-CHO),Dex-CHO与胱胺二盐酸盐(CYS)发生醛-胺席夫碱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葡聚糖水凝胶。采用1HNMR和FTIR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认,通过SEM和荧光光谱考察了Dex-CHO中的醛基和CYS中的氨基的物质的量之比(简称醛氨比,下同)、葡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Dex-CHO质量浓度对葡聚糖水凝胶凝胶化时间、微观结构、溶胀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聚糖水凝胶具有经典三维多孔结构和良好荧光性质,当葡聚糖Mw为40000、Dex-CHO质量浓度为0.0750 g/mL、醛氨比为1.49∶1时,制备的葡聚糖水凝胶具有更优良的三维网状结构(凝胶化时间2.5 min)、黏弹性能(弹性模量为165 kPa,黏性模量为12 kPa)及溶胀性能(30 min的溶胀率为5.9 g/g)。此外,酸敏感席夫碱键及还原敏感裂解二硫键使葡聚糖水凝胶的降解行为具有明显的pH和还原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荧光水凝胶 醛-胺席夫碱反应 交联密度 环境敏感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竹市声环境质量评估及功能区调整划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邬丽姗 姜涛 +2 位作者 李媛 何芝颖 陈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98,共6页
以绵竹市规划区为例,基于ArcGIS空间数据库,采用声环境质量评估方法,分析了2019—2021年区域声环境、道路交通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并调整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结果表明,区域声环境质量稳中变好;昼间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由... 以绵竹市规划区为例,基于ArcGIS空间数据库,采用声环境质量评估方法,分析了2019—2021年区域声环境、道路交通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并调整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结果表明,区域声环境质量稳中变好;昼间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由“好”变为“较好”再变为“好”,夜间道路交通噪声评价保持为“好”;功能区昼间声环境达标率2季度逐年升高,其他季度先降后升,夜间达标率1季度保持不变,其他季度先降后升;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结果为无0类功能区,有1类、2类、3类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环境质量评估 声环境功能区 区划调整 ArcGIS空间数据库 绵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百里香功能性状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迟媛 郑皓 +1 位作者 米文韬 任卫波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本研究以采自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境内的59份野生百里香为对象,对其茎和叶的8个功能性状指标进行测定,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百里香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揭示野生百里香性状... 本研究以采自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境内的59份野生百里香为对象,对其茎和叶的8个功能性状指标进行测定,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百里香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揭示野生百里香性状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百里香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结果表明:百里香功能性状的整体变异程度较高,变异系数介于19.02%~63.67%。其中,茎节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叶长的变异系数最小。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茎长和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叶宽和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多个功能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茎节数和叶数呈显著正相关,和茎节长呈显著负相关。8个功能性状可归为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2.01%。依据8个功能性状及经度、纬度进行聚类分析,59份百里香可划分为3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 功能性状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沙冬青功能性状及其环境适应特征研究
15
作者 李蕾 丁甲 +3 位作者 唐逸芸 杨宏玉 冯金朝 石莎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4,共15页
为探究我国西北荒漠地区珍稀濒危物种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的叶功能性状及其在气候变化下对环境因子的适应特征,该研究基于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elf-calibrating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scPDSI),采用回归分... 为探究我国西北荒漠地区珍稀濒危物种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的叶功能性状及其在气候变化下对环境因子的适应特征,该研究基于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elf-calibrating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scPDSI),采用回归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等对内蒙古、宁夏、甘肃沙砾质生境的天然蒙古沙冬青功能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蒙古沙冬青种内变异系数为7.06%~39.54%,叶形态及其结构组成变异程度较大。(2)研究区域趋于湿润化,蒙古沙冬青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叶柄长度、叶柄干重、叶柄鲜重、蒸腾速率显著性减小(P<0.05),叶鲜重、叶长、叶形指数、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性增大(P<0.05)。(3)蒙古沙冬青叶片功能性状受环境条件影响显著,主要环境因子包括土壤砂粒含量、年均风速、土壤黏粒含量、年均潜在蒸散发量等。(4)蒙古沙冬青植物性状网络(plant trait networks,PTNs)以整体松散、局部聚集的方式适应沙质地生境,而在砾质地生境中以性状协同的方式生长。综上认为,蒙古沙冬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性状特征及适应策略,其表现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显著。该研究为蒙古沙冬青的环境适应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制定其保护和恢复策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沙冬青 干旱胁迫 功能性状 环境因子 植物性状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湖应急水源地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6
作者 柯杰 刘若愚 +7 位作者 郭超 李诗琦 许博 倪先哲 王益 廖传松 李为 刘家寿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4,共10页
研究于2022年5月—2023年2月对东太湖应急水源地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分析,旨在探明水源地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28种,共划分为21个功能群,包括喜好高... 研究于2022年5月—2023年2月对东太湖应急水源地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分析,旨在探明水源地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28种,共划分为21个功能群,包括喜好高营养扰动的功能群MP、P、S1,喜好高营养低扰动的H1、W1,以及具广适性的LO等,表现为夏秋季功能群种类数较多,秋季功能群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指示水体生境特征为水浅、分层较少、透明度低、高营养状态;(2)优势功能群有7个(E、H1、LO、MP、P、S1、W1),具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春LO/W1/P→夏H1/S1/MP→秋LO/P/MP→冬E/H1/LO的季节演替,生物量占比最大的主要为以甲藻为主的功能群LO和以硅藻为主的功能群MP;(3)冗余分析(RDA)和方差分解分析(VPA)表明,水温(WT)、氨氮(NH+4-N)、总磷(TP)和电导率(Cond)是影响水源地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功能群LO与WT、NH_(4)^(+)-N、TP、Cond均呈负相关,功能群W1、S1、MP均与WT、NH_(4)^(+)--N、TP、Cond呈正相关;(4)功能群Q指数评价结果(2.91±0.11)表明水源地整体水质状态“中等”,但在夏季时水质较差、营养水平和蓝藻丰度较高,依然面临蓝藻水华问题。建议严格控制外源营养输入,加强生态系统结构调控,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以控制蓝藻水华发生和保障供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湖泊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Q指数 东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湟水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属性评价
17
作者 卓丰金 杨中文 +4 位作者 高鑫 杨辰 朱培训 陈立斌 高欣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9,共17页
为揭示湟水河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同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并开展生态系统状况评价,分别于2020年秋季和2021年春季对湟水河流域开展了水生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湟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优势物种组成均存在... 为揭示湟水河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同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并开展生态系统状况评价,分别于2020年秋季和2021年春季对湟水河流域开展了水生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湟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优势物种组成均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差异。秋季物种丰富度(109种或属)高于春季(81种或属),秋季优势种为四节蜉属1种(Y=0.31)、纹石蛾属1种(Y=0.08)、瑞士水丝蚓(Y=0.06)、朝大蚊属1种(Y=0.04);春季优势种为超宽直突摇蚊(Y=0.02)、直突摇蚊属1种(Y=0.03)、冷水直突摇蚊(Y=0.02)和水丝蚓属1种(Y=0.04)。功能摄食类群以收集者占绝对优势(秋季65.91%,春季71.82%),其次为滤食者、撕食者、捕食者、刮食者。物种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空间上均表现为上游显著高于中下游,而时间上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也表现出秋季显著高于春季的差异性;功能丰富度指数(F_(Ric))和功能分异度指数(F_(Div))也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空间上表现为上游显著高于中下游,时间上表现为F_(Ric)指数秋季显著高于春季,而F_(Div)指数秋季却显著低于春季。生态系统属性评价表明湟水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力、物质纵向输送能力和生境稳定性在秋季和上游河段较强。冗余分析表明,秋季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环境因子以水深、底质含沙量和亚硝态氮含量等为主;春季则以底质卵石比例、K^(+)和Cl^(-)等溶解性盐离子含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河 大型底栖动物 功能摄食类群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生态系统属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埋绿条款”环保功能的有限性
18
作者 徐祥民 孙一涵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6,共17页
环境保护所要防治的资源损害是否发生与物“归属”于谁无关,也无法通过设定或调整这种“归属”关系对其施加影响。用来处理物“对人的归属”的那些条款,包括涉及矿藏、森林等特殊物的条款,不管制定得多么完美,都与资源损害防治毫无关系... 环境保护所要防治的资源损害是否发生与物“归属”于谁无关,也无法通过设定或调整这种“归属”关系对其施加影响。用来处理物“对人的归属”的那些条款,包括涉及矿藏、森林等特殊物的条款,不管制定得多么完美,都与资源损害防治毫无关系。保护物权就是保护环境的说法是一种误解。耕地特殊保护条款不应出现在《民法典》中。“物尽其用”就是“尽”财产之“用”,与之相关的节约是节财。节财可以给民事主体带来好处,但不会带来自然资源消耗速度的降低。虽然在节财与节约资源存在“物”的同源性时两者的运动方向一致,但节财的自利动力类型不能满足本质上利他的节约资源的需要,也没有能力单独实现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目标。小区“绿地”所有权,相邻关系中的采光、通风、日照等便利,用益物权中的采矿权、取水权,等等,都是私人权益。从这些私益到环境利益之间没有必然的传导关系,保护“环境私益”不必然产生保护环境的结果。“公益性质”的环境利益只能用公法来解决,保护环境只能靠环境保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条款 环保功能 自然资源 环境保护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北山植物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19
作者 樊晓玲 刘彬 +3 位作者 孙庆振 王恩召 钱慧玲 张云玲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8862-8875,共14页
基于功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相结合对群落构建的研究可以揭示植物群落物种生态选择策略、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多样性维持机制,山区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山区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物种多样性和系统... 基于功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相结合对群落构建的研究可以揭示植物群落物种生态选择策略、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多样性维持机制,山区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山区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相结合揭示群落构建机制,而基于功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揭示群落构建较少。本研究以库车北山不同海拔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功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筛选影响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环境因子,进而揭示库车北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物种功能丰富度指数(FRic)、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均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海拔2300 m处;功能离散度指数(FDis)随海拔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单峰”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在海拔3100 m处;Rao二次熵指数(Rao′Q)随海拔升高呈单调递减的趋势;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PD)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变化趋势,系统发育结构逐渐由分散状态转变为聚集状态。总体而言,竞争排斥是低海拔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力,而生境过滤是高海拔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力。(2)研究区样地植物群落物种功能性状指标的系统发育信号K值中,除植物高度外,其他性状的K值均小于1,说明植物群落物种功能性状受环境异质性的影响更多,受进化历史的影响较小。(3)环境因子与植物多样性指数间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海拔是库车北山植物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为年平均温度、土壤速效钾、土壤铵态氮以及土壤含水量;逐步回归进一步分析表明,年平均温度对PD指数和NRI有显著影响,NTI主要受到海拔和硝态氮的共同影响,而功能性状多样性指数受到海拔、土壤氮和磷以及土壤含水量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北山 功能多样性 系统发育多样性 环境因子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环毛蚓的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环境适应性相关基因分析
20
作者 姜建萍 夏祥华 +9 位作者 李林轩 张慧杰 谭舒丹 邹辉 霍娟 黄媛 赵成坚 徐永莉 闫志刚 张占江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5期52-56,共5页
为获得参环毛蚓的转录本信息和功能基因,基于PacBio平台的SMRT对参环毛蚓的受精囊、精巢、肌肉、盲肠和前列腺等组织进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通过质控获得12 934条高质量isoform(平均长度为2 034 bp,N50长度为2 325 bp)。使用NR等数据... 为获得参环毛蚓的转录本信息和功能基因,基于PacBio平台的SMRT对参环毛蚓的受精囊、精巢、肌肉、盲肠和前列腺等组织进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通过质控获得12 934条高质量isoform(平均长度为2 034 bp,N50长度为2 325 bp)。使用NR等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共有10 110(79%)条isoform得到注释。获得参环毛蚓全长转录组本序列,鉴定出环境适应相关基因及通路,为解析其复杂生境适应分子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环毛蚓 全长转录组 功能注释 信号通路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