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MWF细网格10 m极大风速预报在海南岛的评估与订正
1
作者 钟有亮 李勋 +1 位作者 陈静 刘凑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40-147,共8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简称ECMWF)细网格10m风预报场和海南岛国家气象站地面风观测资料,基于天气学误差统计等方法对2019—2021年10m极大风速预报结果进行评估,以期为预报员更...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简称ECMWF)细网格10m风预报场和海南岛国家气象站地面风观测资料,基于天气学误差统计等方法对2019—2021年10m极大风速预报结果进行评估,以期为预报员更好地应用模式产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海南岛四周地区10 m极大风速预报效果优于中部地区;预报误差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海拔较低站点与实况观测一致性更高;模式对海拔低且开阔地区的极大风速具有较好可预报性。(2)10 m极大风速预报误差随时效略有增长,昼夜误差呈现波峰特征,具有一定日变化。(3)海南岛6级风速预报效果最佳,5级及以下风速预报次之,7级及以上风速预报效果则最差;对于大风预报,ECMWF细网格预报量级具有偏小的特征。(4)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选取ECMWF细网格预报场,对海南岛极大风速预报进行订正,独立样本预报模型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预报误差,改善效果显著,为海南岛大风预报的准确性提供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 检验评估 产品释用 10 m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集合预报在淮河蒋家集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叶金印 顾玮琪 +3 位作者 李巧玲 李致家 姚成 董小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1-476,共6页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降水预报产品(预见期为10 d),提取淮河蒋家集以上流域的预报数据并进行降尺度处理,驱动洪水预报模型,对2008年8月的一次洪水过程进行模拟预报。为探讨ECMWF集合降水预报驱动洪水预报模型的应用效果...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降水预报产品(预见期为10 d),提取淮河蒋家集以上流域的预报数据并进行降尺度处理,驱动洪水预报模型,对2008年8月的一次洪水过程进行模拟预报。为探讨ECMWF集合降水预报驱动洪水预报模型的应用效果,将模拟预报的结果与仅采用地面降水观测数据驱动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ECMWF集合降水预报后,洪水模拟预报精度有明显改进,可使洪水预见期提前48 h;洪水模拟预报流量过程线能刻画洪水预报的不确定性范围,可为防洪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ecmwf集合预报 新安江模型 洪水预见期 淮河蒋家集以上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MWF再分析数据的孟加拉湾风浪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亚男 王科华 +1 位作者 袁洪涛 张亚敬 《水道港口》 2019年第6期641-649,共9页
孟加拉湾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海区,系统性的分析该海域的风浪特征有利于推动孟加拉湾海上工程的开展和实施。文章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中历史再分析数据,统计分析了多年孟加拉湾波浪场、海表面风场的特征以及海湾内3... 孟加拉湾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海区,系统性的分析该海域的风浪特征有利于推动孟加拉湾海上工程的开展和实施。文章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中历史再分析数据,统计分析了多年孟加拉湾波浪场、海表面风场的特征以及海湾内3个代表性港口的风浪特征,主要内容包括波浪场、海表面风场的季度特征,3个港口的季度风浪特征等方面。分析表明:孟加拉湾的波浪条件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有效波高的平均值大于在东北季风影响下的有效波高的平均值;受岛链的掩护作用安达曼海沿海有效波高平均值0.8 m左右,小于孟加拉湾东部沿海有效波高平均值;风速季度性变化特征明显,第三季度为季风期大于其他季度平均风速;海湾内中低纬度(5°N^15°N)处的平均风速大于中高纬度和赤道附近的平均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湾 港口 ecmwf 波浪场 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降雨预报信息不同利用形式精度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榕 王运涛 +1 位作者 李敏 周惠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共5页
基于尼尔基水库上游控制流域面积内的实测面雨量值,应用相关系数R、相对误差RE、均方根误差RMSE、错一级可利用率RU、安全范围内的可利用率RS等指标评估了ECMWF集合降雨预报信息按累计和逐日两种利用形式下1~10 d不同预见期的预报降雨... 基于尼尔基水库上游控制流域面积内的实测面雨量值,应用相关系数R、相对误差RE、均方根误差RMSE、错一级可利用率RU、安全范围内的可利用率RS等指标评估了ECMWF集合降雨预报信息按累计和逐日两种利用形式下1~10 d不同预见期的预报降雨精度。结果表明:①按累计方式使用的预报降雨量,预见期从第1 d至第10 d,与相应实际降雨量的相关性程度均较高,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降雨量预报Ⅰ级~Ⅳ级的可利用率相对较高,精度满足要求,适宜用于水文预报或水库预报调度中;②按逐日方式使用的未来第1 d到第10 d逐日预报降雨量,预见期在5 d内时精度基本满足要求,可以用于预报或调度中,而预见期为6~10 d时,预报值与实际值相关性程度较差,预报偏差较大、Ⅲ级、Ⅳ级可利用率相对较低,不推荐直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 降雨预报 精度评估 尼尔基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集合降水预报在长江流域应用性能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邱辉 郭云谦 +1 位作者 李帅 张方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6,共6页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预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降水预报中,但由于长江流域地形、气候条件复杂,该系统在长江流域的应用性能有待进一步评估。利用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汛期(4~10月)ECMWF集合预报系统(EPS)输出的降水预报结果和全...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预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降水预报中,但由于长江流域地形、气候条件复杂,该系统在长江流域的应用性能有待进一步评估。利用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汛期(4~10月)ECMWF集合预报系统(EPS)输出的降水预报结果和全国2 000多个站日降雨观测资料,基于Brier评分、Talagrand分布、ROC分析等方法,研究了ECMWF集合预报在长江流域降水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①Talagrand分布表明,模式对小量级的降水预报概率偏高,而对大量级的降水预报概率偏低;ECMWF集合预报系统存在短期预报发散度不够的情况。②Brier评分表明,在同量级降水预报中,预报时效越长,准确性越低;ECMWF集合系统在近4年的降水预报有相对稳定的Brier评分。③ROC分析表明,各个时效,同量级降水预报的准确性差异不大。总体来说,不论离散度还是准确性,ECMWF集合预报系统还存在一定的系统性偏差,需要进行统计后处理订正来消除此类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预报 ecmwf集合预报 Brier评分 ROC分析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梅雨期降水日变化及ECMWF预报能力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冬冬 方艳莹 +3 位作者 申华羽 涂小萍 吕劲文 钱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49,共14页
【目的】为了解浙江省梅雨期的降水日变化特征以及气象业务模式对降水的预报能力。【方法】利用2008—2019年期间浙江地面雨量站小时数据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评估ECMWF在浙江地区梅雨期的预报水平。【结果】结果表明:... 【目的】为了解浙江省梅雨期的降水日变化特征以及气象业务模式对降水的预报能力。【方法】利用2008—2019年期间浙江地面雨量站小时数据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评估ECMWF在浙江地区梅雨期的预报水平。【结果】结果表明:(1)梅雨期间浙江平均日降水量自西向东递减,浙西地区从05:00—18:00一直维持强降水的特征,平均最大日降水量超过20 mm。(2)浙中、浙北、浙东降水呈双峰型特征,主要降水时段在03:00—11:00和13:00—20:00。浙东北和浙南降水呈单峰型特征,浙东北降水峰值主要在03:00—10:00,但浙南降水峰值主要在14:00—21:00。除浙南外,梅雨期间浙江大部地区夜间至早晨强降水持续时间比午后至傍晚更长。(3)夜间至早晨强降水与低空急流(LLJ)在夜间逐渐加强密切相关。因为夜间至早晨期间,非地转风逐渐加强,使得LLJ增强,而增强的LLJ为浙江地区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提供不稳定能量,增强辐合上升运动,进而造成早晨降水峰值。午后热力条件可能是午后至傍晚强降水的主要原因。(4)ECMWF基本可以预报出浙江梅雨期间的降水趋势,但夜间至早晨(02:00—11:00)的降水趋势预报优于午后至傍晚(14:00—20:00)。【结论】总体上,ECMWF在夜间至早晨期间更倾向低估强降水,高估弱降水。模式对夜间至早晨的降水预报相对不够稳定,均方根误差大于午后至傍晚。随着预报时间的延长,模式预报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降水日变化 浙江 低空急流 ecmwf 评估 降雨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高分辨率数值预报2 m温度产品在铜仁市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超 徐大红 +1 位作者 李习瑾 陈方远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将ECMWF高分辨率数值(简称EC-thin)2 m温度产品与铜仁地区3个国家基本站的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该产品在铜仁地区的适用性。本文分别采用分月统计和分段统计的方式比较温度实况值与预报值的差值绝对值。结果显示,EC-thin 2 m温... 将ECMWF高分辨率数值(简称EC-thin)2 m温度产品与铜仁地区3个国家基本站的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该产品在铜仁地区的适用性。本文分别采用分月统计和分段统计的方式比较温度实况值与预报值的差值绝对值。结果显示,EC-thin 2 m温度产品对低温的预报效果优于高温;低温预报效果5月最优,高温11月最优;72 h的低温预报效果要优于24、48 h,24 h的高温预报效果优于48、72 h;当预报值为10~20℃时,差值最低,仅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高分辨率数值预报 2 m温度 差值 适用性 贵州铜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ECMWF细网格产品在一次大到暴雨天气预报中的使用
8
作者 赵冰 于云忠 班秋艳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8期65-65,共1页
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产生,容易引发严重自然灾害,所以需要加强预报分析。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ECMWF细网格产品进行了分析,然后在一次大到暴雨天气预报中对该产品的使用问题展开了研究,发现该产品能够用于实现天气的精细化预报。
关键词 ecmwf细网格产品 暴雨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淮安区ECMWF数值预报在中期天气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乔前东 陈佳义 +4 位作者 于波 管晓惠 卢波 王腾飞 郑陶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88-190,共3页
ECMWF数值预报资料在县(区)气象台预报服务中应用广泛,具有形势场预报较为稳定、要素场预报较为精细的特点。随着服务需求的提高,对中期天气过程的预测日益重视,因而对ECMWF数值预报的中期预测进行系统的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ECMWF... ECMWF数值预报资料在县(区)气象台预报服务中应用广泛,具有形势场预报较为稳定、要素场预报较为精细的特点。随着服务需求的提高,对中期天气过程的预测日益重视,因而对ECMWF数值预报的中期预测进行系统的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ECMWF数值预报的晴雨、降水季节、月预报特征,讨论了各季节的中期过程预报的难点,以期为ECMWF数值预报在中期天气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数值预报 晴雨预报 降水预报 中期天气过程 江苏淮安 淮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柬埔寨磅逊湾口波高推算与分析
10
作者 齐作达 陈汉宝 +2 位作者 徐亚男 高峰 亢戈霖 《水道港口》 2024年第4期480-485,共6页
深水波高的推算是工程建设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柬埔寨磅逊湾波浪具有明显的季风期特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台风浪影响。作为“一带一路”中海上丝路的重要枢纽,其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利用连续30 a的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 深水波高的推算是工程建设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柬埔寨磅逊湾波浪具有明显的季风期特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台风浪影响。作为“一带一路”中海上丝路的重要枢纽,其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利用连续30 a的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台风数据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数据,在实测数据验证基础上,计算得到台风浪波高,再结合ECMWF再分析数据,得到了1990—2019年湾口主要波浪入射方向的波高年极值,最后利用P-Ⅲ曲线计算得到不同重现期波要素。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磅逊湾内港口、电厂以及岛桥建设提供波浪条件,对其湾内的工程规划、立项、实施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 磅逊湾 重现期 JTWC ecmw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南州“4·23”暴雪天气过程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英超 宋仙芳 郭安欣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对2022年4月23日出现的暴雪天气进行数值模式检验分析,检验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对强降雪的预报能力,从而提高本地暴雪预报准确率。【方法】选取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四个国家站及区域自动站24 h累计降雪量≥10 mm),采用天气学分析、... 【目的】对2022年4月23日出现的暴雪天气进行数值模式检验分析,检验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对强降雪的预报能力,从而提高本地暴雪预报准确率。【方法】选取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四个国家站及区域自动站24 h累计降雪量≥10 mm),采用天气学分析、对比分析法,利用EC-thin,CMA-3KM和CMA-GFS三种模式与暴雪个例实况进行检验对比评估。【结果】(1)环流形势场对比CMA-GFS模式对于高原槽预报较EC稳定且准确,基本与实况吻合,而EC越靠近临近时次预报更为准确;从槽线移速来看,两家模式均预报槽线移速比实况快。(2)24小时降水预报检验,EC模式对落区、强度的把握明显优于CMA-GFS模式,且临近时次预报效果最佳。(3)一般性降水准确率预报CMA-3KM参考性最好,且最稳定,准确均在70%以上;三种模式的暴雪的准确率并不稳定,夜间出现的暴雪预报效果08时次优于20时次。【结论】CMA-3KM预报降水效果较好,但稳定性不高,EC模式对降水的落区、强度的把握优于CMA_GFS模式,且临近时次预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天气 检验 CMA-3KM ecmwf模式 CMA-GFS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1979—2013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殷刚 李兰海 +2 位作者 孟现勇 王蕾 刘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9-27,共9页
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对气候变化敏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均面临巨大的挑战。以新疆降水为重点研究对象,应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 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对气候变化敏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均面临巨大的挑战。以新疆降水为重点研究对象,应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的全球再分析气象数据(ECMWF Re-Analysis-Interim)探究新疆的降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南北疆、山地、平原、盆地、荒漠和沙漠不同地域的气候差异极为显著,北疆的降水量多于南疆,西部的降水量多于东部。其中,西部伊犁地区降水量达东部哈密地区的近6倍;此外,山区降水量远多于盆地,天山山区的年降水量约235.65 mm。通过分析1979—2013年降水量数据时间序列和月、季度、年各气候区划的降水量均值和变化趋势发现,新疆不同气候区划的降水量差异显著。其中,天山北坡气候区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78.52 mm,为新疆降水量最多的气候区,阿尔泰山气候区次之,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21.91 mm,北疆准噶尔盆地气候区的年降水量为181.87 mm,而南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66.03 mm。本研究总体认为:新疆降水量时空分布呈现北疆多、南疆少,山地多、平原少,夏季多、冬季少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将为新疆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干旱半干旱区 ecmwf再分析数据 气候分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市雷暴气候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晓玲 余龙 +2 位作者 杨金虎 丁文魁 郭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956-20959,20984,共5页
利用武威市1961~2008年5个气象站雷暴实况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市雷暴天气时空分布、日变化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雷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雷暴日数山区多于川区,南部多于北部;年代、年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雷暴主... 利用武威市1961~2008年5个气象站雷暴实况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市雷暴天气时空分布、日变化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雷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雷暴日数山区多于川区,南部多于北部;年代、年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雷暴主要发生在5~9月,12:00~23:00是雷暴发生的集中时段,雷暴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0~40 min。运用2003~2007年4~10月逐日20:00 ECMWF数值预报格点场资料,采用Press准则进行因子初选,逐步回归进行因子精选,使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雷暴预报方程,采用CSC双评分准则确定了各县区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不规则型雷暴的全局最优显著性方程,预报方程通过了α=0.01信度检验。预报方程均达到了较高的概括率和拟合率,为雷暴业务预报提供了客观有效的指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ecmwf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大雾气候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晓玲 丁文魁 张义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32-3435,共4页
运用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1961-2008年大雾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大雾天气发生的地理分布、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大雾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山区多于川区,南部多于北部;大雾呈逐年减少趋势,一年中大雾发生的频率最高在7... 运用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1961-2008年大雾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大雾天气发生的地理分布、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大雾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山区多于川区,南部多于北部;大雾呈逐年减少趋势,一年中大雾发生的频率最高在7-10月,一日内大雾发生的集中时段是20:00到次日08:00。同时运用ECMWF数值预报格点场资料,采用Press准则进行因子初选,逐步回归预报方法进行因子精选,使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大雾预报方程,最终确定了春、夏、秋季大雾预报的全局最优的显著性方程,3个季节预报方程的拟合率分别为85.5%、82.1%、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气候特征 ecmwf 数值预报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土瓦海域的海浪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亚男 高峰 《水道港口》 2015年第6期523-527,共5页
文章以欧洲中长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SWAN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了缅甸土瓦海域波浪传播至近岸的过程。模型采用卫星高度计资料和现场实测资料同时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两种资料结果趋势均符合较好。该海... 文章以欧洲中长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SWAN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了缅甸土瓦海域波浪传播至近岸的过程。模型采用卫星高度计资料和现场实测资料同时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两种资料结果趋势均符合较好。该海域波浪传播至近岸海域受地形折射与岛屿链影响明显,外海WSW向浪入射时,受岛屿掩护近岸海域波高迅速减小,岸线北部区域波浪折向W向,而外海SSW向浪入射时,波高受岛链掩护不明显,波高相对减小缓慢,岸线南部波浪折向SW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N ecmwf Myanmar 卫星高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面雨量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丁文魁 杨晓玲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利用1996-2008年ECMWF数值预报格点场资料和石羊河流域内6个气象站降水资料、2007-2008年47个加密自动区域站降水资料,采用Press准则进行预报因子初选,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预报因子精选,运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石羊河流各县区域冷、暖季1~... 利用1996-2008年ECMWF数值预报格点场资料和石羊河流域内6个气象站降水资料、2007-2008年47个加密自动区域站降水资料,采用Press准则进行预报因子初选,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预报因子精选,运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石羊河流各县区域冷、暖季1~7 d降水量预报方程。以各县区降水客观预报产品为基础,采用线性插值方法,将县区降水预报插值到各县区内的区域站点上,使用算术平均法,制作了石羊河流域1~7 d面雨量预报模式。面雨量预报模式投入业务试应用,预报能力较强,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服务效果,为流域面雨量预报提供了客观有效的指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 面雨量 降雨量预报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深度学习模型的数值降水预报后处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超昊 尹志伟 +3 位作者 曾钢锋 许月萍 周鹏 刘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56-1765,共10页
为了提高降水预报的精度和分辨率,以浙江省椒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CMA-CMORPH降水网格数据集和ECMWF数值降水预报产品,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降水后处理模型CNN-LSTM.探讨在不同预报时效的后处理前后降水预报的精度变化,评估降水预报对典... 为了提高降水预报的精度和分辨率,以浙江省椒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CMA-CMORPH降水网格数据集和ECMWF数值降水预报产品,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降水后处理模型CNN-LSTM.探讨在不同预报时效的后处理前后降水预报的精度变化,评估降水预报对典型暴雨事件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CNN-LSTM能够显著提升原始降水预报的精度,均方根误差从6.0 mm下降为3.0 mm,相关系数从0.6上升至0.9.2起台风事件后处理的降水预报在椒江流域逐6 h面雨量误差均不超过10%.经过雨季后处理的TS评分集中于0.90;并且在各降水等级表现均好于后处理前,小雨TS评分从不足0.80提升至0.91,中雨的TS评分从不足0.50提升至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 时空后处理模型 深度学习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中国极端气温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高路 Karsten Schulz +1 位作者 陈兴伟 林广发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78,106,共5页
采用中国陆域1989年-2009年3小时0.71°格点的ERA-Interim地表2m气温预报数据,运用累积分布函数与分位数对研究区的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为极端低温的集聚区,极端低温逐步沿西北-东南方... 采用中国陆域1989年-2009年3小时0.71°格点的ERA-Interim地表2m气温预报数据,运用累积分布函数与分位数对研究区的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为极端低温的集聚区,极端低温逐步沿西北-东南方向递增;青藏高原为全国极端高温中的唯一冷中心,西北盆地为最热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空间分布规律,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可信度。结合分位数方法定量分析了极端气温的持续时间,为极端气候事件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气温 再分析资料 累积分布函数 分位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蒸发波导及微波路径损耗预报与验证
19
作者 王淑文 杨坤德 +2 位作者 杨帆 史阳 胡大卫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3,共8页
蒸发波导对近海面电磁波传播有重要影响,区域蒸发波导及微波路径损耗预报对评估海上雷达、通信、侦察等电磁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GFS预报产品和NAVSLaM蒸发波导预测模型,对我国南海海域进行了大面积蒸发... 蒸发波导对近海面电磁波传播有重要影响,区域蒸发波导及微波路径损耗预报对评估海上雷达、通信、侦察等电磁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GFS预报产品和NAVSLaM蒸发波导预测模型,对我国南海海域进行了大面积蒸发波导预报,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并结合电磁波传播抛物方程模型开展了微波在蒸发波导信道中的路径损耗预报;然后利用在南海北部的路径损耗测试链路,对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效性进行了验证.再分析数据对比及海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GFS数据开展的蒸发波导层中路径损耗预报,除个别异常点外,预报的路径损耗与实测值趋势相同,在前24 h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误差在5〜10 dB,可以用于大面积蒸发波导层中路径损耗的预报.另外,试验发现,降雨会导致预报结果与实测数据有很大的误差,在进行电磁波传播计算时,应充分考虑雨衰、海面粗糙等海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波导 GFS数据 ecmwf NAVSLaM蒸发波导预测模型 电磁波传播 抛物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掩星温度数据推算大气月平均纬向风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晓勇 杜智涛 +1 位作者 郭粤宁 符养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0-1038,共9页
为了弥补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数据的不足,对2007年COSMIC全球掩星在20~60km高度内的温度数据进行网格化插值,利用梯度风计算方法,计算得到20~60km高度内的月平均纬向风场,分别与ECMWF再分析数据和HWM07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COS... 为了弥补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数据的不足,对2007年COSMIC全球掩星在20~60km高度内的温度数据进行网格化插值,利用梯度风计算方法,计算得到20~60km高度内的月平均纬向风场,分别与ECMWF再分析数据和HWM07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COSMIC温度数据计算得出的纬向风与ECMWF的纬向风十分接近,而与HWM07结果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与ECMWF再分析数据相比,利用COSMIC温度数据计算的月平均纬向风场平均偏差为-1.50^-0.08m·s^-1,标准差为1.50~11.95m·s^-1.与HWM07模式风场相比,利用COSMIC温度计算的月平均纬向风场平均偏差为-0.83~1.21m·s^-1,标准差为3.69~11.14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掩星 临近空间 风场 ecmwf再分析数据 HWM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