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赫兹近场高通量材料物性测试装置直线加速器微波系统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邵琢瑕 张通 +4 位作者 董自强 周泽然 何志刚 王琳 陆亚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1,共7页
太赫兹近场高通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NFTHZ)中集成了一台波长可调谐的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器(THz-FEL),该仪器采用电子能量10~18 MeV可调的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调节驱动激光的纵向/时间结构,可以形成电子束团的预群聚,通过匹配电子束... 太赫兹近场高通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NFTHZ)中集成了一台波长可调谐的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器(THz-FEL),该仪器采用电子能量10~18 MeV可调的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调节驱动激光的纵向/时间结构,可以形成电子束团的预群聚,通过匹配电子束团的群聚因子、波荡器入口处电子束能量以及波荡器K值之间的关系,能够实现MW级高峰值功率、中心波长0.5~5 THz可调的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微波系统为THz-FEL中电子束加速至目标能量提供了高功率微波电场、加速结构以及微波幅度相位控制系统。本文将针对NFTHZ装置微波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 太赫兹 预群聚电子束 直线加速器 微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仿真的电子加速器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岳宏伟 李中平 +4 位作者 周有为 曹树春 任洁茹 张子民 赵永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4,共8页
电子加速器广泛用于材料改性、消毒灭菌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束流强度的控制存在无法快速、准确调整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解决电子加速器中束流变化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本文采用了PID算法、模糊... 电子加速器广泛用于材料改性、消毒灭菌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束流强度的控制存在无法快速、准确调整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解决电子加速器中束流变化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本文采用了PID算法、模糊PID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构建了相应的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这3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PID算法、模糊PID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的仿真结果可知:模糊PID算法在稳定时间、超调量、加入扰动后稳定时间方面分别降低了59.6%、48.9%、64.9%;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在稳定时间、超调量、加入扰动后稳定时间方面分别降低了77.9%、79.6%、87.1%。模糊PID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有望提高电子加速器束流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加速器 PID算法 模糊PID算法 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直线加速器技术发展与创新
3
作者 杨京鹤 范雨轩 +3 位作者 朱志斌 张立锋 向益淮 王国宝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58-1967,共10页
直线加速器是核科学与技术应用的重要装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自建院以来,已经历70余年的直线加速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在加速器的多学科、多应用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并由此带动了我国核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发展... 直线加速器是核科学与技术应用的重要装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自建院以来,已经历70余年的直线加速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在加速器的多学科、多应用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并由此带动了我国核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本文在回顾直线加速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近十年原子能院围绕直线加速器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梳理了原子能院电子直线加速器从固定型号的定型产品到能量可调、紧凑小型等系列化新型加速器的不断创新发展、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在多脉冲模式实验平台建设以及超导技术的突破,并进一步展望未来原子能院直线加速器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战略发展方向,以期继续引领创新,满足新形势下国家核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直线加速器 质子直线加速器 加速结构 加速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型电子加速器控制系统研制
4
作者 张萍伟 李中平 +5 位作者 曹树春 周有为 南爱强 张科武 马俊杰 范满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7-1198,共12页
依照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核技术应用领域提出的超前战略性布局,解决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新技术的封锁,服务于产业化升级,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拟基于现有的DG-2.5型工业化电子加速器,组建多功能电子束辐照实验研究平台,开展辐照技... 依照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核技术应用领域提出的超前战略性布局,解决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新技术的封锁,服务于产业化升级,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拟基于现有的DG-2.5型工业化电子加速器,组建多功能电子束辐照实验研究平台,开展辐照技术在先进材料和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针对DG-2.5型电子加速器的控制系统,面向科研型辐照应用技术研究需求,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初步调试。该系统采用科研型加速器通用的EPICS控制架构,基于工业PLC控制器和串口服务器,由TIA Portal和CS-Studio软件进行编程,实现对整个流程的控制。新研制系统通用性强,操作简便,同时具备一般工业化控制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性,完全满足辐照应用技术开发的需求。另外,该系统预留了智能化控制的接口,为未来电子加速器工业化控制应用升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加速器 控制系统 EPICS IOC TIA Portal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拍瓦飞秒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电子加速及betatron辐射产生数值模拟
5
作者 谢波 张晓辉 +4 位作者 李天月 王子涛 齐伟 温家星 张智猛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2,共9页
针对典型拍瓦级飞秒激光装置参数,提出一种毛细管型的气室结构靶以产生百微米尺度且具有陡峭的密度上升沿的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该气室结构靶具有背压低、喷气量小的特点。由于气室壁约束,气室内,该气室靶可更加稳定产生平台状的气体... 针对典型拍瓦级飞秒激光装置参数,提出一种毛细管型的气室结构靶以产生百微米尺度且具有陡峭的密度上升沿的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该气室结构靶具有背压低、喷气量小的特点。由于气室壁约束,气室内,该气室靶可更加稳定产生平台状的气体密度分布。采用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拍瓦级飞秒激光与该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电子加速及betatron辐射过程。结果表明,合适气体密度和激光脉宽有利于产生稳定的等离子体通道。在通道内,电子首先经历有效的激光尾波场加速。这些加速的高能电子与激光尾部直接作用,通过betatron共振和激光直接加速,可使其产额及截止能量进一步提升。该大电荷量高能电子束在等离子体通道内的横向振荡能够产生高亮度betatron辐射源,峰值光子能量约8 keV,亮度达到1:75×10^(20)ph·s^(-1)·mm^(-2)mrad^(-2)·(0:1%bw)^(-1)。此外,还重点研究了气体密度及激光脉宽对betatron辐射源的影响并阐述了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拍瓦飞秒激光 电子加速 betatron辐射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电子加速器装置性能评价及其消毒效果
6
作者 刘燕琴 黄邦斗 +5 位作者 沙斯烁 覃怀莉 宋碧莹 周佳 任哲 邵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0,共8页
为考察高功率电子加速器是否达到设计指标性能和消毒效果,利用标准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对高功率电子加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价,探究了该电子加速器输出电子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短小芽孢杆菌和新型冠状病毒等微生物的灭... 为考察高功率电子加速器是否达到设计指标性能和消毒效果,利用标准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对高功率电子加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价,探究了该电子加速器输出电子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短小芽孢杆菌和新型冠状病毒等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同时考察了不同材质负载对于杀灭效果的影响。该电子加速器可以输出能量10.27 MeV、功率25 kW的高能电子束,束流扫描不均匀度为4.1%,并且对于模拟材料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电子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短小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消毒效果均能达到3个对数值及以上,并且穿透一定厚度负载材料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短小芽孢杆菌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消毒效果均能达到杀灭3个对数值及以上。设计的电子加速器性能指标达标,同时具备一定的穿透能力,对研究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加速器 辐照 消毒 微生物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方法9MeV无损检测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屏蔽优化设计
7
作者 王兴华 侯铁钢 +1 位作者 苏晓书 黄春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39,共6页
本文以9MeV无损检测电子直线加速器工程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MC方法FLUKA程序模拟了加速器机头源项,研究机头电子打钨金合金靶产生的X射线,与加速器设备参数进行比对,充分验证了加速器机头模型的可行性,从而可以保障下一步探伤室辐... 本文以9MeV无损检测电子直线加速器工程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MC方法FLUKA程序模拟了加速器机头源项,研究机头电子打钨金合金靶产生的X射线,与加速器设备参数进行比对,充分验证了加速器机头模型的可行性,从而可以保障下一步探伤室辐射屏蔽准确性。然后使用FLUKA程序建立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对辐射防护薄弱区域进行模拟优化设计。模拟屏蔽设计结果表明:本项目物流防护门搭接间距在1.5cm时搭接长度至少100cm,可满足屏蔽要求;当穿墙管角度50°后,通风管出口处泄漏辐射剂量率趋于平缓,随着角度增加,变化不明显,因此从施工及工程造价角度上看,预埋50°穿墙管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直线加速器 FLUKA 模拟计算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2.5 MeV辐照加速器研制
8
作者 柳淘 余鑫鑫 +6 位作者 李杰成 许州 周霖 邓阳全 马杰 马切 刘勇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7-1214,共8页
电子直线加速器辐照加工技术因其安全系数高、无污染、绿色环保等特点,在辐照加工领域占比越来越高,发展更为迅速。为了开展高能电子束在辐照加工方面的应用研究,西华大学理学院研制了一台S波段2.5 MeV高效率电子直线加速器。本文对加... 电子直线加速器辐照加工技术因其安全系数高、无污染、绿色环保等特点,在辐照加工领域占比越来越高,发展更为迅速。为了开展高能电子束在辐照加工方面的应用研究,西华大学理学院研制了一台S波段2.5 MeV高效率电子直线加速器。本文对加速器所采用的电子枪、驻波加速结构进行了物理设计,束流动力学仿真优化,该设备理论上可产生平均能量2.5 MeV以上,脉冲束流强度不低于670 mA的高能电子束。设备研制成功后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了高功率出束测试,加速器输出高能电子束能量达到2.82 MeV,平均束流强度为0.72 mA,电子束功率达到2 kW,微波-束流转换效率为60.4%,经扫描磁铁偏转后扫描宽度达到160 mm,电子束功率不稳定性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加工技术 辐照加速器 S波段 电子直线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RF屏蔽型CF法兰-密封圈结构设计
9
作者 赵峰 朱潇潇 +3 位作者 尉伟 常仁超 张浩 林涵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68,共9页
高能电子加速器中,束流与真空室相互作用产生的尾场会引发束流不稳定性,此现象在高重频(>105 Hz)超导加速器中尤为明显。全金属加速器真空室大量使用的CF刀口法兰,其连接处截面突变是导致产生束流耦合阻抗的主要来源之一。设计了一... 高能电子加速器中,束流与真空室相互作用产生的尾场会引发束流不稳定性,此现象在高重频(>105 Hz)超导加速器中尤为明显。全金属加速器真空室大量使用的CF刀口法兰,其连接处截面突变是导致产生束流耦合阻抗的主要来源之一。设计了一种RF屏蔽型法兰-密封圈连接结构,其目的是通过实现法兰-密封圈-法兰预紧密封后的平滑过渡,有效减少阻抗。首先,采用3D电磁仿真CST软件对比仿真了连接过渡段不同径向台阶和轴向间隙参数下的阻抗效应,给出了相关参数的允许范围。然后,通过ANSYS软件对屏蔽法兰-铜圈结构进行了形变仿真,初步制定了不同型号的屏蔽密封圈的内径几何参数,在屏蔽法兰-密封圈的真空密封试验中,验证了预紧力矩≥6 N·m时即可实现有效的超高真空密封,并且通过屏蔽法兰-密封铜圈过渡段径向台阶和轴向间隙测试试验,得到了最优预紧力矩和屏蔽铜圈的关键尺寸参数。最后,采用对光滑真空管段、标准法兰-密封圈过渡段和屏蔽法兰-密封圈过渡段的功率损失和阻抗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所设计的RF屏蔽型法兰-密封圈连接结构可以有效地实现阻抗屏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加速器 高重频 尾场 束流耦合阻抗 屏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碳纤维截面最优条件的研究
10
作者 邱伟峰 孙绍桓 +4 位作者 王炜 李松峰 刘艳艳 戴海娟 李杨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1-274,共4页
以国产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GQ4522)为研究对象。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作为观察手段,分析比较了工作距离(WD)、探测器种类、工作模式、加速电压、束斑尺寸、扫描速度等因素对碳纤维截面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ptip... 以国产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GQ4522)为研究对象。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作为观察手段,分析比较了工作距离(WD)、探测器种类、工作模式、加速电压、束斑尺寸、扫描速度等因素对碳纤维截面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ptiplan工作模式下采用T2探测器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加速电压为2kV、工作距离为10mm、spot为5。上述工作参数下扫描时间越长,图像质量越高,越适合样品的低倍数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工作距离 探测器 工作模式 加速电压 束斑尺寸 扫描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perty changes of anchor grout calcined ginger nuts admixed with fly ash and quartz sand after accelerated ageing tests 被引量:4
11
作者 ZHANG Jing-ke ZHANG Li-xiang +3 位作者 ZHAO Lin-yi LIU Dun GUO Qing-lin PEI Qiang-q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3114-3125,共12页
Calcined ginger nuts admixed by fly ash and quartz sand(CGN-(F+S))has been validated to be basically compatible to earthen sites as an anchor grout.Accelerated ageing tests including water stability test,temperature a... Calcined ginger nuts admixed by fly ash and quartz sand(CGN-(F+S))has been validated to be basically compatible to earthen sites as an anchor grout.Accelerated ageing tests including water stability test,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ycling test,soundness test and alkali resistance test are conducted with the objective to further research the property changes of CGN-(F+S)grout.Density,surface hardness,water penetration capacity,water permeability capacity,soluble salt,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images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EDS)spectrum of these samples have been tested after accelerated ageing tests.The results show that densities of samples decrease,surface hardness,water penetration capacity and water permeability capacity of samples increase generally.Besides,soluble salt analysis,SEM and EDS results well corroborate the changes.Based on the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property changes are most serious afte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ycling test,followed by water stability,soundness and alkali resistance test in sequence.But in general,CGN-(F+S)still has good dur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N-(F+S)grout accelerated ageing tests physical property change chemical property chang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漏电信号调理电路性能退化及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峰 张博恒 +3 位作者 李贵衡 戴逸华 项石虎 李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在电子电路服役过程中,元器件退化会引起电路输出特性变化,降低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漏电信号调理电路作为一种电子电路,其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漏电断路器的可靠性。以漏电信号调理电路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影响电路性能退... 在电子电路服役过程中,元器件退化会引起电路输出特性变化,降低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漏电信号调理电路作为一种电子电路,其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漏电断路器的可靠性。以漏电信号调理电路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影响电路性能退化的关键元器件,并对漏电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了以温度为加速应力、动作电流值为退化特征量的恒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其次根据不同温度应力下的试验数据建立基于Wiener过程的漏电信号调理电路性能退化模型,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求取退化模型的未知参数,进而得出寿命预测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可靠度函数;最后利用阿伦尼斯(Arrhenius)方程外推出正常应力下漏电信号调理电路的预测寿命。相关结论可为不同电子电路的寿命预测及可靠度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退化试验 性能退化 退化建模 寿命预测 WIENER过程 电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技术
13
作者 李勤 张肇驿 +3 位作者 蒋薇 刘云龙 王永伟 龙全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性能提升对束流探测器提出了高精度测量要求,由此不仅要求高精度的探测器设计装配技术,而且也要求探测器的准确标定。从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测量原理出发,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开展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技术... 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性能提升对束流探测器提出了高精度测量要求,由此不仅要求高精度的探测器设计装配技术,而且也要求探测器的准确标定。从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测量原理出发,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开展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技术研究。在理论上采用解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的计算处理方法和标定方法的标定效果,提出了特征平面标定,在建立的位置标定系统上,对用于多脉冲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的No.23电阻环进行了标定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根据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确定了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脉冲电子束 位置探测器 标定技术 标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尺寸轫致辐射转换靶设计
14
作者 荆晓兵 石金水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6,共5页
以减小直线感应加速器X射线光源横向尺寸为目标,开展轫致辐射转换靶的设计。对聚焦打靶过程中电子束运动轨迹进行分析,指出同一个电子束轨迹分布,既可以描述为电子束在某纵向位置处具有一定的横向展宽,也可以描述为电子束保持较小横向... 以减小直线感应加速器X射线光源横向尺寸为目标,开展轫致辐射转换靶的设计。对聚焦打靶过程中电子束运动轨迹进行分析,指出同一个电子束轨迹分布,既可以描述为电子束在某纵向位置处具有一定的横向展宽,也可以描述为电子束保持较小横向尺寸时的轴向分布展宽,由此提出在束腰附近放置多个小靶片实现聚焦电子束有效阻挡的小尺寸多层靶概念设计。采用EGS4程序对X射线产额进行计算,发现靶厚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X射线产额变化较小,基于这一规律完成了小尺寸多层靶的结构设计。进一步考察了一个设计应用实例,当聚焦电子束最小包络直径3 mm、会聚角100 mrad时,对比大尺寸靶,采用小尺寸多层靶可以获得等效直径减小约50%、产额减小约10%的X射线光源。该设计方法有望在相同的电子束品质和聚焦条件下,获得横向尺寸小于电子束最小束包络直径的X射线光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 X射线光源 强流电子束 聚焦 轫致辐射转换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电压对电子束熔丝沉积304不锈钢组织与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家琪 孙宝福 +1 位作者 宁薇 冯美荣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866,共8页
电子束熔丝沉积(Electron Beam Fuse Deposition,EBFD)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金属3D打印技术。采用EBFD技术针对304不锈钢材料进行打印,比较电子束熔丝沉积过程中不同加速电压对成形产品宏观形貌、致密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电子束熔丝沉积(Electron Beam Fuse Deposition,EBFD)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金属3D打印技术。采用EBFD技术针对304不锈钢材料进行打印,比较电子束熔丝沉积过程中不同加速电压对成形产品宏观形貌、致密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速电压为50 kV时,微观组织中奥氏体晶粒较少,加速电压增加至60 kV时,奥氏体晶界完全形成,并随着加速电压增加而持续生长;当加速电压为60 kV时,综合力学性能表现最佳,各向异性表现最弱,断口也表现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熔丝沉积 304 不锈钢 加速电压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步平均法求解1D LPIC中的电流密度
16
作者 李梦超 郭勇 +3 位作者 荣垂才 陈维 黄骏 王兴权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1-496,共6页
在一维(1D)的激光等离子体仿真(LPIC)中,提出了一种针对粒子有效停留时间、对格点附近不同位置的粒子采用不同的分配权重进行分步求解的时间分步平均方法,即在格点分布方向(激光传播方向,x方向)电流密度由电流连续性方程求出,在垂直方... 在一维(1D)的激光等离子体仿真(LPIC)中,提出了一种针对粒子有效停留时间、对格点附近不同位置的粒子采用不同的分配权重进行分步求解的时间分步平均方法,即在格点分布方向(激光传播方向,x方向)电流密度由电流连续性方程求出,在垂直方向(y与z方向),用时间分步平均法求解电荷平均密度ρ,然后利用J_(y)=ρv_(y)和J_(z)=ρv_(z)求解电流密度的方法。在粒子云一阶权重分配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电流密度与大多数LPIC一阶电流密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仿真 电流密度 激光尾波场 激光电子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时劲松 张金帆 +1 位作者 黄仲明 陶扬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
以医用放射治疗、货物/车辆安全检查、工业辐照3类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辐射环境剂量率监测,掌握不同类型加速器周围和不同关注点位的辐射环境状况,对监测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3类电... 以医用放射治疗、货物/车辆安全检查、工业辐照3类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辐射环境剂量率监测,掌握不同类型加速器周围和不同关注点位的辐射环境状况,对监测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3类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辐射环境监测剂量率数据均低于相关标准限值,但安全检查类电子直线加速器出入口及其侧防护墙位置与其他类关注点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监测 辐射安全 电子直线加速器 辐射剂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制动控制单元多应力加速寿命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志刚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3,共7页
电子制动控制单元作为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用于对制动控制信号的处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列车制动控制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为满足30年动车组设计寿命要求,评估其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产品寿命,需要通过对其结构、使用... 电子制动控制单元作为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用于对制动控制信号的处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列车制动控制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为满足30年动车组设计寿命要求,评估其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产品寿命,需要通过对其结构、使用工况和失效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加速寿命试验,激发电子制动控制单元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对失效模式进行寿命分析。通过针对电子制动控制单元循环多应力加速试验方法的研究,实现对现有电子制动控制单元的寿命评估的有效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制动控制单元 加速寿命 多应力加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静电加速器加速管的研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振武 李玉晓 +2 位作者 姜胜南 高正耀 马兴华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35-38,共4页
采用碟形加速电极、收缩加速管内径、弧形内壁绝缘环和严格的封装烘干程序 ,研制 4MV离子静电加速器加速管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研制的加速管平行度小于 0 .1 mm,真空度 6.5× 1 0 -5Pa,耐压1 8k V/ cm.
关键词 加速管 电子负载 离子静电加速器 加速电极 绝缘环 封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加速器辐照大米防霉技术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呼玉山 陈双兴 +3 位作者 王经权 张法楷 吴天荣 唐为民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开辟大米防霉保鲜新途径,提高大米储藏技术水平,进行了电子加速器辐照大米防霉室内试验。将水分为14.5%和15.98%的大米样品分别装入塑料袋内,密封后置于电子加速器下处理,辐照剂量分别为2.4×105rad(样... 为开辟大米防霉保鲜新途径,提高大米储藏技术水平,进行了电子加速器辐照大米防霉室内试验。将水分为14.5%和15.98%的大米样品分别装入塑料袋内,密封后置于电子加速器下处理,辐照剂量分别为2.4×105rad(样品传动速度为7.0m/min)、3.5×105rad(样品传动速度为4.8m/min)和5.0×105rad(样品传动速度为3.4m/min)。将辐照后及对照大米样品置于30℃温度下储藏,并不定期取样进行微生物带菌量、菌相以及大米主要品质指标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水分为14.50%的大米在30℃温度条件下安全储藏一年时间,采用能量E=1.8Mer、剂量为2.4×105rad的辐照处理为宜,且对大米品质影响不大。辐照剂量超过5.0×105rad,防霉效果虽得到提高,但大米褐变程度会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加速器 辐照 大米 防霉技术 储藏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