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效应评价——基于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 被引量:39
1
作者 李国平 彭思奇 +1 位作者 曾先峰 杨洋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124,共10页
从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理论和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效应测度的多层次评价模型;从宏观经济生产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经济效益三个层面探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理;通过西... 从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理论和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效应测度的多层次评价模型;从宏观经济生产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经济效益三个层面探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理;通过西部地区不同层面经济数据,以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和DEA模型实证考察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生产率的影响,以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考察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以企业跨期经济效益评价梯阶层次模型研究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战略 政策效应评价 经济增长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静 邓宏兵 张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86-90,共5页
文章基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地区的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泰尔系数与GIS-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明显,但呈现减弱趋势,各城市间差异大... 文章基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地区的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泰尔系数与GIS-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明显,但呈现减弱趋势,各城市间差异大于城市群际之间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州城市群,正相关集聚效应显著;中游城市群地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经济联系度不强;西部成渝城市群地区、滇中、滇南城市群区缺乏高水平地区,低低水平集聚关系较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组织特征呈现多核心与单核心边缘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经济空间差异 增长极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城镇化的机制及“新常态”下的转型策略——理论解析与实证推论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旭 赵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8,24,共11页
分析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经济本质,对其发展机制进行理论解析和实证推论;认为制度变迁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制度变迁的方向应对称于当期的禀赋条件,制度有效性将影响制度变迁的效果。基于我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禀赋条件,"... 分析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经济本质,对其发展机制进行理论解析和实证推论;认为制度变迁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制度变迁的方向应对称于当期的禀赋条件,制度有效性将影响制度变迁的效果。基于我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禀赋条件,"新常态"阶段将是一个经济发展中枢下移的阶段,传统的"需求侧"强刺激增长路径难以为继,必须转向适度扩大内需和提高长期供给能力的新发展模式。长期供给能力来自于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制度创新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因此,从重视物质资本积累转向注重人力资本积累,从过于依赖土地等资源投入转向"存量规划"和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等,构成了新的发展战略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城镇化 发展机制 禀赋条件 新常态 转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2011年创新战略报告评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13
4
作者 唐家龙 马虎兆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142,155,共6页
2011年2月白宫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详细说明美国如何通过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确保未来的繁荣。本文着重从学习借鉴的角度,介绍了报告的主要框架和基本内容,并重点评析了美国创新战略的特色,提出中国... 2011年2月白宫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详细说明美国如何通过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确保未来的繁荣。本文着重从学习借鉴的角度,介绍了报告的主要框架和基本内容,并重点评析了美国创新战略的特色,提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创新战略 创新型国家 经济增长 创新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反思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海峰 卢仁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第1期86-87,共2页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替代关系。然而,中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论文首先分析奥肯定律适用的前提条件;随后结合中国国情,探讨这种经济现象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要反思偏向重工业化战略,并给出...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替代关系。然而,中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论文首先分析奥肯定律适用的前提条件;随后结合中国国情,探讨这种经济现象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要反思偏向重工业化战略,并给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压力 重工业化战略 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率 工业化战略 替代关系 增长速度 奥肯定律 中国国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199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聂正彦 李帅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100,共9页
基于1998-2013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对西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 基于1998-2013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对西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此外,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区样本均表明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加。研究结论对于各地在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引领新常态以及"一路一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增长效应 核密度分布 区域差异 “一路一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济视角看我国面向2035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被引量:25
7
作者 闵维方 张河森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42,共8页
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本文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重大使命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着重从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035年的发展战略数量化目标和结构性目标,进而提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具体举... 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本文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重大使命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着重从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035年的发展战略数量化目标和结构性目标,进而提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具体举措,其中包括: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并完成我国高等院校的科学分层分类和结构优化;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全面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以创新思路实施人才战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婷 张丽萍 郭向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在剖析西部实施人才战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实施人才战略关键是要更新用人观念,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大力发展教育,进而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人才战略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和理论机制研究 被引量:105
9
作者 姚树洁 房景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3,共14页
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与持续爆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贸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全球性经济贸易衰退已经不可避免。面对发达国家市场萎缩、新兴市场体量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等一系列持续演变的风险和挑战,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 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与持续爆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贸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全球性经济贸易衰退已经不可避免。面对发达国家市场萎缩、新兴市场体量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等一系列持续演变的风险和挑战,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局势的战略定位,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归纳梳理中国已经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基于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探讨创新发展格局必须立足于"内循环"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机制,分析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战略意义,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内生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 被引量:10
10
作者 兰竹虹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0-83,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21世纪,中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就必须走一条新的绿色发展道路。本文在分析中国实现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21世纪,中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就必须走一条新的绿色发展道路。本文在分析中国实现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迈向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 绿色发展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经济区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明 王孝平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黔中经济区的划分基本符合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并综合考虑了区域影响、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该区域属于贵州省内条件较好的板块,但近年发展相对滞后,且总体上存在经济水平落后、产业链较短、对省内其他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等问... 黔中经济区的划分基本符合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并综合考虑了区域影响、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该区域属于贵州省内条件较好的板块,但近年发展相对滞后,且总体上存在经济水平落后、产业链较短、对省内其他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黔中经济区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磷煤化工、有色冶金等特色优势产业,目标是打造省域经济增长极。为推动黔中经济区尽快发展,需要中央政府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也需要地方政府协调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经济区 工业化 国家战略 特色产业 省域经济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演变逻辑、趋势研判与政策含义 被引量:19
12
作者 倪红福 冀承 杨耀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97,共16页
利用GDP支出法需求结构和世界典型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演变历程和逻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改善宏观需求结构的相关政策含义。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需求结构大致... 利用GDP支出法需求结构和世界典型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演变历程和逻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改善宏观需求结构的相关政策含义。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需求结构大致经历了从消费主导型向投资和进出口快速增长型,再到消费和投资协同驱动型的演变阶段,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需求动力差异明显。从宏观需求的三次产业和细分行业结构来看,中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结构在不断改善,高附加值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行业占比显著提升,服务消费、服务投资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短期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宏观需求结构仍将是消费和投资协同驱动型,投资率的提升幅度可能会超过消费率,净出口率会有所下降;从长期来看,消费率将会继续上升,投资率会有所下降,净出口率可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需求结构 经济增长动力 扩大内需战略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长极和点轴开发理论基础上的青藏铁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大洪 郭海亮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推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要遵循增长极和点轴开发理论。目前首要是以青藏铁路为依托,以沿线城市为极点,形成青藏铁路经济带,从而引领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增长极 点轴开发 经济带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经济金融工作“三大突破”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勇 王茜婧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8,共5页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2013年的经济金融政策方略定了调。新的一年的经济金融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加快碳...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2013年的经济金融政策方略定了调。新的一年的经济金融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加快碳金融发展的"三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新型城镇化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碳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四大区域发展战略的耦合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继明 张圣君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4期15-20,共6页
从2013年至2015年,国家先后出台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调发展等四大国家战略。四大区域发展战略从表面上看,各自出台的时间不同,涉及的区域不同,但并非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战略,在许多方... 从2013年至2015年,国家先后出台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调发展等四大国家战略。四大区域发展战略从表面上看,各自出台的时间不同,涉及的区域不同,但并非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战略,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耦合点:1.四大战略构成新常态下新经济增长点;2.四大战略共同推进经济结构优化;3.四大战略合力拉动基础设施建设;4.四大战略同以大城市(群)发展为依托;5.四大战略均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四大战略是相互交叉、彼此融合、高度一致的,在政策理解和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全面地把握其内在的联系,处理好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区域发展战略 耦合点 新经济增长点 经济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发展战略耦合——一项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增长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迎霞 覃成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6,共4页
为应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把西部地区作为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取得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同时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经验。这证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发展战略耦合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增长... 为应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把西部地区作为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取得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同时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经验。这证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发展战略耦合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增长策略。当前,为抵御新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国家宜把中部地区作为这轮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区域,以收到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营造区域热点、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基础设施投资 区域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 区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带一路”省市区域创新效率及空间效应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兆洲 马佳羽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以2005-2013年"一带一路"18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第一阶段利用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各省、市、自治区每年的创新效率,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的创新效率加入生产函数模型考察创新效率及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 以2005-2013年"一带一路"18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第一阶段利用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各省、市、自治区每年的创新效率,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的创新效率加入生产函数模型考察创新效率及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市的创新效率较高;空间滞后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较优且空间回归系数皆大于零,表明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其中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说明某一区域创新效率的变化会随时间潜在地影响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展示"路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创新为驱动力,着力提高沿路地区创新实力,对带动全国,甚至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区域创新效率 经济增长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陷阱”跨越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振军 杜育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12,共5页
在我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新历史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大规模生产的重要部门,可以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社会人力资本水平,引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直接带动经济增长。高等职业教育还可以发... 在我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新历史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大规模生产的重要部门,可以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社会人力资本水平,引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直接带动经济增长。高等职业教育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城镇化进程,提高弱势群体收入能力,助力制度和文化建设,促进社会进步。面对发展挑战,我国应积极构建开放、融通、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高职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高等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作用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平 张鹏鹏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1期72-79,共8页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能源消费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研究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区域能源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聚类分析法把中国30...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能源消费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研究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区域能源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聚类分析法把中国30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三类区域,以研究同类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共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不同区域长短期因果关系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能源消费战略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因果关系的差异性,制定出符合区域实情的能源消费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能源消费 区域能源消费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策略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三峰 王若晨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0-64,共5页
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其他地区,其经济发展战略亟待改进。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应建立区域增长极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即将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到一个开放式的区域中,以港口群为重点,以能源和资源产业为主导,以临海产业... 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其他地区,其经济发展战略亟待改进。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应建立区域增长极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即将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到一个开放式的区域中,以港口群为重点,以能源和资源产业为主导,以临海产业为突破来构建“钦防北经济增长极”产业结构,选择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多边共赢、效能显著的合作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北部湾地区 增长极 经济战略 产业结构 海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