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6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ling and simulating the dynamics of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1
作者 WU Weiwei SHI Jian LIU Yex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701-713,共13页
Resource management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effective resource deployment.Aiming at the research of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firstly,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 Resource management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effective resource deployment.Aiming at the research of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firstly,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CISR)is analyzed.Based on this,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affected by CISR.The simul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using Venism personal learning edition(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CISR,acted as a new factor affecting the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performance.Moreover,when CISR exceeds the threshold value,the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performanc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faster,reflecting that the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becomes more effici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and efficient.This research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performance strategic uniqueness strategic flexibility system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被引量:2
2
作者 MA Qian WU Weiwei +2 位作者 LIU Yexin LIANG Zhou KOU Lingz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期105-119,共15页
This paper employs system dynamics to explore how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ffect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 This paper employs system dynamics to explore how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ffect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has positive impact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Moreover, the leading synergy processes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differe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ages are different.This paper deepens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achiev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also provides useful guidance for firms to impleme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management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ystem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models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knowledge diffusion 被引量:1
3
作者 Weiwei Wu Bo Yu Jian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recognized as a key for organizations to achieve competitiveness. How to promote an organization’s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reating efficiencies and achie...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recognized as a key for organizations to achieve competitiveness. How to promote an organization’s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reating efficiencies and achieving a competitive edge. The knowledge essenc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discussed. Further, the basic and extended dynamic model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re constructed, and is applied into an enterpri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models can well explain how the knowledge improve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they can be used as an useful tool by an enterprise to promote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Finally, th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the model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management knowledge diffusion dynamic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model of saturator based on a global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地 周登极 +2 位作者 张会生 苏明 翁史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73-1181,共9页
Saturator is one of the core components of humid air turbine (HAT) and is the main feature of HAT making it different from other gas turbine cycles. Due to the lack of sufficient experience in commercial plant opera... Saturator is one of the core components of humid air turbine (HAT) and is the main feature of HAT making it different from other gas turbine cycles. Due to the lack of sufficient experience in commercial plant operation, HAT cycle has a great demand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and its components, especially the saturato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ystem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The conventional saturator models are usual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which need two accurate coefficients to ensure convincing results. This work proposes a global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based on cooling tower technology to model the saturator in small-scale HAT cycl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well predicts the dynamic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turator at low ai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URATOR cooling tower technology global coefficient dynamic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Relation between Dynamic Imbalance Degree and Product of Inertia
5
作者 张心明 王黎明 +1 位作者 刘建河 周化文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ynamic imbalance degree and the product of inertia,a new static test method of the dynamic imbalance degree is presented.It is theoretically proved that the essence of 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ynamic imbalance degree and the product of inertia,a new static test method of the dynamic imbalance degree is presented.It is theoretically proved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imbalance degree test for projectile body is the test of its product of inertia.A more precis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dynamic imbalance degree is also given.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cost of equipment,simplify the test procedures,save human resource,but also has more reliable test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弹 动力平衡 旋转惯性 军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同”还是“存异”?技术足迹相似度、环境动态性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龚红 丁梦梦 胡思源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7,共12页
在走出“卡脖子”困境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诉求下,企业如何有效进行技术变革,重构知识体系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为极具价值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了行业和历史两大参照标准下的技术足迹相似度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在走出“卡脖子”困境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诉求下,企业如何有效进行技术变革,重构知识体系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为极具价值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了行业和历史两大参照标准下的技术足迹相似度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本文采集394家制造企业2000~2022年21.8万条专利题录数据,利用固定效应负二项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业技术足迹相似度、历史技术足迹相似度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即企业的技术发展足迹与行业整体及自身过往保持适度的相似最有利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此外,当外部环境动态性较高时,技术足迹相似度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会得到进一步强化。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知识视角下的微观个体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路径相关研究,为我国企业明确技术发展方向、实现创新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技术足迹相似度 环境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研究——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国军 李林蔚 +1 位作者 王荷 李浩铭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5,共16页
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数据中台,既是解决传统服务型企业前台业务与后台业务脱节之现实问题,也是数字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单案例方法,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深度剖析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 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数据中台,既是解决传统服务型企业前台业务与后台业务脱节之现实问题,也是数字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单案例方法,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为例,深度剖析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研究发现:第一,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主要涵盖技术与业务两条行为路径,包含业务数据收集与技术数据交换、技术与业务数据整合、技术服务业务下的业务与技术数据调整等3个步骤;第二,技术探索与业务整合行为形成了技术动态能力和业务动态能力,根据技术与业务的新旧程度,这些能力进一步细分为旧技术不足感知能力、新技术获取能力、旧业务重组能力、新业务感知能力等10个类别;第三,数据中台搭建过程遵循“战略-行为-能力”框架,能力反哺战略行为是有效搭建数据中台的动力机制。据此,文章提出了传统服务型企业数据中台搭建过程模型,为传统服务型企业数字化战略提供了有益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台搭建 技术与业务 动态能力 传统服务型企业 白天鹅宾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充填开采技术扩散动力机制研究——基于三方演化博弈视角
8
作者 张伟 王森 +2 位作者 邹绍辉 许建 杨晴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5-825,共11页
为探究充填开采技术扩散动力机制,构建地方政府、煤炭企业和科研机构为参与方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建立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博弈方策略选择,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雅克比矩阵分析三方动态博弈均衡稳定性,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关键参... 为探究充填开采技术扩散动力机制,构建地方政府、煤炭企业和科研机构为参与方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建立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博弈方策略选择,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雅克比矩阵分析三方动态博弈均衡稳定性,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关键参数对三方博弈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行政策条件下,三方演化博弈收敛于非理想解;以支付型激励为主导的政策工具,将增加地方政府激励成本,并在长期内会抑制政府激励意愿,无法取得长期政策效果;更多地使用非支付型激励政策,有利于维护政府持续激励的积极性;加大煤炭企业生态成本内部化力度,有利于博弈结果向理想结果演化;激励科研机构加大研发力度从而降低充填开采成本,对博弈收敛于理想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技术需求不足时,为促使科研机构积极研发,政府激励必须能够全部弥补其研发费用;单一政策难以使三方博弈向理想结果演化,必须通过多元政策工具的有机组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揭示了煤炭充填开采技术扩散相关政策的作用机理及效应,对促进该技术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技术扩散 动力机制 三方演化博弈 复制动态方程 系统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机制研究——基于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蒋石梅 石佳钰 曹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7,共12页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载体。以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致景科技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基于“因素—过程—结果”逻辑,从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载体。以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致景科技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基于“因素—过程—结果”逻辑,从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角探究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机制。研究发现:(1)内部“管理者知识经验、管理者认知、企业资源能力”和外部“市场需求、区位优势、市场竞争、技术变革、政策支持”是重要影响因素;(2)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共演为过程机制,动态能力通过提升企业对内外部机会的敏锐程度和对内外部资源的统筹程度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会驱动动态能力升级;(3)动态能力经历了认知维度“机会感知能力、机会探索能力、机会开发能力”和行为维度“资源拼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重构能力”的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经历了“效率型、新颖型、锁定型”的演化;(4)“平台构建、垂直延伸、纵横向扩张”为结果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研究情境,丰富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研究,为其它企业构建与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平台 动态能力 商业模式创新 案例研究 致景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单向阀开启过程流场特性分析
10
作者 李延民 杨创 张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57,163,共6页
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和三维时均N-S方程,并利用动网格技术,对气动单向阀的开启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仿真。在ANSYS/Fluent 19.0中采用四面体非结构网格、标准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并导入控制阀芯运动的UDF,真实地模拟单向阀开启的动态过... 基于质量守恒方程和三维时均N-S方程,并利用动网格技术,对气动单向阀的开启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仿真。在ANSYS/Fluent 19.0中采用四面体非结构网格、标准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并导入控制阀芯运动的UDF,真实地模拟单向阀开启的动态过程,得到内流场中流体速度、压力、湍流动能和湍流动能耗散率等变量的变化情况。由计算结果发现,在单向阀开启过程中,小开度时,在阀口处的流速比较大,随着开度的增大,阀芯背侧的流场越来越复杂,弹簧座前后出现了比较强的漩涡。据此对单向阀的结构进行改进,减少流体通过阀时的能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阀 动网格技术 UDF CFD 内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opic方法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机会发现
11
作者 任嵘嵘 项李梅 +1 位作者 徐文哲 赵萌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5,共9页
[研究目的]面对日益复杂的技术挑战和市场变化,为新能源车企高效辨识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机会,对其维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融合BERTopic主题提取、链路预测和技术生命周期动态评估的技术机会发现方法。通过BERTo... [研究目的]面对日益复杂的技术挑战和市场变化,为新能源车企高效辨识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机会,对其维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融合BERTopic主题提取、链路预测和技术生命周期动态评估的技术机会发现方法。通过BERTopic算法深入分析专利文本,精准提取关键词以构建技术网络,并采用链路预测方法初步识别潜在技术机会。进一步地,基于动态和静态评估指标对这些机会进行双重评估,筛选出与企业战略相契合的技术机会。[研究结果/结论]以比亚迪为例,识别出燃料电池、可变速系统、输出轴等39项技术机会,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关键词提取方法对专利文本语义关系考虑不足的局限性,缓解了静态评估难以洞察技术机会未来发展趋势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技术机会发现 BERTopic 专利分析 链路预测 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网格技术的双进/排气活塞式膨胀机动力性能研究
12
作者 虞启辉 耿延歧 张立从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0,共9页
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获得活塞式膨胀机气缸内气体的压力场、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因此,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动网格技术,研究了双进/排气活塞式膨胀机的动力性能。首先,对双进/排气活塞式膨胀机气缸... 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获得活塞式膨胀机气缸内气体的压力场、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因此,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动网格技术,研究了双进/排气活塞式膨胀机的动力性能。首先,对双进/排气活塞式膨胀机气缸内气体的非定常流动进行数值仿真,得到其压力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瞬态分布;其次,搭建膨胀机输出功率测试平台,比较多工况下输出功率的仿真值与测试值,得出两者的误差小于5.5%,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对膨胀机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空气进入膨胀机气缸后,气体温度先快速升高,当曲轴转角为15°后持续下降;打开排气阀后,气缸内气体的压力高于环境压力,可以对剩余压力能进行回收;提高进气温度能有效提高膨胀机动力性能,当进气压力为0.5 MPa、进气温度从273 K升高到333 K时,膨胀机的输出功率增加19.8%,气体能量利用率提高18.3%;提高进气压力,则膨胀机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气体能量利用率逐渐减小,当进气温度为273 K、进气压力从0.5 MPa提高到2 MPa时,膨胀机输出功率从0.81 kW增大到3.76 kW,气体能量利用率降低15.3%。研究结果为活塞式膨胀机的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式膨胀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动网格技术 流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算法在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技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晓岩 白二净 程俏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3,共5页
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技术是保障船舶性能与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刚性轴系计算法、三弯矩方程法等传统校中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技术,发现有限元技术在模拟轴系弹性变形、处理复杂结构和边界条件方面优势显著。探讨了不同工况下船... 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技术是保障船舶性能与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刚性轴系计算法、三弯矩方程法等传统校中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技术,发现有限元技术在模拟轴系弹性变形、处理复杂结构和边界条件方面优势显著。探讨了不同工况下船体变形对轴系校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船体变形会改变轴系安装基线和轴承负荷分布,影响轴系运行、寿命及传动效率。通过优化轴系校中方法,可降低轴承磨损率并提高轴系疲劳寿命。本文提出的方法为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推进轴系校中技术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技术对现代化动力的巨大生成意义
14
作者 吴忠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科学技术是现代化进程得以不断推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动力来源。就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化动力的巨大生成意义而言,可以从科学技术对“人的”和“物的”这样两个层面影响的角度来进行认知。通过对人的解放和现代生产力的双重推动,科学技术极... 科学技术是现代化进程得以不断推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动力来源。就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化动力的巨大生成意义而言,可以从科学技术对“人的”和“物的”这样两个层面影响的角度来进行认知。通过对人的解放和现代生产力的双重推动,科学技术极大地增强了现代化动力。从“人的”层面上看,科学技术有助于以人为本基本价值取向的形成,有助于人的潜能的充分开发,有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催生现代化的巨大内生动力。从“物的”层面上看,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生产的动力源泉、现代生产的生产能力以及现代生产的生产环境均有着巨大的影响,进而增强了现代化动力。同时还应注意到,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人的目的,科学技术只是人们用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目的的“工具性”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旦失去其目的性,便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有损于人本身的“异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现代化动力 以人为本 现代生产 负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混合空洞卷积和动态卷积的敦煌壁画修复
15
作者 刘仲民 李耀龙 胡文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5-602,共8页
为有效修复壁画破损区域的语义信息、解决壁画深层特征信息提取不足导致的修复伪影以及修复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混合空洞卷积与动态卷积的敦煌壁画修复模型。针对修复伪影问题,在模型编码阶段设计一种混合残差模块;针对修复失真问题... 为有效修复壁画破损区域的语义信息、解决壁画深层特征信息提取不足导致的修复伪影以及修复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混合空洞卷积与动态卷积的敦煌壁画修复模型。针对修复伪影问题,在模型编码阶段设计一种混合残差模块;针对修复失真问题,通过在动态核预测分支和动态语义及图像滤波分支中加入动态卷积来提高网络的预测和滤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更高的评价指标,且视觉效果上具有更细致的纹理,语义信息更丰富,边缘结构更连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壁画修复 混合空洞卷积 动态卷积 图像滤波 残差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税下燃煤电厂CCUS技术投资动态控制
16
作者 王新平 查鑫鑫 苏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5-743,共9页
为深入探究环保税背景下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投资决策,构建基于环保税的燃煤电厂CCUS技术投资的动态控制模型,分析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系统稳态均衡以... 为深入探究环保税背景下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投资决策,构建基于环保税的燃煤电厂CCUS技术投资的动态控制模型,分析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系统稳态均衡以及投资决策,并且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价随着环保税的增加而增加,环保税的取值也决定了电价与CCUS技术之间的关系;燃煤电厂合理配置资源和环保税政策的合理设计,能使技术发展和环保税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进行减排;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初始碳排放量和技术之间的大小会影响均衡投资随环保税的变化趋势,当f>3d(t)时,均衡投资随着环保税的增加而减小;当d(t)<f<3d(t)时,均衡投资随着环保税的增加而增加;利润最大化下的燃煤电厂CCUS技术投资量高于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投资量;社会福利相较于利润更有力地促进技术创新;2种条件下控制系统都能具有鞍点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燃煤电厂在环保税政策下采取CCUS技术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税 燃煤电厂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技术投资 动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时空动态评价
17
作者 徐梦洁 胡雅君 +2 位作者 周洪英 焦凌佳 王丽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78-184,共7页
通过构建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估算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弹性系数,再根据索洛余值法测算农业科技进步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江苏省在“八五”至“十三五”期间,农业总产值、资本投入均呈增长趋势,但其年均增长率变缓;除... 通过构建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估算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弹性系数,再根据索洛余值法测算农业科技进步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江苏省在“八五”至“十三五”期间,农业总产值、资本投入均呈增长趋势,但其年均增长率变缓;除“九五”外,其他时期劳动力数量均呈减少趋势,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八五”和“九五”时期较低,“十五”至“十三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超过50.00%。除无锡、苏州外,江苏省各市的农业科技进步率为1.45%~3.13%,由高到低依次为南京、徐州、常州、盐城、泰州、南通、扬州、连云港、镇江、淮安、宿迁;江苏省各市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4.41%~121.32%,由高到低依次为常州、盐城、南通、南京、泰州、扬州、徐州、镇江、宿迁、连云港、淮安;使用SPSS 20.0软件对各市进行系统聚类,第一类城市包括镇江、泰州、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第二类城市包括南京、常州和南通;第三类城市包括扬州和盐城;苏南作为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区域,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超苏中和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 时空动态评价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现场动平衡技术的精度提升与误差分析
18
作者 李珊珊 刘涛 +2 位作者 王乐飞 孙晨飞 赵勇成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91-93,共3页
旋转机械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转子在能源、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应用广泛,随着旋转机械向高转速、高效率、高精密方向发展,转子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机械性能和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子现场动平衡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维护、维... 旋转机械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转子在能源、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应用广泛,随着旋转机械向高转速、高效率、高精密方向发展,转子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机械性能和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子现场动平衡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维护、维修技术手段,能够直接在生产现场对转子进行平衡校正,该文结合动平衡检测维修技术特征,论述了动平衡技术原理和价值,结合技术现状分析动平衡检测的典型误差及精度提升有效途径,以期进一步提升旋转机械的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动平衡技术 精度提升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与致灾效应研究进展
19
作者 单仁亮 柏皓博 +4 位作者 孙鹏 李泳臻 吴浩田 肖圣超 窦浩宇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1,共21页
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持续上升,深部地下工程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面临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环境。这种转变使得深部含结构面岩体的动力特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此,首先对结构面的动剪切和动拉压特性进行了系统总结... 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持续上升,深部地下工程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面临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环境。这种转变使得深部含结构面岩体的动力特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此,首先对结构面的动剪切和动拉压特性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深入分析了多种因素对结构面动力行为的影响。然后,探讨了结构面效应对岩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特别是对岩体动强度和动变形的作用。此外,针对常见的深部动力灾害,如岩爆、大变形和冲击地压,梳理了其触发机制和防治技术,强调了建立有效理论和技术体系的重要性。最后,对未来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及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呼吁结合新兴技术与理论方法,以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高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结构面 动力特性 致灾效应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何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基于嘉拓智能的纵向案例研究
20
作者 范旭 王本业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4,共10页
新能源产业兴起开启的机会窗口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企业在机会窗口下实现技术追赶的国产替代实践演化路径仍不明确。基于这一问题研究,本文以嘉拓智能为对象展开纵向案例研究,力图揭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国产... 新能源产业兴起开启的机会窗口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企业在机会窗口下实现技术追赶的国产替代实践演化路径仍不明确。基于这一问题研究,本文以嘉拓智能为对象展开纵向案例研究,力图揭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演化路径。研究发现:①嘉拓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实践经历了“技术起步阶段-创新追赶阶段-技术跨越阶段”三阶段跃迁式的技术演化路径;②嘉拓国产替代的机会窗口以“技术窗口-制度窗口-需求窗口”次序打开,并通过“感知-捕获-重构”的逻辑响应在不同机会窗口下实现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实践。本文基于“机会窗口-动态能力”的关联视角,是对国产替代理论的有益拓展,也能为科技封锁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实践上提供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替代 关键核心技术 机会窗口 动态能力 “小巨人”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