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静玉 杨虎乐 +1 位作者 宋琼 范晓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0-1068,共9页
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线"→"点"→"面"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 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线"→"点"→"面"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的时空差异明显。"线"层次上,城市间的引力和城市联结线数目的增多,逐渐形成辐射网络,引力和联结线数目的变化存在时空差异性。"点"层次上,通过"线-点"叠加分析,城市最大联结线数目增多和城市潜能等级提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而且1990~2010年间各个城市潜能等级跃迁的时空差异明显。"面"层次上,近20多年来,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4个中心城市的腹地变化明显,核心组团——郑州组团1990~2000年北扩,2000~2010年东扩;1990~2010年,潜能高值区域的空间收缩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间相互作用 城市潜能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例 被引量:71
2
作者 闫翠丽 梁留科 +1 位作者 刘晓静 王文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7,共5页
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城市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潜力、旅游环境支持3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9.0中的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依据城市旅游竞... 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城市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潜力、旅游环境支持3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9.0中的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依据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将中原经济区30个城市划分为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较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较弱旅游竞争力城市、弱旅游竞争力城市4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旅游竞争力城市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竞争力 因子分析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引导下中原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被引量:20
3
作者 孟德友 李小建 樊新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0,64,共6页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相对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指标在对各县市可达性及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各县市可达...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相对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指标在对各县市可达性及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各县市可达性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县市可达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还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平均可达性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递减的态势,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逐步拓展,交通干线指向性明显,平原地区可达性优于山区、丘陵或盆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达性变化幅度也不均匀,可达性水平较差的地区改善程度明显,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推动地区间可达性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可达性 空间格局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5
4
作者 卢方元 王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143,共4页
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投入水平5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构成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 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投入水平5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构成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评价指标中,农业生产效率权重最大;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排在前3名的阜阳市、鹤壁市、徐州市的综合得分高于排在后3名的晋城市、淮北市、长治市综合得分的2倍;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只有阜阳、鹤壁、徐州、新乡、郑州、济源的综合得分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熵值法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地缘经济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媛媛 涂建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59,共4页
国家战略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前景。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凭借其作为增长极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利用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体系,... 国家战略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前景。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凭借其作为增长极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利用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体系,运用欧氏距离对郑州和中原经济区内其他28个城市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将中原经济区内城市分为4类:强竞争型城市,一般竞争型城市,一般互补型城市,强互补型城市;并分析了郑州市地缘经济关系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地缘经济关系严峻,从整体上看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因此,各城市应根据不同地缘经济关系类型,采取不同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关系 欧氏距离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袁国强 冯德显 +2 位作者 张淼 王鑫 史燕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5-139,共5页
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和产业技术需求导向,通过对国内有关经济区创新内容的调研,提出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坚持以粮为基础,加强生态和环境建设;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兴工业化为支撑,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积... 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和产业技术需求导向,通过对国内有关经济区创新内容的调研,提出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坚持以粮为基础,加强生态和环境建设;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兴工业化为支撑,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积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围绕产业聚集区建设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有效提高创新效率;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外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推动创新合作与开放;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建立现代产业发展技术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示范区,提高创新集聚和辐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资源 “三化”协调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空间聚集效应明显,总体上是一个中心-外围圈层结构状态。县域单位的经济增长只能溢出到4个最近邻接县域单位,市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县域的溢出效应仅限于地级市内。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空间自相关 空间滞后 溢出效应 边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端木礼明 冯利海 +1 位作者 宋靖林 姬翰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共3页
介绍了黄河河南段引水用水区概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从新开工建设的引黄取水工程和引黄调蓄工程等方面分析了黄河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①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 介绍了黄河河南段引水用水区概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从新开工建设的引黄取水工程和引黄调蓄工程等方面分析了黄河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①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②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③强化水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④科学调度,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⑤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与责任考核制度。同时,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方案等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最严格管理制度 优化配置 中原经济区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城乡社区体育现状及协调发展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科飞 董顺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0,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与城市社区体育进行研究,揭示城乡社区体育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组织体系、居民活动参与等方面的特征,阐述城乡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基础和方式。从落实国家体育政...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与城市社区体育进行研究,揭示城乡社区体育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组织体系、居民活动参与等方面的特征,阐述城乡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基础和方式。从落实国家体育政策,完善体育设施,促进体育管理组织建设,加强合作、交流与互补性等方面,提出城乡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城乡社区体育 协调发展 新型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国土资源政策体系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世全 李汉敏 +2 位作者 张霭丽 杨书国 郭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7,共6页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河南省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契机,立足省情,借鉴其他区域国土资源政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现有土地矿产政策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国土资源因素,探索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河南省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契机,立足省情,借鉴其他区域国土资源政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现有土地矿产政策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国土资源因素,探索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保障问题,提出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土资源政策框架支撑体系,阐述其基本思路、总体要求和土地、矿产政策体系设计,同时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土地调控差别化政策、人地挂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国土资源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三化协调 人地挂钩 政策体系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收入问题的河南粮食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敏 张良悦 程传兴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8-523,共6页
基于河南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河南粮食和农业生产收入低下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农业发展应该走以提高农业收入促进粮食增产的发展思路,以及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方面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河南 粮食生产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胜今 杨鸿儒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4,共10页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中心地带,经济总量大且人口密集,研究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对促进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95-2015年我国中原经济区的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人口与经济不...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中心地带,经济总量大且人口密集,研究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对促进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95-2015年我国中原经济区的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时空演变以及空间关联结构。研究发现:从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来看,人口-经济增长弹性系数为0.05,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从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时空演变看,中原经济区人口高度集中区域范围缩小,经济发展进一步向核心区域极化,呈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人口与经济集聚关系多为协调型和超前型,主要位于中原经济区的中部和北部,其人口、经济集聚能力较强。滞后型地市数量逐渐增多,经济集聚滞后于人口集聚。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联结构看,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强,关联性有所减弱,大部分城市分布在一、三象限,呈现出高-高(H-H)分布和低-低(L-L)分布,区域内人口与经济发展差异大,不利于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时空演变 区域协调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基于河南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情况,采用指标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度与GD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系数与GDP高度关联,即对外开放促进了河南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了河南的对外开... 基于河南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情况,采用指标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度与GD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系数与GDP高度关联,即对外开放促进了河南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了河南的对外开放。进而提出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改善投资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河南经济的对外开放步伐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度 开放型经济 回归分析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分析——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汪来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改善中原经济区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提出了强化...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改善中原经济区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提出了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金融的直接干预,加快建立信用体系,规范金融生态的信用秩序,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企业的合作,促进信息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企业成长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城市化与非农化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慧玲 白景锋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102,共6页
本文对1998年到2012年中原经济区30个士也区的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内部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中原经济区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度有下降趋势。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 本文对1998年到2012年中原经济区30个士也区的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内部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中原经济区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度有下降趋势。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第三产业落后于城市化。中原经济区城市化与非农产业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明显。基于此,有计划地调整非农产业结构是推进中原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引导第三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耦合度 协调度 非农化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倪鹏飞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8-40,53,共4页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信息化以及区域一体化、城市集群化的发展,区域间竞争呈现出新的态势。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被提上日程。文章指出,为更好地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促进中原崛起与提高省域综合竞争力,必须以全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信息化以及区域一体化、城市集群化的发展,区域间竞争呈现出新的态势。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被提上日程。文章指出,为更好地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促进中原崛起与提高省域综合竞争力,必须以全球的眼光,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力量,来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本地的核心优势或者说核心竞争力;要在确保农业发展的同时,加快非农业发展步伐,推动更高端产业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要充分利用中原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软环境、软资源、软产业等软实力,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改善区位条件,突出中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强内外两个方面和软硬件两个方面的联系,做好"中"字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经济全球化 核心竞争力 软实力 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城市物流效率时空测度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1-177,共7页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1-2010年中原经济区29个地级市的城市物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中原经济区城市物流活动的效率全面改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来自于技术...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1-2010年中原经济区29个地级市的城市物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中原经济区城市物流活动的效率全面改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来自于技术变化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整体改善,其中,技术变化效率是改进的主要力量,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需要改善;29个地级市的整体物流效率处于改进状态,但各地区城市物流活动效率分布呈现不均衡局面;城市物流活动规模收益呈现出"北递增,南下降"的空间分布,规模收益递增的城市形成北部磁场,规模收益递减的城市呈现出从南部向东部蔓延扩散的局面,规模收益不变的城市呈零星离散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物流效率 MALMQUIST指数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慧芬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6-141,共6页
河南是畜牧业大省,但近几年,主要畜产品的产量、存栏量和出栏量呈现下滑趋势,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也在下滑。通过对河南省畜牧业现状、存在问题、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优势和机遇的分析,结合中原经济区规划要求,提出重视和提高畜禽养... 河南是畜牧业大省,但近几年,主要畜产品的产量、存栏量和出栏量呈现下滑趋势,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也在下滑。通过对河南省畜牧业现状、存在问题、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优势和机遇的分析,结合中原经济区规划要求,提出重视和提高畜禽养殖效率、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和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畜禽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以促进畜禽养殖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城市物流效率与经济重心演变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本文主要探讨要素空间转移活动的效率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和重心计算公式,对2001年到2010年中原经济区29个城市的物流效率和经济重心轨迹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重心转移方向和城市物... 本文主要探讨要素空间转移活动的效率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和重心计算公式,对2001年到2010年中原经济区29个城市的物流效率和经济重心轨迹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重心转移方向和城市物流效率提高区域基本一致,技术变化效率、规模效率的改变是中原经济区城市物流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技术变化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城市物流效率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经济重心迁移的动力,现阶段区域经济政策重点应考虑如何提高物流技术变化效率和规模效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 城市物流效率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新区对接中原经济区中的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东林 梁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0-232,共3页
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冀南新区,如何与中原经济区对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对中原经济区和冀南新区的发展现状作了分析,并为冀南新区对接中原经济区的路径选... 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冀南新区,如何与中原经济区对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对中原经济区和冀南新区的发展现状作了分析,并为冀南新区对接中原经济区的路径选择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冀南新区 产业集群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