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ghts on Peripheral Blood Biomarker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1
作者 刘经凯 LI Yu-Meng +2 位作者 LIU Jing-Kai CHEN Zi-Xuan DENG Yu-Li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7,共16页
Parkinson’s disease(PD)is a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with profound impact on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and long-term health,and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are particularly critical.In recent years,the ... Parkinson’s disease(PD)is a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with profound impact on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and long-term health,and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are particularly critical.In recent years,the search for precise and reliable biomarkers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clinical challenges of PD.In this paper,w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potential biomarkers,including proteins,metabolites,epigenetic markers,and exosomes,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D patients.Protein markers are one of the main directions of biomarker research in PD.In particular,α‑synuclein and its phosphorylated form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PD.It has been shown that aggregation ofα-synuclei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pathologic protein deposition in PD and may be a potential 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 of PD.In terms of metabolites,uric acid,as a metabolite,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xidative stress and neuroprotection in PD.It has been found that changes in uric acid level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PD,showing its potential as an early diagnostic marker.Epigenetic markers,such as DNA methylation modifications and miRNAs,have also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research.Changes in these markers may affect the expression of PD-related genes an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providing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D.In addition,exosomes,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carrier for PD,are able to carry a variety of biomolecules involved i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and pathological regulation.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xosome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D,and their detection in blood may provide a new breakthrough for early diagnosis.It has been shown that exosome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D,and their detection in blood may provide new breakthroughs in early diagnosis.In summary,through in-depth evaluation of biomarker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D patients,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t potential of these markers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D and in the study of pathological mechanisms.Future studies will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se biomarkers to promote the early detection of PD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son’s disease peripheral blood biomarkers early diagn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标志物的突破与挑战: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之路
2
作者 王延江 黄珊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825-1837,共1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防治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我国AD患病率持续攀升,构成了严峻的社会医疗挑战。随着靶向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在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防治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我国AD患病率持续攀升,构成了严峻的社会医疗挑战。随着靶向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早期精准诊断体系的需求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基于高灵敏度自动化检测平台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技术展现出独特优势,为AD的早期筛查、精准分型、病程动态监测及治疗响应评估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然而,该技术的临床转化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检测标准化、样本前处理规范、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以及复杂系统因素的干扰等。当前,通过持续优化检测技术并结合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有望突破这些技术瓶颈。展望未来,AD血液标志物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向:建立规范的临床转化路径、开发多模态整合诊断模型、挖掘个性化医疗潜力,以及加强全球多中心协作网络建设,从而加速其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液标志物 早期诊断 精准医学 转化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认知障碍早期诊疗专家共识(2025) 被引量:1
3
作者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痴呆高危人群早筛系统及早期干预设备应用推广组 +13 位作者 江西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与人工智能学组 戴西件 骆嵩 张华 朱佳佳 李征军 赵艺蕾 李宏伟 张灵艳 胥化虎 王茜 罗艳 刘风 刘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7-346,共10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阿尔茨海默病(AD)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AD在出现典型症状前20多年,脑组织己可能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认知障碍,即AD源性认知障碍,也是AD早期检测、诊断和防治...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阿尔茨海默病(AD)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AD在出现典型症状前20多年,脑组织己可能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认知障碍,即AD源性认知障碍,也是AD早期检测、诊断和防治最重要的窗口期。对早发性痴呆症和AD(65岁以前)发病率的可靠评价很少,其中约30%归因于AD源性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环境及地域差异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不同人群、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发病率和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深入研究这些差异,有助于制订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策略。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医疗工作者对AD源性认知障碍的认知,专家组经多次研讨,制订《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认知障碍早期诊疗专家共识》,以期为A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精准治疗提供共识和指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诊断 治疗 早期预防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前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框架——基于2024年AAW诊断与分期修订标准
4
作者 《临床前期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框架》专家共识写作组 北京认知神经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 +1 位作者 韩璎 罗骁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3-684,共12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对公共卫生系统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临床前期阿尔茨海默病(pAD)作为AD病理连续谱的起始阶段,其早期识别对于延缓疾病进展、优化干预策略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关键意义。为制定中国临床实践的...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对公共卫生系统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临床前期阿尔茨海默病(pAD)作为AD病理连续谱的起始阶段,其早期识别对于延缓疾病进展、优化干预策略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关键意义。为制定中国临床实践的pAD诊断与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北京认知神经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依据2024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工作组(AAW)修订的诊断与分期标准,整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构建pAD诊断与非药物干预框架,旨在指导临床、促进早期干预及推动研究发展。该框架明确pAD诊断标准,包括生物标志物的阳性判定,并细化pAD第1期(无症状)与第2期的风险分层、随访策略及管理建议。共识推荐非药物干预措施以延缓病理进展并提升干预效果。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和研究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工具,促进pAD早期诊断的精准性与干预的有效性,为AD的规范化诊治与综合防控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诊断 早期预防 专家共识 非药物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_1S检验点功能障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小英 高旭光 +1 位作者 马丽萍 李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检测G1期向S期转换的特异性阻滞剂雷帕霉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1S检验点功能,探索AD新的外周标记物及治疗靶点。方法选择AD患者50例(AD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分离外周血淋... 目的检测G1期向S期转换的特异性阻滞剂雷帕霉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1S检验点功能,探索AD新的外周标记物及治疗靶点。方法选择AD患者50例(AD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经植物凝集素(促使细胞进入细胞循环)干预24h(T24期细胞),再经雷帕霉素干预24h(T48),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2组T24、T48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在T24期细胞,AD组与对照组G1期细胞和S期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14±5.25)%vs(71.11±4.94)%,(18.55±3.57)%vs(18.13±3.53)%,P>0.05];在T48期细胞,AD组G1期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47.70±7.19)%vs(71.05±4.14)%,P=0.005)],而S期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29.12±4.36)%vs(15.26±3.27)%,P=0.003)]。结论经雷帕霉素处理的AD细胞呈现不明显的G1期向S期的阻滞效应,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1S检验点功能障碍,G1S检验点功能障碍有望成为AD新的外周标记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淋巴细胞 细胞周期 G1期 s DNA复制 早期诊断 西罗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薯蓣丸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特定microRNAs表达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谢文婷 谭子虎 +2 位作者 陈延 李贤炜 柳弘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及加减薯蓣丸对其影响。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研究AD患者外周血miRNAs文献,选择多篇(≥2篇)文献中一致性差异表达的miRNAs(至少1篇以血清为样本)作为目标m... 目的探讨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及加减薯蓣丸对其影响。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研究AD患者外周血miRNAs文献,选择多篇(≥2篇)文献中一致性差异表达的miRNAs(至少1篇以血清为样本)作为目标miRNAs进行研究。56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予加减薯蓣丸浓缩汤剂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L,疗程12周。另收集同期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D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目标miRNA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治疗前血清miR-107、miR-29a、miR-29b、miR-181c、miR-125b、miR-135a、miR-342-3p表达明显降低,miR-146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AD组治疗后血清miR-107、miR-29a、miR-29b、miR-181c、miR-125b、miR-342-3p表达明显升高(P<0.05~0.01),miR-146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通过检测血清miR-107、miR-29a、miR-29b、miR-181c、miR-125b、miR-135a、miR-342-3p及miR-146a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AD患者早期诊断;加减薯蓣丸可能通过调节AD患者血清miR-107、miR-29a、miR-29b、miR-181c、miR-125b、miR-342-3p、miR-146a表达水平而发挥治疗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MICRORNA 早期诊断 治疗 加减薯蓣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图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顾宇衡 潘嘉诚 +1 位作者 钱江波 董一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50,共1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认知能力的逐渐下降。AD症状的演变过程可能很长,在不同的神经成像模式中可检测到脑区生物标志物的细微变化,但其早期检测具有挑战性。由于神经成像数据的高度复杂性和大脑网络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认知能力的逐渐下降。AD症状的演变过程可能很长,在不同的神经成像模式中可检测到脑区生物标志物的细微变化,但其早期检测具有挑战性。由于神经成像数据的高度复杂性和大脑网络的不规则性,传统的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存在许多不足,开发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模型可以为分析非欧几里得空间的神经影像模式以及探究生物标志物提供极大帮助。首先,对基于GNN分类方法的AD预测进行详细的调研和概述。然后,从基于单模态数据和基于多模态数据两个视角进行梳理,重点介绍和分析这些方法在单模态和多模态数据应用场景中的数据提取、脑网络建模、特征学习、信息融合等过程,并评述部分方法的性能。最后,针对GNN应用于AD诊断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AD辅助诊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阿尔茨海默病 辅助诊断 神经成像 多模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何雨洁 闫少珍 卢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78,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出现临床症状前有长达约20年的临床前期,是AD干预的最佳时间窗,因此早期诊断对延缓病情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出现临床症状前有长达约20年的临床前期,是AD干预的最佳时间窗,因此早期诊断对延缓病情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具有无创性和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是研究AD脑功能活动异常最广泛使用的神经成像技术之一,为寻找早期AD非侵入性标记物提供了可能。本文就rs-fMRI技术在AD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以期找到早期监测AD的非侵入性影像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主观认知下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3D-T1WI及扩散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琳钦 段欢芹 邱丽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86,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记忆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期诊断、预防及延缓AD的进展至关重要。近年来,MRI已广泛应用于AD及其他认...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记忆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期诊断、预防及延缓AD的进展至关重要。近年来,MRI已广泛应用于AD及其他认知障碍领域的研究,三维T1加权成像(three-dimensional T1 weighted imaging,3D-T1WI)、扩散MRI可以客观、间接地反映异常的大脑结构变化,为解释其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从3D-T1WI、扩散MRI在AD中的应用展开综述,从多个角度探索AD患者脑结构变化及病理生理机制,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三维T1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 脑结构 病理生理机制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算法
10
作者 刘星毅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4-872,共9页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早期干预的方式缓解其恶化,因此使用神经影像学技术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早期诊断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早期干预的方式缓解其恶化,因此使用神经影像学技术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早期诊断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数据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进行了研究。首先,引入样本重加权策略来缓解疾病诊断数据集中普遍存在的类不平衡问题对模型的影响。其次,设计监督对比学习来提升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在4个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数据集上的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取得了比现有算法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疾病诊断 深度学习 对比学习 多层感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用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评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孟晓梅 于逢春 +5 位作者 尹静 唐晓梅 陈新平 刘永珍 尹铁伦 李常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用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MCI患者128例(MCI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1例(对照组)。分别给予MoCA和... 目的探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用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MCI患者128例(MCI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1例(对照组)。分别给予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并分析评估结果。结果对照组和MCI组MoCA总分与MMSE总分呈正相关(r=0.352,P<0.05;r=0.765,P<0.01);MoCA评分明显低于MMSE评分(P<0.01)。与对照组比较,MCI组MoCA总分及各亚项得分明显降低(P<0.01)。MoCA筛查MCI敏感性为97.66%,特异性为95.05%,MMSE筛查MCI敏感性为32.03%,特异性为100%。结论 MCI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MoCA总分与MMSE总分相关;MoCA用于MCI筛查时敏感性优于MM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诊断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的演变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晓妮 唐毅 韩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AD患病率也逐年增加,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负担,早期诊断AD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文中将从最早期的AD痴呆诊断标准解析,逐渐过度到目前最新...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AD患病率也逐年增加,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负担,早期诊断AD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文中将从最早期的AD痴呆诊断标准解析,逐渐过度到目前最新的AD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的研究框架,试图为早期诊断AD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主观认知下降 早期诊断 诊断标准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认知与定量磁共振指标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华丽 张鸿燕 +2 位作者 张岱 舒良 谢敬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37-741,共5页
目的 :( 1)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认知特点及磁共振成像 (MRI)内颞叶结构定量成像特点 ;( 2 )拟提出指导AD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知指标与MRI定量指标。方法 :选取 5 2名AD患者为研究对象 ,2 7名血管性痴呆患者 (VD)和 3 5例年龄... 目的 :( 1)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认知特点及磁共振成像 (MRI)内颞叶结构定量成像特点 ;( 2 )拟提出指导AD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知指标与MRI定量指标。方法 :选取 5 2名AD患者为研究对象 ,2 7名血管性痴呆患者 (VD)和 3 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 -认知部分 (ADAS-Cog)、韦氏记忆量表 -修订版 (WMS -R)和简短心理状况检查 (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定量MRI测量内颞叶结构体积。结果 :( 1)AD患者学习与记忆、理解、语言、注意力和定向力等方面的障碍比VD患者和正常老人显著。 ( 2 )AD患者的海马结构、杏仁核及海马旁回的萎缩比VD患者和正常老人明显。 ( 3 )词语回忆、定向力、逻辑记忆等认知指标区分AD、VD和正常老人的总体准确性为 83 3 %。左侧侧脑室颞角和杏仁核海马复合体体积区分三组被试的准确性为 77 1%。联合认知指标和MRI指标 ,诊断准确性为 90 5 %。结论 :AD具有特征性认知改变和内颞叶结构萎缩 ,认知指标和内颞叶MRI定量指标对AD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提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诊断 认知 定量磁共振指标 鉴别诊断 MRI 精神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鉴别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放 苏卫红 +1 位作者 陈雨 王青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鉴别诊断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SIVD和AD患者各50例。选取同期于复兴医院月... 目的探讨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鉴别诊断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SIVD和AD患者各50例。选取同期于复兴医院月坛社区体格检查健康者50名为对照组。3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匹配。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MES检测全部受试者并加以比较;记忆与执行评分比值(MES-R)对于SIVD与AD区分度的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 (1)SIVD组与AD组的MMSE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6±5.5)分比(20.6±3.3)分,P>0.05]。(2)3组患者MES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IVD组句子记忆1、3、4、5评分均明显高于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执行部分指标:SIVD组左、右手连续动作及指令与动作矛盾刺激评分均低于AD组[(5.1±3.1)分比(7.3±2.1)分,(5.2±3.0)分比(7.7±1.9)分,(3.5±4.4)分比(6.2±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IVD组MES-R值高于AD组(1.2±0.7比0.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MES-R≥0.7时,区分SIVD与AD的敏感度76.7%,特异度为83.3%;而MMSE总分区分SIVD与AD的敏感度为40.0%,特异度仅为0.7%。结论对SIVD与AD患者进行MES测定,反映句子记忆和执行部分的差异,可以较好地区分两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采末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新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金环 黄河胜 +1 位作者 查向东 陈青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7-850,共4页
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精神功能衰退性疾病。近年来在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很大发展。该文就AD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在近几年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发病机制 早期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体检人群应用两种量表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尚延昌 周波 +3 位作者 康丰娟 郭艳娥 韦超 解恒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AD8和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在军队体检人群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纳入我院常规健康体检军队人群1723例,对自愿接受认知功能测评者行AD8量表和Mini-Cog测评,最终同时接受AD8量表和Mini-Cog...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AD8和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在军队体检人群筛查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纳入我院常规健康体检军队人群1723例,对自愿接受认知功能测评者行AD8量表和Mini-Cog测评,最终同时接受AD8量表和Mini-Cog检测的体检者160例。采用ROC曲线分析量表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AD8量表和Mini-Cog测评提示认知功能障碍者分别为84例(52.5%)和71例(44.4%),两者联合检测提示双异常者为43例(26.9%)。160例受检者中临床诊断为认知功能障碍者66例(41.3%),其中AD8量表检出率为69.7%,Mini-Cog检出率为83.3%,两者联合检出率为56.1%。ROC曲线分析显示,两者联合检测特异性为93.6%,敏感性为56.1%。AD8(≥2分)量表、Mini-Cog及两者联合检测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认知正常者比较,双异常者年龄明显增高(P<0.01),在调整年龄的影响因素后,协方差分析显示,双异常者连线A完成时间明显延长,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延迟回忆、执行功能、工作记忆、词语流畅性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AD8和Mini-Cog操作简单,测评所需时间短,两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痴呆患者检出的特异性,适用于在初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筛查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痴呆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庆丽 韩利坤 +1 位作者 袁春 张玉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359,共6页
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神经影像学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影像学特征来识别出早期AD患者(无临床表现时),从而达到早期治疗和预防的... 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神经影像学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影像学特征来识别出早期AD患者(无临床表现时),从而达到早期治疗和预防的目的。本文就各种影像学检查在AD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影像学 功能磁共振 早期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认知下降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晓妮 盛灿 韩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3-426,共4页
随着生物标记物的引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诊断不断前移,从AD源的痴呆,AD源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到临床前期AD,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 随着生物标记物的引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诊断不断前移,从AD源的痴呆,AD源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到临床前期AD,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这一概念。文中围绕神经影像学方法和脑脊液检查,对SCD进行综述,从新的角度为早期识别AD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主观认知下降 早期诊断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邱怀雨 张卯年 魏世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发病过程,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6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脊髓炎和视神经炎的体征以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总...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发病过程,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6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脊髓炎和视神经炎的体征以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1例患者首发症状为眼部视神经炎。36例患者中,双眼发病与单眼发病的比例为7∶2,男女发病比例为1∶3,年龄30~50岁者居多。视神经炎病程在1~3个月的患者中视神经萎缩的发病率为72.7%,病程>3个月的患者中视神经萎缩的发生率为91.4%。病程在1~3个月和>3个月组视神经萎缩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病程<1个月组(P=0.009,P<0.01)。2例无眼部表现的患者经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后确诊。22例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颈髓异常者14例(63.3%),胸髓异常者9例,腰髓异常者1例。结论视神经脊髓炎多见于女性,首发症状为视神经炎者占多数,高发年龄为30~50岁,易累及双眼,视神经萎缩发生率高。脊髓炎症以累及颈髓和胸髓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Devic病 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脑功能MRI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健仪 尹建忠 +1 位作者 纪东旭 赵博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嗅觉功能MRI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4例正常老年人(NC)、11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及12例AD患者进行MMSE、MOCA及CDR量表评分,采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仪、32通道头线圈以事件相关设计的方式进行嗅觉f... 目的探讨嗅觉功能MRI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4例正常老年人(NC)、11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及12例AD患者进行MMSE、MOCA及CDR量表评分,采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仪、32通道头线圈以事件相关设计的方式进行嗅觉fMRI扫描,64位Matlab7.11.0及SPM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选择双侧初级嗅觉皮层(POC)为感兴趣区(ROI),统计ROI内激活体素数量并进行分析,比较3组间ROI内的激活体素数量,分析受试者ROI内的激活体素数量与MMSE和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NC组、MCI组和AD组POC内激活体素数分别为201±114、88±102、45±60,AD组激活水平显著低于MCI组及NC组,MCI组显著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272,P<0.01)。控制年龄因素时,受试者初级嗅觉皮层内的激活范围与MMSE评分(r=0.447,P<0.05)及MOCA评分(r=0.421,P<0.05)呈正相关。结论嗅觉功能MRI可以反映AD病理改变造成的嗅觉功能损害,可能成为早期诊断AD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内嗅皮层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