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时代国家形象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以民族服饰与海外中国园林互融为例 |
周林
尹瑛雨晴
|
《丝绸》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从《金阊名园图》论16世纪中叶江南园林艺术特征 |
庞世源
黄晓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20世纪初期的圆明园研究——以美国学者马隆的考察与著述为例 |
许琬琪
洪泉
唐慧超
|
《广东园林》
|
2025 |
0 |
|
|
4
|
基于轨迹聚类分析的中国人文领域核心学者成长模式研究 |
彭贤哲
张瑜
孟德杰
石进
|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营造研究 |
刘亚伟
陈斯亮
冯魏铭
岳红记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传承·借鉴·启发”教学模式在“中国园林专题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庄晓敏
杜波
|
《园林》
|
2025 |
2
|
|
|
7
|
叙事的变迁:喜龙仁摄影对近代中国园林研究的形塑 |
谷久文
史元丰
贾珊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基于文本挖掘的华侨园林景观意象传达及审美感知研究——以厦门菽庄花园为例 |
肖安鹏
胡赛强
刘淑虎
高原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数字化背景下的拙政园三维字体设计研究 |
谢赛特
赵蕾
|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唐宋之际的思想变革与园林审美转向 |
汤凌云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学术外交与文化争胜:1940年代中国教授赴美访学述论 |
苏晓涵
陈勇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儒林外史》节译本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群体的译者行为比较研究 |
黄勤
王琴玲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3
|
术语英译中学者型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关系研究——以《淮南子》两译本中古代天文术语英译为例 |
许明武
陈嘉昕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4
|
“森列”与“饾饤”: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两种类型及其结合发展 |
顾凯
叶聪
戴文翼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5
|
论清史《儒林传》扬州学人记载的形成 |
戚学民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6
|
基于空间句法与机器学习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指征分析框架建构 |
陈星汉
于瀚婷
熊若璟
叶宇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7
|
中山纪念与市政改良:岭南近代中山公园的创建 |
王艳婷
彭长歆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8
|
从“华宫”到“废墟”:18—19世纪欧洲圆明园形象之变 |
魏昕怡
侯文炜
董建文
沈伟棠
林双毅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9
|
从实例看中国园林建筑意境的营构手法 |
赵江华
曹林娣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0
|
花木生产与园林营造:清末广州花地的生产性景观及其公共化 |
张欣
彭长歆
|
《广东园林》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