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uter Controlled Polishing of the Off-axis Aspheric Mirrors 被引量:4
1
作者 ZHANG Xue jun,WENG Zhi cheng,ZHANG Zhong yu, WANG Quan dou,ZHANG Feng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22, China)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67-473,共7页
In this paper, the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procedures to make large off-axis aspherical mirrors are presented. The difficulties in polishing and testing for both circular aperture and rectangular aperture mirrors ar... In this paper, the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procedures to make large off-axis aspherical mirrors are presented. The difficulties in polishing and testing for both circular aperture and rectangular aperture mirrors are previewed, and a possible solution is given. The two mirrors have been polished by means of CCOS, and the final accuracy is 25nm rms for 770mm×210mm rectangular mirror and 20nm rms for φ600mm circular mirror. These results just meet the optical tolerances specified by the designer, and the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procedures presented here show good ability to make the large off-axis aspherical mirr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ere computer-controlled polishing OPTICAL TE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P协议的电控发动机标定系统CAN通信模块的研发 被引量:27
2
作者 冯静 王俊席 卓斌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8,共6页
CAN总线通信以高达1Mbit/s的传输速度在多个网络节点(ECUs)间以广播或点对点形式灵活准确地传递数据。CCP协议作为CAN通信系统的标定协议以主从机通信模式实现CAN网络中标定工具对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在线标定和实时监测。基于CCP协议通... CAN总线通信以高达1Mbit/s的传输速度在多个网络节点(ECUs)间以广播或点对点形式灵活准确地传递数据。CCP协议作为CAN通信系统的标定协议以主从机通信模式实现CAN网络中标定工具对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在线标定和实时监测。基于CCP协议通信模块的成功开发为电控发动机标定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实时、准确的通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CAN ccp 在线标定 电控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型食品加工企业HACCP体系实施状况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成黎 耿晓海 +1 位作者 景珊 黄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6-149,155,共5页
明确HACCP的7个应用原理,简述其在中国食品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并以对10家北京地区的小企业的深访调查为例,分析企业实施HACCP的动力和困难,从而提出小食品企业在生产中能够有效实施HACCP的措施:企业员工要充分了解实施HACCP的7个原理,明... 明确HACCP的7个应用原理,简述其在中国食品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并以对10家北京地区的小企业的深访调查为例,分析企业实施HACCP的动力和困难,从而提出小食品企业在生产中能够有效实施HACCP的措施:企业员工要充分了解实施HACCP的7个原理,明确CCP的角色,并且,企业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以及广泛而严格的HACCP培训,同时,也需要政府、媒体、教育研究机构、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控制监督企业有效地实施HAC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企业 HAccp ccp(关键控制点)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P协议的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标定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汪春华 刘洪飞 +1 位作者 白稳峰 段婷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6-291,共6页
针对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VCU)的数据测量和标定问题,设计了基于控制器局域网标定协议(CCP)的标定系统,分析了VCU的控制策略,阐述了CCP驱动等软件的实现过程。采用上位机软件CANape,通过CAN总线传输控制命令来擦写VCU控制参数,实现对控... 针对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VCU)的数据测量和标定问题,设计了基于控制器局域网标定协议(CCP)的标定系统,分析了VCU的控制策略,阐述了CCP驱动等软件的实现过程。采用上位机软件CANape,通过CAN总线传输控制命令来擦写VCU控制参数,实现对控制策略的监测、分析和优化,达到调节整车性能的目的。最后,对驱动转矩进行了实车标定,结果表明,应用所设计的标定系统提高了VCU开发效率,改善了汽车各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控制器 控制器局域网标定协议 控制策略 测量与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P协议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远程优化系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艳青 闫斌 杨林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61,共6页
为充分发挥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道路运行中的节油减排潜力,需要根据车辆实际使用环境特点对其整车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标定。开发了一种稳定可靠的车辆远程优化标定系统,该系统包含车载控制优化单元(RCOU)、远程通讯网络和控制中心服务器及... 为充分发挥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道路运行中的节油减排潜力,需要根据车辆实际使用环境特点对其整车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标定。开发了一种稳定可靠的车辆远程优化标定系统,该系统包含车载控制优化单元(RCOU)、远程通讯网络和控制中心服务器及远程用户软件端等部分。依据车载CAN网络和GPRS通讯技术,并基于CCP协议的远程标定控制软件及通讯协议,制定了远程通信质量控制策略和车载标定安全控制策略。应用于某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的远程优化标定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远程监测和标定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控制参数 远程标定 ccp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P协议的发动机标定系统开发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明文 唐岚 甘海云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31,共4页
介绍了CCP协议的基本原理、通信方式和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CP协议的发动机标定系统。介绍了标定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并分别在控制器和上位机实现了CCP协议的通信。本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采集与显示、在线标定、数据的存储和... 介绍了CCP协议的基本原理、通信方式和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CP协议的发动机标定系统。介绍了标定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并分别在控制器和上位机实现了CCP协议的通信。本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采集与显示、在线标定、数据的存储和读取等功能,具有通信可靠、传输速度快、通用性好等优点,还可以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功能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p协议 CAN总线 汽车发动机 电控单元 标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解耦性能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开发与测试
7
作者 许兴旺 谷岩 +2 位作者 郭桌一 刘亚梅 陈宏宇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67,618,619,共9页
针对抛光过程中存在的加工效率低、表面质量差等问题,基于柔性机构理论开发了一种高解耦性能的振动辅助抛光装置,并设计复合控制系统提高其跟踪精度。基于柔度矩阵法,建立了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振动辅助抛... 针对抛光过程中存在的加工效率低、表面质量差等问题,基于柔性机构理论开发了一种高解耦性能的振动辅助抛光装置,并设计复合控制系统提高其跟踪精度。基于柔度矩阵法,建立了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性能进行分析。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固有频率为1 593 Hz,x方向和y方向的耦合误差率为2.5%和2.8%。建立系统的迟滞模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误差为2.98%。控制系统测试实验表明,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简称PID)控制相比,复合控制下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轨迹跟踪误差降低0.43μm和0.38μm,验证了复合控制的有效性。抛光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控制条件下对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比抛光前降低了11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辅助抛光装置 柔性机构理论 模态仿真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铈抛光粉体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超凡 杨国胜 +3 位作者 王振峰 刘铃声 欧阳顺利 刘中兴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0,共13页
氧化铈抛光粉能够形成化学机械拋光(CMP)作用,可满足精密抛光领域需求,具有抛光速度快、光洁度高、平整度高、抛光后产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领域内,国际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氧化铈抛光粉的应用优化与拓展、氧化铈颗粒的大小形貌等对抛... 氧化铈抛光粉能够形成化学机械拋光(CMP)作用,可满足精密抛光领域需求,具有抛光速度快、光洁度高、平整度高、抛光后产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领域内,国际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氧化铈抛光粉的应用优化与拓展、氧化铈颗粒的大小形貌等对抛光性能的影响、添加剂的引入及清洗方式等对表面缺陷等的回复作用、抛光粉粒径控制工艺等,而我国则在抛光粉粒径把控、优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氧化铈抛光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固相法包括固相烧结法和固相机械法,通常能耗较高、反应时间较长;液相法包括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微波法和微乳液法等,这些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能获得粒度更均匀的抛光粉,然而部分液相法工艺复杂,溶剂及副产物的处理亦需优化;气相法主要包括喷雾干燥法和喷雾热解法,其通过将溶液或悬浮液雾化成细小的液滴,然后在高温下迅速蒸发溶剂形成固体颗粒,能够生产出具有特定形态和大小的抛光粉。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开发低能耗、绿色合成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气相法和其他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将受到更多关注;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氧化铈粉末的粒度和形貌控制,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抛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粉 氧化铈 固相法 液相法 气相法 粒度控制 形貌控制 精密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阻抗控制的机器人气囊抛光恒力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路骋 王振忠 黄雪鹏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8-1034,共7页
为保证气囊抛光过程中的接触力恒定,设计了能够实时调节阻尼系数的模糊阻抗控制机器人气囊抛光恒力控制系统,进行了机器人气囊抛光恒力控制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接触力收敛效果。开展了平面光学元件和曲面光学元件抛... 为保证气囊抛光过程中的接触力恒定,设计了能够实时调节阻尼系数的模糊阻抗控制机器人气囊抛光恒力控制系统,进行了机器人气囊抛光恒力控制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接触力收敛效果。开展了平面光学元件和曲面光学元件抛光实验、力/位执行器对比抛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气囊抛光时接触力的恒定控制,可将力波动范围控制在3 N以内。该控制系统在机器人气囊抛光领域能够有效控制接触力的波动范围,保证加工后工件表面精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抛光 工业机器人 恒力控制 阻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系统在油炸方便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玲 何春辉 《粮油食品科技》 2005年第2期41-42,共2页
HACCP系统是一个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论述了HACCP系统在方便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HAccp 质量管理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c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铸锻件打磨机器人设计与分析
11
作者 刘毅 丰宗强 +3 位作者 毛崇博 韩伟达 杨长安 马启凡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0-332,共13页
大型铸锻件表面打磨存在结构尺寸大、表面复杂、人工作业强度高等问题,现有的打磨机器人系统虽然可以实现大型铸锻件的打磨作业,但存在占地面积大、灵活性差以及设备成本高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移动平台、桁架式折展... 大型铸锻件表面打磨存在结构尺寸大、表面复杂、人工作业强度高等问题,现有的打磨机器人系统虽然可以实现大型铸锻件的打磨作业,但存在占地面积大、灵活性差以及设备成本高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移动平台、桁架式折展结构、串联机械臂、并联自适应打磨头的大型铸锻件表面打磨机器人系统平台,具有打磨范围大、占用空间小,布置灵活等特点,可以有效兼顾各种不同尺寸的大型铸锻件表面打磨需求。基于D-H(DenavitHartenberg)法对等效后所得到的8关节串联机构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采用数值法分析了混联机构整体工作空间,得到单机械臂工作状态下的打磨范围;基于矢量法对末端被动式并联打磨头建立运动学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在串联机械臂保持一定姿态时并联打磨头的工作空间;研究被动式并联打磨头末端负载与驱动关节自适应调节之间的理论联系,优化气压阻尼系统的整体负荷状态;基于机械臂运动学模型获得关节速度及加速度,以机械臂整体功耗为优化目标建立能耗函数,分析得到平面打磨时打磨机器人在不同轨迹下的整体功耗,并通过数字算例与仿真计算验证了优化方程的合理性。基于ADAMS仿真模型对上述分析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桁架式混联打磨机器人设计与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为大型铸锻件打磨机器人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铸锻件 打磨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自适应控制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器人磨抛的力控装置及自抗扰阻抗控制
12
作者 李俊杰 熊次远 +2 位作者 方灶军 廉宏远 张启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9,45,共6页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应用场景逐渐从搬运、焊接、喷涂等非接触式作业,向去毛刺、打磨、抛光等接触式作业延伸,针对轮毂、模具等工件磨抛需求,以及气动驱动存在迟滞、力控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音圈电机的力控装置及自抗扰...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应用场景逐渐从搬运、焊接、喷涂等非接触式作业,向去毛刺、打磨、抛光等接触式作业延伸,针对轮毂、模具等工件磨抛需求,以及气动驱动存在迟滞、力控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音圈电机的力控装置及自抗扰阻抗控制方法。首先,对力控装置进行理论分析与建模,得出磨抛作业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设计阻抗控制器,并证明了其全局渐进稳定性,为消除作业过程中力控装置导轨摩擦力、音圈电机力常数拟合误差以及环境变化等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阻抗控制器。最后,搭建了基于Labview的实验平台,分别采用阻抗控制器和自抗扰阻抗控制器对力控装置进行阶跃响应、曲面恒力跟踪和不同材料打磨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自抗扰阻抗控制器相比阻抗控制器阶跃响应时间减小0.2 s,曲面恒力跟踪接触力最大误差减少73%,在动态响应能力和跟随控制性能上都得到了提高,且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材料打磨,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控装置 阻抗控制 自抗扰控制 音圈电机 工业机器人 打磨 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高空风机叶片打磨机器人被动柔顺控制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李浩 刘欣荣 +1 位作者 刘仪沁 范狄庆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2-1841,共10页
为了应对高空中未知干扰,保持高空风机叶片修复机器人末端打磨接触力的恒定,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ADRC)的机器人被动柔顺控制算法。该算法结合死区补偿和重力补偿算法,充分考虑气动系统气体压缩性、电气比例阀死区特性、打磨... 为了应对高空中未知干扰,保持高空风机叶片修复机器人末端打磨接触力的恒定,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ADRC)的机器人被动柔顺控制算法。该算法结合死区补偿和重力补偿算法,充分考虑气动系统气体压缩性、电气比例阀死区特性、打磨过程中倾角变化以及高空作业时未知扰动等问题,采用跟踪微分器过渡输入信号,利用状态观测器观测系统扰动,通过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进行补偿。通过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相比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该控制算法在力控制性能和响应速度上均有提升;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多种工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系统调节时间缩短44.6%~51.4%,最大误差绝对值减小45.4%~69.4%,误差均方值减小56.5%~91.2%。由此可得,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力控制精度,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为工程实际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机器人打磨 柔顺控制 气动系统建模 风机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我国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太林 张宇婷 +1 位作者 乔巍 郭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0,共3页
对HACCP体系在液态乳、奶酪和乳粉等乳制品企业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可以为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者提供参考,进而为我国乳制品生产质量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HAccp体系 乳制品 生产过程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拖拉机控制器的CCP底层驱动与上位机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谭文阳 李军伟 +1 位作者 朱青松 姜世腾 《现代农业装备》 2021年第2期44-50,共7页
针对重型拖拉机控制器的在线标定测量问题,以32位单片机MPC5744P为例,开发了控制器局域网络标定协议(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libration protocol,简称CCP)的底层驱动程序。依据CCP的需求设计了FlexCAN模块、PIT模块以及Flash模块的... 针对重型拖拉机控制器的在线标定测量问题,以32位单片机MPC5744P为例,开发了控制器局域网络标定协议(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libration protocol,简称CCP)的底层驱动程序。依据CCP的需求设计了FlexCAN模块、PIT模块以及Flash模块的底层驱动程序。为实现对变量的在线标定,利用Python的外部工具PyQt5设计了相应的上位机。为验证所设计系统的性能,通过上位机对MPC5744P单片机进行了变量的在线标定测量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CCP底层驱动能够通过与上位机的交互准确实现变量的在线标定测量,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p 重型拖拉机控制器 Flash驱动 FlexCAN模块 上位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APEC接待宾馆、食品企业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晓宇 王维娟 +7 位作者 倪晓岚 陈燕萍 颜萍 姜洪 李科 沈秀宝 钟秀亭 孙雯月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年第4期250-251,254,共3页
文章探讨了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预防性管理系统在宾馆、食品企业中的应用问题。从判定宾馆、食品企业等食品、饮水诸环节的危险因素到确定卫生质量关键控制点并采取改正措施 ,在监督监... 文章探讨了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预防性管理系统在宾馆、食品企业中的应用问题。从判定宾馆、食品企业等食品、饮水诸环节的危险因素到确定卫生质量关键控制点并采取改正措施 ,在监督监测与指导服务相结合等方面作了细化分析。该管理系统应用于最近在上海召开的合作组织会议、亚太经合组织 APEC会议的食品饮水卫生保障工作中 ,确保了两会期间未发生一例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 ,无一例传染病 ,圆满地完成了卫生保障任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分析 关键控制点 卫生保健 食品企业 宾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伟 余新阳 张伟中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0-1250,共11页
在航空、能源、交通、军工等国家战略领域中,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化、高质量和高效率磨抛需求,对近年来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磨抛加工关键技术及集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从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机理及工艺优化、磨抛运... 在航空、能源、交通、军工等国家战略领域中,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化、高质量和高效率磨抛需求,对近年来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磨抛加工关键技术及集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从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机理及工艺优化、磨抛运动轨迹规划、磨削力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的研究成果;然后,介绍了国内外机器人磨抛集成系统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磨抛机理不够清晰,数学模型不够准确,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轨迹规划效率不高,磨抛力的控制仍不够精准等;另外,磨抛工艺参数优化、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机器人高精度标定与误差补偿、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磨抛在线监控、机器人磨抛细分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将极大地推动机器人磨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趋势 抛磨机器人 复杂曲面零件 磨抛工艺参数优化 磨抛在线监控 高精度标定与误差补偿 磨削力控制 磨抛运动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抛光机器人的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满意 朱自文 +1 位作者 朱义虎 韩天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90-2099,共10页
为了使机器人在曲面零件抛光过程中实现精确的力控制,进行了合理的轨迹规划与重力补偿分析,分析了阻抗控制参数对力控制稳态误差的影响。建立了曲面法向上的系统刚度模型,为了使机器人抛光系统在不同系统刚度下能够具有较好的力跟踪性能... 为了使机器人在曲面零件抛光过程中实现精确的力控制,进行了合理的轨迹规划与重力补偿分析,分析了阻抗控制参数对力控制稳态误差的影响。建立了曲面法向上的系统刚度模型,为了使机器人抛光系统在不同系统刚度下能够具有较好的力跟踪性能,提出能够适应系统刚度变化的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模型,该模型根据力误差和力误差率,按照一定的模糊规则调整阻抗控制参数,实现了稳定的法向力控制和位置控制。仿真和试验表明,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模型力控制的最大误差在±2 N以内,利用该模型抛光的圆柱凹型曲面工件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达到0.035μm,相比传统阻抗控制模型降低了59.7%,抛光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 阻抗控制 系统刚度 模糊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连续绿茶精制加工生产线研发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成茂 孙燕 +5 位作者 汪三九 秦宽 吴正敏 吴敏 毕海军 葛俊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4期1-6,F0002,共7页
茶叶加工技术与装备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基础,对行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实现绿茶加工机械自动化生产,设计了大型连续绿茶精制加工生产线,阐述了该生产线系统结构、主要生产环节及安装调试应用。基于PLC控制的大型连续绿茶精制加工... 茶叶加工技术与装备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基础,对行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实现绿茶加工机械自动化生产,设计了大型连续绿茶精制加工生产线,阐述了该生产线系统结构、主要生产环节及安装调试应用。基于PLC控制的大型连续绿茶精制加工生产线,主要由鲜叶上料输送机、大型滚筒杀青机、冷却回潮机、四机协同联动式揉捻机组、并列连续预烘干机组、储料仓、计量分料装置、茶叶炒干与抛光机组、筛分装置、风选装置及配套的测控系统等组成。针对绿茶加工工艺的各个环节,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茶叶加工企业的厂房实际情况,灵活安装组线,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基于模糊PID温度控制的大型滚筒杀青机双模糊控制技术,解决了传统杀青温度与时间无法实现精确控制的难点问题。采用链式刮板输送智能加料装置与多机联动协同连续揉捻控制技术,实现多机协同联动式自动加料连续揉捻,边进料边揉捻,揉捻均匀度高。生产线上杀青机、理条机和烘干机各环节温度采用模糊PID控制,解决了茶叶加工温度、投叶量与杀青、理条、烘干时间实时配合的问题,输入不同等级、不同重量的鲜叶可输出相适应的杀青温度和时间,实现对茶叶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实现绿茶的智能化生产。近年来,生产线用户遍布皖、苏、浙、云、贵、川、豫、湘、鄂和陕等10多个省份200余家茶叶生产企业。该生产线的推广应用,实现了茶叶规模化生产,保证了茶叶品质,对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加工 大型滚筒 PLC控制 生产线 杀青 连续揉捻 炒干 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口径环形抛光的光学元件面形误差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20
作者 廖德锋 张明壮 +2 位作者 谢瑞清 赵世杰 许乔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43,共11页
全口径环形抛光是加工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瓶颈问题是元件面形的高效高精度控制。通过研究元件面形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从而提升其确定性控制水平。围绕影响面形误差的运动速度、抛光盘表面形状误差和钝化状态等关... 全口径环形抛光是加工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瓶颈问题是元件面形的高效高精度控制。通过研究元件面形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从而提升其确定性控制水平。围绕影响面形误差的运动速度、抛光盘表面形状误差和钝化状态等关键工艺因素,建立基于运动轨迹有效弧长的环形抛光运动学模型,揭示了抛光盘表面开槽槽型对面形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采用位移传感器以螺旋路径扫描抛光盘表面并通过插值算法生成其形状误差的方法,建立基于小工具的子口径修正方法,实现了抛光盘形状误差的在位定量修正;提出抛光盘表面钝化状态的监测方法,研究了抛光盘表面钝化状态对面形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抛光盘表面开槽采用环形槽时元件表面容易产生环带特征,采用径向槽、方形槽和螺旋槽时元件表面较为匀滑;通过在位定量检测和修正抛光盘形状误差,可显著提升元件的面形精度;随着抛光盘表面的逐渐钝化,元件面形逐渐恶化。在研制的5 m直径大口径环形抛光机床上加工800 mm×400 mm×100 mm平面元件的面形PV值优于λ/6(λ=632.8 nm),提升了元件的面形控制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全口径环形抛光 面形误差 影响规律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