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正畸治疗后后牙关系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妍 许天民 林久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 1分类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后牙关系的变化趋势 ,分析可能影响后牙关系复发的因素。方法 选取采用拔牙治疗的安氏Ⅱ类 1分类患者 2 9例 ,其中男 12例 ,女 17例。根据ANB角进一步分为牙性Ⅱ类 14例 ,骨性Ⅱ类 15...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 1分类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后牙关系的变化趋势 ,分析可能影响后牙关系复发的因素。方法 选取采用拔牙治疗的安氏Ⅱ类 1分类患者 2 9例 ,其中男 12例 ,女 17例。根据ANB角进一步分为牙性Ⅱ类 14例 ,骨性Ⅱ类 15例。分别对其正畸治疗前、后进行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结果 所有患者的Ⅱ类磨牙关系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 ,随访时仅有少量复发。牙性Ⅱ类患者治疗后下磨牙近中移动量 (4 5 2± 2 15 )mm ,大于上磨牙移动量 (3 6 2± 2 6 2 )mm ,而骨性Ⅱ类患者上下磨牙近中移动量相似 ,但ANB角由治疗前的 (6 2 7±1 0 8)°明显减小为 (4 6 4± 1 17)°。随访时两类错患者上下颌磨牙均近中移动 ,且上颌磨牙移动量大于下颌磨牙。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下颌骨水平向生长和上前牙不齐指数与磨牙关系复发有关。结论 Ⅱ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后磨牙关系较为稳定。牙性Ⅱ类错磨牙关系的解除有赖于上下颌磨牙相对移动调整 ,骨性Ⅱ类错则依靠上下颌骨间位置关系的改变。有利的下颌生长型和上颌前牙不齐程度等与磨牙关系的保持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错he he关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牙合(Ⅱ类)洞型的应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珑 李芳萍 +2 位作者 杨柏松 郭妍 逯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7-632,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洞型后牙体、嵌体的应力改变及分布。方法:建立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近中-(MO)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分析各模型中垂直、侧向力(舌向45°)加载条件下牙体、嵌体主应力峰值及接触界面Von-mi...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洞型后牙体、嵌体的应力改变及分布。方法:建立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近中-(MO)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分析各模型中垂直、侧向力(舌向45°)加载条件下牙体、嵌体主应力峰值及接触界面Von-mises峰值,并分析应力分布情况。结果:高弹性模量嵌体材料及其修复后的牙体应力峰值比低弹性模量嵌体材料高,2种加载下4种材料对牙体、嵌体应力分布趋势相似;侧向加载明显高于垂直加载。牙体应力峰值在洞底部牙本质近牙髓腔的位置;嵌体的应力峰值分布主要在其所对应的龈壁处。在牙体,其与嵌体的接触缘处的应力趋势表现为树脂>瓷>金合金>钴铬合金;在嵌体,其与牙体的接触处应力趋势为钴铬>金合金>瓷>树脂。结论:邻(II类)洞型嵌体修复后与龈壁对应处是嵌体的薄弱部位,洞底部近髓腔处是牙体的薄弱部位;与其它3种材料相比,树脂嵌体在同等载荷下牙体应力峰值小且分布均匀,自身受力较小,因此发生牙体折裂及微渗漏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邻牙合(类)洞型 嵌体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勇 罗颂椒 +5 位作者 赵志河 袁晓 郑翼 刘颖 米晓晖 倪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样 本(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10例)治疗前后的24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在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中远中... 目的 探讨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样 本(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10例)治疗前后的24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在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中远中移动的距离不同,低角组移动最小,高角组移动最大;上颌磨牙在3组中均被压低,但差 别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样本第一双尖牙向近中移动量和前牙覆盖增加量不同,低角组最多,高角组最少。结论 摆 形矫治器可有效远中移动磨牙,在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磨牙均被压低,为摆形矫治器用于矫治AngleⅡ类高角患者提 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形矫治器 磨牙远中移动 垂直骨面型 安氏类错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诊断指标的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东旭 张磊 +2 位作者 王春玲 张晓燕 郭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评价反映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13项指标的可靠性。方法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120例,男60例,女60例,年龄20—28岁。拍摄自然头位(NHP)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一金属链悬于头颅前方,其在胶片上的影像作为确定真性水平面(... 目的评价反映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13项指标的可靠性。方法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120例,男60例,女60例,年龄20—28岁。拍摄自然头位(NHP)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一金属链悬于头颅前方,其在胶片上的影像作为确定真性水平面(THP)的依据。X线头影测量项目包括ANB角、AB平面角、Wits值、AF-BF、AXB平面角、AB/SN4、AB/PP、AXD平面角、AD/SN、SGn/AB角、APDI角、FABA角、β角及A、B两点在THP上垂足间的距离(AB/HP)。计算各测量项目的相关系数;测量结果按最小相关系数指标分类法行聚类分析。所有测量结果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各项指标除Wits值和SGn/AB角外多数呈高度相关性;聚类分析采用最小相关系数指标分类,结果按0.60水准分为5类。结论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中,除Wits和SGn/AB外其他11项指标均可作为上下颌基骨前后关系的评价指标。AB/SN4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ANB角、AB平面角、β角、AF-BF、AXB平面角、FABA角、AB/PP、APDI角等指标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1分类错(牙合) 基骨前后关系 X线头影测量 可靠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子扬 李玉如 黄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拔除磨牙的适应证,以期为临床选择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2例患者,根据情况分别拔除上颌第二或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三磨牙,均采用MBT技术矫治。比较... 目的通过对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拔除磨牙的适应证,以期为临床选择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2例患者,根据情况分别拔除上颌第二或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三磨牙,均采用MBT技术矫治。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在10项测量指标中,有4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集中反映了2种治疗方法在牙性变化和骨性变化中的不同。结论拔除磨牙可以成功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磨牙 安氏类错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磨牙关系的安氏Ⅱ类错上下颌牙量关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宁 郑旭 陈晓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磨牙关系的安氏Ⅱ类错Bolton指数及Bolton不调量,探讨不同磨牙关系的安氏Ⅱ类错患者在上下颌牙量关系方面的差异。方法:以安氏II错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磨牙关系不同分为磨牙关系远中尖对尖组(简称尖对尖组)114...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磨牙关系的安氏Ⅱ类错Bolton指数及Bolton不调量,探讨不同磨牙关系的安氏Ⅱ类错患者在上下颌牙量关系方面的差异。方法:以安氏II错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磨牙关系不同分为磨牙关系远中尖对尖组(简称尖对尖组)114例,磨牙关系完全远中组(简称完全远中组)48例,分别对其模型进行牙冠宽度测量,计算Bolton指数,再根据Bolton指数正常值获取上颌Bolton不调量。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完全远中组全牙、前牙Bolton指数比值均大于尖对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错间全牙Bolton不调的分布比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而前牙Bolton不调的分布比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两组错间Bolton不调量总和与Bolton不调程度的分布比率的比较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磨牙关系的安氏II类错畸形在上下颌牙量关系方面存在差异,在治疗时应该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错[牙][合 磨牙关系 BOLTON指数 Bolton不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黏结剂用于后牙Ⅱ类洞边缘微渗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兰俊 毛钊 +3 位作者 赵俊 郭婷 苏寒 陈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928-930,共3页
目的后牙树脂充填后的边缘微渗漏问题是影响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黏结剂的边缘封闭性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文中对比了2种牙本质黏结剂用于后牙Ⅱ类洞树脂充填的边缘封闭性。方法 20个新鲜离体磨牙随机分为2组,在近远中邻面制备... 目的后牙树脂充填后的边缘微渗漏问题是影响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黏结剂的边缘封闭性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文中对比了2种牙本质黏结剂用于后牙Ⅱ类洞树脂充填的边缘封闭性。方法 20个新鲜离体磨牙随机分为2组,在近远中邻面制备浅的Ⅱ类洞和深的Ⅱ类洞,A组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黏结剂,B组用S ingle bong NT全酸蚀黏结剂,2组均用可乐丽菲露前后牙通用型树脂充填,2%甲苯胺蓝染色,从充填体正中剖开牙齿,观察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情况。结果 2组牙浅洞洞壁均无微渗漏,深洞颌面侧壁无微渗漏,龈壁存在不同程度微渗漏,但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酸蚀黏结剂在牙颈部均存在牙本质黏结界面微渗漏,微渗漏程度较稳定,全酸蚀黏结剂虽可避免边缘微渗漏,但微渗漏程度差异较大,技术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牙本质黏结剂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良式GMD远中移动上颌磨牙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勇 赵计林 岑玉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2-294,共3页
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是不拔牙矫正安氏Ⅱ类磨牙关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改良式Greenfield磨牙远移矫治器(greenfield molar distalizer,GMD)克服了以往GMD磨牙远移器操作较为繁琐的缺点,更加高效、便捷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达到上下磨牙中... 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是不拔牙矫正安氏Ⅱ类磨牙关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应用改良式Greenfield磨牙远移矫治器(greenfield molar distalizer,GMD)克服了以往GMD磨牙远移器操作较为繁琐的缺点,更加高效、便捷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达到上下磨牙中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GMD 类磨牙关系 远中移动上颌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玉如 赵福燕 +2 位作者 乔义强 张小君 霍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混合牙列或恒牙列早期的牙源性安氏Ⅱ类错伴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16例患者,应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在应用摆式矫治器前、上颌磨牙远移至上下颌第一磨牙... 目的:研究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混合牙列或恒牙列早期的牙源性安氏Ⅱ类错伴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的16例患者,应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在应用摆式矫治器前、上颌磨牙远移至上下颌第一磨牙中性偏近中关系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矫治前后牙齿测量项目、骨骼及软组织测量项目的变化。结果:16例经过(5.1±1.4)个月的矫治,上颌第一磨牙远移至上下颌第一磨牙呈中性偏近中关系。矫治后,前牙覆盖增加,覆减小;上唇突度增加;下后面高距、下颌综合长度、升支高度有所增加,而上下颌骨变化较小。结论: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疗效可靠,可用于牙源性安氏Ⅱ类错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式矫治器 安氏类错 上颌第一磨牙 远中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al-Jet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琳 张苗苗 +1 位作者 王秀芳 邵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评价Distal-Jet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方法:应用Distal-Jet矫治器对12例平均年龄为12.3岁,由于上颌磨牙前移所致的安氏Ⅱ类错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远中移动磨牙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测量分析评价其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 目的:评价Distal-Jet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方法:应用Distal-Jet矫治器对12例平均年龄为12.3岁,由于上颌磨牙前移所致的安氏Ⅱ类错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远中移动磨牙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测量分析评价其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结果:①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6±0.75)mm,牙冠远中倾斜(3.5±3)°;②第一前磨牙近中移动(2.1±1.7)mm,牙冠近中倾斜(3.1±2.57)°,前牙覆盖增加(1.47±1.76)mm;③磨牙和第一前磨牙分别伸长(0.39±0.46)mm和(0.43±0.61)mm;④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宽度增加(2.8±1.1)mm。结论:Distal-Jet矫治器能有效地整体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但也会引起少量前磨牙的近中移动及牙冠近中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al-Jet矫治器 安氏类错[牙合] 磨牙远中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文波 廖少英 王光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观察摆形矫治器对牙弓长度、牙弓宽度及覆牙合覆盖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7例安氏Ⅱ类错牙合 ,Ⅰ~Ⅱ度拥挤的患者 ,应用摆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一磨牙 ,每一病例术前术后进行模型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3 7例患者在 18.2± 4.5周... 目的 :观察摆形矫治器对牙弓长度、牙弓宽度及覆牙合覆盖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7例安氏Ⅱ类错牙合 ,Ⅰ~Ⅱ度拥挤的患者 ,应用摆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一磨牙 ,每一病例术前术后进行模型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3 7例患者在 18.2± 4.5周内双侧第一磨牙之间的牙弓弧形长度增加 (17.3 6± 4.3 8)mm ,伴牙弓前段宽 (-3 .0 4± 1.5 9)mm ,后段宽 (-1.2 9± 2 .0 1)mm的缩小 ,统计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摆形矫治器是一种简便有效、对患者依赖少的上磨牙远移装置 ,但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牙弓的横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形矫治器 磨牙远中移动 安氏类错He 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endulum与改良Jones远移磨牙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琳林 吴杨 +3 位作者 邹林洪 张定铭 李欣 戴红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Pendulum矫治器、改良Jones装置推磨牙向远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2例轻中度前牙拥挤的安氏Ⅱ类错病例,介于拔牙和不拔牙矫治的边缘,所有病例被平均随机分配在2个组,分别采用2种装置推磨牙向远中,在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 目的:探讨改良Pendulum矫治器、改良Jones装置推磨牙向远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2例轻中度前牙拥挤的安氏Ⅱ类错病例,介于拔牙和不拔牙矫治的边缘,所有病例被平均随机分配在2个组,分别采用2种装置推磨牙向远中,在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组远中移动效果均比较明显,但在移动速度、磨牙中央窝宽度差、前牙覆差、上颌第二前磨牙以及第一磨牙的倾斜度的统计分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Pendulum矫治器J、ones装置均可有效地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但改良Jones组磨牙向远中更少发生倾斜移动,矫治时间短,移动速度更快,对前牙支抗消耗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endulum矫治器 改良Jones装置 磨牙远中移动 安氏类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牙非中性关系与虚拟环境下拼对终末咬合精度
13
作者 吴灵 刘筱菁 +1 位作者 李自力 王兴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目的:检测磨牙非中性关系时虚拟咬合拼对的精度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已完成正颌术前正畸、拼对终末咬合关系良好的寄存正颌患者牙列模型20副,其中10副术前正畸时上颌拔除左右各一颗双尖牙,术后拼对咬合为磨牙非中性关系(拔牙组),另1... 目的:检测磨牙非中性关系时虚拟咬合拼对的精度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已完成正颌术前正畸、拼对终末咬合关系良好的寄存正颌患者牙列模型20副,其中10副术前正畸时上颌拔除左右各一颗双尖牙,术后拼对咬合为磨牙非中性关系(拔牙组),另10副未进行减数拔牙,术后拼对咬合为中性磨牙关系(非拔牙组)。手工拼对石膏模型确立的终末咬合关系作为评价拔牙组、非拔牙组误差的实测值。进行虚拟终末咬合关系确立的数字流程为:结构光扫描仪分别获取上下牙列的三维数据,导入3Shape软件,在虚拟环境下整体移动上颌牙列确立终末咬合关系。得到的测试上颌模型和手工拼对上颌模型以下颌模型为标准图形配准,采用直线距离法分析上颌牙列每颗牙齿的实验位置与手工拼对位置的差异,计算误差值。结果:拔牙组虚拟咬合拼对的全牙列平均误差为(0.60±0.36)mm,大于非拔牙组的(0.51±0.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组误差与1 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拔牙组误差小于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牙非中性关系虚拟咬合拼对的误差值高于磨牙中性关系虚拟咬合拼对的误差值,但其精度满足临床需求,具备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模拟 正颌外科 虚拟终末咬合 中性磨牙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