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two cadmium(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1
作者 LI Xiumei LI Linlin +1 位作者 LIU Bo PAN Yaru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3-623,共11页
Two new transition-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Cd(oba)(L)_(2)]·H_(2)O}_n(1)and[Cd(4-nph)(L)_(2)]_n(2)(H_(2)oba=4,4'-oxydibenzoic acid,4-H_(2)nph=4-nitrophthalic acid,L=2,2'-biimidazole),were successfull... Two new transition-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Cd(oba)(L)_(2)]·H_(2)O}_n(1)and[Cd(4-nph)(L)_(2)]_n(2)(H_(2)oba=4,4'-oxydibenzoic acid,4-H_(2)nph=4-nitrophthalic acid,L=2,2'-biimidazole),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ly by IR spectroscopy,elemental analyses,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powder X-ray diffraction,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he results of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how that complex 1 presents a 1D zigzag chain structure and further extends to a 2D network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Meanwhile,complex 2 has a zero-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also extends to form a 2D network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In addition,both 1and 2 exhibite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in the solid state.Furthermore,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molecular fragments"extracted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1 and 2 using the PBE0/LANL2DZ method constructed by the Gaussian 16 program.The calculated values signify a significant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ion atoms and the Cd(Ⅱ)ions.CCDC:2332173,1;23321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cadmium(Ⅱ)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and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of two Ni(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被引量:2
2
作者 LI Xiumei HUANG Yanju +1 位作者 LIU Bo PAN Yaru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1-2039,共9页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Ni(Hpdc)(bib)(H_(2)O)]_(n)(1)and{[Ni(bib)_(3)](ClO_(4))_(2)}_(n)(2),were prepared by mixing Ni^(2+),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3pdc)/p⁃nitrobenzoic acid and 1,4⁃bis(imidazol⁃1⁃ylmeth...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Ni(Hpdc)(bib)(H_(2)O)]_(n)(1)and{[Ni(bib)_(3)](ClO_(4))_(2)}_(n)(2),were prepared by mixing Ni^(2+),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3pdc)/p⁃nitrobenzoic acid and 1,4⁃bis(imidazol⁃1⁃ylmethyl)butane(bib)by a hydrothermal method,respectively.X⁃ray crystallography reveals a 2D network constructed by six⁃coordinated Ni(Ⅱ)centers,bib,and Hpdc2-ligands in complex 1,while a 2D network is built by Ni(Ⅱ)and bib ligands in 2.Furthermore,th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on‘molecular fragments’extracted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 using the PBE0/LANL2DZ method in Gaussian 16 and the VASP program.CCDC:2343794,1;23437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nickel(Ⅱ)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Coordination of Uncalibrated Hand/Eye Robotic System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3
作者 Su, J. Pan, Q. Xi, Y.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3期45-50,共6页
A nonlinear visual mapping model is presented to replace the image Jacobian relation for uncalibrated hand/eye coordination. A new visual tracking controller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designed. Simulation ... A nonlinear visual mapping model is presented to replace the image Jacobian relation for uncalibrated hand/eye coordination. A new visual tracking controller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design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drive the static tracking error to zero quickly and keep good robustness and adap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n addition, the algorithm is very easy to be implemented with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algorithms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Computer simulation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 Error detection Mathematical models Neural networks Robotic arms Robustness (control systems) stereo v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输电线路螺栓缺销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文清 贾梦颖 +1 位作者 翟永杰 赵振兵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0,共9页
针对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图像中螺栓缺销检测精度较低、漏检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输电线路螺栓缺销检测方法。在Backbone部分嵌入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模块;在Neck部分原有的“FPN+PAN”结构的基础上,新增一条... 针对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图像中螺栓缺销检测精度较低、漏检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输电线路螺栓缺销检测方法。在Backbone部分嵌入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模块;在Neck部分原有的“FPN+PAN”结构的基础上,新增一条“自顶向下”的特征信息传递路径,跨越临近的同尺度特征层,与较浅层网络以加权融合的方式进行特征融合;将Head部分设置为解耦检测头,将对螺栓检测的分类任务与定位任务分开进行。改进后的YOLOv5s算法增强了对螺栓特征信息的学习能力。使用本方法在螺栓缺销数据集上实验,精确率提升了2.3%,召回率提升了3.4%,平均精度提升了3.1%,检测速度达到了41.1帧/秒,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提升输电线路螺栓缺销的检测能力,在智能巡检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检图像 故障检测 螺栓缺销 YOLOv5s coordinate Attention 特征融合 解耦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t multiuser detector based on box-constrained dichotomous coordinate descent and regulariza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全智 刘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570-1576,共7页
The presented iterative multiuser detection technique was based on joint deregularized and box-constrained solution to quadratic optimization with iterations similar to that used in the nonstationary Tikhonov iterated... The presented iterative multiuser detection technique was based on joint deregularized and box-constrained solution to quadratic optimization with iterations similar to that used in the nonstationary Tikhonov iterated algorithm.The deregularization maximized the energy of the solution,which was opposite to the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where the energy was minimized.However,combined with box-constraints,the deregularization forced the solution to be close to the binary set.It further exploited the box-constrained dichotomous coordinate descent algorithm and adapted it to the nonstationary iterative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to present an efficient detector.As a result,the worst-case and average complexity are reduced down as K2.8 and K2.5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 per second,respectively.The development improves the "efficient frontier" in multiuser detection,which is illustrated by simulation results.In addition,most operations in the detector are additions and bit-shifts.This makes the proposed technique attractive for fixed-point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hotomous coordinate descent de-regularization low complexity multiuser detection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idential method to identify influential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被引量:7
6
作者 Hongming Mo Cai Gao Yong D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381-387,共7页
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is still an open issue. In this paper, a new comprehensive centrality mea- s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The existing measures of degr... Identifying influential nodes in complex networks is still an open issue. In this paper, a new comprehensive centrality mea- s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The existing measures of degree centrality, betweenness centra- lity and closeness centrality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proposed metho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D-s theory) belief function complex networks influential nodes evidential centrality comprehensive mea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任务情境中技术如何促进部门协同——基于S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磊 王小芳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7,M0006,M0007,共22页
已有研究多将技术促进部门协同理解为技术与组织互动视角下,基层政府为应对复杂任务情境采取的一种策略性行为,但对其背后的权力维度关注甚少。论文围绕权力视角下技术如何实现政府部门协同这一核心问题,选取S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 已有研究多将技术促进部门协同理解为技术与组织互动视角下,基层政府为应对复杂任务情境采取的一种策略性行为,但对其背后的权力维度关注甚少。论文围绕权力视角下技术如何实现政府部门协同这一核心问题,选取S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为案例,探讨技术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政府部门间的权力关系。研究认为,从案例中析出的分布式治理遵从了“任务情境-技术应用-治理行为”相互适配的行动逻辑,对标复杂性任务情境,通过平台技术的协调功能,能够推动政府部门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组建任务共同体。这种任务共同体暗含了以“科层为体、技术为用”的嵌套性组织结构和松散耦合性部门关系互为表里的新型权力结构——分布式权力网络。分布式治理作为根植于中国城市基层治理场景的微观理论,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基层治理机制的理论图谱,对传统基层治理机制选择的理论预设以及技术治理与科层治理共生理论进行了部分修正和改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技术与科层组织关系的传统研究路径,将权力维度重新拉入技术与组织关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既有研究视域。同时,分布式治理的提出也为回答“优化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化创新”之问提供了一个探索性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治理 分布式权力网络 横向协同 复杂任务情境 技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诱导基于EDA机理构建S-芳基黄原酸酯新策略
8
作者 杨道山 左峻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黄原酸酯类化合物作为药物化学、农业化学、材料化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化学家们的关注.寻找简单、高效合成S-芳基取代黄原酸酯的方法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报道了一种可见光诱导下基于硫负离子与噻蒽盐间的EDA(电子供体受体)... 黄原酸酯类化合物作为药物化学、农业化学、材料化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化学家们的关注.寻找简单、高效合成S-芳基取代黄原酸酯的方法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报道了一种可见光诱导下基于硫负离子与噻蒽盐间的EDA(电子供体受体)过程实现C-S键构建的新策略.在温和无金属的条件下,以中等至优良的收率得到了一系列S-芳基黄原酸酯,克级实验与日光实验证明了反应的应用潜力,为黄原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酸酯 EDA复合物 噻蒽盐 可见光诱导 C-s键的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水浴沉积制备高质量Zn(O,S)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9
作者 孙祺 赵颖 +3 位作者 李博研 陈静允 赵子铭 钟大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88,共7页
为获得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中高质量Zn(O,S)无镉缓冲层薄膜,该研究阐述了柠檬酸三钠作为络合剂制备Zn(O,S)薄膜的成膜机理,系统性研究了该体系下各反应参数对薄膜化学水浴沉积的影响。研究表明,柠檬酸三钠的浓度值显著影响反应类型,异... 为获得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中高质量Zn(O,S)无镉缓冲层薄膜,该研究阐述了柠檬酸三钠作为络合剂制备Zn(O,S)薄膜的成膜机理,系统性研究了该体系下各反应参数对薄膜化学水浴沉积的影响。研究表明,柠檬酸三钠的浓度值显著影响反应类型,异质反应更有利于生成高质量薄膜。同时,柠檬酸三钠与金属离子浓度的比值直接影响成膜质量和成膜速率,适合的pH溶液环境有助于提高Zn(O,S)薄膜沉积的质量。此外,通过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了电学性能接近传统CdS/CIGS太阳电池的Zn(O,S)/CIGS电池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缓冲层 络合 CIGs 柠檬酸三钠 Zn(O s) 化学水浴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机制研究——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应对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文光 张雨婷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自然灾害的复杂演化对应急组织协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网络的动态适应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灾害感知—目标驱动—应急响应—组织协调”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机制分析框架,以甘... 自然灾害的复杂演化对应急组织协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网络的动态适应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灾害感知—目标驱动—应急响应—组织协调”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机制分析框架,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机制。研究发现:①灾害感知后不同阶段的关键应对目标具有差异性,且随自然灾害演变进行调整;②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应急组织网络通过跨层级协调结构来提高网络适应性;③应急组织网络中存在中心组织,不同阶段中心组织具有差异性;④应急组织网络中存在结构洞,不同阶段占据结构洞的应急组织具有差异性。据此本研究提出以目标驱动为核心的自然灾害应急组织协调机制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组织 协调机制 自然灾害应对 复杂适应系统 网络演化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调制识别网络
11
作者 周金 李玉芝 +3 位作者 张徐 高硕 张立 盛家川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72-2682,共11页
自动调制识别(AMR)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AMR网络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迁移能力较差以及对噪声和调制信号的特征区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去噪及双模态注意力Transformer及卷积融合网络(Denoising & Dual-modal Attention CNN-T... 自动调制识别(AMR)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针对AMR网络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迁移能力较差以及对噪声和调制信号的特征区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去噪及双模态注意力Transformer及卷积融合网络(Denoising & Dual-modal Attention CNN-Transformer, D-DmACT)。首先,设计一种迭代生成复杂干扰的生成器和对抗干扰的判别器,增强模型在遭遇复杂电磁环境时的泛化能力;其次,设计基于复数注意力的Transformer模块,以捕获同相正交(IQ)信号的时域特征,并设计基于时频位置信息的坐标注意力模块,以获取时频图像的特征,并对两种特征进行交叉融合;再次,将判别器输出的时序复序列和时频图像送至双模态注意力融合模型;最后,实现轻量化的分类识别。在数据集RadioML2016.10a和RadioML2018.01a上分别开展的高斯白噪声以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识别实验的结果表明:在脉冲噪声的作用下,相较于CLDNN(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Deep Neural Network)、残差网络(ResNet)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所提网络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53.98%、28.82%和24.64%,而相较于多模态自动调制分类网络(MM-Net)、阈值自编码去噪卷积神经网络(TADCNN)和生成式对抗网络联合多模态注意力机制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GAN-MnACL),所提网络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9.74%、13.55%和11.17%。在计算复杂度方面,通过参数量和浮点运算数(FLOPs)等指标验证了所提网络在终端的可部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调制识别 生成对抗网络 坐标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 复杂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CF的复杂地形下深海采矿柔性软管力学特性分析
12
作者 邹丽 国奇 +3 位作者 金国庆 于宗冰 胡健 钱浩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0-649,共10页
深海采矿系统中柔性软管的空间构型和动态响应直接影响矿物输送效率和管道使用寿命。本文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ANCF),建立了几何非线性柔性软管的静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系统研究了海底复杂地形下柔性软管的几何参数和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 深海采矿系统中柔性软管的空间构型和动态响应直接影响矿物输送效率和管道使用寿命。本文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ANCF),建立了几何非线性柔性软管的静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系统研究了海底复杂地形下柔性软管的几何参数和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软管靠近采矿车一端的空间构型显著变化,软管的几何参数(软管两端与y轴夹角α和β,软管弯折角度θ)对地形变化不敏感,但其力学特性(对中间仓和采矿车的牵引力)对地形变化敏感;在几何特性方面,随着采矿车运动,α和β呈线性下降趋势,θ呈线性上升趋势,且α和β的线性变化趋势的斜率一致;在力学特性方面,相同地形下,增加采矿车行驶速度会导致柔性软管牵引力的振动频率降低,振幅增加;相同速度下,凹地形上软管的振幅最小,凸地形上振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柔性软管 绝对节点坐标法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沙漠区域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地震勘探关键技术进展
13
作者 雷刚林 党青宁 +6 位作者 段文胜 邓健峰 徐仲博 郑多明 刘正文 马安 郑炎鑫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9,共10页
塔里木盆地沙漠区域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盆地,但由于表层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地下地质特征复杂,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精度不高。为此,以塔里木盆地沙漠区域超深层复杂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围绕地震勘探中的... 塔里木盆地沙漠区域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盆地,但由于表层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地下地质特征复杂,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精度不高。为此,以塔里木盆地沙漠区域超深层复杂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围绕地震勘探中的采集、处理、解释技术开展研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该地区的油气地震探测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对沙漠区域地表低降速带厚度大且横向厚度差异明显,地震面波发育以及震源能量下传有限等问题,形成了宽频高能地震激发技术、高灵敏度方阵小组合降噪保真接收等采集技术;②针对沙漠地区超深层地震波信号能量弱、频率低、子波形状严重畸变以及多次波发育等问题,形成了基于压缩感知的超深层弱信号增强技术、三维复数域小波变换压制层间多次波技术,以及包括全深度全层系高精度Q值调查、Q建场及Q偏移,VSP井驱动谐波拓频等技术;③针对沙漠区域超深层构造复杂、圈闭落实程度低的问题,形成了分级断裂刻画与组合技术、叠前相控反演等技术,提高了沙漠区域超深复杂圈闭高精度描述解释技术。结论认为,形成的针对沙漠区域超深层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系列,保障了我国油气深地工程的顺利推进,指导了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复杂油气藏的规模增储与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深地工程 沙漠区域 超深层 复杂油气藏 地震勘探 增能降噪 保真拓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及驱动力研究
14
作者 杨霏 周玉 +1 位作者 陈银银 梁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3,96,共11页
长江经济带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带,探究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耦合协调机理,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析... 长江经济带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带,探究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耦合协调机理,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析2006—2021年研究区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6—2021年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持续递增及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2)下游、上游-下游分别是区域内与区域间差异中最为显著的,造成总体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区域间差异;3)资源集聚能力是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产业-交通-环境 Dagum基尼系数 地理探测器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盲区削减”与“功能结构协调”双目标导向下的生态网络协同优化——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佩锦 刘艳中 +4 位作者 陈勇 张祚 吴丹 孙秋雨 彭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0-433,共14页
构建和优化生态网络对解决当前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生态网络优化研究鲜有多目标优化研究,更是忽视了多个优化目标间协同优化的作用,缺乏系统的优化框架。因此,提出一种“生态盲区削减⁃... 构建和优化生态网络对解决当前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生态网络优化研究鲜有多目标优化研究,更是忽视了多个优化目标间协同优化的作用,缺乏系统的优化框架。因此,提出一种“生态盲区削减⁃网络功能结构协调”的双目标协同优化框架,并以武汉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初始生态网络,并开展生态盲区指导下的生态网络优化;然后,基于协调性分析,针对功能结构异配节点,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采用鲁棒性和结构指数对优化前后生态网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武汉市初始生态网络含生态源地17个,生态廊道47条,空间分布呈不均衡性;(2)经调整型生态源地、新增型生态源地、补充生态廊道和非源地斑块优化后,生态盲区占比从31.77%降至15.37%;(3)新增17条廊道,实施三级差异化生态建设后,实现了生态网络协调性;(4)优化后的生态网络结构指数α、β、γ分别提高69.16%、56.16%和47.12%,鲁棒性也更强。研究得出,该双目标协同优化模型不仅能够实现各自的优化目标,还能增强生态网络的稳定性。该模型将为生态网络优化研究提供新视角和系统框架,案例结果将为武汉市削减生态盲区、建设功能与结构协调的生态网络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优化 生态盲区 复杂网络 功能⁃结构协调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M(H_(2)bpb)(H_(2)O)_(4)](SO_(4)_(2)·6H_(2)O[M=Zn(Ⅱ),Cu(Ⅱ)]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惠芳 李玲 +2 位作者 樊健 赵伟 孙为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吡啶基团的柔性配体:N,N'-Bis(3-pyridylmethyl)-1,4-benzenedimethylamine(bpb)。通过bpb与硫酸锌及硫酸铜反应得到了两个新型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犤M(H2bpb)(H2O)4犦(SO4)2·6H2O犤M=Zn?1,Cu?2犦...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吡啶基团的柔性配体:N,N'-Bis(3-pyridylmethyl)-1,4-benzenedimethylamine(bpb)。通过bpb与硫酸锌及硫酸铜反应得到了两个新型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犤M(H2bpb)(H2O)4犦(SO4)2·6H2O犤M=Zn?1,Cu?2犦。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均属三斜晶系,并具有相同的空间群P1珔,晶体学参数分别为配合物1:a=11.8055(12)?,b=11.8778(12)?,c=12.1840(13)?,α=80.763(2)°,β=71.982(2)°,γ=80.913(2)°;配合物2:a=11.7403(19)?,b=11.890(2)?,c=12.254(2)?,α=71.339(3)°,β=81.936(4)°,γ=80.9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锌(Ⅱ)配合物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有机-无机杂化骨架配位聚合物[Sn(SO_4)(BDC)(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锦玉 周亚明 +3 位作者 陈珍霞 屠波 翁林红 赵东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55-1557,共3页
具有大孔径、高比面积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已成为微孔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3],但是其合成设计目前还主要集中在过渡金属元素和镧系元素为接点的微孔材料上.尽管硅、铝族元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构建和合成微孔材料,但由于其电荷高、... 具有大孔径、高比面积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已成为微孔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3],但是其合成设计目前还主要集中在过渡金属元素和镧系元素为接点的微孔材料上.尽管硅、铝族元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构建和合成微孔材料,但由于其电荷高、极性强,故在开放有机金属骨架微孔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中很少被应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有机-无机杂化骨架配位聚合物 [sn(sO4)(BDC)(H2O)] 合成 晶体结构 金属有机骨架 锡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ink(S-function)在复杂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洪斌 吴健珍 +1 位作者 杨香兰 王洪瑞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z1期131-132,167,共3页
S-function是system function的简称,其功能是通过Matlab或c语言程序,设计出可实现所需功能的功能模块,将其与Simulink有机地结合,可充分发挥Simulink的优势,扩充Simulink的仿真功能,不但仿真模型简单,而且大大降底了编程的难度,特别适... S-function是system function的简称,其功能是通过Matlab或c语言程序,设计出可实现所需功能的功能模块,将其与Simulink有机地结合,可充分发挥Simulink的优势,扩充Simulink的仿真功能,不但仿真模型简单,而且大大降底了编程的难度,特别适合于复杂控制系统的仿真。文中通过对二自由度机器人的轨迹跟踪这个控制对象,编写了S-FUNCTION程序,来说明该程序的实际应用并证明此方案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UNCTION sIMULINK 仿真 复杂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配位二聚体配合物{(PhCH_2)_2Sn·[2,6-(O_2C)_2C_5H_3N](CH_3OH)}_2的合成及结构 被引量:9
19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2 位作者 王勇 马春林 邵建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三乙胺存在下利用三苄基氯化锡和 2 ,6 -吡啶二甲酸 ,以 1∶ 1摩尔比反应 ,合成了七配位二聚体{ ( Ph CH2 ) 2 Sn[2 ,6 -( O2 C) 2 C5H3 N]( CH3 OH) } 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 X射线单晶衍... 在三乙胺存在下利用三苄基氯化锡和 2 ,6 -吡啶二甲酸 ,以 1∶ 1摩尔比反应 ,合成了七配位二聚体{ ( Ph CH2 ) 2 Sn[2 ,6 -( O2 C) 2 C5H3 N]( CH3 OH) } 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 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化合物为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 a=0 .96 2 5 ( 6 ) nm,b=1 .0 94 7( 9) nm,c=1 .996 ( 3) nm,α=90 .0 0 ( 2 )°,β=87.6 9( 3)°,γ=90 .0 0 ( 3)°,Z=2 ,V=2 .1 0 2 ( 6 ) nm3 ,μ=1 .2 4 8mm- 1 ,F( 0 0 0 ) =1 0 0 0 ,R1 =0 .0 4 76 ,w R2 =0 .0 782 .化合物中 2个锡原子呈七配位畸变五角双锥构型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配位有机锡配合物 2 6-吡啶二甲酸 合成 晶体结构 体外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配位阴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C5H5NH][Ph2Sn(μ^2-SCH2COO)Cl]和[CH3PhNH2][Ph2Sn(μ^2-SCH2COO)Cl]晶体结构 被引量:11
20
作者 钟桂云 宋海斌 +1 位作者 谢庆兰 孙丽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287-2289,共3页
Five-coordinated anionic tin(Ⅳ) complexes with the form [Ph 2Sn(μ 2-SCH 2COO)Cl]·[R nNH 4-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mercaptoacetic acid with diphenyltin dichloride in the presence of organic amines... Five-coordinated anionic tin(Ⅳ) complexes with the form [Ph 2Sn(μ 2-SCH 2COO)Cl]·[R nNH 4-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mercaptoacetic acid with diphenyltin dichloride in the presence of organic amines. All of the compounds synthesized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C 5H 5NH][Ph 2Sn(μ 2-SCH 2COO)Cl](6) and [PhMeNH 2]· [Ph 2Sn(μ 2-SCH 2COO)Cl](8)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there were trigonal bipyramid geometries with five-coordinated tin atom and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anionic and cationic ions. Crystals of compound 6 wer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 1/n, a= 1.034 7(4) nm, b=1.396 8(5) nm, c=1.405 6(5) nm, β=95.366(6)°, Z=4; Crystals of compound 8 wer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 1/c, a=0.922 9(3) nm, b=1.334 5(5) nm, c= 1.838 5(7) nm, β=93.673(7)°, Z=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配位有机锡化合物 离子型有机锡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