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茭白和甜玉米对甘蔗二点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德伟 覃振强 +4 位作者 罗亚伟 宋修鹏 魏春燕 丁华珍 林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82-1987,共6页
【目的】明确茭白和甜玉米对甘蔗二点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开展甘蔗二点螟人工大量饲养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温度(26±1)℃的空调房中,挑取初孵二点螟幼虫单头接入培养皿内,分别饲以茭白茎段和甜玉米粒块,每3 d更... 【目的】明确茭白和甜玉米对甘蔗二点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开展甘蔗二点螟人工大量饲养及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温度(26±1)℃的空调房中,挑取初孵二点螟幼虫单头接入培养皿内,分别饲以茭白茎段和甜玉米粒块,每3 d更换1次食料,每天定时观察记录幼虫的发育情况和存活数量,幼虫化蛹后第2 d观察记录其性别及称量体重,记录幼虫化蛹、蛹羽化、成虫死亡日期,计算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雌、雄性比。每处理重复50皿,试验共培养3批次。【结果】取食茭白和甜玉米的二点螟幼虫平均历期雄性分别为22.54和26.29 d,雌性分别为24.69和29.77 d,两者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取食茭白和甜玉米的二点螟蛹平均历期分别为8.68和8.94 d,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4.12和3.90 d,两者均差异不显著(P>0.05);蛹平均体重分别为0.0736和0.0651 g,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初孵幼虫饲养至蛹时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49.30%和38.00%,饲养至成虫羽化时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46.00%和36.00%;雌雄性比分别为0.70和0.55。【结论】甘蔗二点螟室内取食茭白较甜玉米更适合其个体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二点螟 茭白 甜玉米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尾白螟和二点螟性外激素分泌腺的形态构造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善干 张玉华 陈德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0-82,共3页
红尾白螟Tryporyza intaca Snellen性外激素分泌腺是一个可外翻的上皮腺褶,位于第八、九腹节间的节间膜背方。分泌腺细胞柱形,细胞基部与基底膜相连,顶部复盖表皮层。表皮可分二层。细胞核椭圆形。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性... 红尾白螟Tryporyza intaca Snellen性外激素分泌腺是一个可外翻的上皮腺褶,位于第八、九腹节间的节间膜背方。分泌腺细胞柱形,细胞基部与基底膜相连,顶部复盖表皮层。表皮可分二层。细胞核椭圆形。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性外激素分泌腺的位置与结构和红尾白螟的相似。红尾白螟和二点螟的性外激素分泌腺可以作为螟蛾科昆虫性外激素分泌腺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白螟 二点螟 激素分泌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诱剂与黑光灯在大田诱杀杂谷螟虫试验与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瑞 曹天文 +2 位作者 郝丽萍 王莉 王菊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35-37,共3页
试验中性诱剂和黑光灯诱捕器对杂谷螟虫的诱捕效果不同。在离石区测报点、忻府区测报点和五寨县测报点,性诱剂诱捕器对玉米螟的诱捕效果明显好于黑光灯诱捕器,三个地点单个性诱剂诱捕器的诱蛾量分别为黑光灯的4.4、3.1、3.3倍。根据诱... 试验中性诱剂和黑光灯诱捕器对杂谷螟虫的诱捕效果不同。在离石区测报点、忻府区测报点和五寨县测报点,性诱剂诱捕器对玉米螟的诱捕效果明显好于黑光灯诱捕器,三个地点单个性诱剂诱捕器的诱蛾量分别为黑光灯的4.4、3.1、3.3倍。根据诱捕试验结果,同时对玉米螟在大田的发生情况和防治适期做出了准确的预测预报,有效控制了当地玉米螟的灾害性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黑光灯 玉米螟 粟灰螟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巴蝇人工繁殖技术及其对二点螟的寄生能力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诚华 潘雪红 +3 位作者 黄冬发 颜梅新 陈引芝 邓展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413-19415,共3页
[目的]研究古巴蝇人工繁殖技术及其对二点螟的寄生能力。[方法]通过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了不同蝇蛆与大蜡螟幼虫接种比例对古巴蝇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室内低温储藏试验,研究了低温对古巴蝇蛹羽化率的影响;通过室内、田间比较试验,研究了... [目的]研究古巴蝇人工繁殖技术及其对二点螟的寄生能力。[方法]通过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了不同蝇蛆与大蜡螟幼虫接种比例对古巴蝇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室内低温储藏试验,研究了低温对古巴蝇蛹羽化率的影响;通过室内、田间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湿度、阳光)对古巴蝇蛹羽化率的影响以及古巴蝇对二点螟的寄生能力。[结果]蝇蛆与大蜡螟幼虫的最佳接种比例为3∶1和4∶1,古巴蝇产蛹量分别为279和327头;10℃条件下进行短期贮藏对古巴蝇蛹的羽化率影响较小,但贮藏时间不宜超过15 d;室内、田间寄生试验结果表明,古巴蝇对二点螟的寄生能力较强,寄生率达33.3%~50.0%;在甘蔗拔节期和成熟期寄生率分别为47.8%和41.7%,苗期几乎不能寄生。[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人工大规模繁殖古巴蝇及其田间释放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巴蝇 二点螟 寄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点螟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锦达 王伟重 +1 位作者 高三基 王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为了研究甘蔗蛀干害虫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及其感受器的类型、分布和数量,使用扫描电镜对二点螟成虫触角感器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二点螟雌、雄成虫触角上共有5种感器类型,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 为了研究甘蔗蛀干害虫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及其感受器的类型、分布和数量,使用扫描电镜对二点螟成虫触角感器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二点螟雌、雄成虫触角上共有5种感器类型,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hm氏鬃毛。除雌、雄触角上的耳形感器形态不同外,雌、雄触角感器类型没有性别差异,其他感器的形态与分布无明显差异,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害虫 二点螟 触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主产区二点螟对防治农药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诚华 商显坤 +2 位作者 潘雪红 魏吉利 黄卫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93-1796,共4页
【目的】通过抗药性监测,摸清广西主要蔗区二点螟对防治农药的敏感性,以期为广西甘蔗二点螟的合理用药及抗性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广西主要蔗区二点螟种群对当前主要防治农药克百威、特丁磷和毒死蜱及新推广农药氯虫... 【目的】通过抗药性监测,摸清广西主要蔗区二点螟对防治农药的敏感性,以期为广西甘蔗二点螟的合理用药及抗性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广西主要蔗区二点螟种群对当前主要防治农药克百威、特丁磷和毒死蜱及新推广农药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结果】甘蔗二点螟对不同农药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克百威〉特丁磷〉毒死蜱。不同蔗区二点螟种群对同一种农药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克百威以南宁种群的耐药性最强,特丁磷以来宾种群的耐药性最强,毒死蜱以百色种群的耐药性最强,氯虫苯甲酰胺对各地二点螟种群仍保持高度敏感,其致死中量为0.4177-0.6087μg/g。不同蔗区二点螟种群对农药反应的分散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克百威〉毒死蜱〉特丁磷。【结论】甘蔗二点螟对克百威、毒死蜱和特丁磷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氯虫苯甲酰胺仍然保持高度敏感,但二点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药性的风险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二点螟 杀虫剂 敏感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甘蔗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志德 刘建军 +5 位作者 黄河清 刘岗山 彭科林 万强 肖宝刚 柳美云 《甘蔗(福建)》 2000年第2期16-18,共3页
甘蔗二点螟以幼虫滞育和休眠两种方式越冬 ,每年发生 1- 4代 ,赤腐病是普遍发生的茎叶病害 ,而凤梨病是低温季节种苗的毁灭性病害 ,马唐和香附子是蔗田的两种恶性杂草 ,同属 C4 植物。采用农业防治为主体 。
关键词 二点螟 赤腐病 防治 甘蔗 病虫草害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防控技术对谷田螟虫田间防效测定
8
作者 曲忠诚 王立达 +5 位作者 迟莉 赵秀梅 郑旭 于洋 柴丽丽 闫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54-56,共3页
粟灰螟和玉米螟是谷子生产中常见、频发、危害较大的害虫之一,对谷子产量造成较大影响。为有效控制谷子田虫害,对4种防控技术在谷子田防治粟灰螟和亚洲玉米螟进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8%氯吡硫磷、40%氯虫·噻虫嗪、Bt可湿性粉剂,... 粟灰螟和玉米螟是谷子生产中常见、频发、危害较大的害虫之一,对谷子产量造成较大影响。为有效控制谷子田虫害,对4种防控技术在谷子田防治粟灰螟和亚洲玉米螟进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8%氯吡硫磷、40%氯虫·噻虫嗪、Bt可湿性粉剂,松毛虫赤眼蜂均可有效控制粟灰螟和亚洲玉米螟危害,防效分别为91.8%、95.2%、77.7%和7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粟灰螟 亚洲玉米螟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螟虫趋光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林明江 许汉亮 +4 位作者 管楚雄 李继虎 毛玉玲 毛永凯 曾鑫年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5-1241,共7页
甘蔗螟虫具有趋光性,但不同种及性别之间对特定波长光的趋性差异没有详细研究。本文研究3种甘蔗螟虫的雌雄成虫对不同波长光波的行为反应,为该类害虫的灯诱防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显示,条螟趋光率最高的3个波长为340 nm、460 nm... 甘蔗螟虫具有趋光性,但不同种及性别之间对特定波长光的趋性差异没有详细研究。本文研究3种甘蔗螟虫的雌雄成虫对不同波长光波的行为反应,为该类害虫的灯诱防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显示,条螟趋光率最高的3个波长为340 nm、460 nm、498 nm,趋光率分别为23.1%、18.2%、18.1%;二点螟趋光率最高的4个波长为498 nm、520 nm、380 nm、420 nm,趋光率分别为21.7%、17.2%、15.3%、13.2%;黄螟对各检测光源表现弱的趋光性,趋光率最高为9.2%(光波长582 nm)。3种螟虫不同日龄趋光性有强弱的差异,以3 d趋光性最强,其次是1 d,最后是5 d。条螟、二点螟雌雄蛾趋光率有差异,雄蛾高于雌蛾;交配行为会降低螟蛾趋光率,条螟雄蛾交配前后降幅高达16.6%,已交配的条螟雌蛾则失去趋光反应;二点螟雄蛾交配前后降幅最高达21.7%,已交配的二点螟雌蛾趋光率也一样有较大幅下降,未交配的雌蛾与已交配的雌蛾同一波长的趋光率差异显著。条螟和二点螟主要趋光波长较接近,波段有较好的交集,诱虫灯的开发可以选择这2种虫趋光率较高的几个光波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条螟 甘蔗二点螟 甘蔗黄螟 趋光性 光波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丁磷防治甘蔗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应昆 李文凤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8年第3期18-19,共2页
5%特丁磷颗粒剂对甘蔗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5月份结合甘蔗松、培土,施5%特丁磷颗粒剂2、2.5、3kg/mu,对蔗龟的防效达91%以上,对蔗螟的防效在80%左右,可作为蔗龟、蔗螟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以施... 5%特丁磷颗粒剂对甘蔗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5月份结合甘蔗松、培土,施5%特丁磷颗粒剂2、2.5、3kg/mu,对蔗龟的防效达91%以上,对蔗螟的防效在80%左右,可作为蔗龟、蔗螟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以施2.5~3kg/mu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丁磷 蔗龟 蔗螟 防治 甘蔗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5
11
作者 黄应昆 李文凤 《中国糖料》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4月份结合甘蔗松、培土,每公顷施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45、60、75kg,对蔗螟的防效在80%左右,可作为甘蔗螟虫防治中的轮换用药。田间使用每公顷以45~60kg(有效成分2.25~3kg)为宜。
关键词 甘蔗螟虫 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甘蔗螟虫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烜溥 詹乐 +2 位作者 刘育莹 胡玉伟 艾辉 《中国糖料》 2022年第2期69-74,共6页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兼具食用与能源开发的价值,条螟和二点螟作为危害甘蔗的两种主要螟虫,造成其产量和糖分损失,严重制约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因此,了解两种主要蔗螟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探寻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尤为重要。本文运...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兼具食用与能源开发的价值,条螟和二点螟作为危害甘蔗的两种主要螟虫,造成其产量和糖分损失,严重制约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因此,了解两种主要蔗螟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探寻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对现有的治螟手段进行了归类与综述。目前甘蔗条螟与二点螟的防治方法主要分为选用无虫抗虫甘蔗品种、及时清洁植蔗生境及合理的栽培措施的农业防治,使用灯光诱捕和辐射等的物理防治,使用天敌、微生物制剂及性诱剂等的生物防治,和常规的化学防治四大类;且甘蔗螟虫的防治手段已趋于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综合化和使用无人机等的轻简高效途径。进一步深入解析蔗螟嗅觉功能蛋白的分子作用机理,并结合反向化学生态与性诱法联合应用,可为条螟和二点螟等甘蔗螟虫的综合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条螟 二点螟 生物防治 绿色 综合防控 嗅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二点螟室内人工继代饲养方法研究
13
作者 魏吉利 潘雪红 +3 位作者 商显坤 黄诚华 李傲梅 马永林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5-1462,共8页
本文研究了甘蔗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室内饲养方法,旨在为防治药剂筛选和农药毒理学实验,以及开展对甘蔗二点螟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深入研究提供发育良好的试虫。用玉米棒在室内继代饲养甘蔗二点螟,在第1、4、7、10代观... 本文研究了甘蔗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室内饲养方法,旨在为防治药剂筛选和农药毒理学实验,以及开展对甘蔗二点螟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深入研究提供发育良好的试虫。用玉米棒在室内继代饲养甘蔗二点螟,在第1、4、7、10代观察主要生长发育指标,评价其饲养效果,并在第5代与甘蔗苗+甘蔗茎段、玉米棒+甘蔗茎切片饲养进行对比,观察各生长发育指标及生命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用玉米棒饲养二点螟在第1、4、7、10代的孵化率和羽化率均在80%以上,幼虫存活率各代均在40%~60%之间,单雌产卵量在25~50粒之间;玉米棒饲养的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及单雌产卵量均高于用甘蔗苗+甘蔗茎段、玉米棒+甘蔗茎切片饲养;玉米棒饲养的种群净增殖力R_(0)(26.17)、内禀增长率r_(m)(0.08)及周限增长率λ(1.09)均高于甘蔗苗+甘蔗茎段、玉米棒+甘蔗茎切片,且世代发育历期T(38.8)短,增加了世代数。因此,用玉米棒饲养二点螟,其多项发育指标优于甘蔗饲养,且饲养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在室内大量且继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二点螟 继代饲养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市谷子钻心虫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舒占涛 陈高勋 +3 位作者 贺庆申 索良喜 程志桥 冯雪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77-79,83,共4页
谷子是赤峰市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生产中经常遭受谷子钻心虫类蛀茎害虫为害,由于为害虫态的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产量损失严重。在进行了系统的田间调查和防治研究基础上,查明了当地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有粟灰螟、玉米螟、粟茎跳甲、粟秆... 谷子是赤峰市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生产中经常遭受谷子钻心虫类蛀茎害虫为害,由于为害虫态的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产量损失严重。在进行了系统的田间调查和防治研究基础上,查明了当地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有粟灰螟、玉米螟、粟茎跳甲、粟秆蝇和粟负泥甲等,基本弄清了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通过大面积推广综防统治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粟灰螟 玉米螟 粟茎跳甲 粟秆蝇 粟负泥甲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