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米椒生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善文 孙永元 +4 位作者 张永吉 戴敏 缪宏 张燕军 高吉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为了提升小米椒的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对小米椒的物理及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通过测量,小米椒在15天内的含水率为86%~90%,且中部最高、首部次之、尾部最低。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小米椒断裂时的抗拉强度为0.679 MPa±0.03 MPa。... 为了提升小米椒的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对小米椒的物理及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测量。通过测量,小米椒在15天内的含水率为86%~90%,且中部最高、首部次之、尾部最低。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小米椒断裂时的抗拉强度为0.679 MPa±0.03 MPa。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确定了加载速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极显著,小米椒直径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加载速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显著。通过轴向压缩和剪切试验,确定了小米椒首部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2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72 MPa;中部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4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3.17 MPa;尾部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1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64 MPa,小米椒剪切强度平均值为0.3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椒 力学特性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沈会芳 杨祁云 +4 位作者 张景欣 蒲小明 孙大元 刘平平 林壁润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1,296,共8页
为明确辣椒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基于病原菌致病性、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分离获得形态特征一致的17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 为明确辣椒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基于病原菌致病性、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分离获得形态特征一致的17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灰绿色,分生孢子器暗褐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径为72.50~158.80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椭圆、圆柱形,单孢或双孢,大小为(3.15~7.84)μm×(1.58~3.45)μm。基于rDNA-ITS、LSU、RPB2和TUB2基因序列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病原菌与Stagonosporopsis pogostemonis单独聚成一支。15%咪鲜胺微乳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 50在0.2~0.4 mg/L之间。研究结果可为辣椒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叶斑 病原鉴定 药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市售辣椒重金属特征分布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时鹏涛 张莉娟 +4 位作者 吴静娜 蓝唯 邓有展 罗景文 杨秀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5,共10页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 为研究广西市售辣椒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膳食风险,以广西市售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并进行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广西辣椒安全生产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撑。结果显示,辣椒中Pb、Cd、As和Cr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含量分别为0.018 0、0.031 0、0.002 2和0.020 7 mg/kg。辣椒中仅出现Cd超标情况,整体超标率为13.6%;其中指天椒和线椒Cd超标率分别为36.5%和9.4%,其余品种辣椒不超标;表明Cd是广西市售辣椒主要污染因子。辣椒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为:Cd>Pb>Cr>As,均小于0.7,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463,表明广西市售辣椒总体上处于安全级。但指天椒中Cd单因子污染指数达1.126,综合污染指数为0.797,处于警戒级;说明指天椒已受到Cd的轻度污染;其余辣椒品种尚处于安全级。单一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数(THQ)和4种重金属的复合健康风险指数(TTHQ)排序均为:Cd>Pb>Cr>As,均小于1,表明食用广西市售辣椒对居民没有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辣椒中Cd的THQ值最高,非致癌风险贡献最大。儿童的THQ值和TTHQ值均略大于成年人,儿童的风险略高于成人。总体而言,食用广西市售辣椒的膳食健康风险较低,处于安全级;但需加强对辣椒中Cd的风险监测,尤其是指天椒和线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重金属 污染指数 污染评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型与鲜食型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志邈 高成安 +5 位作者 叶青静 阮美颖 刘晨旭 姚祝平 万红建 程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辣椒是富含VC等营养成分的蔬菜,根据其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加工型与鲜食型。为探究两种类型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成分的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鉴定并定量加工型辣椒P025和鲜食型辣椒P245绿熟期与红熟期果实中VC、辣椒素和1... 辣椒是富含VC等营养成分的蔬菜,根据其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加工型与鲜食型。为探究两种类型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成分的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鉴定并定量加工型辣椒P025和鲜食型辣椒P245绿熟期与红熟期果实中VC、辣椒素和17种氨基酸等品质成分,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绿熟期两种类型辣椒果实VC的含量接近,差异不显著,而在红熟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VC的含量显著上升,而加工型辣椒P025果实VC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绿熟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辣椒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加工型辣椒P025,而在红熟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辣椒素的含量显著下降,仅为其绿熟期的11.98%,加工型辣椒P025果实辣椒素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蛋氨酸与胱氨酸在辣椒果实的17种氨基酸中含量最低,且两者之和的占比明显低于氨基酸模式谱标准,是两种类型辣椒的第一限制氨基酸;除此之外,缬氨酸、异亮氨酸的占比也稍低于氨基酸模式谱标准。随着果实成熟,鲜食型辣椒P245果实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红熟果总氨基酸含量比绿熟果升高了57.53%;而加工型辣椒P025果实除胱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红熟果总氨基酸含量比绿熟果下降了41.21%。综上,随着果实成熟,加工型辣椒P025与鲜食型辣椒P245绿熟果和红熟果中VC、辣椒素、氨基酸等营养和风味品质成分的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加工型 鲜食型 VC 辣椒素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CBAM—GoogLeNet的辣椒病虫害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敏 孙文靖 缪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29,252,共7页
针对GoogLeNet模型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辣椒叶片病虫害识别时存在网络参数多、模型内存大以及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CBAM机制的轻量化GoogLeNet模型(CBAM—GoogLeNet)。采用CBAM注意力机制替换Inception(4b)和Inception(4c)模块,... 针对GoogLeNet模型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辣椒叶片病虫害识别时存在网络参数多、模型内存大以及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CBAM机制的轻量化GoogLeNet模型(CBAM—GoogLeNet)。采用CBAM注意力机制替换Inception(4b)和Inception(4c)模块,将该注意力机制插入到平均池化层之后,在全连接层中添加L2正则化,达到减小训练模型和缩短训练时长的目的,同时保证网络模型的高准确率和验证率,并结合MATLAB平台设计一款可视化的辣椒病虫害识别系统。结果表明,CBAM—GoogLeNet的模型大小相比AlexNet、VGG16、VGG19和GoogLeNet分别缩小91.2%、96.2%、96.3%和15.0%,训练时长分别减少12.7%、26.5%、62.2%和8.8%,此外,该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5%,验证准确率达到97.3%,实现模型轻量化和快速精准识别的目标。为辣椒及时防治、减少损失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病虫害 精准识别 轻量化模型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研究
6
作者 汪军 陈平亚 +4 位作者 刘建 周游 黄俊生 梁昌聪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对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潜在危害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为检疫部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确定境外输华胡椒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共有127种,包括真菌27种、细菌6种、线虫24种、昆虫68种、杂草2... 对输华胡椒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潜在危害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为检疫部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确定境外输华胡椒中可能传带的有害生物共有127种,包括真菌27种、细菌6种、线虫24种、昆虫68种、杂草2种。根据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未分布或分布未广)、是否官方管制、随胡椒种苗携带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估的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14种,包括真菌5种,细菌2种,线虫2种,昆虫5种。从入境、定殖、扩散可能性、经济影响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对这14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极高风险有害生物4种、高风险有害生物9种、中风险有害生物1种。最终确定有害红皮孔菌(Pyrrhoderma noxium)等14种有害生物为输华胡椒种苗需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提出风险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种苗 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果类蔬菜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蔡鹏 黄富德 +3 位作者 蓝艳红 龚方仪 曹必好 房超 《蔬菜》 2025年第3期81-84,共4页
四川省茄果类蔬菜种苗需求量大,但种苗生产中存在生产效率不高、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和成本较高等问题。通过规范品种类型、穴盘选择与消毒、种子处理、育苗环境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环节,创新集成了茄果类蔬菜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 四川省茄果类蔬菜种苗需求量大,但种苗生产中存在生产效率不高、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和成本较高等问题。通过规范品种类型、穴盘选择与消毒、种子处理、育苗环境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环节,创新集成了茄果类蔬菜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新技术充分发挥设施集约化育苗的优势,实现了茄果类蔬菜种苗的周年生产,育苗的成苗率和壮苗率均可提高10%以上,用种量节约10%,化肥农药使用量可降低15%,667 m^(2)可节本增效1000元以上,为四川蔬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集约化育苗 嫁接 辣椒 番茄 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宁椒15号的选育
8
作者 颜秀娟 赵云霞 +1 位作者 杨冬艳 王学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66,共4页
宁椒15号是以高代自交系9862为母本,以98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中早熟,露地栽培生育期192~197 d(天),保护地栽培生育期200~225 d(天);果形顺直,果面皱褶集中于果实上部,平均果长28.0 cm,横径3.6 cm,果肉厚0.2... 宁椒15号是以高代自交系9862为母本,以98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中早熟,露地栽培生育期192~197 d(天),保护地栽培生育期200~225 d(天);果形顺直,果面皱褶集中于果实上部,平均果长28.0 cm,横径3.6 cm,果肉厚0.24 cm,单果质量84.6 g;单株结果数30个左右,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VC含量1651.2 mg·kg^(-1),总辣椒素含量135 mg·kg^(-1);中抗疫病、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炭疽病,每667 m^(2)产量4500~4900 kg,适宜宁夏及环境条件相近区域露地和保护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宁椒15号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甜椒新品种冀研201的选育
9
作者 孟雅宁 张红肖 +3 位作者 范妍芹 张哲 李欣欣 严立斌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176,F0003,共5页
冀研201是以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FZ-1742为母本,以自交系CLY19-8-1-4-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彩色甜椒一代杂种。中熟,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株型较开展,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灯笼形,硬度高,耐贮运,果面光滑、有光泽,靑熟果绿色,商品成熟果红色... 冀研201是以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FZ-1742为母本,以自交系CLY19-8-1-4-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彩色甜椒一代杂种。中熟,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株型较开展,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灯笼形,硬度高,耐贮运,果面光滑、有光泽,靑熟果绿色,商品成熟果红色,平均果长9.8 cm,果肩宽8.9 cm,果肉厚0.6 cm,单果质量236 g,味甜质脆,鲜果可溶性糖含量33.47 mg·g^(-1)、VC含量1561 mg·kg^(-1)。耐低温弱光,对疫病、病毒病和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玛索,一般产量4000 kg·(667 m^(2))^(-1)左右,适宜河北石家庄、邯郸等地大棚春提早、日光温室秋延后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甜椒 冀研201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10
作者 程志芳 李丽 +3 位作者 史艳艳 韩娅楠 常晓轲 姚秋菊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2,共6页
为探索出一种准确、高效、适用的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以来自10个基因型的60个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系为试材,采用植株育性检测法和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并结合根尖细胞压片染色体计数法进行倍性鉴定,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 为探索出一种准确、高效、适用的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以来自10个基因型的60个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系为试材,采用植株育性检测法和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并结合根尖细胞压片染色体计数法进行倍性鉴定,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DNA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准确率为96.67%,该方法快速,便捷,但鉴定成本高,且易出现偏峰现象;花粉活力检测法在判断再生植株染色体奇偶倍性方面准确率为100%,但不能甄别再生植株的具体染色体倍性。花粉活力检测法和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结合使用可明显降低鉴定成本,提高准确率和效率,即对已现蕾的株系,采用花粉活力检测法确定其染色体奇偶倍性,便于早期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对现蕾较晚的株系,宜在苗期采用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仪 花粉活力 染色体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硒强化对辣椒硒累积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聂根新 陈徐俊 +5 位作者 涂田华 邬磊 黄启华 吴玲 卢坚雯 周瑶敏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189,共7页
为研究叶面硒强化对辣椒硒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丰田椒霸辣椒为试材,以亚硒酸钠为硒源,以去离子水为对照(CK),设置4个亚硒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以含硒量计)(2.0、4.0、6.0、8.0 mg·L^(-1),分别为T1、T2、T3、T4处理)叶面喷施试验,... 为研究叶面硒强化对辣椒硒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丰田椒霸辣椒为试材,以亚硒酸钠为硒源,以去离子水为对照(CK),设置4个亚硒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以含硒量计)(2.0、4.0、6.0、8.0 mg·L^(-1),分别为T1、T2、T3、T4处理)叶面喷施试验,共5个处理,以明确辣椒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溶液的最佳浓度和富硒辣椒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叶面喷硒处理辣椒果实中总硒含量较CK显著提高,同时还能改善辣椒果实的营养品质。叶面喷硒处理辣椒有机硒占比均大于65%,与CK相比,总硒含量是CK的1.03~21.43倍,维生素C含量提升幅度最高达51.81%,辣椒素含量提升幅度最高为14.81%,蛋白质含量提升幅度最高达16.56%,还原糖含量提升幅度最高达8.69%。T2~T4处理第4次收获的辣椒果实中总硒含量高于其他时期收获的辣椒,而各处理第1次和第2次收获的辣椒果实中总硒含量均低于其他时期收获的辣椒。当硒喷施质量浓度为4.0 mg·L^(-1)时第3~6次收获的辣椒有机硒占比均较高,均高于80%。经过多次叶面喷硒后和提高硒喷施浓度,辣椒果实营养品质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辣椒对硒也有耐受性,当超过其耐受能力后,会降低其营养品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硒喷施质量浓度为4.0、8.0 mg·L^(-1)时第4次采摘的辣椒品质综合评价优于其他处理。因此,从富硒和营养品质综合考虑,辣椒叶面喷硒质量浓度选择4.0~8.0 mg·L^(-1)为宜,第4次采收的辣椒果实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叶面喷硒 营养品质 连续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干辣椒新品种甘椒101的选育
12
作者 朱惠霞 陶兴林 +1 位作者 张玉鑫 魏敏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213,共4页
甘椒101是以自交系P83为母本、自交系P22为父本配置而成的制干辣椒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70 cm,平均株幅68 cm;始花节位11节左右,中早熟。果实羊角形,老熟果暗红色;果实平均纵径14.5 cm、横径3.0 cm,平均果肉厚度0.18 cm,平均... 甘椒101是以自交系P83为母本、自交系P22为父本配置而成的制干辣椒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70 cm,平均株幅68 cm;始花节位11节左右,中早熟。果实羊角形,老熟果暗红色;果实平均纵径14.5 cm、横径3.0 cm,平均果肉厚度0.18 cm,平均单果质量26.2 g;红熟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1.4%,维生素C含量121.0 mg·100 g^(-1),总辣椒素含量59.3 mg·kg^(-1),蛋白质含量2.92 g·100 g^(-1),可溶性糖含量5.0 g·100 g^(-1)。抗疫病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中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炭疽病。667 m^(2)干椒产量522 kg左右,适合在甘肃省兰州市、金昌市、酒泉市及新疆乌鲁木齐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种植。2024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甘椒101 杂交1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AF-Seq技术的辣椒抗炭疽病QTL定位分析及SSR分子标记开发
13
作者 李怡斐 段敏杰 +3 位作者 黄任中 黄启中 王春萍 张世才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2,共10页
【目的】利用SLAF-Seq技术对辣椒抗炭疽病QTL进行定位分析,开发与炭疽病抗性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辣椒抗炭疽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抗病材料PPTC26-3-1-1-1-1-1和感病材料1287为亲本构建F2代群体,并采用SL... 【目的】利用SLAF-Seq技术对辣椒抗炭疽病QTL进行定位分析,开发与炭疽病抗性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辣椒抗炭疽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抗病材料PPTC26-3-1-1-1-1-1和感病材料1287为亲本构建F2代群体,并采用SLAF-Seq技术进行分子标记开发,构建高密图遗传连锁图谱。结合表型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辣椒果实转色期的炭疽病抗性进行QTL分析。利用Microsatellite(MISA)在定位区间识别SSR位点。【结果】从亲本和子代样品共获得423351627条Reads,其中,来自PPTC26-3-1-1-1-1-1和1287分别为8130516和6621396条,F2代群体120个子代样品的平均Reads数量为34049987个。构建包含4671个SNP分子标记、分布于12个连锁群、总图距为1567.53 cM、平均图距为0.34 cM的辣椒高密度遗传图谱,检测到1个炭疽病抗性相关的QTL(CaR10.1),位于10号连锁群上187930592~189766111 bp物理区间内。共有23个基因定位在关联区域内,根据基因功能注释,其中1个基因编码假定晚疫病抗性蛋白同源物R1B-23异构体X2,1个基因编码PPR蛋白,可能与辣椒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相关。在关联到的QTL区间内开发出SSR分子标记T482,在F2代群体中的验证结果显示,T482引物在F2代群体单株中扩增结果与表型鉴定结果一致。F2代群体抗病和中抗单株中有53株具有抗病亲本的条带,有25株同时具有抗病亲本和感病亲本的条带;F2代群体感病单株中,有42株具有感病亲本的条带。【结论】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将辣椒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定位于10号连锁群,在关联区间开发出SSR分子标记T482,可初步鉴别辣椒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同时结合针刺接种法鉴定,可提高鉴定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SLAF-Seq 遗传图谱 炭疽病 QTL SSR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抗烟草花叶病毒L^(3)基因的KASP标记转化及应用
14
作者 陈灵芝 王兰兰 +1 位作者 高彦萍 余海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1,共6页
辣椒中存在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的基因位点L,本研究将与抗烟草花叶病毒L^(3)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PMFR11转化为KASP标记LJK,利用BC_(1)P_(1)群体进行有效性验证,基因型和抗、感病表型之间的一致率为92.4%。对标记LJK和与抗烟草花叶病毒L^... 辣椒中存在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的基因位点L,本研究将与抗烟草花叶病毒L^(3)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PMFR11转化为KASP标记LJK,利用BC_(1)P_(1)群体进行有效性验证,基因型和抗、感病表型之间的一致率为92.4%。对标记LJK和与抗烟草花叶病毒L^(3)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PMFR21检测结果进行比较,LJK与PMFR21 PCR分型结果完全一致。研究表明LJK可以快捷、高效应用于辣椒抗烟草花叶病毒L^(3)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实际育种过程中,在辣椒苗期利用LJK淘汰纯合感病基因型单株,保留杂合抗性基因型单株继续进行L^(3)基因的回交转育,创制出了含有纯合L^(3)基因的抗性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抗烟草花叶病毒 L^(3)基因 KASP标记LJ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作物黄萎病生防效果的研究
15
作者 张亚林 冯鸿杰 +6 位作者 冯自力 王大光 刘元元 魏锋 周京龙 赵丽红 朱荷琴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78,共5页
本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棉菌乐土”,为明确其对棉花、番茄、辣椒、西瓜等多种作物黄萎病的生防效果,采用随水滴灌的方式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能显著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防治效果为62.43%~72.52%,棉花增... 本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棉菌乐土”,为明确其对棉花、番茄、辣椒、西瓜等多种作物黄萎病的生防效果,采用随水滴灌的方式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能显著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防治效果为62.43%~72.52%,棉花增产11.61%~15.80%,同时,提高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改善马克隆值,纤维品质明显提升。此外,微生物菌剂对番茄、辣椒、西瓜等多种作物黄萎病也有防控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64.41%、63.16%、61.62%,增产幅度分别为13.83%、12.00%、12.73%。综上,该微生物菌剂对多种作物黄萎病均有良好生防效果,具有广谱作用,可用于大田作物黄萎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棉花 番茄 辣椒 西瓜 微生物菌剂 生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强还原处理对连作辣椒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6
作者 王永平 王岩 +2 位作者 宋邦梦 李渝 邢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3,共11页
【目的】土壤强还原(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处理技术是修复退化土壤的有效措施,但以辣椒秸秆为原料的RSD技术的田间效果尚不明确。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有机物料强还原处理对连作辣椒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辣... 【目的】土壤强还原(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处理技术是修复退化土壤的有效措施,但以辣椒秸秆为原料的RSD技术的田间效果尚不明确。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有机物料强还原处理对连作辣椒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辣椒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①CK-未添加有机物料;②RSD1-添加辣椒秸秆;③RSD2-添加稻秆;④RSD3-添加等质量的辣椒秸秆、稻秆(m/m=1∶1)。对RSD处理下辣椒连作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处理相比,RSD处理显著提高辣椒根部、地上部干重,并显著降低连作辣椒田间综合发病率,RSD3处理时辣椒地上部干重达到最大,发病率最低(29.51%)。RSD处理显著增强辣椒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RSD处理具有显著的增产提质效应。土壤速效钾含量在RSD3处理时达到最大,较CK处理显著提高了17.67%。对不同处理下辣椒连作系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CK相比,RSD处理均能达到促生、增产、提质、降病的效果,但不同有机物料RSD处理的表现不同。【结论】统筹考虑连作辣椒生长、产量品质与土壤肥力,试验条件下,以辣椒秸秆与稻秆混合物为原料的RSD3处理在促进辣椒生长、增产提质以及改土培肥等方面表现最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连作 土壤强还原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和Rec-Net的图像隐蔽通信主动防御方法
17
作者 马媛媛 赵颖澳 +2 位作者 张祎 张倩倩 罗向阳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5-1011,共27页
近年来,隐蔽通信在社交网络中的广泛应用加剧了网络安全风险,使得可靠防御面临新的挑战。在防御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写检测等被动防御。然而,目前被动防御存在一些漏洞,一方面,在低负载率下,隐写检测的虚警率和漏检率过高,使得... 近年来,隐蔽通信在社交网络中的广泛应用加剧了网络安全风险,使得可靠防御面临新的挑战。在防御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写检测等被动防御。然而,目前被动防御存在一些漏洞,一方面,在低负载率下,隐写检测的虚警率和漏检率过高,使得隐写检测尚未达到百分百正确率,导致无法可靠判别;另一方面,因在社交网络等现实场景中无法获得载密图像的负载率、质量因子和隐写算法种类等先验知识,导致隐写分析人员难以对秘密信息进行定位和提取。因此,隐写检测为主的被动防御无法及时应对实际应用场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针对图像隐写的隐蔽通信主动防御方法,使得在通信双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彻底阻断秘密信息的传输。首先,分析不同噪声模型对载密图像的破坏程度,选取效果最好的椒盐噪声(Salt-and-Pepper noise,S&P)进行秘密信息的破坏,得到噪声图像;其次,通过对中值滤波层和高斯滤波层的原理性分析,发现中值滤波层和高斯滤波层适用于恢复噪声图像质量和破坏秘密信息,基于此,设计一个端到端的图像恢复网络(Recovery Network,Rec-Net),得到高质量的“干净”图像。Rec-Net既维持社交网络通信双方传递图像的视觉效果和秘密信息破坏效果,又不改变图像的存储空间大小;最后,鉴于误码率和清除率准则在未知隐写和完整秘密信息序列等先验知识前提下无法度量主动防御效果,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改变率的隐写主动防御图像评价准则,同时能够快捷准确度量图像中秘密信息破坏的主动防御效果。所提方法不仅对不同隐写的隐蔽通信具有通用性,而且满足社交网络实时性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数据集下,本文方法均具有高秘密信息破坏效果和高图像质量,能够达到100%的防御成功率,阻断社交网络中的隐蔽通信,其中“干净”图像的误码率最高可达到53%。同时,在不同负载率的数据集下,本方法与SC-Net方法和AONet方法进行对比,在秘密信息破坏方面各提升5.61%和0.56%;在图像质量方面各提升4.44%和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御 鲁棒隐写 卷积神经网络 S&P噪声 隐蔽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周围血管强化症5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孙桂芳 袁志浩 +5 位作者 胡文涛 高远 李新强 白蓉 田德才 卢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731,共5页
目的:总结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周围血管强化症(CLIPPERS)的临床、影像学及神经病理特征。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至2023年诊治的5例CLIPPE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和结论:5例均表现为头晕、共... 目的:总结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周围血管强化症(CLIPPERS)的临床、影像学及神经病理特征。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至2023年诊治的5例CLIPPE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和结论:5例均表现为头晕、共济失调等症状,头部MRI均见典型的胡椒盐样强化病灶,病理可见大量T淋巴细胞在血管旁形成围管样浸润,其中3例临床和病理均符合诊断标准。5例在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后症状及影像学均明显好转,其中3例停药后复发。CLIPPERS具有独特的临床、影像学及神经病理特征,不能排除肿瘤时可考虑脑活检明确诊断。激素冲击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但过早停用易复发,需长期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PPERS 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 胡椒盐样强化灶 T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oT、SRAP和SSR分子标记的220份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19
作者 裴红霞 汪露瑶 +1 位作者 李生梅 高晶霞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174,共10页
【目的】深入解析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辣椒种质资源的引进、保护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CoT、SRAP和SSR 3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收集于全国15个地区的220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 【目的】深入解析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辣椒种质资源的引进、保护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CoT、SRAP和SSR 3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收集于全国15个地区的220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6个SCoT标记分别扩增出1-4条条带,14个SRAP标记分别扩增出2-4条条带,3个SSR标记分别扩增出2-5条条带,且所有标记均表现出100%的多态性条带百分比。进一步分析发现,SSR标记的平均多态性信息指数(PIC)最高,达到0.77,显著高于SCoT(0.55)和SRAP(0.55),表明SSR标记在遗传多态性检测中更具优势,其中,HpmsE088为最优SSR标记。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15个地区的种质划分为两大类群(Group 1和Group 2),其中Group 1包含中国四川、中国辽宁、中国新疆、中国山东、中国宁夏和中国湖南的种质,Group 2则包括中国(云南、江苏、河南、甘肃、北京和安徽)、荷兰、日本和美国的种质。此外,83.2%的种质表现出较高的纯合性。果形特征与聚类分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Group 1中线形果实的辣椒种质比例显著高于Group 2,而所有短牛角形果实的辣椒种质均被归入Group 2。【结论】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的辣椒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根据遗传信息主要可以被划分为2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遗传多样性 SCoT标记 SRAP标记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Transformer混合模型的辣椒病害识别
20
作者 尚俊平 张冬阳 +3 位作者 杜玉科 席磊 程金鹏 刘合兵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8-175,F0002,共9页
为提高辣椒病害识别精度,克服传统模型对病害特征捕捉不全导致的分类错误与漏检问题,提出一种CNN-Transformer混合架构辣椒病害识别模型CTF-Net。在网络低层设计增强卷积模块FEC,将SE注意力机制引入MobileNetV2卷积模块MV2,自适应调整... 为提高辣椒病害识别精度,克服传统模型对病害特征捕捉不全导致的分类错误与漏检问题,提出一种CNN-Transformer混合架构辣椒病害识别模型CTF-Net。在网络低层设计增强卷积模块FEC,将SE注意力机制引入MobileNetV2卷积模块MV2,自适应调整通道权重,增强对关键特征的敏感度。并结合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特征提取分支,增强模型在多尺度和多视角下的特征提取能力;在网络高层设计具备自适应特征选择能力的动态CNN-Transformer融合模块DCT,根据输入数据的特征分布动态调整特征提取策略,平衡局部细节与全局信息的捕捉,优化特征表示;基于迁移学习进行训练,进一步提升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计算量FLOPs仅为640.6 M的CTF-Net模型迁移学习后在辣椒病害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7.5%,与经典模型MobileViT、MobileNetV3-small、ResNet34、AlexNet、VGG16和Swin Transformer相比,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7.6%、8.2%、6.6%、19.7%、3.7%和5.3%,在精确率、召回率、特异度、F1分数等指标上均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病害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