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式循环柴油机(CCD)特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卫东 陈国钧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0,共5页
通过建模仿真 ,分析了闭式循环柴油机系统运行与系统总压、系统中CO2 比例、吸收用水流量以及柴油机选型之间的内在关系 ,确定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特性参数 。
关键词 闭式循环 计算机仿真 柴油机 ccd 特性 潜水艇 运行 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循环柴油机排出气体喷淋冷却传热模型及实验关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贺国 赵建华 +1 位作者 陈国钧 王小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80,共6页
闭式循环柴油机(CCD)排出气体处理技术是各种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的共性技术,优选喷淋冷却方式并对其内部的气液传热模型化是该技术的核心。为此,分析对比了横流式、并流式、逆流式等喷淋冷却方式,对实际选用的CCDAIP横流式喷淋冷... 闭式循环柴油机(CCD)排出气体处理技术是各种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的共性技术,优选喷淋冷却方式并对其内部的气液传热模型化是该技术的核心。为此,分析对比了横流式、并流式、逆流式等喷淋冷却方式,对实际选用的CCDAIP横流式喷淋冷却器进行了气液传热分析。从单个液滴传热模型出发,采用分层计算方法建立了喷淋冷却传热计算模型,并应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各种工况下冷却效果。喷淋冷却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较精确地预测CCD排出气体喷淋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循环柴油机 空气动力装置 喷淋冷却方式 气液传热 废气 MATLAB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神经网络改善闭式循环柴油机的供氧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卫东 陈国钧 唐开元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在氧气反馈调节的基础上 ,不依赖系统模型 ,借助神经网络构成前馈控制器 ,以反馈输出引导网络权值及输出的调整 ,使网络逐步学成前馈补偿功能 ,并最终在控制中占据主导地位 ,实现对负荷扰动的补偿。仿真结果表明 。
关键词 柴油机 闭式循环 氧气控制 神经网络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NNs的闭式循环柴油机配氧前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雁飞 张卫东 +1 位作者 郭江华 陈国钧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9,96,共5页
配氧控制是闭式循环柴油机(CC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改善其动态特性,在 PID反馈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NNs)模型的前馈控制器,并采用 PID反馈控制输出信号作为网络训练的误差信号,使模糊神经网络逐步具有前馈补偿能力... 配氧控制是闭式循环柴油机(CC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改善其动态特性,在 PID反馈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NNs)模型的前馈控制器,并采用 PID反馈控制输出信号作为网络训练的误差信号,使模糊神经网络逐步具有前馈补偿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对负荷扰动进行及时补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FNNs前馈控制器后,可以有效改善氧气控制的动态特性,并且具有快速的学习速度和很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闭式循环 前馈 模糊系统 神经网络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循环柴油机技术综述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卫东 陈国钧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55-59,共5页
基于采用海水吸收 CO2 的闭式循环柴油机系统 ,综合分析了系统实现的一般原则和目前的技术状况 。
关键词 技术综述 AIP系统 潜艇用闭式循环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MTBD234V8柴油机闭式循环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新传 徐定海 敖晨阳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9-220,243,共3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MWMTBD234V8柴油机模拟闭式工作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包括增压压力、排气背压、压缩比、喷油提前角对功率、耗油率、爆压、排温的影响,并针对该柴油机如何改为闭式循环柴油机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 潜艇 动力装置 闭式循环柴油机 仿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循环柴油机配氧及其控制策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卫东 李燕飞 陈国钧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7-571,共5页
在闭式循环柴油机配氧反馈控制的基础上采用了神经网络前馈控制策略。通过使反馈偏差最小化在线训练神经网络,以网络前馈输出逐渐取代原有的反馈控制,从而在系统运行时以自适应方式始终保证氧浓度偏差最小。该前馈补偿不受配氧压力等时... 在闭式循环柴油机配氧反馈控制的基础上采用了神经网络前馈控制策略。通过使反馈偏差最小化在线训练神经网络,以网络前馈输出逐渐取代原有的反馈控制,从而在系统运行时以自适应方式始终保证氧浓度偏差最小。该前馈补偿不受配氧压力等时变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实验台架,神经网络前馈复合控制由监控计算机和现场反馈控制器共同完成。通过实验研究了神经网络前馈控制的训练过程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配氧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最大动态偏差由原来的14.2%减小到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闭式循环 配氧 神经网络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循环柴油机旋转床吸收器气体压降模型
8
作者 贺国 马龙 +3 位作者 郭朝有 陈国钧 邓先和 安玉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2,共5页
分析了闭式循环柴油机(CCD)旋转床CO2吸收器内气液流动特点,建立了流经碟片填料旋转床吸收器气体压降计算模型。通过实验及编程计算,得到了气体压降数学模型中实验关联系数值。经不同工况下气体压力降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比,表明两者... 分析了闭式循环柴油机(CCD)旋转床CO2吸收器内气液流动特点,建立了流经碟片填料旋转床吸收器气体压降计算模型。通过实验及编程计算,得到了气体压降数学模型中实验关联系数值。经不同工况下气体压力降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比,表明两者相对误差小于15%,可用于实际CCD系统旋转床CO2吸收器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循环柴油机(ccd) 旋转床 气体压力降 实验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循环柴油机系统旋转床功耗实验关联模型
9
作者 贺国 郭朝有 +2 位作者 陈国钧 邓先和 安玉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2,19,共5页
深入分析并建立了用于闭式循环柴油机(CCD)排出气体CO2水吸收的波纹碟片填料中试旋转床吸收器功率消耗主分量数学模型,提出了旋转床驱动电机总功耗回归分析表达式。根据不同工况实验得到的功耗实验数据,经回归分析得到了吸收器功率消耗... 深入分析并建立了用于闭式循环柴油机(CCD)排出气体CO2水吸收的波纹碟片填料中试旋转床吸收器功率消耗主分量数学模型,提出了旋转床驱动电机总功耗回归分析表达式。根据不同工况实验得到的功耗实验数据,经回归分析得到了吸收器功率消耗的半经验公式。各种工况旋转床吸收器功耗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的对比表明,两者相对误差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循环柴油机(ccd) 中试 波纹碟片填料 旋转床吸收器 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气体组成对闭式循环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跃箭 张卫东 欧阳光耀 《武汉造船》 2001年第2期37-39,共3页
从循环气体组成出发 ,综合分析了各组成气体特性对闭式循环柴油机 (CCD)设计的影响 ,以及系统在适应和处理循环气体时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柴油机 闭式循环 循环气体 系统分析 潜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循环柴油机性能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肖昌龙 张新玉 +1 位作者 张文平 靳相玮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在闭式循环柴油机开式运行和闭式运行时,通过改变超重力旋转床的水流量,对吸收器的吸收特性及其闭式循环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恒定柴油机负载,改变混合进气中氩气的含量,分析了进气混合气中氩气含量对闭式循环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在闭式循环柴油机开式运行和闭式运行时,通过改变超重力旋转床的水流量,对吸收器的吸收特性及其闭式循环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恒定柴油机负载,改变混合进气中氩气的含量,分析了进气混合气中氩气含量对闭式循环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在闭式运行时进行负荷试验,并与开式对比,对开式运行和闭式运行的油耗、系统压力等参数及柴油机运行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气 超重力旋转床 闭式循环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门晚关米勒循环对高强化柴油机燃烧和换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子玉 张岩 +3 位作者 王雷 刘金龙 白洪林 李玉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共11页
为了探索米勒循环技术对于燃烧和换气过程的影响,在1台高强化单缸柴油机上应用进气门晚关米勒循环进行了试验和仿真研究。进气门关闭时刻分别为上止点后-110°CA(原机)、-86°CA和-70°CA.发动机试验在转速3 600 r/min、指... 为了探索米勒循环技术对于燃烧和换气过程的影响,在1台高强化单缸柴油机上应用进气门晚关米勒循环进行了试验和仿真研究。进气门关闭时刻分别为上止点后-110°CA(原机)、-86°CA和-70°CA.发动机试验在转速3 600 r/min、指示升功率77 k W/L、过量空气系数1. 6的高强化运行工况下展开。通过对试验平台建立一维热力学计算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米勒进气相位对换气过程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气门关闭时刻的推迟,由于有效压缩比的降低,缸内压缩终了工质温度和压力均显著下降,在相同功率条件下最大燃烧压力和温度、最大压力升高率、排气温度均显著下降,有助于降低高强化柴油机缸内的热力负荷;随着进气门关闭时刻的推迟,压缩过程中的米勒损失和进气回流率增加,充量系数、泵气损失均下降;进气门晚关的米勒循环还明显降低了NO_x排放,改善了燃油消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化柴油机 进气门晚关 米勒循环 进气门关闭时刻 燃烧 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闭式循环柴油机着火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煜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1-45,共5页
简要分析了以“人造大气”工作的闭式循环柴油机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针对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特点,着重就工质成分对拟闭式循环柴油机自然着火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氩气有助于缩短冷焰和热焰诱导期,而... 简要分析了以“人造大气”工作的闭式循环柴油机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针对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特点,着重就工质成分对拟闭式循环柴油机自然着火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氩气有助于缩短冷焰和热焰诱导期,而工质中CO2浓度的增加则会延长冷、热熔诱导期;在着火滞燃期随工质成分而变化的趋势上,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基本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循环 柴油机 着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循环柴油机系统碳烟和氮氧化物生成研究
14
作者 周松 孙黎光 田祥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18,共6页
采用准维多区烯烧模型,就氮气和氩气的不同配比以及水蒸汽成分对闭式循环柴油机排放中碳烟和氮氧化物的生成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结论。并探讨了其原因。为在闭式循环条件下减少排放物生成及进一步减轻对二氧化碳吸收器... 采用准维多区烯烧模型,就氮气和氩气的不同配比以及水蒸汽成分对闭式循环柴油机排放中碳烟和氮氧化物的生成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结论。并探讨了其原因。为在闭式循环条件下减少排放物生成及进一步减轻对二氧化碳吸收器和管路的腐蚀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 柴油机 排放 碳烟 氮氧化物 循环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