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液式遥控阀门低温性能实验研究
1
作者 李鹏程 刘志兵 +1 位作者 胡智方 黄津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1,54,共6页
为了保障极地船舶在低温极端环境下的防寒能力,针对电液式遥控阀门开展了常温测试,-20、-40、-50、-60℃低温贮存实验,-10、-30、-40、-50℃低温性能实验,结冰实验以及除冰措施验证实验,同时,建立了有效的低温性能实验检测手段及评估方... 为了保障极地船舶在低温极端环境下的防寒能力,针对电液式遥控阀门开展了常温测试,-20、-40、-50、-60℃低温贮存实验,-10、-30、-40、-50℃低温性能实验,结冰实验以及除冰措施验证实验,同时,建立了有效的低温性能实验检测手段及评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低温会对电液式遥控阀门的工作性能产生影响。当温度超出材料使用范围时,阀门气密性失效;当液压油温度超出使用范围时,阀门开关功能失效。此外,随着温度降低,阀门动作时间显著增加;在-40℃时,阀门打开时间相比常温增加了133%。因此,若需在极区使用电液式遥控阀门,则必须事先进行低温环境实验,以确保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式遥控阀门 低温性能实验 结冰实验 防寒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鲁棒反馈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振 李海军 +1 位作者 曲晓燕 张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48-152,共5页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存在强非线性和外界干扰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将反馈线性化与滑模控制相结合的鲁棒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建立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非线性模型,利用反馈线性化技术将其精确线性化,利用滑模控制来补偿其外界干扰不确定性...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存在强非线性和外界干扰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将反馈线性化与滑模控制相结合的鲁棒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建立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非线性模型,利用反馈线性化技术将其精确线性化,利用滑模控制来补偿其外界干扰不确定性,同时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切换函数,并引入模糊控制设计了自适应指数趋近律。以时变负载力扰动为例对系统性能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系统鲁棒性、加快响应速度和削弱了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反馈线性化 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邓义斌 黄荣华 +2 位作者 程伟 贾李水 安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8,共5页
提出取消节温器,水泵、风扇分别电控化的发动机新型电控冷却系统型式,运用集总参数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搭建电控冷却系统试验装置;运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非线性控制器,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分别设计基本模糊控制器和变论域模糊控制... 提出取消节温器,水泵、风扇分别电控化的发动机新型电控冷却系统型式,运用集总参数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搭建电控冷却系统试验装置;运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非线性控制器,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分别设计基本模糊控制器和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进行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试验。最后综合比较非线性控制、基本模糊控制和变论域模糊控制3种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控冷却系统 非线性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压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范立云 李清 +3 位作者 马修真 宋恩哲 赵文圣 李鹏豪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6,共6页
通过油泵试验台对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压力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不同工况下喷油压力、喷油压力升高率的变化规律。喷油压力上升部分的平均压力升高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7°CaA喷油脉宽的喷油压力上升部分的平均压力升高... 通过油泵试验台对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压力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不同工况下喷油压力、喷油压力升高率的变化规律。喷油压力上升部分的平均压力升高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7°CaA喷油脉宽的喷油压力上升部分的平均压力升高率从400r/min的19 132.7MPa/s增加到1 200r/min的89 285.7MPa/s;喷油压力下降部分的平均压力升高率随着喷油脉宽的增加而减小,凸轮转速为1 200r/min时喷油压力下降部分的平均压力升高率从2°CaA的-45 634.9MPa/s下降到12°CaA的-75 396.8MPa/s。同时,分析出最高喷油压力、最大及最小喷油压力升高率的产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控单体泵 喷油压力 平均压力升高率 瞬时压力升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新型电控气缸注油润滑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贺玉海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8,共6页
分析了传统机械式注油器系统存在的缺陷,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电控气缸注油润滑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并在试验台架上对系统进行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注油压力可达2 MPa,注油定时控制精度为0.1 ms,注油持续时间为... 分析了传统机械式注油器系统存在的缺陷,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电控气缸注油润滑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并在试验台架上对系统进行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注油压力可达2 MPa,注油定时控制精度为0.1 ms,注油持续时间为20 ms,注油集中在活塞环带上,保证了缸套润滑效果;注油频率随负荷、燃油含硫量及缸套磨合状态等参数变化进行调节,使气缸润滑油消耗率比机械式注油器降低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气缸润滑 电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燃料发动机电液协同控制天然气喷射阀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猛 王国仰 +2 位作者 刘康 陆辰 王志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156,共6页
研究了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电液协同控制燃气喷射阀的运动特性,确定了影响喷射运动特性的主要因素,掌握了喷射阀喷射规律,并通过装机试验分析了喷射阀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泄油口孔径一定时,喷射阀最大升程受液压活塞泄油孔位置... 研究了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电液协同控制燃气喷射阀的运动特性,确定了影响喷射运动特性的主要因素,掌握了喷射阀喷射规律,并通过装机试验分析了喷射阀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泄油口孔径一定时,喷射阀最大升程受液压活塞泄油孔位置影响,控制脉宽越大,喷射阀喷射持续时间越长,进气量越大;在喷射阀结构一定的情况下,液压压力及控制脉宽是影响喷射阀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增大液压压力可以增加喷射阀启动及回落响应性,同时也会增大喷射阀的进气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双燃料发动机 电液协同控制喷射阀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斥力式电磁位移执行器研究
7
作者 刘兴华 李小金 刘福水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设计了斥力式电磁执行器,该执行器利用永久磁铁与电磁铁间产生的磁斥力工作,具有平衡点唯一、线性度好、滞环小等优点。讨论了永久磁铁与电磁铁同极间的斥-吸力逆转现象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进行了特性试验,试验表明在不同的气隙下,电磁... 设计了斥力式电磁执行器,该执行器利用永久磁铁与电磁铁间产生的磁斥力工作,具有平衡点唯一、线性度好、滞环小等优点。讨论了永久磁铁与电磁铁同极间的斥-吸力逆转现象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进行了特性试验,试验表明在不同的气隙下,电磁力与电流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滞回曲线很窄,几乎重合;执行器力-位移特性曲线单调、光滑。此外,在单缸柴油机上进行的装机试验也表明即使在不使用任何闭环控制的条件下,仅通过恒流控制,执行器就可以很好的工作,与吸力式电磁执行器相比性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磁执行器 磁斥力 柴油机 电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工程车辆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硕 田晋跃 徐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32-135,139,共5页
为了改善工程车辆变速器的换挡品质,对变速器电液换挡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主调压系统和离合器调压系统对油压的调节作用。以换挡过程中换挡离合器的充放油特性为切入点,采用遗传算法对换挡离合器主要结构... 为了改善工程车辆变速器的换挡品质,对变速器电液换挡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主调压系统和离合器调压系统对油压的调节作用。以换挡过程中换挡离合器的充放油特性为切入点,采用遗传算法对换挡离合器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改善离合器充放油特性达到改善换挡品质的目的。设计和完成了变速器换挡油压特性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过油压的调节及离合器结构参数的优化,换挡离合器的充放油特性明显改善,达到提高换挡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辆 变速器 电液控制系统 AMESIM 油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作业车电液伺服关节H∞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石茂青 柏艳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9-162,共4页
针对高空作业车在提升不同质量的货物以及提升货物过程中电液伺服俯仰机构的力负载变化引起的系统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了综合传统PID与H_∞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案。推导了电液伺服俯仰机构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H_∞状态反馈控制... 针对高空作业车在提升不同质量的货物以及提升货物过程中电液伺服俯仰机构的力负载变化引起的系统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了综合传统PID与H_∞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案。推导了电液伺服俯仰机构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H_∞状态反馈控制器,包括定义性能评价指标、构建广义系统、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状态反馈阵。应用Simulation X环境下建立的集机、液、控一体的高空作业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提升不同质量的负载时高空作业车都能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作业车 电液伺服 H∞控制 Simulation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